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一书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张围
“孔老夫子。”李淳风看着孔颖达说道,“你觉得顾青留下来的理念是什么。”
孔颖达苦涩一笑,“这些年老夫或多或少看出来,顾青真正想要达成的是什么,书院,工厂,海贸,如今的朝堂新制,其实这些种种都不过是顾青想要达成的一种形势,他的这种理念若是说出来,就是和皇家为敌和世间所有的贵族权贵为敌,顾青心中很明白,太过急功近利是不可能实现这个理念的,所以他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制造出雏形,让不少人在心中达成一个模糊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之上一步步走向完整。”
李淳风听完眼神怪异,“老夫好像也有些明白了,照你这么说,书院体现的是众人平等,工厂提倡的是劳有所得,朝堂之上是举票和论证,顾青真正想要的是推翻数千年的帝制。”
“想要推翻就要从思想上改变,顾青很清楚这一点。”孔颖达也说道,“顾青做了种种,说什么顾青家大业大,他不过是为了达成他心中的理念,很多人都说顾青的是一个贪财的人,可是谁也不知道顾青心中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当初孙思邈说过,顾青这个孩子心中有一个心魔,为了达成目的,他杀戮无数,很多时候为了达到目标,他有些不择手段如此着急像是在和什么在赛跑。”
李淳风点头也说道,“当第一次见到顾青,我那时候想陛下谏言,这小子不能留!”、
“你当初就看出来了?”孔颖达疑惑。
“当初并没有看出来太多。”李淳风说道,“我第一次见到顾青的时候我心中隐约很不安,像是如临大敌一般,很少有人可以给我这种感觉,像是这个小子一旦活下来会给中原带来灾难,当顾青作出了火器之后,我越加肯定了这个想法,当初李世民要留着他是因为这小子给了李世民很多好处,不论是火器还是新纸印刷术这些东西大唐渴望拥有的,所以就把他留了下来。”
“像是天命注定一般,顾青在长安站稳了脚跟,我心中的不安越加的强烈。”李淳风阐述着,“之后种种,短短几年当我回过神的时候,我发现顾青这个孩子成长的太快太快了,像是一不留神这颗幼苗就长成了一颗树,措不及防之下,我知道顾青的大势已成,一发不可收拾,今日听了孔老夫子这番话,我也终于知道顾青的心魔一直以来都是什么,顾青的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暴戾,杀气,血流成河,这些都只是顾青的表面。”孔颖达又说道,“顾青要达成的目的也很难,我也很怕顾青会急功近利的直接推翻如今的帝制,不过眼下看来顾青做的很好,他知道要循序渐进,一步步走出来!或许顾青这个理念要几代人才能实现,老夫是看不到那天了。”
“你觉得顾青的这个理念是对的吗?”李淳风问道。
“为天下生民立命!”孔颖达感叹,“到底是又多么慈悲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所以说这个村子就是顾青梦想中的一个雏形。”李淳风说道,“顾青想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村子的现状隐射到整个中原,让整个中原都成为如今村子的模样。”
“或许吧。”孔颖达拄着拐杖一步步走向书院。
李淳风看向顾青的家,顾青!你为什么要让自己背负着如此庞大的一个担子,如果放弃这些,光是享受如今的荣华富贵,几代人可以无忧无虑的过下去,这条不归路是多少人不敢走的,也是多少人不敢做的。
顾家
顾青坐在家中打了响亮的喷嚏,擦去鼻涕说道,“一定是长孙无忌这个老夫子,又在背着我说我的坏话了。”
范健在一旁陪同苦哈哈笑了笑。
第九百四十七章 褚遂良的决定
甘露殿,褚遂良正在和李承乾汇报着这次钱庄的情况,“陛下,洛阳太原幽州围绕长安的十三个郡县都已经排查完毕,如今正在向东向南蔓延,陇右一带因为世家的混乱如今一切都在重建,目前来说钱庄暂时不会铺设在陇右,经过几番商讨之后我等想着先在几个重要的郡县先设置钱庄,再者高句丽和吐蕃先启动关外钱庄,前前后后需要三个月基本完成。”
李承乾微微点头,“朕打算把这些年的海贸所得放入钱庄之中。”
“陛下圣明。”褚遂良躬身说道。
李承乾目光低垂着,“褚遂良,你说顾青会不会把钱存入钱庄?”
“他也不存也得存。”褚遂良说道。
“好!”李承乾脸上带着微笑,“这次的钱庄策略说是稚奴出的,朕相信这其中一定有顾青的想法。”
李承乾话外之音已经很清楚了,话外的意思就是顾青会不会在钱庄上动手脚,话语中带着一些担忧,其实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褚遂良又说道,“君臣之道,相国顾青也必须明白!纵然这个策论是顾青所出,可钱庄必须掌握在朝堂的之中。”
“好。”李承乾点头,“钱庄的事情由中书省主持,六部全力配合!”
“臣告退。”褚遂良躬身离开走出甘露殿,这才松了一口气,自己已经按照顾青的计划在走了,一个铁了心要离开朝堂的人,和一个一心想要恢复的帝权的老家伙的之间的博弈也才刚刚开始,顾青你的苦心我明白,李承乾不明白,何苦如此!有些为顾青惋惜,顾青给朝堂带来了太多太多变化,如今的朝堂已经不是往日,长孙无忌这样的老派如此执着又有何用,贞观一朝的老臣们退的退,隐世的隐世,就算长孙无忌再次进入朝堂,长孙无忌能够应付吗?
贞观最后一年大刀阔斧让朝堂元气大伤,如今朝堂好不容易恢复了元气,长孙无忌若是再想改回来,怕是又是一阵洗牌,朝堂已经经不起了,士子们的心志也经不起起起落落,好不容易恢复的元气再也不能低落下去。
想了很久褚遂良回到中书省,阳光照耀着身子很暖和,叫上一旁的小吏吩咐道,“让他们全部把桌案搬出来,在外面嗮着太阳办公,还有哪些卷宗什么的,都拿出来嗮嗮。”
“是。”一旁的小吏答应。
感受着褚遂良在心中谋划着,打心底顾青给自己的布置的这个想法很难接受,从进入朝堂到如今从来没有想过要经历这么些权谋,更不想接受!朝堂大势所趋,顾青执掌朝政之时就已经定下了方向,朝堂也已经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脚步,而且很难停的下来。
顾青要离开朝堂,是迟早的事情,如果不是长孙无忌顾青说不定就已经离开朝堂了。
要对付的第一个不是顾青而是长孙无忌,褚遂良眼神闪烁盯着自己的前方,顾青对不住了,从现在起你和长孙无忌都是我的敌人,我不想看到朝堂再一次风雨飘摇。
“把尚书令许敬宗叫来。”褚遂良吩咐道。
“是!”
半柱香的功夫许敬宗这才急急忙忙而来,尚书省的官员已经为了钱庄的事情都跑断腿了。
“中书令找我何事。”许敬宗问着话。
“借一步说话。”
褚遂良带着许敬宗来到一处没人的角落说道,“你是顾青的人,我就不多说了,长孙无忌你要怎么对付。”
“对付长孙无忌?”许敬宗连连摆手,“中书令不要开玩笑,我和长孙无忌无冤无仇。”
“真的吗?”褚遂良再次说道,“当初顾青可是和我说过,他要离开朝堂的前提就是一定要让长孙无忌不得染指朝堂。”
听到这话,许敬宗眼神中一阵诧异,前些日子确实收到了顾青的话,自己已经可以对付长孙无忌了,现在听褚遂良也这么说,疑惑说道,“莫非……褚遂良,你也投靠了我们候爷了?”
“我觉得我闲着没事掺和你们之间的旧账做什么。”褚遂良微笑着。
“太好了。”许敬宗脸上掩饰不住的高兴,“有中书令这个助力,候爷大事可期!长孙无忌必败无疑,褚遂良,你可不知道!当初我还是尚书省侍郎的时候可没少受长孙无忌这个老家伙的气,就是因为我们候爷得罪了他,他就转头来对付我们,简直欺人太甚!当初我等差点被剥去官衣,长孙无忌不除我难安。”
“现在你们心里有想法了吗?”褚遂良问道。
许敬宗不是一个笨人,也不会轻易去相信一个人,褚遂良虽然是顾青的好友,光凭这三言两语更不能完全相信,脸上笑着心中明白,开口说道,“具体的举措我还没有想过,到时候还请中书令从中策应!”
“好,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我说。”褚遂良微笑说话道。
“那在下就先告辞了,尚书省一大堆的破事要处理。”
说完许敬宗急急忙忙离开了,褚遂良看着许敬宗走出中书省,这个许敬宗也不是一个省油灯,自己都这么说了这家伙还是不肯相信自己,顾青手底下能有这种人做事倒也是一大助力。
褚遂良并不想站在顾青这一边,也不想站在长孙无忌的这一边。
忙完了朝中的事情,褚遂良离开长安一步步来到村子中见到了当初带过自己为官的房玄龄。
房玄龄正在和魏征一起在石桌上下着棋子。
褚遂良走来站在一边没有打扰两位老人。
直到一盘棋局结束,魏征抬头看着褚遂良,“你怎么来了?”
“许久不见了,房老,魏老。”褚遂良朝着两人两次行礼,“只是许久不见特地前来拜访。”
提了提手中的一些东西,放入房玄龄的屋中,褚遂良说道,“都是一些家常的东西,还请房老与魏老不要拒绝。”
魏征看了房玄龄一眼,房玄龄上下打量着褚遂良,“你是老夫带出来的,你的心思老夫也明白,你是为了长孙无忌的事情来的吧。”
第九百四十八章 房玄龄对褚遂良最后的嘱托
即然房玄龄已经看出来了,褚遂良也开口说道,“是的,朝堂已经经不起再一次风雨飘摇了,好不容易恢复的元气,好不容易大家有劲一起使,我不想这样的局面破灭。”
魏征点头说道,“房老头子,这个褚遂良可比顾青出色吧。”
房玄龄笑呵呵说道,“褚遂良确实比顾青好很多。”
“房老谬赞。”褚遂良尴尬一笑,房玄龄与魏征这两三句话就已经把这次拜访的目的给定下来了,这两位老前辈的境界还是高,话语间自己只能顺着他们的话,完全找不到岔开话题的由头。
“那老夫先来问问你。”魏征先开口,“在你褚遂良的心里,长孙无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回魏老。”褚遂良回答,“长孙无忌就是一个老人,他是三朝老臣武德,贞观到如今为止,长孙无忌年纪也已经很大了,更重要的长孙无忌的那老派的思维已经跟不上如今的朝堂,李承乾想要借用长孙无忌来制衡顾青,想要制衡就一定会有分权,我不想长孙无忌再次进入朝堂。”
魏征看了一眼房玄龄说道,“看来我们真的老了,时代变了。”
“你心里都已经很清楚了,再来问又为了什么。”房玄龄说道。
“我只是希望得到房老的帮助。”褚遂良又说道,“长孙无忌是当朝国舅,不论怎么说都是皇亲国戚,这样的人物要说扳倒实在是太难!许敬宗不一定是老谋深算长孙无忌的对手,从地位上如今的朝中没有人可以撼动长孙无忌,除非可以让李承乾放弃长孙无忌从中在选择一个可以制衡的人,这个人我已经想好了。”
“是你自己?”魏征说道。
“是的。”褚遂良说道,“当然是我自己也不行,能够制衡的只有朝中三卿,如今的朝中三卿看起来各自为政,许敬宗一心帮着顾青做事,上官仪除了上朝大多时候就是在海贸司,我觉得先要扳倒长孙无忌,然后重组朝中三卿,用三卿的权力来制衡顾青,这样李承乾的选择更多,当然了朝堂如果要摆脱顾青的掌控,许敬宗等人像是顾青羽翼这般的人物必须离开朝堂,所以在这场局的最初,顾青与我就已经决定把许敬宗和李义府作为弃子!”
房玄龄陷入了沉默。
魏征笑而不语。
气氛安静下来,褚遂良疑惑,“我说错了吗?”
“对,你说的很对。”魏征连连点头,“家里的还煮着肉呢,我该去加些水怕是糊了。”
魏征离开脸上挂着放心的笑容,一种彻底放心的笑容。
房玄龄说道,“你现在缺少的是一个契机,顾青也缺少一个让许敬宗可以把刀架在长孙无忌脖子上的契机对不对?”
“没错。”
“长孙无忌是一个骄傲的人。”房玄龄说话道,“他的骄傲让他在顾青手中几次受挫。”
“骄傲的人?”褚遂良疑惑。
“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长孙无忌的弱点就是太过骄傲,他不会把许敬宗放在眼里,想让这样的人失败,就必须先让他以为自己可以成功这样才会有契机来扳倒他。”
“学生还是不解。”
房玄龄点头说道,“当年长孙无忌和长孙冲反目成仇,可是终究是父子,如今长孙冲应该还在玉门关吧。”
“房老的意思是……”
“你把这告诉许敬宗,许敬宗就知道怎么做了。”房玄龄说道,“这是老夫最后一次掺和朝政,你与老夫的交情到此为止,以后就不要再来见老夫了。”
褚遂良听到这话,眼神满是不解的看着房玄龄,“房老未何如此说。”
“你走吧。”房玄龄说道。
“房老!”褚遂良躬身说道,“房老教授学生为人做官,在学生的心中房老如师如父,学生是说错什么话了吗?”
“你没有说错什么,只是老夫心中对好友的亏欠,你走吧!老夫不想再看见你了,以后的路老夫也没什么好教你的,如果哪天老夫过世了,你来上一炷香老夫就很满意了,走吧!”
褚遂良忍着眼泪对房玄龄深深一礼转身就离开。
从隋末乱世,到如今数十年,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一起辅佐李世民,两人看起来像是对手,可他们又何尝不是挚友!要让自己的老师来对付自己的挚友,给自己出主意,褚遂良想到这里很想扇自己两巴掌,怎么能让自己的老师做这种事情,房玄龄一生都是明臣,是自己的指明灯,自己怎么可以让自己的老师这么做。
心中的懊恼与后悔,难怪魏征会离开也难怪顾青会对朝堂如此厌恶,这本是一条非常孤独的路,踩着前辈们的肩膀一直往前走的路。
长孙无忌的弱点是骄傲和长孙冲?虽然不是很明白,即然房玄龄都这么说了那么一定和许敬宗有所关联。
想到这里褚遂良一步步离开村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当天夜里,许敬宗收到了一份信,不知道是谁送来的,就放入了自己的院子中,打开信件看着信件上的内容神色大变,而后狂笑着一夜未睡。
褚遂良当天晚上撰写了一大篇弹劾顾青的文章,写完之后天快亮了,对着伺候在身边的下人说道,“信送到了吗?”
“送到了,而且许敬宗看完之后就高兴的大笑。”
褚遂良把手中的奏章给收拾好,装点密章的模样交给下人嘱咐道,“连夜送入宫中,明日我就不去上朝了,你去通报一声就说我身体不适,让上官仪暂时主持中书省的事物,记住!千万不要把这些事情说出去,这份密章不要给任何人看到,除了当今陛下!知道了吗?”
“知道了。下人一定把密章亲手送入甘露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