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战将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尘土nn
“对了,我这儿有一封信,是从重庆来的,康市长还是好好看看吧”廖凡从包子铺老板手里接过包子,同时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一封信来,交给康海龙。
这封信是康有廷亲笔写下的,在写完这封信的时候,康有廷带着部队上了战场,现在生死未卜。
廖凡踢着两个大洋买来的包子走了,只有留下了康海龙在桌子前待待的坐着,他已经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廖凡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几句话,康家已经不是原先的康家了。
呆坐了半个多小时,康海龙才颤颤巍巍的拿起面前的信看起来,这是他儿子的亲笔信,他认得上面的字迹。
“尊敬的父亲,见子如吾,恕不肖子有廷往北叩首”
这是一封很简单的家书,但是这封简单的家书来自千里之外,康有廷等这封书信已经等了整整两年,几句话,一把年纪的康海龙泪流满面,这是他的亲儿子,一眨眼的工夫多少年没见了。
信里的字里行间没有说什么国家大义,只有亲人之间的思念和军伍之中的感情,但是康海龙越看越清楚,这比国家大义更让人刺痛,因为他的儿子在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拼命,却换来了他们这样的汉奸亲人。
士兵的战死在信里写的很普通,就是简单的几行字“弟兄们奋不顾身,流血牺牲,只是职责所在”看到这几行字的时候,康海龙想到了他跟廖凡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廖凡说过的职责所在,只是为了“职责所在”这四个字,就要有成千上万的士兵付出生命。
这四个字不是用墨写成的,是用士兵的鲜血流淌而来。
康海龙突然顿悟了,这辈子他从来都没有这么清楚明白过,他懂了什么叫国家大义,什么叫民族振兴,这只是简单的口号,这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人为之奋不顾身。
康海龙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家中的,回到康家以后,康海龙再也没有想自己的后路之类的问题,他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廖凡提着包子回到了指挥部,所有人都在等这廖凡的结果,所以早就在指挥部里等着廖凡了。
他把包子放到了一边,他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包子,没有说话,心里在琢磨着康海龙看到信之后是不是还会一意孤行,信中的内容廖凡已经看过了,如果康海龙真的一意孤行,他真的要按照康有廷说的这么做吗
“凡哥,事情怎么样了”孙伯勇忍不住开口问。
廖凡这时候才回过神来,看着满脸焦急的众人说道“李为民安排一个连的士兵,协助宋副市长接管康家的粮行,粮食按照之前的价格出售,如果粮行的粮食不够,孙伯勇应该有办法”
既然已经跟康海龙说明白了,廖凡早一步动手,也早一步稳定大同的物价,老百姓也早一点安心下来。
“宋副市长”大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这个宋副市长是谁。
“宋祖义,今后你就是大同的副师长了,至于市长这个位子就先空着吧”廖凡本来就想把市长的位子给宋祖义的,但是先安排他一个副市长看看宋祖义做的怎么样,要是做的好,再让他当市长。
“恭喜你了宋副市长”大家明白过来,立刻向宋祖义道喜。
“凡哥,那城东和城南的粮行价格怎么办”孙伯勇问。
“你手里有名单吗”廖凡问。
“有”
“从李为民手里调一个连给你,控制你手里名单上所有的人,暂时先不抓捕,软禁他们,包括他们的大小姨太太们,要是防跑了一个人,你孙伯勇可要小心点了”
廖凡叮嘱孙伯勇,这些人都是有身价的人,放跑了一个,他们可是损失的白花花的大洋。
孙伯勇当然明白廖凡的意思,要是看着钱白白的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了,孙伯勇估计会后悔一辈子的。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六百三十章 康海龙死了
“李为民,安排士兵封锁城门,严查出城人员”
廖凡担心康家的人外逃出大同,康家的人逃出大同廖凡没有什么意见,但是逃离了新三十三军掌控的地区就是敌占区,这些人携带者大量的钱财跑到敌占区去,到时候把钱送给小鬼子。
“凡哥,那些军官的问题”
李为民现在更关心的是他们师当中有一批军官收受康家贿赂的事情,如果真的都把这些军官给撸为士兵,部队的士气肯定受到打击,下一步进攻的计划也肯定受到影响。
“让他们把康家送给他们的东西都充公,只要自己愿意交出来的,一概既往不咎,如果两天之内还没有上交充公的,用军法处置”
廖凡当然不可能把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军官给都杀了,这可是自断后路,而且这些军官都是在战场上流血受伤过的,部队还要依靠他们打仗。
“我明白了凡哥”
李为民很高兴,这些军官都是他一路提拔起来的,如果真的有问题,最伤心的应该是他李为民,李为民相信自己的军官会主动把从康家手里受到的东西给交上来的。
“至于那个营长就不用留着了,他做的事情已经超过了一个军人应该有的底线,而且部队这么长时间没有用军法立威了,就用他的人头来告诉我们新三十三军的全体官兵,无论官级大小,军法面前一视同仁”
愿意为康家效力的营长已经烂了骨子,即便是给他了警告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他还是忍不住犯错的,这种东西就像是抽大烟一样,会上瘾的。
新三十三军的军法比天大,有些小事情可以看在以往大家跟小鬼子拼命的份上,廖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没有完美的人,孔老圣人都犯过错误,何况是他们。
但是在大事情,必须要有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不能逾越,否则他们将会变本加厉,直到有一天他们变成汉奸,反咬新三十三军一口。
对于廖凡的命令,李为民执行的很彻底,他没有用两天的时间,直接下达了命令,明天早上之前要是还有人不把受到的东西充公,一律抓起来。
当然李为民先做的就是把他手底下的那个营长给抓了起来,为的就是警告那些受到康家贿赂的军官,他知道这其中的一切,别想瞒过他的眼睛。
为了确保不影响这些军官,造成这些军官心理上的压力,李为民并没有参与其中,而是直接命令两个士兵负责这件事情,中间过程一律实行不记名,只记下财物的多少。
中间过程没有任何人监督。
当然有几个军官还是抱有侥幸的心态,毕竟康家送来的礼物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最重要的是没有人看到他们跟康家井陉了权钱交易,他们不说康家人肯定也不会说,他们师长无非是在故意吓唬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翌日黎明,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军官再也不侥幸了,因为李为民开始抓人了,这些都是特战旅的士兵的名单。
四个军官被抓,将随同营长一起押赴刑场。
然而在今天早上康家也传来了一个噩耗,原来康海龙昨天从包子铺返回康家的时候,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一整天没吃没喝,晚上也没有出来。
早上的时候,康平去叫康海龙吃饭,书房里却没有任何声音,康平一开始没有理会,等了一个小时终于觉得事情不对劲,叫来家丁撞开了书房的门。
书房梁上有三尺白绫和康海龙挂了一夜的尸体,康海龙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书房的桌子上放这两封信,一封信是给康有廷的,一封信是给廖凡的。
噩耗传来,康家上下震动,康海龙死了,没有跟他们留下一句话,就这样走了。
顿时康家上下全都披麻戴孝,康家门前偶尔有行人驻足,看看康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再也没有人来康家看一眼。
廖凡收到了康家的消息,面无表情,康海龙的死跟他有着间接的关系,但这也是康海龙的罪有应得,但是中国人习惯了为死人说好话,而且康海龙名义上还是大同的市长。
“卢黎明,换上便装,随我去康家”
康家门前,在也没有了康海龙当市长时候的门庭若市,此时变成了门可罗雀。廖凡是今天第一个登门的客人。
康家还是一如既往的气派,并没有因为失去老主人而变得沧桑,相反随着天气的转暖,康家各种名贵的花都在争艳,根本让人觉察不出康家老爷子刚刚过世。
廖凡当然无心欣赏康家的美景“真的物是人非啊”
然而对康家的人来说,他们并不喜欢廖凡,但是他们畏惧廖凡,因为这个年轻手中拥有着他们的生杀大权,老爷子死了,他们没有了庇护伞,廖凡的刀会迎面而来砍掉他们的头颅。
康家的人都低着头不敢看廖凡,廖凡作为客人,也没有给康海龙披麻戴孝的规矩,今天来他只是看看这个康老爷子,两个人在大同也算是对手了。
看着康海龙的遗容,廖凡觉得康海龙跟中国的大多数普通的老头一样,没有任何的区别,但是了解康海龙的人都知道,康海龙做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
“走了也好,少受折磨”廖凡淡淡的说。
廖凡并没有理会康家的众人,而是直接奔向了康平,康平作为康海龙最喜欢的孙子,随时带在他的身边,最后有什么遗言肯定都交给了康平。
这也是廖凡为什么来康家的原因,康海龙定然不会就这样走了,他必然会留下遗言。
自从亲眼目睹了昨天康海龙跟廖凡之间的对话后,康平对廖凡更没有什么好感,因为他心里清楚,康海龙的死跟廖凡有着莫大的关系。
但是康平畏惧廖凡,因为昨天他看到他爷爷都害怕廖凡了,他凭什么不害怕廖凡。
廖凡看到了康平眼中的仇恨,知道这小子还是太嫩了,在强者的面前根本不懂的隐藏自己心中的仇恨。廖凡并没有把康平的仇恨放在心上。
“康市长临走前,有没有留下什么话”廖凡走到康平面前直接开口问。
康平竟然本能的向后退了两步,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但是他身后并没有能给他挡风遮雨的人了。
廖凡轻轻一笑,然后继续问康平“你爷爷有没有留下什么话给你”
康平摇摇头,康海龙确实没有留下什么话,他回来之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直到最后上吊也没有跟别人说任何一句话,也就是说最后跟廖凡见完面之后,康海龙就已经决定了走这一条路。
其实廖凡最清楚,决定康海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康有廷的那一封信。
“在哪儿发现你爷爷的尸体的”
廖凡可不相信康海龙什么都没有留下,这么大一个家族,一句话都不说就丢了,不是康海龙的作风。
康平指了指书房,那是康海龙最后待的地方。
廖凡不顾康家异样的眼神,直接走进了书房。在书房的门口只有两个家丁在守着门口,他们见廖凡来了,根本不敢阻拦,而且廖凡身后还带着他的卫兵,这些卫兵到哪儿都带着枪,康家的人要是敢对廖凡动手动脚,估计康海龙的样子就是他们下一秒的样子。
书房收拾的很感情,但是相比院子里的景色,书房内很单调,只有书架上放满了各种书籍。
廖凡一眼就注意到了书桌上放着的书,他径直走过去,果然在书底下放着两封信,让廖凡没有失望的是这封信有一封是写给他,另一封是写给康有廷的,并没有给康家的人留下只言片语。
康家的人都拥挤到了书房的门口,想看看廖凡在找什么,当他们看到廖凡拿起信的时候,他们脸色变了,因为他们没有发现书底下竟然放着两封信。
康平想冲进去,夺过廖凡手中的信,但是被卢黎明给拦住了。
“这封信是给我的,这封信是康有廷的,并没有给你们的任何一封信,所以你们就不用操心了”廖凡对康家的人的说道,省的康家的人不放心。
康家的人看着信上的名字,确定这两封信不是给他们的,心里不免有些失落,毕竟这是康海龙最后的遗言,他们也想知道康海龙说一些什么。
“至于康师长的信我会托人送到重庆去,你们康家的人不用操心了,至于康市长给我的信,更没有理由给你们看了”
“廖军长,有廷是我三弟,他的信应该交给我们康家的人吧”
“就是康有廷是我们康家的人”门外议论纷纷,写给廖凡的信他们不敢看,但是写给康有廷的信,他们还是想看看的。
“你们谁有胆量从我手中拿走这封信我数三声,只要你们有人敢拿走这封信,我就不插手了”廖凡戏谑的看着书房外康家的大小,料定康家人没有担子敢进书房来抢他手中的这么封信。
康家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他,最后看着卢黎明和那些虎背熊腰的士兵,他们是有好奇心,但是畏惧心更胜。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同的变化
三声过后,康家没有一个人敢迈进书房半步。
“你们放心,信我一定会送到康市长的手上”
廖凡说完就坐回了桌子前,把康海龙写给他的那一封信拆开了。
“这老爷子真是个生意经,死了都要跟老子做生意,不过我不是看在你的面子,还是看在康有廷师长为国家效力的份上,我答应你”廖凡看完信之后,并没有对信中康海龙的哀求产生任何的同情,但是他最后还是答应了康海龙,放过康家最年轻的一辈,当然前提是这些人不再作奸犯科,要不然廖凡肯定会新账老账一起算。
“你们节哀”
廖凡把信收好,对康家的人说了一声节哀,然后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康家。
康家的子孙即便是再不孝顺,也知道康海龙为康家做了多少,即便是康家此时没有人前来吊唁,康家也要把葬礼给办完。
然而对大同老百姓来讲,此时他们更关心的是粮食价格,因为粮食价格终于回落到了之前的价格,相比康家的悲伤,大同的老百姓可以说普天同庆。
康海龙死亡的消息只是在上层流传开来,底层的老百姓自己明天能不能够填饱肚子都不知道,哪儿还关心康海龙还是不是活着。
看着新三十三军贴出来的告示,老百姓这次可真的是对新三十三军刮目相看了,本以为新三十三军跟那些商人勾结,坑害他们老百姓,没想到最后竟然是新三十三军插手了粮食价格的事情,让粮食价格降了下来。
有些老百姓甚至组成队伍,走到大街上敲锣打鼓,为新三十三军喝彩。
包子铺的老板听到粮食价格降下来的时候,还不敢相信,当他到粮行的时候,看到竟然有士兵在站岗,里边的粮食价格确实降了下来。
包子铺的老板高声呼喊“廖军长您老真是好人呢”不过突然想到昨天早上见到廖凡的时候,廖凡是如此年轻,觉得自己用词有些不对。
“廖军长,以后您要是去我包子店里吃包子,我一定都给您免费”这是一个最底层老百姓的呼喊,包子都卖到两块大洋一龙了,但是他的顾客也都跑了,现在他又可以好好的卖包子了。
姓吕的本来还在家里做着春秋大梦,对于康海龙的警告他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然后现在他却被软禁在家了,守着他的钱,却什么都不能干。
他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是廖凡亲自下的命令,而是以为这件事情跟康海龙有关。
“我知道你们是康海龙派来的,去告诉康海龙,别以为他买通了新三十三军的军官就可以肆意妄为了,要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廖军长,你们康家就得完蛋了”
姓吕的破口大骂,他甚至以为康家没有实力跟他相抗了,故意用军队来整治他。从没有想到自己犯了众怒,廖凡想要他的脑袋。
带队的班长嘲讽一般的看着姓吕的像小丑一样上蹿下跳,虽然他不知道上边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他知道这件事情是廖凡亲自下达的命令,而且是为了大同的老百姓做的,而不是为了姓康的某一个家族。
对于姓吕的,班长根本不理会,反正他已经警告过姓吕的了,今天要是有人胆敢迈出大门一步,他不介意给姓吕的一点苦头吃。
不只是姓吕的这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凡是参与大同城内哄抬物价的,都已经被新三十三军的士兵给控制了,他们有再多的钱,此时都成了一堆废铜烂铁,对没有人身自由的人,钱再多又有什么用。
而新三十三军就是保护他们人身自由的军队,他们却跟新三十三军作对,所以他们的下场只有一个。
大同在欢呼,似乎忽略了以往所有的悲伤,更没有多少人关注康海龙的自杀,廖凡也没有出现在欢呼的人群当中,只安排了部队维持大同的正常秩序,以防日军特务作乱。
廖凡回到指挥部之后,把康海龙写给他的那一封信给孙伯勇看了,孙伯勇眼睛都直了,因为孙伯勇自主的忽略了信上康海龙提出来的条件,只看到了康家的财产。
“凡哥,这不是你伪造的吧”孙伯勇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根本不是一封信,而是康海龙留下的遗书,把康家所有的财产都捐赠给了新三十三军,包括康家的产业。
“老孙,我在你眼里就有这么道德败坏吗要不我亲自送你去渐渐康海龙,你问问他这是不是我伪造的”廖凡佯装生气,瞪着孙伯勇。
他了解孙伯勇的脾气,孙伯勇认钱不认人,哪怕蒋委员长在这儿,他都会这样质问蒋委员长其中的真假。
“是真的就行,是真的就行”
“你觉得什么时候,把康家的产业充公为好”前脚康海龙刚刚自杀,后脚廖凡就把人家所有的产业充公了,有点落井下石和趁火打劫的嫌疑了。
“宜早不宜迟,万一康家的那群小崽子,把康家的钱财都隐藏了,我还拿着什么去充公”
“你不是把康家的产业都调查清楚了吗”
把孙伯勇调来大同,就是为了调查康家的资产,廖凡最初担心的是康家会把资产转移到小鬼子那边去,没想到最后成了他们新三十三军的。
“凡哥,有是有,但是这都是明面上的产业,像康家的房子和店铺之类的,但是康家还有很多其他财产,像康家用的那些东西,都是价值不菲,丢一件,我们就要损失几千甚至上万大洋呢”
对于钱财,孙伯勇可比廖凡算计的清楚,就连康家的针头线脑,孙伯勇都不打算放过。
“如果把康家的财产全都充公了,康家的那些人该怎么办”宋祖义问。
“我已经给康家每个人留了一条命了,已经足够了”
廖凡可没有宋祖义的心慈手软,他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军人,对康家这种坏事做尽的,廖凡已经是足够的仁慈了。
“对了,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来,没收财产的时候留下一份,给那个被康家家丁打死的市民,人家只剩下孤儿寡母了,在这个社会活下去不容易,给他们留下一个好点的店铺,算是我们新三十三军对他的报答了”
要是康家的家丁枪杀了市民,估计这件事情也不会这么快就得到解决,肯定还要拖上一段时间。
“宋祖义你现在是副市长了,就该有副市长的样子,现在市长的办公室还空着,而且大同这么多事情要等着办,你就别在我这儿待着了”
宋祖义昨天就出任大同的副市长了,但是并没有张扬,今天他算是正是上任,随着城内的广播响起,大同的老百姓才注意到这件事情。
大同有很多人不认识宋祖义,但是也有不少人知道宋祖义,就在老百姓纷纷猜测宋祖义是谁的时候,关于宋祖义的消息渐渐传开了,宋祖义以前的身份,也开始渐渐曝光。
在议论宋祖义的时候,老百姓立刻想到了康海龙,于是康海龙已经死了的消息不胫而走,全城一片哗然,没想到就这两天的时间,大同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即便是康海龙已经死了消息传开,但是前往康家吊唁的人还是没有,只有一批闲着没事儿的市民在康家门口看热闹,确定康海龙已经死了消息是不是真的。
“凡哥,那些被控制的商人怎么办”李为民问廖凡的意见。
“罪大恶极的枪毙,凡事参与者没收全部财产,充公”既然他们都为富不仁,廖凡也就不给他们留什么情面了,“对了,你手底下的军官怎么样了”
“加上之前的营长,一共抓了五个人”即便是只有五个人,李为民也很心痛,这都是有带兵经验的军官,他们都是新三十三军重点培养的对象。
“你打算怎么办”廖凡问李为民的意见。
“杀,一个不留”李为民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现在不是留情面的时候,现在越留情面,以后作奸犯科收受贿赂的军官会越来越肆无忌惮。
“那就跟那些商人一起吧,给他们定个罪名,然后拉到城东去,组织老百姓去看一下”
这件事情不只是给新三十三军的军官一次警告,也是给大同的老百姓一次警告,在大同只要违法乱纪的,新三十三军不会手下留情。
“罪名的事情你自己想,这件事情让孙伯勇给着你一起去办,他负责清点财产,你负责拿人至于康家的事情,等葬礼办完了,孙伯勇全权负责,等所有事情办完之后,孙伯勇你就可以带着钱回太行山了”
廖凡安排了一下任务,剩余的事情就不用他亲自操劳了,毕竟这么多事情,要是廖凡事必躬亲,不用到三十岁他肯定要被过劳死。
“至于这封信,你安排人送去重庆”廖凡把信交给了孙伯勇。
康有廷已经带着部队上了前线,廖凡只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即便康有廷官做的再大,康海龙是再大的汉奸,他们之间都是父子关系。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六百三十二章 小鬼子又要谈判
对于康家发生的变故,没有多少人会同情,至少普通的老百姓都不会同情康家,康家发生的事情顶多会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