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军工子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何况,运十有很多的关键实验没有做。

    秦飞这边配套完善,有能力提供做运十关键实验的条件。

    这是马凤山跟程不时这些时间考察的结果。

    老郑,这事情,我们再讨论讨论。孙道乾跟郑宇成担心的一样,运十借用他们的厂房,研发团队等,别到时候鸠占鹊巢,影响到了运八的发展。

    郑宇成正要说什么,却被谢凯给阻止了。

    等他们先考虑考虑吧。谢凯说道。

    郑宇成跟马凤山等人都不了解他的想法。

    回到秦飞的招待所之后,一行人坐在了招待所的会议室里面讨论跟秦飞的合作问题。

    马总,秦飞这边是否知道我们运十团队进入他们这边后的具体工作?谢凯知道众人心中疑惑,并没有直接解释。

    他们担心合作影响运十,秦飞的人担心合作影响运八。

    运八的产量,一直都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只说是设计改型工作,并没有说我们的进一步工作是全面更换材料,重新对整架飞机进行设计,并把大量未做完的实验给补上说道这方面,马凤山有些尴尬。

    运十的问题,只有项目团队跟少数人清楚。

    这几天运十进行高频率的频繁起降,让他们担忧越来越大。

    国外民航飞机主要结构件是以特种铝合金7075等为主整体锻压成型,国内没有与之性能相当的铝合金,就只能用军用飞机的lc4顶上。

    这种铝合金易裂而且裂纹扩展快,抗腐蚀性差,而且不耐疲劳。

    在生产试制跟试飞过程中,这种问题就频繁暴露出来。

    更不要说整体大蒙皮用小蒙皮拼接,整体锻件用小块锻件焊接等毛病。

    在天上飞的那架运十,最为关键的整体结构疲劳强度实验都没做。

    目前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到处乱飞,整个团队的心在飞行时间快速累积的时候,也越来越紧张。

    运十,这个本该下马的大飞机项目,由于没有做疲劳寿命实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守估计飞行寿命只有200个小时!

    是的,只有两百小时。

    404接手前,就已经飞行了177个小时,接手之后几次大航程的飞行,让飞行时间在昨天晚上的这次飞行之后,达到了2015小时。

    再继续飞,没有完善的准备工作,谁都不敢再放飞。

    这一点,运十设计团队知道,404的核心管理层也清楚。

    秦飞却不知道,他们以为,运十团队进来后,将会进行小批量的生产。

    他们试探了多次,询问我们的生产数量。程不时苦笑着说道。

    使用寿命两百小时的飞机,我们能生产多少?郑宇成嘴角抽搐。

    今天运十的飞行时间超过两百小时,他的心都悬着。

    一直到飞机降落,才放下悬着的心。

    如果有选择,他真心不愿意坐运十这样的专机。

    他甚至有些恨马凤山,为什么要如此残忍,告诉他运十的使用寿命保守估计只能飞两百小时。

    马凤山跟程不时都是脸色尴尬,很想说200小时只是保守估计,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这几天,对运十进行全面的检查,该更换的部件就进行更换,机组成员跟技术保障团队一定得确保安全。谢凯没说是保障飞机安全还是人员安全。

    只要有任何隐患,我们都不会让它起飞的。程不时点头说道。

    他们知道,一旦飞机在天空失事将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飞行寿命两百小时的飞机,穷得叮当响的军方哪里用得起?

    搞出了预警机,军方也不会要的。

    这点咱们知道就行了。国外在民用7075航空铝材方面不限制国内采购,下一批的制造全部采用进口7075的航空铝材。谢凯对着马凤山等人说道。该出的钱,一分不能少!

    整体结构件呢?程不时问道。

    很多关键设备,国内没有。

    比如,五万吨以上的大压机。

    国内最大的模锻机是西南铝厂73年投产的3万吨模锻机,我们的主体结构件需要至少五万吨以上的模锻机,如果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得拥有更大吨位的模锻机,至少得65000吨马凤山看着郑宇成说道,如果经费充足,或许我们可以从苏联采购一台65000吨的大型模锻机。

    既然这东西这么关键,咱们就买一套呗。郑宇成漫不经心地说道。

    谢凯顿时就跳了起来,想都别想!

    老家伙还真敢说。

    65000吨的模锻机,一台的价格都是上亿,美元!

    整个404基地把所有家底都卖了,也买不回来一台。

    不就是一台机器嘛,你反应这么大干什么?郑宇成无法理解谢凯为什么反应如此激烈。

    马凤山本来就没报希望,一直都注意着谢凯的反应呢。

    法国飞机配件制造商ad公司为了向空客提供合格的关键结构件,在76年时向苏联新克拉马托重型机器厂订购了一台65000吨多向模锻液压机,附加条件有些什么不知道,不过价格超过了两亿美元谢凯知道郑宇成不清楚这东西的价格。

    啥?一台机器值两亿美元?还是76年?郑宇成吓得站了起来。

    在他的认知中,一台机器顶天也就几百万美元了。

    谢凯并不鄙视郑宇成。

    404基地以前没有跟航空航天相关的项目,即使有,也不需要郑宇成解决,不知道航空航天产业中最为关键的设备就是大压机情有可原。

    你以为呢?谢凯看着郑宇成,即使把我们404给卖了,我们也买不起。全世界,加起来估计也不会超过40台

    郑宇成有些尴尬。

    苏联即使愿意卖,他们也真的买不起。

    其实我们的运十飞机,45000吨大压机就能达到要求。程不时退一步说道。

    他们是希望404能搞一套这种大压机回来。

    别想了,暂时我们没有资金去搞这些设备。哪怕45000吨的,也得上亿美元,还得看人家愿意不愿意卖。谢凯摇头打消了他们的想法。

    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引进一台大压机。

    现在别想。

    谢凯无比怀恋自己的那个时代,中国拥有世界上三台八万吨以上的模锻机,两台4万吨自由锻水压机,其中一台还是属于私营单位

    华清大学甚至有16万吨模锻机的全套图纸,只要有需要就能开工建造。

    现在咱们跟欧美的关系不是挺好?跟苏联关系也大为改善了,这些东西,找相关部门跟有这些锻压机的国家联系一下,看看他们愿意帮咱们制造不!为了改变运十只有200小时安全使用寿命的问题,大型结构件是必须得想办法解决的。

    国内提供不了,只能利用跟国外的关系,想办法让国外帮忙给制造。

    等我们有钱了,也想办法搞一台出来。郑宇成安慰着马凤山等人。

    现在他买不起,缺钱。

    以后有钱了,国外如果不卖,就自己找人设计。

    郑宇成第一次记住了这世界上有这样的东西。

    先进行改型设计,这工作不能停。秦飞如果不合作,咱们就找成飞,他们虽然不是生产大型飞机的,也比我们重新建设要好。谢凯咬牙说道。

    他就不相信了,没有了张屠夫,他们得吃带毛猪。




179 脉动式生产线(求月票)
    国内重工业最集中的有三个地方,东北老工业基地秦岭周边地域西南腹地的战略大后方。

    大飞机在沪市,并不是因为那边重工业基础好,而是当年沪市条件等比较好,比起其他地方的重工业配套,这边实际上并不符合生产大飞机。

    很多零配件都是从秦岭周边及东北运输过来。

    如果没法跟秦飞合作,谢凯只能选择西南腹地的蓉城。

    东北实在太远,各种大飞机的配套单位,也不如西南完善。

    当年国家三线建设为了国防战略安全,把很多重要的核心单位安排在西南腹地,这里更安全。

    我觉得咱们先问问他们每年生产多少,是否会影响我们的生产跟改进。这样的合作机会,一旦错过,就难再遇到。欧阳绍修不希望失去这样的机会。

    苏兴国也点了点头,是啊,哪怕他们每年生产一架,在我们这边,很多配套我们可以做,一年也有上千万的经费。

    他们如果生产数量太多,就会严重挤压到运八的生产跟改进工作。孙道乾担心影响他们的项目,运八改型工作必须继续下去,他们科研人员不足,装配技术人员不足

    我们以运八为主,他们改型运十,有能力时,承接一些他们的技术项目,或者跟我们技术差异不大的项目进行合并。对于孙道乾等人的担忧,欧阳绍修之前同样也有。

    所以他们才希望运十团队参加到他们项目中来。

    经费方面能得到有力补充,技术力量同样可以增强。

    再跟他们谈谈,只要不影响我们的项目,就可以合作。大家看如何?孙道乾问着众人。

    其他人都认同这样的说法。

    他们不能为了跟运十项目团队的合作丢掉了目前的主业。

    运十技术缺陷众多,到时候大飞机技术没有,小飞机得不到突破,无法向军方交差。

    贵方每年的产量可以达到多少架?谢凯在苏兴国提出问题后,问着他们。

    运八产量不可能大,从80年定型到现在,五年时间,只生产出来了25架。

    空军对这样的飞机,装备也不会太多。

    一直到真正的运9出来,运八装备数量也不过在一百架左右,其中还包括二十多架提供给民航以及出口的飞机。

    差不多每年的产量在五架左右。

    对于如此庞大的一家飞机生产厂,这数量实在是少得令人尴尬。

    以最大产能,每年可以生产8架左右。苏兴国在这事情上并不撒谎。

    现在几乎是以五架每年的速度进行生产。

    一边生产一边改型,同时还要进行其他型号飞机的生产。

    也就是说,你们闲置的产能每年为我们提供一架运十的生产都无法做到?郑宇成问道。

    运十目前的状况,一年生产一架也没可能。

    但是改型工作,需要很多的实验,样机是不能少的。

    所以,至少得有每年一架的闲置产能预留出来。

    差不多就是这状况。苏兴国点头说道。

    秦飞庞大,规模甚至比404基地还要大。

    每年这样一点的生产能力,让人震惊。

    或许用来生产老式飞机规模不小,最主要的还是这家厂配套完善。飞机上的任何一个部件,从材料生产到加工,秦飞自己一家厂都能完成所有环节制造。

    国内很多企业都是如此。

    就连404基地同样也是如此。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家单位在建设时都追求全面,不为别的,就为爆发战争时所有一切零配件自家厂能生产,不会因为后勤运输问题影响生产。

    诸位,现在成为我们双方合作障碍的是贵方的产能,可以如此理解吧?谢凯问道。

    孙道乾看着他,不是都说得很明白了吗?

    我们不需要每年生产一架,初期时,也就两年一架。郑宇成说道。

    你也说了,只是初期。苏兴国提醒郑宇成。

    运10的生产工艺更加复杂。

    不知道大家听过脉动式生产线没有?谢凯开口问道。

    产能低下,自然就得提高生产产能。

    上午参观运八生产车间的时候谢凯就发现,每架飞机周围密布工装,设备,而不是后来飞机生产普遍采用的脉动式生产线。

    脉动式生产线?有听说过,不知道具体情况。难道你知道?苏兴国眼神亮了起来。

    郑宇成不知道啥是脉动式生产线,就连马凤山等人也不清楚。

    谢凯是如何知道的这会儿没人关注,他们关注什么是脉动式生产线。

    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以前老听说流水线生产,上次去香江那边见到流水线的生产。整个流水线上,每个工作岗位,只负责一道小工序为了不被追问,谢凯只能先说流水线。

    飞机脉动式装配生产线,其实也就是一条优化后的流水装配生产线。

    当初在听到脉动式生产线的时候,更是不清楚怎么回事。当我们接手运十项目,了解到运十生产过程后,我就在想,如果运十需要大规模批量生产,以5703厂的生产能力,一年能生产几架谢凯慢条斯理地说道。

    他说了这么多,还没开始说什么是脉动式生产线。

    秦飞的人着急,没法催促。

    郑宇成就不同了,被谢凯这种说话吊人胃口的行为搞得极其不爽,当即就愤怒地打断了谢凯的话,你直接说,别卖关子吊胃口。
1...119120121122123...1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