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功高权重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井古柳
很快,这些猝不及防的团丁乖乖而惊惧地举起了双手,按照特战队员的命令走进了一间房子里。他们心里还在猜测这些人是什么人,他们都很少想到对方是红-军,以为是桂军内讧或者是桂军要收拾地头蛇,或者是蒋芥石的中央-军来了。现在中央-军卸磨杀驴,赶走了红-军就轮到桂军倒霉了。
正因为有这种想法,他们并没有什么反抗的意愿,感觉现在完全是与他们无关的狗咬狗,他们只是被殃及的池鱼。
那些临时被替换下来的值班团丁,他们兴冲冲地按照命令从城门口、监狱交班回军营,可面对他们的不是夸奖,也不是演习,而是黑洞洞的枪口,以及那几颗血淋淋的人头。
他们很快就被缴械,无奈地投降了。
孙兴国他们转了快一个小时,最后到了关押红-军的对方,在孙兴国的命令下,民团团长将他手下的团丁和配合他们看押俘虏的警察召集在一起训话。那些团丁就是刚才被派来替换的人,他们不但认识民团的汪团长,也认识孙兴国、宋军,对于集合的命令很认同。
当有警察怀疑的时候,这些团丁还主动向他们解释了孙兴国他们的来头。听说孙兴国他们来自白总座的行辕,看到特战队员手里拿的精良武器,感受到团丁对他们的敬畏,这些小警察也相信了,按照命令来到了监狱中间的空地上。
孙兴国之前之所以多此一举的派这些团丁前来替换原来的团丁,就是为了这一刻,就是为了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正宗的钦差,并把这种感受通过他们传递到其他人,以减少他们的警惕心。
显然,孙兴国的目的达到了。(未完待续)





功高权重 第1454章 全军齐动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好办了。
面对突然指向他们的黑洞洞的枪口,面对一片哗啦的拉开枪机将子弹推上膛的声音,茫然的团丁、警察除了惊讶就是惧怕。
民团团长和他的警卫员想逃跑,但很快被宋军一个背摔、一个扫堂腿给两两掀翻在地。另一个叫罗大牛的特战队员冲上去,对着民团团长警卫员的脖子就是一踩,只听咔嚓一声,脖子就断了,嘴里、鼻子里、耳朵里喷出了酱红色的血液。
民团团长又后悔又愤怒又惧怕,双眼一翻,晕了……
这时只听孙兴国冷笑一声,只见他右手轻轻一挥,他手里的匕首笔直朝一个想掏枪的警察飞去。
“嗤——”一声轻响,匕首瞬间就扎进了这个倒霉警察的胸口上。
警察双手按着胸口的匕首,惊惧地瞪大眼睛,惨叫一声转了半圈,身体砸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就很快死去了。直到这时,胸口的鲜血才慢慢渗透出来。
有了这三个人做榜样,其他人都战战兢兢地举起来两条胳膊……
很快被关押的红-军俘虏放了出来,民团团长等人被关了进去。
1939年12月3日晚,江华县就以这种方式被特别行动队占领。
听到孙兴国他们是红三军团的自己人,死里逃生的红-军俘虏兴奋极了。按照孙兴国的命令,他们迅速推出了他们的指挥员,并迅速以指挥员为中心组成了一个个营、连。
就在这时,在民团军营里处理了民团事宜的特战队员用一辆牛车将缴获的武器全部运到了监狱这里,并迅速下发下去。
虽然一辆牛车送来的武器并不多,但凭借它们。千余被解救的俘虏足以控制县城了,因为县城里只有民团和警察,现在民团几乎全部缴械,警察也被抓了不少。这么多红-军战士和一百多特战队员几乎没有了什么敌对力量。
稍微商量了一下,孙兴国就让宋军带一部分特战队去接管几处城门。他和红-军官兵推选出来的指挥员一起讨论接下来的工作。
第一件就是县城拿下来之后如何防守。如何保密不让桂军知道。第二件事就是如何拿走土豪劣绅和官员的财产。当然,还有一件事就是向正在朝这里前进的郭拙诚汇报县城已经到手的消息。
宋军带人去接管城门的行为非常简单,完全是手到擒来。
当他带着特战队员前往城门口的时候,那些守城门的团丁都是孙兴国才派出来替换原来值守团丁的,他们都认识宋军和他手下的队员。
看到他们过来,不用宋军等人介绍。他们就立马“知道”这依然是演习的一部分,他们客客气气地出来迎接特战队员们,对宋军他们发出的命令更是不打折扣地完成。
以至于特战队员依然没有动一枪一弹就将城门拿下了。
那些团丁莫名其妙地成了俘虏,直到他们被押送到监狱关起来,看到里面有自己的同伴后才真正明白今天这事不是演习,而是中了人家的道。
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无能为力,还在希望上面狗咬狗的行动结束后,把他们这些被殃及的池鱼早点放出来:“你们桂军与中央-军相争,与我们这些小小的团丁毛关系也没有,我们只是守一守城门,维持一下治安,你们谁当头都与我们无关。”
正在前往江华县县城途中的郭拙诚接到孙兴国的汇报。也很高兴。他想不到自己的计划不但提前顺利实现,还凭空又多得了一千多精锐部队,这些红-军的加入更加纯洁了队伍,增加了骨干,更加让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加。
收到这个消息后,郭拙诚立即下达了两条命令:
命令张平凯、王光道、陈鹏、苏达青、庄宗权、彭竹峰、洛熙、刘向阳等领导留下少量士兵迷惑敌人外,利用夜色立即脱离敌人的接触,为加快前进速度,可以放弃辎重、火炮、弹药,同时留下所有桂军俘虏中的伤病员。留下部分或全部粮食,必须于后日(12月5日)凌晨五点前赶到江华县县城会师。
命令孙兴国、宋平留下必要的人员协助红-军战士防守县城,等待郭拙诚所率领的部队前来外,他们率领其他的部队乔装江华县城溃散的民团团丁向南进攻大路铺镇、白芒营镇,造成威胁桂-林进攻广-西的态势。
随着这两个命令的下达。孙兴国、宋军他们倒是没什么,反正县城里现在已经戒严,一千多解救出来的红军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街道上巡逻,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那些当官的、有钱的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都缩在家里不出来。再说,现在是深夜,这个时代又没有电视、电影啥的,晚上天一黑基本都是睡觉,直到第二天天亮了再起来做事。
即使有勤快一点的人,或者要出远门赶路的人,他们虽然早一点但也不会还没有过凌晨就起床,就算有,那也只是极个别,随便巡逻的官兵怎么处理都无关大局。
孙兴国、宋军等人则在监狱里做团丁的工作,询问哪些人愿意戴罪立功,谁愿意带他们去攻打大路铺镇、白芒营镇。而且他们这一问,还真有不少人愿意,就连那个汪团长也主动要求表现一下。
孙兴国从里面挑选了二十几个看起来确实愿意的人,包括那个汪团长。
之后,孙兴国对红-军中为首的领导做了安排,又留下一个班的特战队战士在这里做好迎接郭拙诚的准备,很快特战队就消失在夜幕中,朝县城的南方前进了。
马头岭、古岭头以及灌阳县县城这些地方就有点不同了,这些指挥官倒不是不愿意执行郭拙诚马上撤离战场、马上与敌人脱离接触的命令,他们实在是舍不得那些火炮、弹药和粮食。
在他们眼里,这些东西都是战士的生命,只有有它们,战士们才能打败敌人才能活下去,有时候他们甚至把这些东西看得比战士、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郭拙诚说一声丢弃,他们哪里能丢弃得下?
再说江华县是一个什么地方,那里可是一个四面皆敌的地方,加上山多地少,根本没法获得多少粮食,虽然有一些矿石,但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拿了这些矿石根本没有任何用处,炼不出金属来更运不出去卖钱。
不过,在陈鹏、洛熙、刘向阳等人的坚决要求下,他们最后还是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借口郭拙诚在命令中没有坚决要求他们炸毁所有火炮,没有要求摧毁所以炮弹,更没有要求将所有粮食留下,他们决定拆走一些火炮、运走一些炮弹,扛走所有迫击炮和迫击炮的炮弹,粮食更是运走一大批。
他们给郭拙诚的回电是保证不会耽误行军时间,就是爬也会按照郭拙诚命令的时间赶到目的地。
接到他们的电报,郭拙诚很是无语,但他也理解这个时代的人,知道现在太穷了,好不容易获得的宝贝,哪里愿意丢弃、炸毁甚至留给敌人?
他只好再次发报,电报里强调必须炸毁一些火炮,必须丢弃大部分粮食,必须让对方知道我们是怕了中央-军。必须让敌人知道,我们害怕在中央-军、桂军的夹击下全军覆没。
收到郭拙诚的这个电报,张平凯、王光道才明白郭拙诚的真正意思,但是,这样反而让他们担心了。因为郭拙诚说的情况确实存在,如果真的被中央-军、桂军全力夹击的话,真有可能全军覆没。
特别是现在全军往江华县县城会师,完全就是往敌人家里跑,与中央主力红-军背道而驰。早就成为了一支孤军的他们这么往敌人包围圈里钻,不是往火坑里跳吗?就算你带领我们这么做是为了给中央主力红-军减轻压力,那也应该更加虚张声势,让敌人害怕,让敌人畏缩不敢进攻啊,哪有你这样把自己的弱点显露出来,哪有鼓动敌人快速进攻自己的?
要知道我们现在虽然有了一万多部队,但队伍的成分太复杂了,即使抛开那些被强行改变身份的俘虏,就是收容的这些红-军也是乱七八糟的,来自无数个单位,来自不同的派系,拥有不同的职位。
现在整支部队完全可以用乌合之众来形容,如果打顺风仗还可以,不但可以锻炼部队,还能提振士气,能让官兵归心,但你现在这么做可是故意给自己制造险情,故意让自己增加压力啊,万一失败或者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江华县县城,那队伍能不能掌控都难说。
他们想是这么想,但看到郭拙诚在电报里写的几个“必须”,他们只好服从了,迅速安排人员炸炮、丢弃粮食,同时安排部队快速而“慌乱”地撤退。
陈鹏他们倒是没有任何心理抵触,就是洛熙这个炮兵大队长也一点没有表现出什么痛惜的表情,在他的脑海里,郭拙诚的命令就必须严格执行,再严重的事情也要做,区区缴获的几门炮炸掉算什么?
……
郭拙诚和他率领的部队在12月4日凌晨三点的时候赶到了江华县城,很快就顺利地接管了指挥权。
(未完待续)




功高权重 第1455章 给白崇禧的电报
才找人了解了完江华县城的情况,郭拙诚就接到孙兴国、宋军发来的电报,告知他们已经占领了大路铺镇,正在前往白芒营镇途中。同时他们认为桂军目前还不知晓特别行动队的行动,孙兴国询问郭拙诚是否容许他们继续向南进攻。
郭拙诚马上回电,要求他们占领白芒营镇之后立即就地修筑工事,等待后续部队来接防,他们在交接阵地后返回县城,另有其他的重要任务安排。
孙兴国之所以发电报询问是否继续攻击前进,是因为他和他的特战队感到很不过瘾,他们一行人在占领大路铺的行动中根本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想想也知道,桂军连江华县城都只安排了一个民团在把守,那些比县城小得多的小镇自然没有安排什么兵力。再说,大路铺和白芒营镇完全是桂军的大后方,红-军都已经过了湘江,哪里会有人还想到有敌人过来偷袭?
没有多少战略价值的大路铺镇离县城只有几公里,这里只有一个排的地方民团在驻守。这二十几个团丁并没有按正常的军事部署来镇守镇子,而是只守了他们宿营的院子,也就是在他们睡觉的院子门口安排了一个哨兵而已。
孙兴国找他们还多亏了随队而来的民团汪团长,是他敲开镇长家的门,从睡眼朦胧的镇长嘴里知道这一个排的兵住在一个财主的家里。
这种战斗根本不需要孙兴国和他的特战队插手,想图表现的汪团长早就带领他的团丁将那些人全部俘虏了,一个个捆成粽子样带到了孙兴国面前。
收到郭拙诚的电报时,孙兴国他们正在为占领下一个目标——白芒营镇——做准备。这次他们倒是遇到了一些阻力,虽然他们还是乔装溃败的民团团丁。那个汪团长也还是很努力,但让孙兴国很无奈的是负责白芒营镇镇守的是一个连级规模的民团,而且这个民团已经不属于江华县民团的管辖了,指挥权被上级移交给了桂-林方面。
最为不幸的是,这个民团的头头与这个汪团长不对付。两人之前就有矛盾,加上孙兴国他们到达白芒营镇的时候天色已经亮了,对方看出了队伍中夹杂了不少陌生人,而且他们的武器明显看出不是民团所能拥有的。
虽然那个头头没有猜测到孙兴国他们是红-军,但他们还是产生了戒备,不容许他们马上进镇。而是要询问上级是否同意他们进来后再决定。
孙兴国当即当机立断,下令强攻,趁对方还没有做好准备的良机进行冲锋。当孙兴国他们的机枪怒吼和迫击炮开始发射后,那一个连的守军立即败了,哭爹叫娘地转身就逃,已经决定投降的那些民团团丁也不用孙兴国指挥。立即顺势追了上去,用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占领了这个镇,大肆打伤守军二十多人,俘获守军六十多人,只有十几个反应敏捷或者没有参加战斗的团丁逃跑了。那个与汪团长不对付的头头早就在第一轮射击中被机枪子弹击中脑袋,死得不能再死了。
不过,孙兴国的人马也开始出现了死伤。因为团丁表现太积极,在孙兴国还没有下令冲锋的时候就冲锋了,结果被守军打死了一人打伤了两人。
那些团丁倒是没有什么失落,还觉得自己一方用这么小的代价就取得了击溃对方一个连的巨大战果,值得大吹特吹了。
郁闷的是孙兴国,感觉很丢自己的面子。
不过,他也没有批评他们,反而安排团丁好好安葬死者,自己掏出十元银元委托死者的朋友将钱带给他的家人。另外也安慰了伤者几句,表示会将他们的功劳汇报上去。他们和汪团长都会得到表扬、得到奖励。
孙兴国在这里郁闷,在江华县城的郭拙诚却遇到了一件好事:
早晨部队在抄那些县城官员、政府和劣绅奸商的财产时,他们不但找到了大量的粮食,大量的金钱,还从县政府院子里找到了一批没有来得及运到前线的武器弹药。
这给那些刚解救出来的、除了拿民团武器的。剩下的几百名没有武器的红-军官兵带来了福音。
抄家的时候,对政府官员和政府本身的财产,指挥官郭拙诚没有一点心理负担,完全是大抄特抄。可是对那些富裕的商人,郭拙诚就有点不好意思下手,感觉自己就真的像土匪头子一样,只好捏着鼻子,找人在街上询问了那些平时克扣下人工资的、那些犯过血案欠下血债的、那些曾经主动资助官兵打过红-军的,还有那些贩卖烟土或放高利贷的、……
然后以此为借口对这些商户、财主进行财产没收。那些没有什么劣迹的,郭拙诚就只好放过他们了。
郭拙诚毕竟来自现代,并没有对这些富户赶尽杀绝,不但阻止了有些人提议枪毙那些人的建议,还给那些人留下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就连那些政府官员也尽量不枪杀。但是,对真正民愤极大,双手沾满了老百姓的鲜血,曾经杀害过红-军官兵,残害过红-军俘虏的,郭拙诚就没有客气,不管怎么说,为了威慑宵小,为了提振士气,他必须枪毙这些人渣。
等到收缴上来的物资汇总后,郭拙诚不得不感叹这个县城里的官员、富户绝对是很富裕的,完全不是他之前所想象的贫穷:一共缴获银元二百一十万元,金条六百二十七根,银锭三千九百斤,另外还有很多烟土、布匹、粮食等值钱的东西。
后来郭拙诚才这里江华县内有两个金矿,五个银矿,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每年都能冶炼一些,大部分被桂军收走了,还有一小部分被县里的官员和富户截留了,几年积攒下来才有这个让郭拙诚高兴的数字。
看着黄金和白眼,郭拙诚双眼发光:有了这些真金白银,他就能与1991年那个时空进行物资交换了。而且他这些这些真金白银能够换回不少的武器装备。因为中国封存的那些武器价格并不高,跟废钢废铁的价格差不多,那还是在过去“全民皆兵”的时代封存的,数量巨大,放在军火库里根本就是占地方,没有什么用处,军方早就想把它们处理掉了,只是苦于没有人愿意买而已。
想到这里,他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左手掌,见到了那朵若隐若现的梅花,只是现在还没有变成淡红色,看样子还得等一天自己才能进入那个操作室。
郭拙诚心想:“他们会在那几个仓库里放一些什么武器呢?呵呵,如果真的拥有了足够的武器,我们能不能把中央-军给打得满地找牙?”
高兴之后,郭拙诚精神抖擞地回到了临时指挥部,对同样一夜未睡的盛国珍道:“给白崇禧发一封电报。”
等盛国珍做好了记录的准备,郭拙诚口述道:“……,因将军不愿与我军谈判,我军为求生存只好对江华县城不告而取,若为此惹将军不快,郭某之罪也,在此对将军略表歉意。现我大军在桂军合围之前已经跳出了将军为我们安排的包围圈,但贵我双方的关系犹在。郭某希望继续与将军谈判以解决红-军与桂军之间存在的问题,不知将军是否有兴趣?
对于本次谈判,郭某愿意给将军两个选择,第一,继续拒绝跟我红-军谈判,将军为了保住家业而迅速撤军,死守桂-林,坐等我军和中央-军先后杀奔而来,等我军进攻桂-林失败而离开后,将军和李宗仁大人一起去蒋先生那里当寓公,过上不再操心繁重军务的逍遥日子,在此我郭某提前为将军贺。
对于这一点,郭某还想提醒的是贵军只有一天不到的时间,你们必须从接到这封电报的时候起马上撤退,即使如此还要祈祷我军动作迟缓踌躇不前,没有毅然切断从桂-林到灌阳县县城道路的胆量,否则,将军的麻烦就更大了。一旦郭某断然下令全军压上,在已经消灭了将军手下十六个团中的四个之后,郭某或许会再次侥幸得逞,再灭掉将军手下四个团。
不过,你放心,我红-军不会死攻桂-林重镇,就算攻下也不会在桂-林常驻,而是会横插而过,赶往贵-州,在那里与我主力大军汇合,不会让将军招待我们太久。毕竟客人做久了,主人会很不高兴的。
早已闻知将军是当世诸葛,应该已经猜测到我红-军主力部队不会再赴湘鄂之地,不会跳入蒋先生用重兵布下的包围圈。此外,如果将军不在乎我部红-军路过桂-林,将军甚至可以不用调动部队对我提防,放任我们自行离开即可。
第二条路就是将军深明大义,愿意应郭某之邀进行对双方有利的谈判。此次谈判郭某要求甚小,仅仅要回我被俘的余下红-军官兵,另外只需将军拔出九牛一毛,支付我一百五十万银元、一百斤黄金、千斤白银足矣。这点点钱财也就能让我近万大军喝一杯茶、吃一餐饭而已,想必将军不会吝啬而加以拒绝。……”
(未完待续)




功高权重 第1456章 当头一棒
郭拙诚在给白崇禧的电报里继续写道:“倘若白将军愿意低下身子下交郭某,听取郭某的意见,郭某将立即释放王赞斌等将军,方便白将军重新组建桂军虎狼之师。同时我部也将放弃进攻桂-林,转而给中央-军当头一棒,趁中央-军混乱之时郭某我再挥师过江,追我主力而去,或者返身杀回我原根据地。无论如何郭某不敢再叨唠将军和贵省军民,……”
写到最后,郭拙诚还给了对方一个最后期限:限十五小时之内答复,否则红-军将从白芒营镇出发,挥师南下与白崇禧决一死战。
之前郭拙诚派人给白崇禧送信,告诉了双方可以联络的电报频率,这次他让盛国珍依然按这个约定的频率发了过去。
上次白崇禧让人通过那个频率给郭拙诚发来的一份半文半白的电报,虽然文字里一口拒绝了郭拙诚谈判的建议,实际上也变相的告诉了郭拙诚双方还是可以联系。
很快,这份电报的内容就送到了白崇禧的案头。此时虽然时间还早,但身为军人的白崇禧早已经起床吃了早饭。可想不到一准备办公就收到了这个如噩耗似的电报。
读了这份电报,本来神清气爽的白崇禧只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栽倒在地,他咬着牙冷着脸将身边的人挥手赶走。
“叭!——”
在参谋人员关上大门的那一刻,里面传来的一声摔碎瓷器杯子的脆响,让走廊上的人都吓得一哆嗦,一个个大气也不敢出。
气愤的白崇禧此时脸色青紫,浑身无力地瘫坐在太师椅上。一个昨天才换上的高档茶杯此时已经被摔成了无数碎片躺在地上。茶水和茶叶弄得地板湿漉漉的,一片狼藉。
怪不得白崇禧如此生气,在他看来稳稳的一件好事,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在他想来那个不知道啥时候冒出来的郭拙诚肯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一定是看出了桂军与中央-军有矛盾。他一定会利用这个矛盾。
白崇禧由此断定郭拙诚只会安排少量兵力抵挡只是在试探并不会全力进攻的中央-军,会派出主要兵力虚张声势进攻灌阳县县城,以逼迫自己答应他的谈判条件。
于是,白崇禧将计就计,悄悄地调动军队对灌阳县县城下面的红-军进行合围,一方面全力消灭这支突然出现的红-军。一方面打消中央-军有可能进驻桂军地盘的打算。
事情的发展也确实是如白崇禧所想,红-军果然是派一部分部队阻挡中央-军,大部分部队在灌阳县城下进攻。
1...562563564565566...6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