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祖珽见其演技拙劣,加上十分无聊,索性出去热了热身,现在回想新税制实行以来,那些魑魅魍魉的伎俩,真是觉得无趣。
??他不认为建康的权贵、豪商、大户就这点抗税伎俩,所以接下来,也该出人命了。
??若这帮人不敢闹出人命,那,真是无趣得紧。





乱世栋梁 第七十五章 割肉
??建康东北,北篱门外,大道上尘土飞扬,数十骑自东北向西南疾驰而来,快速接近北篱门外税关。
??税关各通道聚集着大量车马和百姓,有行人直接过关,而携带货物的人,排队等着验货、定税、交税然后过关。
??税关外一里,官道边上筑有小垒,有兵卒在此值守,提前引导过往商旅“人货分流”,通知对方从不同的关口过关,再经北篱门进入建康。
??眼见这数十骑快速接近,小垒上的兵卒高声呼喊起来:“慢,慢,慢!!”
??对方速度不减,经过小垒,径直向税关撞来,垒上兵卒立刻吹响号角,向税关示警。
??税关处等候过关的人们,意识到情况不妙,渐渐惊慌起来,想要找地方躲。
??然而税关各通道的两侧都有一人高的栅栏,长度三十步,均排满了车和人,人急切间想左右移动是不可能的。
??税关外百步,值守的兵卒听了号角声,又见来者不善,立刻行动起来,将地上平放的一个个铁栅栏扯起,使其呈现倾斜状,顶端对准冲来的不速之客。
??一道道斜着的铁栅栏,构成一道长长的“拒马”,将整个道路封锁,无论冲来多少骑兵,都只会人仰马翻。
??如此防御利器一出,冲来的骑兵果然减速,堪堪在铁栅栏前陆续停下,激起大量尘土。
??守卫税关的军队冲来,兵卒们手持刀盾、长矛、铁叉以及弓箭,夹在铁栅栏两侧,如同围住猎物的猎人,蓄势待发。
??“你们想干什么!”
??骑兵中有人大声骂道,“这是东阳侯的队伍,你们刀兵相向,想谋害宗室么!”
??带兵赶来的一个将领,板着脸说:“下马,我只数十下,否则以冲关未遂处置。”
??“放肆!你是何人,敢让东阳侯下马!”
??“东阳侯可以不下马,若还有宗室子弟,也可以不下,十。”
??“放肆,竟敢对宗室无礼!”
??“九。”
??“你是什么身份,敢如此行事!”
??“八。”
??“你....”
??“七。”
??“我倒要看看你们敢如何!”
??“六。”
??倒数之际,守卫税关的兵卒已经把骑兵们包围起来,然后将包围圈渐渐缩小,弓箭手也做好准备。
??当倒数数到三的时候,没人再敢叫嚣,骑兵们纷纷下马,只剩下一人骑在马上。
??正是东阳侯萧长理。
??他盯着这些围上来的兵卒,心中恼怒,面有愠色。
??听得那带队将领问:“君侯冲撞税关,可是事出有因?”
??他真想举起马鞭抽在对方脸上,留下一道疤,让其一辈子记着不长眼的后果是什么。
??但不行,如此授人以柄,那姓李的正好借题发挥,来个“杀鸡吓猴”。
??“君侯冲撞税关,可是事出有因?”
??对方又问,萧长理没吭声,随从便说:“君侯有要事返京,尔等速速放下拒马!误了事,你们担当得起么!”
??带队将领点点头:“原来如此,某等应当放行,可栅栏一起,值钱二千,不是我张口就来,这是规定。”
??“二千文?你们自己到东阳侯府拿!”
??“不必,没有钱,就扣马,一匹即可,之后拿钱来赎。”
??将领说完,想了想,补充:“两日为限,逾期,这马就由税关处置了。”
??“你!”那随从气得不行,却不敢多说什么,萧长理烦躁起来,摆摆手,让人掏钱。
??这二千文钱,随从们本来想扔在地上,让对方捡,但见这帮人面相不善,不敢多事,还是老老实实把钱到对方带来的木箱中。
??栅栏放下,随从们上马,从通道过关。
??萧长理看着税关处的熙熙攘攘,想起方才自己想给对方下马威,却被对方扫了脸面,愈发不快。
??没错,他就是故意策马冲向税关,然后近距离停下,以此惊吓税吏,也好出了心中一口恶气。
??如今是七月下旬,自建康城实行新税制,已有两个多月。
??这两个多月,他被人“割肉”:府里产业关于商税的开支平白增加许多。
??平均每月多花十余万钱来缴税。
??这样下去,一年就要被税吏抽走百万钱,即千余贯。
??被人如此“割肉”,如何不让萧长理有怨气?
??不止他,许多人也对新税制多有不满,但没人敢真的冲击税关,或者明目张胆的抗税。
??因为姓李的如今就等着“杀鸡吓猴”,谁也不敢有把柄落在对方手中。
??于是,即便两个月来不断有人在东西二津以及各篱门税关闹事,都闹不起来,不敢有进一步的动作。
??为什么会这样?
??萧长理慢慢想明白了,这是辅政的湘东王缺钱想收建康商税,但不想担恶名,便来了个借刀杀人。
??特意把李笠这头猛虎从淮北调回来监税,谁敢冒头,湘东王就借李笠之手来对付谁。
??如此一来,商税收上来了,骂名李笠担了,由李笠做恶人,湘东王做个好人。
??眼见着税关牢不可破,没有什么破绽可以利用,且税关都有官军把守,哪个傻瓜会直接跳出来闹事?
??白白给姓李的立威么?
??既然怂恿那些莽夫愚妇冲击税关无果,又没人敢挑头闹事,大伙就只能忍,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想到这里,萧长理气不打一出来。
??他是南康简王萧绩(萧衍第四子)的遗腹子,还未出生,父亲就英年早逝。
??所以,萧长理和兄弟们没有什么依靠,也无太多实权,面对气焰嚣张的李笠,萧长理虽然心中愤愤,也只能忍着。
??他觉得反正李笠肯定要转任的,等这个瘟神走了,好日子就会回来的。
??过了税关,他策马往北篱门走去,回头一看,却见不少过关的牛车,车上满载瓜果蔬菜。
??这是建康附近各庄园的出产,拉入城,运到各自主人府邸。
??在从前,都是不用交税的,因为税吏不敢收,皇帝也不敢管,原因是众怒难犯。
??建康的权贵、世家、士族、大户在城外有庄园,种植瓜果蔬菜和粮食,运到城中,自给自足,北篱门外的蒋山一带,就有大量庄园。
??又种桑、麻,以麻织布,运入城里,同样不交税。
??这些庄园里的产出运入城里各主人府邸,就像从库房把粮食拿出来,带到前院烹饪,怎么能收税?
??至于吃不完的瓜果蔬菜和,还有用不完的布帛,适当销售,也是理所当然,税就不交了。
??但现在,姓李的却要收税。
??无论这瓜果蔬菜、粮食从哪来,只要过关、入城,就要交税。
??若确实是自家庄园的产出,运入城后确实不对外销售而是自给自足,一经核实,可以退税。
??新税制拟定的时候,关于这一规定引起轩然大波,朝野内外反对者众多,可谓群情激奋。
??什么叫做“一经核实,可以退税”,还不是你们这些奸猾小吏说了算!
??而且,万一你们要我们来证明,这些瓜果蔬菜、粮食、布帛没有外销,怎么证明?
??面对质疑,李笠不松口,并振振有词,说可以派税吏核实建康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田产情况,确定其主人,以及亩数。
??由亩数,估算其一年的产出,再由此估算要交的税有多少。
??在总税额的基础上,“打折”,譬如六折,以此定下“免税额度”,并登记造册。
??新税制实行后,以此为依据,给登记在册的人家,实行限定额度内的“退税”。
??超出“免税额度”的税,自然就不退了。
??但仅限于建康周边一定范围的田产,超出范围的田产,其产出入城产生的税,不在退税额度内。
??这么一弄,反对的人少了许多,不是说大伙认可被姓李的割肉,而是不想为了省几个税钱,把自家家底暴露给官府。
??没有人愿意让官府弄清楚自己到底在建康周边有多少田产。
??所以,许多人家只是将自己在建康周边的田产,报了一部分,登记在册,好歹争取到一些免税额度,省一些钱。
??税是缴了,怨气却依旧在,但没人敢正面和李笠这猛虎对着干,那就只能忍。
??忍个几年,待其离京,那就行了。
??萧长理策马走入北篱门,却见门外张贴着告示,告示前聚集着大量百姓。
??并有吏员对观看告示的人们大声讲解:“到了八月,入城的货物,除了瓜果蔬菜和鲜活水产,过关后不得擅自销售!”
??“过了关,若无约定买家,货物就由商家来竞买,价格好说,城内坐贾,若无约定卖家,就只许从这些竞买的商家处进货!!”
??“有违反者,轻则罚钱,重则坐牢!”
??听到这里,萧长理不由得握紧缰绳,心中又燃起怒火。
??关税,只是新税制征收的一个税种,另一个税种,八月就要开始正式征收了。
??这种税的征收方式,连带着一系列新的交易方式和规定,都是闻所未闻,实行之后,必然会断许多人的财路。
??而且,建康城内各类交易都逃不过被征税的命运,想逃税,很难。
??因为新的交易方式,让逃税变得困难重重,恐怕没有谁能找出破绽、从容逃税。
??如此一来,大伙又要被姓李的割掉一大块肉,真的好疼!!




乱世栋梁 第七十六章 关门放狗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皇宫北,华林园内竹林堂,悠扬的钢琴声回荡在竹林中,从旁边经过的李笠停下脚步,倾听这熟悉的旋律。
心灵深处的记忆被唤醒:准备上课了。
经典钢琴曲《蓝色的爱》,被许多学校作为上课铃声,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意味着即将上课,音乐一停,此时还未进教室的人算作迟到。
今日他入宫,夫人也带着女儿李平安入宫,陪太后说话。
现在,应该是李平安在竹林堂内弹琴,因为这首钢琴曲之前可没有外传。
带路的宦者见李笠侧耳倾听,笑道:“彭城公,令爱弹奏的这首《蓝天》,太后可喜欢听了,说琴技可真是出众。”
“嗨,小女琴技寻常,是太后谬赞了。”
场面话谁都会说,李笠不会往心里去,跟着宦者继续前行。
他的嫡长女李平安,最近常和母亲一道入宫,陪着太后闲聊,如今开始给太后弹钢琴,据说太后很喜欢听。
这到底是真喜欢,还是找个借口多让他女儿随母亲入宫,就不知道了。
李笠认为嫡长女的琴技是可以的,因为在府里经常练习,但是,弹得更好的人还有一个,那就是他的庶长女李安宁。
李安宁样貌也不错,也读书写字会算数,同样近婚嫁年纪。
奈何因为是庶出,所以没有李平安的待遇,未能入皇宫,在太后面前露脸、展示琴技。
黄姈不是没考虑过带着庶女一起入宫,也好显得她这个嫡母不过于偏心。
奈何面上不好看:李笠让夫人把嫡庶长女都带入宫,在太后面前露脸,这是急着嫁女为后么?
亦或是如汉时赵飞燕、赵合德姊妹故事?
姓李的果然不要脸啊!
基于现实考虑,除非太后发话,否则李安宁是不会跟着嫡母入宫的。
所以李笠见女儿这几日有些情绪低落,知道女儿切实体会到嫡庶之别,自己心里也不是滋味。
这是无奈的现实,一人之力无法扭转。
但李笠下定决心,无论如何,将来他都要让女儿们嫁个好人家,不分嫡庶。
只要他身处高位,女儿们就不愁嫁,无非是能否做到面子、里子兼得罢了。
在回廊里转了几转,来到一座两层楼阁前,此阁上层叫“重云殿”,下层叫“兴光殿”。
阁前又有两座高楼,东面是“朝日楼”,西面是“夕月楼”。
此时,阁内二楼传来说话声,那是大臣在给皇帝讲课,讲的是《老子》。
也就是谈玄,即所谓“魏晋风流”中的玄学。
一国之君不学治国之术,学玄学,李笠觉得这国家真的前途渺茫。
奈何南朝的主流风尚就是谈玄,士族精英成日里谈玄,皇帝不通玄学的话,如何与士族精英高谈阔论?
按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不如此,如何刷逼格?
皇帝要学什么,与李笠无关,他也没资格提建议,来到阁前,宦者入内,片刻,湘东王萧绎走出来。
两人转到一边,低声交谈起来。
今日几位文臣为皇帝讲课,湘东王萧绎列席,但因为有事要听李笠的汇报,所以顺便在此和李笠开个“小会”。
历时两个多月,新税制的第一阶段顺利实施,即征收过税(关津税)。
现在,即将实行第二步,征收住税(营业税)。
湘东王担心那些利益受损的人们,在第一阶段对税关施展小动作无效后,现在对即将开始的第二阶段征税工作继续下绊子,导致建康城内物价失控。
虽然李笠已经做过仔细讲解,对包括湘东王在内的辅政大臣们保证“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事关重大,湘东王还是不放心。
因为朝野内外对于新税制的反对意见,一直未见减少,可以说辅政大臣们给李笠挡住了不少风雨,承受着不小的风险。
李笠严格执行关津税的征收,已经在许多人身上割了一大块肉,这些人虽然有所挣扎,但因为各种原因还是忍住了。
现在,李笠又要在这些人身上割另一大块肉,对方还愿意再忍么?
然而,对方未必敢正面抗税,那么就少不了来阴的。
对于过税,有效的偷税漏税方法不多,因为官府只需要守住几个关津,严格执行税收制度,就能征到税。
对方总不能背生双翅飞起来,带着货物越过税关飞入城中。
可要征收住税,偷税漏税的办法就多了许多,税吏想要征税,难度大了许多倍。
这期间,还容易被人下套,爆发冲突,闹起来,税吏未必能占理。
“大王请放心,只要粮价、布价不涨,建康城里物价就乱不起来。”
李笠依旧信心满满,“新税制,之前在饶州和徐州实行过,经过不断地完善,而不是突然拍脑子想出来的。”
“这个制度经过实践,有着许多经验教训,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以及可能利用的破绽,都已经逐一修正。”
“他们即便诡计多端,能用的招数也就那些,掀不起大浪。”
说到这里,李笠笑起来:“第一阶段,他们抗拒不了,那就意味着第二价段开始后,他们的挣扎是无谓的。”
“税关,现在已经把进出建康的物资和通道管起来,如同把院子的各门安上了门扉。”
“现在,我们关门放狗,他们再怎么叫骂、踢打,也依旧被关在建康这个大院子里,闹不起来。”
萧绎又问:“那,废案,真的不可行?有许多人觉得这废案不错。”
“大王,废案乃饮鸩止渴,刚开始实行时,确实收效显著,然而时间一长,弊病就会愈发明显,届时,无论行商还是坐贾,都会深受其害。”
李笠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建立一个新制度时,就一定要从长远考虑,不能贪图一时之利,却遗祸后代。
“下官以为,这废案若实行,到最后,最吃亏的,还是寻常百姓。”
住税(营业税)的征收,自古以来都是各难题,即便是在现代也不例外。
要征税,就得先核实对方的营业额,方法是查账,问题就出在这上面:店家必然有阴阳账簿,必然做假账。
税务机构,如何能尽量掌握该店家的真实营业额?
若征税成本过高,根本就无法执行下去。
且必须保证税吏的公正无私,以及解决有靠山的商家查账难的问题。
对此,李笠采取的策略是两步走:
第一,控制城池周边税关,确保过关的货物,都在税务机构的监督之下,并对其估值、定税、征税。
第二,在控制了税关的基础上,建立由官府监管的交易市场,将城内坐贾组织到交易市场里,直接和携货过关的行商交易。
即强制过关行商与城内坐贾在交易市场交易,实现货物的分销、集散。
如此一来,官府以较低行政成本,掌握了相对准确的交易额,以此对“一级分销商”进行征税。
而不是把税吏撒出去,找下级分销商(坐贾)征税。
至于城内的坐贾在交易市场进货之后,怎么卖货物、过了几手,税务机构不管,因为已经征收过一次营业税了。
若还要征税,就是反复征收营业税,弊病较多,会影响商品的流通,李笠认为目前没必要。
毕竟后世的“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想要在这商品经济不发达、税收制度极度落后(相对而言)的时代实行,难度太大了。
而所谓的“废案”,指的是用官府指定的驵侩(即经纪人、中间商),来撮合行商和坐贾之间的买卖、交易。
买卖双方达成的交易额,会在驵侩这里留下记录,官府就根据驵侩提交的记录,对买方征税。
这种由中间商撮合买卖的制度,类似于历史上出现过的一种制度——牙行制度。
李笠听人谈起,在唐宋时出现的“牙人”、“牙行”制度,明清之际愈发完善,直到20世纪才被逐渐废除。
但中间商这一角色,一直存在着。
牙行制度,有利有弊,但可以确定的一个事实,就是牙行作为中间商,可以两头吃。
行商因为不能直接把货物卖给坐贾,必须依靠牙行撮合交易,且货物必须存在牙行那里,导致自己被牙行捏得死死的,只能被对方剥削。
而坐贾无法直接找行商进货,因为货源都掌握在牙行手上,自己没有议价权,只能被牙行剥削。
牙行这个中间商,两头吃,靠着垄断贸易渠道,轻而易举赚大钱,一旦尾大不掉,就是个祸害。
官府一开始,为了方便征收住税(营业税),养驵侩为看门狗,监视进出的人(货物)。
可随着时间流逝,把持着门口的看门狗,就会变成恶狼,无论是谁从眼前过,都要狠狠咬上几口,撕下大片肉。
咬得对方鲜血淋漓,骨头都能看到。
李笠不会给这种垄断性质的中间商以任何机会,道理,和朝廷不能实行包税人制度来征税那样:这就是饮鸩止渴。
建康乃权贵云集之地,若实行“废案”(以官府认定的驵侩为中间商,掌握行商、坐贾之间的交易额),这些驵侩必定成为权贵的帮凶,愈发凶残的剥削行商和坐贾。
后果就是物价上涨,成本层层转嫁之后,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
有人撺掇宰辅们,以“官府驵侩”制度取代拟定实施的新税制(交易市场制度),居心叵测。
试图来个“换汤不换药”,出让些许商税(营业税),以此换得另一个方式继续吸血。
李笠简要地分析了一通,把“废案”的弊端讲得很清楚,萧绎点点头:“既然彭城公有把握,那好,寡人便拭目以待。”




乱世栋梁 第七十七章 关门放狗(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石头津东,新落成的“石头津交易市场”里,一排排交易亭下,行商和坐贾们正在讨价还价。
不远处的税关关楼上,李笠看着眼前热闹非凡的交易市场,问武祥:“没人搞小动作?譬如威胁、恐吓那些入市场进货的小商贩?”
武祥摇摇头:“暂时没发现。”
“恶意竞拍、恶意出价呢?”
“暂时没有。”
李笠连续问了几个可能挑战交易市场正常营业秩序的阴招,武祥都摇摇头。
与税关“联营”的交易市场,相应有一套管理制度,在饶州和徐州已经实行数年。
经过不断完善,制度上的漏洞不敢说没有,但可以说想要找到漏洞并加以有效利用是很难的。
“你觉得,他们是忍住了?”李笠轻声说着。
武祥点点头:“想来是吧,担心闹事不成,反倒被我们抓住把柄,来个杀鸡吓猴。”
说完,笑起来:“春天那场粮价大战,你是真把他们给打怕了,冲锋在前的那些马前卒,亏得倾家荡产,上吊的上吊,自杀的自杀,所以后来就没人敢正面起冲突。”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李笠的“见面礼”,让建康城中那些的豪商及其靠山,有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1...226227228229230...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