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1-8+续完结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下霸唱
第一部的构架上存在许多遗漏,我希望在写第二部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对第一部做些补充,当时并无把握,但最后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满意的。
【《黄皮子坟》】
如果按照我最初的计划,还是要在《鬼吹灯》第二部的四册中,描写四种不同的重点元素,这所以要写前传,主要是想活络一下思路和文字,使自己不会因过于僵化的时间线索失去耐心。
《黄皮子坟》是年代背景非常强烈的一卷,核心元素是关于黄鼠狼的种种诡异传说,和非人生物的墓xué和棺椁,以及东北地区特有的江湖体系,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元素。但由于年代背景比较特殊,许多词语和内容难免要受限制,不同于思想活跃的八十年代,这一时期的主人公尚不成熟,但满腔的热情却是什么困难都挡不住的。
我曾在海拉尔和大连,参观过日军侵华战争时期的遗址,包括焚尸炉、监狱、欧洲风格的医院和研究所等建筑,对其印象深刻,所以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其中。在这一卷中,我觉得写得比较满意的,是对于黄皮子读心术和焚化间的描写,以及老羊皮死后被雷火击中的诡异事件,很有沉重感,单就实物来讲,觉得怪汤这一段很离奇又很真实。比较大的缺陷在于有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忘了写进去,人熊那部分也处理得太草率了。
【《南海归墟》】
作为第一部故事的延续,在前边几卷中,对于摸金倒斗的描写,使我觉得中国传统行业中,有许多风险很大的职业,风险xing最高的,当属在海中采珠的疍民。南海采珠的疍民原型出自广西北海地区,秦汉时期就已有龙户和獭家赴水采珠屠蚌,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来写他们的故事。
所以在这一卷中,海中采珠和这一行业的传说是重点元素。有观点认为,灿烂辉煌一时的玛雅文化,是中国西周时期渡海的先民所建,因为两者相似之处极多,shè日神话更是华夏文明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曾想把海底的神箭,描写成一种真正的巨型兵器,迷失在归墟这片混沌之海内的摸金校尉和蛋民们,最终开动了震惊百时的神箭,shè破了头顶的大海,从而逃出生天,可后来写的时候,把这个构思给忘了,但借助过龙兵这一海上的真实奇观逃生,也是十分惊心动魄的冒险。
关于用装填了石灰的西瓜杀死水中恶鱼,并依靠司天鱼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航行,这些事情并非是我虚构的。以前在中国南方,确实存在着。对于本卷中我比较满意的,是对海岛上的黑市描写,有一些关于海难的桥段也觉得不错,例如乾坤一跳等等;感到最不满意的是海柳底舱中海匪的尸体,这段粗糙了,应该有很大发挥的余地。珠母海里的事情也应该展开来写,但每卷书的篇幅和字数也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限制,情节和内容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在没有整体大纲的情况下,很难控制,业余和专业的水平可能就在于此了。
【《怒晴湘西》】
在这一卷时,我的工作时间非常宽松,时间多了相对就会写得比较从容,所以单从文字上来讲,我觉得《怒晴湘西》是八卷中最jīng致的一卷,因为关于现代题材的限制越来越多,所以决定把前传倒回民国时期,放开手脚狠狠开挖。
以前我曾图着顺口,随意编了发丘摸金、搬山、卸岭这三大体系,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展开,就逐渐勾勒出了这些行业的来历、掌故、传说、手法,因为以前几本都以望风水盗墓为主,导致许多人,甚至连跟风写所谓盗墓小说的人,都只知道看风水找龙脉,却不知民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盗墓方式。
所以在这一卷中,把望字诀以外的盗墓手段作为核心。我觉得民国传说式的故事,一要有说书的语感、二是要有侠盗般的人物,再加上各种黑话切口,充满了历史民间故事的色彩,才会有趣。以前写黑水城一段,是试探xing的,没敢往大处写,但有了以前的经验,写起来自然驾轻就熟,其中编了一套全新的概念xing暗语,也就是山经,包括常胜山和月亮门等体系,完全是虚构的。
另外本卷也创造了几个记录,一是出场人物多,以前担心控制能力,没敢同时写过双主角和大批配角lún番上阵。但写了这么多也不可能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一卷的人物调动和背景描述已经能得心应手了,而且情节上对第一部做了很好的补充,也贯穿了第二部的四卷,超出了最初的计划,这是令我很高兴的。
再说一下地理背景,湘西的故事被写入文学作品中的,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但巫蛊、赶尸、落洞一类的事情,听得多了,就不会再有新意,我个人也很不喜欢,所以在《怒晴湘西》中,写了瓶山的各种传说,争取与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区别开来。
并且在这一卷里,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器械,例如蜈蚣挂山梯和穿山xué陵甲;再比如,陈瞎子使用的听风听雷之术,还有以敏锐的嗅觉闻土辨藏,都是民间流传的盗墓手段,可以算是戏我自己发明的几大盗墓体系,进行了很好的总结,这是最满意的地方。另外个人感觉写得比较好的两个桥段,一是群jī大战古墓蜈蚣,另一处是之前卸岭群盗误入水银发动的机关城。
比较不满意的地方有三处,一是花灵和老洋人没什么戏份就挂职了;二是鹧鸪哨同六翅蜈蚣落入无量殿,这一节描写得比较混乱;三是发现丹房的桥段比较平。
【《巫峡棺山》】
作为全书的最后一卷,《巫峡棺山》这一卷的任务比较重,最要命的是字数,根据合同约定的字数来算,第二卷的前三册,第一册少了三万字左右,只好都加到最后一卷中,所以本卷是超长篇,足足多了半本书,但即使是这样,最后一卷的篇幅也显得不够用。
在计划中作为全书主线的四枚铜符,象征着通过不同形式存在于天地间的四种生命状态,想每部引出一符,但那样一来,就需要至少五册,只好简化了一些情节。
另外也打算在这一卷中,把《十六字yin阳风水秘术》成为残书的真实原因,以及摸金符上代主人的故事做出jiāo代。《鬼吹灯》全书起于《十六字yin阳风水秘术》残卷,最后也将终于《十六字yin阳风水秘术》当年被毁的往事,除了地仙村探险的内容,最后一卷中还包括了这些情节。
除此之外,还在本卷中说明了,为什么只剩下三枚古符,以及发丘印在明代被毁的历史,故事的地点发生在长江三峡附近,地理背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棺材山,情节发展上的转折很大。
长江三峡长七百余里,两岸连着无数山阙,层峦叠嶂,这里自古就是神秘的巴蜀文化与巫楚文化jiāo汇的区域,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数不胜数,其中多少有一些上古历史的投影;兵书宝剑、千年栈道、峭壁悬棺……给后世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作为通篇贯穿的主要线索——《观山指迷赋》,是一段类似于民谣的口诀,包括《观山掘藏录》,本来都是我另一部作品中的原创内容,因为2007年的写作计划改变,临时变为了《鬼吹灯》第二部,所以都被用在了本书中,另外一部书就此取消,以后也不会再以任何方式出现。
本卷中我最满意的地方有三处,一是金丝雨燕搭建的无影仙桥;二是观山神笔,画地为门;三是乌羊王古墓鬼音指迷。另外,关于黑猪开河的传说,以及棺山盗骨图的来历,算是灵机一动的神来之笔。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融入许多大家都知道的传说,比如天河鹊桥相会、神笔马良,还有古画《群贼盗墓图》,这些或真或假的传说,都在《巫峡棺山》中以全新的角度进行了解构。
缺陷是由于最后一卷中要表现的内容太多太集中,不免有些地方没有深入展开,显得仓促了,结局并不能说是圆满的,毕竟多铃终于死亡。与我初期一味喜欢不可思议事件的态度不同,对于用了两年时间写就的超长篇作品来讲,平淡朴实才是真。在最后的六章里,我主要想阐述一下《鬼吹灯》全书的理念,“鬼帽子”这三章,是说不能迷信风水,“天人一体”的概念是在心而不在地;最后“物极必反”的三章,则是说明摸金校尉保身求生之道。
最后再说一下我的作品《鬼吹灯》两部八册,始自《jīng绝古城》,终于《巫峡棺山》,按我的想法还可以再写八本,但是,新的计划已经酝酿成熟,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所以已经没有再往下写《鬼吹灯》的计划了,这部书到此为止。
在此特别感谢所有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朋友,并且感谢起点中文网、安徽文艺出版社,以及千喜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各位老师,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就不会有《鬼吹灯》这部作品问世。
【本小说下载于盗墓小说网,更多好书尽在:daomuxiaoshuo/网址就是盗墓小说全拼】
鬼吹灯9之圣泉寻踪.txt
【本小说下载于盗墓小说网,更多好书尽在:daomuxiaoshuo/网址就是盗墓小说全拼】
[鬼吹灯之圣泉寻踪 / 天下霸唱 著 御定六壬 改编]
作者简介
天下霸唱原名张牧野,男,33岁,天津人,是中国最具想象力的作家,其创作的《鬼吹灯》系列风靡华语世界,是继金庸等人的武侠作品以来,在华人中传播最广的小说?
御定六壬,实力派神秘作者,博览群书,笔力深厚。
内容简介
金盆洗手后的三人分开来,shirley杨回了美国,进入了自然博物馆,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可某日她却突然消失。从国内和日本赶来的胡八一和王胖子经过一番调查,发现shirley杨被人胁迫前往了南美。目标直指印加人传说中的青春泉宝藏。在追踪的过程中,他们误入玛雅人的藏宝地,见识了南美雨林诸多奇异的生物,幸运地发掘了海盗的宝藏。
最为奇怪的是,在南美的丛林里,竟然遇见了一些不少遵循十六字风水秘术的坟墓。终于一路追踪到了传说中印加人的圣地青春泉,最终的幕后黑手竟然是一个会yin阳术的干瘪老头,看上去像是粽子一般的人物……最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引子
自古有官就有盗,盗者又有红盗、黑盗、白盗之分。红者所盗的是金银宝器,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是他们求财的对象;黑盗所取则尽为绿林山匪、恶霸凶徒的不义之财,所以又被称做义盗;至于白盗就有些诡秘了,他们相中的多为地下的玩意儿,死人的家私,也就是坊间所说的盗墓贼。
古往今来,盗墓流派甚多,其中最显赫的当属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四支。我因为祖上传下来的半部《十六字风水秘术》残书干起了摸金校尉的活计,其中历经了各式世事人常,后来,又从清末摸金巨匠张三链子的徒弟金算盘留下来的账本中,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十六字风水秘术》的往事。知道此书记载的不仅有下部《风水》,上部《yin阳》,更是包含了通天晓地、寰宇古今的绝世秘术,也正是因为上部《yin阳》太过玄妙,故而被张三链子毁去,以免祸及后人,断了摸金一支的血脉。无奈世事弄人,摸金符辗转传到我的手中,已经物是人非事事休矣。
几年前我摘去了摸金符,封起了洛阳铲。与几位换命弟兄分了生
鬼吹灯(1-8+续完结版) 第 387 章
意本,想要就此隐退,过几天普通人的生活。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准备南下做些小本买卖,等挣够了过日子的钱,就取道美国去还一笔拖欠多年的情债。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雪阻碍了我的行程,又一次将我bī回到了老路子上,并从中发现了关于《十六字风水秘术》上卷的真正秘密……
这本《鬼吹灯》中所记录的,正是我在寻找一座不老泉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关于残卷被毁的真相。
第一章 翻身凤凰
1985年春天,这时节百废待兴,万物复苏。一个身穿浆布蓝衣的泥腿子抱着一个包袱走进了我的店中。那人似乎是第一次来城里,眼神飘忽不定,他走到柜台前什么也不问,将一个蓝印花的破包袱拉开了一道口子。我告诉他,小店这几日修整不收任何东西。那人不依,非要让我给他长个眼,正在我左右为难之时,一道人影风风火火地闪进了大门,一把抓住了蓝衣中年人的手,露出一口黄灿灿的大金牙笑道:“哎呀呀呀,您这宝贝,小店收不起。”
我一见是大忽悠金牙兄,索xing将麻烦事都推到了他头上,对那个中年人说:“您瞧好了,这位才是我们‘一源斋’的大掌柜,您有什么买卖,找他就是了。”
中年人立刻把手中的东西搁在桌上,叫大金牙过目。他只看了一眼,两手一摊,摆出一张忧国忧民的村干部脸:“我说这位大老板同志,俗话说的好啊,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您这宝贝好归好,可咱们‘一源斋’庙小力薄,做的是小本买卖,混口饭吃。您这件宝贝实乃世间少见的珍藏。我们呢也是有心收,没力拿。这样吧,您上前边贡院街去找找门路,那里多的是大铺。”
他说完,又回过头来指了指我,压低了嗓子对那人说:“不瞒您说,这个月工资还没给呢,您瞧我这伙计,一脸菜青,都是饿出来的。”
我一听他这说辞,心中不免发笑。大金牙这点儿小九九,只能蒙蔽淳朴老实的劳动人民。这老小子指不定又打什么坏主意,想要贱价收了人家的东西。
那位皮带扎到xiōng口的‘大老板’满脸狐疑,捂着怀里的破布包袱,探头朝我这儿张望。大金牙乘机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不好黄他的脸,只得憋了一口气,顺着他的口气嚷嚷:“对了掌柜的,啥时候发工钱啊?俺家里耗子都饿死一窝了,这日子可怎么过?”
大金牙叹了口气,对那人说:“承蒙您看得起小店,大老远跑上门,连口茶都没喝上。要不这样,咱们取个折中的法子,您把东西留下来,算寄卖。等回头换了票子再给您汇过去,至于佣金,您看着赏就是了,有多了最好,少点我们也没意见,怎么样?”
那人立刻捂起包袱,把头摇成了拨浪鼓,生怕大金牙上去抢他的宝贝。说了句谢谢,就一溜烟儿奔着贡院街跑了。我挪揄了他两句,说:“几年没见,连舌头都快换成金子的啦,说什么像什么,不愧是京城第一名嘴。”
大金牙并不在意,自己先坐到我面前邀功:“大掌柜的,这回你可得给兄弟我记上一功。”
我看他话中有话,就问他刚才那人包袱里装的是什么,为什么不收。大金牙嘿嘿一笑,摸了一把瓜子磕起来:“胡爷,当初您找我来当店里的掌眼,可真找对人了。幸好我来得及时,也就前后脚的事儿。就刚才那一包东西,别说你夫子庙里七街八井九十九间半铺没人认得,就是拿回北京潘家园,照样吭死一票倒爷。”
大金牙说,包袱里藏的,是一幅唐时古帖,学名叫做“翻身凤凰”。通俗地讲,就是赝品。其实这赝品也分三六九等,“翻身凤凰”指的就是赝品中品相最高能够以假乱真的伪作。就拿刚才那幅古帖来说,制作工艺相当不俗,是用旧竹帘上的夹纱做头道纸,再收集烟草末起香,以火气将纸质bī脆,最后取大庙中的香灰和成糊,仿造古帖的臭味。这些技艺本身就是令人骇绝的巧智集思,更别提古帖上的字迹用笔纵横自由,毫无规拟之态。连大多行家都信以为真,栽在这“翻身凤凰”的跟头下面。
听完“翻身凤凰”的来历,我不由对它产生了几分兴趣。刚才要不是大金牙来得及时,我这独门掌柜可就亏大发了。改明儿要是有机会必定要收它几件来研究研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毕竟‘一源斋’是受人所托才接手下来,万一砸了招牌,恐怕那位脾气bào躁的桑老爷子非从棺材里爬出来掐死我不可。
大金牙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收到电报,我摊子都顾不上收拾,麻溜地赶过来了。胡爷,您太够意思了,发财不忘兄弟。‘一源斋’这么响的字号您都盘下来了,小弟当初真没看走眼,您是一身金骨,富贵天成。不过要我说,六朝古都再好,那也是前朝遗物,比不得我们四九城光鲜。你怎么跑这儿发展来了?不是听说要去美国挣刀子吗?”
我连忙打住了他的话头,慢慢解释起来。
自打下了棺山摘了摸金符,雪莉杨不时来电邀我和胖子去美国发展。这事儿我们哥儿俩琢磨了半天,还是觉得不太妥当。一来,伟大的祖国还没建设好,人民依旧需要我们当好社会主义大生产的螺丝钉。二来,自我经济基础没有夯实,去了美国要靠女人提携,这种挂不住面子的事,我俩实在做不来。更何况,我与雪莉杨之间还有一些事,只有彼此明白。
送雪莉杨上飞机那天,胖子说:“毛主席教导我们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老胡同志,我必须严肃地批评你,都到这个节骨眼儿上了,你怎么能把到手的机会白白浪费了呢?这是极大地犯罪啊!”
我说:“我自己也没想明白,按理说这么久以来,同生共死,我和她之间的事情不应该再有半分的犹豫,可人到了节骨儿眼上,偏偏就浑身不自在,bī着自己往后退。我胡八一走南闯北从没这么孬过。”
胖子听完我的理由之后直翻白眼,咧着嘴大骂:“老子一pì股坐死你丫的!都说女人心海底针,老胡你他娘的怎么比娘儿们还不省事!”
倒是雪莉杨比我豁达许多,她摘下蛤蟆镜,用撒切尔夫人一样的口气下达了最后通牒:“老胡,你现在属于缓期执行。我在美国等着你,希望你能早日投案自首。”人家大姑娘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要是再有半句废话,那就不是纯爷们儿。我当场向伟大的指导员雪莉杨敬礼:“首长,您安心,我是您忠诚的警卫员。等小的把咱们的长期作战计划都整理出来,立刻奔赴前线与您会师。”雪莉杨笑了笑,登上飞机走了,头都没回一个,看来对我这个警卫员那是相当地信任。
为了不辜负首长的信任,我和胖子将生意本一分,准备与明叔、大金牙合伙做生意。等挣够了老婆本,顺便把英语练麻利了再去与她会合也不迟。没想到几个月后胖子拍着pì股去了岛国,说是要为当初受到迫害欺压的同胞们讨回公道,在经济上对小鬼子进行残酷地制裁,把他们买米买油的钱都挣光,回头给祖国人民铺桥盖屋。我从没想到胖子能有此等觉悟,临走的时候依依惜别,再三叮嘱他不能被岛国上的女特务蒙蔽,回头做了汉jiān,可别怪做兄弟的到时候翻脸不认人。
多年的患难之jiāo,说散就散了,心头难免有些不是滋味。正值改革大开放时期,很多人都南下经商,我也顺应时代的号召踏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没想到在南京站换车的时候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再也走不了了。
第二章 龙藏浦
那是1984年的冬天,因为大风雪的缘故,我到南京站之后排了半宿队,死活没买到当天的火车票,最早一班车也要三天以后。当时跟我一起被搁置的旅客还有七八个人。其中一个是位常年在朝天宫练摊的倒爷,这人姓赵,小时候爹娘没照料好,给田里的花蛤蟆啃过,烂了一头的浓疮。现在浓没了,疮还在,所以得了个生动形象的诨名:赵蛤蟆。
我跟他同坐一节车厢,随口聊了两句才发现彼此算半个同行,一路下来天南海北地胡侃,渐渐熟络了不少。赵蛤蟆这人,典型的南京大萝卜,简单好懂。他一看我没买着票,就邀请我留在南京转转,小住几天。我本来就没有太具体的目标,既然买不着票,那在金陵城里闲晃几日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随即挎着我的背包跟他去了朝天宫古玩市场。
当年的朝天宫不像今天是专门倒腾古玩的地方,那年头白下区还属于城乡结合部,朝天宫那片跟庙会赶集差不了多少,除了古董摊,更多的是一些卖衣服鞋帽,jī鸭果蔬的小商贩,鱼龙混杂。赵蛤蟆的铺子在市场外边的街道上,租的是一处民房的小单间。
他的小铺十平方米见方,里面多是些西洋玩意儿,什么琉璃灯、水烟斗、波斯地毯、大理石雕像。我说:“你这到底干的是古玩,还是装修?”赵蛤蟆哈哈大笑,一张饼脸快赶上洋瓷盆了。
“这你就不懂了,现在的人都好这些洋玩意儿,随便淘换两件往家里一放,看着就摆。”赵蛤蟆丢下行李,指着外边的大市场说:“别看朝天宫今天热闹,兄弟我发现一处更绝的地方。晚上带你去见识见识,保管叫好。”
他说的那个地方就是夫子庙,侵华战争的时候被战火烧成了半壁残骸。1983年夏,国家决定对夫子庙进行复建工作,大半年的工夫已经初见成效,不少店面已经陆续撑出了模样。赵蛤蟆摸着瘌痢头说这地方日后商机无限,他走后门,托亲戚给预留了一间小铺子,准备先占个天时地利,等夫子庙火起来之后,那人和也自然跟着就来了,不愁没有买卖送上门。
至于为什么选在晚上去逛,自然是为了十里秦淮的动人夜色。说到秦淮河,那在风水学上也是一桩着名的啼笑案。秦淮河本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古时的淮水,本名“龙藏浦”。可你想啊,古时候跟龙沾边儿的,只得皇上一人。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心里很不开心,他觉得天下是他的,王霸之气也是他的。又听说这儿有条河叫“龙藏浦”,当时胡子就翘起来了:你金陵一不是皇都重地,二不是龙脉所在,凭什么叫“龙藏浦”!这不是摆明了要造反吗?也就遇上了这种“焚书坑儒”不讲理的主,敢与山河大川叫板,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队搞土木工程的,在金陵城附近大肆破坏,胡乱搭建违章建筑,愣是把金陵城外的方山给砸成了水坝,断了淮水活源。又以黄金guàn地,企图封死金陵的王气。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河”。
不过历史证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秦始皇yòu稚的举动只是自欺欺人,秦朝到二世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金陵城却成了后来的六朝古都,挡都挡不住的风水宝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