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如意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非10
她并不是喜欢多管闲事的人。
今日会选择说出口,并非是因为对方是当今皇后。
抛开这些时日称得上投缘的相处不提,面前的人是吴家的女儿,那个前世于她有恩的吴家——
且还是吴恙的嫡亲姑母。
所以她觉得自己应当将所知言明。
但若对方觉得她多事了,她便承认自己诊错了就是,日后再不会多嘴说什么。
到底她选择做这件事情,并非是为了讨好谁,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罢了。
皇后看着女孩子那双澄澈而坦然的眼睛。
这双眼睛不笑时,仿佛天生便带着不卑不亢的光芒。
“许姑娘的乳名,可是唤作昭昭?”皇后突然问道。
许明意虽不解为何会转到这个话题上,但还是下意识地点了头:“回娘娘,正是。”
“这两个字,很配许姑娘。”皇后道。
她还是头一回见到活得这般鲜活明亮,仿佛能够扫尽周遭一切沉暗的女孩子。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夸赞,许明意微微一怔。
接着,便听皇后缓声讲道:“本宫这玉坤宫里,有一位专司茶水的宫女,不是本宫的人。”
许明意眼神微变。
“娘娘之前便有察觉了?”
她先前也想到过这种可能。
皇后微一点头。
“只是不曾想到,这药是如许姑娘所说的那般,对身体的蚕食如此严重。”
对方用药这般重,是不想出任何差池,唯恐她怀下所谓龙种?
思及此,皇后只想冷笑。
脸长得不怎么样,想得倒是美呢。
且本身自己那方面还需要拿药来撑着,这到底是哪里来的奇妙自信?
只要一想到他手上或是染着她至亲的血,二人之间有可能存在的旧仇,她便恨不能一刀捅死对方,更不必说是给他生孩子了。
那避子药,他即便不使人偷偷地下在她的茶水里,她自己也是要吃的。
听得此言,许明意心中有了判断。
皇后分明已有察觉,却只是依旧将药吃下,下药之人是哪个,已是显而易见了。





如意事 154 辞行
而皇后既是主动同她说了这些,那便足以说明她今日之言,多少是有些用的。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的建立,亦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娘娘,身体总归是自己的。”许明意轻声道。
皇后点头。
是啊,身体是自己的。
别人不爱惜,自己却是要爱惜的。
“娘娘可有法子能瞒得过那负责茶水的宫女?”许明意问。
“这个倒是不难。”
一开始那个宫女还会有意无意地盯着她是否会将茶水喝下,但这些年下来,此事从未出过半点差池,对方也就渐渐地不如起初那般谨慎戒备了。
更何况,她的玉坤宫里,自然还是她的人多一些,她若有心瞒着,再简单不过。
“只是这药,本宫不得不吃。”
皇后向面前的女孩子直言道。
无论是出于何种考虑,她都必须求个稳妥。
“臣女明白。”
许明意自袖中取出一只精巧的瓷瓶,放在小几上,道:“此乃臣女家中的丫鬟所配的避子药,每次只需服一粒,于身体固然多少也有些影响,但相较之下,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再配合着她先前送来的调养方子,更可将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小。
皇后不禁有些意外地看着那只瓷瓶。
这丫头竟连这东西都替她备好了……
“娘娘放心,此事臣女绝不会同其他人提起。”许明意主动保证道。
皇后抬起眼睛看向她,声音愈发柔和:“这东西本宫收下了,许姑娘的好意,本宫亦记下了。只是——还没问你,为何要这般帮本宫?”
主动替她打算好这些事情,即便心中清楚她未必会领情,甚至或许还会因为想要遮掩私事而迁怒于她——
退一万步说,即便她接受了这番好意,然而知道这个秘密,并参与进这个秘密当中,显然也不是什么好事。
“娘娘不是常说,同臣女十分投缘吗?”许明意笑着道:“臣女也觉得同娘娘很投缘。”
她确是习惯权衡利益得失的人,但也并非事事都要拿来仔细计较。
若是如此,人生就太过无趣疲累了。
这个简单的答案,叫皇后听得弯起了唇角。
不禁道:“这般随性豁达,倒像极了你家中的二叔。”
许明意听得微微一愣。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她隐隐觉得皇后娘娘似乎很喜欢提起她家二叔。
而那句下意识的话脱口而出之后,皇后似也意识到了不妥,眼中笑意有着短暂的凝滞。
但只是一瞬,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许明意心中略有些疑惑,但到底没有不识趣地去多问什么。
回头问一问二叔也是一样的。
或许是同面前的女孩子刚分享了一个秘密的缘故,接下来再说起话来,皇后待许明意无形间又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怕许明意觉得待在殿中会闷得慌,又带着人去了御花园中散步。
待再回到玉坤宫时,已要到了用午膳的时辰。
皇后的心情看起来十分不错,留了许明意一同用膳,正要吩咐身边的嬷嬷时,只见一名宫女走了进来。
“娘娘,定南王世孙在外求见。”
皇后不禁讶然:“阿渊来了?”
许明意也很是意外。
她入宫多次,每回都会来玉坤宫,但遇到吴恙还是头一次。
身着鸦青色长袍,气质清冷的俊朗少年很快被请进了殿中。
“侄儿给姑母请安。”
“不必多礼。”皇后笑着道:“快坐吧。”
“多谢姑母。”
吴恙在一旁落座下来,拿余光扫了一眼姑母身侧坐着的少女。
他自入得殿中便知姑母身边还坐着一人,只是未曾分去眼神细看。
眼下这随意一扫,却叫他觉出了不对来。
吴恙抬眼望去。
四目相对间,在身上的那件质地极好,仿佛带着柔柔光晕的杏色绸袄的映托下,一张精致的脸蛋被衬得愈发白腻可人的少女朝他微微笑了笑。
见此一幕,少年眉眼间的冷清之色顿时荡然无存。
待怔然了一瞬后,方才向她微一颔首。
“怎么,你们二人可是认得?”皇后在一旁瞧出了端倪,好奇地问。
虽说前阵子京中有阿渊爱慕镇国公府许姑娘的传言,但她特意跟兄嫂打听过了,可知确是传言无误。
她那时还以为侄子当真开窍了呢。
“在娘娘的寿诞上曾见过。”许明意挑了个相对稳妥的回答。
她倒是不甚在意那些,但吴恙是个极怕被人误会的,为免给他带来麻烦,自是不宜将二人说得太过熟识。
皇后轻一点头。
吴恙看了许明意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女儿家名声要紧,为免生出不必要的误会,许姑娘这么说也在情理之中。
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种同他撇清关系的话有些不太顺耳。
分明他也是怕麻烦的人,眼下这种感觉无疑有些古怪。
“今日怎想到要进宫来了?”
虽说是亲姑侄,但她身处后宫,多有不便,阿渊自入京来,姑侄二人不过也只见了寥寥数面而已。
这句问话声打断了吴恙的思绪。
“今日是为向姑母辞行而来。”
“要回宁阳了?”皇后问。
吴恙点头。
这一次,他在京中呆的已经足够久了。
再者,宁阳那边还有许多正事需要他回去处理。
方才他也已见过了皇上,同其说明了要回宁阳之事。
皇后心中有些不舍。
她常年被圈在这深宫之中,能与家人相见之时少之又少。但有时想一想,兄嫂毕竟还在京中。家人便是如此,哪怕不能常常见面,但只要想到离得这般近,心中就会安稳许多。
眼下侄子要回宁阳,难免就觉得再见之日不知是何时了。
却也只是点着头道:“也好,你祖母近来的身子不大好,必然是记挂着你,待你回去后,她也能安心些。”
吴恙应声“是”。
答话间,下意识地看向了坐在那里的女孩子。
女孩子面上没了先前的笑意,取而代之的是眉间那一缕叫人看不清的情绪。
吴恙心神微凝。
许姑娘……莫非是舍不得他走吗?
想到这个可能,少年只觉得一颗心顿时快跳了几下。
并且突然觉得有些为难——




如意事 155 许姑娘的亲事
无论是出于何种立场,万一许姑娘开口挽留他的话,他该如何应对?
凭心而论,作为朋友,他并不想拒绝对方。
但他历来是个有原则的人,正事当前,既已做了决定,便不该受外因所扰——
“应当还没用午膳吧?”
皇后笑着对正莫名犯难的侄子说道:“不如待用罢午膳之后再回去。”
吴恙想了想,微一点头。
他与姑母难得见一面,眼下离京在即,陪姑母用一顿饭是晚辈该做的事情。
皇后便向身侧的姜嬷嬷交待道:“嬷嬷亲自去一趟御膳房吧。”
姜嬷嬷是吴家的老仆,在此次吴恙入京前,又特意探清了自家这位世孙的饮食习惯,由她亲自去御膳房吩咐,自是最妥当不过。
“左右没有旁人在,今日也就不拘泥太多了。”
皇后带着吴恙与许明意移步去了东暖阁,此处并无一张张分开待客的矮几,而只设有一张宽大的檀木雕花八仙桌。
皇后坐在正位之上,吴恙同许明意则是一左一右于其身侧落座。
传膳的宫女手持托盘鱼贯而入,姜嬷嬷在旁示意着要将哪道菜放在什么位置。
吴恙看了一眼,似随口道:“有劳将菜碟调换一二。”
姜嬷嬷微微一怔。
放在世孙面前的这些菜式皆是按着世孙的喜好来的,世孙怎会特意说要调换?
莫非是来了京城之后,突然改了口味?
这般想着,姜嬷嬷下意识地看向自家娘娘。
皇后笑着点了头,眸光却是微闪。
她家阿渊有些不对啊……
正统的世家子弟,都有着面前饭菜即便不合胃口也不会去夹别处饭菜的习惯,更不必说是出言要求调换了。
更加不必提的是,阿渊乃是吴家世孙,这些规矩是自幼便刻进了骨子里的,按说这等话绝不可能从他的口中说出来才对……
宫女很快将菜碟调换了一番。
望着眼前的饭菜,许明意亦觉得有些奇怪。
这些确是她印象中吴恙喜欢吃的菜式没错,那日在清风楼里,她便是这般点的菜,犹记得他分明也吃得很欢的样子啊?
“侄儿敬姑母。”
宫女将碗筷布齐之后,少年举起了酒杯。
皇后含笑端起面前的果酒。
许明意也一并将一盏果酒饮下。
“动筷吧。”皇后拿起筷子,眼神温柔地看着身旁的两个孩子。
许明意尝了尝面前的两道菜,只觉颇为可口。
同时,心底忽然现出了一个猜测来——吴恙该不是觉得那日她在清风楼中所点,皆是她自己喜欢吃的吧?
她对这位吴世孙的教养与风度向来没有疑问,而这些时日对方所展现的仗义她亦看在眼中,甚至还隐隐叫人觉得十分好骗……
可这些皆是建立在正事之前,私下之事他竟也能这般贴心周到?
前世她一直认为这是一个行事干脆,极怕麻烦,因此话也比寻常人少许多的人——
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许明意不禁悄悄地抬眼看向自己对面坐着的少年。
少年生得好看,吃相也极好看,动作分明不慢,也并无太多慢条斯理之感,却也叫人觉着赏心悦目。
察觉到这道视线,吴恙咀嚼的动作微微一顿。
许明意亦是敏锐之人,见他似有察觉,立即收回了目光,老老实实地吃起了饭。
余光里见她这般模样,吴恙似有若无地动了动嘴角。
想看他光明正大地看就是了,他又不是那等小气之人。
这一刻,少年完全忘记了平日里当自己被人盯着瞧时,内心无法遏制的想要炸毛的冲动。
一席饭罢,宫女将饭菜撤去,换成了茶水。
皇后今日的心情似乎格外的好,席间饮了不少果酒,面上一直挂着笑意,同侄子说了会儿家常后,便将视线放回到了身侧的女孩子身上。
“许姑娘今年该是有十六了吧?”皇后含笑问道。
许明意点头:“回娘娘,正是。”
单论这一点,连皇后娘娘都比她家那位记不清她究竟几岁的二叔强许多呢。
“按说也该到操心亲事的时候了。”皇后面上笑意温柔亲近:“家中若无在议的人家,可需本宫替你留意留意?”
吴恙听得微一皱眉。
姑母这是喝醉了?
怎还操心过问起了别家姑娘的亲事来。
“倒是没有在议的人家。”许明意笑笑道,面上并无丝毫羞态。
她也察觉到了,皇后娘娘此时提起此事,是真正将她当作了喜欢的晚辈来看待,而非另怀心思,想要插手她的亲事。
“说起来,来年春日便要取进士了……”皇后道:“到时若有才貌双全的才俊,也可多留意一二。”
许明意还没来得及应声时,只听一旁的少年讲道:“许姑娘乃将门出身,寻常读书人,怕是轻易与之相处不来。”
依她那“打服了再说”的性子,文弱的读书人哪里会是她的对手?
况且,榜下捉婿这种事情也是有风险的,那些进士来自天南海北,很难摸得清真正的底细与人品。
在他看来,根本不靠谱。
难得见侄子这般多话,皇后压下心底异样,又笑着与许明意道:“阿渊说得也有道理,读书人若不合心意,同镇国公熟识的那些武将子弟中,或是可以仔细地挑一挑。”
而她这句话刚落音,就见得侄子又轻皱了眉。
皇后嘴角笑意微凝——她家阿渊这是听得又不满意了?
果然,就听少年接过话,正色讲道:“大庆建国不过数十载,大多武将皆是草莽出身,子女教化尚还有不足之处,英雄固然不论出处,但若是要挑夫婿,却未必是上等良配。”
找个同样是将门出身的,二人一言不合便动手,日子怎能过得和睦?
他还是觉得不靠谱。
皇后眼神复杂地看向侄子。
文的他嫌太文,武的他又嫌太武……
——这幅老丈人相女婿,横竖都入不了他的眼的感觉是为了哪般?
往后他若是有了女儿,只怕是要将女婿给生生为难死吧?
许明意也看向满脸认真之色的少年。
考虑的比她家父亲还要面面俱到,吴世孙竟这般操心她的亲事吗?




如意事 156 她为何如此
见两道视线向自己看来,吴恙回过神,单手握拳在唇边轻咳了一声,道:“侄儿亦只是随口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而已。”
还是那句话,为养女儿练手罢了。
皇后笑笑道:“这些话倒也在理,照此说来,是得挑一个文武双全的才算妥当了。”
刚端起茶盏凑到嘴边的吴恙,闻言动作一顿。
……这说得不就是他吗?
见自家姑母的眼神似有若无地在落在自己身上一瞬,少年作势吃茶,却不自觉地将本就如青竹般笔挺的后背又坐得直了些。
姑母该不会趁着吃多了酒,说出什么不合适的话吧?
然而却见自家姑母亦只是端过茶盏缓缓吃了两口。
许明意适时开口,笑着道:“多谢皇后娘娘和吴世孙这般细致地费心替臣女考量了,臣女如今倒也不着急。家中母亲常说,凡事讲求缘分,缘分到了,一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皇后赞同点头:“是啊,缘分很重要。”
人与人之间,倘若缘分不够,其它便皆是空谈。
这一点,她是再清楚不过的。
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皇后温柔又透着些悠远的目光先后在两个孩子身上缓缓扫过。
没等到自家姑母再说什么的吴恙将茶盏放下。
“想来姑母该歇午觉了,若无其它事,侄儿就先告辞了。”
皇后回过神,点头道:“路上当心,待到了宁阳,记得及时传信到京中。”
“是,侄儿记下了。”
吴恙起身,朝着皇后长施一礼。
姑母在他心中,是极值得敬爱的长辈。
一人在宫中这些年,不易之处必是颇多,而这一切,皆是为了定南王府。
“好了,回去吧。”皇后压下心中不舍,笑着对侄子说道。
吴恙应下,行了出去。
许明意也适时地说道:“臣女便也不打搅娘娘歇息了。”
吴恙方便走便走了,偏生前头还加了一句皇后娘娘该歇午觉了,这句话被他丢在这儿,她若还不识趣地留下,岂不显得太没眼色?
皇后笑着点头:“何时得了空闲,便来玉坤宫坐坐。”
她如今愈发喜欢这丫头了。
喜欢之余,又多了一份很奇妙的幻觉……竟总觉得,面前的小姑娘,就像是当年未入宫前的自己。
实则要说哪里多像,似乎也并没有。
故而才说很奇妙……
见那抹秋香色的纤细身影消失在帘栊后,姜嬷嬷轻声询问道:“娘娘可要回内殿小憩片刻?”
“今日倒觉得精神颇好。”
皇后柔声道:“带上本宫抄好的佛经,陪本宫去一趟寿康宫吧。”
姜嬷嬷应下。
许明意离了玉坤宫不远,便瞧见了一道熟悉的鸦青色的身影。
那少年身形颀长,背影挺拔,脚下的步伐不紧不慢,却目不斜视,显然并无欣赏沿途景致的兴趣。
“这条路走了许多遍了,已是熟记于心,姑姑且留步吧。”许明意对身侧替自己引路的嬷嬷讲道。
“是。”
二人相互福了一礼后,那名嬷嬷便转身折返了回去。
许明意快走了一阵,追上了吴恙。
“吴公子在等我?”她低声问。
少年闻言,因她跟上来而本有些愉悦的眉眼间神色微滞,正色道:“走得慢罢了。”
说完这句,又接着讲道:“原来许姑娘今日是要进宫——”
怪不得同他约在了晚上。
许明意点了头。
“本以为吴公子还会在京中呆上一段时日。”她问道:“不知打算何时动身离京?”
“明日。”
“这般着急?”许明意有些讶然。
这还真是说走就走,一日都不多留啊。
“有些事情需要回去处理。”
在岁江和方先生的追查下,岁山的事情在宁阳找到了线索,此事蹊跷颇多,他不放心任何人经手,便是族中信得过的那些人也不例外。
当然,也并非如何十万火急,只是在京中确也没了要紧事要做,而他做事向来不喜欢拖延。
许明意微微抬起头看向少年。
她想问一句“是不是很紧要的事情”,但到底没有急着在此时问起。
这是不合时宜的。
即便她心中有所担忧。
“那今晚恰巧可以替吴公子践行了。”她道:“吴公子可不要失约了。”
她有重要的话要同他讲。
吴恙看她一眼,道:“我从不失约于人。”
许明意听得一时有些恍惚。
从不失约之人——
这句话,上一世他也说过。
且是同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宁阳定南王府内,有一处高阁叫摘风楼。
他们本说好了待雪停后,带着吴然和天目一同去楼中赏月吃烤肉。
可是他却失约了。
想到这桩旧事,许明意看向身边之人,一颗心沉甸甸地往下坠。
秋日午后的日光,是细碎而浓烈的淡金色。
这金色透过小径两旁的花叶,斜斜地洒在少年身上,叫他一张原本英朗中透着些清冷感的脸都映得柔和了几分,眼睫在高挺的鼻梁一侧投下阴影,肤色剔透着,连其上淡淡的细小绒毛都清晰可辨。
心中本装着沉沉心事的许明意,看了一会儿,不禁在心底默默总结道——这张脸,好看的有些不真实。
吴恙微微将唇抿直了几分,负在身后的手攥紧又松开。
许姑娘又在偷看他了。
甚至带着几分光明正大肆无忌惮。
这是料定了他如今不会再多想吗?
少年压下心口起伏不定的情绪,看向无云的蔚蓝天际,随口道:“今晚月色应当极好。”
昨日是中秋,今日是十六,一年只一次,无疑正是赏月的好时候。
“吴公子想要赏月?”
吴恙犹豫了一瞬,点头“嗯”了一声。
1...4647484950...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