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官涯无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关越今朝
这可把楚天齐下了一跳,赶忙叫着:“候主任,候主任,你怎么了?”
女主人适时走进了屋子,说道:“楚教授,没事,他没酒量,就这样,平时喝二两都倒。”
楚天齐“哦”了一声,长嘘了口气。
“别趴这儿,上炕去。”女主人伸手去扶候喜发。
候喜发仰起头,哼了两声,又冒出一句话:“农业税免的好。”然后再次趴到了桌上。





官涯无悔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这么下去可不行
当天晚上,楚天齐住到了长梁村村委会,是长梁村书记带他来的。
在把候喜发刚弄到炕上后,长梁村书记就到了候家,那时楚天齐正准备离开,否则也太别扭了。长梁村书记是一名六十多岁的老者,自称姓贺,村书记把楚天齐带到了村委会,楚天齐回敬了村书记两包烟。
村委会一共三间屋子,给楚天齐使用的是最东边一间,屋子不大,但收拾的挺干净。屋子里放了一张单人床,还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文件柜、一个电视,暖瓶、烧水壶、纸、笔、茶叶一应俱全,被褥也是新的。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厕所在院里,没办法,农村就这条件,这已经是接待贵宾的标准了。
村书记走后,楚天齐又看了会儿电视,在看完天气预报后,去了趟厕所,便上床休息了。
可能是昨天没休息好,也可能是喝白酒的原因,躺在床上时间不长,楚天齐便睡着了,睡的还很香。
……
第二天早上,楚天齐刚洗漱完,候喜发就来了。
一进门,候喜发就说:“楚教授,实在抱歉,额夜儿个失态了。第一次见到大地方来的教授,激动的不行不行的,你不会见笑吧?”
对方如此一问,楚天齐还能说什么,只能回道:“理解,理解。”
“额就说吗,楚教授什么人没见过,还能笑话额一个乡下农民?可额老婆非说丢人丢到家了,真是头发长见识短,没见过大世面。”候喜发说到这里,话题一转,“楚教授,洗脸没,洗完就吃饭去。”
“好,吃饭去。”楚天齐拿好随身物品,锁好门,和候喜发出了屋子。
走在路上,楚天齐说:“候主任,我可能要在这待一段时间,不能总去你家吃吧?能不能从哪给我找一个电饭锅和电炒锅?我自己做饭就行。”
候喜发摆摆手:“说甚咧?你还能吃多少,现在粮食也不缺,就是多双筷子嘛。”
楚天齐道:“主要是太麻烦你们了,嫂子每天还得专门候着,我觉得实在过意不去……”
候喜发打断了对方:“楚教授,夜儿个你一来,额就看你是实诚人,好处的很。难道额看错了?你要是瞧不上额这个农民,就自己开火做饭。”
听对方如此一讲,楚天齐不能再说什么了,否则就显得太矫情,也好像真看不起对方似的。
其实楚天齐提出自己做饭这个要求,一是觉得太麻烦对方,不好意思打扰;二是自己做饭,也方便、自由。更重要的是,他担心再出现昨天的情况,候喜发一旦喝醉,屋子里只有自己和女主人,实在多有不便。即使自己立刻就走,也好说不好听,没准就会传闲话。他既不想自己惹上是非,更不愿给候喜发一家带来麻烦。
早饭依然炒了好几个菜,让楚天齐实在过意不去,便决定在走之前或是方便的时候,给候喜发家交些伙食费。
吃早饭时,楚天齐谢绝了候喜发喝酒的建议,候喜发也没再坚持,整个过程用时很短。
早饭结束后,候喜发引领着楚天齐从家里出来,径直来到了路边的田地里。
大部分农田里都有了人,都在忙着播种前的准备。
一个老汉主动走了过来:“主任,这是家里亲戚?”
“呀,额家哪有这亲戚?这是城里来的楚教授,是大学里的大教授,额家亲戚里,连个教初中的都没有。”候喜发示意着,“楚教授是来调研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什么?”老汉忙问。
候喜发道:“调研那叫科学种田、农民负担甚的,反正人家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科学种田?种地还有么科学不科学的?祖祖辈辈不都这么种过来的?”老汉不以为然。
“老耿,这你就不懂了,这科学种田嘛,就是,就是额也弄不机眯。还是让大教授给你说吧。”候喜发把头转向楚天齐。
楚天齐觉得有些别扭,但还是把现学的东西讲了出来:“科学种田就是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科学的技术措施,进行农业生产,使农产品达到稳产、高产,还品质好,成本也低。”
老汉摇摇头:“闹不机眯。”
想了一下,楚天齐又说:“就是按照一套规律来,能够让粮食产量高,质量好,花钱也少。”
老汉“哦”了一声:“闹半天是这么回事,机眯了,机眯了,就是又省钱,粮食还好。那敢情好,哪有这法法?你有?那就教教额。”
“呀,老耿,怎么说话呢吗?人家大教授能专门教你?”候喜发斥道,“大教授没有那么多时间呀。”
楚天齐一笑:“科学种田需要很多步骤,在选种、育苗、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有讲究,都有一套专门的方法。”
“呀,怪不得呢,额的乖乖,额就说嘛,哪有那好事,少花钱还能弄出好粮食来?闹半天要多费事呀。”老汉一副豁然开朗神情。
楚天齐说:“虽然多花费了一些精力,但是产出比值大了好多,肯定是划算的,不过这需要因地制宜、因作物制宜,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经济条件不同,采用不同的措施。”
“哦,哦。”老汉连连点头,“呀,那就更麻烦了,一块地和一块地都不一样,太费事了。”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嘛!那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候喜发接了话。
老汉“嘿嘿”一笑:“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不对,天上还真就掉馅饼了,现在不交税,还给补钱,这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一亩地要补……”
候喜发打断了老汉:“问什么就说什么,人家说科学种田,你咋又扯一边去哈?”
“对,对,科学种田,要科学种田。”老汉连连点头,“这个教……教……你教额科学种田嘛!”
这哪是调研,这不是要自己做科学讲座吗?再说了,自己现学的东西基本没什么了。便说道:“种田是门学问,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其实您有多年种田的经验,这也是可供科学种田借鉴的。”
眨了眨眼,老汉迟疑的问:“额种地年头多,也能给科学种田借……借给他们?额这咋就成科学种田了?怎么个借吗?”
这倒好,一句想问的话没问成,倒被对方问个不停,再这样问下去的话,非穿帮了不可。于是楚天齐话题一转:“现在觉得农民负担重吗?”
老汉忙道:“重,咋不重呢?家里好几口人,就额和狗剩家的种田,狗剩年根才着家,狗剩他娘成天闹毛病……”
候喜发打断对方:“说甚咧?狗剩就是个逛鬼,一年都是在外面胡逛逛,一分钱拿不回来,他那日子能不稀黄?国家现在对咱们多好,税都不收了,还给补……你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好几千年了,哪有这好事?”
老汉变了语气:“对着咧,对着咧,国家就是好,不收税,还给钱。村长,这钱甚嘛时候还能再发?”
“劳动致富,不能光靠国家呀,你要是一堆烂泥,国家也没办法呀。”说到这里,候喜发又转向楚天齐,“楚教授,你说是不这么个理?”
楚天齐看出来了,在这家问上一天,也是这样,于是道:“候主任,你看耿大伯还要忙地里活,咱们再去别处看看。”
“行,别处看看,别处看看。”说着,候喜发挪动了步子,回头又对老汉嘱咐了一句,“赶紧叫那个逛鬼狗剩回来,你看你家这日子都没法过了。”
“对着咧,对着咧。”老汉应允连声。
换到了下一家,是一对母子在干活,候喜发又说了楚大教授身份,要这名妇女回答大教授的问话。话虽如此说,可是对话一开始,又成了刚才的模式,妇女提问题,楚天齐解说了。即使楚天齐提出问题,妇女也答不上来,要不就是问村主任怎么答。一上午就这么快过去了。
好几次楚天齐都想让候喜发离开,可是又实在不好讲出来。
下午还是和上午一样,楚天齐走到哪,候喜发就跟到哪。
收工的时候,楚天齐终于还是委婉的提出了要求:“候主任,你在村委会有一摊子事,家里也有农田需要打理,明天就别陪着我了,还是去忙你的吧。”
候喜发马上表态:“呀,就是再大的事,也没有陪着楚教授重要。”
“你给我安排了住宿,还给我做饭,再这么陪着,我实在不忍心,也不是个事。”楚天齐笑着说,“我就是个教书的,平时好多事都能独立完成,还是不打扰您工作为好。”
停了一下,候喜发点点头:“哦,楚教授是觉着不方便呀,那好,那明儿个额就在地边等着。”
让对方点出了心思,楚天齐也觉不好意思,但对方答应不再步步跟着,他心里也觉得的松了口气。
……
接下来两天,候喜发果然不再亦步亦趋,在向村民介绍完楚教授后,又上地边等着了。
可村民要么说的驴头不对马嘴,要么就让问村主任。
在这几天中,候喜发一直跟着,即使要到村委会接电话,也是让告之的人在边上等着。
已经调研三天了,从村民那里没有获得任何有用信息。楚天齐意识到,这么下去可不行,但候喜发看样子准备一直跟着,简直就是贴身向导,自己该怎么办呢?




官涯无悔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还行村
新的一天开始了。
在楚天齐洗漱完不久,候喜发又到了村委会。跟着候喜发吃完早饭,二人又一同到了田间地头,继续“调研”。还是候喜发引路,带到哪,楚天齐就跟到哪。整个调研过程也和前三天一般无二,只不过是配合调研的农民变了,但形式和内容大同小异。
中午在候喜发家吃完午饭,楚天齐照例独自回到村委会。但他却没有像往日一样午休,而是在屋里喝了几口水,就又出来了,从另一个方向向农田走去。不多时,就到了一片农田前,这处农田以前没有光顾过。
和楚天齐猜想的一样,眼前农田中,有好几户人家还在劳作。他知道,这些农户都吃两顿饭,中午不回去。他已经在闲谈中得知,候喜发家之所以改成三顿饭,是为了适应自己,否则也要正式种地时才改。
扫了一眼各家情况,楚天齐径直奔中间地块的一户人家走去,在离着对方还有小段距离的时候,对方三人中的一位老者转过头来。
楚天齐赶忙挥手打着招呼:“大爷,中午不吃饭、不休息啊?”
老者“嗯”了一声,并没有下文,但也向前走了两步。
快步来到近前,楚天齐取出一支香烟递了过去:“大爷,抽支烟。”
看了眼烟卷,老者一笑,从腰间旱烟袋里取出一支烟锅来,装上烟丝,吸了两口,然后才说:“洋烟卷太软,额还是抽这个带劲。”
楚天齐点点头,答了声“好”,又招呼另两个年轻人:“来,抽烟。”
还没等俩年轻人开口,老者已代为回答:“小小年纪不抽烟,不能学这个。”
俩年轻人听老者如此一说,便收回了已经抬起的右手,气呼呼的去一边干活去了。
楚天齐很是尴尬,其实他已经看出来,那两人想要接烟,是被老者挡回去了。
烟卷既已拿出,楚天齐便自己点着,吸上了。吸了一口后,又问道:“大爷,收成怎么样?”
“还行。”老者给出了两个字答复。
楚天齐又问:“现在少交了好几百税费,补贴也多了,应该更能多赚一些钱吧?”
老者再次吐出两个字:“还行。”
稍微一楞,楚天齐接着问:“种地不收农业税了,老百姓怎么说呀?”
“还行。”老者答案没变。
沉吟一下,楚天齐换了话题:“大爷,你家几口人?”
老者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还行。”
楚天齐忍不住笑了:“大爷,怎么我问什么,你都说‘还行’呀?”
老者咧嘴一笑:“还行。”
楚天齐看出来了,就是问到天黑,老者也肯定就是那两个字。只是不知道对方是讲话习惯如此,还是有什么隐情?
这家问不出所以然,那就换下一家。于是楚天齐隔了几家地块,到了另一户地里。
这户人家共两人,一男一女,看样子是母子,女人岁数不太大,估计也就是五十岁不到的样子,男孩大概不到二十岁。
楚天齐来在近前,主动打着招呼:“大姐,打茬子呢?”
女人迟疑了一下,说:“你们城里人真是奇怪,你这二十郎当岁的,比额娃也大不了几岁,怎么叫额大姐呢?你该叫额‘姑姑’,用你们城里话叫‘阿姨’也行。”
这几年和人打交道,还是头一次遇到愿意把自己叫老的人。楚天齐尴尬的笑了笑,才说:“你看上去和我家大姐年岁差不多,我就这么叫了,我大姐今年三十五岁。”
女人“咯咯”一笑,面现羞色:“额哪有那么年轻?去年就四张了。”
楚天齐心中暗道:原来这个女人四十一呀,我还以为四十七八呢?心里这么想,但他嘴上却是另外一套说辞:“是吗?不像,要我看话的人,一开始还是正常对答,但只要一听到关于种地的话题,立刻就是“还行”二字,即使后面换了话题,也是‘还行’不误。
楚天齐决定到第五家试试,这家回话的是一个壮汉。刚开始的几句,楚天齐都没有提种田的事,而是说其它话题,对方都给了正常的回答。
接着,楚天齐快速抛出了问题:“农业税减免带来了什么好处?”
“带……还行。”壮汉关键时刻还是给出了标准答案。
“什么叫还行?”楚天齐追问。
“还行就是还行。”壮汉回答的理直气壮。
楚天齐“噗嗤”一笑:“这位大哥,你总说“还行”是有……”
“楚教授,楚教授……”连声呼喊传来,打断了楚天齐的话。
楚天齐转头看去,只见路边一辆摩托车飞速驰来,虽然对方还没下车,但他已经知道,是候喜发来了。
摩托车迅速停在路边,候喜发跃下车子,跨过地梗,深一脚浅一脚的快速而来。边跑边喊:“楚教授,你怎么不休息一会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好本钱才能把工作干好。”
楚天齐没有接茬,就盯着候喜发奔来的方向。
来在近前,候喜发先是冲着楚天齐一龇牙,然后又面向壮汉:“老五,和楚教授聊的咋样?”
壮汉咧嘴一笑:“还行。”
候喜发不再理壮汉,而是对楚天齐说:“呀,楚教授,不是额说你。也不休息一会儿,累倒了咋整?这大晌午的,要是中了暑,可扒瞎了。来,赶紧喝两瓶霍香正气。”说着,候喜发从衣兜里掏出了一个药盒。
“不喝。”说完,楚天齐转身走去。
候喜发边跑边喊:“楚教授,楚教授,不要逞能,你是大地方来的大教授,可金贵着咧,不像额们这些皮糙肉厚的泥腿腿……”
“你……”话到半截,楚天齐又停了下来。看着对方满脸汗泥,刚才又差点摔倒,楚天齐实在不忍说出申斥的话来,关键自己根本就管不着人家。
候喜发举着药盒到了近前:“楚教授,你就喝……”
“没事,不用了,我也经常到田间地头。”楚天齐摆了摆手。
“楚教授,你是不是不高兴了?”候喜发迟疑着问。
暗嘘了口气,楚天齐道:“候主任,怎么村民就知道说‘还行’?干脆长梁村改成‘还行村’算了?”
候喜发脸上神色尴尬之极,憋了一会儿,才说:“乡下人没见过世面,不会说话。平时有额在边上,他们还能说上几句,要是光自个在,就连句整话也说不了了。”
楚天齐缓缓的说:“是吗?”
“是,不信咱们去下一家。”候喜发说的很肯定。
“我相信。”楚天齐点点头。
“那咱们再换一家?”候喜发马上提出建议。
“算了,我回村委会了。”楚天齐摆摆手,迈步走去。
“咋了,难受?是不是真中暑了?我就说嘛……”候喜发喋喋不休的追了上来。
……
下午楚天齐一直钻在村委会小屋里,准备晚饭不去吃了。但候喜发却可怜巴巴的在一旁等着,好话说尽,楚天齐只好跟着去了候家。
匆匆吃完晚饭后,楚天齐回到小屋里,直接仰躺在床上。
眼望顶棚,楚天齐眉头皱了起来,心中暗道:已经来长梁村满四天了,除了说过一些车轱辘话外,听到最多的就是“还行”二字。今天中午可是突然袭击,但也失败了,这可如何是好?
“噗嗤”一声,楚天齐又笑了,是被自己逗乐的,他忽然想到了自己讲的“还行村”三字。




官涯无悔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防火防盗防教授
已经在床上躺了很久,楚天齐都在思考调研的事。
本来自己想的挺好,先不经过县、乡,而是以私人身份进行调研,以期掌握来自最基层的最真实情况,但现在看来,自己想错了。
从这几天的情形看,村民肯定是被统一了口径,最起码家里主事人都接受了相关要求。候喜发形影不离,就是在监视自己,掌控大局,所谓的引荐、照顾只是借口。
长梁村如此反常,肯定有问题,楚天齐也想到了几种可能,但却苦于没有人证、物证。而且从现在村里防守的严密程度来看,要想拿到相关证据很困难,自己几乎就没有与村民单独接触的机会。
这可怎么办呀?自己已经到这里整整四天了,几乎任何有价值的消息都没得到。照这种情形看,就是再待几个四天,怕是也不会有什么结果。难道自己就非得先通过县里,再进行调查?通过县里后,自己还有获得真实情况的机会吗?到头来,自己难道就拿上一份表面的材料,去搪塞领导?常慧敏能够认可吗?她认可不认可倒在其次,关键也过不了自己内心这一关呀,自己就不是那种应付差事的人,何况还是这种事关国计民生的事情。
越想越烦乱,楚天齐从床上起来,拿上手机和小挎包等,出了屋子,锁好了屋门。
来在村委会大院外,楚天齐四顾了一下,绕过村委会院墙,向后走去。后面紧挨着土圪梁,没几户人家,不容易被村民看到,否则肯定有人报告。他知道,今天候喜发骑摩托追到地里,一定是接到了别人的报告。候喜发到地里时间比往日下午喊自己还早了半个小时,加上买藿香正气水和路上时间,至少要早五十来分钟的。
村里小街巷很黑,天上的星光根本不足以照清四周景物。所好楚天齐习练武功的缘故,目力超人,再加上脚穿专门购卖到田间的胶鞋,地上石子才不至于对他的行走造成障碍。
周边的几户农家,已经关门闭户,但大都亮着灯光。
楚天齐忽然心中一动:要不要趁着暗夜到农家调查一番?
这个想法一出,他就否定了,其实昨天就已经否定过。住户可能已经躺下,自己如果突然造访,肯定不合适,要是再赶上屋里只有异性,还不知道生出什么麻烦呢。再退一步讲,即使没赶上麻烦,也顺利进到屋中,自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吗?答案应该也是否定的。其一,如果对方不知道自己是所谓的楚教授,把自己当做陌生人,又怎么会正常应对自己的问话?其二,假设对方知道自己,也掌握着自己想要的消息,但也肯定不会和自己讲的。他们怎么会为了自己这么一个偶尔造访的外人,得罪不该得罪的人呢?其三,自己一旦贸然造访,那么这个消息就会很快传到有心人耳朵里,不但暴露了自己的真实目的,也让别人会更加防备自己。
抛却不切实际的想法,楚天齐顺着小路,绕过民房,向后面山坡走去。山坡不太陡,但也有坡度,关键是四周很黑,尤其树木或大土堆会形成黑影,胆小的人根本不敢走。不过,这对于楚天齐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
四月底的天气,当地气温还不太高,比首都怎么也差半个多月节气,和楚天齐老家差不多。现在已是晚上十点多,还微微有一点小风,楚天齐上身只穿一件衬衫,还多少有些凉意。不过这丝丝凉意,反倒让他的头脑更清醒一些。尽管清醒了好多,但直到来在坡了,有些事也得想清楚呀,楚天齐不禁为自己的猛浪摇了摇头。转回身,他向村委会方向走去。
正走着,“吱扭”一声响动传来,声音来自右前方农舍,估计是有人从屋里出到了院内。
紧跟着,那户农舍里传出说话声音。
“爷爷,你怎么又起夜了?”这个声音很清脆,听声音应该是在屋子里。
一个苍老的声音回复:“上岁数人都这样,吃丁点东西,胃里就不行不行的,就蹿稀。”
楚天齐听出来了,是爷孙俩对话,声音从小矮墙上方传到了街上。
孙子声音又起:“爷爷,你挺大岁数的,也不悠着点,姑姑给你做那么多好吃的,你还能都吃了?每次去他们家,你回来总是拉肚子,一点都不长记性。”
“记性?爷爷记性早磨没了,没准哪天连你也不记得了。”爷爷“哈哈”笑着。
1...625626627628629...7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