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朱由崧用“牛兵”给李自成摆了一个迷魂阵。
这个迷魂阵迷惑性相当大,一连三天晚上,朱由崧均是用三千头牛冲锋,后面的兵将只是摇旗呐喊,虚张声势。第四天还是那个时候,朱由崧用一千头牛冲锋,但后面一下就出动了八万明军将士,夜幕下排山倒海一般向潼关城扑来。
明军已经被折腾疯了,今天晚上他们分不清虚实,认为猪肉松用的还是老一套,用几千头牛折腾折腾就算了,每天晚上人陪牛折腾一晚上,一连几天了谁受得了?
因此不说是当兵的,当官的都麻木了。
他们为了不当傻逼,被朱由崧白白耍弄。现在他们长个心眼儿了,不打算理这些牛了,不见到明军是不开弓放箭的,城头上的大顺军也是这个思想,不看着明军不再开炮。
哪知这下正好上当!
一千头发疯一般的牤牛很快就冲破了百座堡垒这道防线,殊不知牛群成后面的八万明军也呼啸而来,等堡垒中的这些大顺军将士看清了之后,又觉得上当了,赶紧准备弩箭往外猛射。
然而为时已晚,压抑了数天的明军将士,号叫着一个冲锋,像一阵疾风一样就过去了,弩箭对他们造成的伤亡非常的小。
等过去这些堡垒几百米之后,这些李自成花费了巨大代价,劳民伤财才建成的宏伟工程,成了聋子的耳朵。
今晚千头牤牛充当了先锋,冲过堡垒之后,很快到了护城河附近。
城头上的红衣大炮今晚出乎意外的没有呼啸,原因是城头上的大顺军跟十里外堡垒内的的大顺军思想差不多,他们也认为今天晚上朱由崧给他们准备的节目跟前三天的程序内容一样。
等城头上的大顺军将看到了牛群后面的明军将士汹涌而来,排山倒海一般,铺天盖地,不知道有多少了,前面的明军名将都能看到他们的脸面了,这才大呼上当。
潼关城头上一时乱成了一团糟,炮营指挥使叫嚣着点炮,其他的兵将在忙着准备弓箭,滚木,和石块。
李过,高一功和田见秀等人一看明军来势凶猛,知道这次朱由崧动真格的了,赶紧去向李自成禀报,派人去调城内休息的兵将,赶紧上来守城。
这时城头的大炮就响了,一发炮弹破空而出,但是只有少部分在明军的队伍中炸响,大部分的炮弹落到了明军的屁股后面,没起到多大的作用,只是把地上炸了不少深坑。
这时前面冲锋的牛群到护城河边就散了,它们屁股烧得贼疼,可能是天黑看不太清楚,扑扑通通,像家饺子一样,跳进了护城河,然后游走了。
有的顺着护城河四散奔逃,牛群散去之后,明军就冲到了护城河边,任凭护城河再宽再深,也挡不住八万大军的冲锋。
这是夏末秋初,尽管是夜间水也不太冷,会水的带着刀枪下去就游过去了。
那些不会水的把云梯等物绑在一起,数道并在一块,横在护城河上,很快做成数座简易的桥梁,明军将士个个如下山的猛虎,眨眼之间就冲过了护城河,弓箭手往城头射箭,在弓箭手的掩护之下,登城死士竖起云梯,往上就冲。
刚没冲几步,一块石头砸中头顶,这名死士栽下云梯,脑浆崩裂,成了真正的死士。
然而惨死对这些兵将来说,早已是熟视无睹,他死之后立即又有有数名死士,登上了云梯,最快的速度往上爬。快爬到城头的时候,云梯突然折断,这几名明军将士像断线的珍珠摔落下来。
这时城头上开始往下放滚木,合抱粗细的大圆木从城头上滚落下来,躲避不及的明军将士被压成了肉泥。
半个时辰后,明军伤亡惨重,潮水般退了下来,第一次冲锋失败。
稍事休整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明军又发动了第二次猛攻,然后又是第三次。一连三次猛攻就到了天亮,也没有攻上潼关城头。
这时天就亮了,再看城上城下到处都是死尸,除了人的尸体外,还有牛的尸体,血流成河,残火还冒着浓烟。护城河的水都被鲜血染红了,不过这三次冲锋护城河基本上已经被填平了。
城中的4万大顺军全部上城拼杀了,李自成和高桂英亲自上城指挥杀敌。
朱由崧得报之后,也暗自吃惊,自己的妙计用的不赖呀,李自成他们上当不轻,听说这几天把他们折腾得筋疲力尽,但就这样也没能一举拿下潼关,看来潼关不愧是坚城中的坚城。
但是今天绝不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如果今天攻城失败了,就会给李自成他们以喘息之机,再想攻城就更难了,代价会更大。
因此他给这八万将士下达了死命令,今天务必攻下潼关,实在不行了,营中的两万将士也要垫上,总而言之,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潼关。
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明军又对潼关发动了第四次进攻。
这时城头上的滚木弓箭石块等守城中之物已经耗尽,城中能拆的房屋全都拆了,树能伐的也全都伐光了。
此时的李自成只有下旨,死守城池,决不能让明军攻上来!
然而这次马金花和贺宣娇,张环,李全和柳春红等,这些头头脑脑全部身先士卒,先登陷阵。
明军士气空前高涨,一个冲锋就到了城墙之下,竖起云梯,往上就爬。
张环也冲到了城下,他一连射出十几支箭,箭无虚发,城头上的十几名大顺军将纷纷中箭,栽下城头。
在张环的掩护之下,明军将士纷纷顺着云梯杀上城头,但是这些军将刚冲上城头,便被明军将士杀死扔到城下。
有的明军将士刚爬到城上的垛口处,云梯便被城头的大顺军推翻了,摔成了肉饼。
现在张环,马金花,贺宣娇,李全,柳春红等人亲自子开始爬梯了。
他们像小老虎一样,很快就上到了垛口处,大顺军将用手中的刀枪向他们一起招呼过来,他们用手中的刀剑和长枪架挡之间,贺宣娇提气跺脚,一个跟头翻落到城上。
十几个大顺军将士号叫着向她围来,她一转圈的功夫,这十几个大顺军就倒下一片。
这时李全提着刀也杀到了跺口处,一名大顺军用手中的长矛向他猛刺过来。李全一侧身让过矛锋,顺势抓住矛杆,往下猛拽,借助这个力量,他轻轻一跃,便蹿上了城,那名使矛的大顺军将则被这一拽收不住身子,栽下城头。
又有数名大顺军将向李全围来,李全轮开手中的刀,跟他们拼杀,一连砍翻了四五个大顺军将。
在贺宣娇和李全掩护之下,马金花,柳春红,张环,等等,越来越多的明军将士杀上城头,大顺军将士再想把他们赶下城头已经不可能了。
双方在城头上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34章 潼关大战(7)
尽管李自成带着皇后夫人高桂英亲自上城参战,尽管李过,田见秀,高一功等几员骁勇之将拼了性命,但是想把张环,马金花,贺宣娇,李全,柳春红等人三下五除二赶下城头也不现实。
这几个人的勇武不必过多的赘述,单从他们的身份和经历就能看出,马金花是武状元,是历史上记入正史的唯一的一名巾帼英雄忠贞侯秦良玉的嫡孙,弓、刀、石,马、步、箭,排兵布阵,攻杀战守,十八般武艺,深得秦良玉的真传。
贺宣娇出身于绿林,这是铁臂苍龙和赵雄的女儿,贺兆雄何许人也?出身绿林,后来当个山大王,手底下没有几下子,根本混不到这个称号。
张环也是武进士出身,他老爹是川中名将张令,人送外号神弩将,他的武艺跟他老子相比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全的武艺也不算弱,不然的话也当不了东厂大档头和东厂的掌刑千户,还有柳春红,别看出身低贱,也是个巾帼不让须眉之豪杰,尤其是水里的本事出色。
这几个人全都玩了命,普通的大顺军将全都不是他们的对手,纷纷被他们打落城下,混战之中,他们这几员遇上了李自成,高桂英,李过,田见秀和高一功等将,一时间兵对兵将对将,城头上杀得难解难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攻上城头的明军将士越来越多,双方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着变化,城中能战斗的大顺军将现在全都冲上来了,因此他们现在是死一个少一个。
而城头上的明军将士则不同,冲上城头的明军将士越来越多,明军的力量正在扭转局势,但是李自成他们势死力战。
这一场凶杀恶战从早上一直又杀到将近午时,大顺军将士彻底挡不住了。
冲上城头的大顺军将顺着马道冲下来,他们杀散守城门的兵将,占领了城门,然后把城门打开了。
这一下明军如决堤之洪一般从城门汹涌而入。
城头上的李自成一看城上城下全是明朝的军队了,只得在众将士的保护下边战边撤,顺着马道,撤下城头,否则他们就是腹背受敌。
李自成带人马撤下城头,马金花,贺宣娇,李全,柳春红他们带着人马追下城头。
但是李自成仍然不甘心失败,率着手下兵将与冲进城的明军在城中又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从中午一口气又杀到下午,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正这时,有人来向李自成禀报,“报告陛下,大事不好了。一支明军渡过黄河,从吕梁一带杀进来了,他们攻取了榆林,现在已经占领了延安府。”
这一下李自成泄气了,本来他他身边还有不少将士,在潼关坚持一阵不是问题,然而这支明军攻取榆林和延安府,大军势必南下,不日必将攻击他们的京师西京。
西京现在空虚,如果西京丢了,等于他们的家就没了,然后必然是腹背受敌,这后果太严重了,他岂能不慌?
不只是李自成慌,包括夫人高桂英在内,手下的军将特别是大顺军这些高级将领,得到这个消息无不惊愕。
因为京师有他们的家,有的家资巨富,大都是老婆孩子一家老小都在家中。这个家要丢了,那可怎么得了?
本来就败局已定,这次更加人心惶惶,兵无斗志。
李自成一琢磨,看这意思,眼前的潼关也守不住了,丢失关城只是早几个时辰晚几个时辰的问题,西经绝对不能再出问题。
因此他一咬牙,传令撤退。
这些大顺军将听到这道命令,如蒙大赦一般,哗的一下就往西城门处跑,然后开了西城门,就撒丫子了。
李自成等人甚至吆喝不住,他们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连断后的兵力都没来得及安排,简直是一哄而散,大多数人是只顾着自己逃跑,连他们的陛下李自成也不管不顾了,这才叫兵败如山倒。
李自成一看都跑了,干脆自己也跑吧。他带着皇后夫人高桂英和牛金星,在李过、高一功、田见秀等人的保护之下,出了潼关,一路往西,狼狈而逃。
傍晚时分,朱由松的军队彻底占领了潼关。
至此李自成凭险而守的战略部署,又一次失败。他劳民伤财,动用数万军队,又是抓丁拉夫,将本已固若金汤的潼关城陈城墙加厚加高,又在城外十里处修筑了一百座堡垒作为第一道防线,一万多名弓弩手,一起对着外面射箭,组成交叉火力网,人马想冲过去简直是不可能的。
这两道防线,无论哪一道,他们都认为是坚不可摧的。然而,但明军真正发起冲锋时,他们竟没有撑过两天。
李自成狼狈弃关而逃,潼关东部一百座堡垒里面还有一万两千名大顺军将,李自成已经顾不得他们了。
这一万多人像没人要的弃儿一样。没出两天,这一万多人主动钻出堡来,向明军投降。否则这些堡垒就会成为埋葬他们的活棺材。
至于他们的头头贺锦贺总兵,则被他手下的军将杀了,然后提着贺锦的脑袋来向朱由崧请功讨赏。
朱由崧对这些人来投降,自然是来者不拒。
攻下潼关之后,清扫战场,修缮城防,救治伤号,数万人马光处理战后事宜就忙了两天。
这一仗又有三万多名大顺军被歼灭,其中近两万名大顺军成了俘虏。
然而明军这次攻城也付出了伤亡两万多人的惨重代价,朱由崧知道,就这,他还是妙用了“牛兵,”让李自成的人马上当,否则如果强行攻击,能不能到下关城还在两说,伤亡就远不止这个数了。
接下来朱由崧在城中,犒赏三军,因为一下死了这么多头牛,当然不能,都浪费了。谁让他们死得其所。
让炊事班的火头兵到城外的战场去捡死牛,这些刚刚在战场中箭而亡,或被炸死炸伤的牛,扔了,还白了就可惜了,这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正宗牛肉。
然后他们开始按功行赏,然后犒赏三军吃牛肉,发放御酒,全军大肆庆贺。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35章 兵困西京
用手边的俘虏来补充战争伤亡的减员,朱由崧摸出了门道。由于他大尺度优待俘虏,这一次又有一万多名大顺军俘虏被改编为明军。
因此潼关之战,朱由崧虽然损失了两万多人马。这一万多名俘虏被改编进去以后,这增减相互抵消,朱由松的十万明军基本上还是这个规模。
几天后,留下五千人马驻守潼关,朱由崧亲率十万大军出潼关,继续西进。
一百五十余里就是渭南。李自成率领的残余还想在渭南负隅顽抗,这次朱由崧直接动用了红衣大炮。
附近的老百姓一看这里要打仗了,纷纷弃家舍业,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有的躲进深山老林,躲避战乱。有一部分躲进了城中,他们企图让他们的大顺皇帝陛下来保护他们的安宁。
但是大多数的老百姓对这位大顺帝王比较失望,先不说他们的军纪如何,因为近二年来,李自成连吃败仗,先是被鞑子赶出了北京,偏安秦晋之地。现在又被明军撵的没地方钻,比当年的崇祯皇帝剿贼还狼狈。
朱由崧看了看渭南小城,决定速战速决。
“又该本指挥使立功啦!”
可把李柱石给乐坏了,他的炮营好长时间没有显神威了。今天她非要过过瘾不可,也好让自己的陛下和将士们看看,要说攻城,大炮才是最好的利器。
选好地形之后,几十门红衣大炮一字摆开,炮营指挥使李柱石亲自指挥着炮营将士,调整好准星合照门,装填好弹药之后,一声令下:“点火!”
“咚咚咚咚,叨叨叨,轰隆——”……
大炮不愧是战争之神,炮声一响惊天动地,几十门大炮连续轰鸣了十几分钟,打的硝烟弥漫地动山摇。
炮声过后,李自成的防线彻底被摧毁,小小的渭南县城,几乎成了断壁残垣。
然后10万大军集体冲锋,以摧枯拉朽之势,便共攻占了渭南。
大顺军抵挡不住,李自成和高桂英,牛金星等人只好带着残余继续跑路。
他们过了灞桥,一路逃进西安。
明军占领渭南之后,马不停蹄,追过灞桥,也杀到了西安城下。然后10万大军,将西安团团围住。
西安就是当时的西京,这是李自成从北京败回来之后在这里定的都城,也就是大顺军的京师。
从李自成率15万大军东征,到现在京师被困,还不到十个月的时间,李自成败的这么快,简直如昙花一现,京师震动。
大顺军的京师附近有一座重城,这便是古城咸阳。
咸阳驻着一支大顺军,8000余人,由一名总兵负责。这名总兵是李自成的死忠,自不量力率众要来解京师之危,前来勤王。
8000人马几乎是倾城而出,只是他们刚一离开咸阳,咸阳城便被明军拿下了。
拿下咸阳的是陈潜夫的队伍,这是数日之前宋献策为朱由松献计,派出一支偏师渡过黄河,从吕梁方向攻击陕西的侧后,这支偏师虽然只有3万多人。却是能征惯战的精英队伍,更有马万年指挥的忠贞营作为先锋,3000白杆兵是明军的两大王牌军队之一。攻城破寨是他们的强项,因此这支人马一路上势如破竹,白天抢关夜间夺寨,行动神速。
过了吕梁山,拿下榆林,又攻下延安府,然后南下直插西京。
不过刚拿下延安府他们就听说了朱由崧的潼关大捷,3万多人马,从上到下个个大受鼓舞,西京胜利会师在望,军心大振。
离西京还有一百多里地的时候,陈潜夫他们便听说他们的陛下神兵天进,已经拿下了渭南,兵进灞水。
他们也加快了行军速度,咸阳城就在西安西北几十里的地方,陈潜夫和袁枢商议之后,决定先拔掉咸阳这颗钉子。
毕竟咸阳也是名城一座,距离西京又近,与西京成犄角之势,扼守西京西北的门户,这应该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是强攻还是智取,还没商议好具体的计策,咸阳总兵这时倾城而出了。
陈潜夫和袁枢大喜过望,真是天助我也!
3万多人马,直取咸阳,此时的咸阳要说没有,一兵一卒也不可能,只有两千人的老弱病残守城,因此明军几乎是兵不血刃,便占领了这座古城。
留下5000名军士镇守咸阳,陈潜夫率领两万多人马来找朱由崧勤王。
这一下,来自咸阳的这支大顺军的勤王之师直接没戏了。前后都是明军,这几千人马夹在十几万大军之间,成了受气包。
一场意义不大毫无悬念的混战,咸阳总兵官战死,大部分大顺军选择了投降当俘虏保命。
陈潜夫和朱由崧,兵合一处,12万人马将西安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到处都是明军的连营,帐篷一座挨着一座,绵延起伏,一眼望不到边。
扎好营寨之后,马万年,张环,李柱石等人纷纷来找朱由崧主动请缨,主张强攻,一口气拿下西京。
朱由崧有自己的打算,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因为他在和宋献策商议逼降李自成的事。
如果能够和平解决西京,当然是不二的选择,大顺政权已成为风口之灯,败亡只是个时间问题。
现在朱由崧已经摸清了,城中的大顺军连御林军等所有的军队都算上有5万左右。
另外城中还有成上万户老百姓。如果强行攻城,逼急了李自成肯定会狗急跳墙,火烧北京,火烧洛阳,肯定还会火烧西京。到时候等到一座废城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现在朱由崧手中的可选项多了。
因为大顺军的勤王之师已经没有了,他们看到大顺已经日落西山,纷纷倒戈投降,归顺朝廷。
那些冥顽不化之辈有的去投张献忠去了,有的选择了占山为王,现在的西京成了孤城一座。
对付这样的孤城朱由崧有的是办法。
这时双喜慧英慧梅和张耐从洛阳也敢赶到了西京前来勤王,双喜慧梅和张耐的伤全好了。
现在朱由崧打算与李自成再费一番口舌。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36章 帝王会晤
西京南城外,兵甲森森。铁甲兵皮甲兵排列整齐,刀枪如林,寒光晃眼,夺人的二目。
身披重甲的朱由崧,头戴八宝闹龙冠的金盔,坐下千里一盏灯,立马在护城河畔。
在他的身边左右,有巾帼英雄马金花和贺宣娇,慧英,慧梅,柳春红,小柳是,个个英姿飒爽,面如娇花。更有宋献策,李全,马万年,张环,袁枢,赵甫,方东旭等武将,个个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然后是万名甲士排列整齐,各色将旗在阳光下猎猎飞舞,朱由崧身后的主旗上斗大的黄色镶金边“明”格外显眼。
此时李自成也立在城头的垛口处,皇后夫人高桂英,大谋士牛金星,李过,田见秀,高一功等将士环于左右。
城头上弓箭滚木,垒石等守城之物堆成了山,守城的兵将剑拔弩张,无数的弓箭手已经对准了城下面的明军将士,城头垛口处到处可见黑洞洞的炮口,已经瞄准了城外的明军,炮兵拿着火把,随时准备点炮。
城外护城河畔的明军将士也随时做好了战斗准备,在朱由崧身后无数的弓箭手和燧发枪也瞄准了城上大顺军将,双方的战斗一触即发,气氛相当紧张。
在李自成和朱由崧的身边,都准备好了炮灰兵将,也就是说,他们随时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他们的陛下安全,乃至用身体来挡弓箭或者枪弹。
不过今天的形势是会晤,双方已经派将士通过气儿了。
此时的李自成一眼便看到了朱由崧身边的宋献策和双喜,脸上一阵的惊楚,进而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李自成心里一下子难受起来。本来这些天他还挂念着他们,甚至再想办法如何救他们,认为这他们这些天不定遭受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罪,甚至怀疑他们有没有命在,为他们感到痛惜。
可是现在一切都是他在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了,他们居然早就背叛了自己,投降了朱由崧?你那是连自己最信得过的双喜和宋献策呀?这是他们吗?竟然全都背叛了自己投降了昏君,这难道是真的?但眼前铁一般的事实又令他不容置疑。
李自成不敢相信,准确的说是完全难以接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如果连双喜和宋献策这样的人都可以背叛自己,还有谁对自己是忠心的呢?身边的这些人还可以相信谁呢?
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但是很快他又接受了这个事实,原因是李自成毕竟接受了太多的背叛,有妻子邢氏的背叛,她和高杰就这样大张旗鼓的私奔了,高杰和李成栋军是他手下的心腹大将,那一顶绿帽子压得他脖筋差点都折了。
后来又遭受了干女儿干儿子的背叛,干女儿干儿子也是女儿和儿子,就是这慧英慧梅和张耐,本来是妙计天成的两个颗棋子,现在也一去不回头,成了朱由崧的两棋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