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贞观一书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张围

    走出实验室,顾晓心中还是很迷惑,吃了饭之后来到顾青的身边接着追问,“父亲,如果我们可以进入四维空间会是什么样。”

    “四维空间?”顾青抬头看着漫天的星空,“我们是进不去的,如果进入四维空间那就是超脱在时间之外,时间在四维空间中就是一种维度。”

    “哦。”顾晓也抬头看着星空。

    第二日一早,顾晓回到书院,张九龄就在书院门口看到回来的顾晓急忙忙上前,“顾晓,你找到题目了吗?”

    “找到了。”顾晓拿着克莱因瓶充满信心的说道。

    “要不还是算了吧,你向李淳风夫子道个歉就行了。”张九龄说道,“李淳风夫子是书院的数术大家,你的题目难不倒他的。”

    “知道我爹是谁吗?”顾晓自信说道,“张兄!我可听师公爷爷说过,李淳风夫子在我父亲小时候,还要向我父亲讨教呢?你放心,我不会输得。”

    “我知道你爹是顾青。”张九龄一头冷汗。

    “道歉我是会道歉的,可是道歉和比试是两码事,我不会输给他李淳风的。”顾晓大步走入书院,一路来到李淳风的办公室。

    张九龄一路跟着来到这里急忙朝着李淳风行礼,“见过李淳风道长。”

    “小鬼,你找到题目了?”李淳风瞧着顾晓。

    “没错,我找到题目了。”顾晓说道,“李淳风夫子,你现在认输还来得及。”

    “认输?呵!”李淳风冷笑着,“出题吧。”

    “好!”顾晓拿过一张纸说道,“李淳风夫子看好了,这是一张纸对不对!这张纸又两面对不对?”

    “对。”李淳风点头。

    “李淳风夫子信不信,我可以让这张纸的另外一面消失。”

    听着顾晓的话,李淳风冷笑着,“怎么可能,除非是贫道眼睛瞎了。”

    “那您可看好了。”顾晓将手中的纸按照顾青的昨日教过的方法,进行扭曲首尾拼接,黏连好之后,一个莫比乌斯环就做好了,“好了,现在李淳风夫子看看这个有纸张做出的环形,有几个面。”

    李淳风好奇地拿过顾晓做出来的环说道,“就算你把纸的首位来连在一起也是两个面,不可能会消失一个面。”

    “如果是两面的话,两点之间相隔是不会撞到的,您好好看看。”顾晓一副大爷模样地坐在李淳风面前。

    李淳风观察着手中的莫比乌斯环,几番观察之后发现了端倪,诧异看了顾晓一眼,然后拿出毛笔从莫比乌斯选一个点开始沿着动,直到回到原点,李淳风惊得没拿住手中的毛笔。

    张九龄也一脸的震惊,球只有一个面,只要沿着一个方向就可以回到原点,因为球只有一个面,可是顾晓的这个环非常巧妙的将两面的纸张扭曲之后成为了一个面。




第九百六十一章 书院立规
    “这是障眼法?”李淳风讶异了好久,像是打破了一种常规的理念。

    张九龄也很好奇如果说抛去两面的概念其实不然,就是一种扭曲与重叠。

    像是打开一扇新大门,李淳风观察着手中的莫比乌斯环,这像是一种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要说是几何自己已经掌握的很熟练,可是眼前这个莫比乌斯环看起来像是和几何有关联。

    可是这种情况用几何计算,一张纸两面的面积不变,只是总和起来了,不过确实和顾晓说的一样,只有一面。

    “老夫输了。”李淳风瞧着顾晓,“不过老夫不是输给你了,是输给你父亲了,这题目是你父亲出的吧。”

    “没错。”顾晓也不否认。

    “臭小子!和你父亲一个德行。”李淳风笑呵呵说道,“倒是得到了一个新的题可以让书院的学子好好专研,专研你这个题目,叫什么环来着?”

    “莫比乌斯环。”顾晓说道。

    “怎么有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怪拗口的。”李淳风看向一旁看到琉璃瓶子好奇问道,“这个瓶子是?”

    “这个瓶子也是我父亲的题目。”顾晓把瓶子放在李淳风的面前。

    李淳风拿起这个形状怪异的琉璃瓶子,“这又是一个什么题目。”

    “您拿这个莫比乌斯环和瓶子比较一下。”顾晓微笑说道。

    张九龄站在一旁听着顾晓和李淳风之间的对话,同样的年纪这个顾晓还比自己小两岁可是他说话的谈吐比自己自然许多,或许是一种高低的关系,顾晓的出生就决定了他有多高,在书院顾晓几乎就是一个小主人。

    知道顾晓一来书院就进了李淳风的办公室,李林甫和杨钊急匆匆赶来见到来站在门外的房承先急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你们小声点。”房承先急忙说道。

    “顾晓是不是又闯祸了。”李林甫问着话。

    看着两人一脸的担忧,房承先说话道,“放心吧,不会有什么大事,看起来李淳风夫子也不会数落顾晓了。”

    “就知道他有办法。”杨钊的脸上笑着。

    房承先瞅着杨钊和李林甫说话道,“你们两个也真是的,顾晓不懂事你们也跟着不懂事,他是我们之中最小的,有些时候闯祸之前你们最好劝住他,还偷偷摸摸去李淳风的房间,把人家布置的星图整的一塌糊涂,害得我也给我父亲数落。”

    李林甫挠着后脑勺尴尬笑笑。

    “还是人家张九龄懂事。”房承先说话道,“事情一发生张九龄就去向李淳风夫子认错了,是帮着你们认错的。”

    办公室中的说话声依旧没有停止。

    李淳风看着手中的这个琉璃瓶好奇,看起来和莫比乌斯环确实有些关系,“这个瓶子倒是讲究。”

    “李淳风老夫子,其实这个瓶子的做法是错误的。”顾晓接着说道,“传说中也有一个瓶子,叫做克莱因瓶,这个克莱因瓶很神奇,就算是把海洋中所有的水全部放入这个瓶子中都装不满这个瓶子,也就是说那是一个装不满水的瓶子。”

    “有这么一个瓶子?”李淳风疑惑。

    “怎么说呢,按照我父亲的说法,传说中的这个瓶子是根据推论推论出来的,这个世间是做不出来的,只能在一定特殊的情况下做出来,其中奥妙就是面,这个瓶子有几个面,和莫比乌斯环一样,具体的奥妙小子就不说了,这个瓶子就当是小子的赔罪,告辞。”

    “奥妙?”李淳风观察中手中的克莱因瓶饶有兴趣地说道,“这瓶子讲究?”

    顾晓走出李淳风的办公室也长出一口气,看到房承先和李林甫,顾晓说道:“没事了,都回去吧。”

    书院外,李泰接收到了第一批来自高句丽的学子,高句丽的使臣恭敬对李泰说道,“魏王殿下,这些都是高句丽的孩子希望他们可以在书院学习你们的知识,这也是当今陛下允许的。”

    “来书院?”李泰看着这个使臣身后的三十多个孩子,年龄都在十岁左右。

    “有什么不妥吗?”高句丽使臣疑惑。

    “事这样的。”李泰说道,“你们都知道书院的学习是不用花钱的,可是书院还有一个规矩,可以在书院里不花钱留下来读书只能是中原人,也就是有我们大唐的户籍才可以。如果你们的孩子要进入书院,需要支付一年一千贯的费用。”

    “一年一千贯?”这个高句丽使臣一阵傻眼,“可是当今陛下没有说起这个。”

    “他只是说了你们允许来书院学习,可是书院的规矩还是要准守。”李泰雷打不动说着话。

    高句丽使臣说道,“可是吐蕃的一些学子不是也可以在书院不花钱的学习吗?”

    “那是书院特许的。”李泰悠然说着话。

    “也就是说只有特许的学子才可以不花钱进入书院?”这个高句丽的使者有些措不及防。

    “对呀,你是不是没带够钱呀,要不等你们把钱准备够了再来?”李泰的胖脸带着笑意。

    这个高句丽使者面色难堪刚想走又停下脚步说道,“对了,我们高句丽王的弟弟在书院学习已经有些年头了,如今也已经十六岁,高句丽王想着可以带自己的王弟回到高句丽。”

    “这件事其实当初就有过约定,你们高句丽王的弟弟什么时候可以离开书院,要我们书院说了算。”

    “你们是什么意思,那是我高句丽王的弟弟,莫非我们的王说了也不算吗?你要让高句丽王亲自来书院请吗?”

    李泰冷笑着说道,“这位使者,你们高句丽王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他还记得当初是谁给他平定的高句丽吗?这件事你们高句丽王还真是说了不算,就算你们高句丽王亲自来也要看我们答应不答应!”

    “你们!”这个高句丽使者指着李泰心中愤怒大声说道,“我要去你们陛下面前将魏王殿下的话原封不动说出来。”

    “去吧,去吧,打我小报告的人多了去了,不缺你这么一个。”李泰漫不经心说着。



第九百六十二章 禄东赞来朝贺
    这件事就算是李承乾说了都不算数,虽然书院会向朝堂提供年轻的学子补充官员,但朝堂和书院是独立的,书院自成一体,朝中插手不进来,当然了这和顾青也有关系,只是不希望一个书院中有了官僚气,当年高句丽王来大唐求援还让自己的弟弟来书院学习,无非就是让自己的弟弟在书院中学到中原的知识,顾青借此直接扣下了高句丽王的弟弟。

    真以为换了皇帝就以为大唐变天了?高句丽王也太小看书院的底气了,为了书院,李泰敢在甘露殿和李承乾叫板,李承乾更是要看书院的三分脸色。

    房遗直走到李泰的身边低声说道,“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怎么不好了。”李泰翘首看着高句丽的使臣带着孩子离开。

    “人家带着孩子都来了,你就这样子让人家骑虎难下,至少给人家留点脸面。”房遗直唉声叹气,“还有那个高句丽王的弟弟,在书院的日子过得可滋润呢。”

    “扣着吧。”李泰微笑着。

    “怕是你又要被孔颖达老夫子教训几句。”房遗直说道。

    就在书院大门前发生的事情,在学子间立刻传开了,有书院学子挺直了腰板,觉得就应该这么做!中原人自己的书院就应该这样,也有人说道一年一千贯实在是有些太贵了。

    书院里的学子议论纷纷,孔颖达倒是对这件事态度罕见的平和,对这件事没有任何的看法,好像是默认了,岑文本叹息道“当年渭水之盟的耻辱至今难忘,如今大唐强大了!也该换一种态度了,岑文本是完全站在李泰这边,认为李泰做的是正确的。”

    书院立刻展开了一个时辰的会议定下来之后价格由一千贯成了两千贯,除非特许学子,除大唐以外的学子进入书院需要进行身份的考核和校对,只要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进入。

    一场会议下来不仅要钱更多了,而且还有更多的规矩了,除了书院里,连住在村子里的村民都挺直腰板,一种自信由心中升腾而起,大唐的高高在上让他们挺直了腰板。

    李承乾听着高句丽的使臣的述说,黑着脸心里很郁闷,本来褚遂良不在朝中各种事情立刻就从中书省积压过来了,现在高句丽使臣又来这么说心中越加的烦闷。

    “李泰怎能如此做事!”李承乾怒不可遏说道。

    李承乾为了自己的在高句丽使臣心中的形象可以更好,就允许高句丽的孩子进入书院,一切只是为了形象而已。

    “陛下。”一旁的内侍太监急急忙忙递来一份折子。

    “这又是什么?”李承乾疑惑。

    “回陛下,这是书院立下的规矩,从现在开始生效了。”这个小太监神情慌张地说道,“孔颖达老夫子说了,这件事最好让陛下知晓。”

    知晓?李承乾打开折子看了上面的种种规矩,连孔颖达老夫子他们都这么决定,自己自然是没有办法,书院的主导权不在自己的手中,那种无力感再次从心中升腾而起,心中再次坚定了让顾青早点离开相国之位的想法,可是自己心里也清楚,即使顾青离开相国的位置,现在的局面也不能改变,书院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没有皇家的参与,而是顾青和一群老夫子一起建立起来的。

    自己的父皇又如此看重书院的将来,李承乾看了一眼这个高句丽使者说道,“朕已经允许你们高句丽的孩子可以进入书院,可是书院有书院的规矩,你们要进入书院也要准守书院的规矩,这奏章上写着的就是高句丽的规矩,你们自己过目一下,如果要进入书院还请你们准备准备。”

    高句丽使臣接过奏章,虽然中原的文字看得不是很懂,不过至少明白了上面的意思。

    “陛下,下臣还有一件事情。”高句丽使臣说道,“我们高句丽王的弟弟,如今在书院已经有数年,现在已经成年了,希望可以将高句丽王的弟弟接回去。”

    “朕说了按照书院的规矩来。”李承乾语气不悦。

    “下臣告退。”这个高句丽王只好灰头土脸的离开。

    顾家

    顾青坐在家中听着李泰说着话,“你真的这么做了?”

    “怕什么,就算他们高句丽的王来长安亲自要求放人,也没用。”李泰说道。

    “人放就放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看你就是和李承乾过不去。”顾青微笑着。

    李泰不由得说道,“如果就这么放了,那我们书院多没面子,我也知道你和父皇在高句丽做了不少的事情,加上朝中局势,又是钱庄又是海贸,又是各国前来朝拜,说不定这个筹码以后我们用得上,不能轻易放人。”

    “人是当年我扣下的,怎么像是你得了便宜。”顾青笑着说道。

    “呵,要是人在你顾青手里,说不定送到高句丽的只有高句丽王那个弟弟的人头了。”

    “我有这么残忍?”

    “谁都知道你杀人不眨眼。”李泰泡在浴池的热水中懒洋洋说道。

    “家主。”范健走来说道,“吐蕃使臣禄东赞来了,有些话要来和家主谈谈。”

    “禄东赞来了?”

    “对,就在门口。”范健回答。

    顾青喝下一口酒水说道,“他去见过李承乾了吗?”

    “还没有,说是一到长安就来了,还带了不少的玛瑙玉石,送的礼可不少,有一箱子呢。”范健微笑说道。

    “不先去见李承乾,就来见我?是不是有些没规矩。”顾青心中计较了好一会儿,“就说我没空,让他回去,见了李承乾再来见我,使臣没有使臣的样子。”

    李泰忍着笑意,不过这也看得出来顾青再也不想插手朝中的事情了。
1...285286287288289...3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