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随身带着两亩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道心纯阳
而之所以不将这些麻袋弄在一张大竹筏上,却是有意地分放在四张小竹筏上,自然是有原因的。
一来,这载货的竹筏没有人驾驭,只是随水而行,甚至在遇到瀑布时,也是直冲而下。
虽然因为麻袋里的香榧子都是那种没有剥去外壳的新鲜货,即不怕水也不怕撞击,但天知道会不会飘没了。
将货物分开来放,这风险自然也就会被平摊下来。万一真要是飘没了,最起码也不会全军覆没不是。
而这二来吗,货物分开放,重量自然会减轻不少。虽然走水路轻一点重一点没无所谓。
但别忘了,这条水路可不是联通的,有几处因为山势的高低可是需要另走陆路绕道而行。
这货物轻了自然方便搬运,毕竟,这一次的香榧子是即不怕水又不怕撞击,可山里的山货却并不是都是这样。
当然,有宝镜空间傍身的宁致远自然是不必太过考虑这些,但这山中的水道村里人清楚的可不在少数。
自己能将这些山货走水路运送出来,别得不说,最起码也得有了个多少还能说得过去的解释才行。
再说了,一旦这条路线真得可行,那以后进出山的可不会只有宁致远一人,到时候总得做出个样儿来给人家看吧。
等竹筏下了水,感受着顺水而下的稳当,宁致远到是对自己的手艺颇有些得意洋洋的感觉。
要知道这扎竹筏虽然看着不难,但真正想搞得足够坚固,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好在空间里工具齐全,再加上之前建竹屋时,与村里的竹匠闲聊时正好无意中聊到一些有关竹筏的制作关键。
也正是那个时候,刚在李家洼落户没多久的宁致远,才明白为什么明明有条水面挺宽也挺深的溪流,可村里却并没有船了。
好在,船没有不代表别得没有,两具竹筏时刻就停在一个弯口的岸上,谁想用,直接推下水就行了。
当然,做工方面自然比宁致远这个精致多了。最起码,人家的竹筏上还固定有竹椅避免冷天坐在筏面被水浸湿。
可就是这样,这两具颇有些工艺价值的竹筏,在宁致远来李家洼之前也基本处于荒废状态。
那帮怂孩子吧,虽然眼馋但没人不敢用。因为村里曾经就有过小孩玩竹筏结果没了的事件。
所以,村里的家家户户在这一点上看法完全一致,谁家的孩子要是玩竹筏,逮到了,那狠抽一顿都是轻得。
至于村里的大人们,则是懒得用。真要想吃点鱼虾,哪里用得着去下水,直接在村里的支流中就能逮到。
也就是每年入冬前后,村里才会组织家家户户,搞一次大规模的捕渔活动,来为过年做准备。
到了那个时候,因为气温下降的快,就算捕来的鱼吃不完也没关系,也可以腌上晒干,不容易坏不怕浪费。
等到了宁致远来李家洼之后,确切地说应该是黄良黄胖子开始在村子里收山货水产后,竹筏用得才稍微多了起来。
可就算是这样,因为这十里八乡的水资源很丰富,一般的鱼也卖不上价,也没几个人愿意去用竹筏捕鱼。
在村里人的眼里,有那功夫去捕鱼,还不如在那些支流里下点网抓些黄鳝,逮逮老鳖来得更赚钱。
更别说在溪里捕鱼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网下的小了、浅了,根本起不到什么效果。
可如果下得大了,用拉网的方式来捕鱼得话,虽然效果会很好,但拉网也有拉网的麻烦。
不说用网将整个水面从宽度到深度全部覆盖本就麻烦,而且,就算是拉起来了,也不是几个人就能搞得定的。
光是渔网在水中进行时产生的阻力,就够村民们喝上一壶得了。更别说这溪流的水面虽不宽广,但中间地段可是非常深。
一般的网可沉不到底,再加上流水长年从山里冲涮而下,水底的石块、沉木之类的东西可是不少,一个不好网就得崩坏。
所以,在没有足够利益的驱使之下,就导致了李家洼的村民,对下水捕鱼的事情实在是兴致缺缺。
而对于宁致远来说,这种泛舟湖上的风雅之事,偶尔享受几回也就行了,多了其实也没什么意思。
君不见,那些专门从事水上游览工作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吃着碗饭拿这份薪水,又有几个喜欢天天呆在水上的。
随着竹筏被撑离岸边,站在筏面上的宁致远,看着近半没入水面的筏身,试着在上面跳了跳,发现居然很稳当。
也难怪,为了能给自己弄一个好的水上交通工具,宁致远可是特意在空间里培育了十来根足有碗口粗大青竹。
然后按村里竹匠曾提点过得,抽干了新鲜竹子里的水份,以保证竹竿的强度、浮力以及耐水性能更好。
再加上手头上的工具齐全,打孔钻洞、敲插竹钉之类的活儿不但做起来顺手,而且效果也比传统用麻绳捆绑来得更坚实耐用。
在水流的作用之下,竹筏在水面上顺流而下,速度即不会快到无法控制,也不会慢到无法让人接受,刚刚好。
眼瞅着暂时不需要自己掌篙,随手将做为篙竿的竹杆放筏面一放,宁致远非常干脆地躺了下来。
青山、绿水,徐徐的风,竹筏、阳光,悠闲的人。
仿佛置身古人纵情山水之中的宁致远,一手支着脑袋欣赏着溪流两岸的景致,一手则拿着葫芦饮着葡萄酿。
原本因为这趟进山经历的事情和种种思量与顾忌而有些浮躁的心,在这山水清风中,很快被涤荡的为之一清。
“呼……”
长长地吐出一口积郁在心中的闷气,心神一静的宁致远,在眼下这种氛围中,突然有种高歌一曲的冲动。
心动不如心动,宁致远当下拿出自己的爱疯手机,原本准备点开那首《笑红尘》,却下意识的手指轻移。
打开了另一首,最近无意中在网上搜索到,来自于一部经典电视剧《东游记》,同时也更贴合眼下这种气氛的歌曲《逍遥游》。
随着优美的旋律很快响起,将手中的葡萄酿换成了冰炎酒的宁致远,打着拍子、踩着节奏,和着曲调,尽情地纵酒高歌起来。





随身带着两亩地 第222章 老渔头
“我去,得亏悟空发现得早,不然光顾着逍遥,我这连船带人,下场可就姜惨啦!”
将竹筏堪堪将要掉到瀑布下方之前给撑到岸边的宁致远,顾不得手臂上用力过度的酸痛,抹着额头上的冷汗。
这一路上听着音乐、喝着烈酒,吃着坚果、欣赏着风景,那感觉确实如歌词里说得那样逍遥自在。
只不过,这一逍遥就让宁致远在忘了时间的同时,也捎带着把这条溪流的下面可是有处瀑布的地形给忘到了脑后。
好在,本着有福同享的想法,在竹筏顺水而下时,宁致远没忘把悟空给召出来一同享受着这难得的时光。
结果,出于动物的一种本能,在发现水流越来越湍急,情况不对的时候,悟空连忙吱哇乱叫的以示提醒。
总算宁致远逍遥归逍遥还没彻底地忘了形,发现情况危急时,也顾不上什么纵酒放歌了,抄起竹竿自救起来。
好在,临近瀑布口的水流虽然随来越来越湍急,但宁致远眼下的这具身体,别看并不壮,但蕴含的力量却是不小。
“我去!这样可不行啊,虽然这处瀑布的落差并不算大,但一不小心连船带人一起掉下去,还是可能会要人命得!”
“嗯,我看,找机会得在相对安全一点的水面上拦上一道绳索,这样就算来不及,最起码也能有条生路。”
抬手将竹筏与竹篙给扔进空间的宁致远,心有余悸的同时,到是想到了一个应该能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
等从山路绕到瀑布下方后,到是没急着把竹筏给放出来,而是将身上所有的零碎全扔进空间,然后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
“嗯?这处小瀑布的下方到是挺深的,这么说来,要是从上面掉下来,只要不是太倒霉,应该不会出人命。”
只带了一幅潜水镜的宁致远,在水里仿佛游鱼一样的转了一回后,坐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思索起来。
也许这样的情景有些不科学,毕竟水中的浮力根本不可能允许一个游泳者,在没有足够负重的前提下沉到水底。
当然,如果你非要说一个人只要在喝足了水后也会沉下去的话,那就真得没什么好争论的了,尼马,人都死了还争个屁。
而宁致远之所以能够做出种明日有违物理定律的运作,并且在水中跟在岸上没啥区别,自然是跟宝镜空间有关。
五行元气池大量吞噬着溪水的动作,无形当中正好可以抵消水里所产生的浮力。至于呼吸的问题,更是简单。
虽然空气气不见也摸不着,但毕竟还是一咱实实在在的东西,有宝镜空间这么大一个天气氧气源。
再加上宁致远现如今已经可以通过身体上的任何一个部位,将空间进而的东西放进放出,想在水下呼吸自然不会有问题。
甚至于,只要有需要,还可以不通过食道,直接将做好的食物与水塞进胃里去,当然,这么作的感觉可不怎么好。
虽然,这种能力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中会很有用,但宁致远可没傻到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却给自己找不自在。
眼瞅着这处小瀑布下的水还挺深,而且那些会要人命的岩石也并不算,宁致远干脆捎带手直接将水下的环境给修改了下。
大概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看着山壁、水底都已经被弄得相对平整的水下地形,宁致远非常的满意。
这样一来,就算有人从这处小瀑布的上方掉下来,只要不是真得很歹命,也就跟在游泳池玩了次高台跳水差不多。
而且,就高度而言,这处小瀑布比那跳水用的高台可是低了不少。至于这样的地形会不会不太合理,宁致远才懒得考虑。
就算有人闲得蛋疼喜欢往水下跑,发现这处地形有些过于平整,又能怎么样,要知道这天底下,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可是多了去了。
搞定了这项工程之后,宁致远也懒得再游上岸,直接将空间进而的竹筏给放了出来,然后借着那股子浮力爬了上去。
虽然这两天的气温随着秋老虎渐渐散去明显有些降低,但时至中午时,温度却依旧有些高。
只穿了一个平角大裤衩的宁致远,躺在竹筏上晒着太阳随波逐流地继续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当然,在喝酒听音乐的同时,也没忘记把“生物预警”系统的悟空放了出来给自己放风,免得出现杯具。
虽然这条水路弯弯曲曲,但行进起来的速度却并不比走直线的山路来得慢,而且,相比较起来可是舒服多了。
等到了下一处同样因为山势的高低而形成的小瀑布时,提前收了竹筏的宁致远也没闲着。
依葫芦画瓢地将瀑布下方那处水潭的地形给平整了一下,捎带着,到是意外地收获了一些鱼虾螃蟹之类的水产。
特别是两条快有两指粗,最少也有半米多长,将这方水域视为自己地盘的野生大黄鳝,让宁致远颇有些意外的惊喜。
能长到这种体型,可见这对黄鳝的生存能力有多强,难怪在这片水域里宁致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别的黄鳝。
看样子,不是被驱逐了,就是被这两个家伙给当成了食物。不过,这两条黄鳝到是让宁致远很是纠结了一会儿。
最后才觉得就这么吃了实在太浪费,还不如将这两条在生长期里,确实又能当爹又能当姨的家伙。
直接扔进空间的水域里好好地养着,到时候岂不是能象课文里说得那些,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虽然空间里之前已经养有黄鳝,而且在灵泉的滋养下,不但长得即粗又长,而且品质方面也比一般的野生货好。
但毕竟这些黄鳝的,也这种在野外都能长成这样的强力党相比起来,先天体质上肯定还是差了很多。
有了这两个大家伙,宁致远已经可以预见,以后这空间水域里的黄鳝品质,肯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等宁致远一连搞定了三处因为落差而行成的大小瀑布下的地形地貌之后,终于可以安安稳稳地躺在竹筏上。
悠闲自在地享受着剩下这段水路的逍遥时光,而不用再担心会出现什么状况。
当然,享受归享受,宁致远也没忘了把空间里的那四条捆好了装有香榧子麻袋的窄竹筏给放了出来。
由于麻袋里的货比较重,而且竹筏的用料明显比宁致远的座驾少了大半,所以刚一放出来,不但竹筏被压进了水里,连麻袋本身也有一小半没进了水里。
好在,并这段水域足够深,到是并不影响竹筏顺水而下。不过,宁致远还是没忘把四张载货的竹筏上的麻绳与自己的座驾绑到一起,以免被水流给冲散了。
等一大四小五张竹筏顺着水流绕过了两个湾口,随着悟空“吱吱”的叫声,宁致远抬头看去,就发现李家洼已经不远了。
就在这时,却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颇有着地方特色与腔调的歌声,等竹筏绕过最后一个弯口,宁致远就发现居然是个熟人。
“哎呀!这不是宁大老板吗,你这是打哪儿来啊?这大大小小的竹筏做得可真是,真是够特别得。”
正撑着竹篙在水势平缓的水面上慢进的老渔头,在看到顺流而下的竹筏和某人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率先打起了招呼。
“老渔叔,你还是叫我圆子吧,宁大老板的称呼听着别扭。”知道对方是在开玩笑的宁致远,又比划了个大拇指笑道:
“对了,你这是在练歌呢还是在捕鱼啊?我这大老远的可就听到你那嘹亮的嗓子了,还别说,唱得可真好听。”
“哈哈!要说唱得好啊,还得是以前年轻的时候,现在啊,人老气短,唱得远不如从前喽。”
被扑面而来的赞美声给转移了注意力的老渔头,举重若轻地将手中的篙竿在水中点了几下,就见其脚下的竹筏,即听话又轻快地靠了上来。
如臂使指般的运作让宁致远羡慕与赞叹之余,却是知道这一手可是人家几十年打渔练出来的,想达到这种程度,自己还差得远。
“来,老渔叔,喝口葡萄酿解解渴。”眼瞅着对方靠了过来,宁致远也没小气,直接将手上的青皮葫芦扔了过去。
“哈哈,那敢情好。”之前吃过几次饭也尝过这葡萄酿滋味的老渔头也没有客气,接过葫芦就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当那一葫芦冰凉而甜润中带着一丝酒香的葡萄酿,顺着喉咙灌进肚子里,打了个水嗝的老渔头,把嘴一抹,笑道:“爽快!”
“老渔叔喜欢就好,喜欢的话有空就到我那儿多坐坐,这玩意管够。”眼瞅着对方喝完葡萄酿后,宁致远笑道。
“哈哈,最近几天就算了,你那里来了客人,不方便。对了,你这是从山里出来得?”
喝酒葡萄酿之后,把玩了一下手中的青皮葫芦,赞叹这小葫芦可比自家的葫芦好看多了的老渔头,这才递了回去。
看着对方的神色,宁致远哪里还不知道对方挺喜欢这小葫芦,当下也没吝啬,笑着摆了摆手说道:
“老渔叔,这葫芦我这里还有,你要是喜欢的话就拿回去,装水装酒都很不错,保证不会串味儿。”
“那我就不客气了。”早就知道这宁家大院的葫芦不但长得好,而且确实不会串味的老渔头,也没假客气,直接就收下了。
“对了,圆子,这些麻袋里装得是什么啊?居然这么沉。”扫了眼有小半还浸在水里的麻袋,老渔头好奇地问道。
“哦,这不是在山里弄了些山货,因为太重了所以,花了点时间自己搞了竹筏,费了不少功夫才从水路上给弄了出来。”
知道自己在山里采收香榧子的事情根本隐瞒不了的宁致远,将自己怎么在进山的途中无意中发现一片香榧林。
然后从死党那边知道这玩意儿还挺值钱,于是就跑了一趟弄了一些出来的事儿,大概地说了一下。
好在,人家老渔头也不知道是自行脑补了过程,还是知道这牵扯到利益的事情不好深究,根本就没往细里去问。
到是在闲谈了两句后,说起了一件让宁致远很是意外的事情。




随身带着两亩地 第223章 捅漏了
“老渔叔,这些麻袋就麻烦你帮我从村里找两个人,弄辆车送到我那儿去,我先回去问问情况。”
在老渔头的帮助下,很快就上了岸的宁致远,指着还泡在水里的那些个麻袋,可心里却不免有些着急。
“放心吧,圆子,这事儿就交给我,保证不会少你一分一毫。”知道对方这是要赶着回去办正事儿,老渔头拍着胸脯承诺道。
“那就麻烦老渔叔。”心中有事儿的宁致远也没客气,拱了拱手之后,朝着自家大院的方向就快步赶去。
好在这上岸的地方离宁家大院本就不远,没多会儿的功夫,宁致远就跨进了自家的大院。
“院长妈妈,刘姨,大妞,你们这是……”看着正坐在树荫下桌边脸色不太好的三人,宁致远不由问道。
“啊,致远哥,你可回来了。”看到某人回来的大妞,率先冲上前,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满是担心的神色。
“呵呵……没事没事,这趟进山很顺利,收获很不错。”揉了揉对方乌黑柔顺的头发,宁致远笑道。
“小圆子,进山的事儿不急,一会儿再说也不迟,你先坐下,我和我刘姨有事儿跟你说。”以为自己这个晚辈并不知情的赵秀珍,正色地说道。
“院长妈妈,你和刘姨要说得,是不是我刚进山的那天,有老山森林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过来的事儿?”拍了拍大妞的脑袋,听话地在桌边坐下后,宁致远笑道。
“看来你是从村里人那边已经听说了,没错,人家是来了,来问汤姆与悟空还有八戒的事情。”与自己的老姐妹相视了一下后,赵秀珍点头说道。
“哦?八戒?难不成我养几头野猪有碍着他们的事儿了?”知道悟空与汤姆都算是保护动物的宁致远,意外地笑道。
“哼!人家都找上门来了,你居然还能笑得出来。”一旁的刘姨看着眼前这小辈不以为然的模样,没好气地说道。
而一旁的大妞虽然也很想说上两句,但当着两个长辈的面,说得又是正事儿,最终只是乖巧地给自己的致远哥倒了杯茶。
“刘姨,这事儿都已经发生了,我不笑难道还哭啊,不过,具体怎么一回事儿,我还不清楚,要不您说说?”
话说了一半发现自己这位长辈有发彪的趋势,暗暗吐了吐舌头的宁致远,很明智地赶紧转移了话题。
等赵秀珍与刘英两人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之后,宁致远这才算是弄清楚了这件事的缘由。
原来,在宁致远进山的那天,大概是中午的样子,李先进就陪着老山森林公园的几名工作人员来到了宁家大院。
而这些人来得目的,却是听闻这边有人养了国家保护动物,所以特别过来看看,并且打算收归国有。
只可惜,宁致远这趟进山时,将汤姆与悟空都带在了身边,结果就让这帮明显来者不善的家伙扑了个空。
而悟空与汤姆的来历,宁致远早就跟家里人统一了口径,甚至还借着大妞、李三炮他们的嘴,在村子里传开。
所以,在面对老山森林公园的询问时,不管是赵秀珍、刘英,还是陪同着一起来的李先进,都是众口一词。
表示悟空与汤姆表示这宁家大院虽然确实状有一只猴子和一只山猫,但在这里一直都是来去自由。
来了就给些吃的,走了也从不挽留,具体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时候消失,根本摸不着规律,只能看两兽自己高兴了。
可惜,对于这样的解释,明显有备而来的老山森林公园的工作人员,却拿出了几张照片表示出了异议。
看着照片中或骑着无痕在村子里乱窜,或对着镜头做着鬼脸的悟空,还有从来都是一幅懒洋洋模样的汤姆。
别说陪同而来的李先进看出了这件事儿肯定是村里出了“内鬼”,就连初来乍到的赵秀珍与刘英也看得很明白,这是有人在背后搞事儿啊。
等村里的怂孩子们传来的看到有工作人员,跑到李富贵家里待了一段时间才出来的消息后,这内鬼到底是谁自然不必多问。
一开始大家还在奇怪这到底哪家缺德鬼看不得别人好,在背后做出这种龌龊事儿来。
可等那帮森林公园的工作人员眼瞅着扑了个空,准备在李家洼住上一天,看看能不能碰上悟空和汤姆时。
却有在稻田里看青的农民无意中发现,其中一个工作人员在吃过晚饭后,偷偷地溜进了村里李富贵家的后门,很晚才出来。
等消息传到李先进的耳朵里,并且又传回到宁家大院之后,在场的所有人哪里还不知道这村里的内鬼到底是哪位。
要说之前李富贵家因为眼红种蘑菇的收入大头被宁致远拿走,于是自己想单干的事儿。
村里人虽然也有些闲言碎语,但出于某种同命相连的心态,私底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
要不是大部分村民都比较淳朴,又不愿意冒险,想观望观望,相信单干的肯定不会只有李富贵一家。
可再怎么说,不管是蘑菇房、草莓园,还是已经定下了章程的网纹瓜,都牵扯得不是一家两家的利益。
而做为带来利益的源头,虽然在私下里,村民们对宁致远拿大头这件事儿,多少还是有些怨言,但也都只是说说而已。
因为大家都清楚,在对方定居李家洼之前,自己家里过得是什么日子,而来了之后,又有了多大的变化。
1...8788899091...2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