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路凡尘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一叶苇
柳葳对祁三嫂说:“我没见过谭家原来是什么样的,但我觉得我们家现在就挺好,我们家每个人都喜欢并享受我们现在的家居布置,所以我不完全赞同您的说法。
漂亮就是漂亮,舒适就是舒适,这两个标准,是绝大多数人对‘家’最重要的追求,人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追求这两个标准的最佳极限,这其中也包括您所说的世族大家。
当然,我说的只是物质追求,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和相处方式属于精神的范畴,咱们先不说。
就物质的表象而言,我觉得只有个人感受的不同,没有低俗肤浅和高雅厚重的区别。
举个例子,有人喜欢吃清蒸鱼,有人喜欢吃红烧肉,您能说,喜欢清蒸鱼的人就高雅厚重教养良好,喜欢红烧肉的人就低俗肤浅失于教化吗?”
柳葳的这番话是很尖锐的,放在当时的情境中其实很不合适,一般争取要做别人家女婿的人,哪怕丈母娘说鱼是天上飞的鸟是地里长的,也要态度殷勤的附和,如果心理素质不够强大真附和不下去,沉默不语也就到底了,当场反驳是万万不能的,除非你有底气承受丈母娘拂袖而去的后果。
但在柳葳心里代替丈母娘来考察他的祁三嫂却一点没生气,她依然面带微笑如沐春风,提议两个人坐下来慢慢谈。
当柳葳略带歉意地泡了一壶茶在她对面坐下以后,祁三嫂只用了几句话,就把之前关于格调和品味的争论引导到了当下年轻人的恋爱和婚姻问题上,然后,祁三嫂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地给柳葳上了一节关于恋爱、婚姻和幸福人生之间的基本关系的专题讲座。
讲座的精髓大致可以归结为:
家庭社会地位悬相差太大的两个人,往往可以拥有比一般人更浪漫更刻骨铭心的恋爱过程,但如果结婚,是不可能幸福的。
而这个社会地位的差别,祁三嫂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表达过程中的指向却非常明确,就是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祁三嫂引用数个著名专家的理论之后,又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来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理论和事实加在一起基本可以概括为:
城市vs农村=开放富足vs闭塞贫穷=阔朗大气vs狭隘悭吝=淡薄金钱追求品质生活vs一个(杨白劳的家底+葛朗台的性格)的当事人+一堆吸血鬼穷亲戚。
柳葳虽然年轻又心性耿直,可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他还不能正确解读祁三嫂今天的来意,那他就是棒槌们的祖宗了。
但他不甘心,于是问:“她,祁津津,也是这种看法吗?”
祁三嫂可能提前没想到柳葳会把话直接挑明,为了双方的面子,之前她一直是打着讨论当前社会热点现象的幌子来暗示的,所以她犹豫了一下才说:“津津从小没遭过罪,担心自己忍受不了农村的生活。而且她也见过听过不少我刚刚说的那种情况,两个人原本感情非常好,可因为一方老家是农村的,结婚后各种矛盾就来了,婚姻根本没有期待中的幸福,反倒成了一种折磨。”
柳葳说:“现实中,表面看上去家庭地位相当的两个人,结婚后就不发生矛盾吗?城里人的婚姻就个个都幸福吗?”
祁三嫂说:“是啊,即便条件相当还不一定能过的好呢,如果一开始差距就那么大,结局肯定就更不乐观了。”
柳葳点头:“我明白了,您可以和你们家的人说,让他们不用再担心,我和祁津津之间不会发生任何事。”
祁三嫂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但并没有马上离开,他和柳葳又聊了一会儿,看到程新庭和江帆回来,才起身告辞。
而柳葳,当听到祁津津担心自己忍受不了农村生活时,他其实就已经放弃了,他最后那一句质问,只是出自捍卫尊严的本能而做出的垂死挣扎而已。
话说开之后,他还能和祁三嫂继续聊天,是他考虑到小叔对祁家人的感激,还有五叔和祁越之间良好的关系,他不想他们为难。
从小被柳魁耳提面命,他是老大,所以对家庭的责任也最大,柳葳懂事起就比同龄大部分孩子都更成熟一些,他打从有了朦朦胧胧的少年情怀,对未来妻子的幻想就带着奶奶和母亲的影子,善良、宽容、大度、耐心,发自内心地爱惜家里的每一个人。
柳葳的童年和少年有无数美好的回忆,猫儿小时候,每年入冬时节,孙嫦娥和秀梅必然要做的红色底子小棉袄,是他最早的有关鬼神与亲情的记忆。
而秀梅一边数落一边提溜着俩泥猴子一样的小阎王去凤戏河里洗洗涮涮的情景,是他最无奈又最快乐的记忆之一。
秀梅端着一托盘的小瓯站在坡口扯着嗓子喊着孩子们回家吃饭的画面他几天前还梦到过。
还有把小雲按在膝头扒掉小裤衩打屁股,小阎王前一秒还装哭装得声嘶力竭,后一秒就抱着娘的脖子嬉笑撒娇,要吃要喝。
秀梅和孙嫦娥一起坐在树荫里,一边聊天一边抿袼褙或铰鞋样子;
或者缝全家人的被子;
或者诅咒村子里的长舌妇;
或者一起发愁叔叔们的婚事;
或者幻想孩子们将来的美好生活;
儿女成群,子孙满堂……
柳葳幻想过祁津津在柳家岭的日子。
她不用像奶奶和母亲那样溺爱弟弟妹妹们,更不必天天为他们操持日常,她只要真心喜欢他们,愿意看着他们玩闹,欣赏他们和城里孩子不同的生活和游戏方式就行。
偶尔修理一下小家伙们他也不介意,三婶儿现在不就经常修理小萱么,把烧鸡(或酱牛肉或卤猪蹄)吊在马灯上面,不背会二十个单词和十个短句就只准看不准吃什么的,柳葳觉得完全不是问题,他从精神到行动都可以表示支持。
他还想过和祁津津分享望宁一带的风俗,让她不至于傻傻地犯了什么忌讳,比如:
秀梅说,红色能驱鬼,二婶儿盼了那么多年才有了猫儿,肯定惦记他,二奶奶也肯定记挂好不容易得来的孙子,可猫儿不能跟她们走,所以十二岁之前,猫儿身上的衣服或物件,多少都要有点红的,猫儿小时候的书包,都是用红红绿绿的碎布缝起来的。
秀梅还告诉他,这样的话不能跟家里其他人说,因为二婶儿只有二十多岁就没了,家里有上了年龄的长辈时,是不能随便谈乱早亡人的。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了。
一个连他的出身都嫌弃的人,怎么可能真心喜欢他的家人?
…………
柳侠一个人嘟囔完了,才转身回家,看见放在游廊里的自行车,他又郁闷了。
那是柳葳的车子。
那天,程新庭和江帆回来之前,祁三嫂又和柳葳说了很多,柳葳当时的情绪很激动,和柳凌说的时候伤心、沮丧,还有愤怒,但做为旁观者的柳凌,却从柳葳的复述里听出了不同的意味。
柳葳说,祁三嫂感叹了几句,也为他和祁津津感到遗憾,但又说中国城乡之间巨大的差别就在那里放着,全世界都看到清清楚楚,他们真的是怕两个人最后不但夫妻做不出,连朋友也没得做了。
然后,祁三嫂不知怎么就把话题转到了柳葳的大学,赞美a大严谨的校风,诉说自己当年出差第一次看到a大大门时激动的心情。
最后,还邀请小萱暑假去祁家玩,说祁老爷子刚接的一个病人是古筝演奏名家,那人听说祁含嫣要到少年宫学习古筝,觉得孩子太辛苦,说她暑假来看病时,可以每次留下来一个小时教祁含嫣,祁三嫂让小萱跟着一起学。
柳葳觉得,小萱一个男孩子学古筝干嘛,祁三嫂根本就是在没话找话。
而柳凌觉得,祁三嫂之所以得到了柳葳明确的说法还不走,而是继续和小葳聊天,是因为她不想因为亲事不成就成仇人,祁三嫂是在含蓄地表达善意。
柳侠刚开始因为心疼小葳而情绪激荡,不肯认同柳凌的分析,后来冷静下来,再加上祁越和岳祁也还和原来一样,过几天就会带着孩子继续来柳家玩,他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觉得柳凌的分析确实有道理。
而且,他和柳凌、甚至包括柳葳也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城市和乡村确实是被人为地筑起了一道高不可攀的藩篱,藩篱的一边不是天堂,而一边却在某方面接近于地狱。
最近几年,这道藩篱终于被触动了,松散了一些,但几十年全方位政策不公平积累下来的巨大差距,要抹平,路艰且长,在真正的城乡实现平等之前,谁也不愿意拿自己家的孩子去冒险。
柳侠设想了一下把长大的柳若虹许给他第一次参与栖浪工程前期勘测时大山里家徒四壁的人家,立马就毛了。
他理解了祁家人的做法,但感情上却拗不过来,他还是觉得祁家人和祁津津没有眼光。
深山出俊鸟,最好的地里也会长出秕谷,何况城市还不是一片无差别的沃土良田,而是一片灰蒙蒙的钢筋水泥之下,猫猫狗狗的什么玩意都有,他们小葳已经肯定是深山长出的俊鸟,祁津津在城里却未必就能找到一个类似的人物。
为了一个优质丈夫概率未知、优质男人概率最多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城里人,放弃百分百好丈夫、百分之百优秀男人的柳葳,柳侠实在不服。
“嘀哩嘀哩……”
手机铃声打断了柳侠对祁家人的怨念,他撒腿往里面跑,手机放在海棠树下的石桌上。
“七儿,在哪儿呢?”
一打开电话,黒德清的声音就传了出来。
名词解释:
咯吱:挠痒痒。
作者有话要说:后天继续。





一路凡尘 第414章 又买了个院子
柳侠原本的计划是,今天中午去给城建局一位从不肯接受饭局的领导送礼,然后去苌景云的那个工地和大家一起吃午饭,黒德清突然驾到,还让他帮忙提前在烤鸭店订两个包间,柳侠就临时做了调整。乐文
他打电话给苌景云,说自己有点事,明天再过去,然后开车把几包荣泽特长和两箱五粮液送到那位领导的司机那里,接着到离小柳巷最近的那家烤鸭店订座。
黒德清这次来的不光是他一家三口,还带来了两车五位和黑爸爸实力相当的私人企业老板和他们的家眷,这伙人组团来京都买房子。
这五位老板里有一位叫王大春的,妻子和黑妈妈的关系比较好,年前和黑妈妈一起来京都购物的时候,看到黒德清的那栋别墅,王太太十分喜欢,回家就跟丈夫磨着要在京都买房子。
王大春财大气粗,虽然觉得离着好几百里,在京都买房子有点‘钱多烧的慌’的嫌疑,可也不想因为百八十万的小钱让老婆不开心,于是春节过后就让太太自己到京都随便挑,挑好了他来拍板付钱。
王太太过完年来京都住了一个多月,看了京都几乎所有高档住宅区,看来看去,还是觉得黒德清所在的盛世京华别墅区最好,地方宽绰,花啊树啊草啊的多,小区比公园还漂亮,最美的是还有一条小河在小区蜿蜒穿行,在中间形成一个漂亮的人工湖后,迤逦而出,看着别提让人心里多舒服了。
晋地原来也是人杰地灵山美水美的地方,只是这些年到处都在挖煤,煤在晋地又造就了一大批人杰的同时,却也把原来的灵山秀水毁了个干净,现在的晋地,呼口气都是煤灰子味,哪比得上盛世京华的沁人风光。
王太太手里不缺钱,心里一高兴,就先交了两栋别墅的订金。
回晋地老家后,王太太忍不住跟身边的老姐妹们炫耀了一下下,炫耀的对象当然不只是房子,主要是丈夫对自己的体贴。
然后,王大春几位朋友家里就都热闹起来了。
虚荣心这玩意是个人都有,只是有个程度上的区别,所以每个圈子都免不了攀比,男人们在这方面绝对不输给女人,只不过他们表现的方式不那么直观罢了。
这次买房就是个例子,王大春在当地的企业家聚会上很无奈地说了一句自己媳妇儿太任性,在京都一个高档别墅区订了面对着人工湖最贵的两个位置,旁边立马就有人说,买东西当然得买最好的,两栋算什么,他早就计划要买四栋呢,一个孩子一栋,他们两口子单独一栋,又不差那几个钱,免得将来被孩子们说偏心。
不过,能促成这次组团买房的行程,主要是因为黑爸爸说,现在有了高速公路,在京都买个房子其实挺实用的,家里人再来京都,就不用总住宾馆了。
宾馆当然好,但那能跟家比吗?
家住一辈子都不会有问题,宾馆住多了可是容易和家人离心离德的。
因为两个儿子都考上了学,黒德清还是全国重点,黑爸爸和黑妈妈这些年在他们那个圈子里的地位是很不一样的,前年黑三叔家的黑云清考上警大,让他们这种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要知道,黑家原来也穷的很,黑爷爷还早早就没了,两个黑叔叔是黑爸爸长兄如父一般给拉扯大的,他们的孩子有出息,黑爸爸和黑妈妈功不可没。
柳侠在烤鸭店门口迎接土豪购房团,听其中两个人边走边说了一嘴,还以为他们要把陆光明刚刚开始销售的第三期和尚未进入施工阶段的第四期一起给包圆了呢。
黒德清强调让柳侠让订两个房间,而不是一个会议室似的的大包间,是因为他自己不想跟那一群暴发户伯伯叔叔们坐一桌,那几个人老子天下第一的做派,让他觉得很丢脸。
柳侠看出黒德清的无奈,笑着悄悄对他和杨柳说:“刚有钱时都这样,我头一回开着车子回单位时,心里别提多嘚瑟了,那车还是曾大伯的呢。”
杨柳说:“可你是在心里嘚瑟啊,看看他们……”杨柳扶额。
隔壁肆无忌惮的说笑声隔着两道门都扎耳朵。
柳侠看着一脸生无可恋的黒德清,说:“要不我过去招呼他们吧,别一会儿喝得走不了了,说好的吃完直接去看房子呢。”
这群富豪能有亿万身家是因为天时地利,在人和方面还差得远,企业的管理大多混乱无序,他们自个儿也都知道这点,所以一个个都跟根基不稳的皇帝似的,出个门都心里不踏实,只怕一个闪失后院就起了火,所以富豪们打算速战速决,吃了饭就挨着去京都有名的几个高档小区看房子,顺眼就立马下定,争取三天之内事成返航,不成就过段时间再抽空过来扫一波。
黒.德清站起来,上刑场一般毅然推开门:“还是我去吧,别给你弄出点心理阴影来。”
过后,柳侠非常感激黒.德清的先见之明。
奶奶的,和一群自信心爆棚的土豪同行,受伤的何止是耳朵和面子,心灵破碎怀疑人生什么的才是真伤害啊!
本来还觉得自己好歹算个人生小赢家,怎么说都是在京都置了房产的,可看到人家一言不合就支票本加成包的现金一起上,直接要求承包小区环湖的所有楼盘时,想想自己算计了好几年还在因为钱不凑手而犹犹豫豫的海子边的那套四合院,柳侠第一次对自己的心胸和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黒德清却见怪不怪地拍拍他,云淡风轻地说:“别理他们,人真有钱的都低调着呢,这就一群暴发户。”
柳侠捶着地哀嚎:“可我想当这样的暴发户啊!”
成了这样的暴发户,就能快快乐乐地把自己看上眼的那些地方都买下来了,海子那个漂亮的两进大四合院、曾大伯家邻居小巧玲珑的四合院、老杨树胡同54号和石榴巷48,小蕤隔壁还未售出的那两大间铺面。
还能给大哥他们买辆好车,而不是现在那辆破面包。
还能买皇姑街整栋临街楼的店铺,乖猫以后靠收房租就能衣食无忧地过一生了。
等等等等……
陆光明呵呵笑着开解柳侠:“兄弟,这就是命啊。”
柳侠愤世嫉俗:“我不服,我要跟命运抗争。”
陆光明说:“怎么抗争?户口迁到晋地去?”
柳侠眨巴了几下眼,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在沙发上:“那还是算了,我认命。”
只有两位土豪一到盛世京华就拍板,还有三位决定要货比三家,黒.德清又当司机又当导购累得不行,说好了明天再去继续找房子,今儿就到处为止。
正和同学在燕胡山游玩的黑云清被紧急召回,陪着购房团去开宾馆,柳侠想邀请黑爸爸和黑妈妈一起去自己家住,被善解人意的黑妈妈拒绝了:“可不敢,万一都跟着我们去,你就没得闲了。”
把杨柳和黑阳阳送回家,程新庭和江帆也在。
程新庭让柳侠有事尽管去忙,说自己负责做饭招呼黒德清一家三口。
柳侠摸着下巴琢磨。
他晚上得去给已经调到京都市政府的杨局长送礼,原本礼物已经准备好了,可今儿和土豪们相处了一天,亲眼见证了一天挥金如土的画面,现在他感觉自己的礼物有点太磕碜了。
拉上黒.德清当司机兼搬运工,柳侠拐到永安大街最大的商场又买了两箱进口高档红酒、四条最贵的香烟和几箱天天在央视变着花样做广告的保健品。
杨局长出国考察去了,接待柳侠的照例是他爱人,她和往常一样一边看着柳侠和黒.德清来来回回搬东西,一边抱怨柳侠太客气。
等柳侠最后喘着粗气准备告辞的时候,杨局长的爱人很真诚地说:“小柳啊,以后可别再花这个冤枉钱了,你能过来看看我们就挺高兴的,酒啊烟啊又贵对身体又不好,保健品什么的老杨他也不爱吃,以后可千万不要再买了。
你要真不想空着手来,小米、绿豆什么的带点就挺好,前几天孩子他姥姥还说呢,她在超市买的小米煮的饭寡淡的很,一点不香不黏糊,没法跟你们那儿的小米比,粉条也是,我们在超市买的粉条看着挺好,吃着不入味儿。”
回到楼下的车子里,黒德清捶着方向盘大笑:“七儿啊,你这是千挑万选下了手,一掌拍在了马蹄子上啊。”
柳侠想起被自己斟酌再三后从后备箱提出去的小米、绿豆和粉条,狠狠给了自己一巴掌:“怪不得你成不了暴发户,该。”
第二天一大早,赶在杨局长的爱人可能出门之前,柳侠把三十斤小米、二十斤绿豆、十斤香油和二十斤粉条送了过去。
回来后给猫儿打电话,柳侠洋洋得意地吹了一通,号称自己从杨局长的爱人那里得到了人生启迪,掌握了送礼的精髓智慧,以后,他就可以从众多的小包工头中脱颖而出,四两拨千斤,花小钱,办大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柳岸还能说什么呢,他当然是一如既往地夸小叔运气好、人品好、哪儿哪儿都好,然后陪着他畅想不远的未来他们成为真正的暴发户的美好蓝图。
柳侠没跟柳岸提别人一拍脑门儿买下半个高档小区对他的沉重打击,他甚至都没提土豪购房团。
他只说是黒德清一家提前打电话说要来,所以自己才没去草原旅游。
可放下电话,柳侠的脑子就被土豪们昨天慷慨激昂的购房宣言给占据了:照土豪们这个买套房如买块糖的趋势下去,京都的房价会不会哪天突然来个大爆发啊?
柳侠开始认真地盘算自己兜里的钱和即将进入兜里的钱,是先买下老杨树胡同54号呢,还是先买海子边的那个四合院?还是先再买几间铺面?
老杨树胡同他们的东邻居54号也想卖了,没有市区的房子准儿媳不肯领证。
柳侠想买下来,这样如果猫儿以后真找到了可心的人,而那个人不习惯和柳家大家庭一起生活,就让他们住隔壁,这样,既让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两人空间,又不会离自己太远,自己可以随时监督他们两个人,一旦发现那个王八蛋对猫儿有什么不轨行为,他就可以第一时间把那家伙赶走。
柳侠每每想到这个计划,心里就堵得要死,可乖猫喜欢,他就得想办法帮他们。
不过猫儿至少还得在美国呆两年多,而老杨树胡同这边的房子少人问津,暂时缓缓也可以,可也保不准哪个神经病突然看上给买了去,王德邻那么牛逼的人不也看上了老杨树胡同吗?
听怀琛说,许应山也打算在这边买个院子,已经跟青梅胡同一家接触了两次了。
海子的那个两进四合院好几年了没卖出去,还是价码咬的很死,柳侠如果要买它,现在手里的钱不够,差五十万。
可那个地段太好了,一夕之间出手的可能性很大。
那个四合院虽然没有52号宽敞,也不差很多,家里几个小家伙以后来京都上学,住那里最合适不过。
柳侠回家时探过小莘和小雲、小雷的话,三个小家伙都表示,如果有选择,星期天他们肯定去老杨树胡同住,而不是京都繁华闹市的套房。
至于铺面,柳侠发现,京都最近两年临街铺面的涨幅远远高于商品住宅,出租铺面的前景非常好。
猫儿的身体肯定以后都不能过度劳累的,有几间地段好点的铺面,柳侠觉得就是自己老了不能挣钱了,也能安心一点。
柳侠算计得太专心,馍都放嘴边半天了也不见吃,黒.德清把手在他眼前晃悠:“哎哎哎,回魂了。”
柳侠一个激灵坐好,尴尬地冲众人笑了一下,干脆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帮他出主意。
程新庭最近也在合计买房子的事,应该也打听过房价
黒德清一听柳侠还在惦记海子的那个四合院,立马就叫了起来:“至于嘛,一百多万,七儿,说吧,缺多少,包给六哥了。”
江帆虽然已经和柳家人非常熟了,但他知道自己租户的客人这种身份,在主人家面前一直话不多,今天却谨慎地开了口:“我觉得还是买铺子,升值可能性大,因为楼层可以向空中发展,住宅可以无限增加,临街的铺子却是有限的,想买要趁早。”
杨柳说:“买海子那个四合院,地段好,院子大,漂亮,以后我们家阳阳来京都上大学,也可以去那里借住。”
1...319320321322323...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