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汉末辽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夜鹰逆袭
众人便按着大小排好,跪了下来,李林还是不想跪,司马朗道“你还是认罚吧,不然我们也会跟着你受着牵连的父亲一罚就是惩罚我们全部”
李林一见最小的几个小孩也是很是委屈的张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自己,好似实在哀求,李林只好跪了下来,李林算是老二,比司马朗小,比司马懿大,在二人中间。
李林没好气的嘀咕着“这么小的孩子还要受罚,这简直是体罚嘛哼真是的,我哪里错了,不就是给你们做了好吃的了吗”
司马朗赶紧到“你就别抱怨了,好好跪着,明天父亲气一消就好了”
李林没好气道“还不是你,还敢私自喝酒,舅父看到了能不生气吗”
司马朗也是不愿意道“你还赖我还不是你非要自己做饭,要不然我们能受罚”
“哼我做了你也不是吃的挺香我看你”李林也是辩解但是还没所万,司马懿小声道“别吵,父亲定然在外面盯着我们呢”
众人立即挺直了腰板,端正的跪在地上,不过李林和司马朗还是小动作不断
“诶”司马防看着众人道样子,很是惋惜的叹了一口气,小声道“还是需要磨练啊”说完,晃着脑袋往书房走去了。
赶走不多久,灵堂里面的司马懿小声道“好了没事了,父亲应该走了”
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歪歪扭扭的软了下来,李林笑着顶了一下司马懿的肩膀道“行啊小子,把你父亲吃的死死的”
司马懿道“要不是你说的那句你不想当一个君子,父亲也不会发这么大的火”
李林立即没好气道“嘿你个小孩子也来说我了”
司马朗立即接茬道“你看,你看,我说就是你的错吧”
“去去去哪里都有你”李林推了司马朗一把。
司马懿道“父亲与爷爷都是儒士,尊崇孔孟之道,子曰君子远庖厨,今天二哥犯了,还跟父亲说不想当君子,父亲当然生气了”
李林嘴角一撇,道“诶反正罚都罚了,还说那么多有什么用”不过李林也是佩服司马懿小小年纪竟然能吧事情看得那么的的透彻,果然以后是能与诸葛亮对垒的人物啊
司马朗也不再说李林了,而是问道“诶,元杰,你们辽州有什么好玩了的啊今天你做的是辽州的特色美食”
李林笑道“呵呵,这些可都是我的私房菜,别的地方吃不到的,我们辽州当然好玩了,特别是到了冬天啊”
司马朗疑惑道“冬天不都说北方乃是苦寒之地吗冬天冻死的人数以千计啊怎么会好玩呢”
“那是以前,现在我们那里有火炕了,冬天只要烧着柴火,就能把屋子弄的热乎乎的,一点也不冷”
“这么厉害,这个火炕是个什么东西啊”
“嘿嘿,这个你可问对人了这个火炕就是我发明的”
“真行啊元杰”
“嘿我发明的东西多了”
“快说说”众人都是支起了耳朵仔细的听着。
“我做的东西有啊”
李林正在于司马家的一帮心底热火朝天的聊着,而在司马防这边,来到书房以后,司马防拿起书,但是看也看不下去,满脑子都是李林刚才和自己讲的话,“当今乱世当道,只做一个谦谦君子,那定然是受人欺辱,所以某不想当一个君子”
司马防摇摇头,长叹了一口气道“洪生啊你到底培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啊从前的李元杰可不是这个样子啊怎么会”
这个时候,敲门声传来,司马防道了一声“近来”然后立即调整好情绪,有还原成一副世人都欠自己钱的样子。
只见一阵饭菜的香气传来,只见刘颖端着一个大盘子,上面放着几个小菜,还有一碗白饭





汉末辽王 第七十九章 祭拜
司马防疑惑道“哦颖儿你怎么来了”
刘颖道“知道舅父还没用用膳,所以刚才夫君已经给舅父做好了,正要端过来,舅父舅父就过去了”
司马防心中一暖,语气一缓道“颖儿不必担心,某现在也不那么生气了”
刘颖将饭菜放在一边的桌子上,道“饭菜已经凉了,所以妾身便有热了一下,舅父快过来用膳吧”
司马防点点头道“好”司马防真的有一些饿了,也是想好好尝尝李林做的那么香气扑鼻的饭菜。
刘颖对司马防道“舅父,夫君就是这个脾气,在背面与邴原伯父吵过,跟刘虞伯父吵过,舅父你不要太介意啊”
司马防叹了一口气“诶颖儿,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年在辽东过的是何种日子能让元杰变化如此巨大,以前的元杰,是那般的知书达理,明晓是非,这次回来,着实让某心惊啊”
刘颖道“舅父,父亲死后,夫君承担了家中的重担,在巨大的压力下,将李家挺起,现在能达到这样高的地位,都是靠夫君不断的努力,所以妾身认为,夫君就算是变了,也是变好了”
司马防点点头道“颖儿还是想从前那般的贤惠啊”
刘颖对司马防深施一礼,笑道“舅父过奖了,快些用餐吧,不然就要凉了。”
司马防点点头,过来夹起一块李林做的菜放在了嘴里,面色忽然一面,旋即恢复了正常,嚼了几口样了下去,缓缓道“元杰做的菜果然别有一番风味。”
刘颖笑道“夫君也是忽然会有了一手好厨艺,在家中也是只要是空闲下来也会经常做,对于夫君这样的身份来说,也是一种放松。”
司马防无奈的摇摇头道“老夫实在是不懂你们啊”说着有默默的吃了起来,刘颖也是缓缓的退了出去,不敢再打扰司马防。
第二天,司马防过来看看跪在灵堂内一夜的九个人,进来一看,只见九个人东倒西歪的睡在了地上,一个叠一个,一个抱一个的,天已经大亮还没有一个醒过来的,司马防眉头一皱,“嗯”哼了一声,但是没有一个人醒过来,司马防又连哼几声,均是没有反应,司马防叹了一口气“孺子不可教也”
过去踢了踢司马朗,道“起来”
司马朗悠悠转醒,一见父亲正待瞪大眼睛看着自己,明显全身一抖,推了推还压在自己身上的几个弟弟,不一会,众人百年都醒过来1了,司马防低沉的声音说道“都收拾一下,一会到院子里,今天上山祭拜”说完便漫步走了出去。
众人一激灵,赶紧起来,李林还在迷糊着,擦了嘴角了哈喇子,司马朗赶紧过来拉了拉李林焦急道“快一点起来吧,要上山上祭拜了”
李林迷迷糊糊说道“啊一大早就爬上啊”
司马朗赶紧将李林拉了出去道“废话,祭拜都是早上”
“”
众人飞快的收拾了一下,跑到了院子里,司马防已经在那里等候了,众人好似已经培养好的默契一般,按着年龄排好,李林依然站在第二位
“把东西拿好,上山”司马防说了一句便先走了。
“诺”众人一拜,李林没反应过来,慢了半拍。
赶紧拿起祭拜之物,跟着司马防在后面走,李林小声嘀咕着“舅父这是不生气了”
司马朗道“父亲就是这个样子只要咱们认罚,第二天还是老样子,不会再追究的”
“哦到时挺大气不过咱们这么大个家,这些祭拜之物怎么还要咱们拿啊真是的”李林埋怨道。
司马朗道“夫君治家极严,只要是去祭拜祖坟,东西必需由子孙拿着,就算是爷爷或者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李林只好遵循司马家的老传统,拿着祭祀之物,跟随司马防上了山,拜祭祖坟,边走李林边说“舅父身体真好啊竟然还有这么好体力爬上”李林心里也纳闷,这么大的岁数了,要是放在从前的我爬上都费劲了,幸好老子穿越以后一直没有间断强森健体,不然都不如后面一直闷头跟着的几个娃娃了。
司马朗道“我们在黎阳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到处奔波,父亲也是习惯了”
李林道“放心,等到了我哪里,舅父一定跟着享福了”
“嗯”几个人都是重重的哼了一声。
到了司马家的坟地,众人将东西放好以后,祭拜也很是简单,毕竟就是李林回来了,磕几个头就可以,也不是什么大日子,然后就赶紧回去了,这早上的山头挂起的风也是很冷的。
用过了早饭,听司马朗说本应该是司马防交着一帮弟弟读书学习的,这么多年的奔波,司马防从来没有将几个儿子的学习放下,不是有自己亲自教,也是有司马朗教育弟弟,所以现在这帮不大的小娃娃才回有这般的学识。
但是现在李林在这里,所以司马防便召集众人,作于堂上,司马防坐在主位,左边是头一位是司马朗,右边有一位便是李林,然后又是依照岁数一次拍下去,李林也已经渐渐习惯了这种排位的方法。
司马防道“现在将你们召集起来,便是说一说咱们司马家以后的发展之事元杰虽然不是司马家的人,但是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元杰也不是外人,与我们商量也可”
李林拜道“舅父,昨日某便已经说了,舅父还有几位兄弟统统迁居辽州,弟弟们有名师教育,而大兄与舅父也有施展才华之地,何乐而不为呢”
司马防道“但是你为祖父新丧,我等子孙岂能随意迁居所以某觉得还是让伯达与仲达先去辽州,而剩下的几个幼子留在此地,由我教育,我现在的身体还算健朗,所以教育他们几个还是可以,等到他们长大以后,心若有志,在做定论”
李林虽然觉得这个方法不错,没有你这个糟老头子在身百年,而且司马朗和司马懿也跟着自己走了,自己的目的也达到,虽然这么想,但是李林还是要客气一下“舅父,先进李傕郭汜正在祸乱长安,而某料定,此二人呢早晚会分崩离析,到时候二人必定会有一场大战,河内离二人如此之近,必定会有波及,而现在天下大乱,河内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虽然现在已经暂时太平,但是某料定不久以后,定然会战事不断,所以某还是希望舅父能够举全家北迁,不然战事已起,迁居就更加不易,而舅父的安全也也会让外甥担心啊”
司马防思索一下,点点头道“嗯,我知道,元杰之心,但是某不能抛下祖宗坟墓不管,而远走辽州啊当年家父抛下了祖宗而远走黎阳,百年已经心中有愧,而到我这一代,家父新丧我就远走,某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李林无语的看着司马防,我也想给你迁坟道辽州了,但是你觉得这个可能么
李林道“但是还是希望舅父为自己和几个弟弟的安全着想啊”
司马防长叹一口气道“诶元杰,那就让伯达,仲达,叔达,季达与你走,剩下的四个弟弟还是留在这里,他们年幼,经不起长途奔波啊”
李林想了想,也没有办法,只好点点头道“嗯好吧,就依舅父吧”
司马防放心的点点头,道“好明日收拾收拾,后日便启程吧,元杰身份不同,既然已经祭拜过你外祖父,孝心已到,还是早早离开,面的消息流出,让别人起了歹心”
虽然李林没有想到司马防竟然这么快就让自己走,但是他说的也对,现在这里可是河内,派系军阀错综复杂,李傕,郭汜,袁绍,曹操,还有白波黄巾的余孽都在这附近盘旋着,虽然现在是有一个微妙的平衡,但是说不定谁知道自己来这里了,就会把这个平衡打破,那不仅是自己,自己的家人,还有司马家的人就会十分的危险了。
李林对司马防拱手一拜道“那就依伯父所言了”
司马防点点头道“好好好啊”
三个好字,道出了司马防的心声,只要众人能够到达辽州,就有了依靠,司马家在这乱世之中也算是已经有了资本,自己就算是现在死了,也会瞑目了,赶紧叫所有人下去收拾东西,司马防有一个人孤零零的回了书房。
第二天,众人很快的收拾好东西,到了第三天一早,司马八大的前四个已经收拾好行装,跟李林一行人共同站在司马家的门口。
司马朗出来送谈们,每个人都是说了一句“珍重记住我教你们的所学”
四人均是诚心点头,到了李林这,司马防道“元杰,虽然你年少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你性子太烈,还需要磨砺,不然以后定然会百人抓住把柄,造人暗算,还有君子,不论是什么时候都会两人敬仰,不论是治世还是乱世”




汉末辽王 第八十章 投靠幽州
李林对司马防拱手一拜“舅父,林谨记舅父之言”虽然李林不愿意受教育,但是还是尊敬的说了一句,毕竟李林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性子,别人说也是正常,更何况,还是自己的长辈。
司马防与几个人一一道别,剩下的四个小孩子也是依依不舍的与几个哥哥道别,最小的司马通和司马敏已经哭得不成样子,司马朗也是没了本来嘻嘻哈哈的样子,一个劲的叮嘱着弟弟要听从父亲的教诲,要多多学习,快快长大。
与司马家的人依依惜别,李林忽然感到了家庭的温暖是那么的重要,司马馗和司马恂也一直回头看着站在门口的亲人不停的哭着,司马朗最大,只是摇头叹气,只有司马懿最有意思,想哭有不想哭,一直在那里抽泣,硬憋着不哭,李林坐在他身边道“你就是个小孩子,想哭就哭出来吧,有的大人还哭哭啼啼的,你硬是憋着有什么意思”
司马懿倔强道“不不能哭,我们离开了,是要寻觅更大的前程,不能哭不能哭”
“呵呵呵看你眼睛都红成那个样子了,哭就是哭,别不好意思了”李林无奈的说道。
“没没哭谁说我哭了”司马懿依旧不承认,李林也不再说下去,一搂司马懿的肩膀,不再说话,司马懿靠在李林的胸膛上不停的抽泣。
李林心里叹息,诶日后在牛逼的人物,在还是孩子的时候都是一个样子
回了李府,李伯和李婶也已经收拾好行装,李林早就吩咐,只要他们一回来便离开,这一下加上郭淮便多了七个人,多了四辆马车,方方几人的护卫工作也加大了不少的难度,李林担心迟则生变,便吩咐赶紧离开。
李林问郭淮道“伯济,要不要从太原走,去看看家里人”
郭淮明显眼中是非常的同意的,但是这样的眼神一闪而过,旋即便对李林道“元杰,咱们刚刚离开不久,风声还没过去,太原那是高家的地盘,不能轻易的去那里,咱们还是从河内走冀州安全一点,毕竟咱们现在有老人,有孩子”
李林点点头,道“好伯济高义啊”郭淮笑着摆摆手,然后便不说话了,估计也是在想家吧。
为何说河内乃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河内南面紧邻河南尹,靠近京师洛阳,不远处便是汜水关,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大战的地方,而东方靠着兖州,北方相邻并州,冀州,而且河内广布黄河的支流,灌溉设施齐全,土地肥沃,本来人口众多,户口殷实,但是自大黄巾之乱一起,著名的白波黄巾便在这里肆虐了好一阵子,河内便成了重灾区,先后数次大战之后,户头凋零,民不过几万,到处都能看见空无一人的村庄,虽然现在已经太平了不少,但是知道一些历史的李林知道,不久以后,李傕郭汜变回翻脸,然后曹操争夺汉献帝,甚至是后来袁绍与曹操的官渡大战这里都会沦为打战场,不知道经过这一番暴风雨过后,这河内有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众人过来河内到达冀州的魏郡,幸好司马朗在冀州摸爬滚打也几年了,道路也是熟悉一些,还懂得一些冀州人民的风土人情,众人就贴着并州和冀州的交界处赶着路,这样一来虽然危险了那么一点,但是也防止进入袁绍的腹地,在那里若是李林的身份暴露,想跑也不好跑了。
“表兄,我觉得兄长不应该去辽州了”赶了几天的路了,司马懿这个小大人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李林摸了摸司马懿的脑袋瓜,虽然司马懿很是不情愿,李林没好气道“怎么了,刚刚走了这么几天你就要回去了,你看你两个弟弟比你小,都没说回去呢”
司马懿道“不是,我没说回家,我说我要和兄长不去辽州了”
“那你还能去哪里啊你们不去我哪里,还能去哪”李林疑惑道,还一边揉着司马懿的脑袋。
司马懿不情愿的拍了拍李林的说,道“我是想让大兄去幽州,投靠刘虞,我也去吧”
李林疑惑道“怎么了看不上你二哥的辽州,想去找刘虞了”
司马懿道“表兄,你别框我,你跟刘虞的关系很是为妙,若是处理不好的话,说不定以后还会有一场大战,如果我好兄长都在刘虞处,积存实力,但是其实我们只要不透漏与表兄的关系的话,以我和大兄的才华,必然会在人才很是匮乏的刘虞那里站的一席的位置,到时候表兄的实力加上大兄与我的实力,肯定就能制得住刘虞,而刘虞也没有办法动表兄你了。”
李林听后一惊,就连在一旁没有仔细听的司马朗也不由的惊叹“嗯二弟说的好啊元杰,听了二弟的话,某也觉得应该这么办”
李林甚是无语,这个司马懿真是个鬼才啊竟然分析的这么透彻,把你送到刘虞那里,喧宾夺主可是你们司马家的专利,历史上三国争雄,最后的便宜的一统天下的就是你们司马家,把你放在刘虞那里,而你们心又是向这我的,那刘虞还有好日子过
李林点点头道“嗯不错,你说你一个小孩子是怎么知道那么多的啊我在辽州的是,你们有就是听一些传言罢了,怎么会明白的那么透彻,呵呵,你把表兄都给镇住了啊”
司马懿无所谓道“这有什么奇怪的,这几天赶路没事干,所以就问问颖儿嫂嫂表兄在辽州的一些事情,听了不少,自然就分析出来了”
李林甚是无语,笑道“哈哈我二弟啊竟然能够听着故事而分析时事,为兄佩服,佩服”李林还做事对司马懿拱了拱手。
司马懿很是受用道“表兄客气了”
李林看着这个智商与年龄着实不搭调的司马懿,很是喜欢,回头看看司马朗,问道“大兄,你举得这个怎么样”
司马朗道“我觉的二弟说的不错,我二弟虽然年岁不大,但是看待事情几位的透彻,既然刘虞与元杰你心存芥蒂,咱们不得不防所以我与二弟去幽州,而三弟,四弟年岁不大,元杰就带到你办的那个什么大学啊,好好培养,而辽州人才济济,幽州则是人才凋零,所以我与二弟去了幽州定然会逐渐受到重用,若是刘虞与元杰交恶,我们兄弟二人便是内应”
李林心里想,这司马家的人果然一个个心狠手辣,怪不得后来敢废立皇帝,甚至篡位了,三家归晋不是没有理由的啊看这帮司马家以后的元老就能看出来。
不过李林现在还是认为这司马朗,司马懿都是跟自己很亲的兄弟,心里并没有多想,若是以后司马朗和司马懿在刘虞那里做大了话,会不会吧李林吞并了呢,那就请看后事分解了。
一路小心谨慎,所以平安无事的到了幽州境地,司马朗和司马懿便离开了队伍,去投奔刘虞,临走李林还想嘱咐嘱咐,但是又一想,这两个活兽,嘱咐了也是没用,他们的脑子一个顶自己三个,还用多说什么,直接告诉一些道路的大体为止别走丢了就得了。
而李林则是带着一帮妇孺,老人,孩子奔了辽州,司马馗和司马恂这两个孩子见什么都新奇,一个劲的跟刘颖问问这个,问问那个,李平到时很奇怪,怎么两个哥哥,什么都没见过,李林也是奇怪,问过才明白,这司马家孩子的世界,只有整日的读书,学习儒家之道,就算是司马懿酷爱兵书都要在私下里偷偷的看,可见司马防的严格。
到了家,先是给李伯和李婶安排好住的地方,他们看到了李林的府邸,直接就给震晕了,感叹连连,李林给他们最好的待遇,与谢谢多年来他们在破败的李府也不忘了守护李家的恩情。
司马馗和司马恂这两个小鬼头,住了没几天,便直接被李林送到了管宁那里,好好管教,不过李林认识了司马防以后,忽然觉得,原来管宁是那么的仁慈啊
郭淮之才,已经适合当官员,李林问他是想去军界还是政界,不出李林所料,郭淮选择了去军队磨砺一下,经过了高家的事情,郭淮更加的意识到了,这个乱世有枪便是草头王的道理,就算是你有再大的名声,再显赫的甚是背景,在大刀面前都是脆弱的,李林直接给郭淮放到治军严禁的许亮那里。
当然郭淮还是希望看看名镇北方的血杀营是个什么样,杀神侯宇到底是几只眼睛,后来被侯宇冷冰冰的一句话顶了回来“想去血杀营你会杀人吗”郭淮刚想说会,没想到侯宇一个眼神,杀气顿时漫天,郭淮连话都说不出了,李林这个沙场老人都受不了侯宇那腥红的眼神,更别说郭淮了,最后还是乖乖的去了许亮那里。




汉末辽王 第八十一章 袁军来了
探亲回来,免不得邴原,王烈等人的一阵埋怨,当然都是担心李林在外的安全问题,但是李林离开了一个多月,辽州平稳如初,李林更加发现这里有自己也是五八,没自己也是四十,所以只是低头听着众人的抱怨。
时光依旧,历史的场合时不会停止的,一转眼近两年过去了,这两年李林几乎没有做过太多的决定,最大的事情也就是玉儿和蹋蹋焕儿儿子给自己生了一男一女,李林甚是欣喜,李平也有了伴了。
还有便是高句丽的东川王挂了,结果国内大乱,几个儿子纷纷争夺王位,李林立即以女婿的身份,非常人道的出兵安抚高句丽,但是也不用自己,许亮,从玄莬出兵,阎柔阎志兄弟从辽东西安平出兵,迅速横扫高句丽国内的几股势力,李林一看,这还扯啥了,直接就派人将高句丽占领了,但是让闻风而来的鲜卑与扶余人也占去了不少便宜,李林大怒,本来想要出兵,但是王烈劝谏,那鲜卑和扶余均是实力强盛的胡人,若是李林不发兵攻打,他们还会各自发展,相互制约,辽州北方边境也会有些许的安宁,若是李林发兵功法,他们定然会拧成一股绳,这样一来就对李林大大的不利了。
1...7374757677...3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