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水陆兼备是玩笑么?尤其是水军。他若是只安心发展陆军,节省出水军的花销,那整个国民经济都会大为好转。
当然,这些钱都花的值,都花在了刀刃上!
庐州伯国现今拥有上万的水陆军,其水师拥有五艘炮船做主力——三艘海蛟船、两艘海龙船,再有旧式海船十余艘,皆两千料朝上,拥有一支两千人的专业水军陆战队。对比被他瞄上的目标——波罗王朝,这股力量可是很可怕的。
李俊看着手下臣工递上的下半年财政预算,国内预计要建设两座城池,两座海港,开工大小道路十二条,这些都是长期投资,是要发展庐州伯国所必不可少的。
另外,糖寮的产量在继续增长,但大批的砂糖没必要都运去中原,天竺大陆的贵族亦喜食糖类。
此外就是教育。
生活,迁移来此的百姓们都已经不需要担忧了。庐州伯国的粮食多的吃不完,不然如何会大批的输入中原?后者这些年里,棉花种植和桑蚕事宜,是越发的挤占粮食作物的生存空间了。
而无论是储备,亦或是平衡市面上的粮食价格,陆齐每每都在大批的输入粮食。
但各个封国的教育却显然很难快速发展。
从中原招募老师是杯水车薪,而自己培养老师,又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就像李俊始终大力发展的水陆军一样,他的目标是波罗王朝,后者很让他垂涎三尺。但只要这战争一日没触发,并且李俊已经取得胜利,波罗王朝的财富就始终不是他的。
他现在可以盼望的只有稻田里即将丰收的中稻,以及今年的晚稻,还有糖寮和捕鲸的利益,庐国的财政是没有余力照计划如期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了。
除非……
“国主,您看是否要向商会做一笔短期借款,可以用北境刚发现的铜矿做抵押……”
若不然,那城池和港口能如期建造才有的怪。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八百八十五章 封国【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事实上财政艰难如庐国【庐州伯国】一样的封国并不在少数。便是那最为强大的明国,一样在中原银行、金融银行,以及十年中新建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发展银行借下了天文数字一样儿的贷款。为此不惜拿出港口的运营权,道路的修筑权,甚至是海关权和盐政等等充作抵押。
是不是觉得陆齐朝与各封国之间签署的协议很眼熟?这套路太“殖民”了。
事实上这只是陆谦的一种手段,代表着他的一种思想。
——要平地里建起一个国家谈何容易?更不要说,这些封国的实质乃是入侵性质,本处都有生民的。还要把之变成一片皇道汉土,那就更难。
即使先前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正到了‘封藩建国’之后,就会发现有太多的事情出乎他预料,自己原本准备的海量物资,也就跟填补了一口无底洞一样,迅速的消失去。
以明国为例,只是一个三佛齐余孽,这些年里就给他们生出了多少乱子?兵马频频出动,但因为苏门答腊复杂的地形,始终不能斩草除根。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内部矛盾,本地的土著很不老实,使得方腊只能以硬手镇压之,也让二者间的矛盾始终难以得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
而因为整治‘内政’其国又拖累了多少建设进度?
更不要说混江龙这种一开始便发展军备,眼睛紧紧盯着天竺的封国了。
这一个个封国日子艰难到靠‘抵押借贷’度日,身为大家长的陆皇帝又怎么会不知道?
事实上陆皇帝对此一清二楚。
甚至可以说这种结果早在海外封国没有建立起的时候,就已经被他料中。他本人更是乐意看到眼下的这幅局面的出现。
银行里的纸钞对他而言没有半点吸引力,金银币放在那里也不能给他下崽儿,自然借贷出去更划算。
因为贷款总是有利息的,封国借钱总是要还的。
金钱也只有发挥出它的基本作用的时候才是最珍贵的。
纵然现如今各封国的港口运营权,筑路权,乃至海关权限和盐政等等,根本并不值钱,这更多只是在表现陆皇帝的‘规矩’。
——亲兄弟明算账。纵然是宗主国跟附属国的关系,糊涂账亦是要不得!
侧面上也是在施恩。让封国们拿根本不值钱的东西来抵押,然后‘轻易’的拿到大笔的钱财,这种很有“装模作样”兴致的手段很轻易的便能为陆皇帝赚来大把的感激之情。
他可没真拿南洋封国当殖民地的意思。
要不然那一个个封国现下怎地走的都是工农并举的线路?真殖民地可是不需要全面发展的。
殖民地就是本土的原材料供应中心,以及商品的倾销地。哪里跟眼下的南洋各封国,工农全面发展。
更不要说这些封国与中原各地的商会商帮间又有着怎样的利益纠结了。全国上下的工商力量,不能说全部的被马会链接起来,可至少也有七七八八。
通过“贸易局”的牵线搭桥,让封国与中原的商业力量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后者大笔大笔的真金白银洒向各封国。大小封国向他们借钱可比向银行求的资产认证,而后进行抵押贷款或是发行债券容易快捷多了。只是中原之地的富商大贾们求的可绝不是现如今的这点微末利益,更多还是在投资各封国的未来。相比起各国有银行言,那资本的性质就干净多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能有资本对各封国玩现如今这套‘借贷’体系的经济体,环看全球,也只有中国。
庐国向商会借贷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陆谦手中,鸿胪寺驻各封国使臣可不是吃白饭的。而几乎就是与这道消息一块递来的,还有李俊的再一次上书——发兵波罗王朝。
对于这样的事儿,陆谦已经不准备再管了。
现在他的‘地盘’已经太大,真要事事关心,实要累死个人。像耶律大石对伽色尼王朝的进攻一样,他也准备给李俊足够多的自由。
那混江龙自‘建国’开始,行走的线路就是掠食模式,与关门种田的明公国全然不同。
他是一开始就把目光盯向了波罗王朝。原因当然不是波罗王朝信佛,而是波罗王朝的富饶与衰败。
现在耶律大石对伽色尼王朝的攻势甚是顺利,他几次向金陵上书,保证在任职期满时候扫平了伽色尼人,如此就等若阿富汗斯坦也成为了陆齐的势力范围。也就是为中国打开了陆路通向北天竺的道路……
所以,陆谦把至今也没个着落的田虎军派了过去。
这个时候李俊再发兵进攻波罗王朝【孟加拉】,岂不是很相得益彰?
“乐卿,你说朕要是在秋闱里加上一题,让士子们来论一论我中原与天竺相处之策略,当有何议?”
天竺是一块让人垂涎欲滴的大肥肉,且其各国之间矛盾重重,根本没必要将其视为一整体势力。陆皇帝现在便是明白无误的流露出对天竺的垂涎,那又能如何呢?
会让天竺各国团结起来,共同抵抗陆齐吗?这不可能。天方教涌入的时候他们且不能做到合力抵抗,历史上的英国人征服天竺时候他们也没有做到合力抵抗,何况是现在。
既然不会有不好的变化,横竖就帮李俊一把么。好为他分担一些压力。
而至于秋闱,这是陆谦迁都金陵之后,正式定下了时辰。科举大考定在每年的八月初五!
虽然有秀才和举人来分离进士的荣光,但进士就是进士,对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以至于每次科考前来的士子兀自多如过江之卿。
“陛下乃天下至尊,休说加上一题,便是加上十题八题,又有何不能?”
乐和的回话叫陆谦哈哈大笑。他还没那么肆无忌惮。科考有科考的规矩,这些年来已经固定,岂可轻易去破坏。“传令下去,此题定为附加题,不计入得分。”
“臣遵旨。”乐和道。
……
八月里,十里桂花香,整个金陵都被桂花的香气笼罩,前几天一场秋雨冲得金陵城一片清新,花草林木苍翠欲滴,雨后淡淡的泥土清新和着浓浓的桂花香杂糅成一种很奇特的味道。
午后的阳光普照着,十里秦淮长河,多了不少乘船游玩的人。
歌女悠扬的歌声常常飘荡于河面上,河畔碧绿的垂柳下,游玩的男男女女,不在少数。
金陵城是陆齐朝的政治中心,同时也在迅速向着经济中心发展。满朝的达官显贵造就了此地繁华奢侈的生活气息。
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当一个地方汇集了太多的权贵及其子弟之后,这种看起来甚不上进的风气便就自然而然的就生成了。
任何一个帝国兴盛时期,其国都都是如此。
近的如东京汴梁,远的如大唐的长安、洛阳。
这一现象就是到了21世纪都无可转变,世界上有太多的例子了。
秦淮河畔,河岸石阶边,一群百姓家的女子,正说说笑笑的洗着衣裳。
陆齐的民风较之赵宋更为开放,自不会有着女子不能见人的说法。何况这些都是寻常百姓家人,哪来的那般多规矩。
恰此时,一艘画船从这条河上行过。
听着岸边隐隐传来的嬉笑声,还有行人车马的喧嚣,这船的一行人都是面带微笑。
“宇文兄,黄兄,这一路行来,江南风景端的怡人,只看着秦淮风色便已经让人沉醉,真不知金陵城内又有几多繁华!”一个身穿青色锦衣的士子迎风说道。“小弟虽出身齐鲁,却幼时便随家父去了甘陕,十年光景转眼过,昔日故乡之繁华盛景都早已经忘怀去。而二位兄长虽非齐鲁生民,却尽有幸在益都求学数载,小弟今日就要拜托二位贤兄,好生得赐教一番,来与小弟说道说道新旧两京之不同了。”
这人姓赵,乃赵不试之族侄也,算是有来头。结伴的二人自然也家世不俗,亲长前途远较他父亲来的光明远大,可赵书生不羡慕这一点,独羡慕二人能于益都求学数载。
自从陆皇帝迁都金陵后,益都的角色定位便就有了转变,从最初的政治中心,向着北地的学术文化中心转变。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八百八十六章 继续追查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站船头的几个人,都穿着得体,衣衫整洁,难得的是,几个人年纪都不大,且长的眉清目秀,身上有着一股书卷之气。
一看便知是来金陵应考的士子。
陆谦迁都金陵始不过三载,算上第一年时候的恩科,今日也方才是第二届——贺陆皇帝五十圣寿么。如此一科,兀自也是恩科。
金陵的大姑娘小媳妇对外地来的士子可没习以为常,一个个目光灼灼的看着船头士子,指指点点。
“那个穿青衣的郎君,生的好不俊俏。”
“任哪个都是俊秀郎君。我倒是最看重那个穿白衫的,瞧着儿有股子英气。”
“真不害臊,这话也能出口。让你当家的听到,可非打烂你的嘴。”
“哈,王家嫂嫂却是想差了。人二娘子是想自家汉子了。”
“想又如何?才走小半年,探亲假都无。”
秦淮河风光秀丽,那秀丽的风情实不止在秦淮清澈的河水上,更在于秦淮河畔的人身上。
陆齐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上下同秉一心,更兼风调雨顺,可谓是百姓安居乐业,市井繁华似锦。虽不能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无复盗贼,囹圄常空,可天下大治真就活现眼前。
更重要的是,陆皇帝自登基称帝以来,多次发兵向外,大齐天兵横扫四方,打压一切不服。东北的女真,北方的契丹、蒙古,西北的回鹘、天方,兵威赫赫,让在赵宋统治下挨了百多年窝囊气的中原百姓好不扬眉吐气。
有道是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在齐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的情况下,陆齐的百姓自然就也变得‘骄傲自大’起来。没有谁会在自己的‘靠山’无人可以匹敌的时候,兀自自卑胆怯,唯唯诺诺。
就像中国会自称天、朝上国,英吉利会自称日不落帝国,美利坚会称灯塔国,强盛的国势铸造臣民们强烈的自信心,这都是一样的道理。
到了民间,这一情况衍化出的却是陆齐社会“包容兼并”的风气和胸怀。
这与李唐的兼容并蓄且是有不同的。如果说李唐是“拿来主义”,陆齐就是以我为主的兼并吞纳。
前者是前溯数百年的胡风,早已经深入当时华夏社会的灵魂,故而兼容并蓄,华夷无别,胡汉一家,都显得很‘顺应时势’。而后者你甭管怎么贬低赵宋,却不能否认这是一个文华盛世,是一个以汉人为主导的社会。汉学昌盛繁荣,自无“胡风”的立足之地。所以从兼容并蓄,变成了包容兼并。
整个过程就很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后。
此前,天下思想百花齐放;此后就一家独大,纳百家精华归于己身。
故而别为河畔小娘们的言辞而感到惊世骇俗,陆齐不是明清,北宋亦非明清。
承袭晚唐五代遗风的北宋在男女风气上可甚是开放的。虽然理学是赵宋时代产生的,但宋时的风气绝不古板。范仲淹的老娘是二婚,他的儿子范纯祜早死,儿媳守寡,后来他的学生王陶死了妻子,他便把自己的儿媳嫁给了王陶。
再由,历史上的李清照改嫁于张汝舟、唐婉再嫁赵士程,乃至宋真宗的献明肃皇后刘娥……
……
紫禁城内,陆皇帝的目光根本没有停留在即将开始的科举之上。
“皇上,夏季水陆各关口进项已经统计与核实下来,计三百一十万元。”时任户部尚书宗颖念着折子。早在洪武七年始,陆齐水陆关隘税费,也就是海关收益,便统一的只收银钱。不管是粮食、布匹,珠宝珍玩,一律折算钱粮收纳。
陆谦对海关的入项很是看重,因为在他的心目里,海关税额的高低直接对应着中国的年进出口额度,而一个昂然向上的帝国,每年的进出口额度必然是一步一台阶才叫正确。
三百一十万,较之去岁同期增长了近乎二十万,在陆齐与各封国之间的交易只收取国内关税,而非是对外贸易的情况之下,如此增幅让他很是高兴。“不错不错。夏季能上三百万,今岁海关年税额能达一千五百万。”毕竟海路贸易多要靠天象,中国东南部的海岸线虽然广阔,但却有季风相助。每年十月至次年二月吹北风,四月至十月吹南风或东南风,十分有利于帆船航行。每年夏季,外国商船乘南风航行而来;秋天借北风返航而去,十分方便。并且如今时代是帆桨船的天下,东南沿海区域随便寻一浅水港口即可成为这个时代里的良港,很是方便了贸易。不像近代时空,风帆船为蒸汽船取代,香江、沪市等深水港口向往发达。
五六月里虽然会有不少外商抵到,七八月里亦不会见少,更不要说冬季里一艘艘外贸海船乘风而去。
“各地商税、农税如何?”
“回禀陛下,各省商税、农税都有见长……”宗颖根本就不去看奏折,一连串的数字早烂熟于心。
整整一个时辰的时间过去,宗颖退出宣德阁,抬头望了一眼蓝天,一派气定神闲,大步流星的去往宫外,整个人比之来时直若浑身轻减了三分。
留下殿内一脸“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陆皇帝。
国内各类税赋相加,金额端的不少,今岁帝国并无大的军事举动,更因为多出了天竺这块嘴边的肥肉——虽然尚没狠狠地咬上一口,却也添得满嘴冒油光,可即使如此,也只是让“朝廷财政赤字”的增长速度同比减缓了55%,而并没有实现财政盈余。
只靠政策税赋,只怕连维持当官的俸禄都不够。陆皇帝心中好不怅然啊。尤其是这个时候,不久后便是秋闱,进士科一二百人及第,这一个个又都是官。
朝廷正常年岁三年一科,但及第士子的平均年龄可能超过三十,但能超过四十吗?六十岁一个坎儿,至少隔着二十年,七届人啊。从某种意义上言,朝廷的官儿在科举正常化的那一年其,便只会越发增多!
陆谦从财政赤字想到自己手下的官员俸禄,再想到官员的数量,整个人都在发怔,直到朱贵进到来。
“扬州事如何了?可有眉目?”
“陛下,名单上的犯官皆已经落网,安保司追杀叛逆,一路诛贼党二十一人,只罪魁祸首司马光海、韩哲二人尚不见踪影。臣已使人去追查,必查明二人背后之罪魁祸首。”
“那些犯官对二贼之背景就一无所知么?”
朱贵勾头不言。
陆谦又道:“那被击杀的二十一人呢?也看不出些蛛丝马迹么?”
“臣无能。那二十一人尽是死士,个个反抗激烈,无能留下活口。观其体表特征所显,只尽是海上贼寇之流……”
陆谦捏了捏鼻子,竟然有人在金陵一江之隔的扬州做巢,真出乎他的预料。而就现在掌控的证据言,那些人的相貌和言行举止,与中原士子无二。能做到这一点的本来范围就不大。但是那范围即便再是小,没有其他的佐证,也不能断定啊。
“继续查。”
“臣遵旨。”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八百八十七章 男子汉,大豆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明月洒照在滔滔长江水上,茫茫水面只有片片银鳞闪烁。
化名司马光海的藤原吉野睡不着觉,披衣而起,出了船舱房间,到了船甲板上,看着两岸在漆黑的夜色下只能隐约看到一个大致轮廓的岸畔,脸上闪过深深地痛苦。
身后还跟着二个亲卫,这两个海东野女真出身的护卫,一个胸口挨了一刀,一个长枪刺在了腰窝上,但却甚尽忠职守,到了这时还兀自时刻守卫着他。
此时天尚未亮,但他知道自己已从扬州逆流而上,抵到了金陵境内。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这句话据说是出自陆皇帝本人之口,藤原吉野十分认同。他觉得中国的安保司再有神通,这个时候也应该想不到他会悄悄来到金陵。
藤原吉野此时年二十五岁,身材显的有些瘦,披着锦袍,不时还咳嗽一声。时间回溯到五年前,他还是一个健壮的武士,但五年的时间足以让他变成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士族,一个外表看起来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读书人。
就连他手上的膙子都掉光了。一双手像女人一样皙白净嫩。
这艘船是他早时候埋下的一颗暗棋,非是这艘船的帮助,非是这颗棋子的功劳,他与近卫文忠已经跟着身边忠实的护卫通通死在泰州以东的漫天芦苇荡里了。
船是一艘不大的货船,常年往来大江南北,以运货运盐为主业。
司马光海此刻已经变成了赵晔,成了一名小盐商。在眼下这个通信不畅的时代,只要有钱,只要肯下功夫,想要弄出几个真实的身凭来,绝不是难事。
八月里的江风已经有几分冷凉,藤原吉野却半分不觉得寒冷,因为他的一个错误决定,让他在扬州的一系列布局都飞灰湮灭,手中的力量更因此折损严重,他自己都原谅不了自己。
这是一次重大的失败,对于他的职责而言,对于他身后的人言。
两个野女真护卫始终一言不发。藤原吉野也不知道在外头站立了多久,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半边身子都是冰凉的了。
“回去吧。”深吸一口气,冷气直入肺腑。藤原吉野猛地一抽鼻涕,打了一个打喷嚏。
往事不可追,真正的勇士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么。再说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往生极乐也是一大善事也。
“……自从上了岸,俺已经许久没再有这乘船破浪的感觉了。长江比之汪洋来虽只是一条小河,可现在一眼望去入目都是水,倒是让俺想起了从前。”
“船舱那般的逼仄,有甚好怀念的?俺现在是只觉闷的慌。弟兄里有几个伤口还在恶化,发起热来,必须上岸才是。”
“急有甚用?咱们现下是见不得光的老鼠,要看上头人做主,你且做忍耐吧!”
“忍也无须忍耐多久。从扬州到金陵,眨眼的光景罢了。天亮后必能靠岸。”
船舱内还剩的护卫们在低声细语。
藤原吉野听到他们的说话声,心中没有半分感慨。别看之前被安保司追击时候他们拼死力战,用二十余人死伤,换得了他和近卫文忠,以及其他几个重要人物的脱身。但为了笼络这些人,他背后的势力又付出了多少代价呢?
一切都只是交换。
至于这些人言辞里的不敬,藤原吉野自嘲的一笑。他现下这般灰溜溜的带着残部,逃离巢穴,这样狼狈不堪,还不能让人有不满吗?
……
从西伯利亚刮来的强烈北风呼啸着掠过一望无际的金湖北岸的茫茫大草原,给人们带来的丝丝寒意。
金湖就是后世的斋桑泊,因为靠近后世的阿尔金山,陆皇帝就定其名为金湖,顺带着给翼只水也改了个名字,叫做金江。
翼只水的名字在很多人耳中都是无比的陌生,可它后世的大名却被无数人耳熟,那就是额尔齐斯河。
斋桑泊就是额尔齐斯河上游的一个湖泊。
这里是辽国真正意义上的西北边陲,生活着粘八葛部,也就是乃蛮部。历史上铁木真统一大草原时候的一强劲对手,那时候的乃蛮部大汗自号太阳汗,坐拥有十万大军。而现在的乃蛮部那就是原先辽人用来看门的一条狗,如今换了主家,却依旧是一条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