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游泳之鱼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410章 攻守之争
. .
随着夜色的临近,进入家主府邸院子中的家臣越来越多。而就在这个时候,隆信也急匆匆地赶到了。他选择了院子中一处没有人的角落,双眼紧紧地盯着那一个木墙之隔的房间。就在那里,此刻正坐着他的家族的灭族仇人,少贰冬尚。周围的蒲池家家臣谁也没有注意到隆信的异样,只是在进入院子后,都默默地对着相熟的人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在院子找了个地方默默地跪坐下。这是家主传出来的意思,不能够闯进去打扰客人。而由于只有一个木墙之隔,实际上院子中的众人完全可以听清楚里面的对话。经过漫长而焦急的等待后,作为主角的少贰冬尚终于酒饱饭足。那张金口终于开口说话了。“谢谢了,鉴盛大人。”少贰冬尚感激地说道。“呵呵,同为大友义鉴大人的臣下,我等本当共同扶持,只是为何冬尚大人如此狼狈?”蒲池鉴盛明智顾问地问道。“哎!”房间内首先传出了少贰冬尚的一声长叹,然后就再也没有了声色。就在屋外众人脖子都快望成了长颈鹿的脖子的时候,才终于听到了少贰冬尚继续说话。“说来话长啊!我所在的牟田城是被罗氏家的大军给攻破的。”“什么?罗氏家?肥前之鹰?”屋内传出了蒲池鉴盛的惊呼声。“是的,自从我得到了本家所在阵营的联军被击溃的消息后的第二日,城外来了一群穿着大友家士兵衣服的溃兵,然后我就下令打开城门,迎接他们。谁知道……”“本家阵营被击溃了?难道本家联军不敌大内家联军?”蒲池鉴盛焦急地问道。对于少贰家的城砦如何被攻破的,他一点也不关心,但是对于联军的情况却十分关注。对于蒲池家而言,联军是他应对目前危机的唯一救命稻草了。而且在收到海津城失陷的消息前,蒲池鉴盛收到的最后一个关于大友家联军的消息就是大友家联军在凌部城外将大内家联军击溃的消息。现在怎么又变成了大友家联军大败呢?“不,大内家联军被本家阵营联军击溃了,而且被直接驱赶出了肥前国,但是却被罗氏家的大军击败了。”少贰冬尚的声音带着少许颤动。显然此刻作为叙述者的他,心情也很不平静。“又是肥前之鹰?”蒲池鉴盛震惊得直接失态地站了起来。而院子外的众家臣也面面相觑起来。是的,包括蒲池鉴盛在内的所有蒲池家的人都感到相当震惊。一直以来。他们都以为在蒲池家边境处的罗氏家大军不过是大内家阵营里的一员,现在突然出现在那里,不过是前来牵制筑后诸强罢了,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小角色罢了。现在才突然发现,小角色变成了主角。而少贰冬尚显然没有心情理会蒲池家众人的心情,而是继续自顾自地叙述起来。“牟田城失守后。我逃到了附近的山野里,后来陆续收到了一些消息,原来在大友家联军击溃大内家联军的当天,大友家联军遭受到了罗氏政良这个卑鄙小人所带领的罗氏家大军的袭击,大友家联军溃败,据说一日之内退守到了胜尾城以及旭山城之内,士兵大部分也溃散到了各处。”“就在当日的溃退途中。大友家联军的总大将吉弘鉴理大人也被击伤而昏迷,导致大友家联军全线溃败。”少贰冬尚缓慢的语调,在平缓地叙述着这十数日里,肥前所发生的一切。包括蒲池鉴盛在内的所有人,此刻都成为了一个忠实的听众,仔细地聆听着,生怕漏掉那怕一句话。“我又渴又饿地在山中躲藏了数日,终于在一个晚上偷偷潜入了一户人家中抢到了一些粮食,然后为了躲避闻讯赶来的追兵,我在几个护卫的保护下。到处东躲西藏。”“一天前,我终于在筑后川河边找到了一艘被人遗弃的小船,这才横渡筑后川逃到了筑后。在我逃离肥前国前,我还听说,就在联军溃败的第二日。暂时替代吉弘鉴理总大将之职的户次鉴连大人在胜尾城下正式与罗氏家议和,随后大友家联军退出了胜尾城以及旭山城,这两处城池已经被罗氏家占据了。最后联军也退出了肥前国的边境线。作为回应,罗氏家也停止了对大友联军在边境处溃兵的追击,只是还在肥前境内的溃兵却还是受到了通缉,我还听说一个联军士兵的头颅可以换取两斗杂粮。”从少贰冬尚的话中,众人可以想象得到,联军的溃兵此刻在肥前可谓成为了人人追杀的香饽饽了。“另外,我还听说,三日前,三濑城的神代家也举城向罗氏家投降了,自此以后,东肥前就完全成为罗氏家的领地了。”少贰冬尚说出这句话时,心中颇为有点心酸。这可是他的领地啊,就这样完全被人抢去了。少贰冬尚说完后,大院中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中。今晚得到的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撼了。让所有的人一时间都难以承受得下来。尤其是蒲池鉴盛,他此刻才意识到他马上就要直接面对一个正面击败大友家联军的庞然大物了。这应该如何应对呢?向大友家求援,先不说求援的道路已经完全被罗氏家截断,即便没有截断,因为此次大战而元气大伤的大友家真的愿意在此时出兵救援吗?心中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乎已经随风而去了,一种空虚的感觉陡然出现。蒲池鉴盛心中彻底没底了。还有那些起初一直叫嚷着出战的蒲池家家臣们,此时也偃旗息鼓了。甚至有的人已经有了别的心思了。招待少贰冬尚的宴会就在这样沉默的气氛中结束了。在倾诉完心中的憋了很久的话后,少贰冬尚也陷入了失神当中,甚至当他从房间里走出来,看到了大量的蒲池家家臣时,也毫无反应,只是木然地在侍女的搀扶下走出了院子。陪同少贰冬尚出来的蒲池鉴盛也只是叹了一口气,然后摆了摆手,示意众家臣可以退下去了。但是不经意间,他发现了站在角落处的隆信。他的心猛然一跳,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立即说道:“长法师丸,你留下!”本来准备悄然离去的隆信极其艰难地停止了脚步,然后缓慢专过了身,双眼木然地看向了蒲池鉴盛。从其表情上来看,隆信似乎一点异常都没有。但是他那紧握着的拳头却出卖了他此刻的心情。“长法师丸。少贰大人现在还是大友家的重要客人,所以,至少在本家的领地内不能够出事,否则本家将陷入危难。”蒲池鉴盛盯着隆信严肃地说道。但是他又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似乎有点过于严肃了,于是面色逐渐缓和起来,对着隆信再次说道:“长法师丸。你也看到现在肥前以及筑后的形势了。要是再没有大友家的援助,本家就真的危险了。你知道,当初我收留你时,可是冒着众多的家臣的反对而做出决定的。”“大人,我明白了。”隆信强忍着要爆发出来的愤怒对着蒲池鉴盛行了一礼,然后直接站了起来,转身快步走出了院子。在转身离开的一刹那,隆信将对这个家族的恨深深地埋藏到了心底里。这个家族的恩,他是会报的,但是当恩报完了,仇也是要报的。“哎!”看着隆信远去的身影,蒲池鉴盛叹了口气,然后自嘲般地笑了笑,他将隆信方才的失礼看作了是一种刚成年的年轻人的冲动了。在心中决定安排几个人负责监视隆信的行踪后,他又自语起来:“现在攻与守的争论已经毫无意义了。”是的,蒲池家中最近家主与家臣的攻守争议的确已经毫无争议了。但是,在罗氏家新占据的海津城中,一场攻守之间的争论却在逐渐壁垒分明的两派家臣之间展开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t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411章 震慑降将
. .
这个冬天比往年的冬天都要寒冷得多了。低沉的天空已经数日没有太阳了。而就在今日,久违的太阳光却出乎意料地出现了。当久违的阳光照射到海津城的海津馆的二层露台的时候,政良双手扶着露台的木栏,抬头看着海津城外的大道。此时的他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就在半个月前,大友家联军的总大将吉弘鉴理或许也是站在这里,然后意气风发地看着城下军阵如林的联军,大有鲸吞肥前之意。只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半个月后,当初的联军总大将已经躺在了榻榻米上生死不知,而作为被看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的罗氏家家主罗氏政良却站在吉弘鉴理曾经站过的地方。只是,战争是充满未知性,所以即便侥幸赢得这一局,政良仍然有点步步心惊的感觉,生怕自己的走错了一步,从而导致家族的灭亡。所以短暂的志得意满后,他很快就恢复了眼神的清明,再次将目光投向城外阳光照耀下的大道。在大道上,一行望不到尽头的村民正排着长队沿着海津城外围的道路进入肥前。这些人正是在筑后各处抓捕而来的当地领民。他们在进入肥前后,将被安排前往肥前的各处地方安居乐业,而地广人稀的松浦郡地区将成为安置的最主要地区。进入筑后,罗铭的军队所到之处,实行的是抢光政策,将所有的领民、财物、粮食全部都抢光。这将使当地躲在城砦里的豪族们在即将到来春耕时节陷入极其艰难的境况。“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知道为何,在看到眼前的一幕时,政良却突然想起了这么一段流传千古的名词。政良身后的赤穴光清暗自撇了撇嘴,对于罗铭自觉甚是满意的奇怪诗词。他可是大部分也听不懂的,倒是最后一句听懂了。只是他却认为城下的这些人现在的苦,却是眼前这个强大的国主造成的。“光清,我听说你在罗氏道场里的罗氏文字学得很不好啊?”就在赤穴光清暗自非议的时候,政良的声音却传了过来。“哈哈,那个,国主大人,那个实在是太难学了。”被家主直接说到了痛处,赤穴光清只得打了个哈哈。“是吗?难道你不知道,本家的家臣的职位提升跟道场的新文字以及语言掌握的程度挂钩的吗?”政良的声音再次传来。“禀报国主大人。臣下知道。”“哎!你太令我失望了。难道你不想将来有一日跟随本家的大军重返出云国吗?”政良有点失望地说道。赤穴光清听到政良的话后,全身一颤。“你的太郎在道场中的表现似乎都比你好啊?”政良似乎没有放过赤穴光清的打算。仍然继续说道。“国主大人过奖了。犬子的天赋的确比臣下要好。”赤穴光清说了一句似乎是谦虚又似乎是自夸的话。“既然如此,将来当本家大军进入出云国时,你的儿子就代替你领军吧,你就留在肥前的罗氏道场认真学习罗氏一族的文字以及语言吧。”罗铭最后淡淡地说道。赤穴光清闻言直接跪伏了在地上,再也不敢发出一句声音。回到出云,这是赤穴光清心中最大的愿望,也是他已经隐居了的父亲的最大愿望,独自逃跑回去是不可能的,现在国主说将来有一日会兵锋直指出云国,那是何其雄心壮志啊,而他们一族也可以承借国主大人的威风荣归故里。想到这里,他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好好学习领地的奇怪文字以及语言了。看着跪伏在地赤穴光清以及周围数个因为与赤穴光清有着同样问题而目光躲闪的家臣,罗铭心中微微一笑。方才的一幕,是政良故意挑起的。为的就是借机敲打一下这些对领地文字以及语言不怎么重视的家臣们。让他们意识到,学好领地新文字以及语言是与自身前程挂钩的。实际上罗铭也不想对这些家臣如此紧逼,只是随着领地明国移民以及家臣的增多,语言以及文字不统一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了。这个问题要是在平时的生活里还好解决,但是一旦到了战场就会成为致命问题了。而加快领地普通话以及简化汉字的推广是最好的一个解决办法,所以他才如此着紧地在家臣中强行推行。再说,推行这种新文字以及语言,对于保密也有很好的作用。试想一下,即便一些重要的信息甚至书信被敌方势力得到了,却发现是一种本家完全无法翻译的文字,他们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当然,不是所有的家臣都对这种新文字以及语言不重视的。所以他们却从罗铭的话中得到了其它的信息。出兵出云国?那里距离肥前可是隔着数个国土啊!难道国主的志向除了九州外,还有更为广阔的目标?一时间,那些刚刚还为本家的版图得到了极大扩大的而志得意满的家臣纷纷醒悟过来,大叹自己的目光短浅。而那些担心国主因为又扩大了家族版图而自满起来的家臣们,却都齐齐暗自舒了一口气。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这样的家主才值得跟随啊。暗暗观察着众家臣表情变化的政良嘴角里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微笑,然后将目光再次投向家臣中weizhi稍为靠后的神代胜利。“胜利,你可是对于本家的安排有所不满?”政良的这一句话极其杀伤力,一下子就让众家臣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被提问的人身上。而作为主角之一的神代胜利也被吓得直接跪伏在地上。“臣下不敢。”神代胜利低着头大喊道。“你不是不敢,而是不敢说出来吧?”政良笑着说道,“本家将你的家族直接从三濑城迁移到了小城郡,并且在你的领地安排了大量从筑后迁移而来的新领民。你有想法是很正常的。”“臣下不敢。”神代胜利有点疑惑地说道,他不知道国主大人为何突然如此说,但是正如国主所说的那样,他的确对国主对于他的家族的安排很不满。因为这次进入筑后以后,实际负责亲自出手实施抢光政策的正是他们这些降将。虽然那些被捕捉而来的筑后领民在抵达新的领地后很快就会安定下来,但是当他们发现他们的领主就是当初抢夺他们一切的将领后,对领主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为了安定领地保住身家性命,他们这些降将不得不将家族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维护领地的稳定中去,而且由于家族武力几乎被全部剥夺,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不得不请求国主大人出手帮助,而出手帮助之人有大施国主之仁义。这样就造成了在很多时候,他们这些领主做了恶人,而国主则是成为了领民眼中的好人。实际上,神代胜利也知道国主大人如此做的真正目的。一是,通过让他们这些降将出面抢掠,从而向世人做实他们已经投靠罗氏家的消息。让他们心中还存在的小心思彻底消失。二是,让他们这些降将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自己领地的安定维护上,不但让他们的家族无法在肥前有过多的精力想其它的事情,也乘机让国主的良好形象在新来的领民中建立起来。国主这样的安排可谓是无可厚非,只是对于他们这些降将来说也实在太过腹黑了。所以他们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胜利,你应该记得在三濑城外的军帐中,接受你的投降时,本家曾经说过,我讨厌背叛者。”政良转过身望着远处的景色淡淡地说道,“答应你将少贰冬尚放走,是念在你对旧主一片忠心的忠诚上,但是你如此一做,实际上已经背叛了我一次。”“国主大人,臣下……”神代胜利这个时候已经全身颤抖起来了。他发觉面对这个国主大人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只是,这是我亲自答应的,所以这一次背叛就原谅了。但是……”政良声音一顿,声音陡然冰冷起来,“无论任何人,我都不希望再次出现背叛本家的事情,否则,我不会再给予任何的原谅机会,我会用其家族的所有血脉用来惩罚这个背叛之人。”政良第一次将霸气冷血的一面展现在众人的面前。这一次跟随在罗铭身边绝大部分都是投降的降将,在听到罗铭的话,都无一例外地跪在了地上。“当然,若是忠心于本家,本家是定然不会亏待他们的,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跟胜利一样,心中都有所不满的,但这一切都是对你们忠诚的一次考验,接下来就要看你们是否经受得起这一次考验了。”政良看到众人的表现后,语气稍微放缓地说道。罗氏家马上就要开展下一步的行动了,而这些新近加入本家的大小家臣都是不稳定的因素,政良干脆来个快刀砍乱麻,对这些家臣进行一番威慑。从众人的表情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将如蒙大赦的众家臣放走后,政良回到了海津城的议事堂中,这个时候,从肥前而来的东乡平次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作者的话:万分感谢你们!尤其感谢一直给我投票以及一直对本书不离不弃的你们。万分感动。)(未完待续……)t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412章 两派之争
. .
“平次,你不在肥前给我好好安顿新得到的领地,跑到这里干什么?”一见面,政良就直接笑着说道。“殿下,臣下有重要谏议,所以只好亲自前来求见殿下了。”东乡平次跪伏在地恳切地说道。“是为本家决定向筑后出兵之事吗?罢了,说说你的看法吧。”政良摆了摆手,这才走到主位上跪坐下来,并且示意东乡平次将他的看法说出来。东乡平次立即恭敬地跪坐到政良下首的家臣weizhi之上,然后正言道:“殿下,自从本家大军在您的率领下,击溃了大友家的大军,并且将东肥前完全纳入了本家的势力范围后,臣下按照你的命令开始安定新得到的领地。”政良点了点头,示意东乡平次继续说下去。“目前遇到了几个问题,一是由于大量的当地豪族被强逼迁移往肥前的其他地区,导致了他们当中一部分人的反抗,再加上大量从筑后安置进来还没完全安定下来的筑后新领民以及为数不少的游走在乡野山间的大友家以及大内家联军的溃兵,导致了领地内出现了不稳的迹象。”“二是,自从殿下开战以来,家中的粮草已经只剩下八万的民用储备粮食以及五万的军备粮草了。随着新占据领地民事以及农事的开展,这些粮草也将很快会被消耗掉,请殿下三思啊。”东乡平次说道。“嗯,领地不稳的问题,除了负责稳定新占据领地的阿骨打率领的第五常备足轻番队外。传令。让驻守在三濑城、旭山城以及胜尾城的第三、第六常备足轻番队协助稳定领地。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他们已经已经完全控制住三濑城、旭山城以及胜尾城了,让他们分出一半兵力出来协助吧。”政良决定道。“嗯。主将吉田重政、圆城寺信胤留守,由副将上村本纲、公文重忠负责带队吧。此外,我还会从长延城中将田尾中元抽调回来,负责统领二十骑骑兵协助稳定领地。”政良又说道。“至于粮食方面,合共十三万石的粮食应该能够坚持到今年的秋收的了。这个倒是无须担忧。”“殿下……”东乡平次显得有点焦急了。“平次,你已经跟随我将近三年了吧?”政良直接打断了东乡平次接下来的话,直接问题。“是的。殿下。”“三年了啊!自从你跟随我后,可曾看到过我曾经作出过任何一次失误的决定?”政良感概地说道。“这?”东乡平次突然想到,似乎自己的家主真的正如外面平民的评价一样,真的是战无不胜的“肥前之鹰”啊。唯一的一次失误,就只有岸岳城那一役了,在那一役中东乡平次失去了两个至交好友,罗氏家也失去了两个重臣。但是,家主又很快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反败为胜,从而奠定了罗氏家日后发展壮大的基础。“你是不是以为现阶段本家应该先将新占据的领地稳定下来后,再行决定本家的下一步攻略目标?”政良继续问道。东乡平次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在他看来。本家到了现在的威势,更应该采取稳打稳扎的策略。而不是稍为有点冒险的急攻政策。“你怎么看大内家此次的出云攻略?”政良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对于政良的这一个问题,东乡平次早就有了自己的主见,于是立即答道:“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尼子家恐怕无法坚持得太久啊?大内家的版图将再一次得到扩展。”“是啊!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尼子家啊。可是平次啊,战争总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就像此前大友家与本家一样。”政良看着议事堂大门外的天空说道。“殿下,你认为大内家这次攻略会以失败而告终?”东乡平次有点惊讶地说道。政良这样的推断实在是太过出乎他的意料了。“呵呵,平次。无论大内家是胜是败,本家都要抓紧时间壮大发展,让本家在肥前有自己的话语权。”政良笑着说道,“对于大内家而言,本家就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蚂蚁,但是随着本家不断壮大,作为狮子的大内家是不会允许在它的身边出现一只老虎的。”“难道本家会有与大内家兵戈相见的一天?”东乡平次大惊失色道。东乡平次的想法代表了一部分罗氏家家臣的内心想法。他们从内心里希望罗氏家与大内家永世交好,罗氏家借助大内家的威势继续闷声发大财。只是,他们却忘记了战国豪强间外交的根本原则,那就是利益为上。任何的同盟,在利益面前都不过是一张白纸罢了。况且,大内家就能长久保持兴盛下去吗?熟知历史的政良知道,很快,大内家就由强盛时期走入风雨飘摇的时期了。总之,任何时候,依靠自己才是最为可靠的。“平次,无论你听从了谁的建议前来劝谏,但是我希望这是你最后一次如此了。在我做出决定前,作为家臣的你们可以提出意见,但是在我做出决定后,你们就只能坚定地给我去执行。”眼看东乡平次还有话要说,政良的语气陡然变得严肃起来了。一直以来,政良倡议的是君主制,而不是主臣议会制。所以这种风气必须刹住。此外,随着家族的发展,以东乡平次为首的一部分家臣越来越有向更为保守的家族政策的方向而去了。这种风气更加不好。保守派是需要的,这不但有助于与相对的激进派形成平衡,同时也能够时刻让家主在作出决策时保持清醒。但是过于保守就变得有害了,所以政良要借助东乡平次给保守派一个警告的信号。于是,他看着已经拜伏在地上请罪的东乡平次说道:“罚俸一年,下不为例,你立即给我赶回肥前主持稳定领地的工作,我不希望看到你再做出擅离职守的事情。”“臣下惶恐!”东乡平次颤抖着领罪道。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家主发这么大的火,心中也懊悔不已。打发走颤颤巍巍的东乡平次后,政良的议事厅中又迎来了风尘仆仆的矶野员昌。此事的矶野员昌由于这段时间在筑后的功绩,已经被提升为了罗氏家的侍大将了。此次筑后攻略,就是由他的骑兵番队作为前锋。“你不在长延城呆着,跑来这里干什么?你应该知道长延城的重要的,一旦有失,这对本家而言是很大的损失来的。难道你打算像东乡平次一样被罚俸一年?还是你觉定侍大将的职位太高了,愿意重新成为一个足轻?”很不幸,政良的余气还没消,矶野员昌正好撞到枪口上了。“臣下……”“不用说了,平次已经被我赶回去了,还被罚俸一年,你应该知道结果了吧?已经不用再担心了,立即给我滚回去吧,此次攻略,要是拿不下目标,那你就给我滚回肥前训练骑兵去吧。”政良看着跪伏在眼前,已经逐渐成长为家臣中主战一派的代表的侍大将喝骂道。“是,臣下定当效死命!”听明白了政良的话的意思后,矶野员昌立即激动地跪伏在地大声保证道。(未完待续……)t
1...159160161162163...4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