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林木儿
这马车,是没有车棚的敞篷车。坐的人多些。
林雨桐找的座位,一边是顶头,另一边四爷一座,也省的跟不相干的人挨着。
这场雨一下,路上有些泥泞,并不好走。马车要是陷到泥窝里,还得人下去将车给抬出来。
四爷身上的衣服,就溅了不少泥点子。
车上的女人还有两个,都是不用动的。但三郎也一副理所当然的姿态坐着没动。倒叫人不由的都斜眼看他。
到了晌午,还有一小半的路没走呢。
车上的人都拿出干粮,啃了起来。
四爷将篮子递给二郎,叫他先拿。四个鸡蛋一人一个,四块烙饼,一人一块。
林雨桐将自己的饼子分了大半给四爷,三郎却没吃他那一份,都给了二郎。
回头却问赶车的车夫,“路上就没有茶寮子吗?”
那车夫愣了愣就道:“茶寮子?有是有,就在前面不远。”
二郎机灵,就将饼子三两口赶紧吃完了。
所谓的茶寮子,就是一间草房,一个草棚子,两张桌子,几个条凳。
三郎招呼几人下去吃饭,四爷没动,“已经吃过了,不饿。你跟二哥去吃吧。”
其他人没去吃,等着倒是没有不耐烦,在这里歇脚正好能方便一下,或是讨一杯水喝。
四爷见四下无人,这才低声道:“到了县城,叫你大伯不用看在县尉的面上,特意的优待三郎。”
林雨桐不解的看四爷,“这个大伯……商人的市侩肯定是有一些的……”
“所以,我才叫你提醒他,贸然扒拉上去到底是福是祸还说不准呢?”四爷看了一眼在茶寮子里坐着喝茶的三郎,低声道。
“爷看出什么了?”林雨桐问道。
“三郎回门,去的是范家在镇子上的宅子。”四爷解释了一句。
没错,县城远,不可能当天去,当天就回。只能说明,范县尉不在县城,而在镇上。
可一个县的县尉,仅次于县太爷,没道理不在县衙待着,却偏偏在老家一呆就是数天。这不合常理。
“他不光在老家呆着,还请了整个顺平县的乡绅士子,大张旗鼓的开宴席。”四爷又解释了一句。
林雨桐点头,三郎跟范氏回门回来,将宴席的盛况说的十分清楚。
她心里一动,“这官员任职,不是不能回原籍吗?”
四爷点头,“我打听了,这位县尉,祖籍在河间,逃难来到青阳镇。到这里的时候,才八岁。被范家收养,继而招赘成了上门女婿。”
“啊!”林雨桐愕然,“这不是跟原籍差不多吗?”整个就是钻了空子了。
“在顺平县,这位县尉很有些根基。他此刻回了青阳镇,不是故意拿捏县令,就是这位县令的来头甚大,他招惹不起,主动退了一步。”四爷看了远处的三郎一眼,“要是拿捏顶头上司,这人就未免太跋扈,长久不了。要是县令来头大,就不是他想退就能退的。况且,打着庶女成亲的名头,聚集那么多有头有脸的人,这是跟县太爷示威呢。”
林雨桐明白了,哪里都有争权夺利。
貌似不起眼的小事,串联起来,却叫四爷将这县城的风云变幻看了个清楚明白。
“到了县城,再去打听打听,也好知道以后如何行事了。”四爷说着,就扶了林雨桐再次上了马车,因为马车上的人又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林雨桐坐在马车上,还在想四爷说的话。顺势而为,永远都是最聪明的办法。要科举,这第一关,就得从县令的手底下过。所以,跟县尉家莫名其妙的成了亲家,这是福是祸,到底还是说不清楚的。
马车上,二郎还在一边剔牙,“老四,你也太实诚了,出门了,还省什么啊?别看茶寮子小,吃食还不错,羊肉面,香!”
说着,还打了一个饱嗝。膻味叫人闻着难受。
四爷笑了一下没说话。只看了做饭的人指甲下的黑垢。就没胃口了。
三郎其实也没吃,要的那一份都给二郎了。
到了县城,四人就下车。先去铺子给林家大伯家买了东西,两斤猪肉,两封点心,有二郎跟着,想添点东西都不行。
大车店就在城门口,宽大的门,进进出出的马车。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指挥着车进车出呢。
“三哥。”林雨桐喊道。这少年就是林大伯的独子,林栓柱。比林雨桐大半岁。
林栓柱一扭头,见是林雨桐,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才笑道:“妞妞?没想到你来了。快进去。”然后跟四爷几个拱手打招呼。
一边热情的将人往里面让,一边招手叫伙计来替他。
林雨桐还是第一次见到古代的大车店。大门进马车,有一个宽大的院子。院墙四周,都是一圈的棚子,是为了放马车和货物的。再往里,就是一间间抱厦,门开着,可以看见里面就是两排大炕。两文钱就能在这里有一个铺位,凑活一夜。免费供应热水。要是要吃的,另外算钱。这对于大部分出门的人来说,当然是首先之地了。
沿着街道,是两层的小楼,这才是客栈。里面也分上房下房。也提供好点的酒菜。
今儿是亲戚上门,自然就不能在客栈里接待。林栓柱一路说笑着将人领进了只隔着一道墙的宅子,这才是自家住的地方。平时那通着的角门都锁着呢,只有自家人才有钥匙能打开。
别看店里宽敞,可自家住的,也就是个小四合院。正房三间带两厢。
“爹,娘,你们看谁来了?”林栓柱一进院子就喊道。
林济世正在院子里拿着竹竿打枣,听见儿子的喊声,一扭头,却见小侄女带着女婿笑盈盈的跟着身后,他就笑着放下竹竿,“你这丫头,成亲才几天就往城里跑。”说着,扭身喊道:“表妹,妞妞来了。”
林济世娶了林家老太太娘家的侄女,因此,一直就喊表妹。他从小在舅舅家长大,一直就这么叫,如今也改不了口了。也许是近亲的缘故,两人在生栓柱之前,生了四个孩子都没留住,所以,这个好容易养成了,就取名叫栓柱。
朱氏撩了帘子就里面出来,一面快步走的拉了林雨桐进屋。
林济世和栓柱请了四爷三个兄弟去堂屋说话,朱氏就拉了林雨桐朝内室去。走了一半又想起什么似得对栓柱道:“跟店里的厨房说一声,叫送一桌上好的席面来。”
栓柱应了一声。
林雨桐也不客气,跟朱氏往里面去。
这人不光是大伯母,还是表姑。自家那便宜老爹,到现在都不叫朱氏嫂子,而是叫表姐。可见打小一起长大的情分还是更重些。
“殷家有没有难为你?”朱氏说着,就给林雨桐取蜜饯肉干,递给她吃。
林雨桐摇摇头,朝外看了一眼,才低声道:“您和大伯,不用看着我的脸面,对那殷家的人,也不必多亲近。”
朱氏听这话中有话,就道:“可有什么说头?”
林雨桐这才将四爷在路上说的意思暗示给朱氏听。
朱氏点点头,然后就笑:“你这小脑袋瓜还想不出这样的道道来。只怕这回老爷子糊里糊涂,还真可能办了一件好事。你这女婿,是个有脑子的。我知道了,咱们小老百姓,远着些,敬着些,就成了。”
但吃饭的时候,礼数上一点也没马虎。席面也真是上等的。
这是给林雨桐和四爷做脸呢。
吃完饭,三郎就表示有事情要办,“二哥和四弟一起吧。”
有什么事情,是大晚上办的?
林济世也不问,笑着道:“也别在外面住,给你们留着门呢。”
四爷和林雨桐自然住在林家的厢房里,但是二郎和三郎,林家在客栈里给留了一间上房。
敛财人生[综] 第454章 寒门贵子(8)二更
寒门贵子(8)
临出门,林雨桐塞给四爷一个荷包,里面是金银豆子。以备不时之需。
谁知道三郎出去,是想干什么呢?
“放心,我会尽早回来。”四爷捏了捏林雨桐的手,才转身出门。
出了门,三郎就打趣四爷,“看不出来,四弟还是一个怜香惜玉的人。”这林氏长的也算是清秀,只是才十四五岁的样子,还青涩的很。他对这样的小丫头,暂时还没有兴趣。
二郎隐晦的撇撇嘴,若说起长相,自然是自家的媳妇容色最好了。老四这么迁就媳妇,说到底,还不是这媳妇娘家得力。林家两房,就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儿,看着林大伯对老四两口子的上心劲,就知道也是个得力的。这样的岳家,拔根毛,都比在自家得的多得多,要是自家的岳家条件也这样,自己也能殷勤的起来。天天给媳妇洗裹脚布也愿意。
四爷像是没听见一样,转移话题的问道:“打算去哪,要不叫辆车?”
县城里,谁的路都不熟。
三郎就干脆的道:“叫马车或是轿子都行。”
四爷扭头,对二郎道:“那就叫马车吧。”
马车的话,三个人都能坐下,轿子却只能一个人坐。难道叫自己和二郎跟着轿子跑?
结果,马车还得等,现成的只有驴车。
三郎无奈的点头,“那就它吧。”上了驴车,他才扬声对车夫道:“这县城里,哪里是找乐子的地方?我们就去那。”
车夫愣了愣,“有赌坊,妓、坊。只看少爷想去哪里找乐子了。”
三郎哈哈一笑,“男人嘛,自然先去妓、坊。”
四爷的手一顿,不知道这二世祖又想干什么。
到妓、坊办正事?还真是从来没有听闻过。
二郎有些结巴的道:“三……三弟啊,那地方……不能……不能去……被爷知道了,会被打死的。”
“咱们哥三个都不说,爷怎么会知道?”三郎说着,就看了一眼四爷,“你看老四多淡定。”
二郎看了四爷一眼,就不说话了。他眼里虽然忐忑,但更多的是兴奋。
“去最大的楼子。”三郎跟车夫吆喝道。
车夫响亮的应了一声,“宜春楼,您请好吧。”
宜春楼,三层的小楼,在这顺平县里,算是比较醒目的建筑。尤其是晚上,楼外面一排排的红灯笼,远远的就能看见。到了近前,一声声丝竹之声伴着娇俏的笑声,从楼里传出来。带着奢靡之气。
三人下了驴车,三郎付给了车夫一把钱。
二郎看着门口的姑娘,哈喇子差点流出来。自家的媳妇跟这些姑娘比起来,可真是提鞋都不配了。
三郎心里耻笑,这些出来卖的,哪里及得上良家女子有味道。只有没见过世面的,才会被这庸脂俗粉迷花了眼睛。女人一旦能用钱买,这个女人也就不值钱了。
就见三郎从怀里掏出一沓纸来,四爷借着昏暗的灯光瞄了一眼,就明白这家伙想干什么了。
图纸上的女人都穿着现代的内衣。
三郎是想将图纸卖给ji坊。
知道了他要干的事情,四爷对跟着三郎进去,就没兴趣了。“叫二哥陪着进去吧,我在外面,要是里面有什么不对,你就喊一声。省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三郎一愣,对四爷挑起大拇指,“谨慎!”这四郎可比二郎好用多了。他妈的,出来办事,老二的眼睛黏在女人身上下不来了。这ji坊,哪家都是有打手的,万一对方不愿意付银子,自己不能没有后手啊。老四在外面挺好。
“放心,三哥不会亏待你。”三郎拍了拍四爷的肩膀,才转身在两个姑娘的拉扯下,进了里面。
四爷嫌弃的掸了掸被三郎拍过的地方,才转身去了对面的小摊子上。这里坐着的都是随从小厮。都在等去里面寻欢作乐的主子。
但能带随从的,在这县里,都算是一号人物。听听这些下人们说话,总能得到点想要的。
四爷坐下,对面坐的是一位穿着皂衣的黑脸汉子。这应该是衙门的差役。
“看来只能跟官爷拼桌了。”四爷坐下,要了半斤酒,一碟子卤肉,一个肥肠,两个猪蹄。等菜上来,四爷就将菜往中间一推,“一个人喝酒怪闷的,咱兄弟俩搭个伴。”
伸手不打笑脸人。那人一想,自己身上也没什么可图的,就大方的将酒杯往过一推,“那就占兄弟的便宜了。”
四爷给对方倒了酒,两人就你一口,我一口的喝起来。
“兄弟是来办事的?”那人问道。
四爷点头,“不过是做个陪客。别人进里面逍遥去了,兄弟觉得在外面也还尚可。”
两人就这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开了。原来这人叫宋琦,就是县衙的一个差役。再往深了说,还真叫四爷给拉上了关系,“不知道宋兄的家可在宋家庄?”
宋琦点头,“咱们县,一半姓宋的,都是宋家庄的,一个族里的。”
四爷就笑,“那还真不算外人。我胞兄娶的就是宋家庄的姑娘。”
宋琦放下酒杯,“还有这事?”
两人一顿拉扯,把彼此的底子都给刨出来了。知根知底,又带着姻亲。说话也就更亲近了起来。
四爷这才问了县衙里的事,“我见县尉一直住在镇上。估摸着今年这秋税是不是要免了?要不然早该忙了,怎会如此清闲?”
“跟秋税无关。该交多少还得交。”宋琦低声道:“只是上面尿不到一个壶里。咱们这个老父母大人,听说来头大……”
四爷心道,果然如此。
他也就不再深问了,只倒了酒过去,两人都转移了话题。
半斤酒喝完,宋琦就起身告辞,“兄弟,哥哥先走了。回头再来县城,一定要来找哥哥。咱们还一块喝酒。”
“一定一定。”四爷起身,目送宋琦离开。
心道,这倒是一个应该结交的人。至少消息上,能灵通一些。
正想着,二郎从里面出来,满面红光。
“你知道老三一沓子画,卖了多少钱吗?”二郎的声音有些颤抖,“二百两!整整二百两!”说着,就竖起两根手指在四爷面前晃悠,“老三叫你进去,咱们哥三个在里面乐一乐。”
四爷心道,敢去窑、子,这事要是叫家里知道了,三郎没事,自己跟二郎可就成了罪魁祸首了。他以后爱来就来,但今儿不成。
于是,他低声道:“你小声些。怕别人不知道还是怎的?那么多银票,你还敢在这里过夜,丢了银票事小,被人谋财害命了事大。”
二郎打了一个哆嗦,瞬间醒过神来,紧张的左右看看,这才点头道:“我这就去叫老……老三去。”
四爷看着二郎的背影摇摇头。转脸,就见二郎和三郎急匆匆的往出走,这次两人出来的快了很多。
也不问价钱的上了一辆马车,赶紧往大车店赶。
“老四啊,得亏你提醒。”三郎舒了一口气,“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这他妈拿着这么多钱在里面,可不就是母鸡往黄鼠狼窝里钻吗?”他以前在夜店里失窃过,还差点被人绑架。所以,二郎转达了四郎的话,他一下子就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从布包里,拿了两个银锭子,分别给了二郎和四爷,“这事,咱们哥三知道就行了。别告诉家里,行不行?”
“卖画这事,叫老爷子知道了,心里更得难过了。说这个干嘛。”四爷就道。
反正,他在外面,只知道三郎卖画。就算将来问起来,他还是这话。
三郎一下子就笑了,“对!对对!就是卖画。”
本来上不得台面的事,叫四郎这么一说,完全就成了文雅的事了嘛。
二郎没多想,只要有银子赚,谁会多嘴多舌。他还盼着下次,三郎还带自己一起呢。
四爷回来的时候,身上带着酒气。
林雨桐伺候他梳洗完,门口就有店里的伙计拿了食盒进来,送的是酸辣汤,解酒的。
四爷却先直接去找了林济世,将三郎身上带着银子的事告诉了他,“多看顾点,要真是失窃了,就说不清楚了。”
关键是怕从宜春楼出来的时候,三个人被人给跟踪了。
林济世诧异的看了一眼四爷,老爷子这回还真是歪打正着了。殷家这小子,不显山不漏水的,却是个心思缜密的。
“我知道了。你安心睡吧。”林济世语气很柔和,“要真是谁都能在店里撒野,我这店也不会一开就将近二十年了。”
四爷这才告退。
躺在床上,他才将三郎卖内衣和情趣内衣的图纸的事说给林雨桐听。
“妓、坊?你进去了?”林雨桐瞬间就坐了起来。
四爷就笑,“行了!我没进去。在外面跟一个叫宋琦的衙役喝了半晚上的酒。”紧跟着,他就将话题转到宋琦身上。
林雨桐听了半天,迷迷糊糊的道:“那以后,四时八节的,也给宋家送一份礼过去。别弄的用人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
四爷心里就松了一口气,可算把这一茬事给岔开了。
“把你身上那十两银子,回去交给娘收着。”林雨桐又叮嘱了一句。这是唯一一个能解释的清来源的收入。
四爷就拍了拍林雨桐,“安心睡!我心里有数。”
敛财人生[综] 第455章 寒门贵子(9)三更
寒门贵子(9)
回青阳镇的马车,中午才走。林雨桐和四爷有半天的时间,在县城里逛逛。
两人直接去了离县学最近的那条街。书店,文玩字画店,大都是开在这里的。
一套史书,需要五十八俩银子。怪不得供养读书人,能叫人倾家荡产呢。还真是贵出了天际。
小伙子看两人穿着,也不像是买得起书的人。不过还是笑道:“这本书,是我们掌柜的好容易找回来的。当镇店之宝呢。保存的绝对没有问题。”
林雨桐就拿了一根小金条来,这才将那套书给买下来。
出了店门,林雨桐才赶紧将书给放回空间里。两人到县城的任务,也算是基本完成了。
到了大车店,吃了午饭,就打算动身往回走。
可三郎不打算坐来时坐的车,雇了一辆带车厢的马车。
林济世和朱氏的脸都黑了。不带车厢棚子,就是敞开的。男女坐在一辆车上,这也没事。可这如今,就只有那么一点空间,叫自家侄女跟两个大伯子挤在一起,哪怕女婿跟着,也不行。太不讲究了。
不是说着殷三郎是读书人吗?礼呢?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
自家本来是有马车的,就因为考虑到不能挤在一起,才没说叫马车送的话。结果呢?
朱氏就道:“我们有不少东西要带去家里,分开走吧。”说着,就见栓柱已经去叫人驾车了。
三郎和二郎这才上了雇好的马车,先走了。
二郎上了车就道:“这林家也真是的,既然有马车,昨天晚上为什么不叫他们家的马车送咱们一程。”
三郎就白了二郎一眼,“我都说要出门办事,人家自然得避嫌了。这不怨人家。这才是讲究些的人家的做法。”
二郎这才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林济世和朱氏也没什么东西要带,都是县城里的果子蜜饯点心,给老人带回去当零嘴的。又不占地方。
不用跟别人挤着,真是太好了。
两人在马车里靠着,还睡了一觉。有给林家带的东西,自然先去了林家。赶车的伙计,马车,都先在林家修整一夜,第二天才能回县城去。
陪着林老太太说了几句话,金氏就催着两人回去。“你家里也都等着呢。有功夫再来就是了。”
殷家的院子里,一片喜气盈盈。
“我就说,我们三郎有出息。你们瞧瞧,这白花花的二十两银子,可不都是三郎挣来的。”老太太乐呵呵的,对着众人道:“你们总说我偏着三郎,我能不偏着吗?你们谁给我挣过这么些银子来。还有这么些东西……”
给老太太的银簪子,给殷幼娘的银镯子。给梅氏还有她的一对双生女儿,一人一身衣服料子。给了钱氏和何氏一人一个银戒指,给了林雨桐和小何氏还有不在家的宋氏一人一对银耳坠。都是又细又薄的东西,不值什么钱,但就是挺会哄人的。
又给了三房的殷桃,殷杏,还有大房梅氏给殷家生的女儿殷娥,一人一朵头上簪的头花。
却独独没有给范氏。
“你这混小子,怎么没有给你媳妇的?”老太太笑道。
三郎看了范氏一眼,“给媳妇的最好,不能给您老人家看见。怕您跟小媳妇吃醋。”
老太太就哈哈大笑,范氏脸上这才带了笑意。
林雨桐和四爷吃了饭,就跟着殷老二和钱氏回了屋子。
四爷将十两银子给钱氏,“您收着。”
钱氏摇头,将银子给了林雨桐。林雨桐不接,“我们那屋,不安全。还是您收着吧。”
林雨桐那天回门回来就发现了,屋里有人进去过。这次,她就买了一把锁,屋子的门还是要锁的。
殷老二点点头,“孩子给,你就拿着。攒在哪不是攒啊。”说着,就小声问四爷,“你们哥三个,私下里分了不少?”
四爷也不细说,“都是一样的。见着了,就得分一份。至于他怎么弄银子的,我也不问,知道的多了,事就多了。”
殷老二这才诧异的看四爷,“你小子可算是开窍了。”
连着两天的晴天,地里能下去人了。
高粱,玉米,花生都能收了。
殷老二一边收拾农具,一边对老爷子道:“咱们也没多少地,人也够。叫四郎跟他媳妇去收嫁妆田里的庄稼吧。趁着天气好,得抓紧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