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抗日之战将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尘土nn
仗打成这个样子,小鬼子也不好受,日军急于速战速决,所以在火力配属上有很大差别,有些地方日军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有些方面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现在洛阳城内的日军当然希望现在立刻就结束战斗,然而守城的中国士兵偏偏就不给他们机会,虽然他们身边倒下去的弟兄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绝不后退。
随着前线伤亡越来越惨重,日军前线指挥官也越来越没有了信心,因为支援来的中国军队越来越多,在他们侧翼都出现了中国军队在进攻。
如果继续这样打下去,中国的这些正规军将会把他们的后路给掐断,把他们给包围在河南,他们这几万士兵将全部葬送在河南。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六百六十九章 改变计划
蒋委员长也正有这样的打算,支援的部队正在向包围洛阳的日军两翼迂回,他命令部队如果有机会切断日军的后路,将日军全部消灭在洛阳。
但是在前线协调的部队指挥官却不这么,虽然在兵力他们有绝对的优势,但是洛阳城内的守军坚持奋战了这么多,已经是独木难支,如果他们再不及时救援,恐怕守军真的坚持不了多久了。
然而蒋委员长丝毫不在乎前线指挥官发来的电报,洛阳危机,当先救援的应该是洛阳,而不是为了把日军给包围,洛阳危在旦夕,如果再拖延下去,日军就要拿下洛阳城了。
在从戴笠这儿得知廖凡已经死亡之后,蒋委员长心情大好,他除掉了一个艰难的对手,虽然现在廖凡死亡的消息还没有在全中国范围之内传开,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时间久了,老百姓自然而然的会知道这个坏消息的。
既然廖凡死了,就要有人代替廖凡在老百姓心中当中的位置,能够简单粗暴的取得民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一场胜仗,让老百姓看到希望,于是蒋委员长才不顾战场上的形势,坚决要求部队向日军两翼迂回。
虽然在两翼已经发现了重庆的正规军,但是日军丝毫没有撤退的打算。在小鬼子的意识里,他们连年跟新三十三军打仗,在胜负比例上,他们看似是弱势群体,但是小鬼子的指挥官会造势啊。
在上次跟中条山内的国军作战,他们仅仅阵亡了不到一千人,就打死打伤了十几万国军。小鬼子的指挥官把件事情拿出来在他的士兵面前一讲,所有的小鬼子立刻变得嗷嗷直叫。
他们打新三十三军一直被新三十三军欺负,在新三十三军面前他们可以不要大日本皇军的荣耀了,但是在国军面前,他们要把自己的荣耀和从新三十三军那儿受到的屈辱统统都给要回来。
所以在两翼发现敌军的时候,小鬼子并没有慌张,因为在他们眼里,国军还是那么不堪一击,他们只需要保证自己的后路不被切断,他们的作战物资能够运送到战场就行了。
在洛阳的战斗关乎着山西日军的生死,所以小鬼子当然不会就这么轻易的退走。同样城中的国军士兵和军官也都已经到达极限了。
洛阳城内的国军被围了这么多天,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同样意味着粮食和弹药也越来越少,他们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守城的师长给上级连发了三封电报,但是消息都石沉大海。
虽然他们能够听到城外那希望的炮声,但是他们在城中又坚持了两天,但是那炮声似乎还是离着他们很遥远。战士们心中升起的希望一点点的在消失
蒋委员长还是一意孤行,他给前线的部队发电报,要是前线的指挥官敢不听从他的命令,擅自行动,回来之后的结果他们自己清楚。
在蒋委员长的威压之下,这些指挥官哪儿敢擅自行动,只好命令部队不断向两翼迂回,想方设法掐断日军的后路,把日军包围。虽然前线的全体官兵都知道洛阳城内的同袍很可能因为这个决定而全部牺牲,但是他们却无力改变现状。
让所有人都不明白的是蒋委员长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的初始计划就是救援洛阳,而不是包围日军,但是现在整个作战行动几乎变了味。
“委员长这是怎么了”
在得知情况后的卫立煌问陈诚,从他们一开始讨论的作战会议,到最后的结果蒋委员长都是点头同意了的,结果现在部队已经全部到达战场,作战方案却变了。
陈诚只是轻轻的一笑,对于自己的这个领袖加顶头上司兼职同乡,他最近也越来越搞不明白了。
“我也不是委员长肚子里的蛔虫,委员长怎么想的我怎么知道”陈诚抱怨道。
卫立煌可不这么认为,在他眼里陈诚可比蒋委员长肚子里的蛔虫对蒋委员长还知根知底,有些重要的机密事情,蒋委员长从来只跟陈诚一个人商量,也正是因为如此,蒋委员长做一些错误决定,都让陈诚来背锅,以维护委员长在人民当中的形象。
然而这次蒋委员长对作战方案做了如此大的改动,一个字都没有告诉陈诚,这也是陈诚纳闷的原因。
“领袖有领袖的考虑,我们都是下级,不应该对上级的命令有任何的怀疑,只管执行就好了”
虽然陈诚心中嘀咕,但是他知道蒋委员长不告诉他必然有不告诉的理由,在一起共事这么多年了,他最了解蒋委员长的脾气。
卫立煌可是不想陈诚这样谨小慎微,他现在只有一个空头衔,除了身边有几个卫兵勤务兵之外,他没有任何兵权,所以他对蒋委员长可是百无禁忌。
“如果行动失败了,希望委员长能够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
战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将军们在后方没日没夜的出谋划策,而蒋委员长一句话就改编了整个作战命令,出了能够让蒋委员长一个人舒心之外,其他将士心里怎么好受。
既然改变不了了,卫立煌只能希望蒋委员长会主动承担这个责任,而是再找替罪羊,把失败的责任推卸出去。
蒋委员长此时正在自己的书房里接待戴笠,他需要确认廖凡真的死了,而不是虚晃一枪,要不然白白浪费感情了。
“我已经安排王主任打听过了,虽然没有见到廖凡的尸体,但是现在整个太行山都已经传开了”戴笠相信自己的手下一定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虽然蒋委员长心里也偏向廖凡已经死亡,但是事情总有个万一,万一真的出了差错,廖凡没有死,那么想再次对廖凡动手恐怕就难上加难。
“廖凡死亡对我们党国来说可是大功一件,虽然你位居首功,但是你要记住这件事情我不能公开表彰,所以委屈你了”
作为特务头子,戴笠很清楚,现在除非他刺杀了日军的高级将领才能够公开表彰,现在刺杀了一个很多人都支持的廖凡,这个时候要是公开了,那就证明事情是他们做的,不用小鬼子打,只是老百姓的口水就能够把他们给淹死。
“关于这次行动的案综和知情人员都不用留着了为了党国大业,他们会得到应有的荣耀的”
“我明白”
蒋委员长确实是在过河拆桥,但是这也是政治的一环,如果他不为自己的考虑,将来有一天消息泄露,死的难看的是他。
“今天就留在我这儿吃饭吧,趁有时间我们商量一下河南的事情”
戴笠无奈,跟他商量河南的事情等于是对牛弹琴,以前蒋委员长可从来不跟他商量这些事情。但是他也知道为什么今天蒋委员长会破天荒的跟他说这些事情。
违背众将领做出的作战方案,蒋委员长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如果失败了,朝野上下将会对委员长一片指责,尤其是这件事情又不能跟别人讲,跟别人商量这件事情他安排人刺杀廖凡的消息肯定会走漏风声。
这正是蒋委员长为难的地方,他想做中国的领袖,更想把天下变成他一个人的,身在其位,身不由己。
对于蒋委员长的安排,戴笠没有拒绝,蒋夫人已经去了美国,现在只有蒋委员长一个人在家,留下他吃饭,至少这个家里不会那么冰冷。
两个人在饭桌上讨论了近半个小时的军事,蒋委员长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在说话,场面有点尴尬,他一直到谈论军事找错了对象,现在就是从他的卫队里拉出一个少校都比戴笠好。
“太行山那个姓王的可靠吗”
王浩然已经彻底进入到了蒋委员长的视野,因为有时候他发现,暗地里的行动比明面上的行动效果更显著。既然聊军事场面比较尴尬,蒋委员长就转移了话题。
“可靠,是我们专门挑选的人,陈将军并不知道他属于我们军统。”
对于王浩然的忠诚,戴笠还是相信的。
“安排的事情他最近做的怎么样了”
“已经在做了,不过发展的都是低级军官,那些高级将领他还没有接触”戴笠说。
“不用急,让他慢慢来,一定要稳住,不能被新三十三军的那些人给发现了,他们可都是廖凡的死党,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蒋委员长确实在挖新三十三军的墙角,要想控制新三十三军,他必须要这么做。
“我已经叮嘱过他了”
“对陕甘宁那边的行动呢”
现在已经除掉了廖凡,在中国大地上,蒋委员长只剩下了一个对手,这个对手比廖凡还难缠,跟他打交道多年,他深通权谋之道,蒋委员长从心底彻底的对他感到担忧。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两个人必然代表着双方有一战。
只不过是半路突然杀出个廖凡来,暂时转移了蒋委员长的目标,既然没有了廖凡这个后顾之忧,他应该考虑那边的情况了。
“那边的事情比较棘手”
相比新三十三军,他对那边派出的人员更多,是太行山的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可是到现在他们毫无进展。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六百七十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
在陕甘宁地区,国军与八路军仍然在没有停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山西小鬼子的一次化妆偷袭,彻底激怒了双方,让双方拼了一个两败俱伤。本来廖凡想做个中间人,调停他们之间的矛盾,让一切事情回到正轨上来,然而廖凡倒下了,双方也没有停手的打算。
双方的矛盾积怨已久,小鬼子只不过是利用了这次机会而已,如果中国人不真正的团结起来,这样的机会以后还是会被小鬼子给利用的。
但是蒋委员长可不是这么想,天下是党国的天下,党国是蒋家的党国,天无二日,山无二虎,自古以来就这样,为了以后少些麻烦,蒋委员长他得提前做打算。
暗杀便是最好最省力的选择,只要把那位给杀掉,八路军自然就成了一盘散沙。
“暗杀他比廖凡还难吗”
廖凡身边都是精兵强将,他们派出去的特工轻而易举的就干掉了廖凡,现在轮到他,怎么却迟迟没有动静,这让蒋委员长很心累。
“委座,我们的人很难进入他们的高层,而且他一直行踪不定,即便他能够确定的位置,周围也很少有闲杂人遮蔽的环境,何况他身边的人不必廖凡少”
双方打交道已经这么多年了,不像刚刚发展起来的新三十三军,不了解重庆的做事风格,相反的是八路军是他们的老对手,双方之间有几根肚肠一清二楚,所以在防备方面自然比新三十三军更严密一些。
“希望阎百川这次能够争气一些,别让我再为西北方面的事情担忧了”
既然暗地里不行,明面上他们不能够再输了,虽然他知道这个对手很难缠。
“委员长,闽浙地区还有大量新四军,最近他们的风头可是很盛”戴笠提醒蒋委员长,在yan安的手里,掌控着的不只是有八路军还有新编第四军。
蒋委员长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然后抬起头认真的看着戴笠,如果没有戴笠的提醒,恐怕他还真的把这一支部队给遗忘在角落里了。
“闵浙地区,现在他们的主力应该集中在安徽地区吧”蒋委员长仔细想了想问。
“还是委座高见,新四军的总部已经迁入安徽中部至于闽浙地区只有少量的游击队”
“我记得我安排过白崇禧去跟叶夕宜谈过,好像谈话并不顺利”
蒋委员长曾经打算拉拢叶夕宜,但是似乎失败了,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想起过在黄河以北还有一支新四军在活动。
“对,自从接到任命之后,叶夕宜就从澳门返回,第一步先去了yan安,然后才去的新四军,也就是这个时候,委座安排白将军去见的叶夕宜”
“毕竟不是自家人啊,既然不是自家人,把他拉过来也不能放心的用”
蒋委员长感慨,叶夕宜已经脱离了北边有十年的时间了,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叶夕宜还是对那边忠心耿耿,难道自己这边真的不好吗
他是亲自任命叶夕宜为新四军军长的,可是没想到最后还是把这支部队送给了yan安。
“委座不必担心,我们在跟yan安达成统一抗战的时候不是说过吗供领导的部队必须要都到黄河以北参加抗日,既然叶夕宜不愿意听从我们的指挥,我们就拿这条协议命令他们北上,要不然他们就是破坏统一抗战”
叶夕宜自从北伐的时候就是名将,然而终究跟蒋委员长走的不是一条路,既然不是一条心,不能为他所用,那么只有摧毁。
“如果命令他们北上,万一他们跟八路军兵合一处,那么不就是无意当中加强了八路军的力量吗”
新四军的人马可不少,加上各处的游击队,兵力也有一万多人了,这无疑是放虎归山,以后再想对付这支老虎,恐怕再也不可能了。
“委座,新四军北上抗日,能够走的路线也就那么两条,到时候”
戴笠的暗示,让蒋委员长眼前一亮,现在他们有能力消灭新四军,但是他还需要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以免落得一个同室操戈的罪名。
蒋委员长从椅子上站起来,开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因为戴笠提出来的这件事情对他的诱惑力很大,但是风险也很大,他必须要处理好,不能有把柄落在别人的手里。
“让第三战区打电话,让顾祝同立刻回来,告诉他有重要事情要商量”
就在蒋委员长考虑如何对新四军下手的时候,从河南前线传来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是蒋委员长安排救援洛阳的军队成功切断了日军的后路,他们把围攻洛阳给包围了,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这说明了他们有很大的希望把来犯的日军给全部消灭。
坏消息坚守洛阳的师长为国捐躯了,日军的一颗命中指挥部,师长和师部全体参谋当场阵亡,无意生还。在得知师长被炸死之后,城内的守军士气将到了极点,在日军的连续进攻下,很多人放弃了最后坚持下去的念头。
洛阳宣告沦陷,上万战士为了洛阳城战死,甚至都找不到尸骨。
最后的一千多名战士因为他们的希望迟迟不肯到来,知道最后师长战死,他们也放弃了这个最后的希望,有的跟日军同归于尽,有的投降了。这并不能怪这些战士,因为他们已经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做到了不可能的事情,弹尽粮绝,援军迟迟不肯到达,要想活着只有这么一条路能够走,虽然他们投降了,他们依然是杰出的战士,抗日的英雄。
虽然洛阳沦陷,但是洛阳城内已经被打成了残渣,日军进城之后跟本就的得不到任何的补给,在加上外围已经被国军援军封锁,他们的物资已经开始出现不足。
日军得到了一座空城,没有补给,没有支援,他们最好的选择放弃洛阳然后突围。
蒋委员长在听到这两个消息之后长舒了一口气,虽然洛阳失守,但是他将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全歼日军进犯的部队,所以洛阳陷落对蒋委员长来说只算是一个不痛不痒的消息。
“好好好”
蒋委员长连着叫了三声好,因为在他的眼里包围圈中的日军就是煮熟的鸭子。他立刻电令援军向包围圈中的日军发起进攻,一定要全部歼灭包围圈中的小鬼子。
一边的戴笠到是很沉着的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作为特工多年的经验告诉,一切事情没有尘埃落地,提前兴奋容易落的一场空。
洛阳陷落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新三十三军的指挥部,胡国山在阳泉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气得直跺脚,在指挥部里当着众位军官的面,大骂蒋委员长不爱惜士兵的性命。
政治家本来就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别说一个师,哪怕是洛阳城里有两个师,蒋委员长也不会关心,他只要的是洛阳,而不是那些士兵。
“师长,我们还是别考虑重庆的事情了,廖大哥命令我们找准机会先把我们正面的日军给消灭”胡国山的参谋提醒道。
现在日军已经拿下洛阳,虽然已经被国军给包围了,但是廖俊东不相信国军有能力把这些日军给全部吃掉,趁着小鬼子的部队没有返回山西,他们要尽可能的先消灭阳泉正面的日军,这样一来就能够减轻不少压力。
而且现在井陉和大同的战斗已经打响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需要援兵,如果胡国山能够及时腾出手来,可以在战场上当一支生力军使用,哪儿需要安排到哪儿。
胡国山虽然不畏惧正面的他们正面日军,但是正面的日军手中有装甲部队,这是胡国山唯一头痛的事情。
胡国山头疼日军装甲部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办法对付小鬼子的装甲车和坦克,而是胡国山想组建一支自己的装甲部队了。
虽然廖凡平时给他们将德国的坦克怎么怎么好,但是他们没能力搞到德国的坦克,虽然日军的坦克就是一个铁皮盒子,但是有总比没有要强。
于是胡国山打起了小鬼子装甲部队的主意,在新三十三军他们师一直在追求第一,虽然胡国山不懂什么装甲部队的战术,但是这不阻碍他组建一直装甲部队先玩两天。
既然要组建装甲部队,那就不能把小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给炸毁了,要不然弄回一堆废铁来只能做盾牌。
“师长,你在考虑什么呢”一个参谋见胡国山一直沉默不语,然后问胡国山的意思。
“日军坦克是好东西,但是该怎么弄几辆回来呢”
胡国山已经看上了日军坦克和装甲车,现在是对日军的装甲部队有点念念不忘了。
“师长,这东西可不好弄,小鬼子只要把出口一关,根本不用管我们有多少人,直接开着就能够回去了,除非在小鬼子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我们才容易得手”
在知道胡国山的想法之后,几个参谋议论纷纷,俘虏小鬼子容易,俘虏小鬼子的坦克太难了,小鬼子的坦克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守着,要想悄无声息的靠近,实在是太难弄了。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六百七十一章 盯上装甲部队
胡国山把目光盯上了小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虽然这些坦克和装甲车的数量小的可怜,但是苍蝇再小也是肉。其实胡国山的眼光不只是看到了小鬼子这些东西。
在不久的将来,胡国山的部队作为肯定会作为新三十三军进攻山西的主力,到时候兵临太原城下,他们师一定会跟太原的日军有一场血战,既然是命中注定,胡国山想到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自己一方的伤亡。
而且以现在山西周围的情况来看,到时候八路军和阎老西的部队也肯定会参与进来,廖凡现在还没有醒过来,他们必须要把事情考虑的长远一些。
“不论多困难,我们也要拿下来,这不是一时的利益”
虽然廖凡在给他们将装甲部队在未来优势的时候,胡国山并没有好好听,但是以胡国山的军事能力至少开始能够看出一些问题的关键性的,装甲部队在战场上的优势确实很明显,尤其是他带着部队支援井陉的那一场战斗中,在平原上遇见小鬼子的坦克他们只能用战士们的命去炸。
胡国山师的参谋也没有想到胡国山会下这么大的决心,要把小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给搞到手。
“师长,要不我们再找闫副旅长帮忙”特战旅的士兵有过俘获日本坦克和装甲车的经验,在这方面他们肯定能够一些经验。
胡国山摇了摇头,这种行动风险极大,并不能够保证成功。按照特战旅的作战风格,要想行动无非就是化装潜入,一旦失败,胡国山可负不起这样的责任,毕竟特战旅的士兵命金贵。
“这次我们自己行动,特战旅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胡国山相信他的士兵,他们师生存下来的老兵很多,不比特战旅的士兵差。
阳泉正面的日军打了一次反击之后,就再也没有对阳泉发起进攻,而是在阳泉十里外的地方开始部署阵地防御新三十三军的反扑。
小鬼子的指挥官很清楚,以他们的能力想跟胡国山师硬碰硬的干一架,吃亏的八成以上是小鬼子,所以小鬼子也不傻,占了一时的便宜之后,立刻变老实了,战场上谁是大爷谁是孙子,他们还是能够分清楚的。
而且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胡国山师,只要其他两个方向上的日军取得进展,他们正面的胡国山师肯定会分兵。
小鬼子的如意算盘打的挺不错,虽然北出太行的计划,让廖凡带走了四万多人的部队,然而李凌飞在驻地内也不是每天都闲着,他们的招兵计划一直就没有停下来。
尤其是在上次井陉战斗结束之后,李凌飞更是加快了士兵的招募和训练,为了就是以防突变,所以李凌飞现在比上一次可是有底气的。
到现在为止,大同方向的日军和河北方向的日军进攻的猛烈,但是胡国山的部队却没有丝毫调动的迹象,这可是让小鬼子心里越来越不安了。
如果对面的中国军队呼啦啦的向他们全都压过来,恐怕他们只有溃退。一旦他们溃退,太原将无兵可守,到时候恐怕中国军队只用一个营的兵力就可以轻松攻下太原城。
1...259260261262263...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