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战将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尘土nn
短短的十几分钟,几十名战士就在这样一场没有任何纪录的战斗中丧失了性命,也许太行山会有他们的一座墓碑,也许是共同的一座墓碑吧。
日军骑兵没有丝毫的耽搁,因为还有一个排的中国骑兵在逃跑,虽然刚刚一个小队已经追击过去了,但是为了不遭到中国军队的埋伏,他需要带着部队立刻与他们会合。
骑兵连长虽然用命给一排长他们争取了时间,但是十几分钟的时机还是太短了,一排长他们已经以最快的速度逃走了。
可是他们的后方再次掀起了烟尘,追击他们的一个日军小队,已经在可视范围之内了。
“一班长,把你的马给二班长,让他先跑,剩下的人都跟我留下”
他们的连长在半个多小时前,已经用生命给他们争取了时间,现在轮到他们了,战友战死,剩下的只有他们来完成了。
日军一个小队的骑兵在六十人左右,而他们一个排只有三十个人,骑兵排长觉得现在还可以一战,等到日军的大队骑兵赶上来,他们只有送死的份。
现在趁着有一战之力,先把能够占到手的便宜给占到再说,反正已经跑不了了,多换几个小鬼子再说。
在日军骑兵还没有追上来之前,一排长把自己仅剩的二十九个人给分成了领了三部分,二班跟他在正面,一班在左翼,三班在右翼。
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日军的及时匹战马便在一排长他们面前一字排开,日军小队长没有丝毫的含糊,直接命令部队发起了冲锋。
“冲啊”
骑兵的对冲,一排长带着二班的十几个战士也向小鬼子发起了冲锋。
而埋伏在两翼的两个班的骑兵,在看到双方对冲的时候,他们也开始冲向战场。
日军小队长没想到在他们两翼还隐藏着中国骑兵,他本以为剩下的中国士兵早已经逃走了,留下的是为了掩护他们。
但是中国骑兵毕竟只有一个排,即便是布置妥当,一排也没有在第一次交手中占到任何的便宜。
三个班骑兵兵合一处,可是一看身边只剩了十二个士兵,他们的班排长在第一轮的交手中,就被日军给从马上斩落了。
没有人悲伤,没有人大声呼唤着自己的班排长的名字,现在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刀上的血擦干净,然后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小鬼子的小队长也没想到,他们这一次冲锋中竟然倒下的人比中国士兵多,足足有二十五个人。他很愤怒,所以他们没有给中国士兵喘息的机会,直接调头立刻冲锋。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士兵们早已经知道他们最后的结果,在战争中不能总是出现一方占便宜的情况。此消彼长才是战争的规律。
一个骑兵连的士兵只有二班长活下来了,他带着消息找到了燕兴旺。
燕兴旺听到二班长传来的消息,知道事情打了,一个骑兵连全军覆没,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他除了悲痛,更是震惊,日军到底来了多少骑兵。
“命令我们所有的部队撤回集结”
当下燕兴旺不是悲痛的时候,他需要立刻集结部队,不能让小鬼子给各个击破。
在骑兵集结的时候,燕兴旺也立刻安排了通讯兵向李为民汇报了这个情况。
等骑兵集结完毕,燕兴旺才知道真的出了大事情了,不只是一个骑兵连,还有一个骑兵营也没有回来,显然这个骑兵营连一个送信的人都没有逃出来。
“团长,我们现在怎么办”
骑兵团第一次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按照新三十三军的性格有仇不报非君子,尽管廖凡不是一个正人君子,但是燕兴旺也知道在不知敌情的情况下,贸然出手肯定会被打的很惨。
他们都不知道小鬼子有多少骑兵存在。
在当天晚上的时候,廖凡收到了李为民送来情报。
廖凡拍着桌子大怒“燕兴旺这个团长怎么当的,一下子损失了四分之一的骑兵,他这个团长不用当了,去让他当马夫”
骑兵可是新三十三军的宝贝,牺牲一个就少一个,根本没有地方补充这么优质的战马,要是拉着骡子凑数,让了战场就是给敌人做饭的。
李凌飞看着廖凡,不明白廖凡问什么要发火,可是当他看到情报的时候。李凌飞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凡哥,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按道理说,情况不应该这样的,对上小鬼子的步兵,骑兵即便是有损失,应该也不会出现全军覆没,一个人都逃不出来的情况。
“根据逃回来的班长报告,追击他们的日军不下八百人,而在同一时间内,日军也杀了我们一个营的战士,根据这两方面的情况看来,日军至少有一个联队以上的骑兵,甚至可能跟多”
廖凡冷静下来,让他愤怒的是他就一个骑兵团,现在莫名的损失了五百多人,而且还不知道小鬼子的情况。现在一想,小鬼子肯定调来的不少骑兵,针对的就是燕兴旺的骑兵团。
“今天晚上,我要去一趟北台峰,你安排人去医院告诉一声付医生,还有我带来的那个小子,你把他安排到学校,让刘德运先教他英语”
廖凡口中说的那个小子是隆丘,他们回到太行山以后,隆丘暂时留在了卢黎明他们的住处休息。
没想到廖凡刚回家,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管着这么一大摊子事情,当家的真是不容易。但是他也没办法,要是损失了五百步兵,一切事情交给李为民处理就好了,该找小鬼子要账就要账,该报复就报复
但现在是骑兵的损失,而且从情况上分析,很可能日军从其他方向调骑兵来到了山西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五百四十五章 如何处理
对于自己家的骑兵,廖凡怎么爱护都不为过,现在倒好了,竟然一次就折损了五百多人,廖凡怎么可能不重视。
刚回到指挥部的廖凡,屁股都没有坐稳,又带着卢黎明他们快马加鞭的赶往了北台峰。
“李为民你这个师长还想不想当了不想当了,我立刻换人”
刚刚赶到北台峰的廖凡冲李为民大声怒吼,一路顶着寒风赶来,廖凡怎么可能会有好脾气呢。而且损失了四分之一的骑兵,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凡哥,你先坐一会儿,消消气,喝杯热水,别感冒了”
李为民小心翼翼的给廖凡端上一杯热水,但是廖凡连看一眼都没有看一眼。
“燕兴旺呢”廖凡问。
“正在带着部队呢,突然损失了这么多兵力,他现在正在稳住骑兵团的士气”
骑兵团损失这么大,士气当然受到了打击,这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骑兵团发展的道路上一路顺风顺水,根本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
现在一下次损失了四分之一的骑兵,骑兵团的士气怎么可能不受到打击呢。
廖凡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端起水来送到嘴边“你他娘的,李为民你想烫死我”廖凡把水缸子重新扔在了桌子上,水花四溅。
李为民忙拿出毛巾来给廖凡擦着身上的水“凡哥,小心点,心急喝不了热水”
“嗯怎么着长,我听你的意思是话里有话啊”廖凡一把夺过毛巾,自己擦着身上的水。
“凡哥,我哪儿敢在你面前刷花招,在这方面您比我是行家”
李为民尽力安抚着廖凡的小情绪,现在不是追击谁的责任的时候,部队需要稳定,要是在这个时候把指挥官给撤掉了,无异于是给骑兵团掘坟墓,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骑兵团就这样给葬送了。
“被他娘的拐着弯骂我,赶紧说你有什么想法”廖凡把手中的毛巾扔给李为民。
李为民把毛巾递给了身边的一个参谋“凡哥,我已经安排侦察兵出去了,即便是有行动,我们也要先搞清楚小鬼子虚实,然后才能制定方案。”
廖凡点点头“行,看来你已经有计划了,我不干涉你的计划,这次要是出了问题你这个师长和燕兴旺这团长就不用当了,都到骑兵团喂马去”
不管怎么样,这次骑兵团的损失是事实,廖凡不可能不追究李为民和楚鹏天的责任,但是为了部队的士气,他不能立刻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责罚。
李为民心中也很愤怒,他们跟小鬼子作战,除了正面战斗给小鬼子血拼,还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燕兴旺带着部队刚刚返回来的时候,他跟廖凡的反应一样,对着燕兴旺破口大骂。
骑兵团毕竟是他手下的部队,出了问题他要负责人的,并不是负士兵战死的责任,还要负责整个骑兵团的责任。
“那个逃回了班长怎么说”廖凡想了解一下具体的细节,“对他进行审查了吗一个连全部战死,我们虽然相信自己的战士,但是也不能不防小鬼子故意这么做的”
廖凡的意思很清楚,必须要对逃回来的骑兵班长进行审查,万一他本身出了问题,接下来李为民师的一切行动等于暴露给了小鬼子,这无疑是让战士们去送死。
“凡哥,我已经取消了骑兵班长的所有工作,也已经安排了人去对他审查”李为民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这个时候小鬼子的特务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那就好,不过有一点我要警告你,不能对我们自己的战士动用私刑,一切过后,立刻恢复他的工作”
廖凡可不想好不容易从小鬼子的手下逃出来的士兵再受到自己人的折磨,要是这样还不如直接让他退伍到地方上工作呢。
“凡哥,放心吧,我已经交代清楚了,没有人敢动用私刑的,否则我李为民第一个饶不了他”
对自己的战士动用私刑这可严重违反了新三十三军的规定,即便是李为民不处罚,廖凡也绕不了动用私刑的人。
“既然你有了自己的计划,我也不干涉了,毕竟你们都已经是师长了,每个人手底下管着一万多人,要是我天天跟在你们身后擦屁股,我这个军长就要被累死了”
廖凡也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军官能干一点,别什么都要他事必躬亲,要是战斗在距离他几百公里外的地方打起来,廖凡也不了解敌情,需要各级军官当机立断。
“凡哥,那关于燕团长的事情你想怎么处理”李为民试着问廖凡,燕兴旺可是唯一一个能够挑起骑兵团大梁的人,要是真的去喂马了,谁能当好他们这个骑兵团的团长。
李为民知道他这个师长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燕兴旺这个团长。
“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在新三十三军必须要做到赏罚分明”
廖凡很清楚当初为了立军法,他都被黄长生打了二十鞭子,当然不可能因为身份特殊而让任何一个人犯了错不受军法的处置。
“凡哥,我能不能替燕团长求求情战场上的胜负就是凡哥你也不能保证吧,骑兵团组建没有多久,燕团长的能力你也看到了,战场上的事情谁能保证百分之百打胜仗呢”
“李为民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军官可以随便打败仗就不用受到处罚吗那些战士的生命谁在为他们负责不就是我们这些军官在他们的命负责吗李为民你真的是堕落了,打完这场仗,你去骑兵团喂一个月的马,好好想象这个问题”
上了战场,士兵可以保护军官的生命,甚至是优先保证军官的生命安全。他们抛家舍业的跟着廖凡一起打鬼子,不是为了白白的丢掉性命。
战场上没有人不怕死,可总要死的有价值一些,像这种毫无反抗之力的牺牲,让廖凡很心痛,他的兵一个至少要换掉两个小鬼子,这是廖凡对战士们的要求,这样才牺牲的有价值。
李为民被廖凡说的底下了头,他清楚的记得廖凡以前说过,军官的一个命令,一个句话,会葬送掉几千战士的性命,别以为他们手中有了权力就可以随便的用,他们有拯救太行山的能力,也有毁掉太行山的能力。
“凡哥,我错了”
“先把部队带好,先把仗打好,不管小鬼子来了多少骑兵,你都给我干干净净的把他们给灭了”
廖凡已经盯上这队小鬼子了,他要告诉日本人,他们新三十三军的士兵不是那么好杀的,你杀掉一个,我要让你们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来。
如果李为民这次行动失败,廖凡会从其他方向调来部队,坚决的消灭这一队士兵。
“凡哥,那你今天就住在我这儿吧,让我这个马夫好好伺候你”李为民苦笑一声,他只给地主家放过牛,还从来没有养过马呢,这会真的要好好学学了。
“好,随便吃点就好了,晚上我睡在指挥部,你安排一下这几个货睡觉的地方就好了”廖凡指了指卢黎明他们。
廖凡留在北台峰并不是担心李为民的指挥能力,而是担心小鬼子有什么后手,骑兵团不能够再有损失了,如果再损失五百人,骑兵团就可以当骑兵队用了。
到时候北出太行山,只用步兵去跟小鬼子拼命了。
清晨,天气很好,阳光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就连消失了很久的鸟雀也出现在野地里,寻找草叶覆盖下的草籽。
廖凡躺在床上没有起床,连续的奔波已经让他很累了,又因为骑兵团的事情,昨天晚上他并没有睡好觉,所以廖凡又一次赖床了。
“你们办你们的公,不用理会我”
廖凡听到指挥部里的几个参谋在小声的议论,知道他们怕打扰他睡觉,廖凡闭着眼睛对他们说道。
尽管外边的天气很好,廖凡还是不想起来,也许是有些小情绪,他就这样闭着眼睛,想着最近发生的事情。虽然他不希望年前再跟小鬼子打仗了,他们的部队也需要好好的休养一下。
可是既然有了敌对的一方,任何时间内都有可能发生战斗。
而一大早上的时间,燕兴旺带着三百骑兵又出发了,为了洗刷这次骑兵团的耻辱,燕兴旺决定亲自带队,至于大部队都已经被他留在家里训练。
三百骑兵对燕兴旺来说已经足够了,他们要的是速战速决,而且就近作战,不向敌后,所以这次行动对骑兵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可是燕兴旺带着部队在外边折腾了一天的时间,小鬼子的骑兵却没有任何的动静。而燕兴旺他们一直都小心行事,除了攻下一个据点,杀了十几个小鬼子之外,俘虏了一个连的伪军,他们再无收获。
傍晚时分,燕兴旺知道今天小鬼子的骑兵不会再出来了,于是他们开始撤回山里。
廖凡坐在远处的山头上,看着群山之间的风景,他连中午饭都没有吃,从半上午起床以后,一直坐到太阳落山。
根据廖凡的计划,北出太行山就定在明年开春,现在有时间可以想一想具体的计划了。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战灵境
而在驻地的军工厂内,杜伟泽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着合格的钢铁,这一个月来,他们没有炼出一炉好钢,要么硬度不够,要么太脆,若是用在火箭筒上很容易炸膛的。
为此可是愁坏了杜伟泽,他已经下定了决定,一定要炼出自己合格的钢铁来,不能什么都要依靠小鬼子的。
小鬼子炼出来的钢铁确实好,当然符合制造四零火箭筒的条件,但这不是杜伟泽想要的,正是因为杜伟泽有这股劲,他一直守在炼钢厂里,吃喝跟工人们在一起。
“换焦炭,把剩下的这些煤都给我送到发电厂里去”
虽然是在冬季,但是炼钢炉里几千度的高温,室温也要到五十度了,所有人都穿着半袖,挥汗如雨。
“厂长,井陉矿区内的焦炭产量可不高,我们消耗的可以产出来的要快”
“怎么着,还留着这些焦炭下崽儿啊开采出来就是用的,难道我还要去小鬼子那儿要这些资源吗”炼钢的事情,没有丝毫的进展,整天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即便是知书达理的杜伟泽脾气也越来越暴躁了。
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炼出合格自己家合格的钢铁来。
炼钢厂里,几十个大老爷们轮班倒,只有杜伟泽这个柔弱书生一直坚守在里边,他不行半途而废。
杜伟泽很清楚,炼钢除了钢本身的材质,剩下的就跟温度有关了,只要温度能够达到,他不相信他们炼不出好钢来。
“厂长你还出去透透气吧,这样熬下去,钢没炼出来,你的身体就垮了”一个车间的组长对杜伟泽说道。
“不行,抓紧时间,等钢合格了,这儿我就不用监督了,到时候我就专心造我们的火箭筒”
对杜伟泽来说,火箭筒就是新年的礼物,他要在过年之前,把火箭筒给造出来,根据他的理论,弹药已经定型,剩下的就差造出实物来实践了。
可是杜伟泽死脑筋,他就是不想用小鬼子的钢来造中国的第一个火箭筒,他要自己炼出合格的钢来,做出中国的第一个火箭筒来。
于是他就在炼钢厂里没日没夜跟工人加班,造自己合格的钢铁。
随着多次的实践,杜伟泽他们在炼钢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看着面前渐渐冷却的铁水,杜伟泽心里祈祷着,希望这次钢铁没上次那么脆,不要一锤子砸下去成了两截。
好的钢铁,是要保证强度韧性和冷弯实验等各项指标都要合格,这才能够确保钢材的质量,不像杜伟泽他们第一次炼出来的钢宁折不弯,完全不符合他们所需求的钢材。
大家看着刚出炉的钢材,心里直犯嘀咕,这次能行吗他们已经失败了好多次了,这次要是再不行,他们真的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杜伟泽看着大家脸上不自信的表情,他心里也难受,虽然他掌握着理论上的知识,可是实践方面毕竟是头一遭,多次的失败也让他怀疑理论是不是正确。
用水把钢冷却好了以后,杜伟泽再次看了一眼众人,然后下令开始检测。
人工检测钢铁是不是合格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只检测钢铁的硬度和冷弯实验
半个小时后,工人开始鼓起掌来,他们是为自己而鼓掌,他们也应该为此获得掌声,因为这些天来的艰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等一会儿拿到室外去检测,现在常温下是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放到零下十几度的天气,我们也要做到有一样的效果”杜伟泽知道他们炼出来的钢是用于部队的,部队要全天候的作战,从零下三四十度到四十多度的天气都有可能遇到,他们必须要保证钢材能够适应这样的温度。
虽然他们没有冷库制造零下几十度的高温,但是现在太行山正是冬天,室外的温度零下十一二度还是有的。
经过刚刚的测试几十个工人脸上已经有了笑容,他们对自己的成果有了自信,他们相信,在室外他们炼出来的钢材同样能够经受住考验。
果然不负众望,几十个工人在得到肯定的结果后,在大冷天里,光着膀子开始欢呼起来,他们已经顾不得严寒了,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肯定那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奖励。
他们成功了,这不是代表着只是他们的成功,还代表着整个新三十三军和太行山迈出了自己最坚实的一步。
杜伟泽并没有把这个消息给传出去,虽然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足够振奋了,但是杜伟泽要的是把钢铁转化武器,要把钢铁转化成战斗力。
而杜伟泽实验的第一个武器就是他心中的火箭筒。
四零火箭筒的构造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是榴弹的问题,榴弹的问题已经被杜伟泽给解决了。于是第一个火箭筒开始在兵工厂制造。
在北台峰的廖凡还在思考着自己的北出太行的计划,到了绥远和察哈尔地区已经没有了大山为他们庇护,他们面对的是小鬼子的精锐骑兵和装甲部队。
而新三十三军还是以步兵为主,虽然他们可以构筑防御工事,但是面对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冲锋,他们有能够有多少的把握。
但是新三十三军必须北上,因为这是他们新三十三军发展的最好出路。山西虽然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只要他们北上成功,山西的小鬼子就成了瓮中之鳖。
河北方向是平原,从北向南无险可守,如果北方的日军要想南下,直接一通硬碰硬的猛打就好了,根本不需要什么战略战术。
如果向南南下河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河南有一条黄河,只是船只这一方面的问题就足够让廖凡头疼的了。
而北上的优势很明显,因为他们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小鬼子。至于傅宜生,廖凡对自己这位名义上的上司很信任,他绝对是以大局为重的人,不会为难新三十三军。
北上之后不用跟两个党派抢地盘,也就没有了利益上的冲突,那么自然政治上的纷争就少了一些,廖凡就可以一心一意的打小鬼子了。
“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廖凡回到李为民的师部之后,问李为民。
“情报员已经搞清楚了,日军一个联队两千三百名骑兵就在几天前从绥远地区被调到了襄阳,他们的目的就是冲着我们来的”李为民报告。
“就一个联队”廖凡不相信小鬼子只安排了一个联队的骑兵。
跟小鬼子交手这么长时间了,山西的小鬼子应该最清楚新三十三军的战斗力,现在竟然只安排了跟他们认识相当的一个联队的骑兵来跟他们的骑兵对阵,这明显有问题。
“已经确定了,只有一个连队的日军”李为民肯定的说。
“小鬼子不是傻子,让侦察兵对定襄周围的乡镇和县城进行侦察,我就不相信小鬼子敢拿着一个联队的骑兵跟我们硬碰硬”
新三十三军跟山西方面的日军交手两年了,山西的日军司令官即便是一个傻子也学会该怎么面对新三十三军了,显然不可能只安排两千多骑兵来对付新三十三军的骑兵团。
日军司令官当然不是傻子,骑兵联队是他借来的,也不可能把他们置之于绝地,所以日军司令官从太原的城防上抽掉了日军一个装甲大队的兵力,从其他地区硬挤出了一个联队的步兵,安排在了定襄周围的县城,只要骑兵联队出现被动的情况,他们立刻展开支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