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鬼吹灯(1-8+续完结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下霸唱
shirley 杨问我要去哪,我对她说:“咱俩都跟这侃一下午了,现在天色也不早了,胖子他们还在潘家园等着我呢。我回去让他收拾收拾,咱们明天就去陕西找孙教授,不管他说不说,一定要把他的牙撬开,然后咱们就该干什么干什么。”
shirley 杨叹了口气,对我说道:“你就是太容易冲动,想什么是什么,这些事哪有这么简单,你说孙教授为什么不肯说呢?是不是怕泄露天机给他自己带来危险?”
我对shirley 杨说:“其实……怎么跟你这洋妞儿说呢,中国人有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很难解释,别听孙教授对我连吓唬带咋唬,其实没那么邪乎,以我察言观色的经验来判断,姓孙的老棺材瓤子,一定是被上级领导办了。”
shirley 杨摇头不解:“什么办了?”
这些事要让我对shirley 杨解释清楚,还真不容易,我想了想对shirley 杨说道:“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在中国有某位权威人士,这位人士说1+1=3,后来孙教授求证出来一个结果,是1+1应该等于2,但是就由于先说1+1=3的那位爷是某个权威人士,所以他即使是错的,也不允许有人提出异议。孙教授可能从龙骨天书中发现了某些颠覆xing的内容,不符合现在的价值观或者世界观,所以被领导下了禁口令,不许对任何人说,因此他才会像现在这么怪僻,我看多半是被憋得有点愤世嫉俗了。”
我心中的打算是先找到孙教授问个明白,若是这龙骨天书中,没有雮尘珠的线索那也就罢了,倘若真有,多半也是与扎格拉玛先人们占卜的那样,终归着落是在某个大墓里埋着。我一直有个远大的理想,就是要凭自己的本事倒个大斗,发一笔横财,然后再金盆洗手,否则空有这一身分金定xué的本事,没处施展,岂不付诸流水,白白可惜了。
眼前正是个合适的机会,救别人也顺便救自己,正好还可以还了欠shirley 杨的人情债。其实就算不欠她的人情,凭我们之间一同患过难的jiāo情,加上她救过我的命,冲着这些,我也不能不帮她和陈教授的忙。
我打定主意,对shirley 杨说道:“咱们现在先去找胖子,还有大金牙,这些事也少不了要他帮忙,正好我们请你吃顿便饭,北京饭店怎么样?对了,你有外汇吗?先给我换点,在那吃饭人民币不管用。”
我带着shirley 杨回到潘家园的时候,胖子和大金牙刚做完一大单一qiāng打的洋庄,卖出去五六块绿头带判眼1,最近生意真是不错,照这么倒腾下去,过不了几天,我们又要奔陕西“铲地皮”了。
我让胖子和大金牙收拾收拾,大伙一道奔了北京饭店,席间我把shirley 杨的事说了一遍,说我打算跟她去找雮尘珠。
大金牙听明白了之后,对我说道:“胡爷我说句不该说的,要依我看,不去找没准还能多活几年,现在咱们在潘家园的生意太火了,犯不上撇家舍业的再去倒斗,古墓里可有粽子啊。”
胖子对大金牙说道:“老金啊,这个斗还是要倒的,咱得摸回几样能压箱子底的明器来,这样做起买卖来底气才足,让那些大主顾不敢小觑了咱们。老金你尽管放心,你身子骨不行,扛不住折腾,不会让你去倒斗的。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我们,万一要是真有粽子,老子就代表人民qiāng毙了它。”
我也学着领导人的四川口音对大金牙说道:“是啊,老金,不要怕打破这些个坛坛罐罐,也不要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我们今天之所以放弃这个地方,正是因为我们要长久地保存这个地方嘛。”
大金牙听罢,龇着金光闪闪的金牙一乐,对我们说道:“行,我算服了二位爷了,拿得起放得下,轻生死重情谊,真是汉子!其实也不光是我,现在在潘家园一提您二位,哪个不竖大拇指,都知道是潘家园有名的惯卖香油货,不缴银税,许进不许出,有来无往的硬汉。”
胖子边吃边搓脚丫子,听大金牙称赞我们,连连点头,听到后来觉得不对劲儿,便问道:“老金,你是夸我们呢,还是骂我们呢?我怎么听着不对呢?”
大金牙急忙对胖子说道:“愚兄可没这个意思……”
我见shirley 杨在一旁低头不语,满面愁容,容颜之间很是憔悴,我知道她是担心陈教授的安危,觉得我和胖子大金牙凑一块说不了正事儿,说着说着就侃开了,于是赶紧对胖子大金牙说:“好了好了,咱们也该说些正经事了。我把咱们今后的任务布置一下。我说这位王凯旋同志,这是高级饭店,请你在就餐的时候注意点礼貌,不要边吃边用手抠脚丫,成何体统。”
胖子漫不经心地对我说道:“搓脚气搓得心里头舒服啊,再说我爹当年就喜欢一边搓脚丫子一边吃饭抽烟,这是革命时代养成的光荣传统,今天改革开放了,我们更应该把它发扬光大,让脚丫子彻底翻身得解放。”
我对胖子说:“你没看在坐的还有美国友人吗?现在这可是外jiāo场合,我他娘的真懒得管你了,你就是块上不了台面的料。”
shirley 杨见我说了半天也说不到正题,秀眉微蹙,在桌子底下踢了我一脚,我这才想到又扯远了,连忙让胖子和大金牙安静下来,同shirley 杨详细地商议了一番,怎么才能找到那颗真正的雮尘珠。
别看胖子平时浑不吝,什么都不放在心上,这要说起找宝贝摸明器的勾当,他现在比我都来劲。当然也怪不得他,眼睁睁这是真来钱,既然是去倒斗,不管能不能找到雮尘珠,那古墓里价值连城陪葬品是少不了的,所以现在胖子也认真起来了。
大金牙更是格外热心,又不用他去倒斗,但是既然参与进来了,明器少不了分他一份。我之所以拉大金牙入伙,是因为大金牙人脉最广,在黑市上手眼通天,几乎没有搞不到的东西,倒斗需要的器材装备,都免不了要他去上货。
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商量了大半天,最后决定,要找雮尘珠,必定要先从刻满天书的这块异文龙骨入手。拿这拓片,到陕西去找孙教授,死活也要套出这异文龙骨中究竟记载着什么内容。
去陕西古蓝越快越好,shirley 杨和我两个人明天就立刻动身,把黑水城通天大佛寺中的这块异文龙骨,查他个底儿掉。由于胖子有恐高症,坐不了飞机,所以就让胖子留下来同大金牙采买各种装备。
shirley 杨把了尘长老遗留下来的摸金符给了我。我喜出望外,这回倒起斗来心中更有底了,而且现在三





鬼吹灯(1-8+续完结版) 第 74 章
人,每人一枚正宗的摸金符,看来上天注定,要我们三人同心合胆,结伙去倒斗了。
另外shirley 杨还把她外公留下的一些摸金校尉的器械也都一并带了来,包括金刚伞、捆尸索、探yin爪、旋风铲、寻龙烟、风云裹、软尸香、摸尸手套、北地玄珠、yin阳镜、墨斗、桃木钉、黑折子、水火鞋等等等等,还有摸金校尉制造各种秘yào的配方。
这些摸金校尉们千百年来依靠经验与技术制成的器械,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贝中的宝贝,有很多我只是听说过从来没亲眼见过的家伙。
有了这些传统器物,再加上让胖子与大金牙置办我们惯用的一些装备,工兵铲、狼眼手电筒、战术指北针、伞兵刀、潜水表、防du面具、防水火柴、登山盔、头戴shè灯、冷烟火、照明信号弹、固体燃料、睡袋、过滤水壶、望远镜、温度计、气压计、急救箱、各种绳索安全栓……有了这些不管去哪,都差不多足够应付了,如果环境特殊,需要一些特殊的器材,可以再进行补充。
工兵铲,最好能买到我们最初用的那种二战时期装备德军山地师的,如果买不到的话,美国陆军的制式也可以。
伞兵刀只买苏联的,俄式的我们用着很顺手,因为各种伞兵刀xing能与造型都有差距,割东西或者近战防身,还得是苏联106近卫空降师的伞兵刀用着最顺手。
有了这些半工具半武器的装备,不需要qiāng械也没问题,不过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我们的失败常常是由于轻敌。倒斗这行当,经验远比装备重要,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胆略,就算武装到牙齿,也照样得把小命送掉。从黑风口野人沟,到沙漠中的jīng绝古城,再到龙岭中的墓中墓,虽然野人沟的墓只是个落破将军墓,jīng绝古城那次有考古队的人跟着,不能算是倒斗,龙岭中是处空坟,但是这三次深入古墓的经历,可以说都是极其难得的经验。
不过大型古墓都是古代特权阶级的人生终止符,对于古人来讲,意义非常。古墓里面往往除了铜棺铁椁,还要储水积沙,处处都是机关,更有无数意想不到的艰险之处,所以事前的准备必须万全,尽量把能想到的情况都考虑进去。
众人商议已定,各自回去休息。第二天一早分头行动,我跟shirley 杨一起兼程赶到了西安,然后搭车前往孙教授带领考古工作组驻扎的古蓝县,却没想到在古蓝县又发生了意外,孙教授已经离开了古蓝县招待所。
孙教授常年驻扎在古蓝,负责回收各种有关古文字的出土文物,他要是不在县城,肯定是下到农村去工作了,那想找他可就很难了,没想到事先计划好的第一步就不顺利。
第三十一章 石碑店
老刘头说孙教授他们也就刚去了石碑店半天,离古蓝县城并不远,但是那地方很背,没去过的人不一定能找到,我找个人带你们去吧。于是喊过来街上一个约有十岁大小的憨娃,那是他外孙子,平时跟父母在河南,每年学校放暑假都到古蓝县来玩。石碑店离县城很近,这小子经常去那边玩。
刘老头招呼那小孩:“二小,别耍了,带你叔和你姨去趟石碑店,他们要寻那位考古队的孙教授。”
二小的脑袋剃了个瓜皮头,可能刚跟别的小孩打完架,身上全都是土,拖着一行都快流过河的青鼻涕,见刘老头让他给我们带路,就引着我和shirley 杨二人去石碑店。
到石碑店的路果然十分难行,尽是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二小告诉我们说离得不远,就是路不好走,走过前边最高的那个山坡就到了。
shirley 杨见这孩子身上太脏,看不过去,便掏出手帕给他擦了擦鼻涕,和颜悦色地问他道:“你叫二小?姓什么?”
二小抹了抹鼻涕答道:“小名叫二小,姓个王,王二小。”
我一听这小孩的名字有意思,便同他开玩笑说:“你这娃叫王二小?你小子该不会把我们当鬼子,引进伏击圈吧?”
王二小傻乎乎地对我说:“叔啊,啥是伏击圈?对咧,那女子是你啥人哩?咋长得恁好看?”
我偷眼一看shirley 杨走在了后边,便悄声告诉二小:“什么好看不好看?你这小pì孩儿,小小年纪怎么不学好?她是我老婆,脾气不好,除了我谁都不让看,你最好别惹她。”
shirley 杨走在后边,虽然我说话声音小,还是被她顺风听见了我的后半句话,问道:“老胡你刚说别惹谁?”
我赶紧拍了拍王二小的头,对shirley 杨说:“我刚说这小鬼,很顽皮,这么丁点小就知道花姑娘好看的干活。现在的这帮小孩啊,别提了,没几个跟我小时候似的,从小就那么xiōng怀大志,腹有良谋……”
我话音未落,突然从山坡后转出一个头扎白羊肚手巾的农村壮汉,腰里扎了条皮带,手里拎着根棍子,对我们喝道:“站住,甚花姑娘的干活?你们是不是日本人?”
我被他吓了一跳,虽然这是山沟里,但是这光天化日,难道还有剪径的强人不成?赶忙把二小与shirley 杨挡在身后,对那汉子说道:“老乡,别误会,都是自己人,我们不是日军,我们是八路军武工队。”
头扎白毛巾的老乡对我们三人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啥八路军嘛,我看你们不像丝(是)好人。”然后说着就拿棍子赶我们,说这里被民兵戒严了,不许进。
我心想这没灾没战的戒哪门子严,再说没听说有民兵拿木头棍子戒严的,这孙子疯了是怎么着。于是挽起袖子,打算把他手中的棍子抢下来,以免这莽撞的农夫伤了人。
我正要过去放对,却想不到这位自称是石碑店民兵排排长的乡民,竟然认识我们三人中的二小,原来二小总跟他儿子一起玩,这样一来双方就不再动手,都站定了讲话。
那民兵排长拙嘴笨腮,乡音又重,跟我们说了半天,我才大概听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这石碑店的名字,得自于附近的一座不知名石碑。那石碑十分高大,顶天立地,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遗留下来的,风吹雨打,碑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了。
提起石碑店,最著名的不是那块破石碑,而是村中的一间老字号棺材铺,附近十里八村,包括古蓝县城,都只有这一间棺材铺,因为其余卖棺材的生意都不如它。
传说这间老棺材铺,最早的时候,掌柜的是个做木匠活的好手,刚开始经营的是间木工作坊。
有一次这位木匠师傅给一户人家打了口棺材,这口棺材刚做完还没上漆,按规矩还得给人家走十八道大漆,当时这口半成品的棺材,就在他的木匠铺里摆着。
晚上的时候,木匠师傅坐在中堂,喝了几杯老酒,一想到生意不好做,半个多月就接了这一个活,心中免不了有些许憋闷,于是拍着棺材长吁短叹,酒意发作,不知不觉地就趴在棺材上睡着了。
当天晚上木匠师傅做了一个梦,梦见棺材里有一团寒冰,冻得他全身打颤,如坠入冰窖一般。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惊醒了,开门一看,原来是同村一户人家夜里有人过世,赶来他这里定做一口棺木。
难得一个活没完立刻又来个新活,木匠师傅心中大喜,但是又不好表露出来,毕竟是给人家cāo办白事打寿材,表面上也得表现得沉痛一点。为了对村邻的故去表示痛心,木匠师傅又顺手拍了一下那口半成品的棺材,然后收了定金,开始忙活起来。
日头刚升到头顶,木匠师傅正在赶工打造寿材,忽然又有人来定棺木,这可真是奇怪,村里一年也只不过死十来个人,这一会儿工夫连着死了两个人。
木匠越想越不对,回忆起自己夜里做的梦来,难道那些人死是因为自己用手拍棺材?于是又试着拍了拍那口半成品棺木,不到天黑,果然又有人死了。
木匠又惊又喜,惊的是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用手一拍棺木,附近就有人死掉;喜的是这回不愁没生意做了。这位木工师傅,本就是个穷怕了的主儿,这时候哪还管得了别人死活,难道就因为那些互不相干的人,放着发财的道不走?当然不行,木匠一看活太多做不过来,连夜去别的棺材铺买了几口现成的寿材回来。
从那以后木匠师傅这间铺面就彻底变成了棺材铺,而且他还发现一个秘密,拍这口棺材的时候,越用力拍,死人的地方离这越远。这死人钱是很好赚的,他越赚钱越多,心也就越黑,把附近所有的棺材铺都吞并了,只要拍打两下那口半成品的棺材就等着数钱了。
但是也不敢拍起来没个完,谁知道这里边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秘密也从没被他泄露过,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事还是被大伙知道了,但是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很难说,也没有证据,所以也没办法拿他见官,只是人人见了他都跟避瘟神似的,躲得远远的,到老连个媳fu都没娶上。
前不久这位曾经的小木匠,现在的棺材铺老掌柜,死在了自己家里,人们发现他尸体的时候,已经烂得臭气熏天了。这附近只有他这一间棺材铺,店中的寿材都卖光了,只有堂中摆放着的那口半成品棺木。村里人想起那些风言风语,也都提心吊胆,但是村委会不能不管,总不能任由棺材铺老掌柜烂到家中,这天气正热,万一起了尸瘟可不得了。虽然当时实行了火葬,但是农村土葬的观念仍然是根深蒂固,于是村长找了几个胆大的民兵,用编织袋兜了尸体准备放进棺木中下葬。
没想到刚把棺木挪开,就发现棺木下边的地面上裂开一道细缝,这缝隙很深,把手搁上边,感觉凉风嗖嗖地往外冒,下边好像是个大洞。有那些好奇的人就把地面的砖石撬开,发现下边果然是个洞xué,而且里面寒气bī人。
民兵排长自告奋勇地下去一探究竟,让人用筐把他吊下去,没下去多久,就拼命摇绳让人把他拉上来。这一趟吓得差点niào了裤子,说下面都是大长青砖铺就,下边有一个石床,上边摆着一个石头匣匣,这石匣不大,又扁又平,上边刻了很多奇怪的字。民兵排长顺手把这石匣拿了上来。
大伙把石匣打开一看,里面是殷红似血的六尊不知名玉兽。据民兵排长说,那洞xué下边好像还有一层,但是太黑太yin森,不敢再进去看了。
由于有村里的干部在场,村民们表现得觉悟都很高,立刻通知了古蓝县的考古工作队,孙教授闻讯后,知道此次发现可能非常重大,一刻没敢耽搁,立即带人就赶了过来。
在这种乡下地方,一年到头都没什么大事发生,所以消息传得很快,连县城里的人都赶来看热闹。为了维持秩序,孙教授让村里的民兵拦住村外的闲杂人等,不让他们进去围观,因为这洞xué的范围和规模,以及背景都还不清楚,一旦被破坏了,那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所以民兵排长就拿着jī毛当令箭,带人在各个入口设了卡子,宣称本村进入军事戒严状态,这才把我和shirley 杨拦住盘问。
我听了民兵排长的话,知道对付他们这种小农,不能硬来,得说点好话,给他点好处,于是对民兵排长说:“连长同志,我们都是孙教授的熟人,找他确实有急事,您给行个方便。”说着塞给民兵排长五块钱。
民兵排长接过钱,还没来得及看清楚面额,忽然村里来人招呼他,说带着考古队来的那个老干部,死了。
第三十二章 瞎子算命
赶来通知民兵排长的村民说考古队中老干部死了,我和shirley 杨闻听此言,脑中都是嗡的一声,那老干部怕不是别人,多半便是我们要找的孙教授,他要是死了,我们也要大势去矣。怎么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赶在这个紧要关节的时候。
听那村民对民兵排长继续汇报情况,原来是考古队只来了两个人,让村民用筐把他们吊进棺材铺的洞xué中看看下面究竟是什么所在,下去一个多小时了,怎么招呼也不见动静。村长担心他们出现意外,便想选几个胆子壮的村民下去找他们,但是大伙都吓坏了,联想起棺材铺的传说,一时间人心惶惶,谁都不敢下去送死,说这洞八成是通着yin曹地府,下去就上不来了。
只有民兵排长这个壮汉曾经下去过一趟,所以村长无奈之下,就派人来找他回去帮忙。
民兵排长上次下到地洞之中,也是硬充好汉,回想起那个yin冷的洞窟,此时站在太阳底下都要全身抖上三抖。现在看村长派人来找自己,说不定是打算再让他下去一回,一想到此处,民兵排长腿肚子转筋,暗地里叫得一声命苦,想转身回去,却说什么也迈不开腿了。
shirley 杨见这是个机会,便对我使了个眼色,我心中会意,既然孙教授生死不明落在地洞中,我们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必须冒险下去把他救上来,这里穷乡僻壤,等到别人来救,孙教授必定无幸。
于是我紧握住民兵排长的手,对他说道:“连长同志,原来首先下地道的英雄就是你啊!此等作为,非是等闲之辈,能和你握手我实在是太荣幸了。”
民兵排长虽是个糙汉,但是非常虚荣,否则他也不会搞出什么民兵戒严的闹剧,见我如此说话,心中大为受用。
我趁热打铁,接着对民兵排长说道:“我知道那种地洞,任你是铁打的好汉,时间长了也抵御不了洞中yin寒气息。你既然已经下过一次地洞探险,我们同考古队的孙教授——就是那个快秃顶的倔老头——是老熟人,不如你带我们过去,我替你走上一遭。当然我这种举动,一是为了救我的老朋友,二来




鬼吹灯(1-8+续完结版) 第 75 章
也是为了深入学习你的英雄事迹,不但我个人要向你学习,我还要号召全国人民,持续开展一场轰轰烈烈地向你学习的运动,所以你快快带我们去村中的棺材铺。”
民兵排长有些为难:“兄弟,你看这……非是我不肯放你进村,只是组织上对民兵们有过jiāo代,今天不得令闲杂人等进去。”
我听得心头起火,五内生烟,看来这孙子还他娘的吃硬不吃软,给了钱说了好话还不让进,那我可就跟你不客气了。于是一把抓住民兵排长手中的棍bàng,板起脸来对他说道:“你看见我身后那位小姐了吗?她是美国特派员,实话告诉你,我们是中美合作所的,你要是再耽误我们的大事,她就要照会咱们国家外jiāo部,让组织上把你这排长的职务撤去了。我说你他娘的大小也是个国家干部,怎么就这么瞧不出眉眼高低,你没看出来她都不耐烦了吗?这也就是她看在我的面子上。我若不敬佩你是条好汉,就不会对你说这些道理,你到底让不让我们过去?”
民兵排长听得稀里糊涂,也没听明白我说的话具体是什么意思,但是听说可以找什么官,让组织上处理他,心中立时虚了,当即答应带我们进村。
我拿了两块钱给了刘老头的外孙子,让他买糖吃,告诉他回去的路上别贪玩,就打发他回家去了。
我与shirley 杨也不敢耽搁,匆匆跟着民兵排长进了山坡后的石碑店村。一转过山坡,眼前豁然开朗,原来这石碑店位于一处丘陵环绕的小盆地。这里得天独厚,地理环境十分优越,旱季的时候,像这种小盆地由于气压的关系,也不会缺少雨水;黄河泛滥之时,有四周密密匝匝的丘陵抵挡,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而且这石碑店的人口还着实不少,少说也有五六百户,从山坡上俯瞰下去,村中整顿得颇为齐整有序。
1...4445464748...4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