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向胜利前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火树
战争的残酷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爆炸范围所处的四百多米内,不管先前城墙有多结实,不管先前城墙被炸的有多少弹坑,不管先前城墙上的墙垛子被炸掉多少,但是,此时此刻,城墙上被炸的区域的墙垛子全都消失不见了。
而整个被炸区域的城墙,基本上全都把墙内夯实的泥土大片大片的暴露出来,如同牛皮癣一般,白一块黄一块的,看的人心惊胆战。
而从下往上看,城墙上到处都是这高一点,那低一点,犬齿状十分明显。偶尔有一块保存相对完好的城墙石块,却极为突出, 如同牙齿中的獠牙一样,格外刺眼。
最让人感到恐惧的是,这黄一块白一块的颜色当中,时不时还沾染着一片血红色,尤其是边缘处,血色几乎就如同血管一样的显眼,有的甚至还在滴血。
这血不管是敌人留下的还是战友留下的,但都醒目的提醒着大家战争就是如此的残酷,不会分出敌我。
死寂一般,足足留下了五秒。
随后,城墙内突然传出刘兵的咆哮声“都还愣着干什么赶快上城墙,阻击小鬼子。”
这一生咆哮,如同闷雷一般,不仅打破了战场的死寂,同时也敲在了敌我双方的心灵深处战争仍在继续,敌我双方依旧要厮杀出个胜负。
一营的战士们立即就疯狂的冲上了城墙,不过,当他们迅速冲到城墙上的时候,还是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了一跳先前大家还奇怪,为什么那么多尸体留下的鲜血,只往外流出很少现在,答案就在眼前。
所有被炸的城抢段,其内都被炸出一个深达近一米的凹槽。现在,这些血正往这些凹槽里流灌。从高空俯视,能清晰的看见,这是一条四百多米长,链接在一起的凹槽,只是,渐渐地,它变成了一跳血槽,虽然血液注定暂时不会太多,但却极为醒目可是,所有人都明白,随着战火的不断燃烧,战斗的惨烈程度再次被提升起来,这条血槽里,迟早会被灌满血液,不管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都会把鲜血灌入其内,让其成为一跳真正的血槽。
然而,刚才的巨大爆炸实在是太打击士气了,加上天色已黑,就连小鬼子右路大军那个狂妄自大的最高指挥官,也不得不痛苦的闭上眼睛,下令撤退,吞下了这枚在看他来绝对是耻辱的苦果。
因为他明白,被这样的巨大爆炸下,对士气的打击有多重,要是不赶紧撤退,恐怕等待他的将是士兵的崩溃,那样的话,这场仗就不用打了。
可是,看着敌人如潮水般的退却,所有人,包括敌人自身,都明白,这只是暂时的。
也许,当明日的朝阳再次挥洒出光辉来照亮这片大地的时候,会流更多的血,会死更多的人





向胜利前进 第1078 争执不下!
入液
响了整整三个小时的枪炮终于哑火了,厮杀了三个小时的战争终于挺火了,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等天一亮,又会再次上演惨烈的攻防战,可是,这难得的宁静,还是让敌我双方的战士在身体上都感到格外的疲惫,可在心里,却又是那样的宁静,宁静到大家都不愿意多想,而只想好好地睡一觉。
可是,双方的战士们可以歇息,但是,作为指挥官们,却不得不通宵达旦的商量对策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攻下城墙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守住城墙。
当然,这只是双方普通的战士看到灯火通明的指挥部的灯光,以及进进出出,显得极为忙碌,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而实际上,一开始,小鬼子们是这么商量的,而突击团位于三桥县县城的临时最高指挥部内,商量的却是要不要趁夜偷袭小鬼子营地。
虽然傍晚那一战,小鬼子一上来就全力以赴,让双方原本都以为是试探性进攻,结果,立马就上升到生死决战的地步,打的格外的惨烈。
仅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双方的战士打的都格外的顽强,居然没有出现一个逃兵,甚至,敌我双方的伤员们都做到了轻伤不下火线的地步正是这种意志力不相上下的较量,才加深了这一仗的惨烈程度。
虽然事后,小鬼子的士气被那一连串的爆炸给炸的急剧低落,不得不在付出近一百五十人战死,两百多人受伤的代价,无功而返。但是,没有几支军队在受到这样的打击下,还能保留高昂士气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突击团也收起了以往因为对小鬼几仗下来,仗仗都是胜利而造成的傲气,开始正视眼前这支小鬼子兵马。
毕竟,这一仗,突击团一营也付出了八十多人战死,一百六十三人受伤的代价。
从这点上说,双方这一仗基本上算是打成了平手,一营只是在数字上稍稍略胜一筹而已。但是,这一仗,让双方都开始重视起对手。也就是说,下一次较量,才是双方真正的整体实力的比拼,不管是战术上的,还是意志力方面,都是如此。而这,也就意味着,双方的惨烈程度会进一步增加,死伤也就在所难免的会进一步加大。
而这,在小鬼子这支兵马的指挥官们的眼中,认为是一种耻辱,因为他们自从入侵中国以来,到现在,还从未碰到过战斗力这么高昂,战斗意志这么顽强的团,这么难啃的骨头,所以,他们可以看不起中国军队,但绝对要拿出所有本事来面对对面的对手,否则,仅从傍晚的那一仗的惨烈程度来看,搞不好会有失败的风险,到那时,可就不仅仅是个人耻辱的问题了,而是对于这支一向自认为天下无敌的军队的军魂的打击没有了这股自傲到天下无敌的自信,士气很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也就相当于个人心理阴影了。
所以,小鬼子的指挥官们才会连夜商讨,如何做才能付出最小的代价的同时,能消灭对手,或者说,最少也要把对面的对手从城里面赶出来要知道,他们可是机械化部队,如果能把城里面的突击团赶出来,那么,也就等于他们可以利用钢铁战车的优势,对被赶出来的突击团实施屠杀血肉之躯,在平地上面对装甲车或者坦克,可不就是等同于屠杀吗
同样的道理。
正是因为黄昏的那一仗,也让突击团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得不连夜召集营以上的干部,连夜商讨第二天的战术安排和对策。
而就在这次商讨中,会议产生了分歧。
与会者有张青山、胡英泽、田国忠、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刘兵、二营长李红辉、五营长李靖,还有会议记录员,刚刚由参谋被提升为团副参谋长的小李。
会议上,刘兵首先感谢了爆破专家对于那段城墙上铺设那么包和电线,从而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战果,不仅给与小鬼子大量的杀伤,还守住了城墙虽然那段城墙被炸的千疮百孔,可到底是守住了。小鬼子明天再进攻的话,恐怕想想今天的爆炸,心里多少都会有阴影。
然后,刘兵做了自我批评。因为今天的大爆炸这一招,原本是想要留到以后最为危机的关头才动用的。而且,按照事先的安排,也只有在进行巷战之初,也就是城墙已经落入小鬼子之手,而等小鬼子派兵攻入城内巷战的时候,再排敢死队上去,利用早就藏好的电话线,将攻入城内的小鬼子和城外的小鬼子炸出一个短暂的空隙,让其后续连接不上,然后趁机全力反扑,首先干掉所欲冲入城内的小鬼子。
可是,现在,刘兵就迫不及待的涌上了。
虽说这与小鬼子一上来就展开决战的架势分不开,可毕竟是提前使用。虽然打击了小鬼子的士气,迫使其不得不暂时撤退,却没有完成后面那条切断冲入城内小鬼子后路的目的。
所以,刘兵不得不道歉、检讨。
然后,经过大家的举手表决,会议临时决定,鉴于刘兵提前发动了爆炸,而失去了一次给小鬼子巨大杀伤的绝佳机会,会议决定撤销刘兵副团长的职务,保留其一营长的职务。
然后,刘兵接受了这次处罚的同时,马上就提出,趁夜偷袭小鬼子营地的战术,于是,会议就产生了分歧。
刘兵等人认为,小鬼子劳师远征而来,却不顾战士们的身心疲惫,就仗着火力优势,强行攻城。虽然当时战斗打的猛烈,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本身就是身心疲惫,加上这么激烈的战斗下来,小鬼子们的身心,绝对会越加疲惫不堪。
而且,小鬼子因为先前的狂妄自大,根本就没第一时间修筑简陋的临时营地,甚至到现在都还没有修筑。现在,所有的小鬼子们不得不聚集在一起,而排出了大量的哨兵在外围放哨。
而这个时候,就是偷袭小鬼子营地的绝佳机会。
支持这一战术的与会者,只有张青山是唯一的例外。
而唯一一个反对这一计划的张青山认为事情一定跟大家想的相反。
要是小鬼子傍晚那一仗攻进了城,哪怕是随后被强行打出去,那么,以小鬼子的狂妄,自然会更加看不起突击团。而在这种狂妄自大的心态下,小鬼子多多少少会继续麻痹大意,甚至会认为突击团连正面较量都如此不堪,又怎么敢来偷袭
可是,现实是小鬼子们被阻挡在了城墙外,那么,他们就一定会摆正心态,重视突击团,绝对不会给突击团多少可乘之机。
毕竟,小鬼子指挥官们不仅是正规军校毕业,而且,都是参加过多场大战的老兵了。本身就具有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又经过战场的锤炼,会在重新重视对手的前提下,给突击团这种夜袭的巨大漏洞来钻吗
而刘兵反驳的意见是就算小鬼子有了准备,可是,在这种身心都高度疲惫之下,小鬼子的战斗力绝对要大打折扣。就算偷袭不成,但脱身还是相对要容易些的。
而田国忠还给出了一个观点就算偷袭不成,和小鬼子再打一丈,那么,小鬼子就绝对没有精力和体力来支撑第二天的进攻。如此一来,就等于给大家多争取了一天的休息时间。
公平的说,双方说的都有道理,刘兵等人主攻,奇袭;而张青山刚好给调了身份,一改往日的仗仗都喜欢正面为辅,侧翼奇袭为主的打法,居然主张稳打稳扎起来。
足足争论了半个小时后,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张青山一人无法压制住大家的热情,尤其是在田国忠和胡英泽都积极支持刘兵的夜袭计划的情况下,最终,张青山只能保留意见,少数服从多数。
不过,张青山以突击团团长和此战前敌总指挥的身份,做了两项提议一,面对众人气势汹汹的提议,张青山只能退一步,主张给师部发电,请师部做最后的决议。虽然这一点也遭到了大家的反对,理由是师部离这里几百公里远,根本无法了解事情的详细经过和结果,只能在战略上做出决策,在战术上根本就无法发挥出来。但是,因为张青山长期在突击团的过高威望,在张青山再三的坚持下,大家不得不同意。
而在给师部发电之前,张青山还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一改先前刘兵提出的,最少以一个营的兵力参加夜袭。而改为一个连的兵力。理由是,万一小鬼子真的做好了口袋,这一个营钻进去,能出来几个而一旦突击团损失了一个营的兵力,那么,接下来的仗几乎可以不用去考虑胜利了,能死守住三桥县城五天,就算是超常发挥了。
简单点说,在敌情不明的前提下,在突击团现在兵力拙荆见肘的关键时刻,突击团赌不起。
这条同样受到了刘兵等人的反对,理由是,既然是夜袭,自然要加大兵力的投入,要是只派一个连的兵力去的话,不仅根本达不到效果,还和可能让这一个连连接应的部队都没有的前提下而全军覆没。
争吵不休中,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战机也一点一点地在流失,最后,还是胡英泽提出了综合意见,把这两条意见随同青石,全都发给师部,请师部定夺。
而师部给与的答复是同意夜袭,但是排两个连出去,一个连负责偷袭小鬼子的炮兵阵地,一个连负责接应最后还补了句,可以根据夜袭的效果来决定接应的那个连是否立即投入。
不得不说,师部给与的答复,最为中肯,既支持夜袭的力度,也考虑到了失败的后果




向胜利前进 第1079章 侦察兵的故事(一)
入液七点五十分
张青山看着眼前二营一连这一百三十八位汉子,还有团里抽调出来的最擅长侦查的十二位侦察兵,心里有些不舍,看向他们每个人,都觉得心中有种悲壮的压抑气氛在流通是个人都知道,这次偷袭,说是只要炸掉小鬼子的大炮或者炮弹就好,可实际上,谁都明白,小鬼子对于炮弹的防备,恐怕跟防备最高司令部一样的谨慎。
况且,在张青山心里,一直觉得这次偷袭,恐怕不会顺畅,甚至担忧会掉进小鬼子的陷阱里,因而一直反对。只是大家都觉得可行,他又有些捏拿不准,所以,只能保留意见。
而在二营一连身边,还有二营二连,他们负责接应,和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形势而趁机攻入小鬼子的临时大营里的任务相对来说,正因为张青山觉得一连有可能会掉入小鬼子的陷阱里,便认为二连恐怕没有机会攻进去,而只是接应的话,压力相对要小得多,所以,对二连也就没什么悲切的心态。
“同志们,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来,大家拿起酒碗,祝各位马到功成,早去早回,干”
一连长彭革命站出来,双手端着酒碗,一脸刚毅的对张青山叫道“请团长和同志们放心,我们一连一定完成任务,不成功便成仁干”
张青山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可还是举起酒碗,大叫一声“干”
喝完碗里的酒,张青山见同志们就要摔酒碗来明志,当下大喝一声“等一下”
等大家不明所以的看过来,张青山正色道“都把酒碗交上来。这样的话,等同志们平安回来后,我再拿这酒碗来给每个同志敬酒。”
这是多么的期盼大家都能平安回来的意思,自然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等酒碗全都被收上来后,一连长彭革命向张青山等人敬了个军礼后,转身一挥手,大叫一声“出发”便带头而去。
看着战士们远去的背影,直到大家消失在转角处,张青山却还是楞楞地看着,眼神里流露除了极度的担忧和几分期盼。
“老张,不要担心了,咱们还是回指挥部里等消息吧”
张青山却赫然转身,冷冷地看了眼胡英泽,淡淡地说“政委,我真的希望我是错的。”
然后,转身走了回去。
可以说,这是两人自认识以来,第一次,张青山用这么冷淡的目光看向胡英泽,让胡英泽愣了好久。最终,胡英泽只是轻轻滴叹了口气,摇摇头,又回头看了眼一连和二连消失的方向,又叹了口气,默默地走回指挥部。
虽然他明白张青山这是在责怪他没有如以往那般保持默契,大家站在一起,而是反对。可是,胡英泽并不感到可惜,因为在他看来,不管私人感情如何,但公是公,私是私,必须要分清楚。更何况在战争中,他们作为突击团主要的领导,一个不好,就会让下面的同志付出巨大的伤亡,因而,绝对不能因私废公。所以,他不后悔。甚至,他认为,如果张青山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跟他闹矛盾,那么,他不仅会打心眼里看不起张青山,甚至不会退让丝毫,这才是一个共产党人该有的原则。
但是,同时,他虽然觉得刘兵当时提出的夜袭计划成功的几率很大,可是,张青山担忧的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当时他支持刘兵,但是,心里却也有点担心。而这种复杂的心态,却又让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尤其是不知道该怎么跟张青山解释,尤其是在张青山现在还明显恼怒的情况下去解释。
所以,他只能长叹一声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用不了多久,答案就会揭晓。
当然,在他心里,他还是希望张青山错了,这样一来,一连,甚至包括二连,这些去执行任务的同志,虽然牺牲在所难免,但是,只要成功,相信大家都会认为是值得的。
到那时,他不会嘲笑张青山,而是会开到张青山,因为,这才是共产党人的作风,也是一个老搭档该有的素质。当然,他相信,万一张青山是对的,相信张青山会如自己这样做。
回到指挥部内,扫了一眼,见张青山一个人,插着腰,目光紧盯着地图看。
胡英泽走过去,站在张青山左边,也没直接跟张青山说话,而是看了一小会儿地图后,才问道“老张,看什么了”
“你真想知道”
这个时候,田国忠也走到张青山右边,刚好听到两人的对话,便笑骂道“得了,老张,怎么,还在为刚才的事生气你这也太小气了吧”
“我”张青山刚想说我是为一连的一百多为同志的生命而生气,知不知道,你们一个错误的或者拍脑门的决定,会让着一百三十八位优秀的同志付出鲜血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可是,转念一想,一连和二连都出发了,这个时候,再跟他俩争论这个,还有意义吗
于是,张青山只得叹了口气,道“说实话,我是在想,万一一连的任务失败了,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可一连的任务要是完成了,你又想过没有,该怎么应对下一步”
“得了。你俩都别说了。”胡英泽劝解道“现在,趁着还有时间,我看,咱们还是就你们刚才各自提出的担忧,想想该怎么应对吧”
张青山和田国忠对视一眼,都动了下嘴,却又都没说什么胡英泽说的对,不管一连的任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必须都要拿出一个应对的方案了。
于是,接下来,三人就这两个应对的方案开始认真的商量起来。
而一连和二连,直接绕道了北城门,趁着夜色和小鬼子还来不及对这里做部署的机会,打开城门一角,大家飞速的鱼贯而出,很快就淹没在夜色当中。
然后,直接游过河,再进入山林。
接着,仗着对周围山林的熟悉,接着山林的掩护,花了足足一个半小时,总算是绕道来到了小鬼子右路大军临时营地的后方,也就是正南面两里处一个山坳里。
在这里,二连在对面山坡上建立了防线,为接应做着准备。
一连则继续前进,直接翻过不高的山头,然后,才开始休息的同时,派出张青山特意从全团抽调出来的最擅长侦查的十二位侦察兵,组成三组,前去侦查小鬼子临时大营的情况。
顺着不大的山体而下,进入一座高达数百米的山峰。
不敢直接走小路,而是沿着小路边缘一直摸上去。
眼看着离山顶还有百米的时候,三个小组分散开来,继续前进。
张军作为这支特别侦查组的组长,张军所待的那一组走在中间,也是整个品字形组合的最前端。
带着三个战友,一路上尽量走林子,绝不走小道。因为,月色虽然不亮,而且云层很厚,月亮时不时就钻进云层不出来,可是,谁都知道,小路跟周围的环境比起来,还是要清亮一些,要是人走在上面,稍微离的近点,或者敌人的哨兵正好用望远镜看着小路,那么,还是能看得见的。最少,在一定距离上看得见。尤其是万一月光照射下来,那个时候,会让敌人看到更清晰。
冒不起这个险,就干脆放弃走小路的打算。
眼看着离山顶不过二、三十米的时候,不用张军打手势,大家全都自然而然的提高警惕,越发小心谨慎起来,甚至,连速度都快速的降下来。
都是侦查老手了,都明白这个道理凡是离对方营地越近,敌人的警惕性就会越高,而排出的哨兵会越密集。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大家更明白,一般来说,敌人一旦把警戒哨放的远了,那么,越是山头,就越有可能出现敌人的哨兵在警戒。所以,这个时候,越发要小心了。
而偏偏这个关键时刻,月亮居然来添乱,几分钟不出来,现在却一下子钻出云层,看其架势,恐怕接下来的几分钟,月亮都不会躲进云层了。也就是说,难度增加了。
可不管怎样的难度,大家还是得上,只是要越发小心点了。
于是,张军抽出匕首,用嘴咬着,带头而上,另外三人则跟在他身后大家全都不敢躬身前进,而是如四脚蛇一样,趴在地上,用四肢爬着,一点一点底前进。
二、三十米的距离,大家足足爬了八分钟,总算是来到了山顶上。
然后,四下打眼一扫,没有发现小鬼子哨兵,这让大家的心情一松,每个人脸色的气色都好看了些。
同时,大家的脸上也有了淡淡地笑意,因为,作为老侦查手,大家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分析出一个营地的戒备是松是紧,最少有一半的把握可以从其放出的警戒哨的距离上分析出来警戒哨离的越远,多半表示敌营的警惕性越高。反之,则表示敌营的警惕性越低。当然,更多的时候回根据地形来确定,像是在平原上,把哨兵放出十里甚至是二十里也不算稀奇。而在山林中,哨兵放出五里的直线距离,都算是罕见的了。
而在这里,离敌营大概还有一里半的距离只是直线距离,真要是按路程算的话,这中间还隔着一座山了,路程最少也得翻一倍。
可是,就在大家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不远处却突然传来“啪”地一声脆响




向胜利前进 第1080章 侦察兵的故事(二)
“啪”
就在大家纷纷靠着树干,沉默休息的时候,突然,左边传来了“啪”的一声脆响。
这声音绝对不像是什么大型动物这段树枝造成的,更多的像是有人在打耳光不管怎么说,发出这声脆响,都表示那边有动静,十有八九是有人。
而那个地方出现了人,那么,绝对不会是赶夜路的本地人,因为这里现在处于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绝对不会这个时候敢过来的。而突击团的人现在根本就没有人在这一带活动,那么,就只剩下一种人了小鬼子而且极有可能是小鬼子派到这里的哨兵。
1...400401402403404...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