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重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燕赵公子
 陆既明微微点点头,把目光放到黑书生面上。
 在场只有这人他不认识,所以荣景瑄和谢明泽的身份暂时还不能说。
 戴显显然跟他十分熟悉,他目光一动,马上变反应过来:“哎呀陆哥,老裴是好人,真的。这小子是以前的洪都学案,姓裴,名庆云,丰宁人士。”
 荣景瑄淡淡往裴庆云面上看过去,只见他一张黑黝黝的脸简直都要反光,不由有些想笑。
 他现在这样,哪里有从九品文官的样子。
 “不知裴大人为何身在山寨之中?”谢明泽也不含糊,张口就问。
 他们信任陆既明,所以信任跟陆既明关系亲厚的戴显,戴显本就是当兵出身,在以前还是大褚的百夫长,他们心中自然是偏向一些的。
 所以即使陆既明没有介绍,也理所当然认为他是自己人。
 反而是这个长相奇怪的年轻书生让他们不太放心,更何况这个人还是文官出身,现在却在山寨里当土匪。
 裴庆云虽然面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但他态度一直十分和善,此刻听了谢明泽的话,竟然站起身来行礼答道:“回大人话,在下被同僚迫害,走投无路才上了山,多亏戴兄救下一命,从此便在山中聊以度日。”
 他这一张口,便能看出是何出身。
 从九品官一向被称为不入流,那是因为哪怕只有举人功名,只要文采出众有人推举,也能做个学案师爷当当。
 但即使是不入流,也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
 荣景瑄淡然点点头,没有说话。
 陆既明一看这样,便知主上还是心中多有怀疑,便开口道:“裴大人,不如说得详细些?”
 裴庆云有些犹豫。
 他看了看陆既明,又看了看坐在上位的荣景瑄和谢明泽,最后看向戴显。
 戴显这会儿面上倒是很严肃,他还拉着陆既明的手呢,所以毫不含糊地点了点头。
 只要是陆哥说的,那就得听。
 裴庆云微微垂下眼睛,沉声开口:“实不相瞒,在下是前洪北郡守郑大人推举做的学案,后来……郑大人以死明志,却被新任的江大人说是畏罪自尽。在下不忿,要上书检举江大人,却被他以反贼同党的罪名追捕。要不是在下先行躲进山中,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荣景瑄听着,默默攥起拳头。
 洪北的郡守郑书是个好官,荣景瑄见过他几次,觉得此人十分有风骨,如若再过几年,从洪北卸任之后回京任职也无不可。
 如今看来,却是以身殉国了。
 实在太可惜了,荣景瑄心里难过,却又敬佩他的为人。
 就因为有这些人镇守一方,保护百姓,大褚才能顺遂二百六十年,走过无数风风雨雨。
 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大褚曾经的辉煌。
 《大褚百官录》上,有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
 “郑大人是好官,裴大人,你也是个好官。”荣景瑄郑重说道。
 裴庆云一愣,这么多年来,除了郑书说过他能做个好官,这是第二次有人夸他。
 这个人也不过一面之缘,听了他几句话,就下了这样的结论。
 裴庆云眼眶一热,不知道为何,他觉得自己似要哭了。
 荣景瑄这句话,无意识表明态度了。谢明泽扭头看向陆既明,向他微微点头。
 陆既明也跟着愣住了,他一向对两位主上马首是瞻,但这一次却还是觉得不太放心,竟然没有马上说明来意。
 倒是戴显大咧咧道:“老裴,你看你都要掉眼泪了,行了行了,不就是夸你几句么,我见天说你聪明你怎么不见感动的?”
 裴庆云本来感情挺丰沛的,被他这句话直接憋了回去,瞪着眼睛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陆既明见戴显跟他关系是真的很好,本着相信戴显也要相信他的朋友,他终于开口道:“裴大人,小戴,二位主上刚才说的名字,并不是他们两位的本名。”
 他说着站起身来,冲荣景瑄和谢明泽行了一个大礼:“给两位陛下请安。”
 裴庆云和戴显都傻了。
 陆既明的身份戴显很清楚,他也给裴庆云说过这个自己最崇拜的大哥,所以裴庆云也略知一二。
 能让陆既明叫陛下的,整个大褚恐怕只有一个人了吧?
 曾经大褚的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的永延帝。
 可眼前这两位,无论是谁看起来都还未弱冠,那么他们便不可能是永延帝,只可能是太子爷了。
 他们躲在山上日子比较长,也不知荣景瑄大婚的事情,见到陆既明给他们两个直接行礼请安,不由得都有些惊慌。
 这……哪一位才是太子爷啊?
 怎么陛下那么多?
 戴显看看裴庆云,裴庆云看看戴显,最后还是裴庆云反应迅速,直接下跪行了大礼:“给两位陛下请安。”
 戴显赶紧跟着他行了礼。
 荣景瑄看了谢明泽一眼,见他忍着笑,不由叹了口气,轻声说:“你看,他们都惊着了。”
 谢明泽点点头,温言道:“起来吧,都是自己人,不用多礼。”
 荣景瑄见他不肯说自己身份,于是赶紧开口:“我姓荣,名景瑄,想必几位应该听过我的名讳。这一位姓谢,谢相长子,现在是……我的皇后。”
 戴显手里的刀咣当一声掉到地上,他呆呆看着他们两个,仔细看了半天还是看不出来哪个是女人。
 哦……谢相长子?那不就是哪个名动天下的谢明泽吗?
 他怎么变成皇后了?
 不对……太子爷什么时候当皇上了?
 戴显和裴庆云觉得整个人都晕了,怎么他们在山上躲了一年,外面世界变得那么快?
 陆既明见他们两个样子太傻了,赶紧三言两语简单交代了一下。
 戴显听完,十分同情地看了一眼谢明泽,然后又行了一个军礼:“两位陛下,十分抱歉。属下在山中一年有余,对外面的事不甚了解,刚才无礼之处,请陛下不要见怪。”
 谢明泽被他同情地看了一眼,不知道为何又想笑了。
 这个戴显倒真不是个心眼多的人,说话直爽,又能屈能伸。是个当将军的料子。荣景瑄有些头疼,怎么每个人知道谢明泽当了皇后,都要同情他,然后都要谴责他呢?
 明明这圣旨不是他下的,而且他们两个也算两情相悦好不好?
 这也不能怪他,谁叫谢相名声太好,而谢大公子也闻名天下。这两位在百姓心里就是忠君爱民的典范,让谢明泽当皇后,绝对是变相折辱他。
 至于本人是不是在意,那就没人知道了。
 谢明泽被荣景瑄无奈地看了一眼,只好轻咳一声,笑道:“戴将军客气了,不知者不怪。”
 戴显一听他叫自己将军,立马傻笑起来。
 裴庆云见他已经被谢明泽短短一句话降服,不由微微叹了口气。
 戴显自己没有多想,但裴庆云却知道,这两位陛下来到山寨绝对不是来聊家常的。
 什么因为中秋节过来拜访,都是找的借口。
 他们恐怕有更多的打算。
 裴庆云看了看陆既明,又看了看一直拉着陆既明不放的戴显,不由低下头去。
 如果戴显要走,他必然也要跟着走的。
 他这条命是戴显救的,他还没有来得及还。
 荣景瑄见时机成熟,直接开口道:“陈胜之谋朝篡位,打着“起义”的幌子造反,当上皇帝之后对百姓不仁不义,朕实在心痛。还望戴将军与裴大人这样的能人志士能跟随朕,复大褚往日荣光。”
 他这一句话,什么都有了。
 裴庆云猛地抬起头,还不等他半个字吐出口,旁边戴显已经兴奋道:“我等一定追随陛下,光复大褚。”
 “……”想要说的那句话,裴庆云终究没有说出口。
 “能为陛下分忧,是属下的荣幸。”裴庆云这样说着。
 
复国[重生] 第56章
 八月十六,天上月儿圆圆。
 哈维塔以北的多木赫草原上,许多人都在黑暗之中忙忙碌碌。
 乌鹤主城坤塞堡的大帐里,一个单薄瘦弱的蓝衣中年人正坐在窗边望着天。
 天上的月亮仿佛银盘,圆滚滚的,散着柔和的月光。
 月色下,草原上特有的圆帐此起彼伏,点缀着绿草如茵的多木赫。
 “用膳了。”一把熟悉的声音叫回了蓝衣人的思绪,他回过头来,便看到阿笙站在门口唤他。
 回到乌鹤之后,阿笙就换回了乌鹤的传统服饰。
 他总是穿着一身祭师长袍,一头长发也编成长辫,上面缀着骨珠,散散披在身后。
 他回到乌鹤族中,便成了受人尊敬的大祭师。
 每天他都要去尖顶帐里帮人看病,来去匆匆,忙忙碌碌,可整个人却轻快许多,束缚他的枷锁似乎都不见了,他恢复了本应有的清朗。
 这个样子的阿笙,他是从未见过的。
 这样的阿笙他喜欢吗?他自己问自己,毫不犹豫便有了回答。
 那必然是喜欢的。
 无论阿笙对他如何,也无论他是什么样子,只要他是他的阿笙,他就满心欢喜,所有一切都可以给他。
 “今晚吃什么?”他笑着起身,慢慢往前走了几步。
 跟来时相比,此刻他几乎形销骨立,走起路来晃晃悠悠,似乎不良与行。
 沙沙声音传来,仔细一看,一条长长的马尾绳绑住他两只脚,让他没办法跑,也出不了这屋子。
 他似乎浑不在意,面带微笑走到桌边:“哎呀,今天有烤羊肉和奶茶,真好。”
 确实很好了,这些日子以来,除了乌鹤这边有节日,他很少能吃饱。
 被他唤做阿笙的男人就站在门口,他没有进来,默默看着他抖着手吃饭。
 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他已经连端碗的力气都没有了。
 “阿笙,今天羊肉挺好吃的,一起过来吃吧,你晚上还忙吗?”他一边问,一边慢慢吃着。
 就算已经饿了一天,手脚无力,他吃饭的动作也依旧优雅。
 他生来便是天潢贵胄,骨子里流着全天下最尊贵的血,无论多落魄,一举一动还是隐约有旧日风采。
 阿笙走过来,坐到他身边:“礼贤,昨日是中秋。”
 荣礼贤一愣,他放下碗筷,又扭头去看外面的月色。
 “难怪月亮那么圆,又是一年中秋啊。”
 阿笙点点头,帮他倒了些奶茶:“喝些吧,还是热的。”
 荣礼贤笑着同他碰杯,慢慢喝着奶茶。
 说实话,无论喝多少次,他都喝不惯这个味道。
 这跟他之前几十年的饮食习惯完全不同,烤羊肉总是很辣,他每次吃多了都要腹痛。而奶茶有很浓的膻味,他闻到就想吐出来。
 可这一桌子饭菜都是阿笙帮他争取来的,他不吃就白费了阿笙的心意。
 他知道为了留他在族里,阿笙求过很多人,才让他有个容身之所。
 不能出圆帐怎样?不能吃饱饭又怎样?只要同阿笙在一起,就算是地狱他也愿意去。
 荣礼贤慢吞吞吃着羊肉,人总是这样,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会慢慢适应过来。
 阿笙放下手里的奶茶,静静看着他:“礼贤,中秋了,你想家吗?”
 他这般问着。
 荣礼贤手上抖了抖,却没有把奶茶洒出碗去:“唉,现在还说这些做什么?”
 阿笙紧紧盯着他,没有说话。
 荣礼贤苦笑出声:“在来乌鹤之前我就跟你说过,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你也这样跟我承诺过。所以我不想家,因为那里,已经没有我的家了。”
 阿笙一愣,他低头反复思索,似乎想到在出城之前,他确实漫不经心说过这样的话。
 可他每次跟荣礼贤说话都是假的,既然是假的,他自己也懒得去记。
 尤其是他现在已经回到乌鹤,这里是他的家,如果没有他,荣礼贤早就饿死了。
 现在是他靠着他活。
 跟以前不一样了。
 阿笙见他不为所动,垂下眼眸换了话题:“也不知你的儿女,如今身在何处。”
 荣礼贤手上一松,不得已把奶茶碗放回桌上。
 他们当时从永安跑出来,一路东躲西藏,根本不敢打听长信的事情。后来到了乌鹤,他被困在这不大的圆帐中,更是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
 对于儿女的去处,他就算再凉薄,也到底不会不顾血缘亲情。
 他心底还是挂念的。
 他想知道他们都好不好,还在不在永安,也是否……都还活着。
 可他不知道要问谁。
 阿笙或许知道,但阿笙不会告诉他,他也不能问。
 剩下的,整个乌鹤都不会有人理他了。
 荣礼贤沉默片刻,突然挤出一个笑容来:“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这个做父亲的没有本事,且让他们自己去挣条出路吧。”
 阿笙冷静地看着他,藏在宽大衣袖中的双手攥紧拳头。
 说实话,这么多年来,哪怕他表现出一丝对骨肉亲情的眷恋,大褚都不会走到这一步,他也不会狠下心这么多年。
 这个人对他是很好,小心翼翼,关怀备至。
 可阿笙就是觉得,荣礼贤没有心。
 他冷眼旁观,看着他的发妻亡故,看着他的太子病危。
 他连看都不去看,只一味跟他在偏殿里厮混。
 太凉薄,也太无情了。
 相反,他对阿笙越好,却是把他推得越远。
 听见他说这样的话,阿笙心底里最后的犹豫都没了,他硬下心来,沉声道:“礼贤,可是我们想帮你回家。”
 荣礼贤一愣,他不知道阿笙是什么意思,偏过头去看他。
 虽然在乌鹤这几个月他过得艰难,人也瘦了许多,但他面容依旧如过去般清俊。
 他眼睛漆黑乌亮,鼻梁挺直,嘴唇轻薄红润,端端是唇红齿白的好面相。
 他如今将近不惑的年纪,可看起来却彷如二十的年轻郎君,跟十几年前没有任何区别。
 反倒是他,这些年在荣礼贤身边饱受煎熬,殚精竭虑,眼角已经有了细细的纹路,如果仔细看,还能在他鬓发间找到银发。
 阿笙不知道这是他太费心,还是荣礼贤太没有心的缘故。
 总之每次看到他,他都觉得他不是那个被人人咒骂的妖道,而他才是。
 “阿笙,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荣礼贤轻声问。
 阿笙叹了口气,他伸手握住荣礼贤冰凉的手,放在手心里紧紧攥了攥:“族长说,想要助你再归长信。”
 荣礼贤惊呆了。
 他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也不知道要作何反应,好半天之后,他才艰难地开口:“我终于懂了。”
 阿笙沉默不语。
 荣礼贤求救般地看向他,眼睛里满满都是哀求:“阿笙,你告诉我,你是喜欢我的对不对?这都是族长的意思对不对?”
 阿笙抬起头,同他对视。
 他伪装十几年,对于荣礼贤,他已经得心应手。
 就算直视着他说假话,他也面不改色淡定自若,就像现在这样。
 “礼贤,族长……抓了我的妹妹。我没有办法礼贤,你帮帮我吧。”
 阿笙一把把他搂进怀里,低声在他耳边哀求。
 跟旧日比起来,荣礼贤的身躯已经消瘦得无法形容,阿笙把他抱进怀中,只能感受他身上硌人的骨头。
 荣礼贤慢慢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
 然后阿笙听到他飘忽的声音响起:“阿笙,你这话说的,你妹妹就是我妹妹,我怎么能不管她?”
 说罢,他轻笑一声,缓缓道:“族长想做什么,你们便去安排吧,我听你的。”
 十二年前的某一天,荣礼贤微服出巡,在正阳观的石阶上偶遇化名天治的阿笙。
 他对他一见钟情,几乎想也不想就问:“我想让你跟我走。”
 当时二十几许的阿笙也是静静看着他,然后微笑道:“你便去安排吧,我听你的。”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
 不知时至今日荣礼贤再说这句“我听你的”,是为了回应当年那句话,还是别的什么。
 荣礼贤窝在他怀中,舒服地叹了口气:“等你妹妹回来,我可以见见她吗?”
 有那么一瞬,阿笙的面容扭曲至极,□□礼贤被他搂在怀里,看不到他的表情。
 他只听到阿笙温言道:“好,等我们回到长信,我就带她见你。”
 大陈洪北郡洪都城,此时正是华灯初上。
 荣景瑄和谢明泽安排好愿意跟他们起兵的一千土匪,让戴显做了千夫长,直接归陆既明统领。
 多了一千人,队伍肯定要有变化。
 他们这一天忙忙碌碌,就是为了安排好每一个兵士的职位。
 等这一切都忙好,已经是第二日正午了,荣景瑄和谢明泽好不容易歇口气,坐下来吃顿饭,外面又有信兵来报。
 荣景瑄无奈地叹了口气,按住谢明泽的手,示意他自己出去,让他继续吃完饭。
 谢明泽点点头,随他去了。
 他吃饭很快,不多时就把一道炖菜连汤带菜都吃了个干净,他刚放下筷子,就见荣景瑄一脸喜色走了进来。
 谢明泽起身给他盛了一碗汤,送到他手边:“怎么?有什么好事?”
 确实是有好事,要不然平素喜怒不形于色的荣景瑄也不能笑得眯起眼睛。
 “刚才信兵来报,说已经在河边的绣坊找到了王妃和小世子。”
 “哎?是吗?那我们赶紧下山吧!”谢明泽一听,也笑开了脸。
 荣景瑄指了指汤碗:“好了,你等我吃完饭,我们再一起去。”
 
复国[重生] 第57章 王妃
 洪都以红玉马、红樟木以及红丝缎闻名于世。
 红丝缎是由洪都特有的赤沙蚕吐的丝纺织而成,颜色鲜艳,朱红赤霞,最适合用来做嫁衣。
 因为有红丝缎,所以清水河沿岸的绣坊里,也大多有手艺不错的绣娘专做嫁衣。
 慎王妃和世子藏身的那家绣楼,便是整个洪都最大的一间,这里面出来的嫁衣,如果不是名门闺秀,恐怕还穿不到身上。
 荣景瑄和谢明泽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下午赶回城中,用过饭后,两个人又把那身金光闪闪的衣袍换上,往清水河边溜达。
 绣楼一般晚上也开门迎客,不过很早便会关门,这个时候去却是有些晚了。
 这家名叫锦绣楼的绣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算是当之无愧的老字号。
 荣景瑄和谢明泽一路招摇过世,最终进了锦绣楼。
 说真的,他们越是招摇,越不容易让陈胜之注意。
 当时伏击他们的那一百多士兵也不知还在不在洪都城外,他们还是小心一些为上。
 荣景瑄跟陈胜之打了那么多年交道,对他的性格可谓了如指掌。他不仅心胸狭窄,还多疑自大,以前逆反的时候时候还懂得压抑,现在恐怕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了。
 在郁修德给他消息之后,他只派了一百多兵士便可看出一二。
 当然也可能是郁修德给了他荣景瑄带的兵士的实数,更多的,可能他还是不太信任郁修德。
 而现在,他们成功把埋伏绕了过去,郁修德这边却再无其他回音。以陈胜之的性格,肯定以为他其实还是站在荣景瑄这边,做得虚虚实实、调虎离山的打算。
 以洪都的地理位置,如果是陈胜之肯定不会选在这个时候过来,既然是调虎离山,肯定是要把大部队从荣景瑄真正要去的地方调走。
 这个地点,就有些不好说了。
 所以陈胜之一时间经没有动,他只是在广清、卢鸣两个大营都抽调了部分兵士,想要让他们保护永安。
 就算他不通庶务,也不懂治国,但有一点他却十分有把握。
 荣景瑄对永安势在必得。
 无论他流窜到那里,也无论他怎么努力,他最终的目的,肯定是这座繁华古朴的永安城,还有城中金光琉璃的长信宫。
 如果换做是他,他也肯定还想再归故里。
 荣景瑄就是因为对陈胜之的排兵路数太过熟悉,才会放手一搏。
 也才能理所应当除去郁修德,因为无论他是否活着,陈胜之都不会对荣景瑄产生怀疑。
 他只会怀疑郁修德这个人本身是否真心实意。
 从埋伏失败到郁修德身死,这么久了陈胜之都没有任何动作,他的心思实在是一目了然。
 他确实不相信郁修德,也不相信荣景瑄就在这里。
 洪都的两千守城军每日还是百无聊赖守着城门,根本没有异常的动作。
 当初荣景瑄跟谢明泽这样分析的时候,谢明泽先是一愣,随即道:“第一次的时候,你之后做了什么?”
 他们两次复生,每一次都是谢明泽先行离去,之后发生的许多事情他一概不知。
 他不知道为何荣景瑄性情大变,也不懂他对自己为何动了这样的心思,可他却知道,无论荣景瑄变做如何,他都是自己从小憧憬的陛下。
 荣景瑄这样跟谢明泽分析,只是想跟他一块讨论一下陈胜之,顺便也让他不要总是那么担心。
 可听了谢明泽的话,他却发现自家的阿泽实在太聪明了,只从他简单的一句话里就想到那么复杂的问题,还直接问了出来。
 荣景瑄顿了顿,笑道:“没多久,但我之后还是来了洪都立旗复国,跟他打过几场,算是比较了解他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