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胜利前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火树
而小鬼子炮兵们,无论是打炮的技术还是心理素质,真的很不错。
这不,他们的第一拨炮弹进行密集的轰炸后,虽然大个子最后的那一枚炮弹就在小鬼子炮兵阵地的右边爆炸,爆炸的地点也不远,可是,小鬼子炮兵们好像一点都不着急,反而急于反击。
而就算是这种急于反击的心态中,他们也还是很理智的保持着克制,最少,当第一拨炮弹打出去之后,他们都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见到准确的击中目标所在的大致范围后,这才又飞速的开炮,并且,一口气对这边连打了最少六十发炮弹,将大个子先前所在的地方周围,炸的是树木如同被巨力扫过一遍似的纷纷这段,还有不少地方燃起了小火,可见其炮击密度之大,覆盖之光,都是唯恐不能炸死大个子这边的炮兵。
而一连各自打出五发炮弹后,小鬼子一起挺火,显然,仅从不盲目且无畏的炮击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小鬼子的炮兵指挥官还是很有打炮的经验,心理素质也十分了得。
但是,他们刚才的一通炮击,已经让炮兵排长清晰的看见了他们的精确位置,甚至识破了他们的真假炮兵阵地。
而且,在小鬼子炮击刚停下的时候,炮兵排长也已经调制完毕,正从脚边拿起一枚小钢炮炮弹,边用衣角顺手擦了擦炮弹头,嘴里边嘀咕着“这次看你们往哪跑”
炮弹放在炮口,一放,“咚”的一声闷响传来,炮弹如同利箭一般,闪电般的射向了小鬼子的炮兵阵地。
而炮兵连长根本就没看这一炮的结果,实际上也不用看,因为此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炸毁小鬼子炮兵侦地上的炮弹存放点。也只有炸毁了这个炮弹存放点,才能起到彻底炸毁小鬼子炮兵阵地的结果,至于炸到别的,不管是一门小钢炮,还是几个小鬼子炮兵,在炮兵连长眼中,根本就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自然也就不做什么指望了。
而一旦炸到了小鬼子炮兵阵地的炮弹存放点,那么,其强烈而连续性的爆炸自然与一枚炮弹的爆炸有着巨大的诧异,一听就能听清楚,所以,这个时候,不是看,而是听就够了。
嘴里边嘀咕着“再来一炮,一定打得中”,双手抓向了下一枚炮弹。
“咚”
“咚”
一连打出去三发炮弹,炮兵排长才有机会在打出第三发炮弹后,立即拿起望远镜去观察结果。
同样不是看小鬼子炮兵和小钢炮是否被炸到,更不是去看是否炸到小鬼子炮兵阵地的炮弹存放点,而是想再次确认一下,是否真的炸到了小鬼子炮兵阵地上。
随着只有最后两枚炮弹,炮兵排长对于是否能击中小鬼子炮兵阵地上的炮弹存放点的把握也就越来越小,毕竟,没有刚刚才摸清楚小鬼子真正的炮兵阵地,至于小鬼子炮兵阵地周围的炮弹存放点,根本就不知道在哪。没有精确的坐标,光靠运气的话,弹药多,时间足,还有可能炸到。可惜,现在,这两样都没有了,所以,这种碰运气的事,只能交给老天爷来决定,自己真的是不可能有把握的,尤其是手上只有两枚小钢炮,而且时间又十分有限的前提下,就更得靠运气,而不是信心了。
所以,此时,在他的心中,怎么着也要好好利用这最后两发炮弹,就算没炸到目标,那么,尽量多炸死一些小鬼子炮兵,也是好的。最少,这样的话,多少也算是没有浪费炮弹,多少弥补一下内心的遗憾。
他观察了一小会儿,正打算放下望远镜继续打一发炮弹试试的时候,突然,他看到小鬼子炮兵阵地上有一片片火光闪出。
炮兵排长想都没想,本能的一把扑向弹药箱,而他的双手,却死死地抓住了身前的小钢炮。因为,他刚刚确认,那三发炮击,全都落在了小鬼子炮兵阵地上,已经不需要调制。而一旦小钢炮倒下,或者被炸飞,就算小钢炮还能用,可是,又得重新调至。而这样一来,要想把最后两枚小钢炮炮弹都如先前那样落在小鬼子炮兵阵地上,那难度可就增大了。就跟试炮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为了不让小钢炮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努力让小钢炮不被炸飞或者炸毁,当然,这的看天意了。
“轰轰轰”
向胜利前进 第1071章 牺牲(下)
“轰轰轰”
一阵密集的炮弹在排长所在的林子里爆炸。
看似密集,但是,如果仔细数数的话,你会发现,这批炮弹的数量,比刚才炮击大个子时候的炮弹落下的数量,最少少了三枚。也就是说,炮兵排长刚才的几发炮弹是有效果的,最少也应该炸毁了小鬼子三门小钢炮。
当然,这对于炮兵对战的大局和实力,于事无补。
其中一枚炮弹离排长只有三米左右的距离,却奇迹般地不仅没有炸伤排长一丝一毫,甚至连排长死死抓着的小钢炮也没有被气浪波及。唯一的遗憾是,巨大的爆炸声,把排长的双耳炸的都有点出血,让其双耳暂时性的耳鸣。
“啊”
这种耳鸣是非常刺耳的,让排长脑子里嗡嗡的响,有种胀痛欲爆裂的感觉,疼的排长忍不住大吼起来。可就算是这样,排长的身体和双手也没有动分毫。
第一拨炮弹爆炸过去后,排长下意识的摇了摇头,不仅仅是想摇掉头上的尘土烂叶,更是想让脑子里那种嗡嗡声小点,真的响得很疼。
可是,排长更明白,时间紧迫,必须要趁着小鬼子下一拨炮弹来临前,把手中的炮弹打出去。
于是,排长挣扎般的爬起来,可脚下一滑,又扑倒在地。不得已,排长只好左手抓起两枚炮弹,紧紧地抱着,右手则撑着地,爬到小钢炮后面,半跪着直起身,然后,伸出右手拇指,向前比划了一下后,再快速查看小钢炮的标尺,确定无误后,颤巍巍地把一枚炮弹放在了炮口上,手一松
“咚”
排长快速的拿起望远镜,仔细的看结果。
“咻”
“轰”
“呵呵”
看到炮弹在小鬼子炮兵阵地上爆炸,甚至,那火光一闪中,在望远镜里,排长清楚的看到三个小鬼子被炮弹炸飞的场面,让排长忍不住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然后,他脑子里就有一个想法闪过最后一发炮弹了,必须得好好利用,是不是转移一下阵地,又或者
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就在排长想着的时候,突然,他看到眼前一片火光突然出现,紧接着觉得身体一轻,一股热浪袭击到脸上,袭遍全身感觉全身如同被某人用大锤狠狠地来了一下,让他忍不住喷了口血出来。
可是,排长的脑海里却突然闪现出一句话原来,这就是被炮弹炸到的感觉啊从某方面说,以排长的躲避炮弹的经验,要不是耳鸣,无法听见打过来的炮弹划破空气的响声,排长会有很大的把握躲避这一枚炮弹。可是,就是因为先前那一发炮弹炸的排长耳鸣,让他根本就没有察觉到,真的让人很遗憾。
最后,排长感到心口一凉,好像有什么东西刺入了一般,害的他忍不住又向外喷了口血
忍不住低头看向心口,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胸口前多了一根刺出五、六厘米的折断的枝头,连带着血肉,正往下滴血。而心口周围,已经被鲜血染湿了一大片,并依然还在快速的打湿着,扩大着。
排长明白了,自己这次,是无法再回去跟同志们一起打鬼子了。
可是,排长一点都不后悔,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没想过活着下战场。
不过,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没有完成任务,没有将小鬼子炮兵阵地炸掉。
想到这儿,排长微微抬头看了眼对面,然后,想到了左手一直紧抓着的最后一枚炮弹,不由得低头看向左手,却发现,左手依然紧抓着炮弹,只是,自己想把炮弹举高点,却无能为力。甚至连左手手指动一下都做不到,反倒是引得排长的嘴,又不断的往外冒血。
算了,尽力了,尽力了啊
排长吃力的抬起右手,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烟盒,缓慢的送到嘴边,叼起一根烟,然后,又缓缓地掏出火柴盒,可是,一只手,却怎么也打不开火柴盒最终,排长的右手猛地一瘫,脑袋一偏,就此壮烈殉国
排长最终也没能炸毁小鬼子的炮兵阵地,可是,他那英勇无畏,敢于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而勇敢面对死亡的牺牲精神,却值得后人永远缅怀。
大概三分钟后,小鬼子见这边再也没有炮弹出现,就没有继续炮击。又等了几分钟,见这边还是没有反击,顿时好像猜到了这边的情况,就此,再也没对这边进行炮击。而是紧急转移阵地,从这点上说,排长他们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仅仅两门小钢炮,就逼的小鬼子的炮兵阵地不得不紧急转移。
不久,大个子捂着右臂出现在排长遗体前面大个子的右肩膀本身就受了伤,刚才躲避小鬼子的炮弹时,又被弹片给划出了一道口子。
不相信似的看着排长,足足一分钟。
然后,颤巍巍地用左手伸到了排长的头上,慢慢地绑排长合眼。
然后,大个子好像突然失去了力气一般,一把跪在排长身前,头触地,身体一抽一抽地在无声的哭泣巨大的痛苦让他想哭出声来都做不到。
月光下,排长左手抓着的那枚小钢炮炮弹折射着月光,与周围的清灰一片显得格外幽森。
无意中,大个子看到了这颗炮弹。
他抹了把眼泪,四肢并用的爬到了炮弹前面,像炮弹抓去。抓住了,可是,却没有抓起来,因为排长的左手,把这颗炮弹抓的太紧了。
无奈,大个子流着泪,小心的,用力的将排长的左手手指,一根一根地掰开。
“三师兄,你等着,我去帮你完成这最后的心愿。”
爬起来,转身看了眼,锁定了几米外,斜倒在一棵沙树树干下的小钢炮。小钢炮没有散架,看起来还完好无损,这让大个子心里格外的急,快速冲过去。
可是,当他兴匆匆地把小钢炮扶正,一看到已经变成椭圆形的炮口,顿时,一股悲凉从心底窜起,让他拿着炮弹,双手举天,仰天大吼“为什么为什么连我师兄最后的心愿也不给个机会为什么啊”
最终,他一把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多年以后,大个子每每回想起三师兄的时候,都会忍不住问“为什么我这样的废物还活着,可三师兄那样的英雄却牺牲了”
没人能给与答案,也没人能体会这样的答案,而这,就是战争的残酷与铁血士兵无法左右战争的胜负,但是,每一个士兵都在体会着战争的血与肉,他们才是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
虽然四营跟小鬼子拼的很惨烈,虽然一直处于下风,虽然伤亡不断的扩大,可是,四营还是死死地坚守着,等待着,期盼着。最终,他们等来了结果,想要的结果。
当多辆小鬼子的汽车连续爆炸的声音传来的时候,不论是四营长还是普通的战士,都如同打了一剂强心针。
随后,四营长就开始下令大家按事先的计划撤退。
当撤退的号角声传遍森林的时候,第三次青龙山保卫战就开始进行收尾了。
仗打的这样激烈,不论敌我,都杀红了眼,很多地方,敌我双方都焦灼在一起,并不是说撤退就能撤退的。
尤其对小鬼子们而言,不消灭眼前之敌,他们根本无法回去交差,见对手突然要撤退,想开溜,于是,小鬼子们就越发拼命了。而四营这边士气高涨之下的撤退,非但没有急,反而打的进退有序,基本上都是相互交替掩护的往后撤。
而这个时候,猎户们在四营主要阵地两边布置的大量机关陷阱的雷区,发挥了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小鬼子根本就没有时间和机会从这两块雷区绕过去,就只能从中间硬冲。
可是,四营集中了十挺轻机枪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排外加十名狙击手在这到大口子上,成功的阻击了小鬼子疯狂的进攻。最后,在付出二十名战士为代价,终于让四营成功的撤退了。
到此,第三次青龙山保卫战就基本结束了。
此战,四营包括伙夫等后勤人员算在一起,整整七百五十人,却又五百四十九人为保家卫国而光荣战死,失踪三人,重伤七十九人,余者几乎人人带伤。
猎户战死五人,重伤三人,其中,向华做到了一点为了儿子的安家,为了自家香火的传承,他在与小鬼子拼刺刀的时候,先是干掉了两个小鬼子,跟第三个小鬼子同归于尽。
狙击排事先三十五人,战死二十一人,重伤两人。
从这冰冷冷地伤亡数字上看,不论是狙击排还是四营,可以说,已经跟小鬼子拼残了。
但是,据不完全统计,此战,他们一共消灭小鬼子近八百人,击伤小鬼子无数。并成功的将小鬼子拖在青龙山一天一夜如果算上炸毁小鬼子车队而导致小鬼子们只能靠两条腿走路而耽误的时间,他们足足拖住了小鬼子三天两夜,从时间上看,已经完成过了任务。毕竟,谁都知道,仅靠仅八百人,面对五千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鬼子,而且各方面都极度不占优的前提下,能拖住小鬼子这么久,已经是拼尽全力了。而且还让小鬼子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和物资上的巨大损失,不得不说,四营等勇士,打的漂亮,人人都是英雄
事后,八路军总部授予四营钢铁营的光荣称号,并电令突击团优先补充四营兵员武器弹药等
有意思的是,小鬼子的战史上,对于此次战斗,只说战死三十四人,但杀敌一千三百七十七人前面那句话我们就不说了,但是,后面那句话水分很大之余,但也不是完全造假,最少人数上确实没怎么造假,因为,愤怒的小鬼子们,恼羞成怒之际,在紧急退回去的途中,居然在宝源县毫无缘由的屠灭了整整三个村子,然后,把这些被屠杀的村民算成了战斗击毙之敌当中了
向胜利前进 第1072章 多准备!
这么大的原始森林,想要找到躲藏的几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对此,小鬼子们虽然羞愤万分,急于想找四营报仇雪耻,却毫无办法。
最终,也不知道是不是四营的顽强让小鬼子们打心眼里对其高度戒备,而导致小鬼子们不敢再肆无忌惮的赶夜路,深恐半夜遭到偷袭,而不得不在这里等了一夜之,天亮之时才敢在留下一个大队,并给这个大队配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后,才继续靠着两条腿,向三桥县县城出发。
而留在青龙山上的那个大队,其任务不仅要照顾伤员,还得防备四营的偷袭的同时,做好青龙山周边这一带路段的安全保卫工作,尤其是物资供应方面的保护,同时,也是为万一有事而接应大部队之意反正,这个大队驻守在青龙山上,意义重大。
四营残余之兵力,虽然拿拿一个联队为主的小鬼子们再也没什么办法拖住其速度了,可是,接着地利优势,跟这一个小鬼子大队进行游击战,还是有点把握的。
所以,接下来,就是四营跟这个小鬼子大队之间的斗智斗勇的故事了。不过,相对于三桥县那边的大战,四营这边真的只能算是小摩擦了。
如果说,四营这边打的惨烈,那么,三桥县县城保卫战,打的不仅惨烈,而且还得加上一个词顽强极为顽强,这点,用小鬼子战史的评价说支那人在这座小小地县城里进行了极为顽强的抵抗,让帝国皇军不得不以平等的目光与其血战要知道,当时,在狂妄自大到自认为天下第一的小鬼子眼里,视中国军队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就如同东亚病夫这四个字的别后含义一样。而能让小鬼子敬重,在小鬼子心里,这已经是给当时的中国军人最高的评价了。
从某方面说,这是突击团用鲜血和刺刀拼出来的不管事先敌人如何看待自己,都只能打打的敌人不得不重视,打的敌人不得不尊重,打的敌人不得不收起狂妄之心,打的敌人不得不胆寒。用手里的刀枪和热血胸膛,换取民族的尊严,打的敌人不得不认清残酷的现实而主动低下他们自认为高贵的头颅。
张青山率领着一营、五营和先期到达三桥县县城的二营会和后,立即进行了紧张而繁重的部署当中。不过,好在因为胡英泽先期带着五营和一些如医院、宣传队等单位早就在三桥县县城做了很多工作,因而,极大的减少了如修筑工事、县城内建立碉堡等工作,让张青山他们两个营,只需要根据县城的位置和工事进行部署就好。
宣传队早已分散到各个村镇,去发动宣传,主要有三点一,组织各村,有秩序的赶紧向根据地深处转移,要是实在转移不了的,则一定要保持警惕;二,各村的民兵留下来,一部分到县城保住修筑工事,一部分则留在自己村子里做好警备工作,还有就是联防,这方面,主要由游击队负责;三,发动大家把自己家凡是能吃的东西都要藏好。这方面,百姓们痛恨小鬼子的精神,从一点上就能看得出来自家粮食一时间实在带不走的,宁愿烧了、埋了、填井也不留给小鬼子。当然,绝大部分都自愿捐给八路军,然后由八路军组织统一运送到后方,再拿出来给乡亲们。
游击队主要是负责各村镇的联防,以及破坏小鬼子的后勤运输线。还有一点,伏击落单的小鬼子,和外面进来的汉奸在突击团控制了三桥县等三个县后,这里的汉奸已经迅速得到了清除,所以,别的地方不敢保证,但这三个县内是绝对没有汉奸的。
医疗方面,紧急征调了三个县县城内最好的大夫和药品,尤其是西医打仗,最急需的就是手术,而西医在手术方面确实比中医药强一点。关键是,见效快一点,没有那么麻烦。
而且,这些医生全部都在突击团医疗队的带领下,分成多个小队,驻扎在县城周边的各个地方,以便于运送伤员和及时救治伤员。当然,最好的那一队医疗小组,由五名擅长手术取子弹或者切除,并且有这方面经验的手术一声组成。另有五名医生则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如止血等紧急救治工作,还有三十名护士和一百名由民兵组成的担架队之所以全都要求由民兵组成担架队,并且给他们配发了枪支弹药,是考虑到在必要的时候,担架队可以立即变成战士,不仅可以在必要时掩护医护人员和伤员紧急转移,还能在必要时组成突击队,以便于突破小鬼子的封锁线。而且,这些民兵全都是附近各村落挑选出来的,对附近的地形十分熟悉。
还有很多部门,如后勤处等与战争有着直接关系的,都留下了大部分人。别的,全都早就转移到后方去了。
至于城里的老百姓,可以说空无一人,早在几天前,全都被转移到后方去了。但是,此时城里却有不少人在挥汗如雨,仔细看看,你会发现,这些人全都是青壮年。因为,他们不是民兵就是附近村落的年轻人,被集中起来,在这里修筑工事。因为,突击团已经算准了,再坚固的城墙,也挡不住大炮,而最为残酷的巷战,将是拖垮小鬼子的最好战术。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在张青山等人到来的时候,这里已经做好了迎接大战的准备。
所以,在胡英泽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这一切,感动之余,握着三桥县游击大队大队长李明的双手,只说了一句“同志们辛苦了。”
然后回头对带来的战士们说“都看到了吧要是不拔小鬼子赶出去,大家如何对得起乡亲们和同志们的辛苦付出”
公平的说,胡英泽还少说了一点,或者说,刚到达这里的他没有看到的是,乡亲们和游击队的同志们其实很少白天修筑工事,不准确的说,一开始确实是没日没夜的赶工,干劲十足,可是,奈何后来小鬼子的飞机天天来轰炸,就迫使大家不得不白天休息,晚上抢修被炸毁的工事和构筑新的工事。
因为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如何避弹,见到小鬼子飞机,大家就只知道一个劲的瞎跑,结果,死伤了不少乡亲们。
可是,乡亲们为了自己被炸死炸伤的亲友哭了一夜后,第二天,让家里人把尸体领回去后,擦干眼泪,继续赶工不辞辛苦、日夜赶工,手掌磨出血泡,挑了继续干,脚擦除了血,找点东西烧成灰,把灰撒在伤口上,从身上撕下一块布条,绑上,继续干
发展到后来,不知道是谁走漏了这样的速度还是无法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乡亲们知道后,不仅回家召集自己的亲友全来帮着修工事,而且,大家还派代表找到李明,提出派人到山上警戒,大家继续白天也赶工,这样的话,小鬼子飞机来之前,大家就可以躲避开了,而且,最大限度的能多给工事填一块砖,加一片瓦当时,感动的所有游击队员和宣传队员们都转身抹泪,为自己身后有这样的百姓而骄傲、自豪
于是,儿童团也有了用武之地。
当张青山带着人马来到三桥县县城的时候,所有预定的工事基本完工。
于是,张青山拜谢乡亲们,当天的晚饭,准备的格外充分,既是感谢乡亲们的有力支援要不是有着两千多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就这么大的工事工作量,光靠突击团先前派来的那些人和游击队,根本就无法完成。说的难听点,恐怕当水泥用的糯米都收集不到这么多,就更别说完成任务和修筑这么多,这么坚固的工事了。
同时,也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大战,鼓舞士气,让将士们好好吃一顿之余,也感谢将士们面对即将到来的惨烈大战的付出。
那顿晚饭,很多人哭了,也有很多人大笑乡亲们哭的是,眼前这么多大好男儿,就要为国赴死,九死一生。笑的是咱们中华男儿面对日蹄,依然不改英雄本色,敢于赴死,让日寇见识见识我中华男儿的豪杰志气。
战士们哭的是既为国尽忠,却无法父母膝下尽孝,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笑的是能和众多兄弟们一起共同打鬼子,一起出生入死,一起慷慨高唱军歌,一起英勇为国捐躯而自豪的大笑。
好在,没有人醉
张青山虽然亲自下达解酒令,却也下达了每个人只有一碗酒的命令既能跟乡亲们和战友们打成一片表达情意,又能借酒展现我堂堂男儿的豪迈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