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长风万里尽汉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占克舎到了尼勒哈尔帐下这段日子来,也已经搞明白了事情的真实因由,是尼勒哈尔捣的鬼。非是他对塞尔柱人的诱惑动了心,派人赶制沟通了康勒人和基马克人,那两部人马怎可能置部族数辈人繁衍生息的牧场于不顾,在那个时候袭杀乃蛮?
这都是尼勒哈尔的罪恶。这个不能抵抗诱惑的小人!
“不准逃。不准逃,给我往回杀——”
尼勒哈尔手下还是有敢战之人的,就比如纳扎尔,那个带兵攻杀乃蛮的右翼贵人。
他是尼勒哈尔手下甚为得力的大将,带着上千骑就驻扎在库蛮城南二三十里处,此刻带着手下兵马终于奔了回来,赶到了战场。迎头撞上了呼延通!
后者是姚友仲手下几名军将中最低的一个,他是徐徽言的得力干将么,那徐徽言混的也不比姚友仲强多少了,按道理呼延通是要更差的。可是人家有个好姓氏,因为同属呼延一脉,得到了呼延灼的大力提拔,还有呼延庆的照顾,不然他岂能与王德等人并肩?
此刻看到纳扎尔所部,双眼登时亮了,“弟兄们,跟我杀啊……”
士气高昂的陆齐铁骑断没有害怕的道理,呼延通带领着手下兵将仿佛是一支大铁锤,向着纳扎尔部就直砸杀了下去。
彼此的战斗力,彼此的武备水准,彼此的心劲斗志,齐军都完全碾压纳扎尔军。完全不用考虑,五百精骑奔涌,两千只马蹄下将一个接一个的克普恰克人踩到在地,用冲刺的速度撞杀进了纳扎尔军中。
那疾驰了三二十里奔回的克普恰克骑兵,凭甚么来与身着半身板甲,斗志高昂的齐军抗衡?被呼延通军这么一冲,就仿佛一群遭遇了猛虎的羔羊,乱跑乱撞乱叫。
二者是高速冲撞在一起的石头和鸡蛋,那速度有多快,鸡蛋就有多凄惨。
“混账,混账!”纳扎尔破口大骂起来。如此狼狈的身影还是钦察大草原上骄傲的勇士么。还是在草原上纵横奔驰的苍狼子孙吗?
在突厥人的传说中,他们就是狼的子孙,是苍狼引导他们取得胜利。作为突厥族神圣的图腾物,突厥诸部落中,以狼为图腾,每于旗纛上图以金狼头。突厥可汗亦每以狼头纛赐其臣。
中亚大草原上的一支支游牧民族,很多都是突厥的后裔,他们与喀喇汗国一样,都是塞北大草原上的失败者。在老家立不住根脚了,就无奈的向西迁移了。
从乌古斯到基马克,再到克普恰克人,都留着突厥的血脉,至少东克普恰克汗国诸部身体里的突厥血脉还很浓郁。包括塞尔柱人的祖先,乃至历史上的奥斯曼,他们的根苗都来自突厥。
“碾过去,碾过去,快提速,提速——”
占据着优势的陆齐马军就像一硕大的血肉碾盘,滚滚而来。
“呜呜呜……”激昂的号角声响起。这是在告知城内的牛皋军。
“好——”时刻枕戈待旦的城中将士们振臂高呼起来,“弟兄们,打开城门,随我杀啊。”
两万克普恰克骑兵一败涂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一窝蜂的往西逃难。齐军也随之凌乱了来,汇合了城中的骑兵后,三千多铁骑分成以营、都为单位的编制,追赶着四五倍于己的敌骑,奔杀突进!
这一杀,就直接到天亮!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九百一十六章 朝廷开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克普恰克的战报送到陆谦手中时候,时间已经到了次年四月。这是洪武十六年!
陆齐朝的好事情可并非只是一个东克普恰克汗国,还有耶律大石那边的捷报——在他与田虎军的精诚合作之下,伽色尼王朝彻底成为了历史。
陆谦看着送到的战报,心中还是很感慨的。
在万里之外讨灭大国,陆齐朝半点没有兴师动众,更没穷兵黩武,只是一支偏师便破灭国家,执其君长送于金陵。这让他忽的想到了当年对西域各国和西南夷生杀夺予的大汉。只是那克普恰克也好,伽色尼人也罢,他们的实力可是远比当初的西域各国与西南夷各国强盛的多。
这叫陆谦心中涌起一股得意来,还有一股深深的自豪。
陆齐之国力,大军之战力,可不已经是远超唐汉了么。那刘汉时候有“一汉当五胡”之说,在高桥马鞍与马蹄铁传入草原之后,就已经不再听闻了。如今之陆齐军却是再次重现了那句话了,算上火器,综合实力还能更强!
吊打一切不服,没有半点压力。
他内心里都难以继续按捺,脑子里直想着西征、西征。
虽然他知道现在实不是西征的好时机,很多准备他且还没有做。比如塞尔柱人,不把天方世界打的服服帖帖,安西都护府境内就难以彻底安定。那里不安稳,陆谦又怎可能放心西征?
而且朝中的大臣们也不会同意,对比向西打欧洲,他们更渴望现在就打天竺!
“陛下,塞尔柱内部,桑贾尔的整合还欠缺些火候。花刺子模人降于我朝,其人都不见发兵征讨。”这是桑贾尔准备不足的最直接表现。
萧嘉穗眼睛看着地图,整个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北天竺。
“今日,我军安西都护府刚刚立下,彼处军力、物质尚未准备充裕,此时进攻塞尔柱人,非是良策。倒不如趁着伽色尼人倒下,大军顺势杀入北天竺去。臣听闻南洋各国已经组成一支联军,蓄势待发,兵锋直指波罗王朝,陛下何不也借机发兵?”
从各国的实力和社会情况,还有彼此间的团结程度看,天竺各国的凝聚力比之天方世界差了不止一个档次,现今陆齐在大西北的兵力进攻塞尔柱还有些欠缺来,可要是打天竺,萧嘉穗认为足够也。
吴用也是赞同,在萧嘉穗后就接着进言道:“陛下,朝中战将如云,从下到上,多少将士渴望厮杀。只要陛下定意,轻轻一招,便有的是将士想来填补那三旗兵马的空缺,为朝廷冲锋陷阵。”
“这些年里我军虽厮杀不断,然以臣之见,陛下实也是克制。我大齐兵强马壮,倾吞四海亦是等闲。且臣以为,那天竺既在陛下的规划之中与南洋、塞北都有不同,甚至与安西都护府也犹有很大差异。后三者陛下皆欲改为汉土也,天竺却非是如此,而仅仅是一殖民地。既然这般,大军杀入天竺去,又何须做与征战南洋、塞北之地时候一般的准备。”
“以我朝兵马之犀利,调遣三两万军兵,再合着西域、安西两地的附庸,聚集上五七万兵马,浩浩然南下,足可叫天竺变色。”
南洋、塞北之战都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几乎是瓜熟蒂落了,这才大军出击,动手摘下果子。那是因为陆皇帝要将这些土地变成汉土也。
可天竺在陆皇帝的计划里就是一块向中原输血的殖民地,陆皇帝没打算把阿三哥归化入华夏,那又何必像之前那样,准备的十足齐全后才动手呢?陆齐大军的王师风范没必要在北天竺体现么,真体现的太好了,朝廷还怎么来弥补财政赤字呢?
在吴用看来,对北天竺各国的进攻,完全可以看做‘耶律大石’第二。
后者对伽色尼王朝的攻势开启的多么仓促?必要时候都在以战养战,陆齐军对北天竺的攻伐完全可以有样学样。
调去一些人,再召集西域、安西的各部附庸,凑出一支大军南下,也就足够了。
因为夺取殖民地根本不是陆齐朝的负担,而是代表着丰厚之极的利润。当地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个个肥的流油,陆齐军征服北天竺后,不狠狠地宰上一刀,吴用都觉得亏得慌。
而至于天竺世界的利润,那不仅可以用来做对美洲地区的先期投资,还能极大的弥补一下朝廷的财政赤字。
陆齐朝的摊子铺的越大,那一年年积累的财政赤字就日渐升高,虽然这些个赤字都在朝廷增发的纸钞中给弥补了,但这种‘财政模式’若是一直持续下去,那终究有一天会玩蹦的。
因为朝廷发行的纸钞是建立在银行的金银储量上的,当然,那也与国内的实际流通量休息相关。就比如陆齐朝的官吏军兵公职人员的俸禄,那都是纸钞做结算的,那也是陆齐朝的实际纸钞所需的“根本”。
陆齐朝的财政部门是不发薪俸的,后者归银行来统一发放,而那每年收入银行的金银数量实则是远不够整个朝廷的公职人员的俸禄开销的,其差额部分便就是信仰增发的钞票。这在实际上就是替朝廷财政运转在“消减”了官吏俸禄、军兵俸禄等公职薪俸开销的压力,这减负不要太大。
陆齐朝现在发行的纸钞和中原银行的金银储蓄量比在1比5这一档上,上下略有浮动,但是不大。朝廷手里还握着大批量的‘现金’,因为陆齐民生恢复,社会财富在增多中,纸钞作为社会货币的一种,尤其是朝廷直接掌控的货币,适当的增发一些,这是理所当然的啊。而这也才是这些年陆齐朝财政始终健康的最大原因。
按照后世的金融理念,只是四倍量的增发,也就是一两银子当五两银子用,可如此比例根本不可能引发挤兑危机。
要知道前世71年的那场美刀危机,在美刀与黄金直接挂钩的情况下,那可是一百亿出头的黄金储量而印发了7000亿美刀的富兰克林的。
更别说纸钞背后屹立的还有陆齐朝,现在的陆齐朝如日中天,百姓们拜服信服,朝廷的信誉度在民间是刚刚的。老百姓们根本想不到纸钞是在增发!挤兑危机根本不可能发生。
但近来的数据表明,1:5的比例已经要兜不住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原因就是随着陆齐的发展,陆齐军队数量,和新辟疆土设立的官吏公差,加之内地各处的学堂、医院数量的增多——这两类设施中,公办才是主力,民办学堂和医院也有,但数量比之公办的来不值一提。
这些学堂里的老师,医院里的大夫,与那管理公差和大兵哥一样,都是吃公家饭的。学堂、医院虽然本身会有一定‘收益’,但这收益流入的却是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中。
而那两者与银行印发纸钞可是两条路!财政部门收入再多也不会给他们发工资。
简单的一句话——银行肩头上的压力在增多。
在纸钞还不能完全取代金银铜等金属货币的情况下,纸钞实质上只起到一种辅币作用。银行印发纸钞的“根本”是陆齐朝每年开采的金银数量,而不是陆齐朝国民财富的增长率。
从中原、日本等等挖出来的那些金银,至少八成会被铸成金银币,内里再至少有一半成为银行的储备金,余下的才会在市场是流通。十多年来,朝廷的公职人员,包裹各层官吏、军兵、警察、老师、大夫等等,其薪俸来源可都是在银行,而不是朝廷的国库。
而现在的问题就是,陆齐朝开采的金银数量已日趋稳定了,在美洲的金银没有大笔的汇入进中原前,金银方面已经很难再有突破性进展了。
虽然进出口贸易让中国每年都出超甚多,国内可以说是大大增多了金银的储存量。这些金银也会从银行进进出出,毕竟兑换成金银币或是纸钞的话,他们方便交易么。如此,每年银行也会因此而赚取大笔的利润。可其主体还是在于陆齐朝每年开采的金银数量。
这就意味着银行每年新印纸钞的数量将会稳定,可因为国内的发展,因为开疆辟土,及各地学校、医院的增多,因为吃财政饭的增多,银行实际上要发出的‘薪俸’却在一直增高。
1:5的比例在向着1:6迈进,当新一年的财政预算出炉后,朝堂上不少大臣心里头都没地儿。不管是许贯忠、萧嘉穗,还是吴用、蒋敬这些人,时代的局限性叫他们对这一状况赶到恐慌。但是想要让他们从财政支出中扣除些金银填补银行的“大窟窿”,他们却又不情愿。
这些人的应对方式,就是开源——比如打北天竺。
尽快的寻到一块宝地,狠狠地赚上一笔,来增大国库收入以及银行的储备金,缩小纸钞的压力!或者再直白的说话,那就是立刻抢上一笔!填补窟窿。
说到底,那银行与他们朝堂都属于陆齐,都是一脉相连的。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九百一十七章 万事皆以我为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朝堂上形成了决意,陆谦也不反对,如是轰轰烈烈的‘备战’便就全面铺开了。内里不止有军事上的一系列举措,更有关乎文治的许多动作。比如选官!
……
春夏之交,本是天下做官之人最为轻松的时候。因为农忙夏收还未到来,且是风和日丽,气温舒适,不冷不热,一岁惬意清闲莫过于此啊。
可是洪武十六年的四月里却是一个例外,金陵城一道旨意下来,震动了整个中原官场。
凡是过去三年,包含入职不足三年者,绩效考核为中下、下下者,是人人都收到了吏部与各地方验选司下达的招呼。那意味着他们都有可能被调职了。
调职并不可怕。也是陆齐官场上的一大特色!
因为“责任追究制”和“连带责任”的落实与实施,陆齐朝的大小官员经常有被调整职务的。因为那绩效考核在现在这个时候,执行的还很是严格。毕竟陆齐朝才建立十几年么。扣除了每年被砍了脑壳的贪官数量越来越多这一事实,整个陆齐朝那都是昂扬向上的。
体制未曾腐朽,被严格遵守的规章制度,效用自是不差。就像在明初,朱元璋给的俸禄能让全天下的当官的喝稀饭度日,故而年年剥皮揎草。虽然那贪官污吏是前赴后继,似乎悍不畏死,可只要是正常人又如何能不怕呢?
陆谦现如今的手段与历史上的朱元璋有着一样的心思。都是以一种‘手段’来遏制贪腐。区别是朱元璋玩的是严刑酷法,而陆谦玩的是金钱奖励。
效果上,后者居上。原因不是金钱激励比严刑酷法更牛逼,在陆谦看来,这更多是因为陆齐朝官员们的经济基础比明朝做官的强上十倍、几十倍。
纵览古今中外,各国针对政治贪腐问题的手段都是一致的,以‘规章制度’来遏制其发展。
可效果有大有小,原因关乎到方方面面。但内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是人,再好再完美的规章制度,去执行它的还是一个个的人。
当‘人’的整体态势还没有下滑到水准以下时候,就像历史上的明朝中晚期,那朝廷的政治就大致能保持一个“清明”状态,各项规章制度就也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执行。
陆齐朝就是这么个情况。
绩效考核的可信度且是不小,中央吏部和省府州地方的验选司,就根据绩效考核的成绩,掌理官吏班秩迁除,平均铨法。铨法是历朝历代用老的一个词汇,意思就是指选拔、任用官吏的条例。
而各级官吏差人的绩效考核又不被验选司所掌控,而是专门设立的有考功司。
事实上,这等同把吏部的职权一分为二,如是才有了掌控官员升降调度的验选司和考量官员成绩作为的考功司。
也正是这两个部门的存在,绩效考核与其后的职务调动,就如是一口悬在头顶的铡刀,让所有公职人员思之便提心吊胆。可同时间,他们也很无奈的,被迫之下,就只能熟悉并接受了这一点。
这件事在初期时候根本没有引起‘下位者’的关注,这太平常了。
但很快的,一股波动就无可抑制的荡漾开了。因为接到招呼的官员范围太大太大了,大江南北十几个省都在这一范围内,自然就让人内心慌张难安了。同时间,朝廷要对北天竺开刀的传闻也被敲定。于是,很快就有人把这两者联系在了一起,而更坏的结果是朝廷竟然承认了。
这下就真的荡起轩然大波了。当绩效考核与去天竺当官之间划上等号的时候,那一个个陆齐朝的官吏公差们,便都体会到了当初“贫困人口”表目上那些百姓们等候“迁移”,等候命运的裁决时候的恐惧和忐忑不安了。
而除了这些个大小官吏公差外,尚在观政期间的新科进士们,也在调遣范围之内。吏部使人明白的告诉他们,愿意前往天竺者,官升一级。
那不愿意者,自然是不少,可愿意前往的同样也有。因为上二百名新科进士中,有的是身份背景有依靠的主儿,这些人不怕一辈子都“流落”到殖民地,他们更看重的是官升一级。
就比如定远伯朱武的侄子,这一侄子虽非嫡亲,但好歹没出五服,血缘且是亲近。当年他犯事后跑路华州,落草少华山,人家还受到了些连累。
如是时来运转,定远朱氏因朱武而兴旺起来,但眼前这族侄一家却尤其得朱武亲睐。那万事皆有因果,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天上落馅饼。
“伯父……”朱涟很有点心动。“那可是个上好的去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物产富饶,其富不亚于中原!”
“天竺……”朱武口中说道这两个字时眼睛眯了一眯,身为军方大佬的他心中对之当然有不少了解,那的确是个好地方。“你有心了。”能这般评价天竺,这证明朱涟对天竺是有了解的。
此时的天竺其实已经算是中国第二重要的贸易伙伴了!
随着大门被打开,大批的丝绸、瓷器和各种奢饰品潮水一样涌入天竺,那些天竺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们消费能力极强。特色的种姓制度确保了天竺上层统治者有足够的财力进行消费,同时又让天竺的手工业拥有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那里的棉花、油料两种农作物是对华最大的出口种类,相比来,这儿的黄金、宝石等,就只是奢饰品了。
这个世界上,任何一国家的对外贸易往来,就没听说过拿奢饰品当主攻的!
若是单一的来比较,天方世界也要逊色于天竺一筹,只是因为天方世界还能沟通欧洲,故而对华的贸易量才优胜一筹。
可不要忘记,历史上辉煌鼎盛的大英帝国就是建立在剥削印度阿三的基础之上的。那个地方是整个世界里,在农业文明时代,唯一可比肩中原的福地。
“你对婆罗门可有认知?”不把婆罗门摆平了,想要染指天竺可不容易。看那历史上的天竺民族大起义,从明面上讲,可不就是英国人没‘尊重’阿三哥的信仰而引发的么。那换句话说,不把婆罗门摆平,在天竺做官也难得好。
“侄儿对之不甚了解。侄儿只是觉得,朝廷既然没想将天竺变为汉土,那内中一切就好办多了。”
朝廷都对天竺另眼相看了么,朱涟想的还是有点简单。
朱武笑了笑,这段日子他听闻了不少消息,勋贵之家如朱涟这般的,可不在少数。那不少人的功课都做的很扎实的。
“陛下虽不会颠覆婆罗门教,却也不会故意放纵之。内中的分寸就是朝堂之上都无一定论,我也没甚可以教你。只是教你记住一句话,万事以我为主!”
说着就把手边准备好的一文件袋递给了朱涟,内里就是他对天竺的一些认知,还有不少些谍报司暗中对天竺的调查评估报告。普通百姓虽都看不到的,却也不是绝密。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九百一十八章 打天竺,不担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月光皎洁,虫鸣啾啾,紫禁城里面宫殿都已点燃了灯火。这里虽然不是不夜城,但金陵城任何一处的百姓向皇城眺望来,却都能发现紫禁城头顶上的天空似乎总比别处明亮了些。
“娘娘,这段时间陛下每日皆来坤宁宫,再频频留宿于此,把新入宫的安妃与和妃两位娘娘都抛在了脑后,可见是宠爱极了娘娘。”将一个金凤钗插在方金芝的头上,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官笑吟吟的说道。
轻轻的摇了摇头,方金芝面容露出一丝严肃:“云岫,这话今后可再不要说了。”
“陛下的心思岂是你能妄自揣测的?”天底下就皇帝的‘宠爱’最不可信。
这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在紫禁城里,女人,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儿子。不然便是国色天香美如浣纱的西施,闭月的貂蝉,得皇帝的宠爱,可是十年二十年后呢?等到年老色衰时候,君王之心又岂能还在?
身边的宫女只看到陆皇帝常常留宿坤宁宫,可她却没看到,陆皇帝这么做只是为了稳定宫廷。是为了压一压新入宫的安妃与和妃的娇气!
这俩女子来自西域,一是高昌,二是喀喇,人自然是生的千姿百媚,背后也各有不俗的家势。陆谦可以宠她俩,把她们捧做新鲜出炉的宠妃,却肯定不愿意看到俩女人心思再大了来。
所以这才频频留宿坤宁宫,冷落了安妃与和妃。用以典型安妃与和妃。
如此手段简单粗暴,可是见效就好。方金芝作为陆皇帝的枕边人许多年,这点道道还是看的清楚的。在朝堂已经定下对北天竺动手的大策后,西北兵马调动,与西洋水师的东向,一些军需物资和随后官员的调遣调派,这都需要牵扯到陆谦很大的精力。他对后宫自然就没太大心神去柔细和婉的‘解释’的。只能用直接简单不费神的手段让安妃与和妃明白紫禁城的冷酷。
故而,方金芝现如今的风光,绝不是她可以持之以傲的本钱。
一番低声细语后,云岫满是惭愧的向方金芝请罪,后者笑了笑,“这有什么,你到底年轻。”这人是他父亲送入宫中的第二批人马,至今也就三四年,进到方金芝身边更是还不到一年光景,自然不如当初那些人思虑周全,慢慢学就是。
毕竟这紫禁城内的陆皇帝,是一个叫人很难琢磨透的人。你说他的后宫与前朝没联系吧,那是不可能的;可你要说他的后宫与前朝休息相关吧,却也是不可能的。
那就是俩频道,后宫之人什么时候能看的清陆皇帝要调换频道来着,就要看个人的修行了。
1...376377378379380...4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