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贾蔷道:“我还有事,就不多留了。你们顽你们的……”
宝钗也道:“这几日你最忙,快去罢。”
贾蔷与宝钗对视了眼,笑道:“宝妹妹今儿气色真好……”
宝钗大羞,红着脸瞪他一眼,道:“这话等林丫头和郡主来了,你好好同她们说才是!”
众人哄笑,迎春叹道:“日子过的可真快,前些年林妹妹才进府时才多大点,如今就要出阁了,竟还是嫁进咱们家。原以为,她会……”
不等她说完,探春忙道:“如今都大了,哪里能和小时候一样?原是林姐姐,现在要成侄儿媳妇了。”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湘云笑道:“蔷哥哥,你送的甚么礼给三姐姐?”
贾蔷一拍脑门,笑道:“你不说差点忘了……三姑姑将东西打开,我教教你怎么弄。”
探春笑道:“放里面了,蔷哥儿还是随我们一道进去罢……”
说着,众人一道入内。
探春将檀木盒打开后,见其中竟是一只精致的铜色宝塔,众人都大出所料,不解此物怎就成了世间唯二,那样贵重了……
不过等贾蔷将尺许宝塔拿起倒转,让探春瞧着他在底部转动了几圈,待放手后,宝塔慢慢旋转,并发出悦耳的乐声时,登时炸了锅!
诸姊妹们眼睛都直了,随即一哄而上……
凤姐儿和李纨都挤不进前,当嫂子的,也不好和一群大姑子小姑子抢东西。
只是当看到贾蔷将宝塔交还给探春,笑呵呵的从姑娘堆里挤出来后,二人都拿妙目看向他。
凤姐儿小声讨好道:“爷,我也要!”
李纨虽未开口,可如女孩儿般的眼神直勾勾的看着贾蔷,像极了闺帏间那一刹那,分明是在说:“我还要!”
贾蔷:“……”
……
ps:庶子也万订了,撒花~~





红楼春 第九百一十五章 油尽灯枯?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楼春最新章节!
隆安七年,三月初六。
夜。
大明宫,养心殿。
隆安帝面色铁青,眼神中甚至还有几分颓然,这对一个心智坚定的天子而言,是极罕见之事。
此刻,六大军机俱在,面色也都十分凝重,晦暗。
殿内气氛压抑沉闷。
沉寂了足有半盏茶功夫后,韩彬方缓缓道:“辽东、山东凌汛为祸甚剧,尤其是山东利津,冰坝堵塞河道,造成决口,淹没了利津、沾化两县六十余村,数万百姓遭难。但凌汛之祸,却比不上旱情险要。自立春以来,滴雨未降,或是只下了极少雨水的省份,又多了一个,四川。天府之地经前朝动乱和连年天灾后,千万百姓只余区区九万,白骨盈野啊。
自景初六年,朝廷迁湖广之民填四川,繁衍生息三十年来,四川百姓早已逾五百万之数。算上奴仆、隐匿丁口并异族百姓,即便不到千万,也相差不远。好不容易才恢复了大半元气,果真再发生前朝正仁年间那样的大旱,后果,不堪设想……
四川巡抚上书朝廷,川蜀的米价,已经涨了三成,眼下仍在不断上涨中……”
御史大夫韩琮沉声道:“元辅,山东也有千万百姓,河南人口还要更多些。此二省也有旱情,为何元辅着重四川?是因为蜀道之难么?”
韩彬缓缓颔首,沉声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然自唐之后,褒斜道为川陕驿道北段的唯一驿道,且不再称褒斜道,而有了连云栈的专名,且改栈道为碥路,由碥路替代了危险的栈道。可是,入蜀之路,依旧艰难。送一石米入蜀,只路上就要消耗去大半不止。再有一个难处,就是朝廷也分不出多余的粮食来了……”
李晗皱眉道:“元辅,先前抄了那么多谋逆反贼,户部应该不缺银子才是……”
韩彬见林如海没有开口的意思,便摇头道:“现银没多少,房宅家俬和田亩,一时也不好出手。再者,现在就算是有钱,又去哪里买粮食?”
“贾蔷的海粮……”
左骧迟疑道了声,却并未说完。
韩彬道:“即便贾蔷有三头六臂,能源源不断的运来海粮,可今岁受灾百姓无数,只靠一个年轻人,可能么?也不像话!”
说着,连这位名满天下的半山公,心中都有几分无力感。
他们不怕敌人,对手再强大,他都有法子慢慢周旋熬斗,并战胜之。
可对于天象变化,对于天灾,还是连年天灾……
他又如何能挽天倾?
不过,到底是经过数十年打磨历练出来的宰辅,稍微颓败后,韩彬就再次振作起来,同隆安帝道:“皇上,林大人去年时就有预测,六十年一甲子,多半会出现一轮天灾。如今看来,的确如此。既然朝廷心中早有预料,那就放手去做,尽朝廷最大力量去救灾!即便,新政步伐会推迟一到二年,也并不妨事。只要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百姓民生,绝不让易子相食之惨剧发生在隆安朝,推迟一二年也值得!新政,不就是为了让亿兆黎庶,能安居乐业么?”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隆安帝长长呼出口气后,道:“元辅所言,甚合朕心。只是,不知道具体该如何施为……林爱卿,你有何想法?”
林如海一直沉默着,此刻被点名,躬身一礼后,缓缓道:“皇上,臣在回忆正仁朝时川蜀惨剧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怎会死那么多人……”
隆安帝“哦”了声,问道:“爱卿可有所得?”
林如海点头道:“臣以为,蜀中大旱,此为天象之变,固然会造成极大的灾情。但是,蜀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称,蜀中平原,沃野千里,为大燕西南数省的大粮仓。即便今岁遭灾,也绝不该到无米可食的地步。所以,四川今岁之难,在于人之祸!”
此言一出,殿内君臣都变了变面色。
皆是老于政道的人了,怎会听不出林如海之意?
韩彬转过身来,眼中目光锋利的看着林如海道:“如海,你的意思是,川蜀非但不能停新政,还要大力推行,以除人之祸?”
林如海点头道:“非如此,不能解川蜀数百万百姓之难。”
四川没粮食么?
怎么可能……
那可是天府之国!
粮食在谁人手中?
在士绅之族,在巨室米商仓中!
张谷提醒道:“林相,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啊。”
这和新政,关系都不算很大了……
这压根儿就是劫富济贫,可如此一来,天下士绅们还不炸锅?
到时候,朝廷势必要落个千夫所指的骂名。
这一届的军机阁臣,许是要背上“隆安六贼”的美名……
关键是……
李晗皱眉道:“强行为之,四川怕是要生出大乱来。四川兵备诸将多为蜀将,兵丁多为蜀人。”
林如海看了李晗一眼,道:“那就先调兵,换将。”
韩彬忽然在养心殿内踱起步来,且越走越快,走了十数个来回后,他看着隆安帝道:“皇上,可行!”
隆安帝眼睛眯了眯,看着韩彬和林如海,道:“到底该如何操……林爱卿,快坐下!熊志达,速传太医!!”
他话未说完,见林如海脸色白的吓人,也是唬了一大跳,忙站起身来,连声下旨。
韩彬等也唬了一跳,忙将林如海搀扶着坐下,见其身上衣襟都被冷汗打湿,韩彬登时恼道:“身子不适,也该早言!果真硬撑出事来,岂是顽笑的?”
隆安帝也急急绕出御案,上前看着面如金纸的林如海,紧张的瞪大了眼,回头厉声斥道:“太医何在?”
张谷在一旁斟了盏热茶,道:“林相,快吃些热茶……”
林如海吃了一口后,似乎恢复了些精气神,同隆安帝道:“皇上,臣无事……”
隆安帝既心疼又恼火,沉声道:“爱卿,便是为了朕,为了这江山社稷,也该多多保重才是!”
林如海强笑着谢了恩后,却道:“皇上,元辅,先换四川诸将,再对调兵员,之后,命绣衣卫和户部官员入蜀,传朝廷法令,屯粮赌米,操纵米价发国难财者,与谋逆等罪!要下辣手,杀一批,抄一批。所得之粮,全部用作……用作平价粮……”
“好了好了,这些事老夫等难道做不得?如海啊,你啊!!”
韩彬听闻林如海之言后,大为动容,不等他说完,就连忙打断道。
林如海说这些是有名堂的,出自他之口,此策他就要担负大半责任,出了事,他是要负责的。
而且,因此事而生出的骂名,也让他一人背去了大半。
这等担当,这等胸怀,如何能不让诸人钦佩动容?
这时宫中留值太医急匆匆赶来后,诊断稍许后就有了结论:“林大人着实太过疲劳,操持过度,使不得啊!再熬下去,就油尽灯枯了……”
林如海摇头道:“皇上和诸位大人,哪一个都比我更忙许多……不相干的。”
隆安帝眼睛微微泛红,不容拒绝的沉声道:“朕和诸位大人的身子骨也比你结实三倍不止!爱卿,朕与你十天假,回去歇息。果真有事,朕会派中官去问你。日子还长,这会儿你就累倒累垮,熬个油尽灯枯,以后又该怎么办?”
韩彬、韩琮等亦纷纷点头称是,韩彬道:“有你给出的这个法子,四川之难多半能解,虽然会留下一些后患,但和四川数百万百姓相比,不足为道。且此法,未必不能在其他省份用一用。”
林如海气息虚弱的叮嘱道:“但有一事绝不可放松警惕,那就是防备下面官员,趁机为非作歹,搜刮勒索良善无辜。朝廷出辣手杀一批,是为了警告其他不得屯粮赌米,只要他们肯卖,不将米价拉的太高,就……就……”
见他快说不上话来,御史大夫韩琮忙道:“林相放心,此事仆亲自盯着,会派各路御史入川暗查。”
林如海还要说些甚么,隆安帝却摆手道:“不必说了,既然是劳累过度,爱卿即刻回家歇息罢。再说,后日就是爱卿独女出阁的日子,也该回去操持操持了……朕派些内侍去帮你?”
林如海无力谢恩罢,由中官抬出养心殿,送出宫回布政坊了。
等林如海走后,隆安帝重回御座,不无感慨道:“若天下臣子,皆如林爱卿这般,公忠体国,为君分忧,却从不谋己身,那何愁新政不兴,又何愁盛世不至?”
这番盛赞,谁都没有多说甚么,林如海能做到这个地步,也的确当得起如此褒赞了。
只是,四川那边一动手……
士林清流中,林如海数十年积累的清誉,也将毁于一旦……
即便他愈发得隆安帝信重,可有一点是肯定的,失去官心失去士子之心的林如海,绝无可能坐首辅的位置……
但越是如此,殿内君臣才愈发钦佩其品格之高尚。
韩彬同隆安帝道:“皇上,入蜀之绣衣卫,皇上还是另差人去罢。”
总不能让一家人,将路全部走绝走死了。
隆安帝闻言,沉吟稍许后,缓缓点头道:“善。”
……
布政坊,林府。
忠林堂内间。
梅姨娘和黛玉看着林如海躺卧在床榻上睡下后,一起面色担忧的出去了。
她们并不知,等她们走后,林如海又缓缓睁开了眼……
今日所提之法,能想到的,绝不止他一个。
他若不提,其实也会有人提出来。
只是到那时,朝廷少不得会派贾蔷走这一遭……
但林如海知道,贾蔷南下之行所谋之事太过重要,不可不去。
便施了这苦肉计,由他开口,担负起此事的责任来,才能让贾蔷避开这一次注定又要尸山血海的屠杀……
林如海看向窗外清冷的月色,心头轻轻一叹。
他的时间不多了,但愿贾蔷能尽快的,成长起来……
……




红楼春 第九百一十六章 朕给他这个体面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楼春最新章节!
隆安七年,三月初七。
一清早贾蔷便得了信儿,得知林如海昨晚连夜被送回宫来修养,唬了一大跳,连忙带人前往布政坊。
至忠林堂时,林如海仍在昏沉沉的睡着。
贾蔷叫来驻府太医,细细问过了病案,得知竟是操劳过度而病倒,心里就有数了……
上一回他就问过林如海的身子骨,得到的答案是让他放心。
对于林如海的心性,贾蔷也算有所了解。
毫无疑问,称得上是当世名臣!
但又与寻常迂直的儒家士大夫不同,林如海活的要通透的多。
在历经几场生死后,尤其是夭独子,丧发妻,自身也于鬼门关内闯过一遭,林如海依旧愿意为黎庶奉献,为社稷操劳。
但却能掌握好尺度,不会将自己生生累垮……
不过……
贾蔷心里又产生了些不好的担忧……
林如海的身子骨,怕是真的有些不妥了。
就如姜铎一般,都是老弱病残衰败之体,不然又岂能瞒得过太医?
“没事,放心罢。就是操劳的有些狠了,太医都说了,好生休养几天就好了……”
梅姨娘带着丫鬟在内堂照顾林如海,一位八十多岁的宫中圣手老供奉在为林如海施针缓解。
贾蔷则同黛玉一道在外面坐着,见黛玉满面担忧不安,神情难过,他柔声劝道。
黛玉抿了抿嘴,缓缓点了点头,顿了顿,方抬起眼帘看向贾蔷,问道:“这两天,可忙不忙?”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贾蔷微微笑了笑,道:“都是安排下面人去做,倒也还好。”
黛玉一双星星点点的明眸望着贾蔷,轻声道:“若是爹爹……就先不办了罢……对不起。”
贾蔷闻言神情登时动容,原来聪慧如她,或许早也有了猜测。
可她这样娇柔的女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心中该有多忧伤难过……
“昨晚是不是难过了一宿?”
贾蔷起身走到她身边,挨着坐下后,握住她有些冰凉的左手,温声道:“同我说甚么对不起?莫说先生断不会有事,便果真有不好的事发生,我也必如亲子一般做一切该做的事。这一点,你是知道的。且先生在,你有父亲疼爱,有我宠爱。等以后先生不在了,你也有我疼爱,也有我宠爱……不过你放心,先生一定不会有事!”
说着,他又压低声音,小声道:“扬州齐家那位老狐狸身边有一个极好的郎中,那老狐狸能活这么久,全亏他家那个好郎中。此事还是齐筠上回被我灌酒吃多了后说漏了嘴,这次去扬州,我捆也将那郎中捆来。不过你别声张出去,不然那郎中铁定被人抢了去……”
能从林如海和贾蔷手中抢人的,普天之下也寻不出第二人来。
黛玉闻言,看着贾蔷点点头,道:“好!”
看其振作起来的精气神,显然也赞同贾蔷抢人……
贾蔷笑了笑,正这时,却见梅姨娘从内堂出来,同贾蔷、黛玉笑道:“老爷醒来了,叫你们呢!”
二人忙起身往里去,梅姨娘笑道:“老爷知道姑娘把蔷哥儿叫来,还有些不大高兴,既觉得是大题小做,又以为是假公济私……”
黛玉闻言红了脸,道:“姨娘没同爹爹解释?”
梅姨娘笑道:“解释了……不过还是姑娘自己再去说说罢。”
三人往里,黛玉先去西暖阁暂避,贾蔷入内,正见老太医收起脉枕,叮嘱道:“林相爷,到底底子太薄,又有了春秋,经不起苦熬了……你看,修养一宿后,脉象就平稳有力了些,所以说还是要多多静养。至于补药……宫里赐下那么多大补之药,不过照我说来,大可不必。林相的身子骨也经不起这样进补,还是那句话,要静养。果真能撂开手凡事不理,静心修养上二年,总能补回来些……”
林如海半倚在锦靠上,微微笑了笑,道了声谢后,同贾蔷道:“蔷儿,送老供奉回宫。老供奉年岁大了,不好颠簸,用为师的车轿送回去。”
老太医闻言唬了一跳,忙道:“使不得使不得!来时自有一顶绿呢轿,够用了。岂敢乘坐中堂相国的八抬大轿?”
林如海微笑道:“不是官轿,是我这弟子让人打造的私轿,比寻常轿子平稳受用些。老供奉,不必外道了。”
贾蔷一伸手道:“请。”
老太医无法,只能随贾蔷出去,坐上了一座外面看起来并不奢华,但内里却如同一间房一样马车,上面甚至还有一张软榻可以躺下……
等送走老太医后,贾蔷急忙返回忠林堂,就见黛玉刚擦完眼泪……
贾蔷上前跪拜见礼,道:“恳请先生,务必保重身体!”
林如海颔首叫起道:“不必担忧……皇恩浩荡,准了十日休沐长假,倒是能歇一歇了。只是,也做不了甚么事……我身子骨无大事,蔷儿,家里可都准备好了?”
贾蔷笑道:“准备好了,搭棚结彩,到处都是大红囍字。该发放的请柬,也都发放完了。”
林如海摇头笑道:“再三叮嘱你,成亲要低调。结果一个郡王,一个皇后亲侄儿给你四处发请柬。便是寻常亲王都没这样高调,昨儿半山公他们还取笑为师,说让他们家里面好一阵兵荒马乱。”
贾蔷嘿嘿笑道:“原不是我让他们去的,是他们自己来帮忙,非要去的。”
梅姨娘在一旁笑道:“都说蔷哥儿孤傲,如今看来,也围下不少人呢。”
林如海笑了笑,又同贾蔷语重心长道:“国事艰难,春旱的省份又添了一个四川,民生不易,这个时候太过奢华张扬,不是好事。今儿是送妆的日子,前些时候已经陆陆续续将玉儿她娘的那份嫁妆提前送过去了。如今这边只留了六十四抬,也算不少了……”
“四川?”
贾蔷闻言脸色凝重起来,道:“先生,四川大旱,那可不大好办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如今又是长江枯水时节,船都不好入蜀,只能走陆路。不大妙啊……怪道先生累倒。”
林如海点了点头,又道:“是难办啊,不过,为师与皇上建言一策……”
将昨晚养心殿之策说了遍后,贾蔷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一时说不出话来。
天下那些大大小小的粮米商背后,哪个不是站着,或者就是士绅巨宦之族所开设?
天下士绅靠甚么去风花雪月吟诗作对逍遥快活?
靠甚么去兼并土地广纳奴仆?
说白了,就是收租,卖粮。
哪一次天灾,不是他们的一次集体狂欢?
林如海此计,就是要强行打断他们的狂欢,让他们要么丢脑袋,要么断财路。
哪一样,都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而天下士绅们知道此事,兔死狐悲之下,就可想而知,会对林如海怎样造谣攻讦了……
“蔷儿不必担心,为师所为,不止忠于王事,忠于社稷,更忠于天下黎庶百姓。褒贬自有春秋录,俯仰无愧天地心。一时之荣辱得失,不必放在心上。”
林如海安慰贾蔷道。
贾蔷点了点头,坚定道:“先生此策,可救百万百姓,天下自有公论!”
林如海笑道:“好了,这里没事了,你快家去忙罢。另外,还是要节俭简单些。你瞧瞧为师,明儿也起不来,陪你们来场大戏。”
梅姨娘为难道:“老爷,总不好委屈了姑娘。”
林如海摇头道:“不在这些,风光都是演与外人瞧的,日子过的好与坏,在天长地久。玉儿明白这一点,你也要明白。”
贾蔷嘿嘿笑道:“繁文缛节不必过多,不过排场嘛,还是讲一些的好。不是给外人看,我只给师妹看。”
林如海闻言,见黛玉一直红着脸低着头,也不言语,知道自家女儿还没到超脱这些的境界……
不由笑了笑,道:“随你,去罢。”
……
大明宫,养心殿。
隆安帝看完林如海的医案后,叹息一声,神情担忧。
韩彬见之,面色凝重道:“皇上,林大人他……”
隆安帝摇了摇头,道:“熬的太狠,身子骨原就不好,需要静养……可如今的朝局,如何离得开林爱卿?”
韩彬闻言心里一叹,知道隆安帝不肯放人静养,便缓缓道:“往后,臣多盯着些户部事罢。对了,皇上,明日臣等也要告假半日,去林府吃杯喜酒。臣还要早些去,林如海病成这样,如何接待宾客?林家又无甚近亲了,臣去帮着操持操持罢。”
隆安帝闻言面色舒缓了些,颔首笑道:“嗯,应有之理。另外,林爱卿一直未曾续弦,所以皇后那边派了一个女官去,代皇后行母事。”
韩彬闻言笑道:“皇后母仪天下,为世间妇人表率。如此慈恩,也在情理之中。”
隆安帝笑了笑,忽道:“皇后和朕的元辅都出面了,朕是不是也该表示表示?”
韩彬闻言,心头一动,看向隆安帝道:“皇上是说……宁国府那边?”
隆安帝“嗯”了声,道:“前儿朕将李暄寻来,告诉他不少御史上书弹劾他,身为一个皇子,却自降身份替一外臣行小厮跑腿的活计,坠了天家颜面。李暄素来顽劣惫赖,这一回却也认真的同朕上了一本,是给贾蔷表功的。除了历数贾蔷的功劳外,还将贾蔷的身世也翻出来晾了晾,言其何等孤零可怜,却始终心怀天下百姓,不计得失的效命王事……朕思量之,也有几分道理。所以,朕给他这个体面!”
1...468469470471472...6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