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战将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尘土nn
完美的配合并不一定是通过训练就能够弥补的,尤其是像护矿队这样以老兵油子为主的部队,这些老兵油子各个眼高于顶,谁也看不上谁,所以表面上虽然大家都客客气气的,但是暗地里却一直在较着劲儿,谁都不服谁。
这样的士兵怎么能够配合的好,而廖凡的其他部队则是不同,老兵带新兵,新兵服从老兵的,即便是老兵之间也有了一种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从战场中摸爬滚打中打出来的,他们可以放心的将后背交给彼此。
反观护矿队,他们本来就是一群从全国各地被俘虏来的士兵,当兵也有一段时间了,自从被俘之后,他们在矿井中没日没夜的干活,早已经不抱着生还的希望了。
对于这些老兵油子,尤其是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老兵油子,管理这群人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廖凡一开始都不看好沈正文,但是现在沈正文却把他们给管理的井井有条。
在沈正文的陪伴下,廖凡他们来到了训练场,只要没有任务的士兵,都在训练场上训练
虽然看上去训练的热火朝天,但是廖凡一眼就看出来了,有很多士兵是在做表面的功夫,根本就没有认真的训练
沈正文看着廖凡脸上变化的表情有点尴尬,对于护矿队现在的事情,他这个指挥官也最清楚,也最无奈,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一来这些士兵没有违反军令,二来这些士兵也是在训练,沈正文根本没有任何的办法处罚他们。
“那一支部队不错”
逛了一圈之后,廖凡看到一支部队正在加紧训练,战士们的配合比其他部队要好上很多,倒是让廖凡眼前一亮
这支部队全都是新兵,就是沈正文特意挑选出来的标杆部队,这是沈正文唯一拿的出手的一支部队了,在训练上他们严格按沈正文的要求来,没有打丝毫的折扣。
为了这支标杆,沈正文还特意从马万忠那边要来的几个教练,负责训练他们。
可是标杆虽然是标杆,但是那些老兵油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训练还是绰绰有余的虽然他们眼红沈正文手中的各级军官的位置,但是他们也知道护矿队就是新三十三军一支很不起起眼的部队,挤破了头也没有什么出路。
虽然标杆部队做的不错,但是廖凡的眼里他们差的还很远,毕竟在战场上战士们的配合相当重要,在没有足够火力支援下,还是要靠士兵拿着命去冲锋的
“凡哥,我听说部队要打大仗了”沈正文问廖凡。
“你从哪儿听说的”
部队的一切行动都是保密的,不知道的人一定要不知道,哪怕你的军衔和职位再高,也不应该知道。
“前几日我到井陉去买了点东西,顺便去看了看马师长,我看到了部队在调动,所以猜到了部队又要打仗了,这次能不能带上我们护矿队”
沈正文明白,战场才是对部队最好的历练,只要上了战场,沈正文相信这些老兵油子肯定会有所改变的,因为他们知道不改变就是等死。
廖凡不相信李为民的理由,马万忠的部队很早之前就调动前往北台峰了,现在沈正文说碰到部队调动,怎么可能瞒住廖凡,廖凡甚至相信这件事很可能是马万忠给沈正文出的主意。
“不行,护矿队的工作就是保护矿区没有其他的作战任务”廖凡是不会把这么一支部队给调往前线的,这不仅仅是对护矿队的不负责,更是对前线所有战士的不负责。
但是沈正文可不死心,这可是护矿队出头的机会,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护矿队可能要等很久或者永远等不到下一次机会。
所以沈正文要争取这一次带部队上战场的机会,然而廖凡根本不同意。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有一件事情,我来问问你的意见,你跟我回指挥部吧,指挥部里缺少参谋”
这次来护矿队之后,廖凡确实对沈正文有了一些改观,于是想把沈正文调回军部,未来少加学习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参谋
沈正文听说廖凡要把他调回军部去,脸上闪过一丝兴奋,但是片刻之后,这丝欣喜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凡哥,那护矿队由谁来带”沈正文想到了护矿队。
“我会找一个合适的人来当护矿队的队长,只要你”
“不行,我不能走”
还没等廖凡说完,沈正文立刻拒绝了廖凡的意见。护矿队在他的带领下,好不容易走到了现在,若是他现在走了,来一个新的队长,护矿队肯定变成别的样子,这是沈正文不想看到的。
“你可以再考虑考虑,或许参谋的工作更适合你”
“这件事情不用考虑,我不会离开护矿队的,哪怕他们将来连伪军都打不过,我也不会离开护矿队”
护矿队是沈正文第一支带领的部队,在没有把护矿队真正带出来之前,沈正文不会半途而废的,哪怕是未来上不了战场,沈正文也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仪仗队
面对沈正文的坚持,廖凡也无可奈何,虽然他可以下军令让沈正文到军部报到,但是他不能强制沈正文去做参谋的工作。
要是沈正文到了指挥部,跟徐庶进曹营一样,一句话也不说,那么沈正文就真正的毁了。廖凡没有强求沈正文,只是叮嘱沈正文好好训练部队,说不定将来某一天他们真的会上战场。
对于护矿队,廖凡也希望能够发展好,毕竟这也是新三十三军的一支部队,作为军长没有不希望自己部队好的。
但是新三十三军的资源太有限,能够给护矿队的东西太少,哪怕是多余的军官,廖凡都不能给护矿队,所以护矿队现在这样子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最后沈正文还是没有离开护矿队,廖凡也没有强求,在当天晚上便前往了井陉。
井陉现在作为马万忠的指挥部中心,防御当然固若金汤,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当到达井陉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廖凡走到马万忠指挥部的时候,听到了指挥部里传来滴滴的电报声。
现在新三十三军师一级的已经配属了电报员,告别了通讯全靠吼的时代,虽然只有两个电报员,但是已经能够保证各师之间的通讯。
对于部队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廖凡都很开心,没进一小步,他们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廖凡来到井陉后还是看样子,随便找地方睡觉,让马万忠给卢黎明他们安排睡觉的地方就好了。
劳累了一天廖凡早已经疲倦了,躺在指挥部的床上打着瞌睡。
可是马万忠不累,坐在廖凡的面前一直等着廖凡的命令。
“这么晚了,你不去睡觉,在这儿干嘛”廖凡躺在床上看着马万忠直勾勾的盯着他,全身发毛,心里想这家伙不会对自己有企图吧。
“凡哥,你这大晚上的跑过来不会就是为了睡觉的吧”
马万忠可不相信廖凡来井陉为了睡觉,因为廖凡不是贪图享受的人,只要给他找个地方,只要廖凡想睡觉,都能睡着。
“行,越来越聪明了,我就是来你这儿享受的,天色不早了,你也早点去休息,不用你给我站岗”廖凡看着马万忠,心里直打鼓,虽然他不是黄花大小伙子,但是最起码的节操还是有的。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五百六十七章 出发
马万忠在确定廖凡今天晚上没有什么命令或者重要的事情之后才离开,因为他实在是放心不下,万一廖凡真的有重要的事情怎么办。
可是这次马万忠真的想多了,廖凡本来是打算在贾庄镇过一夜,然后再回指挥部的,在他的计划里可是没有来井陉矿区的打算。
只因为沈正文拒绝了回军部当参谋,廖凡心中的自尊受了一点小打击,所以他才不愿意在贾庄镇沈正文那儿过夜,才多此一举的跑来了井陉。
要是马万忠知道是因为这个原因廖凡才跑到他的指挥部里来过夜,肯定会哭笑不得。
“等北台峰的部队开拔以后,你们师在井陉地区一定要小心小鬼子搞事情”
第二天清晨廖凡对马万忠简单叮嘱了一些事情就要准备离开。
“凡哥,你们吃了早饭再走吧”
“不吃了,回去再吃”
廖凡他们骑上战马开始返回指挥部。
天气一天一天的转暖,太阳晒在人身上也开始有了暖洋洋的感觉,廖凡正坐在指挥部门口晒着太阳,享受着午后的静谧。
今天已经是春分,农历的二月初,正是天气要转暖的好时候。
廖凡手里捏着从北台峰发来的电报,电报的内容就是部队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行动。
不过廖凡并没有下达行动的命令,而是靠在门框上静静思考着李为民作战计划当中的漏洞,三万大军加上炮兵旅大部和特战旅一部,这对新三十三军来说可是不小的力量,一旦出现指挥错误,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廖凡越仔细斟酌李为民的计划,越感觉到身上的压力,虽然李为民是前线的总指挥官,但是这一切责任都要廖凡来承担,因为李为民是他的部下
“哎”
廖凡睁开眼长叹一口气,然后把电报折好塞进自己的口袋里。廖凡起身决定四处走走,啥太阳晒的太舒服了容易犯困,现在可不是睡觉的时候。
因为太行山有大山的阻挡,越来越虚弱的冬季无力再用寒风吹透高高的大山,一些山谷里的杂草已经开始微微泛着绿意,草叶也多了一份韧性。
廖凡看着地上的草,有点发呆,因为他在厚厚的草堆里找到一根嫩芽,虽然还很脆弱,但是却有了绿色。廖凡小心翼翼的用枯草叶把嫩芽遮盖好,以防晚上的寒气把他给冻坏
“总要走出第一步的,只要走出第一步才会有第二步”
廖凡自言自语,像是在劝自己,又像是在下很大的决心。
战场上形式瞬息万变,即便是再好的计划也会有漏洞,没有完美无缺的计划,只要他们能够抓住战机,这一场战斗他们是必胜无疑。
但是在决定行动之前,廖凡还有一件事情先要处理,那就是关于隆丘和几个孩子出国的事情。
这几个孩子现在都跟随着刘德运学习英语,廖凡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把他们送到镁国去,不过镁国只是他们的第一站,第二站他们要去哪儿完全靠他们自愿。
今天艳阳高照,是个出发的赶时间,尽管廖凡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英语,但是几个孩子还是没办法把英语说好。
“等去了国外,到了那个环境里,自然而然的就说好了”
廖凡倒是不担心他们的沟通能力,而且学习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说,跟真正说英语的人说。
付红玉看着几个孩子,心里有点难受,虽然她是几个孩子的姐姐,但是跟妈妈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几个孩子要离开,她的眼睛里满都是不舍。
“到了国外之后记得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事情记得拍电报回来,缺什么别舍不得花钱”
付红玉给孩子们收拾着行李,眼睛不断看着房间里还有什么能够带走的,嘴里也不停的唠叨着,生怕孩子们到了国外就会丢了一样。
“隆丘,你跟我过来我有事情要跟你说”
廖凡把隆丘叫到身边,然后拿出两封信来递给隆丘让他收好。
“这个信封里装着的是你们出国需要的费用,记得路上一定要收好,要是缺钱,就给我发电报或者写信回来,我一定想办法托人钱给你们送过去”
“至于第二封信,里边有一个地址,到了镁国之后有时间,你按照这个地址找到信封里的人,告诉他国家需要他,希望他能够早日学成回国”
隆丘虽然不知道信封里提到的人是谁,但是他还是好好的把信收了起来,不管他在镁国待多久,一定要去信里的地址见见那个人。
出发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每个孩子都从廖凡的手里领到了一些钱,他们留学的钱都在廖凡给隆丘的第一封信里。
“你们几个一定要把他们安全护送到船上,等他们上了船,你们要及时归队”
廖凡对特战旅的几个战士叮嘱道,这次他们走的距离比较远,要先到重庆,然后再到广东,从广东去香港,从香港坐船去镁国
这是当前最安全的路线,毕竟镁日还没有开战,日本人还是不会袭击到镁国的客船的。
付红玉依依不舍的把孩子们送到山口才挺住脚步,廖凡将眼睛已经泛红的付红玉揽入怀中。
付红玉有点哽咽,这些孩子还那么小,从小就当孤儿,现在又要出国,怎么能让付红玉不心疼。
“非要让他们走吗”付红玉还是不一样这些半大的孩子离开他的身边,这些孩子到了地球的另一边能够吃的饱穿的暖吗。
“他们已经很坚强了,如果是我,我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可能已经哭了”
廖凡不得不承认这些从小变成孤儿,过惯了苦日子的孩子内心的强大,如果廖凡是这个年龄,听到自己没有任何人的陪伴就要出国,他肯定会抱着桌子退不撒手。
“他们走出这一步之后就不是孩子了,也许他们的肩膀上开始承担起了一些责任”
廖凡心中想着,是不是让这几个孩子过早的承担了什么,毕竟有些责任连廖凡他们都承担不起来,而这些孩子却要背负起中国未来的一片天地。
付红玉哽咽了一会儿,在廖凡的陪伴下开始往回走,途中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付红玉心中还是担心那些孩子。
而廖凡想的是何时出发,毕竟天气已经暖和了,要是他们不动,小鬼子肯定要动了,毕竟是敌对的双方,注定要有一场惨烈的厮杀
廖凡跟付红玉道别,然后前往了北台峰,在两天前,廖俊东带着炮兵旅,黄长生带着特战旅一部已经到了北台峰。
就差廖凡了,他们知道等廖凡到来的时候他们就要开始进攻了。
北台峰李为民部的驻地,战士们已经取消了原本的训练计划,开始分发弹药,准备干粮,然后准备出发。
廖凡他们赶到了北台峰,空气中的气氛立刻紧张了起来,因为大战就要来临,任何人都能够嗅到空气中的火药味。
作为军事主官的廖凡,当然要了解好各部队的准备情况,虽然战场上的形式多变,但是他们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上了战场之后,不会出现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的情况。
“李为民,你们部已经从军工厂接受了多少火箭筒”
廖凡首先要关注的是火箭筒的问题,一旦出了长城,地势就开始变得平摊,遇到小鬼子坦克的几率也越来越大,除了炮兵旅外,火箭筒是他们重要的反坦克武器。
“报告,凡哥已经有一千一百支左右火箭筒,弹药充足”
虽然杜伟泽已经带着工人们加班加点的生产了,但还是没有生产出廖凡要求的数量。
“发电报告诉李凌飞,战斗期间火箭筒的生产不能停下,生产多少给我往前线运送多少”
战场上随时会有战斗消耗,一千支火箭筒显然不够用,他们需要更多的火箭筒,不只是为了打小鬼子的坦克,也可以打小鬼子的碉堡和炮楼。
“是”
“向导找的怎么样了”
“每个营至少有两名向导,而且我们还为特战旅和炮兵旅配属了向导,都是当地熟悉情况的人”
在过年的时候,寸奇就提出了向导的问题,李为民也没有丝毫的怠慢,高价聘请当地人做他们的向导,不过很多老百姓听到他们是要去打鬼子,都自愿给李为民他们做向导。
“留多少人在北台峰留守武器配属有什么”
部队离开北台峰之后,北台峰可就真的成了一座空城,廖凡没有诸葛亮的本事,虽然小鬼子也没有司马懿的能力,但是空城计肯定唱不好。
所以守备北台峰必须要一支精髓部队,防止小鬼子把他们的后路给断了,要不然北出太行的计划刚刚实行就泡汤了。
“一个加强营六百人,配备一个炮兵排,主要是飞雷炮还有两门山炮”李为民去如实回答。
“哥,把剩下的炮兵都调到北台峰来,然后从警卫团掉一个连的人来”
这样一来,守备北台峰的部队加起来也将近有一千号人了,这样廖凡才足够的放心。
廖凡又问了好多关于部队的事情,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廖凡看着指挥部里的所有人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出发”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五百六十八章 围点打援
随着廖凡的一声令下,先头部队浩浩荡荡的进发了。打小鬼子容易,不用找他们的主力部队在哪儿找他们决战,只要找一个县城就肯定有小鬼子,所以他们不需要找到日军的主力跟日军来一场大决战。
当然打仗也不能太即兴发挥,得按照计划来,也就是有剧本的,虽然小鬼子不愿意配合演出,但是他们总得按照第一步计划来。
自从李为民他们进驻北台峰山口,然后取得了几个胜仗之后,在繁峙和浑源驻扎的日军相继撤出。也就是说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重新回到了太行山山脉的怀抱。
而一个始于春秋,一个始于西汉的两座古老县城也终于不用再遭受日本人的铁蹄。
北岳恒山之北,就是晋东北的大地,这儿有两个自古以来就非常有名的地方大同和朔州,自古以来这两个地方就是中国的边城,当地虽不说民风彪悍,但自古以来受到少说民族的骚扰,当地的老百姓放下锄头就是兵。
部队在向导的带领下,选了一条最近的道路穿过了北岳恒山,来到的熊耳山。
在熊耳山西部有一个县城叫应县,位于朔州市东部,在大同盆地的北部。
相比于繁峙和浑源,应县的历史更加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部落开始在应县居住。战国时为赵地,秦属雁门郡,自古以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日军也在此囤积重兵防守,以防新三十三军对应县发动进攻。
要想进攻应县,不得不考虑他的西邻山阴县城,山阴县城背靠洪涛山,跟应战隔着桑干河遥遥相望,同样是历史名城,日军也囤积了重兵在山阴县城内。
毕竟山阴和应县两个县城丢失之后,可以一路背上攻击到大同,大同一旦丢失,日军在晋东北的就完全丧失了掌控权。
按照李为民的计划,他需要同时对两个县城发起进攻
李为民命令手底下的两个团分别把应县和山阴县给包围了。
“廖大哥还希望你们炮兵旅把这两个县城周围的炮楼和碉堡通通给炸了”
现在战斗刚刚开始,他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不能让自己的部队去硬拼,他们的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是拿下大同,其中肯定有不少硬仗要打,这时候李为民需要保存实力。
战斗已经打响,李为民手底下的两个团在炮兵的配合下进展神速,很快就拿下了应县和山阴县城的外围据点,紧紧半天的时间就攻击到了县城的脚下。
日军守城的指挥官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他的炮楼和碉堡在中国军队面前就像是纸糊的一样,这可是他们用心经营了两年多,没想到半天的时间全部被中国军队的炮火给摧毁了。
要不是他们面前还有一道城墙,恐怕现在中国军队已经攻入城里。
守城的小鬼子指挥官这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立刻打电话向各方面求援。
然而当第一声炮声响起的时候,山西方面就警惕了起来,不只是大同,就连太原的小鬼子司令官在一个小时候就收到了消息。
在守城的日军发出求援电报的时候,援军已经在路上了。
然而山西的日军司令官很清楚,他们虽然还有能力派出援军,但是想解围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
山西的日军经过多次跟新三十三军作战,尤其是胜少败多,山西的兵力已经严重不足。而随着新三十三军在对日军作战中取得的胜利越来越多,新三十三军的声望也越来越高,当地老百姓参军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随着两年的发展,正规的作战部队,新三十三军就达到了近八万人,而现在山西的日军总兵力也不过十万人,还要防守山西的各地区,最重要的是除了防备新三十三军,还要防备西边的八路军和国军
所以山西已经掉不出多少支援部队了,所以前往支援的日军还收到日军司令官的一个奇怪命令,尽最大努力支援,若是不可为,尽最大努力保全自身。
小鬼子的司令官已经很清楚,新三十三军现在有了跟他一决高下的能力,但是为了保全部队,他只能下这样的命令。
显然这是一道非常愚蠢的命令,命令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模棱两可的意思,到底是救还是不救,不救他们到没什么损失,可是被围的部队只有死路一条,如果救很可能就会违反了司令官的命令。
其实山西日军司令官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既想当又想立牌坊,他希望援军在路上转一圈就能够把中国部队给下走,他也不用损失任何兵力,还能把包围的部队给救出来。
然而他的想法很好,显示很残酷,中国军队不但不会被日本人给吓倒,还把两个县城给包围的水泄不通。
日军各方面的部队被司令官的命令搞得不敢放手支援,但是事情总有特殊情况,那就是从大同出发的日军,正开足马力向前线部队支援而来。
因为大同的日军指挥官知道山阴县和应县丢失,不只是要负责任的问题,很有可能中国军队一路向北进攻,拿下大同,到时候他的小命就没有了。
而包围两个县城的两个团,在清除掉日军外围所有火力点之后并没有向县城发动进攻。
进攻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防御付出的代价要大,所以在制定总计划的时候,李为民确定的总方针就是围点打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