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六零反派妈妈[穿书]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芳古道
今世,她没有用过其他的护肤品,只用了雪花膏,所以并不知道自己的皮肤情况是不是容易过敏。就是因为无从得知,所以她没有用其他的。
“那我下次去买一支。”董小雪咬了咬嘴唇,作出了决定。
苏芝说:“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你说了,并不是怂恿你去买雪花膏。你自己一定要考虑好了,雪花膏可不便宜,你真的舍得?”
董小雪咬着唇说:“舍得。你看你的皮肤,再看我的皮肤。你的皮肤细腻跟鸡蛋似的。我的皮肤粗得跟饼似的。”
苏芝被她的比喻给逗乐了,还鸡蛋和饼……
“你别笑,我说的是真的。”董小雪说。
苏芝正了脸色:“小雪,你的皮肤没你想的那么差,你打理一下就会很好看的。其实并没有什么天生好皮肤的人,皮肤都是后天慢慢养出来的。你如果好好的保养,说不定比我的还好呢。”
董小雪摸着自己的脸:“真的吗?”
苏芝将自己的雪花膏拿出来:“你洗脸,等下用我的雪花膏试一下。”
“这怎么好意思。”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去吧,洗把脸。”苏芝推她。
董小雪这才去了洗漱间将脸洗净了。苏芝将自己那还没用完的雪花膏拿了出来,然后帮她抹了上去。果然如她说的,董小雪用了雪花膏之后,皮肤果然就细腻了许多,这是肉眼可以看得到的。
“你自己照照镜子。”苏芝将镜子推给她。
董小雪拿过镜子,果然如苏芝说的那样,脸上真的有了变化。以前的时候,脸上摸起来很粗糙,别说摸了,就是看着都是很粗糙。可是擦了雪花膏之后,看上去皮肤真的细腻了许多,摸上去更是细腻许多,再不是如饼似的,一摸全是粗糙的感觉。
“这还只是第一次,以后呢?”苏芝说,“如果你在擦雪花膏的时候,再擦点儿其他的水,效果立竿见影。”
董小雪认真地听着,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以后再上街买东西,她一定要跟着苏芝买。至少必需品,不只是生活费用品,还有其他的,有必要的东西还是得备一些的。
“小雪,对自己好一点。你现在还年轻,连对象都还没有谈,如果对自己不好点,以后结了婚可能就会更不在乎了。对自己好了,也是一种负责任。你的钱放着干吗的,如果你不用,那就是要被其他人用掉。被别人用不如自己用,起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你说对吗?”
董小雪用力地点了下头:“苏芝,你说的对,我以后一定要对自己好点。我这钱不花,以后可能也会落入别人的口袋,我爸妈不只一次跟我说过,要把钱寄一些给他们,他们要留给我弟弟,凭什么?”
她的家务事,苏芝不会去多嘴,不管她怎么做,她都不会去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她只是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说了对自己好点,至于对待亲人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是董小雪,无法替她做决定。
苏芝说:“你家的事情,你自己作决定就行了。但是一定要对好一点,以后你还要谈对象的,只有自己漂漂亮亮了,才能好好的谈恋爱,你说呢?”
不是说男人都是喜欢漂亮的女人,但是同样的五官,皮肤细腻点,相对来说,看着也舒服一些。这个是苏芝的想法,而且男人很多真的是个以貌取人的家伙,要不怎么说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呢?当然,现在这个时代,好男人比坏男人多,所以董小雪又是幸运的,她生在了这个时代。
“嗯,我听你的,我要好好地活,活出我的精彩。”董小雪很认真地思考了苏芝的话之后,觉得对自己很有用。
苏芝却微微一笑。
那边,唐佳佳听了他们的对话,却是嘲讽地笑了一声,但是当别人看过去的时候,她嘴角的笑容就此隐去。
潘佳艺说:“苏芝,你这口才真是不错啊,同样地话我不知道多少次董小雪说过,她就是不爱听,还嫌我说话难听,笑话了她皮肤不好。结果你这一劝,她就听了,这是鄙视我呢,还是你口才太好,把她说服了?”
苏芝说:“这哪是我口才好?我是以直接的实践来证明。小雪是看到了自己皮肤的变化之后,才决定买雪花膏的,可不是我劝了之后她决定的,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潘佳艺却耸耸肩:“我就说你口才好,你看,我才说了这么几句,你就叭叭叭叭地回了那么多。”
刘大妹说:“潘佳艺你就别说了,苏芝说得也没有错,直接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话,这是很有道理的。实践是证明理论的最佳办法,这是毛.主.席说的。”
潘佳艺说:“我没有说她讲错了,而是董小雪听她的,不愿意听我的,我心里有点儿难过。”
黄小依说:“谁让你平时里嘴巴那么臭?你说话别说那么难听,应该有很多人愿意听你。”
“黄小依,你是不是不跟我作对,你就浑身不舒服?”潘佳艺插着腰质问。
黄小依闭了嘴,她就知道她俩一准就吵起来,果然就吵起来了。
所以,她就不能开口,一开口就是错的,以后她还是少说话为妙。
没了黄小依跟她吵架,潘佳艺又觉得无聊,也闭上了嘴。
苏芝却看得掩嘴而笑,这个潘佳艺和黄小依,还真是一对欢喜冤家,她俩一碰头就吵,似乎就没有不吵的时候。
不过似乎两人的关系,一开始确实是不太好,最近好像又有所改善,什么时候开始改善的不清楚。总之,两人之间的吵架火.药味少了许多。只是很纯粹的吵,不夹杂任何的杂志成分。
这样吵吵闹闹的日子,过去了两日,很就迎来了新一轮的学习。
1979年2月28日,这一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西南战事进入了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华国的军队在推进越国的时候,遭到了困难,死亡无数。很多伤员被打伤之后,送入了后方医院。医务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增长。战场需要占地医生,可是各军医院的医务人员很多都被征用了,就连地方的医院的医务人员很多也被征用了,依然不够。
伤员实在太多,有时候一天能够下来上千个伤员。这么多的伤员,医务人员的人手就成了问题。能征用的都征用了,地方上的医务人员不可能征用太多,因为地方上的医院一旦没有医生,百姓生病了怎么办?所以最多只能征调三分之一,其他的全部都得留在地方医院,不能动。
既然地方医院的医务人员动不了,而军用医院的工作人员也被征用太大,缺口也大,怎么办?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个时候,上级领导想到了军医大学,那里有许多的学生,这些学生除了新生之外,几乎都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就算没有实践能力,派上战场当一般的护理人员总可以。就当一般的卫生员,给伤员包扎伤口或是护理伤员,这样总比从地方普通人群里征调百姓强。
当这个通知下放到军医大学的时候,各大学的领导沉默了。
大家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该怎么走,怎么调,又怎么做?
学生们该怎么派?学校是用来给学生们上课的,这时候学生的知识还没有巩固,却要让他们上战场去,怎么动员?学生们又会怎么想?
这些全部都是难题,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到时候别说去战场帮忙了,麻烦的问题会有一大堆。
强制性性的命令是不能的,这个事情只能让学生自愿报名。去也好不去也罢,都需要学生自己决定,其他人什么也动不了,也没有这么多的麻烦想法。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到底是去或还是不去?去的话,应该怎么去?学校会给学生怎样的便捷?
如果不去,学校又会怎么处理?等等,都是难题,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学校的领导开始了开会,讨论了这个问题。
很多校领导觉得,这个事情肯定是需要派出学生的,至于怎么去,派出去的学生,以后肯定是需要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不管是什么样的优惠政策,至少要让学生心动的。否则很多学生不一定会去。
那要用什么奖励措施呢?能让学生心动的,学校又不吃亏的?而且给学校又能带来更好的效率的?
所有人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也有不少人提了很多的奖励措施,但很多都被人否定了。
不好的奖励措施,提出来也没有用,直接就被拍掉了。
最后政委提了一个想法:“如果我们用毕业作为奖励呢?”
“毕业为奖励?怎么奖励?”
方政委说:“我们医学院,和其他的大学不一样,我们的专业普遍性是六年制的。如果能够让学生早点毕业呢?早一年毕业回去,那就是早一年能够开始工作,对于学生来说,一是工资的问题,回到单位之后就是军官了,军官的工资和士兵的津贴是没有可比性的。士兵到现在还是六块,第二年才七块的津贴。而军官,最小的排长,一个月工资都有五十八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校长沉默了,在细细地思考着方政委提出来的这个问题。
因为方政委说的没有错,早毕业一年,不管是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是其他的,那都是比不了的。如果能够早一年毕业,会有很多学生去试。
“但是这就又有另一个问题了,早一年毕业,学生的学业怎么办?我们医学院,本来就是以专业性难著称,就是因为专业太难,所以才需要六年帽,否则也直接上四年不就完了?专业通不过,还比什么业?以后回到部队之后,还能当得了医生吗?”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一号院的教科研主任。
他提出这个问题,不是没有存在,而是一个摆在现实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可以早点毕业,这就跟跳级一个道路。能毕业,那么专业的知识呢?知识怎么办?
学校不是慈善机构,通不过考试,哪怕给了提前毕业,也没有用,人家毕不了业。
“肯定是需要考试的,考试通不过,还比什么业。”方政委说,“但是我们学校以往,哪怕有些学生能够通关毕业,但是学校却没有这个先河,连跳级这样的方案,都是需要有严格条件的,条件达不到,就跳不了极,哪怕成绩优越。”
方政委说的问题,确实是目前军医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大开方便之门,没有以前跳级考试的那一系列条条框框,只要参加过占地救护的那些学生,只要专业课通过了考核,那么就可以直接毕业,不需要另外任何的条件。”方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校长在思考着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要知道,毕业考试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实践考核,这个难住很多学生的一个环节。只要参加过战地救护的,除了一些专业性可操作太强的专业,其他专业全部可以不用考实践,占地救护作为实践考核的成绩。他们只要把化课的笔试通过即可。”方政委又说。
校长在脑海把这个建议过滤了一遍,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实践不用考,这就给了学生一个方便之门了。要知道理论知识好考,只要读背了就行,很多人被难住的并不是理论上知识,而是实践课。
实践考试,才是最难的,这个跟记忆力力好不好,肯不肯读是没有关系的。
校长的眼睛慢慢睁大,然后发亮:“我觉得政委的办法非常好。你们觉得呢?”他又问其他的教科研主任。
其他的主任想了下,觉得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其实除了一些专业性太强的学科,很多的实践考试,还不如上一次战地救护呢。那里才是实实在在的,真正的一场考试。
“我也觉得政委的提议非常好。”有个教科研主任回答。
“那行,我们就表决通过,同意这个方案的,举手!”校长首长抬起了右手。
方政委抬起了手,又有几个教科研主任也抬起了手。有些人觉得这个办法不太可行的,看到很多人都抬起了手,竟然也抬了手。
最后,这一提议被以多数票同意而通过。
……
苏芝他们这些学生,并不知道学校的领导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最后一致通过了一条决策。
他们还跟以往一样的学习,日子过得很规律,没什么大的变化。
苏芝最近的心情总是有些儿起伏不定,总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原荣一直都没有写信给她,她去传达室问了很多次了,没有她的信。
这有点儿不太正常,按原荣的性格,不可能不给她写信,除非他特别的忙,忙到没有时间写信,或是特别的不方便,环境不方便,或是自身不方便。
如果是前者,那么可以让人安心,如果是后者呢?
这也是苏芝极不愿意看到的。她不希望原荣出现任何的不方便,因为出现了不方便,那么就是有大事发生了。这是她不喜欢看到的。
但是她担心也没有用,没有书信,也不知道消息,她两眼一摸黑,什么也不清楚。
就在她担心着原荣的近况的时候,响起了一个尖锐的口哨声,这是紧急集合的口哨声。
这种时候紧急集合,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苏芝心里一跳,她不清楚,其他同学也都不知道。
大家相互地问着,没有一个人清楚。
这时候,学校的领导把他们全部集合在了训练场上,跟他们说了一个消息。前方战事吃紧,伤员太多,需要紧急地征用医务人员。所以现在是他们报效祖国的时刻了。
这一个消息出去,大家都惊呆了。
苏芝是早就知道战争来临,但没想到严重到需要征调医学院的学生的地步,这是多么激烈?战争竟然打得那么惨烈吗?
而另一个人眼睛也在慢慢地发亮,这个人就是唐佳佳,她立功的时候到了,抹掉档案上那个处分的机会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先发上来,等下捉虫
第149章
西南的战况很紧张, 紧张到让所有人的心都揪在一起。就目前只经历了半个月不到, 伤亡已经增至上万,这个数字是庞大的,这个代价是沉重。但这一些,却无法跟学生说得太明白, 至少不会说准确的数据。
穿成六零反派妈妈[穿书] 第133节
当然不能隐瞒,否则的话就是欺骗了, 以后就算是上了战场,学生依然会埋怨校方。学校析是自愿上战地救护, 自然是要把一切的严重性跟学生们说清楚。
当校方将西南战况跟学生说了出来的时候,引起了哗然大波。要知道这些学生, 真正从地方考上来的毕竟是少数的, 多数是从部队考取, 而且很大一部分就是西南军区过来的学生。这些学生, 很多的战友就在西南部队, 这次上部队就有他们的战友朋友兄弟。这样沉重惨烈的战况, 又怎么能够不让人难过?
苏芝也在其。
苏芝是知道这一场战争伤亡惨重,当时她看过类似的记录片, 但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惨烈。就短短的十几天,竟然已经伤亡人数达到上万人了, 而且听校方的意思, 还在继续增长着。所以医务人员的需求很大,但不管是军医院还是地方官医院,都没有那么多的医务人员, 这才想到从医学院抽调。
不只是军医大学,连地方上也是。军医大学本来就是军队的大学,上战场本来就已经是做好准备的,但那些地方上的医科大学,他们以后面临的是分配到地方医院,如今西南需要医生,就连地方大学也在这次的征调行列之,当然上战场是自愿的,没有人会逼迫。
苏芝听着校长在那里说着话,她心里陷入了沉思。这个战场,她是一定要上的,因为她有两个最重要的人在战场上,她想要跟他们并肩作战,而且是有她在战场上,心里的担心也会少一点。一起参与了之后,身在局,这种紧张感自然而然也就会减少了。
她不想在远方默默地担心着他们,而且还不知道他们的情况,这样无异是给她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就是因为早就已经作好了打算,所以,她也就不会去计较参加战地救护之后,会有怎样的好处与奖励。她不是为了奖励才去上战场的,她是为了亲人为了国家。
战地救护太需要医生了,而且是有能力的医生。她自从跟姚老学习医以来,除了在总部医院实习之外,还没有真正的接触过其他的病人。以前在西南后方医院,也是做着类似于护士一样的工作,所以对她的作用并不是特别大。
这一次上战场,或许依然会做着一样救护的工作,但是她已经在心里做好的准备,她要使用自己的长处,来为伤员解忧。
学校讲了这些奖励措施之后,就把学生样解散了,有三天的考虑期,如果想要参加,就去队教员那里报名,然后统一计算名单,统一护送上战场。
回到宿舍的时候,其他的同学也已经回来了,大家都在激烈地讨论着,到底要不要上战场的问题,都在讨论。
上战场,那么就会有立功的机会,立了功不只是可以提前毕业的问题,而且会写进档案,对以后去了工作单位,也是一个很好的履历,那是能够加分的。以后提干当干部,晋升职务,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
谁不想早点毕业?早点毕业,就能够早点参加工作,提干的排长工资就已经升至了五十八块,这对于家庭条件不是特别的好的同学来说,更加的需要,因为工资高了,就能够更加的补贴家用了。
比如黄小依,她当兵时的津贴只有八元,这还是因为她已经是第三年兵的原因,而上了军校之后,津贴升至了十八块,足足地多了十元,还不需要她交伙食和学费,这个钱等于是省下来的,除了一点生活用品,她几乎没什么花费,因为连衣服都不用买。每个月她足足可以省下十七块,哪怕寄一半回家,她也能存下八块钱。如果早点毕业,进入单位之后,就能够马上提干当排级干部了,那么工资马上就是五十八块,寄回家十块,她也能省下四十几块。而对于老家来说,每个月的十块钱补贴,日子过得很宽裕了。
黄小依如此,那么董小雪也如此,其他的同学更是如此。除了像苏芝和潘佳艺这种不为钱发愁的人除外,其他的同学都很需要钱,生活所迫。
所以对于学校放出来的奖励措施,很多人都跃跃欲试。
“你们说,去参加战地救护吗?”郭彩霞问着班里的同学。
黄小依说:“我反正是决定上战场的,谁也阻止不了我想早点毕业的心。”
董小雪说:“我也是,我也想早点毕业。听说毕业后工资就能升到五十八块了,我太需要钱了。”
她也想要学苏芝一样,卖雪花膏,但是现在津贴只有十八块,她还有些肉疼的。买了雪花膏之后,她的津贴就剩下不了多少了,虽然一支雪花膏可以用很久,省着用可以用上半年,但是那个价格也不低的。一支雪花膏要差不多一块,还是挺心疼的。
刘大妹沉吟:“我也要报名参加战地救护,能早点毕业这个奖励对我诱惑太大了。我已经结婚了,我家那口子一个月的工作也才二十几块,想要生活过得好,涨工资是迫在眉捷的事情,所以……我想要拼一下。”
“我参不参加都无所谓,我不缺工资,也不缺时间,我觉得在学校挺好的。不过……”潘佳艺说,“你们要都上战场了,我一个人在学校也很无趣的,没人陪我斗嘴了。”
对于潘佳艺那脑回路,也没人去反驳她,大家早就已经习惯了,有时候反而觉得有潘佳艺在旁边挑刺的日子,其实也不算是很难过的日子。
“苏芝,你呢?参加吗?”董小雪问她。
苏芝笑着正要回答,那边唐佳佳插嘴说:“她怎么可能会不上战场,要知道她的爱人可是在战场上。”这让苏芝皱了皱眉头,斜视了她一眼:“我确实要参加战地救护,也确实有亲人在战场上,不只是我的对象,还有我的哥哥,更有认识的战士们。我曾经在西南呆了两年,虽然没有当兵,但那里一样也有我的战友。”
唐佳佳却没有再刺激她,就好像刚才那番话并不是她说的一样,很就云淡风轻了。
其他人都没有插嘴,苏芝和唐佳佳之间有恩怨,他们谁也不能帮,所以干脆就不参与。
唐佳佳是决定要参加战地救护的,这不只是为了能早点毕业的问题,也不是为了那上涨的五十八块工资,而是为了抹去档案上的那个处分。只要她在战场上立了功,那么就可以申请抹去档案上的处分污渍了。那个处分在档案上,对她以后工作伤害很大,没有一家单位是需要她这样有过严重警告处分的学员的,特别是军队。
所以她很迫切地需要去抹掉这个处分,比任何人都需要立功的机会。
这一点,她是很明确的。本来她很还担心没有立功的机会,处分一直背着,可怎么办?现在这样天大的机会送到了她的面前,又怎么能够不让她欣喜若狂?等到以后把处分抹了之后,做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了,至少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做这么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了。背着处分的日子,她受够了。
大家讨论了之后,发现全班竟然全部想要参加战地救护,竟然没有一个缺席,这一幕倒是让苏芝没有想到。
她以为多少会有几个同学选择留下来,没想到竟然是全部都想要参加。看来立功的机会很不可多得,工资的诱惑也是相当的大,除去那些至高的理想,其实剩下的也就是利益了,只不过看利益大与少了,或是离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大不大而已。
大家既然已经决定了上战地救护,那么也就是要开始了准备工作,不可能什么都不准备,就能够去上战场的。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特别是苏芝,想要带给小哥和原荣的东西很多,她例了很多的表,到最后却发现,很多的东西她都带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