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辽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夜鹰逆袭
先让太史慈、赵虎等人会营,自己一人去乌木的营房,一到乌木的帐内,一看还真有不少人,乐浪城内所有都伯以上的军官都来了,乌木在正中央,没想到邴原和主簿的人也在,见李林进来,众人都望向这里,他们都知道李林是太守的侄子,开始还以为让他来训练新兵只不过就是让他来体验生活来的,其实本人就是一个绣花枕头很快就会走,但是李林的兵闹事的事在军营的闹得沸沸扬扬,是李林声名大振,没有人再看不起他。
邴原见李林进来没有多大反应,也没有因为李林没在军营了而恼怒,只是皱着眉头将李林招呼在近前,继续让乌木叙述着军情。
乌木对着地图到“今天早上得到探马回报,昨日正午高句丽的军队攻打镂方县,预料没错的话现在他们已经攻破了镂方,正向浑鉨城方向来,敌军大概有三万人,更重要的是刚刚有探马回报,南方,辰韩马韩的联军两万人已经攻破了含资和提奚”
李林听后心里大惊,本来自己还以为这些棒子们只是要到冬天了缺粮食吃所以才来汉人这里抢粮食,没想到竟然出动了好几万的大军来攻,有没有搞错我这生活刚好一些,就要打仗了
邴原听了乌木的话很镇定,姜还是老的辣,对着乌木说道“乌都尉,你举得这高句丽和马韩、辰韩,下一步还会有什么企图”
乌木思考一下道“我认为,高句丽和三韩早就对乐浪这里垂涎已久,这次高句丽仅派出了三万大军,一定不是想将乐浪全部攻下,毕竟乐浪还有两万的守军,而马韩、辰韩直流也就只会打到带方就会止步,他们是在等,他们会抢了咱们囤积在城内准备过冬的粮草,让他们有粮食过冬,带到来年开春他们定会在派增大军。两面夹击我们。到那时候就不好防守了。”
邴原皱眉道“那咱们该怎么办难道要到公孙度那里求援”
乌木并不知道李林和邴原都与公孙度有世仇,所以点点头道“嗯,这样的办法最好,让公孙度牵制高句丽的军队,咱们集中力量打击辰韩和马韩”
邴原沉思良久,缓缓道“公孙度为人机敏,向来不会白白帮助别人的,他要能来帮助我们一定会有很高的要求,我知道早就想要我们乐浪在鸭绿江以北的土地了。可是”
李林心想可是如果不去求他,哪有人回来帮你,现在估计中原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刚结束吧,中原还是一片混乱之中,哪有人还会有心思来管这里,估计在历史上这里的土地就是这个时候丢的也说不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里可没有了这块地方啊。
帐内当时就陷入一片沉默,落针可闻,李林也知道现在可是危机存亡的时刻,希望自己快点爆发小宇宙,解决一下这个棘手的问题,要知道自己的家业蝌蚪在这里,自己可不想再搬家了。
李林想了一会,硬是挤出了一些主意,对着邴原说道“伯父,侄儿这里有计策,你听一下看可否实行”
邴原压根没有指望李林,听见李林有计策,还不怎么相信,自己这侄儿那打过仗啊,能有什么有用的计策,不过乌木还是对李林抱有很大希望的,李林的那些练兵计策可是有新奇有使用的。
邴原愣愣的看着李林没有说话,乌木到时先说到“元杰既然有计策就快快道来。”
李林对众人先是施了一礼,然后面相邴原道“伯父,侄儿这里有上中下三记。”
邴原和众人对于李林的像古人一样动不动就上中下三记的装逼都吃了一惊,邴原道“哦侄儿竟有这般智谋,还有三个计策,说吧”邴原还是有一些不信。
李林娓娓说道“这下记,当然就是和乌木大人一样的,死守乐浪,然后向公孙度求援,不过到时候公孙度要的估计可不仅仅是鸭绿江以北的土地”李林说打这里看向了邴原,邴原还以为他的意思是公孙度还会要自己一家。
李林旋即说道“到时候公孙度就会将乐浪郡整个吞并,成为自己的地方,到时候他还会吞并昌黎郡和玄莬郡,那是公孙度就会称霸辽东,甚至大汉朝廷都辖制不了他”李林记得三国演义里说过,公孙度后来还自封个什么个辽东王的,曹操都奈何不了他,还是后来司马懿费了老大的劲才灭的来辽东公孙一家。
汉末辽王 第三十一章 死守带方城
众人听后大惊,邴原吃惊的说“元杰,你说难道真有这种可能”
李林点点头道“如果按原理推断的话,公孙度不一定有这个时候,但是他的子孙如果有他那本事可就很可能有这个可能了。”
邴原陷入沉思,多了一会,他揉了揉太阳穴道“元杰你继续说”
李林道“中策就是咱们派出兵马放手浑鉨和带方二城,高句丽和马韩、辰韩现在攻下的事不过是一些小县,根本没有什么粮食,只有攻下这二城,他们才能得到粮食的补充,只要咱们守住这两座城池,然后坚壁清野,他们就只能从本国来调集粮草,到时他们的不急线就会相当长,都不用咱们派出轻骑去袭扰,等到冬天一到,他们的粮食运送缓慢,再加上他们本来就没粮食,到时候他们就会慢慢退走的。”
邴原和众人听了都点点头,有一些将领甚至都笑了出来,夸赞李林的计策好,还是邴原明白事,问道“元杰,你将这个计策定位中策,那么这个计策还是有缺陷吧”
李林点点头,为难道“这个计策是很好,只是又一个很大的不足,如果计策实行,那么现在带方以南,浑鉨以北还有两三万的百姓我们根本就管不了,他们的粮食估计都会被抢,怎门有不能去救他们,那时候他们就会完全暴漏在外族人的钢刀下,估计没有几个活口”
邴原点点头,心里想到元杰这中策会葬送几万的百姓的生命,虽然会保住乐浪但是回事损失很大的。
邴原旋即又问道“那元杰,上计是什么呢”
李林笑道“这上记就是咱们派出一支轻骑,偷袭高句丽的首府丸都,这次高句丽和辰韩、马韩来袭显然是高句丽在场主角戏,我们偷袭他的都城,他们的大军一定会回防,到时候辰韩、马韩也一定会撤回,这样会使我们损失最少,收效最快。”
李林顿了一下,然后到“但是这个计策也是最难成功的,丸都怎么也算是高句丽人的都城,放手一定不会太弱,我不知道咱们派出多少人才好,太少了没什么用,太多了就很容易被发现,到时候起不到偷袭的作用,而且派出去的士兵简直就是十死无生,没有几个人会逃回来。”
邴原点点头道“元杰说的有道理,这个计策到时很好,但是会让我们损失兵马不说,到时候如果让高句丽人发现,我们本来人马就不多,他们更会猛攻咱们这里的。”
乌木和众人心里对李林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谁说这个家伙在襄平就是个吃干饭的,这就是个传说,在眼前这个小子,年不及弱冠但是会练兵,还有这么厉害的智谋,就连一向对李林不看好的邴原都觉得自己从前错了,虽然那次李林的一番商业兴国的言论让邴原大为震惊,但是邴原也只是认为李林在经商上有一些才干,这次李林的三策让邴原刮目相看。
乌木说话向来直来直去,对李林道“那,元杰,你这上中下三策都有好处,也都有不小的坏处,你说咱们现在应该用哪一个啊”
李林心里也是很焦急,现在时间紧迫,再不拿定主意一会浑鉨和带方城都破了,时不我待啊,战机转瞬即逝。
众人齐齐看向了,李林思考了一会对邴原道“伯父,侄儿认为还是用中策的好,中策不缓不急,既能保住伯父您的大半的基业,也能减少损失,而且侄儿有信心可以完成他。”李林说完以后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话好像说多了,自己怎么能说自己可以完成呢,那不是将自己送往战场上。
邴原沉思良久,抬头看着众人,两眼直放光,道“好,就依元杰的计策立即点将出发。”
众将士立即拱手道“是”
不一会众人齐聚点将台前,邴原在前,乌木在他的右手边,主簿站在他的左手边。
“都尉乌木听令”邴原抽出一张令箭道。
乌木走在邴原面前,拱手一礼道“末将在”
邴原将令箭抵在乌木手中道“命你率领一万人马前往浑鉨,城内大小事务都有你决断,记住不要死守城池,要让高丽人知道我们大汉不是好欺负的,要让他们知道范我大汉者必诛”
“是末将谨记”乌木结果令箭退回原处。
然后,邴原看向了在后面一些站着的李林,乐浪一郡之地仅有二十几万人,征兵一共两万多一点的人马,已经损失穷兵黜武了。要不是夏天时又填了六千新军,恐怕现在乐浪根本没有实力跟人家打。李林现在统领的士兵不到八百,虽然不多但是在李林的训练之下,士兵们的战力可是不小,再加上这次的计策是李林定得,有他来实行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乌木已经将郡里一半的人带走,这几乎是所有的可用之兵了,因为还要派出不少将士来守护一些重要的县城。
邴原不愿让自己这侄儿上战场,如果他有了什么闪失,自己怎么向九泉之下被人逼死的老友交代,但是现在是乐浪一郡生死存亡的时候,也不能因为李林一人而不管这一郡十二县的二十几万百姓啊,所以邴原狠下心来,元杰不管胜负与否你一定要活下来,伯父也只是身在其位
邴原用自己全部的力气从盒子中抽出一支令箭,喊道“都伯李林听命”
李林走到邴原面前拱手一礼道“末将在”
“现在本太守封你为裨将军,命你带上本部人马,另外分配你弓箭手五百,三十匹战马再加上带方城中的八百步军守住带方城”邴原将令箭递给李林。
李林听后一下子愣住了,让我带兵上战场我就不说啥了,谁让咱是干这个的呢,我是你侄子啊,你不能将我升的这么快啊。可是人家带兵就一万一万带的怎么一到我这里就才两千来人啊,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敌军可是有两万啊两万啊我又没指挥过战争你丫让我死守我也够呛啊,这么多都伯你叫我干嘛啊。
军令如山李林也没有办法不从,假装坚定的答应道“末将领命”接过令牌回到阵中。
李林回到阵中后,邴原又再分配其他的任务,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次李林的计策主要就是以带方和浑鉨为主线,李林站在下面根本也没有听进去,回头瞄一下自己的士兵,妈的一个个还挺兴奋,他们跟们不知道敌军的具体数目,因为怕影响军心现在这还是机密,只有都伯以上的级别才知道,他们要是知道敌军近十倍与我你们还能笑出来
李林十分郁闷,早知道我就时不时的跟着士兵们训练了,就我现在的小体格,到了战场上那还不是送死啊,自己又是指挥官必须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要不然这仗打输了就他妈真废了,以我估计这仗不会太久,现在就要临近冬季,现在的古代士兵们的取暖措施根本是0,所以自己能拖就尽量拖吧,也是有这样了。
邴原一句“所有兵马明日辰时出发”邴原一刻也没有停留急急忙忙的就带着主簿大人走了,乌木组织所有人解散。
李林让赵虎和许亮去领兵马,然后再会营里整顿,大军就要出发,自己要回家给那一大家子留个话,太史慈也要向老母亲告别
军令一出不仅是军营就连市井百姓也知道要打仗的事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李林和太史慈商量好了能蒙就蒙,不能让家里人太担心。
李林和太史慈回到家,太史慈回了东院他老妈住的地方,李林战战兢兢的走进后院,刘颖和玉儿,钱先生还有刚刚从青州回来不久的赵先生已经在院门口等他。
李林回来勉强挤出笑容,先对赵先生道“哦赵先生回来啦,家里在青州的生意怎么样”
赵先生拱手道“拖公子洪福和老爷的在天之灵,家里生意一切安好,在孔太守的帮助下已经很快走进正轨。”
李林笑道“这我就放心了。”
李林有看了看其他人,刘颖和玉儿并没有说什么,钱先生却递过一个账本来道“公子这是咱家从来到乐浪后一直到现在的所有账目,就连赵先生在青州的那部分我也结算完好,请公子过目。”
李林道“钱先生这是干什么我还信不过你吗”但李林还是接过了账本,看了一眼惊讶道“哦竟然这么多看来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啊,家里能过一个不错的大年了。”
其实李林也就只是看了一眼,根本就没看什么,将账本递给钱先生,刘颖开口了“二位先生辛苦了,你们快下去歇息吧。”
二位先生深切的看了李林一眼,然后向李林和刘颖道别下去了。
刘颖道“玉儿你去告诉厨房,让他们准备公子喜欢吃的菜”玉儿点了一下头跑了下去。
院子里就剩下了李林和刘颖,刘颖对李林道“夫君忙了一天了,水已经烧好了,为妻侍候你洗澡吧。”
汉末辽王 第三十二章 离家去带方
李林笑眯眯的点点头道“好,咱们一起洗吧”说着李林就搂着刘颖下去了。
这一夜过的很平静,就是玉儿吃的很少,刘颖不停的给李林夹着菜,李林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看来自己在门外和太史慈合计了半天的计策都他妈是扯淡,自己的老婆家人都是懂事的人知道老子精忠报国啊。
“娘,儿子最近也没有太多时间陪您,您老别见怪啊,儿子明天要和元杰一起将士兵们拉出去练兵,可能要有一段时间不会回家,你老现在在府里过的很好,孩儿放心,你老要好好保重”太史慈一边给他老妈捏着腿一边说,太史慈的老妈并不知道李林他们要去打仗的事,刘颖早就吩咐好了,所以老母亲就以为这是真的。
老母亲语重心长的说“孩子啊,咱们娘俩自从进了这李府,这李家真是对待怎门娘俩不薄啊,那李公子和夫人对待老身就如亲娘般一样,还时常在像我问好,李公子有在官府给你某了一个好差事,让你有地位,我老了,没法报答了,你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啊。你要放心,我会保重自己的。”
太史慈别过了头,是因为他不想让母亲看见自己眼中含着泪,用力点点头道“嗯,好”说着有认真的给母亲捏腿。
老母亲安心的笑着点了点头
第二天,刘颖给李林梳着发髻,李林每天早上都会让刘颖给他梳,李林自从穿越到汉末至今还买有适应过来的也没有几件事了,一个是每次擦屁股只能忍受着用秸秆刮,条件好了以后家里才用得起树叶了,怪不得妈的书里写过古代帝王上完厕所就洗澡,老子也他妈不想用这么硬的货来摧残自己的菊花,二个就是这长长的头发,上学的时候学校不让男生就长头发,老子还偷着留点刘海,每次一检查就紧忙往自己脑袋上面搂,现在倒好每天梳头就要二十分钟,到让李林怀念起了老师比自己剪得板儿寸。
每次梳头李林都是很不适应的躲来躲去的,但是今天李林却很乖乖的一动不动,刘颖认真的将李林的头梳完,发髻编好,玉儿已经一早有人送来的裨将盔甲拿了过来,仔细的将盔甲擦好,叠好捧在手里站在刘颖身边。
李林见头梳好后站起身,将双手张开,刘颖和玉儿一点点服侍李林将盔甲穿戴好,刘颖一点点抚摸着李林身上的盔甲深情道“我还是第一次这么仔细看夫君穿盔甲的样子,真俊“
玉儿听了刘颖的话鼻子一酸,掩面抽泣起来,刘颖眼睛也红了,幽幽的对李林道“夫君,你这次定要忠心为国,奋勇杀敌,家里你一定要放心,不要担心”
李林撇着嘴瞪着眼睛看着刘颖心里憋屈怎么听完了她的话老子觉得自己好像这次会挂啊,这个冷兵器的时代老子有没有什么神器,草早知道就弄和大炮什么的防身就好了,老子这个悔啊
刘颖眼见眼泪就要出来,道“夫君放心的去吧,为妻在家等待这夫君凯旋而归”说着刘颖就趴到桌上哭了起来。
李林无奈叹了口气,拍了拍刘颖的肩膀,他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劝她,玉儿直接上来抱住李林,李林也是紧紧的抱住了玉儿。
“公子,你上阵杀敌为李家争光,我一定会照顾好姐姐的。”玉儿抽泣的说道。
李林对着他嘿嘿一乐,捧住玉儿的脸,狠狠的亲了一下玉儿的嘴,玉儿一脸惊讶,捂着自己的嘴哇的一声跑了出去。
李林回过头笑着对刘颖说“行啦,玉儿走啦,你还趴着干什么”
刘颖通红着眼睛抬起头哝哝的说道“还不是给你们俩再创造机会。”
李林呵呵一乐,同样上去捧着刘颖的脸,给刘颖来了一个法式长吻,松开了嘴刘颖满脸通红喘着气,李林笑道“好老婆,老公走啦”说完就不回头的走出了门外。
“夫君”刘颖追了两步停了下来,伸着手,张着嘴,不再说话,眼睛留下热泪,玉儿则偷偷的在一颗树后看着李林的背影,眼睛一眨不眨
李林走到门口,太史慈已经牵着马在门口等候,李林一出门,只见方方在门口等着自己。
李林用疑问的眼神看着他,方方道“我、和你一起去”语音很坚定。
李林笑道“你有不是兵你去什么再说你走了家里有什么事该怎么办”
太史慈走过来道“元杰,方方武艺高强,你就带他去吧,家里太守大人会派人来照顾的。”
方方道“军服已经准备好了”说着还将自己的盔甲从背后的包袱里然后给自己套上,动作很熟练。
李林点点头道“我倒是忘了,你家可是将门之后啊,留在老子家给你狼狗的活太屈才了不是”李林有看看太史慈道“你安排的”
太史慈笑道“你现在也算是这裨将了。怎么也该有个亲兵在旁边保护不是”
李林笑道“你小子,还敢越权了,等打完了仗会来在收拾你现在、走”
太史慈一脸严肃,对李林抱拳道“将军,大军已经出城,在城外等候,预计会在今日申时会到”
李林点点头道“好”说着骑上了自己学习了好久才回的战马,太史慈和方方也飞上战马,三人架马奔着城门飞快疾驰。
李府一家人除了太史慈的老妈都在暗暗祈祷李林平安无事,太守府内邴原和所有官员也都在这次乐浪平安无事
李林带着军队行军一日,就连饭都是在马上吃的,申时刚过,天早已经抹黑,骑马在最前面李林就隐隐约约的看见了带方城头的火把,李林命令全军加快速度,不一会就李林等人来到了城门前,守城的士兵早就看见了李字大旗,在这个时代也就只有大汉的军队才有帅旗上有主将姓氏这个东西,士兵一看就知道援军来了,赶快想县令禀报。
李林见城门口站着几个人,赶快一举手,后面的人看见后立即大喊“全军止步”
军队停下后李林和太史慈、方方跳下马来,来到城门前,来人见为首一人敢快带着众人上前拱手道“来的可是李将军。”
李林心里失笑就一个裨将哪有什么将军啊李林施礼道“正是在下,您可是县令大人”
那人笑道“正是李将军,赶快组织军队进城吧。”
李林点点头,回头看了一下太史慈,太史慈拿出怀中的牛角吹了两声短音,大军缓缓进城。
这个吹牛叫的方法是李林发明的,本来训练新兵时李林让他们早上统一起床不愿意敲锣,好像跟耍猴似的,就弄了一些牛角,汉代耕牛可是很少的,牛是耕田种地的好帮手,有时候比人值钱,买卖非常麻烦,是要在官府注册的。
李林还是托人买来的的牛角,掏空后做成角号,吹出来呻吟能传的很远,还很刺耳,简单实用,用来传达命令,但是有必需限制使用权,现在也是有李林手下太史慈、赵虎、许亮一人一个,李林又给了方方一个、有时候自己有命令也不用自己费尽吹了。
当军队进城一半时,县令看看后面还剩下的人,脸色黑了下来,对身旁正卖呆的了道“李将军,你怎么就带着这么些人马,据我的探马回报,敌军的数量可不下两万”
李林赶忙将县令的嘴巴堵上,看了看四周,还好没人注意,李林小声对县令道“现在城内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那县令一见李林堵自己的嘴吓得差点没尿出来,李林将他的嘴松开后,县令倒是先怒了,自己是本县的土皇帝,哪能受这样的欺辱,指着李林的鼻子就像训斥。
李林累了一天脾气自然就臭的要死,立马抓住县令大人的领子轻声但又满是威胁的口气道“告诉你,现在敌军的人数还是个秘密,要是敢乱我军心我现在就把你砍了”语言很阴森但这动作在别人看来还以为这李将军和县令大人在热情的聊着天。
那心灵本身就长得小鼻子小眼的,经李林这么一下腿都直打哆嗦,在李林身边长着眼睛多不敢大张眼神不好的还以为他站着睡觉呢。所有官员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都不敢再说话。
兵马本来就不多不一会就进了城,李林见天色已经晚了,就交代一下军队先休息,带着一些主要官员在一起议事,县令本来就觉得刚才与这上面派来的李将军相处得不是很融洽就献媚的对李林说“李将军您中途劳顿,现在让我来好好招待您一些饭食吧。”
李林摇摇手心里鄙夷道靠,脑袋保不保得住还不一定的你丫还惦记着吃老子家财万贯还差你那点吃的,怎么看你这孙子都不顺眼
但是李林嘴上还是道“先不用了,县令大人你还是先与我说说现在城中的具体情况吧。”
县令大人点点头道“现在这带方城池之中一共有民三万,其中有六千七百余人是这几日从提奚、含资和其他地方的村子里逃回来的民众。”
汉末辽王 第三十三章 敌军压城
李林眉头一皱“哦其他县城也有逃回来的人吗”
县令道“这个属下还不知道,不过也就屯有可能有一些吧,带方毕竟近一些,逃回来的人也应该最多。”
李林又问道“县里有士兵多少,粮食还能有多少敌军距离城池还有多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