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重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燕赵公子
 张百夫长心里清楚今天凶多吉少,可他也没想着跑,自顾自叹了口气,直接吩咐道:“二楞,把殉国的士兵都抬回营中;大虎,去把剩下的一百人叫来;三娃子跟楼上的人说,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汇报。”
 他话音刚落下,苍崖山上突然传来此起彼伏的炸炮爆裂声,百夫长心里一痛,知道那两三百人恐怕不能回来了。
 就在这时,楼上有个小兵喊:“队长,队长,有敌袭!”
 百夫长还没来得及回头看,变只觉胸中一痛。他低下头去,看到一柄长箭直直□□他心窝之中,带着血的箭头乌黑油亮,看起来异常锋利。
 他想要说交代最后一句话,却发现自己已经什么都说不出口了,最后遗憾地在士兵们惊恐的眼神中一头栽倒在地,永远闭上了眼。
 另一位百夫长受伤过重,已经濒死,任由士兵怎么呼唤都没反应。
 瓮城中的士兵一下子就乱了,他们看着仅剩的两位总旗,不知道如何是好。
 两位总旗平时也不过带领五十人的队伍,现在放着三百人给他们指挥还真是不行,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突然开始喊话。
 喊话的那人是个大嗓门,气势如虹,铿锵有力:“想活命,就投降,保证不杀一人。”
 他说完一遍,好像怕里面人听不到似的,又喊了一遍。
 这一下连总旗都慌了,那两位对视一眼,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好。
 他们毕竟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对大陈也没有什么归属感,如果不是当年种地活不下去,谁会跑来当兵?
 现在陈胜之当了皇帝,他们申请回家种田还被拒绝,日夜在这大营里操练死守,还不能回乡寻找亲人。说实话,有许多人早就不满了。
 可再不满也只能这样了,他们不是陈胜之,做不来谋朝叛变的事。
 外面喊话响个不停,瓮城里面的士兵都缩在掩体后面,谁都不敢探出头去。
 刚才那一瞬间就被杀了几百人的恐惧压倒一切,他们缩着身体,蹲在满是鲜血的地上。
 终于,年纪稍长的那个总旗开口了:“等将军来吧。”
 他没有胆量做那么多人的主,此刻唯有等了。
 可等待却不是办法。
 将军的大兵最快也要两刻才能到达,从接到信报到集结队伍,到赶来北门,两刻已经是最快的了。
 他们想等,可敌人呢?
 “万一他们冲进来呢?”有个小兵哭着说。
 他压根连战场都没上过,不过是附近的村民过来当兵混口饭吃,现在见平时的朋友兄弟一一惨死,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总旗,俺,俺想回家。”他哭喊着,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一时间,别的士兵被他的情绪感染,气氛越发沉闷。
 突然,另一个年轻些的总旗开口道:“将军来了呢?我们一样要上去拼杀……”
 他皱着眉头,仿佛做着多么大的决定,然后见他突然大喝一声,站起来叫:“我不管了,我要投降!”
 孙昭最大的问题不是内外夹攻,也不是人手太少,他最大的问题,是手里的兵太杂,太弱。
 有一个要投降,接二连三会有更多人投降。
 片刻之间,从瓮城中就走出百多人的队伍,这里面大多是十来岁的少年郎,面容稚嫩,身量瘦弱,看起来还都未束发。
 领着五百多人过来吓唬人的戴显见了他们也是一愣,半响才道:“都还是些孩子。”
 
复国[重生] 第62章 诱敌
 除了那总旗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其余年纪都不算大。
 戴显吩咐手下两个小队把他们押到山上,然后他就大马金刀带着五百人等在那里,吓唬仅剩的那一百多人。
 他在等时机。
 突然“嘚嘚”马蹄声由远及近,戴显虎目一瞪,一把长刀挥出,直接纵马往左侧奔去。
 “儿郎们,敢不敢杀?”
 “杀!”这一声威势震天。
 他身后站立整齐的步兵营,一共有五个小队,每队一百人,皆是高大健硕的精兵。
 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木质盾牌,身上铠甲也算整齐,一看就准备良久。
 戴显领着他们往前走了百丈便停下来,在他们身后,从林中又奔出一队步兵,同样五百余人,由一个二十几许的年轻将领领着,直接往北门扑去。
 那一瞬间的变故来得太快,北门瓮城里的兵士还没来得及听到自家将军增员的动静,便已经被敌人猛扑而入。
 许多士兵正发呆呢,手中武器都没举起来便被刀柄猛击砸晕,连反抗都没得反抗。
 这边由陆既明二度进攻的北门眼看失守,那边戴显面对的守军主力终于策马而来。
 戴显耳朵很灵,他骑在矮小的红玉马上,全神贯注盯着前面暴起的沙尘。
 “让火器兵后退百步,盯主力。弓箭手后退五十,盯城墙,有人探头进宫直接射杀。”他迅速对身边的兵士吩咐。
 那兵士领命而去,隐藏在林中的远攻手们便迅速变换位置,往后退了出去。
 就在这吩咐之间,敌方小队骑兵终于出现在他们眼前。
 打头一队约么百人,戴显不仅耳朵灵,眼睛还很好,他只大概扫了一眼,便迅速道:“对方来了一千人,前面一百是骑兵,后面都是步兵。”
 后面的士兵一听,直接换了防守阵型,看起来似乎很是谨慎。
 那一小队骑兵显然速度极快,眨眼间便到了阵前,他们却并不盲目靠近,隔了百丈远高声问:“来着何人,为何攻击大营。”
 听声音,那人年纪并不算太大,显然不是孙昭。
 戴显迅速吩咐了信兵,让他往山上回话。
 扭头却喊:“我是你爷爷,来教训教训孙子。”
 他身后的士兵哄然大笑。
 对方的将领到底训练有素,听了连眼睛都没眨一下,也没有回话。
 他是在等戴显这边先有动作,还是有什么别的图谋?
 一时间,就连风都停了。
 就在此刻,戴显双耳一动,听到背后传来巨大的脚步声。
 他神色一慌,直接叫道:“不好!”
 听那动静,西边过来了将近两千人的人马,速度很快,听声音马上便要到了阵前。
 孙昭果然是孙昭,原来打的三面围攻的主意。
 以他手里这些人,这三千人显然已经是精锐部队了,剩下的那些守营门的年轻小兵根本不行。怕他们迎战,那不是上阵杀敌,那是去送死。
 光是听到对方有火铳和弓箭,他便已经大致了解敌人的实力。
 所以这三千精锐倾巢而出,便是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
 相当有魄力。
 而且,他也大致猜到了对方的来历。
 大褚百姓或许不知荣景瑄还活着,他却知道。哪怕镇守广清,他到底是陈胜之的手下大将,在朝中自然有他自己的人脉。
 手里有火器的,必然是荣景瑄无疑。
 他知道这位曾经的太子殿下文武双修,所以此刻丝毫不敢大意,直接上了最精锐的部队。
 他现在不派,难道等着被打的七零八落再来送死?
 孙昭到底是个老将,他很冷静,也毫不畏惧生死。
 他这边派出了所有精锐,□□景瑄却并不知道,他跟谢明泽此刻就在山上,每人身后都有两千步兵。而在他们旁边,宁远卫的六百奇兵零零散散站了三片平地,也正蓄势待发。
 信兵飞快跑了上来,在荣景瑄和谢明泽身前说了两句,便直接立在一旁,等待指示。
 荣景瑄和谢明泽对视一眼,荣景瑄道:“之前既明说戴显可以诱敌深入,那我们便相信他。宁远卫听令,听到炸炮响后全部下山迎敌,三百向西三百向东,挺明白否?”
 宁远卫六百奇兵无一人回答,只有宁远二十低声应道:“属下领命。”
 荣景瑄点点头,他深吸口气,还是对谢明泽道:“你带一千人,攻西侧。”
 谢明泽微微一笑:“属下领命。”
 荣景瑄面容定定看向广清大营北门:“孙昭肯定就在营中,让我来会一会他。”
 现在的局面比他们认为的好太多了,主要是广清的守营士兵太弱,让他们十分意外。
 这样的士兵,孙昭肯定不会让他们上战场,他虽然是敌人,可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军人。
 荣景瑄猜测,他三侧城门还是各留了一千人,跟上一次是一样的。
 所以,他等在北门后面的,也只会是一千人,大营里场地狭窄,他堵在那里便断了荣景瑄进营的路,也断了自己的生路。
 他们这边迅速调整部署,而北门外面戴显却是理都不理前方那一千士兵,直接下令往后退。
 以目前的局面,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他们后面有两千人,先挡住那边才是要紧。
 大概是戴显的演技太好,他一边退,从东面来的士兵便一直前进。
 戴显的眼神很好,当他们几乎要退到北门门口时,戴显突然伸手做了一个劈斩的动作。
 对面的将领表情骤变,他猛地勒紧马头,大喊一声:“不好,快……”
 他那退字还没来得及喊出口,便被一个炸炮直接掀到半空之中,他的马儿嘶鸣着,浑身上下满是鲜血。
 刚才时间紧迫,他们趁着墙头的士兵躲在掩体后保命的空当迅速埋的炸炮,因为太着急又怕敌人发现,所以也不过埋了十二三个而已。
 可这十二三个却组成了一个死亡之阵,一个炸开之后,剩下的接二连三一爆而起,瞬间带走无数生命。
 戴显面无表情,他看着敌人深陷血海,□□痛苦,却没有一丝害怕或同情。
 这一个埋伏,让对方死伤超过半数。
 戴显停下了马,兵士们瞬间换成冲锋阵型,他身边的队长等到那边爆炸声再也没响起之后迅速禀报:“将军,对数。”
 对数的意思就是他们埋了多少就炸了多少,要不然待会儿还有暗雷没炸,他们跑过去不是送死么?
 戴显刚才脸上佯装的慌张和害怕已经全部褪去了,这会儿他眉目锋利,气势惊人,仿佛一把刚刚开过刃的宝刀,正准备大展身手:“儿郎们,随我杀。”
 他话音落下,直接挥舞着长刀飞身而下,在他身后五百步兵分成两队,左右围攻而上。
 那一千敌人还没来得及从被炸伤的地狱中反应过来,抬眼便看到凶恶的敌人,气势瞬间减了大半。
 明明是五百对五百的人数,却节节后退,显然失去了战斗力。
 而在戴显身后,那两千人敌人已经迅速就位。
 领头的两个将领一看就是将军衔,他们骑着战马,手里挥舞着精致的武器。
 其中一个略年轻一些的正要高喊出声,却不料一队三百多人的骑兵从山上飞奔而下,迎面立在他们面前。
 在骑兵身后,约有千人的步兵倾巢而出,也往他们这边扑来。
 步兵领头的将领看起来十分年轻,似还未及弱冠。可他面容冷峻,身材高大,骑在马上不怒自威,手中一把长戟泛着寒光,显然是见过血的宝器。
 “将军们,你们的对手是我。”
 他们只听对方温声道。
 他话音刚落,身后的弓箭手们百人齐发,一瞬间箭如冬雨,冷冰冰砸向敌人。
 因为离得并不算近,所以这一波箭袭并未伤到对方太多士兵,却让对方一下子乱了手脚,许多士兵纷纷往后退了几步,直接破了阵。
 谢明泽高举长戟,简单利落喊道:“杀!”
 他身后的士兵便如潮水般向敌人涌去,两方士兵便如水火一般交织在一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谢明泽这一刻已经忘了荣景瑄的嘱托,他策马跃进敌阵里,亲自上场杀敌。
 一时间血花纷飞,哀声不断。
 因为他们这边有将近三百骑兵,对步兵实在很有优势,虽然人数处于劣势,可却直接掌控了局面。
 谢明泽目标明确,他看准其中一个将领,直接勒紧缰绳一跃奔到对方面前。
 他目光冷若寒潭,一言不发,直接长戟一挥,直直往将领心口刺去。
 那将领用的是双刀,手上丝毫不若,双刀劈成十字,直接把长戟顶了回去。
 只听“叮”的一声碰撞声起,谢明泽侧身挽出一道圆弧,反手再向那将领劈去。
 那将领不甘示弱,双手不停挥舞,一个双花挽出,两个人顿时斗成一团。
 这边战事焦灼,那边步兵们却一边进攻,一边有节奏地往后退。
 两个将领被对方全部引住,由于武艺悬殊,所以他们能勉强保命便不错了,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就在这样混乱的战事里,突然一声乌鸦啼叫响彻山林,谢明泽目光一动,恍神间便被对方一刀擦在小臂上,留下一道血痕。
 他旁边的一队骑兵,立马高声叫着“保护将军”,然后护着他迅速往山上退。
 可敌人这会儿已经杀红了眼,哪里想到有什么诈,直接追击而上。
 依旧等在山上的荣景瑄微微一笑,在听到乌鸦啼叫的一瞬间便知道胜利已经就在眼前。
 
复国[重生] 第63章 孙昭
 那声乌鸦啼叫,便是戴显给的暗号。
 那意味着东边的已经赢了,谢明泽和宁远二十不用担心背腹受敌。
 而西边的这两千大军却也被谢明泽假意受伤引着往山上追去,根本不知上面有成排的火铳和弓箭在等着他们。
 这一刻,胜负已经没有悬念了。
 谢明泽一边后退,一边指挥士兵们分散开来。他们这一路兵马渐渐散成一个圆圈,和本就埋伏在这里的士兵汇合在一起,就等敌人一头栽进来。
 而没有孙昭在阵中的敌人果然如他们所料,真的毫不考虑直接往山上奔来。
 将领太过年轻就是有这点不好,他们太过急躁,缺乏经验,认为人数占优就是绝对的优势。
 当然,荣景瑄和谢明泽都不在此列。
 孙昭现在手下这些年轻的将军、千夫长和旗长,大多都是大陈立国之后平调而来,他们也不过一起磨合了大半年有余。平时兵营里也没什么事,无非就是练兵守卫,孙昭看不出他们到底统帅的能力如何,却也无法可想。
 陈胜之是个十分谨慎的人,哪怕这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大将们,一旦事成他坐上皇位,马上便被换走了手里的的精兵能将。
 他不会让旁人拥有比他更高的兵权,哪怕是虚的也不行。
 现在广清的两个年轻将军和几位百夫长一身武艺倒也相当不错,也是跟着别的将军辛苦拼搏才有的今天。但临场时没有大将统帅在一旁指挥,还是有些问题。
 眼下这情况,就把这问题凸显了出来。
 他们刚一进入山中便被迅速从中间拦断,几百人被对方步兵圈成一个圈,山上还十分陡峭,站立都很困难。
 想反抗吧,抬头一看对方黑洞洞的枪口这对着自己,顿时都不敢轻举妄动了。火铳这玩意广清也有,虽然并不算太多,但他们还是见识过火器的威力的。
 火器对人的震慑,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刚才不过一瞬间的事,那一千精兵就瞬间去了五千,他们虽然没亲眼所见,却也听到那惊天动地的气势了。
 但他们毕竟是孙昭的精锐部队,不会像那些墙头兵一样吓唬一下就直接投降了,所以荣景瑄也没让人劝降,直接动了手。
 这也是对对手的尊重。
 一时间山中枪声不断,喊声震天,瞬间惊起无数林中飞鸟,让还在大营中的孙昭沉下脸来。
 城墙上的信兵不时探出头去迅速张望,然后往下禀报战况。
 “将军,东边大军战败。”
 “将军,西边大军追敌上山,局势不明。”
 “将军,敌人山上恐有埋伏,有枪声。”
 “将军,北门要顶不住了。”
 孙昭每听一句,脸色就黑一些,等听到最后一句终于忍不住了,直接说:“对方有骑兵和火器,我们不是对手,但就这样认输吗?”
 他身后站的都是在广清的亲信,听罢都红了眼睛,大声吼道:“不能!”
 孙昭深吸一口气,他握紧腰间的大刀,直接吩咐:“开营门,随我杀出去。”
 正死死顶着大营北门的小兵们得了吩咐,迟疑片刻还是拉开门闩,一人一边拽开了大门。
 一片鲜红血色扑面而来。
 并不大的瓮城里已经只剩下血泊中的尸体了,孙昭不忍心去看,他昂首挺胸,尽量避过自己士兵的尸首,直接出了大营。
 一个高大的身影正骑在马上,手持长剑笑着看他。
 阳光下,那人面容英俊异常,孙昭眯起眼睛,突然苦笑出声:“荣公子?”
 荣景瑄作为曾经的太子,后来的皇帝,他自己从来都未亲临战场。
 他之所以会认识孙昭,还是在第二世他独自复国的那一年。
 那一年他也是夺取广清,这才知道这位赫赫扬名的孙昭孙将军是什么样子。
 可是现在,一切都已经重新来过,孙昭自然不认识这个曾经跟他打过无数交道的年轻将领。
 他却还是直接猜对了荣景瑄的名字。
 “孙将军好眼力,”荣景瑄淡淡一笑,“便是荣某来访,想要同将军讨教一番。”
 孙昭见大营外面一片狼藉,东边地上黑红一片,显然已经被炸得不成样子。而北边虽说地上只有血迹和稀稀疏疏几具尸体,可他心里却清楚,他的大部队已经被困在山上,只怕出不来了。
 这个被顾振理亲自启蒙教导长大的天潢贵胄,又怎么会是一般人呢?
 是,他确实年轻,也确实没上过战场,但他脑子里的兵法兵书却不知凡几。
 他手下的年轻将领栽在他的手上,孙昭觉得不冤。
 要知道这年轻人不仅从重兵重围的永安逃了出来,他还在这么短时间内组了一支这么强劲的精锐部队,普通人根本做不到。
 此刻他不过就这样淡定骑在马上低头看他,孙昭却觉得他仿佛还身处大殿,正坐在龙椅之上俯瞰众生。
 “公子心机谋略出众,令在下折服。”
 荣景瑄微微一笑:“既然折服,不如来我麾下如何?”
 此言一出,孙昭身后的众兵士一片哗然。
 荣景瑄也相当有魄力,众目睽睽之下,在战况还未明朗之时,他就敢公然劝降孙昭,还诱惑他叛变。
 最关键的是,他说这话的时候满脸笑意,十分冷静,似乎一点都不害怕面前的一千兵士。
 孙昭也是被他这话说得愣住了。
 但很快他便反应过来,皱眉道:“一臣不侍二主,昭出身草莽,有幸得圣上赏识,才有今日成就,昭不会叛主。”
 他这话说得十分干脆,态度异常坚定。
 荣景瑄身后也站了一千士兵,两边虽然人数相当,但明显荣景瑄这边的气势更足,也显得更有威力。
 所以荣景瑄依旧一派轻松跟他说话,似乎一点都不着急。
 他当然不着急了,对于孙昭来说,驻守广清大营就是他接到的军令,他不能跑,不能退,只能死守。
 他现在手里不过这四千人,还有三千都守着东西南三个营门,根本不能离开。那些士兵说实话也没什么战力,还不如就守在那里,好歹能保住一条命。
 荣景瑄听了这话,不由笑得更欢:“哎呀孙将军可真是忠心,但你的忠心你觉得陈胜之在意吗?”
 “他要是在意,怎么会只给你一个伯爵位?怎么会丢给你一万新兵就让你驻守广清?怎么会把你手下的精兵能将都撤走,留下这个烂摊子给你?”
 “孙昭啊孙昭,你还不了解陈胜之吗?”荣景瑄说得漫不经心,却字字诛心,“孙大将军,陈胜之根本就没有容人之量,当年你们跟他出生入死,现在又都如何了?”
 “你,恐怕还是下场最好的了吧?”
 荣景瑄语速极快,根本不给孙昭反驳的空间,孙昭起先还想反咬几句,却发现荣景瑄说得都是对的。
 好不容易等荣景瑄停了下来,他却只能苍白地说:“说什么都是徒劳,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主子,我们当兵的就要一路跟随,誓死效忠。”
 “啪啪啪”三声响起,是荣景瑄在笑着鼓掌。
 “孙将军说得真好,你这样的忠心能将,我真是想把你规劝过来。”
 “良禽择佳木而栖,良才择贤主而事。孙将军你对我来说就是良禽,而陈胜之显然不是佳木。孙将军,我大褚二百六十八年,一直到永延三十六年,依旧有开国功臣的后代位列王侯。孙将军,我荣氏从来不背信弃义,也从来不罔杀忠臣,即使是愍帝,你也没有见到过吧?”
 荣景瑄每说一句,孙昭脸色都更白一分,一直到他话音落下,孙昭一张脸已然全部白了。
 他是个死心眼的人,当年跟着陈胜之打天下的时候满腔忠心,那时的他没有想到今天自己会落到这个田地。他作为开国将军,守着这个不知所谓的大营,被敌人攻击却无兵可用,他当年的亲信大多不知去向,不知是死了还是去了别的驻地。
 他当然会寒心。
 陈胜之登基之后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在打他自己的脸,他当年的所有承诺全部都没有实现,无论对自己人,还是对对手。
 这两年顺天军征战,孙昭一直跟在陈胜之身边,自然对他十分熟悉,再跟眼前的荣景瑄一比,那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读过书跟没读过书,到底不一样。
 孙昭站在原地,头上烈日炎炎,他竟一瞬间产生了一个怪异的想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