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荣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年书一桐
庆荣华 第二百一十五章、又被钦点了
从慈宁宫出来,曾荣手里多了一样东西,一个食盒,是太后命她给皇上送去的。
原本她还在纠结从慈宁宫出来用不用去乾宁宫回话呢,太后命人捡了两样菜,间接告诉她该怎么做。
说实在的,这趟慈宁宫之行她有点被太后感动了,太后非但没有责怪她“戏弄”皇上,还刻意提醒她以后不可再自称“奴婢”自贱身份,临走,又教她怎么做事,以致于那一瞬间她甚至生出几分悔意,早知如此,还不如不去那什么破内侍监,直接进慈宁宫好了。
当然,也只是一闪念间的悔意。
她是一个意志还算坚定的人,自己选好的路一定会一步步走下去,明知前路艰险,明知蝼蚁撼树,可她还得负重前行,这是她重生的意义。
再次站住乾宁宫前,曾荣深吸了口气,这才请门口的太监通报,说是药典局掌事曾荣奉太后之命来送膳食。
巧合的是,曾荣进去时,皇上这边也在摆膳,这次就不在上书房,而是在西边第一间屋子,皇上正拿着卷书坐在炕上翻看,前面的炕几上摆了好几道菜,陈霞领着郑姣两个站住一旁,每上来一道菜,都由太监拨出一口到碗里让她们先尝,待所有菜尝完后还得等一刻钟皇上才能食用。
这是曾荣才从太后那边得知的用膳规矩,也难怪这对母子一个拿着几张画翻弄一个拿着卷书翻看,原来都是为了打发时间。
“启禀皇上,下官已完成皇上使命,一字不差地复述了皇上的旨意,太后得知皇上吞咽尚有疼痛感,命下官给皇上送来两道菜。”曾荣说完双手把食盒送给传菜的太监。
传菜的太监接过去打开食盒,其中一个太监正要往陈霞的碗里拨菜时,朱旭发话了,“这两道菜让她试吃。”
陈霞听了虽有点诧异,但什么也没说,把碗筷递到曾荣面前,曾荣有点轻微的洁癖,不想用别人用过的碗筷,因而伸手去接时就有点犹疑。
“给她换副干净碗筷。”朱旭吩咐道。
这下不但陈霞瞪大了眼睛,就连拨菜的太监也惊得手抖了一下,差点没把手里的碗打了,还是常德子机灵,忙从屋子中间的小圆桌上拿了一套干净的碗勺来,亲自动手从碗里给她拨了足足半碗的芙蓉火腿鸡蛋羹,这道菜是由春笋、金华火腿外加鸡蛋做的,香鲜可口,曾荣上一世在徐家吃过,不过徐家的厨子比起宫里的还是要差一些。
另一道是丸子汤,白瓷碗里放了几片绿叶青菜,青菜上面铺了四个丸子,每个丸子都用一截竹荪包裹住,还好,这一次常德子只给曾荣舀了一个丸子,曾荣咀嚼了一会,只吃出这丸子里有新鲜的海味和部分鸡肉,别的没尝出来,不过味道的确是鲜美无比。
“如何?”朱旭问曾荣。
“回皇上,两道菜均入口即化,正适合皇上。”曾荣躬身回道。
“蠢货,朕问的是味道如何?”朱旭瞪了曾荣一眼。
“启禀皇上,这道鸡蛋羹鲜香可口,这道丸子松软鲜美,是下官从未尝过的美味,至今齿颊生香。”曾荣斟酌了一下措辞,回道。
这对她来说的确有点难度,毕竟她不是美食家,上一世虽在徐家生活多年,可一来徐家也不是什么骄奢淫逸之家,更注重的是书香传世,二来曾荣不过是个妾室,因而,她对美食一道纯属门外汉一个。
“拿来,朕尝尝。”朱旭斜了曾荣一眼,显然不是很认同曾荣的话。
他吃了几十年的御膳房,这些菜什么味道还能心里没点数?要真有这丫头说的这么好,他何至于看着这些东西一点食欲没有?
“启禀皇上,尚不足一刻钟。”陈霞拦住了常德子,这是她的职责。
“拿来吧。”朱旭没抬头,只抬起眼皮夹了陈霞一眼,吐出了三个字。
常德子一听忙把手里的丸子端到皇上面前,皇上拿起勺子舀了一个放进嘴里尝尝,确实挺松软的,鲜美吧,也有点,放了点海鲜和山珍,再加上鸡肉,这汤是用好几只野鸡吊出来的高汤,这么一想,味道似乎真不错。
为了体验曾荣形容的齿颊生香,朱旭又舀了一个丸子送进嘴里细细品味,剩下的那个丸子他赏给常德子了。
那碗鸡蛋羹他也吃了小半碗,感觉一般,不如丸子,可能因着放了点火腿,虽不至于齿颊生香,但这股鲜香确实久久没有散去。
曾荣见他把这两道菜都尝过了,想着应该没自己事了,便躬身要告辞。
“皇上用膳不能打扰。”常德子没等皇上回话,轻声警告了她一句。
曾荣哪知有这个规矩,再次腹诽起来,早上她就因为挨罚没吃上饭,下午这一耽搁,估计她的晚膳又该被耽误了,说实在的,若不是方才那半碗鸡蛋羹和一个丸子,只怕这会她肚子又该叫唤起来。
可腹诽归腹诽,曾荣是绝对不敢开口了,食不言的规矩她懂,方才她只是太急切了,一时没想这么周全,觉得皇上是在品尝太后送来的菜肴,尚未正式开动,她可以钻个空子。
可是话说回来,她也想不明白这一天为何犯了这么多错,明明之前在锦绣坊和绣作坊那边她和几位姑姑相处得都不错,还有太后老人家也是,几位长辈虽都有点私心,可对她无不关爱有加,却独独在这位面前,一而再地出错一而再地挨骂挨罚。
看来,她还是适合和女性长辈们打交道,对男性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还好,这一次朱旭没有罚她,只是冷冷地扫了她一眼,曾荣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忙把头低下去,弓腰缩背的,恨不得把自己脑袋藏起来。
朱旭略扯了扯嘴角,没再去逗她,拿起筷子,正式开动了,可惜,刚有的一点食欲,看着这满桌的菜肴又不知如何下箸了。
“来,你过来。”朱旭又叫了曾荣。
曾荣也不知是不是叫自己,为避免挨骂,抬起了头,见皇上果真看着她,只得上前几步。
庆荣华 第二百一十六章、不正常
就在曾荣战战兢兢地站在炕沿前时,朱旭指着炕几上的十道菜说道:“这十道菜,你都尝尝,看看哪道适合朕。”
旁边的侍餐太监听了,这次不用别人提醒,忙又拿起之前曾荣用过的碗筷,从就近的盘子里拨了点菜出来,端到曾荣面前。
“启禀皇上,下官,下官只是个。。。”曾荣艰难地开口了。
她是怕回头对方万一再有点不适又把责任甩到她身上,再来一次,只怕不是跪两个时辰这么简单了。
可话说到一半,曾荣的余光感知到对方递过来的信号,不禁一凛,忙接过太监的碗筷,“下官才疏学浅,若有差池,还请皇上恕罪。”
还好,太监给曾荣尝的是一道豆腐,自然不是普通豆腐,是一道特别水嫩的蟹黄豆腐,先不说味道,光这颜色看起来就十分爽目,“启禀皇上,这道豆腐添加了点蟹黄,金白相间,色香味齐全,鲜嫩无比,可以一试。”
太监听了这话看了眼皇上,见皇上没反对,拿起皇上吃过的碗舀了小半碗送到皇上面前。
朱旭端起碗也学曾荣往嘴里送了一勺,让豆腐在嘴里稍稍停留了一会,他也吃出了蟹黄的鲜和豆腐的滑嫩。
接下来,太监给曾荣尝的是鸡汁鲍鱼焖鹿筋,曾荣有幸尝了一个鲍鱼外带一块鹿筋,这道菜的特点是咸香酥烂,在曾荣的介绍下,朱旭也尝了一个鲍鱼和一块鹿筋。
就这样,曾荣每吃一道菜,介绍一遍这道菜的特点,随后朱旭也跟着尝了一口,不知不觉,这十道菜吃下来,朱旭肚子里也有了七八分饱了。
因为养生,御医告诫过他,晚上不可十分饱,因而,这十道菜下来,他放下了筷子,对曾荣说道:“这十道菜,你挑两个喜欢的拿走。”
呃,这一次这么轻易放过她了?
曾荣抬眼看向对方,刚要说点什么,见对方目光射过来,曾荣忙跪下谢恩了,起身后,她挑了一道鸡汁鲍鱼炖鹿筋和一道鸭舌羹。
鸡汁鲍鱼炖鹿筋是食材难得,做工也复杂,不是普通人可以问津的,她想带回去给崔元华和杜鹃一起尝尝,鸭舌羹是离得近,就手端的,再则,这道菜一般人也没机会尝,得杀多少只鸭子呀?
见曾荣挑好了两样菜,常德子给她拎了个食盒过来,没等她拒绝,接过她手里的菜放进了食盒里。
接过食盒,曾荣忽地想起了什么,转身又向皇上屈膝行了个礼:“下官告退。”
朱旭听到这四个字,微微拧了拧眉,一旁的陈霞留意到了,忙拉着郑姣躬身告退。
曾荣见陈霞告退,以为自己也可以跟着离开了,刚一转身,只见常德子冲她眨了眨眼,微微摇了摇头。
曾荣只得转回身子,见皇上的脸似乎比方才阴沉了些许,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忙主动问道:“启禀皇上,可是还有事情吩咐下官?”
“朕分明记得方才你还口口声声称自己为‘奴婢’,缘何去了一趟慈宁宫就改了?”朱旭问道。
曾荣一听这事,心下松了口气,“回皇上,是太后老人家提醒下官的。”
“太后?”朱旭再次诧异了,母后究竟是什么意思,连这等小事也管?她是有多喜欢这丫头?
“太后说了些什么?彼时都有谁在?”朱旭继续问。
“回皇上,只有太后和几位宫女太监在,太后问皇上被鱼刺卡了与下官何干,得知缘由后,告诫下官说,宫女也好,女官也罢,都应为主子分忧解难,启禀皇上,下官知错了,以后定当谨记太后教诲,也谨记皇上教诲。”
“罢了,就你这榆木脑子,朕可没好耐性去调教你,去吧。”朱旭挥了挥手,嫌弃地摇摇头。
曾荣见此如蒙大赦般逃了出来,丝毫没有留意到对方的嫌弃不嫌弃。
拎着食盒,曾荣直接去了药典局,没看到崔元华和杜鹃,转身回了内三所,正要拿钥匙开门时,郑姣从旁边屋子走出来,说是杜鹃把她的晚膳送来了,放到了郑姣这边。
曾荣听得如此说,忙好意问道:“郑姐姐可用过了?”
郑姣瞥了眼她手里的食盒,“正用着呢。”
“既如此,这菜我分你一些,余下的我给崔姑姑送去。”曾荣一边说一边拎着食盒要进郑姣屋。
“不必了,真不必了,我和陈姑姑每日替皇上尝菜,这几日也尝了上百道菜了,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尝试新菜,你给崔姑姑送去吧。”
曾荣见对方堵在门口,显然是真不想让她进屋,再则,郑姣说的也是实话,人家一给皇上尝菜的,什么好东西没吃过?
于是,曾荣又回转身,放下食盒,去郑姣那把自己的份例菜端回来,一并放入食盒中,这才拎着食盒去找崔元华。
崔元华住在旁边的西跨院里,曾荣进去时,崔元华已用完膳了,见到曾荣,着实有几分意外。
曾荣说明缘由,崔元华看向曾荣的目光带了几分研味,今天的事情委实太过诡异,曾荣来见她之前,她还在分析皇上和曾荣之间那莫名其妙的气场。
首先,皇上今日钦点曾荣为他拔刺就不正常,虽说曾荣手是小,可她一个才十三岁的小姑娘,第一次面圣,皇上如何相信她会拔刺又如何相信她敢从他嘴里拔刺?
其次,皇上一怒之下罚曾荣下跪她能理解,可她不理解的是,皇上事后命常德子特地去瑶华宫告知曾荣时辰到了,这说明皇上心里一直惦记着曾荣,也生怕皇贵妃会继续为难曾荣,所以才会命自己最得意的内侍太监过去。
第三,皇上命曾荣去慈宁宫也不正常,通常这种情形下是打发身边的太监过去或是直接交代慈宁宫来人,可皇上却独独打发一个生人过去,这也太奇怪了些。
偏之前的这些问题她还没分析明白,曾荣又拎了个食盒来,说是皇上赏她的菜。
皇上居然赏一个初次上工的小宫女两道菜?
要知道,她在皇上身边快二十年了,皇上何曾给过她一个特殊的眼神?
庆荣华 第二百一十七章、又被差遣了
尽管崔元华用过晚膳了,可看在曾荣的诚意上,她还是拿起筷子尝了尝这两道菜,毕竟素日她也没有机会品尝御膳房的珍品。
不过尝菜不是目的,目的是想拉近些和曾荣的关系,打探下曾荣去慈宁宫说了什么,从慈宁宫回乾宁宫皇上又说了什么,这两道菜,皇上又是因何赏给曾荣的。
曾荣挑一些能说的说了。
因着崔元华一直在内侍监这边,鲜少去后宫,所以她对曾荣的传闻知道的不多,只知道筛选那日刘内侍和皇后起了点争执,那是因为刘内侍来向皇帝禀告时她正好在场。
而太后赏赐曾荣芍药花被拒以及朱恒因为曾荣参加集会那些闲话,崔元华一概不知,因此,她也就不理解太后因何会对曾荣如此宽容眷顾。
“你之前和太后熟悉?”话一出口,崔元华忽地想起来,这个问题她之前已然问过曾荣。
果然,曾荣依旧是那个回答,说是她曾经给太后绣过一件常服,太后很是满意。
“那皇上呢?你之前见过皇上?”崔元华不死心,又问道。
“有过一面之缘,也是在慈宁宫大门口,彼时我正和皇贵妃说话,皇上和皇后两人到了,皇上问了我几句话,我没想到他还记得我,想必是因为皇贵妃之故吧。”
曾荣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在这美女如云的后宫,无论是长相还是气韵,她均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皇上能记住她,绝对是因为那天皇贵妃和皇后两人的相互拉踩。
“那皇贵妃又因何认识你?”崔元华又追问道。
尽管曾荣有点不太乐意,可还是解释了一遍,是因为她给皇后绣的常服让皇贵妃相中了她的绣技,也找她绣了几样东西,如是而已。
“既然你绣技这么好,这次晋升女官,为何没让你继续留在尚工局?你的手艺,岂不是白瞎了?”
“也不白瞎,绣娘不是一件长久的活,最多做到三十岁就得转行,否则,这双眼睛肯定废了。”曾荣淡淡一笑,说道。
见此,崔元华意识到自己急切了,就算她再关心曾荣,可毕竟两人认识才刚几天,这些话绝对交浅言深了。
“好了,不说了,天色见晚,我送你回去吧,难为你想着我,我也是见你年幼,怕你出错,啰嗦了几句,你放心,我对你绝对没有恶意。”崔元华说完,先一步站起来。
“多谢姑姑教导,我明白的。还请姑姑留步,天色还亮着呢。”曾荣一时也看不透对方究竟是何心思,只得含混打个岔过去。
“无妨,就当消消食了。”崔元华坚持道。
曾荣见此也不好再推辞,崔元华一直把她送到房门口,却没有进去,只说让曾荣好生歇着。
屋子里有宫女阿丽送来的热水,曾荣简单洗漱了一下就上炕了,这一天发生这么多事情,原本以为自己会很激动,会辗转难眠,哪知没一会,她就睡着了,连灯都顾不上息。
到底是年轻,一夜过后,曾荣感觉自己的膝盖恢复了个七七八八,至少走路看不出毛病了,只是一想到今日还得去乾宁宫记载皇上的病案,她又生出了几分烦躁。
虽说她也想和皇上走近些,也想让皇上留意到她,但不是现在,是在皇上看到她的能力之后,也就是说,她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这么突然,更不是这么贸然,她可不想脚跟还没站稳就被皇贵妃当成竞争对手早早灭掉。
可该来的是跑不掉的。
这不,辰时刚过,崔元华就叫上曾荣了,还好,这次仍在乾宁宫的上书房,据刘院使观察,皇上的舌根红肿基本痊愈,今日的汤药算是巩固。
曾荣三言两语把病案写完,此时离早膳尚有一段时间,曾荣正暗自庆幸可以和崔元华一起离开时,皇上又喊住了她。
皇上命她再去一趟慈宁宫,告诉太后他舌根已痊愈,顺带再把昨日的食盒给太后送回去,也回敬太后两道菜。
曾荣领命后,没看见食盒,正要问时,常德子说道:“已着御膳房做上了,略等片刻。”
崔元华一听,找了个说辞告退,刘院使见状,也跟着离开了。
很快,屋子里只剩下常德子、曾荣和另外一名小太监,外加皇上。
皇上此时已坐在案桌前开始批阅奏章,似乎忘记屋子里还有一个外人。
曾荣也不敢吱声,更不敢找地方坐,只能一动不动地站着,时而低头看着地上砖的花纹,时而看着脚上的鞋子,总之,没敢抬头。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地头顶传来一个声音,“数清楚屋子里有多少块砖了?”
“啊?”曾荣抬起头,脱口道:“回皇上,下官没有数砖,下官在研究这砖的花纹。”
“朕倒是忘了,你是一个绣娘出身。”朱旭信了曾荣的话,“既如此,朕给你一次机会,是否愿意回到尚工局去做一名司制?”
“回皇上,不愿意。”曾荣连片刻的犹豫都没有忙回道。
“为何?”朱旭诧异于曾荣的痛快,而非她的答案。
“回皇上,绣娘非长久之计,很费眼睛,尤其是长时间赶活,更容易导致眼花,下官想趁着年轻,重新学一门技艺。”曾荣回道。
“什么技艺?”
“回皇上,药典局不错,先学着,有机会多接触点病案和典籍,兴许将来有用到之时。”
朱旭听了冷哼一声,“你该不是以为看看那些典籍和病案就能学会治病吧?”
“不敢,下官愚钝,还请皇上多加明示。”
“大胆曾荣,你这是在抱怨朕昨日骂你榆木脑袋了?”朱旭咬了咬牙,瞪着曾荣,瞪着瞪着,忽地又笑了。
看来,这丫头也不是真无可救药,还是有一点可取之处的。
因着曾荣意识到自己又说错了话,故而早早就把头低下了,因而也就完美错过朱旭的笑,正斟酌自己该如何回话方能躲过这一关时,外面有太监拎了个食盒进来,说是传膳了,朱旭起身往外走,这次没再叫曾荣去侍餐,而是叮嘱她好生回太后话。
庆荣华 第二百一十八章、新差事
约摸一炷香工夫后,曾荣进了慈宁宫大门。
彼时慈宁宫也正在传膳,四五个宫女穿梭不息,不过整个慈宁宫鸦雀无声,人人敛声屏气的,见到曾荣,门口的太监没等曾荣开口,忙不迭地转身进去通传了。
很快,曾荣就知道缘由了。
太后正在生气,且是在生大气。
曾荣进去时,阿梅正跪在地上,红着眼圈,抿着嘴,不敢出声,更不敢分辩,只两眼汪汪地瞅了眼曾荣。
曾荣虽知这个时候最明智的做法是退避三舍,可事关阿梅,她不能见死不救。
“下官参见太后,回太后,皇上命下官来传话,皇上今日吞咽已回复正常,说是太后昨日赐的两道菜甚合他心,今日特地打发下官给太后回送两道菜,以表孝心。”曾荣先表明来意,希望皇上此举能缓缓减缓些太后的怒气。
果然,太后听了这话脸上略和缓了些,“难为他有心了,送上来吧。”
曾荣把食盒端到炕沿前,交给正摆膳的徐敏慧,退后两步,看着徐敏慧把菜端出来,一道是清蒸鲥鱼,一道是松茸山鸡汤,太后看了眼这两道菜,道:“这松茸山鸡汤留下,清蒸鲥鱼给朱恒送去。”
徐敏慧听了把清蒸鲥鱼放回食盒,太后复又看了眼炕几上的十来道菜,命她把一道猴头菇烧裙边放进去。
待宫女把食盒盖好,太后突然对曾荣说道:“阿荣,朱恒这孩子知晓皇上宣太医了,很是忧心,原本是想亲自去探视的,可他这两天身子不好,御医说他忧思太重,郁结于心,正好你来了,去帮他排解排解,就说皇上没事了。”
“我?”曾荣一愣。
她本能地不信,朱恒一向和皇上不亲睦,怎么可能会为了皇上郁结于心,更何况,皇上只是被鱼刺卡了一下,压根就算不得病。
因此,只怕真正令朱恒忧思太重郁结于心的是另有其人,保不齐就是指她自己,所以太后才会当着这么多宫女太监的面替她找了个冠冕堂皇的说辞。
联想到阿梅的罚跪,曾荣猜到,多半是昨日她在瑶华宫罚跪一事被朱恒知晓了,可问题是,她对朱恒是真没有那意思啊。
可太后的旨意,她不能不听,更别说,其中还牵扯到一个阿梅。
“回太后,下官和二殿下不甚相熟,怕这么贸然过去会说错话冲撞了他。下官斗胆,求太后开恩,准许阿梅姐姐陪下官一块过去,有阿梅姐姐照应,下官即便犯错也有人帮着提点一二。”曾荣跪下去求道。
太后一听曾荣前两句话,以为她是想拒绝,正要动怒时,曾荣回转了,且转圜得相当巧妙,既替于梅求情了,也替她自己避嫌了。
只是就这么轻松放过于梅,太后略觉不甘,担心没达到惩治效果对方下次还会再犯,正犹疑时,只见曾荣又道:“启禀太后,下官不知阿梅姐犯了何错,本不该为她求情,不如这样,下官斗胆,求太后开恩,借用阿梅姐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下官把阿梅姐还回来,到时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
“也罢,让她带你去吧。”太后被曾荣的言语打动了。
这孩子确实聪明,说话做事总能给别人留有余地,既不伤对方颜面,又能轻松地化解矛盾,这么一比,阿梅差太远了。
“多谢太后开恩。”曾荣起身去扶阿梅,阿梅怯怯地看了太后一眼,见对方没反对,这才跟着曾荣站起来。
曾荣从徐敏慧手里接过食盒,推着阿梅往外走,因着屋内太监宫女不断,两人什么也没说,阿梅领着曾荣穿过慈宁宫的后门进入后殿,后殿安安静静的,出了后殿门,是一条两丈来长的甬道,甬道尽头,是小小巧巧的五间上房,两名太监正立在廊下候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