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胜利前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火树
因为互有优劣,且无法经过实战检验,因而,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论不下,就只能交由张青山这个突击团军事上的主要负责人,然后通过突击团主要指战员参与讨论,进行最终的定夺。
如果遇到那种十分固执,或者是十分看重面子,固执己见,等级森严的负责人,下属提出的方案,估计十有八九会被当场给否定了。因为就目前来看,第一套方案稳扎稳打,确实不错,而第二套方案颇有点突发奇想,具有一定的战争风险,为求稳妥,自然要选择第一套作战方案。
可是,张青山不然。
张青山在生活上固然喜好面子,有时候为人也十分固执,可在战争面前,他却一惯于多听取意见,并且在战术上,一向都善于根据战场的变化而变化而张青山明白,战争是要死人的,决不能儿戏。同时,他更知道,在制定作战方案时可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可一旦定下来,就不能轻易改变,因为,作战方案决不能讲究民主,必须要有一个一言而决的主要人来定夺。否则,光是扯皮就能把所有事都给搅黄了,毕竟,战场情况瞬息万变,绝对没有十全十美的作战方案,也就是俗称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张青山把两套作战方案放在桌上,问道“第一套作战方案是由谁带头制定的”
“报告团长,是我。”
罗张二十四岁,突击团参谋之一。
张青山点点头,示意其坐下。
“第二套作战方案是由谁带头制定的”
“报告团长,是我。”
赵光明,二十四岁,突击团参谋之一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参谋小赵。
两人同岁,都是当初师部分派给突击团的人才,都是同年投笔从戎的大学生,经历也差不多。不过,从两人的个性上,可以看出两套作战方案的诞生。而他俩的能力都比较出众,被突击团领导班子看重的两个参谋,悉心培养。
罗张为人沉稳,属于稳妥形,爱讲究稳扎稳打,未得胜,先求稳。从军事上说,爱采用堂堂正正打法。
赵光明为人跳脱,属于爱突发奇想形,爱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军事上说,爱采用出奇制胜打法。
“来,小罗,你先把你的作战方案给大家念一遍,然后再说说自己所坚持这种打法的观点和利弊小赵再把你的作战方案念一遍,也说说自己坚持的这种打法的观点还有利弊。也好让大家心里有数,做好选择。”
说完,张青山顺手从桌上拿起烟,抽出根,点燃,吸了口后,右手食指和中指夹着烟,正色的看着众人。
等他俩分别陈述完后,张青山的第二支烟都抽完了。
“在这两套方案中,有不少共同点,比如说,都打算将现在驻守在龙凤县县城内的一营和三营秘密抽调出来,将县城交由龙凤县县游击大队临时接管。比如说,都赞成对三桥县县城围三缺一的打发这些方面,我想,既然你们都是这样想的,而我也赞成,就不在会上讨论了。”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敌人如何,我们都有必要先大致了解一下我们自身的实力。所以,在开始讨论前,我们还是请政委同志先给我们说说,我们突击团现在有多少人马,多少武器,多少储备。”
“根据团长的指示,今天上午,我对我们突击团的人马和武器弹药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向诸位同志做一个简单的汇报。”胡英泽拿起本子,站起来,打开后,念着“我们突击团现有四个营,刘兵同志所带领的一营,现有七百名战士”
“什么,这家伙这么快就达标”
胡英泽刚报出一营的人数,彭鹏就愕然的叫了句。不过,还没等他说完,就被张青山的眼神给硬生生把后面的话逼了回去按突击团成立之初所定下的规矩,突击团有多少个营可以不做具体的规定,可以视情况而扩大和减少,但是,每个营规定的人数上限最多只能是七百人,多余的,就必须往别的营去补充,这也是调节各营的整体实力不出现太大的偏差所做的一种硬性规定,要不然,人数上偏差太大,影响了各营之间的整体实力出现大偏差,不利于各营之间的竞争,更不利于团结。
所以,彭鹏才会如此惊讶,一营这才出去多久,居然这么快就达标了。
“一营现有老旧枪支只算步枪,但多数是从小鬼子那里缴获过来的三八大盖六百七十三只”
“李红辉同志所带领的二营,现有六百二十三名战士,现有老旧枪支六百二十三只”
“齐子轩同志所带领的三营,无论战士还是枪支,都满员。”
“彭鹏同志所率领的四营,现有五百一十四名战士,现有老旧枪支五百一十四只”
二营虽然属于出去比较早的,可问题是,他们出去不就后就回来协同保护青龙山,因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发展。但人手一只枪,还是很不错的。
三营就更不要说了,不仅出去比较早,而且,和一营一起,攻占了龙凤县。事实上,就算没有攻占龙凤县县城,三营也早就满员了。可是一营,因为攻占了龙凤县县城后,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弹药,都得到了巨大的补充发展,一下子就满员了虽说,大家早就规定,多余的人手和武器弹药,要上交,以便于团里统一调拨给其他不足的营里,可问题是,因为一营和三营一起攻打了龙凤县,三营不缺人手,只要稍稍补充点缴获的武器弹药,就能满足了规矩在那里摆着,他们就算是想突破规定,也不行,别的营可看着了,总不能什么好事都让三营占了吧而多出来的人手和武器弹药,那就只能用一句话来说明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营营长刘兵虽然比较傲气,可在这个时候,就算他想傲气,也不得不为自己一营考虑而放下傲气,甚至就算他想坚持,手下也肯定不干。所以,从龙凤县县城里的缴获中,既然三营用不到这么多人数和武器弹药,那就正好便宜了一营,所以,一营一下子就满员了,也就不稀奇了。甚至,他们还把二鬼子和一些自愿加入突击团的人中,多余出来的可以肯定,这些人中,基本上都是一营挑剩下的,要不然,如何对得起刘兵的傲然和狡猾,还补充给了四营。
至于四营,因为是抵达这一带后才成立,说白了,就是另外三个营基本上骨架子都搭起来了,兵员补充也达到了一定数量后,他们才开始成立,所以,相对于另外三个营,可以说是杂牌军,而且以俘虏居多里面啥样的人都有,另外三个营又看不起俘虏,所以,基本上都把俘虏丢给了四营。
偏偏四营又没有到外面驻扎过,一直负责保护青龙山团部,没有别的兵员补充门路,也只有不讲究了,啥人都要。
而且,青龙山保卫战,主要就是靠四营来保卫的。那一战,四营虽然杀退了敌人,也打死很多敌人,可杀敌一千字损八百,四营损失也不小,光是战死的就有近百人主要是因为新兵第一次上战场所致,还有就是没有炮兵的协助,而牺牲的绝大多数也都是新兵。所以,四营一下子减员不少,要不是后来从补充了一部分,他们现在的兵力能不能超过四百,还难说。所以,四营的枪多人少,也就是这么来的。
随后,胡英泽又把武器弹药和粮食等储备还有三个县的游击大队以及民兵的人数及武器配备做了个大致的汇报。
简单点说,就是以现有的物资储备,绝对能支持两长为期五天的团级作战。也就是说,攻打三桥县的武器储备,绰绰有余。
这让大家的信心增加了很大以往打仗,不怕流血牺牲,不怕以少对多,更不怕对攻白刃战,最怕的就是打着打着,打的正过瘾,正是关键时刻,突然娘的,没子弹了。现在既然不愁这个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这一仗,非打不可。
向胜利前进 第七百七十七章 商定(下)
“先说好了,这两套作战方案都很不错,不管大家采取哪一套作战方案,另一套作战方案都要暂时保存下来,今后绝对用得着。所以,没被选上的哪一套的制作者,也不必灰心丧气,不是你本事不行,只是你运气不好。”
这也是为了不打击失败一方的积极性。
正色的扫视全场后,张青山说“下面,就他俩刚才所述,请同志们畅所欲言,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不过,可先说好了,一打定下来,除非有重大突发因素,要不然,我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支持哪套作战方案就是支持,不看人情,不搞特殊化,不许和稀泥,要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家都笑着点头,可是,谁都不来开这第一炮。
不得已,张青山只好看向彭鹏和李洪辉他俩是营长,比他俩级别低的不好先开口,否则就有不知轻重的嫌疑。而比他俩级别高的又不能先开口,否则就有定下结果的意思。而他俩是营长,不高不低,正好合适。
“既然同志们都藏拙,那我这个大老粗就厚着脸皮来开这第一炮了。”李洪辉被张青山盯的心里不爽,只得放下笔,站起来说“我支持第一套作战方案。”
李洪辉扫视了一下全场后,继续说“之所以选择第一套作战方案,原因有两个主动权在我们手里,还有就是时间方面。”
李洪辉拿起本子看了眼后,边放下本子边说“同志们,现在小鬼子可比我们急,也就是说,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小鬼子只有被动防守,而无法主动进攻,所以,我们想打哪里就打哪里。第二个原因是,相对来说,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执行我们的作战方案所以,既然主动权在我们手里,而且时间充足,那也就是说,我们胜券在握。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冒险所以,我支持第一套作战方案,不为别的,就为了稳扎稳打。好了,我的观点发表完毕,请同志们指点。”
都是老熟人了,张青山对李红辉的为人也是有所了解的,知道他属于成熟稳重型的,所以,对于李红辉支持第一套作战方案的理由,也就不觉得稀奇了。
但是,第四营营长彭鹏为人相对于李红辉来说,就属于跳脱类型的了。对此,张青山也有所期待,因而,请李红辉坐下后,张青山直接点了彭鹏的将“老彭,你有什么看法”
“团长,政委,各位同志,我支持第二套作战方案。”
果不其然,彭鹏合上本子,站起来开口就旗帜鲜明的支持了第二套作战方案这才符合他的个性。
“支持的原因也很简单,既然我们兵力和武器弹药都很充足,主动权也在我们手里,时间也多,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采取更为妥当的打法了”
众人不解第二套方案明明是一种相对比较出奇的打法,怎么到了你嘴里,却反而成为更为稳妥的打法了呢
彭鹏大概是算准了大家都会产生这么个疑问,所以,他是笑眯眯地,带着几分得意之色的扫视全场,等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后,他才解释起来。
“之所以说第二套作战方案更为稳妥,别的原因我也就不说了,因为我一时间也没有想仔细,但有一点,我觉得就够了。”
彭鹏打开手边的本子,看了几眼后,合上本子,道“第二套作战方案中,提出以同仁县县游击大队进攻同仁县县城的主攻力量,从突击团内派出少许部队辅佐,这个方法就很好,因为,大家都清楚,小鬼子就是在等着咱们吃下同仁县,然后慢慢消化,以便于拖延咱们对三桥县的进攻。可是,大家认真想想第二套作战方案中提出的同时进攻两个县城的好处,别的不说,要是我们同时吃下这两个县城,那么,小鬼子就不得不退往别的地方,而拱手让出这一片地区,也就是说我们能尽快的把这一带连接起来,形成有一定战略空间的作战体系”
“反过来说,第二套方案里也提出来,光是攻打三桥县,而放过相对要极为容易吃掉的同仁县,那么,一旦小鬼子从三桥县内撤往同仁县,到时候,我们还不得再集中兵力进攻同仁县县城吗如此一来,别的不说,光是伤亡率,就必然比第一套方案中的要大,也拖延了咱们把这一带连成一片的战略目的好了,我要说的暂时就这些。”
接下来,大家畅所欲言,就这两套作战方案,说个不休。甚至一度出现,参谋跟参谋,参谋跟营长之间的争论,绝对体现出了畅所欲言这四个字的真谛。
张青山、胡英泽和田国忠,作为突击团最重要的三位主要领导,都很注意的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因为大家都清楚,一旦他们三位发表了意见,不管他们说什么,都有可能成为最终的决策。尤其是张青山这个最主要的领导,因其在突击团内威望太高,甚至可以说,在军事方面,他要坚持的的话,胡英泽和田国忠加起来恐怕都反对不了,各级指挥员多半也会默默地去按张青说制定的作战方案去打。
要是这个决策被事实证明是对的,还好点,就算大家明知有些地方不对,事后也不好说什么。可要是错误的,那就是一种不负责了成王败寇的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讨论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可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之后,很多对的可以扩大,很多错误都可以避免。说白了,哪怕是错的,也能尽最大能力在商讨时提出来,而在执行时最大可能的减少损失。
可是,张青山却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忽略了这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军事上的决策权
军事民主,历来就是军事决策上的一种辅助或者说是一种变相的制约。说白了,下面的人,尤其是参谋们,可以就部署提出意见,可意见就是意见,人越多,形成的意见就越多,而最终的决策权却是自己这个突击团团长,要不然,任何制定的战争方案都是白搭。
可反过来说,要是长期掌握决策权,尤其是一言堂那样的绝对权威,那么,绝对的权力就会导致绝对的自大从而压制住军事民主,最终也只会因信心的膨胀和自大而走向自我毁灭。
想到这些,张青山再看再听他们的争论,就有一种不同的感触事关重大责任重大轻易不作出决定,而一旦做出决定,就必须要执行尤其在战略上,必须要有这样的魄力和坚定。
足足争论了十五分钟,期间,张青山和胡英泽还有田国忠,也交头接耳的小声讨论。
最终
“咚咚咚”
张青山拍了拍桌子,等大家快速安静下来,并看过来之后,张青山笑着说“同志们刚才的讨论很热烈,这很好,我和政委还有参谋长也认真仔细的听取了各位的意见”
说到这儿,张青山不由自主的站起来,正色道“综合大家所述的各种原因,我和政委、参谋长一致做出决定按第二套方案执行。”
下面的人一听,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过,还没等反对者说话,张青山又说“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按照决定执行,不比再讨论了。”
要不说张青山在突击团内威望之高,可以说用气焰滔天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不,他这决定性的一定夺下来,下面那些反对者就不敢再说一个字。甚至刚才有人想要站起来发表反对意见,可一听这话,立马就硬生生地制住相对来说,这就是一言堂的一个好处一言而决
“不过,第二套作战方案,在大方向上可以,但在一些细节上必须要做出修改。”
说着,张青山雄视全场后,正色道“我命令龙凤县县游击大队,在一营和三营离开后,接管龙凤县县城之余,还要往该县周边,尤其是南、北、西这三个方向多派出警戒人员,防止别的先浑水摸鱼,做好应对任何意外的准备。”
“抽调一营一连以及一个炮兵班,帮助同仁县县游击大队夺去同仁县县城后,除了稳定县城外,还得往四周多拍些警戒人员,同样是要防止别人浑水摸鱼。同时,鉴于同仁县县游击大队人数最多,抽调出一百人,配合一连以及炮兵班,在三桥县通往同仁县的主干道上设伏,目的不在于消灭多少从三桥县溃败出来的敌人,而在于阻止敌人进入同仁县县城。等我们派出去的追兵赶到,立即实施前后夹击,消灭敌人。”
“三桥县县大队以及各民兵小队接到命令后,立即隐秘的行动起来,各小队负责监视各村各寨的其他势力,不仅要防止他们趁机作乱,同时也要做好警戒之责,一定要瞪大眼睛,以免出现意外之敌的出现,如出现,必须立即想尽办法予以滋扰,拖住其步伐,同时尽快上报三桥县县游击大队予以集合,负责东南面的警戒,尤其是发现东南面出现小鬼子的援兵时,必须要一边尽力阻击,一边及时上报”
“老罗,你们情报部门这次的任务可不轻,尤其是对三桥县县城内的情报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同时,配合突击连,争取给敌人来个内外开花。”
伴随着一条条命令而出,作战计划渐渐清晰起来,三县光复战就此拉开序幕
向胜利前进 第七百七十八章 意外连连!
“团长,这是刚刚收到的小陈传来的最新情报。”
离作战会议已经过去三天了。
各营已于今天下午,全部按命令集结于各自的战斗岗位。
此时,皓月当空,大山青黑一片,偶尔穿出几声兽鸣,让这份黑暗平添了几分紧张与畏惧。
张青山带领着二营和炮兵连,正埋伏于三桥县正东面约五里处,一座无名大山的茂密森林中。
看着周宝玉那微微皱起的眉头,张青山边接过纸张边问周宝玉“宝玉,你这愁眉苦脸的,怎么了”
“团长,你还是看看情报再说吧。”
一听这话,张青山心头一跳难道出了什么大事
赶紧借助手电筒的光芒看了起来。
在突击团确定的作战计划中,依旧采用老办法突击连事先潜入县城,等战斗打响后,视情况夺取县城东门,给敌人来个内外开花,一举攻破该县城规定的发起总攻的时间是明日凌晨五点正。
可还是应了那句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老话。
根据三天前的情报小鬼子将三桥县县城的北门堵死,所以,张青山选择的主攻方向是县城东门。可是,手中现在这份情报显示,今天中午,不知为何,三桥县县城里的小鬼子突然将县城的西门和东门也用石头等东西给堵死了,只留下一个南门进出。
看完这份电报,递给身边的团参谋长田国忠,张青山的眉头却皱了起来。
田国忠看完电报后,问道“宝玉,城内的同志有没有说到底是什么情况,让小鬼子突然这么做”
“没有”周宝玉摇摇头,想了下,道“就在昨天,县城里还是晚上八点才关城门的,可是,今天太阳刚落山,他们就关上了城门。这份情报,还是城内的同志觉得很重要,便冒险用绳索翻城墙送出来的。”
田国忠与张青山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神里看到了一个大大地问号难道是有人走漏了消息
如果真是有人走漏了消息,那问题可就大了此次作战无论在突击团的战略上还是对于本地抗战大局的走向,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可谓意义重大。突击团对于这次作战自然是高度重视,要不然,张青山也不会在停职状态下,依旧强势的要带兵打仗。
而此次作战的会议就开过一次,而知道此次作战计划的,除了团参谋部外,就只有营级指挥员次有资格知道突击连这种特殊性质的连队除外。也就是说,不管是无意中走漏了消息,还是真的有人叛变投敌,其在突击团内的级别都不低,这样一来,无论是问题的严重性还是影响力,都绝对不小。
而且,一旦作战计划泄露,其攻城战的难度必然会增大。别的不说,就算不是作战计划泄露,就目前小鬼子把三面城门都赌了,其中就包括突击团先前制定的主要攻击点东门。光是这一点,就给突击团的攻击力度增加大难度,而且,很有可能迫使突击团把攻击重点放在了唯一的进出口南门。
如此一来,看似同样是集中兵力攻其一点,但问题是,小鬼子也可以集中主要兵力来防守。这样两相对比,攻击一方必然是吃亏的。
不过,总不能当着周宝玉的面商量这个吧
田国忠想了下,问道“突击连还没混进城内吗”
突击连自然是执行内外开花中的重要一环,可是,这几天来,小鬼子对于进出人员的搜查力度明显加大了很多,甚至很多时候,都不要二鬼子们来城门口检查,而是他们亲自上阵,执行的一丝不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鬼子们居然破天荒的很少在搜身时,占女性的便宜了。而能让小鬼子的性子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达到了狗不吃屎的地步,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有更大的压力,压的他们无心再做别的。可此时此地,能让小鬼子都感到这么巨大压力的,就只有一个原因突击团要来攻击他们了。否则,无论是上级的命令还是本地百姓的反抗,都不会给他们如此大的压力,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通用的,也就只有外来的压力才会迫使他们别无它心。
而城内的地下同志还传出一份警告通过这几天的观察,发现只要有三人或三人以上进城的,尤其是男性,小鬼子都会找各种借口,要么将其关押,要么去城内小鬼子营地周围修碉堡。
也就是说,这样一来,突击团别说大规模的混进城内,就算是少量同志混进去了,可没有武器,尤其是无法将炸药包带进去,那么,混进去的意义就不大了。
“一个多小时前,赵连长传回来的消息说,他们还在想办法。”
田国忠又沉思了一下,叹了口气,对周宝玉说“算了,你派人去通知突击连,要是实在想不到办法就别勉强,免得打草惊蛇,还是先退回来,咱们一起再想想别的办法。”
“是”
等周宝玉离开后,张青山给田国忠使了个眼色,两人向山顶走去。
见四下无人,张青山背着手看着青灰灰地天空,昏暗暗地大地,尤其是视线中大山与天空交错只处所形成的线条,清晰的让人强烈的感受到了山川的壮丽,心头不由的升起大好河山,我辈当强之感。如果再配上现在的时局,就会加上一句如果失去,我辈之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