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军工子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确实应该反省了。事情干得太顺利,咱们就觉得啥都不再是事儿了。郑宇成明白谢凯说的什么。
大压机的事情,给他们膨胀的自信心泼了一盆带着冰渣的冷水,让他们都开始重视起来。
要不然,以后整个基地,都会被他们带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郑宇成在404基地管理委员会中,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甚至很难影响到他。
谢凯现在一直都被郑宇成带着在外面抛头露面,为他以后做铺垫。
为了顺利交接基地权利,郑宇成肯定会在谢凯接手基地之前就打压各种反对声音,谁跟基地不是一条心,谁就会被踢出去。
这样是危险的。
两人直接从蓉城飞凤城,关于伊拉克人与蓉城132厂战机合作项目,他们需要一款发动机。
贝斯发动机的情况,他们需要了解。
否则,404伸手到战机项目中,那也是很难搞出来的。
当然,首先他们得找国防科工委的人,大压机项目,即将启动,基础建设投资,也必须得由陕省国防科工委的人负责。
稀客啊,稀客,哪阵风把你这财神爷刮来了?杜胜峰看着郑宇成,一脸的玩味。
语气中调笑的成分也非常高。
杜主任,您就别挖苦我了。现在我们可是把命根子都放在你们的地盘上了郑宇成清楚,杜胜峰是为404占了他们便宜不满。
大压机的项目落实了?杜胜峰一听,大喜,不会放在二重那边吧?
放秦飞的锻压厂里面,不过所有的基础投资郑宇成也不卖关子。
我们搞!马上就落实,经费可是已经到位了。杜胜峰急忙说道,六万五?
四万五!郑宇成一说就是一阵气恼。
杜主任,在建设锻压车间的基础设施的时候,我们希望可以考虑以后发展的问题谢凯在一旁笑着说道,我们郑主任可不甘心只有一台45000吨的大压机呢。
真的?
难道还有假不成!我们的芯片制造基地,大飞机全部都在你们的地盘上。而且关中平原里面,有着西飞跟秦飞两家厂,距离蓉城也不远大压机主要就是给我们运十配套的,当然,也许还会有某些战斗机项目郑宇成平静地说道。所以,我们希望的是建立一个大型的航空模锻跟机械加工配套基地!
你们打算搞这么大?杜胜峰嘴角抽搐,激动得无以复加。
无论是秦飞还是西飞,甚至是陕省的航天单位,都需要这样的配套。
这里本来就是飞机制造企业密集区域。所以我们觉得建立更好的配套,才会有利于我们飞机制造产业的发展。郑宇成点头说道,45000吨大压机搞出来之后,如果我们还有充足的经费,我们会继续投资65000吨的大压机。形成一个庞大的锻压基地
反正这东西不要他们投资。
各种配套越完善,以后404搞飞机项目等,也就越容易。
在一个区域就能拥有完整的配套,如此一来,就不需要废太多的心思。
仅仅是运输成本,都能让他们减少很多。
此事我需要向上级汇报。还得听取其他单位的想法。杜胜峰清楚,建造一个大型航空锻件制造基地对于国内的航空制造产业有多大的作用。
郑宇成并不催促,杜主任,关于涡扇9发动机的情况,你知道多少?
240 国产航空发动机几时有(月票2400加更)
怎么?你们想要涡扇9用到运十上面?涡扇8的进度跟涡扇9不是差不多吗?杜胜峰有些不明白。
军用发动机跟民用发动机完全不同。
运十上面,根本就不适合用军用的贝斯发动机。
不,运十方面,我们依然准备用涡扇八。我们现在有个新的军用战斗机项目,需要贝斯发动机这样的军用发动机郑宇成说道。
他的话,让杜胜峰皱起了眉头。
贝斯发动机的仿制工作,因为英国人没有给技术开发手稿,也没有提供设计师咨询业务,进展一直非常慢。杜胜峰对于他们旗下的单位技术项目了解的非常清楚。
贝斯发动机从英国引进了全套技术图纸跟生产工艺,饶是如此,也很难消化完成。
我们国内不是有人曾经在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公司工作,他们的贝斯发动机就是根据他的理论进行设计研制的?谢凯问道。
吴仲华在50年代初发表了《轴流径流和混流式亚声速与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三元流动的普遍理论论文,这被国际上称之为吴氏通用理论,广泛用于先进发动机的设计。
吴仲华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多少的重视,这老爷子好像活不了几年了。
如果贝斯发动机的仿制工作让吴仲华老爷子参与,绝对不会是现在的情况。
当年谈判的时候,英国方面就因为吴仲华老爷子最后参与到里面,才没有给出太多的刁难。
七十年代,中国引进贝斯发动机,花费了超过五亿英镑!
五亿英镑,这是多少?
尤其是七十年代的五亿英镑。
你说吴老爷子?杜胜峰看着谢凯,有些为难。
郑宇成不知道两人口中的吴老爷子是谁,但是知道,谢凯说出来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专业大牛。
对。吴老爷子之前在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公司工作,贝斯发动机的引进工作,他产生的作用不小吧?就连英国人,也尊称他为老师!谢凯点头说道。
吴老爷子没有空搞这个杜胜峰的眼神有些闪躲。
郑宇成不解,谢凯倒是清楚。
历史总是那么的残酷。
我们希望了解具体情况。谢凯说道,如果贝斯发动机无法提供成熟的产品,我想我们的战斗机项目,将会受到严重制约。
枭龙如果没有国产发动机配套,这就没法在短时间内搞出来。
只能等到苏联解体,通过米格设计局的路子,寻求rd93发动机。
美国人的发动机,中国不要想了。
谢凯也希望给枭龙装上f404发动机,问题是,美国人会乐意么?
这种事情,也就想一想而已。
蜜月期本来双方关系就不会太和谐,美国人从来没有想过要真正帮助中国人发展军工技术。
蜜月期间,唯独也就只有黑鹰直升机的合作达成了,中国进口了几十架黑鹰直升机,还特么的是民用版。
对于民用的东西,谢凯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
民用跟军用,所差的技术,绝对不是一点点。
就连军用技术,同样也都是分成自用跟外销。
我跟你们一起去西航那边吧。杜胜峰没法回答谢凯的问题,只能带着他们去凤城航空发动机公司。
这家公司是承担贝斯发动机国产化的单位。
西航就在凤城郊区,跟国防科工委的距离并不是太远。
杜胜峰在去之前就跟他们打过电话,带着郑宇成跟谢凯去的时候,西航的厂长田瑞,书记李炳坤,总工王坤南一行人全部都在厂门口等着几人。
一番寒暄,郑宇成直接开口询问,田厂长,你们的涡扇9,什么时候能提供成品?
他的问话,让西航的一行领导都是不知道如何回答。
郑主任,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国产化工作。80年的时候,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就已经给出了考评合格王坤南尴尬地说道。
谢凯听到他的话,不由笑了,是地面试验合格吧?
空中试验也合格了。对于这样一个年轻人,李炳坤觉得对方太过分,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人家问出的问题是专业的。
诸位,给句实在话,如果我们需要你们提供涡扇9发动机的成品,什么时候可以提供?或者说,多少时候可以提供?郑宇成知道,与其说不着边际的话,不如问他们什么时候可以提供成品。
郑主任,不知道你们田瑞有些不明白郑宇成的意思。
涡扇9发动机,这是给歼轰7配套的发动机。
我们准备开发一款新的战斗机郑宇成平静地说道,我们需要中等推力的发动机。目前国内三个型号,唯独你们手中的项目能符合我们的需求。
如果有得选择,他们也不会选择国产发动机。
听到这话,西航的人,更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我们先去发动机车间看看吧。谢凯说道。
这也能缓解西航众位领导的尴尬。
原本贝斯发动机是准备交给沈飞发动机厂搞的,只不过沈飞的人担心影响到他们涡扇6项目的前途,最终坚决抵制,加上那边关系足够好,所以项目给了西飞的配套工厂。
涡扇9发动机,算是国内最先进的军用发动机,之前还有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帮着进行国产化。
80年的时候,三台国产的涡扇9通过了地面试验,高空试验,也进行了20小时的试飞工作,最终英国人认为中国方面已经可以成功仿制,啥都不管,回国去了。
发动机车间里面,并没看到什么先进的东西。
就连涡轮盘等核心零部件,都是从英国进口,国内西南铝厂的3万吨大压机无法提供加工。
压力太小,锻压之后变形量有些大,不符合使用。
英国人没有给任何设计手稿,我们在国产化表面上看起来已经完成,但是有很多技术细节,即使在有全套生产工艺跟图纸的前提下,都无法完全仿制成功在看到发动机生产车间,正在组装的发动机数量并不多的时候,田瑞做出了解释。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无法独立生产发动机?谢凯问道,我们引进这种发动机技术,可是给了五亿英镑!
他的话,西航的人,不知道如何回答。
很多生产工艺,比如涡轮盘需要至少35000吨大压机挤压成型,而我们只有30000吨的模锻机整体涡轮盘的高温粉末冶金,我们国内无法制造直径如此大的单晶涡轮盘王坤南有些尴尬地说道。
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国内配套跟不上。
如果我们能提供35000吨以上的大压机用于涡轮盘整体锻造,你们是否能生产堪用的发动机?谢凯毫不客气地问道。
这还需要单晶涡轮盘整体成型技术。王坤南更是尴尬。
所以说,这么多年,你们并没有做多少的工作,对吗?郑宇成的话,丝毫都不考虑是否得罪人。看来我们的战机项目,只能寻求别的发动机了。
他的话,让人很不爽。
西航的人,却根本无从反驳。
贝斯发动机的国产化工作,一直都在进行,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办法完全提供。
关键零部件依然得从英国引进,每一台发动机的成本非常高。
歼轰七一直都在等着发动机。
不是他们不努力,英国人提供的技术资料,一共好几十万份,到目前,花费了快十年时间,他们都没有完全翻译完成。
郑主任,我们还有不少的工艺装备无法完成设计制造,英国人提供的技术资料,只有图纸跟相关工艺,并没有任何的工艺装备。一切都得我们自己进行设计制造王坤南幽幽地说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有至少八千个工艺装备没有完成设计制造!
一共多少?郑宇成问道。
三万四千多套。王坤南也不隐瞒,别的不说,仅仅是钛合金热成型技术等,他们只是给了材料,以及需要达到的强度,没有任何相关的资料介绍钛合金热成型是如何达到我们需要的目的材料方面,至少有76项关键技术,他们也只给了配方,没有工艺
王坤南说的都是事实。
英国人卖了一套发动机技术给中国,但是这套技术,却没有任何相关工艺跟设计手稿。
如此一来,就使得他们必须在完全消化了英国人提供的技术后,按照英国人提供的图纸去设计工装,工艺生产过程等。
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差距实在太大。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逐步去研究。
我们怎么办?郑宇成问谢凯。
没有发动机,还搞个屁的战机。
伊拉克人跟132厂的合作,他们还怎么去插手?
你们需要多少经费,多少时间才能提供完全国产化的发动机?我们需要的数量很大,至少是上百台,也许几百台!谢凯神情很严肃。
他希望西航的人告诉他,三五年就能提供。
这只是他的想象,必须得西航的人亲口告诉他,这个时候,西航的人,无论是厂长,书记,还是总工,都低着头,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的问题。
241 不缺钱,不缺技术,就缺配套
我们不需要经费,唯独缺乏的就是时间跟消化他们技术的力量王坤南过了好一阵,才幽幽地说道。
谢凯一想倒也是,贝斯发动机的引进,在七十年代花费了五亿英镑,如此项目,国家再经费再紧张,都不可能让这样的项目断了经费。
时间,是过来工业系统需要的。
歼轰七在等国产发动机。
同时,我们也缺乏配套的大型高精度加工设备,比如,锻压成型机,高精度数控机床等田瑞也开口说道。
郑宇成看着他们,三年内,我们可以提供45000吨大压机;数控机床,你们需要几轴联动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