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长风万里尽汉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所有人都跨上马背,让我们用手里的刀枪,向敌人讨回他们欠下的血债!”
“真神保佑!”
四周的仆从军们一阵狼哭鬼嚎,也是这个时候贾汉吉里才有机会说:“我们犯下的罪孽早就足够下火狱了。”中国人很明显的是在借刀杀人,是在用他们的手在让他们与塞尔柱人之间的裂痕变得更深邃。
……
就在塞尔柱人的大军逐步向沿海山脉调集,甚至就连天方半岛上的部族都接到了桑贾尔的旨意,而与恩泽海岸的齐军变得气息古怪起来的时候,中原行省开封府境内的河道大堤上,一个满脸苦色的中年汉子正拖着疲惫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回了自己休息的工房。
“苦啊,这日子真苦啊。”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九百五十五章 天下最苦数河东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苦啊,这日子真是苦啊!”
周金义拖着疲惫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回了自己落脚的工房——就是用木板简单拼凑起来的简易房。
夏天热的要死,冬天冻得发抖。
这种简易房的木板厚度不会超过一指,冰天雪地之中顶个蛋用。
夏天时候不说,每到冬天里,不早早在四边垒上一圈土坯墙,都是要冻死人的节奏。
也就是在河堤工地上,别的不多,就水和泥多。
单薄的简易房四周现今已经多出了一层厚厚的土坯房,内中趁着帆布,塞着稻草,好保证木板的干燥。房顶上也遮盖着厚实的帆布,再在上面摊铺着厚厚的草席,这才让河堤的工房大冬天里没把人冻死。
这里是位于中原省开封府陈留境内的汴河工地。
对旧日赵宋天下的东京城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汴河的重要性,东京漕运四渠,汴河为最。全国最富庶的东南六路(淮南路,江南东、西路,荆湖南、北路,两浙路)的漕粮百货,均由该渠运往京师,所谓“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赵宋覆灭,陆谦根本没想过把国都定在开封,那最大的原因不是彼处无险可守,而是因为这地方的粮食物资之转运,就跟当年赵大面对赵二说的‘在德不在险’时说的一样: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但话是这么说,陆谦却也不会白白看着汴河被黄沙给淤积了。
开封虽然不再是国都京城,可漕运四渠却依旧是联系中原与四面八方的交通命脉。在如今这个时代,水运比之陆运可省时省力多了。
汴河以黄河为源,故与黄河一样,有着水流量不均,含沙量高的特性。往昔,赵宋朝廷为了保持汴河的畅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首先是分黄河水的汴口,河道因水流浑浊,含沙量增多,非经常疏浚难以通航。大中祥符年间,赵宋朝廷就有规定——三五年一浚,可河床仍不免年年淤高。待到真宗时候已初成地上悬河之态,等到仁宗朝时,就已经规定要年年浚通之。汴口冬闭春开,汴河每年通漕才二百余日。即使如此,至熙宁年间,开封以东雍丘、襄邑一带,汴河河底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陆谦也没甚好法子,似乎唯一可做的就是在黄河上游保持水土,禁止滥砍滥伐。但这些也不是短时间里可以见到成效的。
怎么办?把汴河白白废止了么?陆谦舍不得。所以,年年组织人力浚通,甚至一度让工部在彼处恢复赵宋捞浅军的设置。
古代河道清淤浚通也是有的么,还很是平凡。工具花样繁多。
比如用铁数斤为爪形,以绳系舟尾而沉至于水,篙工急擢,乘流相继而下,一再过,水已深数尺也。或是以巨木长八尺,齿长二尺,列于木下,如耙状,以石压之,两旁系大绳,两端碇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滑车绞之,来去挠荡泥沙,己又移船浚……
但在陆谦眼中都有些治标不治本,因为这般被荡起的泥沙,终究会在下游的某段河道中重新沉下来。当时工部就领了一任务——想个法儿,把泥沙给捞出来。
这与先前的办法有着很大的差异,但还是应了那句话,法子都是人想出来的。
一个水车加一个翻车解决了这一问题,虽然效率有些低。
大水车以生铁和硬木制成,质地坚固。放在船中心处,而船身也是中空船,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安放大水车。再以畜力驱动之,水车转动,底部的铁质刮板用来刮泥沙,水斗用来装泥沙。泥沙河水都进了沉淀池里沉淀,泥沙留下,河水则被小翻车引到了船外。
之所以说这一法子效率不高,是因为这种挖沙船还需要根据河流的深度来决定水车的高度,且水深过深的河流,这种挖沙船是没用的。水车够不到底儿,只能用效率更小的翻车,可深度同样有限制。
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
周金义所在的这处工地不在汴口,而在陈留。
大冬天里,行船已经无有,可挖沙船和配套的运泥工们却更见忙碌了。这一段河道里,四艘挖沙船昼夜不停的在总长度五里的水面上来回开动。
水面上都很难接起厚厚的冰层。
于此同时,一堆堆的泥沙也被挖沙船送到了岸上,之后就有周金义这样的小工出苦力了。
河底里泥沙可不会白白废弃,主要是用以中原省临河地区的铺路。距离再远,运输沙子就不划算了。
但这些都不是周金义要考虑的,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挣钱,然后是省钱。让自家的总资产和储蓄金全都达标,省的被移民局那些不干人事的家伙给记上本本去了。
所以,他是吃不敢吃,喝不敢喝。每天最大的兴趣似乎就只剩下看存折了。
想着今天是他过生日,但他家在数百里外的河东。那地方是全中原十数省份中,移民局制度最严格的地方。一般小老百姓都不知道是甚个原因,让他们省里的移民局这般的可恨。但陆齐官场上的不少人物却知道此事出于陆皇帝的指示。
一个河东【加大同府】,人口过八百万人,比之后世的晋西自然是要少很多,但在如今这个时代里,这人口密度可半点不差。
如是,在陆齐建立的这些年里,超过二百万河东百姓被陆续迁移到了河套地区,或者说是西夏之地。包括黄河‘几’字头以北的地区,也陆续移民数十万众。
把整个河东之民的数量控制在五百万之内,这个计划与关中的减民计划一样,虽然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更方便‘移民实边’,可也不能否认内里有陆谦那主观感情因素在。
人口少了,土地林木才能得到‘恢复’。把黄土高原染绿,陆谦的这一愿望很简单,很‘愚公’啊。
但造成的后果就是如周金义这般的许多河东百姓,一个个都把眼睛紧紧盯着自家的总资产和储蓄金,唯恐一着不慎落得“榜上有名”的下场。
而河东行省的‘贫困标准’在整个中土,那也是首屈一指的,不,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近乎于是用行政的法子逼迫河东各界百姓去绞尽脑汁的挣钱。因为河东的‘贫困线’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向上增多的。
如周金义这般老在及格线上徘徊的人家,能做的就只有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的同时,同时也把河东老抠的传统给发扬光大。
明明是生日,周金义依旧舍不的吃,舍不得喝。把工地大小食堂都转个遍,画饼充饥一样,手中拿着一张油饼回工房去了。路上还不停地叹息着:“苦啊,苦啊……”
想他家里,银行存款多达三百元,家中粮米满囤,放在三十年前,村里的地主亦不见得有他家富裕,可怎就连个‘吃喝’都不敢了呢?
唉声叹气里周金义推开了房门。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九百五十六章 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哦……”
扑鼻而来的酒肉香气,还有映入眼帘的满满一桌酒菜,让周金义大为愕然。
如此丰盛的酒席,简直就是奢侈。要清楚他们这个工房里的五名工友,可都是工地里掏苦力的小工。
每月五块的工薪,还包管基本的吃住——住宿有工房,而吃则有大食堂,能吃多少吃多少,不限量。但想要吃的好,还是要去小食堂,那就要花钱。
眼前的这桌酒席,有荤有素,有酒有肉,热的凉的十六个菜,怕是没个一块银元是置办不下的。这可不是他们工房的工友能担负得起的。
“周二哥!快快入座,只等你了。”刘永高叫着,他是整个工房里年岁最小的,至今尚未成亲。
但同时他却是这个工房中‘工龄’最长久的人,五个人里只有他和另一个叫刘峰的是常年待在工地,不一定都是在陈留,但整个黄河主支河道若干,不愁没活干却是真的。
余下三人,包括周金义,那都是临时短工。过了农闲时候,还是要返乡种地的。
周金义云里雾里的坐下,搞不明白眼前的这一幕是怎生回事。
“今日是给二哥庆生。我等虽非血亲,但有缘千里来相会,同聚在陈留,亦是一大缘分。小弟就今日做东,邀哥哥们喝上一碗。”
“金义啊,快坐。都是小五的一片心意。”工房里的人都待在一起一俩月光景了,谁还不知道谁家的底细呢。周金义是河东人,平日里吃穿用度可说是五人中最差的了。原因何在,不问自明。
中原北部与河东相邻,黄河一线常有河东汉子来做工,那里是甚个场景,谁还不知道?河东老抠的大名早就传遍中原了。
刘峰是五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个。
“是啊,周二哥。就等着你啦!”说话的一人是五人众中两个无名氏里的一个,他看着满座的好菜,已经是口水横流了。
周金义的注意力也瞬间被好酒好菜给吸引,大食堂的饭菜也不是全无油水,可跟小食堂不能比。要说别个还会隔三差五的去小食堂打此牙祭,周金义却是全没在小食堂花过一分钱。
酒肉的香气刺激的他狂流口水,内分泌物暴增,肚子里的饥饿感叫他自觉的能吞下一头牛。
“来,俺也敬大伙一碗。干。”
“干!”
周金义心中所有的不解全都推到脑后,先吃进肚里,喝进肚里再说。一群人吆五喝六,海吃胡喝来,那叫一个香啊,满嘴流油,满脸傻笑。而战斗力真就是不弱,不愧是干苦力的,一个个盘底儿精光。
“今后就难再吃的这般可口的饭菜了。”刘峰把碗里最后的酒一饮而尽,一副叹息的口吻说着。
“刘大哥,小五,你们这是要……”周金义不是没眼色的人,先前就觉得刘永和刘峰有点不对,现在再听到刘峰的感慨,当下问道。
“唉,日子没法过了。那畜生喝酒打坏了人,全没占理,被直抓去了号子里。虽然不孝,可总归是儿子,俺就这一个儿子,不能不管啊。”年纪已有四十的刘峰苦着脸说。“那边【受害者】要二百银元的赔偿,俺就是借也借不来这般多钱啊。那畜生也至少要判三年,家里的儿媳孙子怎办?”一切都要钱。
“为了钱,为了孙子,把俺老命要了去也甘心。”所以,他在听说军队里招募辅兵去天方时候,刘峰义无返顾的报名了。每月五块银元的薪俸,看似不比在河堤做劳力多,但辅兵也能分战利品,虽然不多。而且进了天方之后,再是老实的人也能捡来些物件吧?
那银行见到他出示的辅兵证,立刻给他贷了二百块。刘峰又把自己的积蓄,还有刘永借他的二十块,都留给了儿媳孙子。现在就只等着腊月初去报道‘入伍’了!
周金义和其他两个无名氏一听都明白了,刘峰这是给儿子背锅去了,别看他一口一个畜生,那他那儿子也端的不是玩意儿,但再不是玩意儿,那也是他儿子。
出了这事儿,不是刘峰来背,还能靠谁来背?
以他们的脑子,也觉得刘峰除了这条路可走,是再无别的路了。那刘永也跟着参军又是为何?
“哥哥哎,俺年纪小小,不趁着年轻拼一把,只把岁月耗在这工地上,能得个甚好的?”
他爹娘是都在,但打死刘永他也不会回乡去。横竖有他俩好弟弟去代他尽孝么。
周金义看着刘永、刘峰,想到了自己。他日子苦不苦?苦的很。天天算着家产,唯恐过线了去。可他却从来没想过要投军,也没想过迁移去河套或是西域去。
因为周金义心里踏实的很,他有钱,他有粮,对比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现如今周家的生活真能让人做梦都笑出声来。
而就算是真被移民局的腌臜玩意儿给盯上了,他也不怕。因为他手中有钱!就是被移民了,他的家产也会折算成银子兑给他,他手中有钱还会怕个甚?
所以,他是不会去参军的,打死也不会去的。
在中国内陆,有的人为了免去‘移民’之灾,一个个急着去主动参军入伍——这是朝廷对军属的一优惠政策。可同样也有许多人,宁愿被迁移到万里之外,也不愿意去战场上打拼。
周金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所以,当如此这样的周金义忽的撞上了刘永、刘峰,那心中激起的浪花是很高很高的。一夜里他是翻来覆去的没个安宁,周金义失眠了。在工作量很大的河堤工地还能失眠,完全可作为工部‘仁慈友善’的一例证来大肆宣扬。
可刘峰与刘永两个当事人却睡的十分踏实。在把他们的决定说出来前,两人都不知道已经在心里想了多少回:“俺这一去,要么就死了,要么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寒风呼啸,一场大雪无声无息里湮没了陈留。
清晨起来的刘峰和刘永两个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背上背着卷裹起的铺盖,推开房门,一股割肉样的冷风就直吹进来。夹杂着零星的雪沫,叫人瞬间感受到了寒冬的深深恶意。
“走了。”
“走啦。”
从今天起,黄河一线的工地上少了两个刘姓的小工,而组建中西征军里则将多出两个不起眼的小兵。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九百五十七章 佛道带来的惊喜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老老实实的种地交租,用爹娘积攒半辈子的积蓄娶个丑婆娘,然后生儿育女,让子子孙孙与自己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而若是一不小心欠上了高利贷,整个家也就完蛋了,因为那是普通家庭用自己的一辈子的辛勤都还不清的阎王债……
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时候,普通农民的日子似乎都是这样熬过来的。只有少部分时间,譬如大乱后的大治之世,人口在大乱中损失殆尽,土地显得相对富裕,当权皇帝又不糊涂——比如汉初的授田,隋唐的永业田等,这才能让底层的农民们喘口气。
一般来说,大乱之后有大治,那不止是百姓们人心思定,更因为一场大乱已经收割去太多的人头了。
可现在的问题是。陆谦踹翻赵宋的时候打仗太过文明了,举国上下没有遭受人死大半的灾难,所以,从本质上讲,中土境内的人均土地数量可不是很多。对于平民百姓言,如果想要出头,背井离乡去往他处就是必须的选择。
如新福和湾湾比,那是森林和树林的差距;而用湾湾比之一水之隔的八闽之地,那就是树林和一棵树的差距。因此,二十年的时间早就如一张大网,把愿意改变的人全都已经筛选了出来。
原因各不相同,但只要结果是一样的就可以了。
这些年里,陆齐势力范围和‘本土’面积的飞速扩张,就与他们的付出和牺牲密不可分。
只要跨出去一步,崭新的生活,全新的人生,很苦但很有希望的未来正在等待着他们!
就像正在棉兰老岛上砍瓜皮的新福安保公司下属的一支支保安队里的队员一样。
这个在三年前,陆鄂十五岁时被陆谦允许成立的安保公司,在登上新福的第一天起就被血色侵染。
在如今的时代,‘安保公司’早已经烂大街了,谁都知道这实则就是一支武装力量。不过披了一层伪装罢了。
从日本到南洋,再到西域和塞北、东北,一个个来自中原的安保公司活跃其上。背景小的,或是比较安分守己的,那就如前文出现的张宪所在的‘单位’一样;而背景深厚的,来历牛掰的,那就跟新福安保公司一样了。
他们先用两年的时间讨平了一个个‘桀骜难驯’的新福岛土著,然后转战棉兰老岛。后者的人口远不如新福岛来的众多,文明更是野蛮,不要说土著如狼似虎了,他们连铁都少有。偶尔能见到几把青铜短剑和匕首一类的,在安保队员手中的钢刀利刃面前也不堪一击。但那里山地、高原广布,密林丛生,沼泽随地都是,完全就是一副热带原始森林模样。
土著人口是不多,却很难接触。但一旦给接触到,便就很难逃脱安保队员的手掌心了。
不要忘记了信仰,和尚道士们‘腾云驾雾’,‘金光闪闪’,还是很有逼格的。几个载人的热气球,运气好了都能轻易地收服一个土著部落。
在强大的外来攻势面前,棉兰老岛虽然地形复杂之极,却是大有可为。
讲真的,佛道界配上热气球装逼后的效果,其巨大就是陆谦这始作俑者都意想不到的。那不只是在美洲发挥出了巨大作用,就是南洋也犀利的一比。
以土著反抗最激烈的爪洼和苏门答腊为例,两地的土著看到一个个高坐在‘天’上,周遭金光闪闪,脚下金色莲台、五彩祥云闪闪发光的时候,任是敌对意志再是顽固的土著,都会感到自己是在与神为敌,都会为之动摇。那些不坚定者,如是就成为了新王国的顺民。至于继续抗争的,那就不需去多考虑了。
事实上两地的土著之所以能支撑到现在,最大的原因依旧是当地地形复杂。
以苏门答腊岛为例,十多年了方明还没有彻底统治,真的是土著们战力强悍么,真的是他们悍不畏死么?那是扯淡。
苏门答腊岛的地形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山脉横贯全岛,山脉以东是广阔的冲积平原,一条条发源于山地的强大河流把淤泥带到下游,从而形成辽阔的冲积平原,遍布沼泽——如巨港。虽然事宜耕种的土地很少,因为这里都是大片的热带森林。但却是这里土著的主要活动地区。
而山脉以西的近海平原则因为过于狭窄,又经常受到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还有一次次的狂风海啸的冲击,生民很少。方明至今对其都未见开发。
这里的土著在最后的一支主力军被击败之后,就只能靠着密布全岛的雨林来与陆齐周旋,一年一年又一年,整个族群的文明度在飞快下降。
文明倒退了几百年,现在那些敌对土著手中不要说是钢刀坚甲了,能有把烂铁刀就已经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砍在方明军的战甲上都破不了防!
他们真正叫方明头疼的是对平民和一般村镇小城的袭扰。就如是地洞里的老鼠,叫人厌恶。却又不能不正视他们的存在。
不过即便持着这样简陋的武器,处在如此劣势的环境下,该反抗的土著依然非常顽强!那西苏门答腊本就有不少地方是三佛齐人都未曾征服过的,他们岂会臣服于方明?
战争的模式对于肃清苏门答腊土著的反抗是见效很缓慢的一法子,但在热气球出现之前,却又是方明唯一能建立统治权威的法子。
现在几个剃着光头的摩尼教和尚,偶尔坐到热气球上亮亮相,就能收拢不少顽抗的土著,这是大大的美事。
可以说,热气球的出现,为中国彻底征服东南亚提供了一极好的良机。
也是让陆谦都意想不到的一大惊喜了。
……
把视线再转回到刘峰、刘永的身上,或者说是把视线在转回到陆齐西征大军的身上。
随着寒冬一日日过去,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一支支步骑兵也慢慢的越过河西走廊,进入到了西域。这里是陆齐大军集结的地方,不管是齐军,还是仆从军,亦或是辅兵。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九百五十八章 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在天方世界,冬季从来不是一个对战争有妨碍的季节。最低也就是零度上下的气温,根本不能威胁到士兵们的战斗力。只要准备妥当,战争在冬季里仍旧能够正常进行。
所以,当杨幺带领着军队从海岸山脉以北‘凯旋’而归后不久,越来越多的消息就从北方传来,塞尔柱人的大军来到了。
桑贾尔以大臣格尔沙普为将,统帅着超过两万塞尔柱大军,就赶在了腊月时候来到了胡摩斯港。
由于陆齐在胡摩斯港立足的时间尚短,根基还没打下,故而并没来得及打探出详细情报。只大致知道格尔沙普手下军队数量,以及组成成分。
两万人是个很笼统的数字,内里掺杂了太多的部族军队。只说内里的精锐力量,也就是在欧洲都大名鼎鼎的塞尔柱古拉姆骑兵,那是连两千人都不到的。余下的都是些塞尔柱步兵,或是如杨幺先前遭遇到的塞尔柱武装一样的部族军,战斗力和军事素质都很是不值得信任。
古拉姆在波斯文中是“经过训练的奴隶”的意思,泛指一种职业化的军队。在各大突厥王朝与波斯王朝中,古拉姆军队是他们的手心宝,是精锐中的精锐。
古拉姆一般以骑兵为主,步兵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骑兵中又以重装骑兵居多。他们最初时候的身份都是奴隶兵,从小被灌输忠于主人的理念和天方教义,要经过七年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古拉姆的一员。
1...389390391392393...4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