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落花辞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若兰之华
自被困在那座暗无天日的地下铁牢,离恨天便隔绝了一切音信,此刻,他有太多的问题想问,太多的话想说,一时间倒不知该从何说起,只问:“我被困在此地多久了?”
黑影大约算了算,道:“半月左右。”
半月?!离恨天一懵,急问:“剑北战事如何?”
那黑影似早知他有此一问,便道:“巫军大胜,不日将班师回朝。”说着,又从怀取出一封密信,道:“这是首领写给离侠的亲笔信。”
离恨天迫不及待的拆开信,阅完,身体一晃,双手剧烈颤抖起来。
“此地不宜久留,首领说过,离侠阅过信后,当立刻动身去剑北,万万不可耽搁。”黑影担忧惊动附近的影子,急声催促。
离恨天红着眼道:“我自然恨不得生出双翅,立刻飞到剑北。可走之前,我必须先杀掉一个人,方能解心头之恨!”
语罢,便欲携剑冲出去。众灵士一惊,方才那黑影眼疾手的挡住他去路,急道:“巫国时侯举兵谋反,随时可能攻入城内。为了阻挡叛军,眼下巫王宫几处重要的宫殿,防守都十分森严,万一再横生枝节,只怕要因小失大!”
这消息委实令人猝不及防,离恨天消化片刻,讥讽一笑:“也罢,恶人自有恶人磨,这些苦果,便让他们一颗颗咽下去罢。”
离开前,他依旧不顾阻拦,欲去芷芜苑探望一眼云妃,可惜,院灯火俱灭,苑外又有重兵把守,他不敢再耽搁,只得忍痛往宫外奔去。
待荒芜的西苑彻底安静下来时,暗处却缓缓走出一个白衣少年,身后跟着刑使金乌。
见状,金乌忍不住问:“阁主体内的夭黛之毒,只有离恨天能解。阁主为何要刻意走漏消息,引他们过来救走离恨天?”
子彦眸沉满悲凉,只默默凝视着那座黑黢黢的思戾殿,喉间酸胀,发不出一语。
金乌愈加纳闷,子彦醒过来之后,统共不过干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把血狐抓紧了血狱里,亲手从他双臂上各剜下一块肉,命影子拿了烧得通红的烙铁,生生把伤口烙住,再生生剜掉疤痕,继续烙,如此反复。血狐那惨烈的叫声,现在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第二件就是放了离恨天。
第一件他不用想也明白,第二件他却百思不得其解。
“嗖――”
青岚叼着根枯草,百无聊赖的靠在石壁上,正瞄准半空的鸟儿,投出第九十八颗石子。自那夜险些被九辰一支暗箭擦着脖子,他便立志要练好这门绝活。
可惜,那石子还没擦着鸟儿的翅膀,便被鸟儿轻巧的躲过。似乎为了示威一般,那鸟儿冲他叽叽喳喳乱叫一通,才拍着翅膀欢飞走。
青岚龇牙咧嘴,冲那鸟儿做了个鬼脸,习惯性的往身后瞥了一眼。
在剑北,本应是天寒地冻的季节,连岐水那样的大河都结了冰,此处山坳间,却有一股活泉,轻柔的流淌着,与周遭光秃秃的大山分外不搭。水面腾着白烟,散发着湿润气息,想来是一处天然形成的温泉。许是受温泉滋润的缘故,山坳间的树木都还是青碧之色,郁郁森森,生机盎然。
泉水旁边的石头上,端坐着一个黑袍少年,面如美玉,神色从容,一双黯淡的黑眸在氤氲水汽的滋润下,缓缓染上一层朦胧水色,依稀还如昔日那般明亮。石头旁边,一个素衣少女正掬了把清水,沾湿手玉梳,耐心的替那少年梳理肩后的乌发。
遥遥望去,恍若神仙眷侣。
青岚暗暗撇嘴,这么刁钻的地方,也亏得他们能找到。不过,洗个头梳个头都要花这么大半天时间,会不会时间忒久了点?
正想着,远处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却是季剑穿着件束袖白袍,策马从上面山道奔了过来。
因为新兵营那桩旧怨,青岚向来和季剑犯冲,两眼一翻,权当做没看见,季剑已翻身下马,徒步朝温泉这边走来。
自从整理完那份朱简,九辰仿佛再无牵挂,不仅把所有军务都交给穆寒等人处理,连来往情报也不再插手过问。大多数时候,他都是独自闷在帐,只偶尔会让青岚扶他在帐外透透气,直到某日傍晚,幽兰自风国归来,他才终于肯走出帅帐,彻日在山林间流连。
季剑怔怔望着泉水旁一对璧人,不知不觉,已红了眼眶。早在看到那份朱简时,他便明白了一切。他知道,昔日那个曾与他纵马长歌、立下剑指九州誓言的少年,再也不会回来了。
那日他纵声大哭,不仅是因为悲痛,更因为愧疚和自责。他蓦然发现,他们相交数年,九辰似乎对他甚至整个季氏的一切都明察秋毫,他却根本不了解九辰的一切。因为那层身份,他始终无法放下芥蒂,去问一问他当年为何要冒名从军、投入季氏麾下?听闻帝王之家最是无情,他幼时过得又如何?为何短短数月,他身体状况会变得如此之差?他双目失明,究竟又是因为什么?巫王是否知道这一切?若知道,为何还会狠心派他出征?朝堂关于易储的传言,到底有几分可信?
作为他的好兄弟,他的一切,他都无从回答,他甚至不曾到他的府邸去做过客、瞧一瞧他时常提起的那些关异阵。
------------
163.第 163 章
幽兰遥遥望见季剑过来, 立刻笑着冲他招了招手, 示意他过去。清晨明媚的阳光随着她指间水珠跃跃跳动, 和她皎然如月的脸庞交相辉映, 只有一种不言而喻之美。
季剑深吸了口气, 压下杂绪, 等绕至温泉旁边时, 面上已恢复往日的随性。
他随意拣了块石头坐下, 环顾四周, 揶揄道:“我说你这些日子怎么都不舍得回营帐,原来是寻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和佳人幽会来了。”
九辰略一挑眉:“我怎么听说, 那夜攻打壁亭时,有个姑娘冒死救了你一命,现在还躺在你的帅帐里, 不知可醒了?”
幽兰依旧不紧不慢的梳着手一缕乌发, 接茬接得极:“不止如此。听说, 季侯爷日夜守在那姑娘身边,只恨不得代佳人受尽所有苦楚。”
他两人一唱一和, 极有默契, 季剑不由耳根发热,故作恼怒道:“好啊,我还没拷问你们,你们倒来奚落我。阿辰,你老实交代,你究竟是什么时候把九幽骗到手的?亏我一直拿你当好兄弟,这等好事,竟然瞒了我这么久。”
“等你把你帐那位姑娘骗到手时,我就告诉你。”
“……”
他二人斗嘴的间隙,幽兰已替九辰把乌发梳好,又用木簪在他头顶挽起一个简单利落的发髻,余发扔散垂在肩后。
从容做完这些,她便收拾起一应物品,也不顾季剑别扭,眨了眨水眸:“现在,我就替侯爷去探探那位姑娘的心意。”
季剑清了清嗓子,故意扭过头去,掩住窘迫。正心虚,猛一抬头,见九辰正朝他这边看来,目光坦荡,毫无波澜,只嘴角夹着点笑意。





落花辞 第298节
他恍然明白,九辰是看不见的,那股窘迫感瞬间烟消云散,只余黯然。
待幽兰走远了,九辰才转过身面朝泉水坐下,默了默,问:“可是回军日期已定?”
季剑点头,知道什么都瞒不过他,道:“今夜就班师回沧溟。”
九辰拧眉:“为何这么急?此处布防,至少还需三五日才能安排妥当。”
“许是,王上另有安排罢。”季剑怀里尚揣着今早从沧溟传来的急报,他不忍告诉九辰,时侯举兵谋反,沧溟危在旦夕,其实一大早,他已先安排了破虏营及另外三营先奔回王都救驾。以阿辰如今的身体状况,根本经不起另一场战事折腾了。
若能解除沧溟危机,他自会向巫王禀明一切,若不幸死于叛军刀下,他也算不负季氏忠勇之名和爷爷的英灵。
想通了此结,他忽然觉得胸畅许多,索性再不掩饰,问出那句终究要问出口的话:“你……当真决定了么?”
问完,还是不由红了眼眶。
九辰坦然道:“难得能随心所欲的选择一次,我岂会错失良机?身后之事,我会安排妥当。到时,你如实向父王禀告即可,他自会明白。”
果然,这一切,都是巫王默许的么?季剑心底一凉,却仍不死心:“王都有很多名医,或许可以治好你的眼睛,你可以先在剑北休养一段时间,待朝局势稳定,再作打算。”
九辰默了许久,道:“你不必担心,我并非自暴自弃之人。九州之内,处处都有人异士,我总能碰到些机缘。”
事已至此,他岂会再让阿剑和整个东阳侯府为他涉险,去触巫王逆鳞。
说罢,忽得扬起嘴角:“还记得吗?这处活泉,还是我初来剑北那年,你带我过来的。”
提起往事,季剑立刻来了精神:“怎会不记得,那一次,咱们半夜偷偷溜出来泡澡,结果碰上了风国的暗探,还好你的暗箭厉害,我的枪法也刚有点气候,不仅射杀了探子,还截获了薛衡写给鬼方的密信。谁知回营后,爷爷非但有功不赏,还说我们藐视军规、不守营纪,硬是罚我们守了一个月的营门,还不准别人轮替。我记得,最后那几日,咱们站着都能睡着……”
说到最后,季剑鼻尖一酸,眼角已有水泽闪动。爷爷不在了,阿辰也要离开,日后,这些往事,注定要成为他最珍视也最不忍触及的记忆。
九辰似有察觉,立刻把话题引向别处,说起昔日他在书看到的一些关于剑北的见闻。
薄暮将至时,季剑才不得不撩袍起身,余话不多,只道了两字“珍重”,转身时,却是泪流满面。
他知道,这恐怕是这一生,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若有幸能故友重逢,亦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当夜,士兵们正用饭时,九辰所居帅帐突然起火,季剑带人赶到时,帐所有物品皆已被烧成灰烬。死士营诸将大恸,马彪等一干剑北老将更是悲痛欲绝,众人一寸寸扒开余烬,最终只找到一具烧得干焦的尸体和一根做工精良的骨笛,正是九辰随身携带的死士令。
穆寒及宗玄这才停止痛哭,只带着诸将默默长跪于这片余烬前,神色是前所未有的肃穆。主帅殁于军,按理应三军缟素、鸣炮相送,但时逢沧溟危急,剑北初定,季剑却下令不披麻,不鸣炮,只将那具焦尸焚为骨灰存好,便率大军星夜驰返沧溟。
此刻,沧溟城确实已是濒临城破之势。
巫子玉身披紫甲,端坐马上,正命手下士兵抬着巨木,一下又一下撞击着那扇纹丝不动的城门。他身后,齐刷刷站着一排弓弩手,正调整方位,缓缓对准城门楼方向。
城门楼上,巫王身披铠甲,站在最间的位置,死盯着那紫甲少年,唇角紧抿,神色冷,我父亲――公子巫商之死,和你毫无干系么?!”
巫王惊痛,几乎站立不稳,原来,这么多年,他都是如此看待自己的!他本能的想要张口否认,告诉他事实不是这样的,可脑骤然浮现出那个卑微的伏跪在他脚边的身影,竟如鲠在喉,说不出话。
巫子玉见状,笑得愈发讽刺:“你说,我但有所求,无不应允。如果我要的是你正座着的那个王座,你肯应允么?”他似乎也没打算听到答案,又不屑的扫过子彦,仿佛发现了好玩的游戏,饶有兴致的道:“不过,没关系,你其实比我还可怜。你所珍视的,早已被你践踏得支离破碎,而你所仇恨的,却被你当稀世宝贝一样呵护了这么多年。待我破城之后,我会告诉你一个十分有趣的秘密,让你日日锥心裂肺,这辈子都不得安宁。”
这话说得狠毒至极,除了子彦,无人能听明白。子彦脸色只白了一瞬,便恢复正常。巫王只当他被仇恨蒙蔽了心智,口不择言,眸间愈加悲痛。
巫子玉却没有耐性再多作争辩,大手一挥,便命身后的弓弩手准备放箭。密密麻麻的箭雨很飞至城门楼前,巫王手青光一闪,青龙剑已离鞘而出,一时间,龙吟声声,剑气暴涨,瞬间将一轮箭雨化掉。可惜这招式极耗费内力,巫王这几日心神俱伤,很便支撑不住。怀墨带将士们抵挡了一阵,见巫子玉已命人架上云弩,准备放出臂儿粗的攻城之箭,正欲掩护巫王后退,一个金色身影,竟穿过漫天箭雨,飞落到了城门楼上。
他一身金袍,并戴着金色面具,打扮很是诡异,众将惊疑不定,生怕是对方派来的高手,巫王却既惊且喜的唤道:“参商。”
那人恭施一礼,站定后,冷冷瞥了眼马上的紫甲少年,喝道:“孽障,你目无君父,妄听小人谗言,行此大逆不道之举,还不束手就缚!”
巫子玉恨恨得看着他,双目几欲喷火:“你屡屡坏我好事,竟还敢出来说大话!之前念你为我疗伤之恩,我不杀你,今日,休怪我不客气!”
金衣男子默然无语,只把手放到而后,迎着烈烈寒风,一点点揭开了覆在脸上的金色面具。
巫王见他如此举动,忍不住又痛心的唤了声:“参商。”
一时间,烽火骤停,空气只余此起彼伏的吸气声。巫子玉更是惊恐的睁大眼睛,如看鬼魅,直接从马上栽了下来。
这是一张大军今日抵达沧溟,已亲至城门口相迎。”
------------
164.第 164 章
巫王只带了晏婴一个人过来。
眼看着大军越来越逼近, 他心跳如鼓, 掌间冷汗直冒, 心底深处的那股不安也越来越强烈, 仿佛在等待放榜的考生。
以往征战四方,面对千军万马时,他都不曾有过这种感觉。




落花辞 第299节
巫子玉的叛变,不仅令他心神俱伤,更令他加深了对另一孩子的愧疚。
他隐隐已知道结果,却仍旧怀抱着一丝希望, 且这丝希望如火苗一般, 在夹缝蔓延冲撞, 几乎要将他的理智吞没。他甚至不切实际的希望,那日九辰之所以那么说,只是为了保全巫后的权宜之计。
毕竟,临行时,他已用那枚平安符, 传递了他的心意。
有那么一瞬间,他忽然有些后悔, 这十八年来, 把对巫后的恨意转移到一个孩子身上。
听闻大军今早抵达沧溟,他彻夜未眠,天不亮便吩咐内侍为他更衣,赶来尚未及修缮的北城门。守门大将惊诧不已,忙命人提前半个时辰打开了城门。
季剑遥遥望见城门楼上只站着巫王和晏婴,也微感诧异。待逼近城门,他明显看到,巫王脸色唰的惨白,身体剧烈的晃了晃,幸而晏婴及时扶住,才未摔倒。
他当先翻身下马,带领众将跪行大礼:“末将叩见王上。”
三军将士尽皆跪地高呼:“王上福寿绵长,英德不衰!”
过了许久,城门楼上都无人回应。
除了微微颤抖的躯体,巫王整个人仿佛僵化了一般,目光定定的望着远方某处,似乎想确认是不是还有一波人马没有赶上来。
他记得,两年前巡查威虎军,回宫途遇刺,九辰夺了他衣袍只身引开刺客时,他也是这样望着远处的群山。果然没过多久,那少年就带着擒住的刺客出现在了道上。无论何等绝境,他总有办法死里逃生。
可惜,已经过了很久,官道尽头,依旧沉寂得吓人,连一丝烟尘都没有扬起。
晏婴早已泪眼模糊,眼见着三军跪在城门楼前,还在等巫王旨意,便哽咽道:“王上,将士们还跪着呢。”
巫王有些茫然的望着乌压压的将士们,许久,才机械的道了声:“起。”又怔愣了好一会儿,方对晏婴道:“扶孤下去。”
季剑见巫王从城楼下来,立刻迎了上去,复单膝点地,行了简单一礼。
巫王强挤着笑意,抚着他肩膀道:“这次你们大获全胜,孤很欣慰。”
季剑清晰的感觉到,那只宽厚的手掌,在他肩头停留了许久,都没有放下。
果然,巫王目光往左右环顾一圈,略显急切,又有些惶然的问:“世子呢?”
季剑从怀取出那根骨笛,恭敬呈在掌,眼眶微微发红:“出发那夜,殿下所居帅帐突然起了大火,等火灭时,帐物件皆被烧为灰烬,只余了一具焦尸和这根骨笛。”
晏婴终于抑制不住,怆然大哭。
巫王颤抖着双手,拿了好几次,才拿起那根小巧精致、雕刻着繁复花纹的骨笛。当日,他因为云弩丢失之事迁怒死士营时,那个向来桀骜的黑袍少年,为了重新拿回这枚死士令,不惜放下所有的自尊和骄傲,冒着风雪,在玉珪殿前跪了整整一夜。
从小到大,他和九辰之间,极少有正常父子间的交流。那夜在世子府,九辰第一次剖明心迹,他才知道原来他对威虎军和死士营有那样的热诚。当时他虽本能的心存顾忌,更多的却是惊讶。
他紧紧把那根骨笛攥在掌,直到掌心硌得生疼,似乎才确信这东西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他也终于确信,九辰是真的离开了。
走得顺其自然,了无痕迹。
正如出征前一夜,他所承诺的一般。
季剑又命穆寒捧来一个方正的匣子,道:“因当时沧溟情势危急,三军来不及扶棺,末将便自作主张,将殿下尸骨焚化,带了回来。这里面,是殿下的骨灰,和殿下生前欲呈送王上的一份朱简。”
一个极普通的红木匣子,上面绘着象征吉祥的云纹,封口处已微微松动,想来是随三军一路颠簸的缘故。巫王墨眸间的水泽闪动了几下,几乎就要溢出,下一瞬,他却已把目光投向沉沉的天空,用力张开眼角,把那些水泽悉数吞回去。
晏婴忙接了过去,小心翼翼的捧在怀里,如护珍宝,而后对季剑躬身施了一礼:“多谢侯爷。”哽咽着说完这四字,便再难出声。
这日,巫王命司礼取消了宫的庆功宴,只在城外和将士们饮了几杯薄酒,又让晏婴宣读了封赏令,便魂不守舍的回宫了。
在垂殿枯坐一日,到了夜里,巫王翻来覆去辗转难眠,便披衣来到书阁,命晏婴掌灯,打开了那方红木匣子。
匣子共分为两格。左边格子里放着一个小小的瓷罐,想来装的是骨灰,右边格子里则放着一卷厚厚的朱简。
看到那瓷罐时,巫王目光仿佛被狠狠烫了下,迅速挪开了,继而迅速取出另一边的朱简,命晏婴把匣子合上。
这份朱简,已是唯一能捕捉到九辰气息的东西了。
巫王试图把它攥紧,可这份朱简太长,卷得甚厚,他根本握不住。最终,还是失力般把东西搁到案上,苦笑道:“方才,孤做了个梦,梦见世子小时候,孤第一次带他去东苑大营的情景。梦里,他正费力的提着一把青铜短剑,跌跌撞撞的朝孤走过来,眼看着就要走到孤跟前了,却突然不见了。你说,这梦不怪?”
他像是自语,又像是在问晏婴。
晏婴哽咽道:“王上定是想念殿下了。”说完,偏过头,悄悄引袖拭掉眼角泪痕。
巫王苦笑着摇了摇头,低头缓缓展开了那份朱简。
朱简很长,从长案案面一直铺展到墨玉地板上。晏婴怕巫王熬坏眼睛,立刻又悄悄唤来一名小内侍,加了一个烛台。
待安排妥当,转身之时,他才发现,巫王正双掌颤抖得握着一页朱简,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
这夜,兰台之上,却也斜坐着一个白衣少年,彻夜饮着最烈的酒,仰天大笑,双眸寂如死灰。
第二日,天色刚蒙蒙亮,季剑便已在垂殿外等候巫王。
短短一夜,巫王似乎比昨日更削瘦了几分,眼底泛着浓重的乌青,那双墨眸,亦不似往昔锐利深沉。见季剑过来,巫王显然很高兴,立刻招手示意他近前说话。
季剑在离御案五步远的地方停下,如实道:“臣入宫,是有一个不情之请。”
“孤听说,这次大胜,你什么赏赐都不要,想来是因为这个「不情之请」。”
巫王点头,无奈的笑了,示意他说下去。
季剑吸了口气,重新跪落,郑重道:“恳请王上封臣为北尉将军,准臣永驻剑北。”
巫王倏地一怔,许久,才缓过神,问了句:“你可想明白了?”
季剑重重磕个了头,道:“昔年,爷爷独挡边关十余载,威震各国,替巫国百姓免去无数战乱之苦。臣不敢奢求能建立像爷爷那样的功业,只望能用这血肉之躯,为巫国、为百姓尽绵薄之力,不负季氏男儿忠勇之名。”
说罢,他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向御案之后:“恳求王上恩准!”




落花辞 第300节
又是重重一叩首。
这种只有少年人眼里才会燃起的光亮,是如此灼热逼人,巫王心口忽然闷得难受,曾几何时,他也曾在另一个少年的眼睛里,看到过同样的光彩。
“孤准了。”许久,他黯哑着嗓音道,喉头是难言的酸胀。
“臣,叩谢王上恩典。”
又磕了个头,季剑撩袍起身,正欲告退,忽听巫王声音隐隐发颤的问道:“你可知,他去了何处?”
季剑登时僵立原地。
巫王猛地扶案起身,愈加迫切的问:“告诉孤,他去了哪里?”
季剑强忍了多日的悲痛,在这一瞬间崩溃,顿时眼眶发红,道:“王上若真关心他,为何非要在把他逼上绝路之后,再来问这句话。臣所认识的阿辰,赤胆忠心,胸怀坦荡,但有一丝希望,也不会轻言放弃。他失明之前,整日闷在帐,彻夜不眠,就为了整理那份剑北布防策略。如今,他已如王上所愿,王上还要他如何?”
“你说、什么?……失明?!”巫王艰难的从喉间挤出每一个音节,墨眸骤然缩了数次,眼底的血丝一根根浮起似要迸出,脸色更是白得渗人。
季剑离开后,巫王木然坐了许久,才想起来让晏婴传随军的那两名医官过来回话。
1...8687888990...1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