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一书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张围
“你接着说。”李承乾提起精神。
裴行俭再次说道,“许敬宗不是陛下的筹码,对顾青来说许敬宗也不是他的软肋,押着许敬宗不能要挟顾青,还可能成为顾青不支持陛下的一个理由,说到底许敬宗的罪过确实罪不至死,还请陛下明鉴。”
李承乾点头对一旁的小太监说道,“传朕的旨意,让大理寺立刻把许敬宗放了。”
“是。”小太监立刻去办。
王金诧异地看着这个场面,这个裴行俭竟然三言两句把李承乾说动了,王金心里想着裴兴建与狄仁杰,还有自己对李承乾的劝说的方式不同,站在李承乾的角度来述说利害关系,这个裴行俭讲话的方式很高吗。
王金观察着许敬宗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少年,这个少年以后一定会身居高位。
李承乾低声对裴行俭说道,“许敬宗罪不至死,朕也不能让他继续留在朝堂,尚书令一职也会空缺下来,裴行俭如果你可以让顾青把钱放入钱庄,尚书令这个位置就是你的了。”
“多谢陛下。”裴行俭朗声说道。
“你也别谢朕,褚遂良向朕引荐过你,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从长安令到兵部直到如今你立下不少功劳,其实你早就可以提拔了,只是朕想在多看看你。”李承乾微笑说着,“若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你退下吧。”
“臣告退。”
裴行俭离开之后脸色没有多少欣喜的笑容,到底只是帝王权术,李承乾想要利用自己,而且会一直利用下去,李承乾身边需要人制衡顾青,拉拢自己让自己成为尚书令也是为了以后起见。
顾青的影响不会因为他不是相国了就失去,李承乾让自己成为尚书令是为了给他自己一个定心丸,对褚遂良李承乾没有太多的信任,自己也是李承乾的第二选择,除了褚遂良之外的第二个准备,顾青把钱存入钱庄自己就可以成为尚书令,一旦自己成为了尚书令,李承乾让自己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逼着顾青退位了。
大理寺很快就收到了旨意,李承乾念许敬宗为了朝堂殚心竭虑,罪不至死,下令大理寺放人,并且许敬宗终其一生不得再入朝为官。
这件事在坊间引起的不小波澜,所谓的玉门关造反也以一场误会的形势给解释过去了。
许敬宗一步步走出大理寺,走到阳光下看到站在不远的李义府。
两人相识一笑,李义府上前对许敬宗说道,“我已经辞官了,朝中的日子我厌倦了。”
许敬宗拍着李义府肩膀,“我就知道,顾候爷不会不帮我的。”
“听说这一次是裴行俭向陛下劝说,才会放了你。”李义府低声说道。
“莫非……”许敬宗思量着,想到当初上官仪等人是第一届书院科举的学子,贞观一朝的最新一届新任官员之中,裴行俭也是书院出来的,上官仪也是,心中也有些明白,点头说道,“到底还是顾候爷帮了我们。”
“你是说裴行俭是顾候爷的人。”
许敬宗微笑说道,“谁知道呢。”
“走吧,我们一起去见见顾候爷。”李义府说话道。
两人并肩走着,一个小厮拦住两人去路说道,“敢问两位是许敬宗和李义府?”
“你是谁?”李义府看着拦路人疑惑。
对方微笑回到说道,“我是程家酒馆的一个小厮,两位可是去见相国?”
“你……”许敬宗诧异对方怎么知道。
小厮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两位莫要见怪,两人刚刚离开朝堂晋王殿下已经知道了,晋王殿下邀请两人去程家的酒馆一叙,为两位接风洗尘,人生还长,还有很多路可以走,请吧。”
晋王殿下?
许敬宗心中越加疑惑了,晋王殿下要见自己做什么?莫不是说自己能够出来这件事与晋王殿下还有关系?
来到程家的酒馆,许敬宗看着酒馆之中的热闹,跟着小厮一路来到二楼的一个安静的房间之中,打开门就见到了李治。
“见过晋王殿下。”
两人一起行礼。
“不必多礼,请坐吧。”李治微笑示意小厮关上门。
“晋王殿下这是……”许敬宗问着。
李治给两个空酒杯倒上酒说道,“这些年,两位在朝中的忙碌其实顾候爷都知道,你们两位为他做了不少事情,见不得人的事情,见得了人的事情,你们都做过不少,我在顾青身边也听说过不少,以后你们也不会再入朝为官了,可扬名立万的机会有很多很多,如今薛稽还在倭国,上官仪不会一直在我身边帮我,阎立本在东海边上走不开,现在我身边需要人来帮我。
第六百七十三章 准备返航
许敬宗和李义府相视一眼,觉得李治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让两人感到很突兀。
看到两人神情不定,李治再次说话道,“其实这一切都是顾青安排的,我知道这对你们来说有些唐突,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顾青,可是你们问了顾青之后就别来找我了,也别来海贸司了,你们自己选。”
话说道这里许敬宗算是听明白了,在李治眼里自己就是顾青的人,如果自己还是什么都听顾青的,对李治来说自己还不如不去海贸司,只要今天答应了李治,那么自己就要和顾青脱离关系。
“想明白了吗?”李治再次问道。
李义府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接着问道,“晋王殿下和顾候爷有什么矛盾吗?”
“没什么矛盾。”李治淡然说道,“只是在海贸司你们是帮我做事,不是帮顾青做事,你们明白了吗?”
许敬宗按住要再次追问的李义府,颔首说话道,“我们明白了,明日一早就来海贸司做事。”
李义府诧异看这坐在自己的许敬宗,没想到许敬宗会答应的这么快。
“这样就好,明日一早我在海贸司等你们,告辞。”李治站起身又说道,“你们一定还久没有踏踏实实睡过了,酒馆里我给你们安排了房间,银钱我都已经付好了,你们好好休息一天。”
“恭送晋王殿下。”许敬宗站起身行礼。
李义府还是一脸的迷茫小声问向许敬宗,“你这么快就答应了?”
“没什么不好答应的,有一条退路不是更好。”许敬宗开始吃着桌子上的饭菜。
“那顾候爷那儿,要不要去解释一下。”
许敬宗连连摆手,“不需要了,晋王殿下见过裴行俭,现在又和我们说这些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我们对顾候爷已经没有价值了,顾候爷如今的地位太过敏感,如果我们接着给顾候爷做事,反而对我们自己不好,晋王殿下为我们着想,我们也该为自己想想,再说了我相信这其中就是顾候爷的安排。”
李义府低下头回味着这次谈话。
倭国,春日就要到了东南风向就要来了,薛稽正在安排这一次的返航。
“所有要返航的人,全部留在港口半个月,生病的人全部留在海岸,病好了才能上传。”薛稽下着命令,“船舱是一个很封闭的空间,如果有伤风的人,留在船舱很会有很多人传染。”
来到港口的民夫愿意听从薛稽,也就是说这半个月时间,所有人都要等着半个月后才能上船返航,第二次出海的人已经习惯了这个规矩,而且这也是出海的铁规,任何生病的人都不能上船。
“一块块琉璃正在装载,还有不少的香水与矿石,等等从倭国制造开掘的东西全部要送去关中。”
薛稽看着手中的橡胶,“这个就是顾候爷要造出来的东西吗?”
“应该就是了。”说话的是工厂的人,也是书院出来的学子他解释道,“之前也就顾候爷给的一个样品与配方,倭国的原材料太少,我们能做出来的只有一百多石,倭国的无花果树很少,打算先把这些拿回去看看能不能使用,只是这一次我就不回去了,我除了要看着制造橡胶还要倭国多栽种无花果树。”
薛稽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你知道这一次不回去,要等多久吗?”
“我知道。”他点头,“我本来就是一个流浪儿,是顾候爷给了我一个读书的机会!如果这个橡胶真的可以帮助顾候爷成就大事,我愿意,我只要一个回报,那就在书院留下我的名字。”
“我会告诉顾侯爷的。”薛稽点头,“只是要苦了你了。”
“没事的。”这个学子微笑说道,“我一般不下工坊,有不少倭国人给我做事,我这里的酬劳是最多的也是倭国人最多的一个工坊。”
“我给你安排一队护卫,秋季之后会有人来接替,还有少下工坊,那东西的味道对身体不好。”薛稽郑重说道。
“我懂,倭国人为了钱粮他们比谁都卖力,我不需要多做什么。”
“薛大人。”一个海贸司的小吏回报道,“货物都已经装点地差不多了,这是清单。”
薛稽拿过清单看了一眼,这次琉璃的产量很不错,香水的产量倒是很低,只是倭国的粮食产量太少,高浓度的酒水更是酿造不出来,因为倭国的季候相对较冷,也不知道天气暖和之后会不会好点,想着香水这个东西应该去南方制作更好,要把这个情况告诉顾候爷,还有造出来的砖石也成了问题。
“砖石太多了,这些砖石一下子怕是运不出去。”薛稽迟疑着说道,“这批砖石改道从高句丽走吧。”
“是。”海贸司的小吏立刻去准备。
海浪拍打着海岸,刚从倭国王室回来的倭僧看着中原方向面无表情。
“想什么呢?”薛稽问道。
“倭国的王室已经自暴自弃了,不少伺候王室的人宁可来工厂也不愿意在王室,现在王室的人的日子过得比一般的平民都要差。”倭僧双目无神说话道。
“其实我可以给你们王室钱。”薛稽微笑说道。
“你又想做什么!”倭僧的眼神立刻带着警惕。
“我可没想控制你们皇室。”薛稽再次说道,“只不过我们中原人在你们倭国挣钱,同时也让你们倭国不少人富裕了起来,我们自然也不能薄待了你们倭国。”
“你们永远都是不怀好意。”倭僧说话道。
“我们只是希望你们倭国的王室可以帮助我们说几句话,让更多人相信我们。”薛稽微笑着。
“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是你们中原的那一套?”倭僧咬牙说道。
薛稽自信说话道,“我相信你们倭国王室一定不会拒绝这个要求,只要说几句话他们就要过上更好的日子,何乐不为呢?我们还可以给予你们王室更多的好多戏,比如你们倭国不能喝的烈酒还是源源不断的粮食,我们大唐什么都有,不会薄待你们倭国的。”
第六百七十四章 海图
“你们这是狼子野心,你们想让倭国王室成为你们的傀儡。”倭僧站起身对薛稽喝道。
“你看你,关中话越来越流利了,我有时候都快觉得你是关中人了。”薛稽微笑说道,“过一段日子会有人从高句丽方向来到倭国来接替我的位置,希望来接替我的那位能够和我一样善待你们倭国人。”
倭僧咬着牙,心中纵然千百个不想屈服,可是在接着想想,真如薛稽说的那样,倭国王室如今的日子很不好,不少王室人都在挨饿,说几句话就可以过上好日子,倭国王室一定会答应的。
无力,无奈,像是蜉蝣撼树,倭国太小了在大唐的面前倭国像是胳膊拧不动大腿,不论怎么折腾都不是大唐的对手,甚至大唐想要摧毁倭国如今也是顾青一句话的事情。
有些时候倭僧感觉到自己很累,身心疲惫,现在的他不敢有太多的渴求,只是想要更多的倭国人可以活下来,可以活的更好,只要还有人只要倭国还在这一切都还有希望。
想了很久之后倭僧来到一个地方,这里有几个倭国人住在这里,他们也都是在中原人工厂里打工的,这也是这些日子可以聚集到的为数不多自己可以聚集起来想要反抗大唐的人。
“他们就要返航了。”倭僧说道,“这一次返航有上千个中原人要回去,一共分成四批,你们混进去进入大唐。”
“我们去大唐要做什么。”几个倭国人用倭国话说着。
“你们去学大唐人,大唐的强大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不论你们学到多少,不论你们可以有几个还会再回来,鄙人希望你们到了大唐学会大唐的知识,用这些知识来帮助倭国再次强大起来。”
倭僧看着他们用倭国话再次说道,“在长安有一座很大的书院,那里有很多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以后的我们很有用。”
“我们知道了。”几个倭国人点头说道。
这间屋子外面有一个海贸司的小吏一直在悄悄听着其中的对话,听完之后小步离开,倭僧做的这些其实薛稽都看在眼中,这个倭僧算是倭国中最清醒的一个人,自然要盯着,只是薛稽表面看起来很放松,不过私下里一直有人跟着这个倭僧。
深夜收到禀报的薛稽点头说话道,“到时候放他的人上船吧,不用拆穿了。”
“可是他们……”
薛稽摇头示意手下的人不用太警惕,“你放心吧,倭僧安排的这些人和我坐一条船,到时候我会让他们进入中原之后,打死都不想回来。”
“是。”
“还有一件事,最近试航的时候发现了其他海船,我们怀疑就是我们丢失海船中其中一艘只是没有靠近,当方一看见我们的船只就改道走了。”
听着回报,薛稽低声说道,“不用去理他,晋王殿下已经传信过来了,丢失的船只令有安排,我们不用担心,他们也不敢造次。”
长安
休养的半个月的褚遂良终于回到朝堂,第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这次西方的局势,大食如今已经准备和罗马大战了,罗马的东征脚步看来一时半会儿不会停歇,原本朝中对这条通往西方的商路就又计划,眼下局势的变动让西方局势更加的复杂。
褚遂良坐在中书省看着吐蕃郡送来的关于西方局势的奏报,波斯和天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现在波斯使者正在驿馆着急,几次三番询问大唐陛下为何不见自己。
“那个波斯使者就暂时晾着他吧。”褚遂良不动声色说道,“三日后就是长安第一个钱庄开张,老夫去见一趟顾青。”
中书省很忙碌,一些官吏点头答应着一边忙着手头上的事情。
海贸司
这是许敬宗和李义府第一次来这里,原本以为海贸司是一个闲差,没想到这里这么忙,刚到海贸司两人就忙的不可开交,海贸司要展开第二次南海巡航,这一次巡航要一直巡航到天竺的边界,为了西方布局打下基础。
李治打算再次招收民夫,夏季就要派出船只出海去南海巡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