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林木儿
就是这么着,等把一切都处理好,手续走完,差不多也花了两个月的时候,阳历都四月份了。
而自家接手这个厂子的第一件事,便是请来了新闻媒体,做了一场秀,在市里规定的焚烧点,将兴华旧厂原来的积压食品,一把火烧了。
就强调一件事,我们只做放心的食品,从厂里出的食品,是自家敢拿回家叫自家的老人和孩子吃的食品。
秀了一场之后,麻烦上门了。
要债的来了。相关的原料企业,都来要债。
四爷跟这些单位,都签了供货合同。一年一续签,像是面粉厂,当然也喜欢这样的大客户。只要这边用货,他们就有钱赚。而之前欠的债,四爷承诺,分期付款,分三年还清。
只要肯还,这一点问题都没有。
把要债的打发了,下一步就轮到欠自家的那些厂子了。
像是瓷器厂,塑料厂、印刷厂这些,四爷也跟他们签合同。反正自家这边是需要各种的包装,你们给我们供货,我们也出钱,不会叫你们全拿货抵债,我们愿意每次支付你们八成的货款,另外扣除的两成,就是还了我们的债了。直到欠款还清,我们再全额支付你们货款。
这对人家来说,这不是要债,这是救命啊!没有谁不答应的。
至于跟自家没有这种合作可能的企业,四爷也尽力找中间的这个都能接受的点。大部分厂里,都有运输车,数量不等,而自家这边是资金紧张,买不起车。那么我们租用你们的车,然后你们的司机我们给开工资,油费包括中间处的故障的修理费,我们都可以承担。就是使用你们的车辆嘛,直到把我们的债务还清为止。
对于一厂和二厂,四爷不光用他们的车,还请他们制作丝带,包装用的丝带,各种的颜色的,还有垫在高档食盒里的丝绸,也需要那种拿的出手的方巾。你们拿这个来,我们花钱买都行。
本来是最难解决的三角债,在四爷手里赚了一圈之后,竟是盘活了一盘棋。便是对有些企业没益处,但这资源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比如那些司机,给了司机一个营生,那便是救了一个家庭。
那位江区长给姜有为打电话的时候就说:“当真是位能人。时势造英雄这话再对没有。市场的浪潮来了,不知变通的都得淹死,可像是因瑱这样的人在死气沉沉的环境里翻浪那叫跳脱,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这才是如鱼得水。”
言语里颇多的赞赏。
这事入了正轨,这又是端午节。绿豆糕和粽子是主打的产品。厂里还是按部就班的忙,而林雨桐和四爷,找了一个周末,带了老人和孩子,看这边新开的楼盘了。
如今拆的都拆了,原本的属于厂子的运转中心的地方,成了一个大坑。边上就是临时建起来的售楼部。一个个年纪在二三十岁的售楼小姐,穿着一水的黑色西装和一步裙,头发盘起,画着精致的妆容,见人就先客气的笑,“第一次来吗?想要看房吗?人口多的话,需要的面积也大的。我们的户型都不错,面积也是大小都有。像您家这么多的人口,看看这个户型如何?”
推荐的是下沉式庭院,一共两层,下沉式的庭院的下层像是半地下室,上下都是一百五十平的话,加起来就是三百平。进院子从斜坡拐下去是进门,院子里除了硬化的路面,大约还有二三十平的花园。门口的位置,横向的车位有两个,这都是赠送的。
只要装修的好,底下那一层除了采光稍微有点问题之外,其实还可以。
这种复式结构的,如果有电梯的话,放在要最顶楼也好,上面带着露台,虽然没有庭院,但是采光没问题。
这位售楼小姐却摇头:“如今市里,我敢说只我们一家有这种结构的房子。可我们没有顶层的复式结构,只有一楼这种下沉式的庭院。而且这是试水呢,只有两栋楼有这样结构的房子,加起来一共才八套,其他楼可都没有。”
那就是没得选了。
“多少钱啊?”老两口还觉得不错,尤其是做的模型,瞧着咋那么稀罕呢。
人家售楼小姐马上笑道:“地下一层是半价赠送的,一平米只要五百五,上面这一层,一平米一千一……”
话没完,老头拉着老太太扭身就走:这么贵!抢钱呢!
敛财人生[综] 1377.烟火人间(11)三合一
烟火人间(11)
林雨桐在心里迅速的算了一笔账, 地下室半送的价儿, 上面一百五十平是一千一的价格,加起来也就是二十四万七千五百。要是全款支付的,他们必然是有折扣的。哪怕是少个万儿八千的,也就是二十三万多点的样子,如今这价儿, 往后放放,连个放张床的小公寓都买不下来。
这是手里的钱不凑手, 要是凑手, 真该都买下来。一个孩子两套, 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那边老头和老太太出去了,几个孩子跟着扶着, 但四爷和林雨桐还是留下来,问了如果付全款的折扣如何。
这才是挖坑呢, 以如今的人消费观念来说,不见房子鬼买你的。又是首付又是贷款的,万一房子盖不成把我的钱砸进去怎么办?
对于如今的人来说, 买商品房的纯碎是脑子有坑的。
因此售楼部遇到的是开门红的生意,又是全款支付, 那边连忙给经理还是谁的打电话, 五分钟不到, 气喘吁吁的跑来一中年西装男, 跟林雨桐和四爷握手, 最后的按照九折计算的, 是二十二万两千五,最后连两千五的零头也抹了,收了二十二万。
如今支付是很麻烦的,这得一块去银行,四爷跟着这位西装男坐了他们的桑塔纳去银行了,林雨桐出去带着老头老太太和孩子又往回溜达。
把因大叔给心疼的:“你们就是作!我觉得单位里的房子就很好。二十二万买了个坑,别忘了你们还欠着银行的贷款呢。一边是借人家的钱盖厂房,一边是手里攥着钱却买房子。那债压在头上,心里不慌?”
这里面的道理跟老头老太太说不清楚,她就跟两人说:“您想啊,现在这厂子都经营不下去了,这个市场那个市场的,我们这一代,还有厂里分的房子住,到了因何和因唯她们身上,哪里来的房子?这又是一代人。将来成家,叫她们又安置在哪里?少不得以后的房子都是得自己买卖,买的人多了,地皮越来越紧了,那必然是越来越贵,房子的地段越来越偏僻。您寻思是不是这个道理。”
提起厂里的这个事,老头老太太就不说话了。这现状,也确实是叫人说不起话。
不说别的,就老两口身上的钱,如今也不是补贴儿女了,其实一大半都是借给以前的老伙计了。这个过来说借二十,家里实在是没有了。那个过来说借三十,说赶明儿儿子闺女给了,马上就还。不按时还的少,但有时儿女给上五十,就得拿二三十来还债,剩下的那一点撑不了几天又得过来借了。然后等着下次儿女再给,这债务就跟赶羊似的,永远在借钱与还钱之间转,日子过的闹心不闹心你说!
老太太就说:“你们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只在厂里,如今也在外面,见的人多了,认识的人身份不一样的,跟着学的见识和做派瞧着也不一样了。但咱过日子,还得图个踏实。我最不放心你的就是这一点。因瑱本就不是个本分的,这就得有人拉着缰绳,给他套上笼头,要不然得跟野马似的收不住。你呢,是向来随着他。他说什么便是什么。人家都怕媳妇管着儿子,在家里说不起话,啥啥都听儿子的。可到了我这儿,我是怕儿媳妇管不住儿子。所以,你也别好脾气的什么都挺他的,拢着些,拘着些,一辈子都别撒手,这才能安稳。”
这话说的,叫林雨桐怎么说。只得道:“看您说的,孩子都这么大了,我们也不敢胡乱的扑腾。再者说了,人家那些领导个个都火眼金睛的,银行那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咱们又是个人的厂子,要不是咱们的厂子值钱,人家才不会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借给咱们呢。他们心里比咱们掂量的还明白。况且,咱们做的是吃食的行当,便是没有节庆的盈利,便是平时赚的,咱们也是不亏的。那些小卖铺里的小面包小糕点的,孩子们都爱买了当早饭吃。还有那火锅底料,您不也专门从外面买回来,说是炖菜的时候放一点特别提味吗?还有咱们的卤肉卤蛋的成品包装,真空袋里的,开了袋直接切了盛盘就能吃,比火腿肠的销量还好。利润虽薄,但架不住细水长流。今年是没工夫了,等到明年,咱们把银行的账还了,我还想再吃进去一两个厂子。像是酱油醋味精鸡精,家家都少不了的东西,便是日子过的再难,厨房里也少不了这些物件。城东那老字号酱油厂,说起来历史都能追朔到前清,可那么好的东西,如今也都经营不下去了。经营一个百年老号是那么容易的?毁了怪可惜的。”
她一路上这么絮絮叨叨的,话题给偏的不知道跑哪去了。从酱油醋厂,说到酱菜厂豆制品加工厂,再说到挂面厂方便面厂,说哪些看着前景好,哪些拿到手里也做不成,把老两口的心思一会子就给带偏了。
几个孩子却在后面叽叽咕咕的,商量着新房子该怎么分。上下三百平的房子,是带了六个卧室三个厅四个卫生间一个厨房的,要是这么分的话,他们四个一人可以分一个卧室。
因唯着急的问:“那地方现在这才是个坑,什么时候能盖成住进去。”
住进去且远着呢。
“交房怕是得到明年年底,然后到了后年开春叫人给装修。咱们那面积大,只要赶在你们暑假里能装修好就不错了。新装修的房子也不能住人,咱们晾上半年,赶在后年年底或是大后年的年初搬进去,到时候再看,不过估摸着应该差不多吧。”
啊?!
这么说远着呢。
今年下半年因唯和因何都初三了,赶在高中前都搬不进去。孩子们的热情迅速就散了,感觉没盼头了。
但等四爷把购房合同之类的拿回来,老爷子还说,这都能在城中村买一条巷子了。
但是城中村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啊!
光是供暖一条,就不成。
就说去年冬天那一冷,老赖家住在自家以前住过的门房里,光是烧炭,就花了好几百。也就是如今两口子都有营生了,之前卖自家的卤肉,如今倒是不了。老赖这人也活泛,去年跑了一趟南边,见南边有卖串串的,这边还没有,就弄了个推车,在学校门口先是卖串串,这玩意孩子爱吃,也确实是赚了点钱。如今在纺织学院门口,盘了一家店,专做串串的营生。如今天气和暖了,在门口还支了摊子,卖起了羊肉串。前些日子还专门找林雨桐,问问配料的事。羊肉串就那么些东西,加上孜然,怎么烤都好吃。
于子不知道谁给做媒,说了个三厂的寡妇,没孩子。两人领证没领证的,也不知道,反正也没办喜事,两人就住到了一块。这寡妇帮着于子照看老人,于子呢,早上卖早点,什么豆浆包子的,然后就是赶夜市,凉菜啤酒炒面。他一个人在家也是自己做饭,稍微指点一下,知道怎么放作料,味儿就不会太差。他也不是不想弄个铺子,要借钱四爷肯定给借,他那不是不放心老人吗?夜里赶夜市的时候,家里的老人也就歇了,不要吃不要喝的,也不烦那女人。有人照看着就成。早上呢,老人还都没起,也不要吃早饭,他这边收摊子了,回去刚赶上伺候爹妈吃饭。白天都在家,老人要是上个厕所啥的,人家那女人也嫌弃。但是他在家的话,这女人也还好,需要她动手的不多。
他也看的开:“先这么搭伙过呗。她需要我管她吃饭穿衣,我呢,也需要个女人在家里帮着收拾洗洗涮涮,就是我出门了,也不怕我爹妈从床上摔下来了没人知道。各取所需吧。她要对我爹妈还过的去,那就能过。要是不耐烦了,她奔她的阳关道去,我再找便是。”
人到了这个岁数,就现实的很了。婚姻的实质,就变成了搭伙过日子。至于爱情之类的,那是个什么东西?!
以前关系也挺好的人,如今当然也不能说不好,只是四爷忙了,他们也都各自有各自的营生,不像是以前一个车间的,一整天的都在一块混。平时没事,是聚不到一块的。但是有个啥事,相互还是有个支应。
天慢慢热了,今年林雨桐还没给孩子们买换季的衣服呢,结果不用了,程开秀如今做服装生意,应该生意也还不错。几个孩子的衣服一人两身都送来了。不是什么特别好的,但对于中学生来说,也就行了。
来送衣服,林雨桐只有夸好的,还赶紧叫几个孩子进去试,看合身不合身。
程开秀就夸因何和因唯:“这俩倒是长的好身段,都是衣服架子。”
姑娘家慢慢的张开了,是好看了。
俩孩子都是穷日子过过来的,如今也不是对名牌很执着的样子,反正有的穿,穿着合身就行。老太太笑眯眯的,大儿媳妇这么着,好歹叫人面上瞧着好看些。就直夸孙女们穿上好看:“就这么穿吧。”
程开秀就跟老太太说:“想叫丽君她爸去南边,他在那边发货,我在家卖。顺便我们倒腾批发,往下面的县里批发……”
其实是想在服装批发市场再弄个门面。
老太太不是很乐意,一是一个人在外面叫人不放心,再一个,之前这边市场上的门面的钱还没给小儿子还呢,他们又折腾铺子,那这肯定是还想借钱。
程开秀一瞧老太太的样子,就不好说了。但是避开老太太,还是跟林雨桐提了:“跟我姐借五千,想从你们这里先倒腾五千,到了年底,就还你。”
都开口了,那这五千还是得借。林雨桐叫她一块去取钱,给了五千。
但这大人一忙,就顾不上孩子了,程开秀是城东一个铺子,城南一个铺子,两头的跑,偏因琦去了南边,家里连个搭手的都没有。心说叫老两口搬回去吧,可这小叔子家也忙,这边还四个孩子呢。
老太太就跟林雨桐商量:“叫丽君白天上这边吃饭。”
这个无所谓,添一双筷子而已。
中午林雨桐和四爷一般都不在家吃的。
在大人看来,就是一块吃饭嘛,也没事。但几个孩子心里还有些意见。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偶尔会跟四爷和林雨桐出门的时间一样,两人开车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
因缘就说:“丽君姐到家里来吃饭,我们有时候想在家里说话,都觉得不方便。”
再是一家子堂姐,但到底不是一家人。有时候说点自家的事,不好叫人家听见。
因果也说:“感觉有钱了还不如没钱的时候呢,没钱的时候至少妈一直在家,如今你们回来的多晚,我们都睡下了你们才回来。”
这确实是个问题了。孩子都希望爹妈在家的。尤其是妈妈,妈妈在家的感觉跟不在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林雨桐跟四爷对视了一眼,就保证说:“以后你们晚上放学回来,我指定在家呢。”
大不了减少出去应酬的时间。
因着孩子提出了意见,两人的时间就做出了调整。哪怕是四爷,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基本是最迟晚上九点就回来了。
对孩子们来说,天气一热,就证明半个学期这又晃悠过去了。
期中考试之后,学校召开家长会。家长会的时间定在晚上,照顾要上班的学生家长,时间是六点五十分,吃过晚饭的点。
她们现在是不上晚自习的,所以晚上就只家长去。
每个年级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还好,不会四个孩子一起开家长会,那才真是分身乏术。
四爷去了因何班里,桐桐去了因唯班里。
她到的不早不晚,差两分钟六点五十,但教室里基本都坐满了。因唯的个子高,林雨桐想着肯定在教室的末尾的空位上,结果过去一看,桌上摆上的试卷不是因唯的。
有一个厂子的人认识林雨桐,就叫了:“小林,你家因唯在前面。”
林雨桐这才觉得这一忙忽略孩子不少,也都没问过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座位在哪里也不清楚。她顺着人家的指点坐过去,位置是中间一组的第二排,很好的位置。
桌子上放着孩子的试卷,是因唯的。
上面是语文试卷,一百二十分的满分卷子,她答了一百零二分。数学好点,一百一。英语九十八分。只物理是一百分的满分卷子,她得了八十九。
整体还算可以吧。
要是英语的成绩再好点,这成绩就上来了。
同桌的家长人家把孩子的卷子翻的哗啦啦响,林雨桐一瞧,卷子成阶梯摆放,然后把每一科的成绩都露出来,语文115,数学120,英语119,物理100.
再看看人家当妈的穿着二厂的工作服,身上还带着炒葱花的味儿,但坐在那里的姿态真跟老太后似的,林雨桐:“……”谁叫人家孩子学的好呢。
林雨桐默默的把卷子归拢到一块,那边家长会就开了。
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先是拿着卷子,给家长讲解,每道题考的重点是什么,考试前怎么复习的,有多少人答对了多少人答错了。这里面估计听懂的不多,但还都拿着卷子看的认真听的认真。每课的老师都如此,林雨桐也看也听,也发现孩子的问题。
因唯的语文属于阅读量跟不上的,扣分主要扣在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上了。然后是数学,她的数学压轴题只得了两分,其他的都没错,扣分扣在最后,这不是孩子的问题,她把她学会的都答到了卷面上,剩下的就真是力有不殆了。这还是得进行拔高训练。至于英语,听力是失分点。到了物理,错基本都在实验部分。如今的学校是不给学生上手的机会的,老师课堂演示的实验都少,都是讲解,然后靠记忆。这里是没记准,出错了。但加强加强还是能跟上的。
讲完了卷子,然后就是念名字,每个孩子的单科排名和总分排名,都要念一遍。
因唯是全班第九,全级七十五名,成绩也不错。
而各科的第一,班级第一,年纪第一,便是因唯的同桌。
接下来家长讲话的时候,人家同桌的家长就站上去了。穿着磨损的不像样子的工装,脚上的鞋还带着补丁,但是说话的声音却高昂,站到这么多人前说话也不怯场:“我们孩子也不请家教,不上辅导班,也没人管学习,都是他自己学的……我跟他爸都忙,大部分是孩子还没出门呢我们就得出门,孩子都快睡下了,我们才回来。从来不要人管,特别的自觉……”
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散会之后,好些家长就私下里说:看看人家孩子,自家的孩子怎么了怎么了之类的。
四爷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但两人回去也从不说孩子,孩子问了,他们就说挺好的。
但没想到第二天孩子放学哭丧着脸,为啥的?
原来是那位班级第一的家长,找老师反映情况了。说了,他们家的孩子学习好,同桌也要个学习差不多的,第一名跟第二名坐着,这才能相互促进学习。找个学习不好的,要是老问问题,还耽搁自家孩子的学习时间。
如今这座位,不是按照高矮个和视力的程度综合考虑排的。而是按照成绩的好坏,自己挑座位。谁考第一,谁就能可着全班挑座位,以此类推,越是名次朝前的孩子,这个选择就越大。倒数第一就没的选,空了哪里坐哪里。
老师觉得这是促进,但对孩子们来说,还挺伤人的。
尤其是像因唯这么大的孩子,人家第一名不跟她坐了,气的孩子在家哭。
但这其实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就你爸你妈现在给你攒的这些底子,那孩子学的再好,除非有特别惊人的才华,否则他奋斗一辈子都没你的高。那要这么说,弘晖非得跟状元郎比才华才能做皇帝吗?
就不是这么一个事对吧?!
但如今跟孩子说这么现实的问题,显然是不合适的。
林雨桐还专门去了一趟学校,找人家老师单独说了。又给人家老师送了礼,四爷晚上还专门请了学校的校长、主任,包括各科的老师,去了酒店吃了一顿,又挨个把人家老师送回家,赠送了礼券。
结果因唯的座位调到正中间的第三排,叫第一名跟第三名坐了,因唯跟第二名坐同桌。
可跟第二名坐同桌了,人家第二名是个姑娘,人家小姑娘也不喜欢跟因唯一块。下课总找前面坐着的第一名和第三名说话讨论题。倒是第三名的小少年坐在因唯前面,爱跟因唯说话。于是,私下里又调换座位,因唯跟第三名坐了。行吧!老师也不管。
林雨桐也没觉得因唯的性格有什么问题,那么问题只能出在这孩子本身的长相和打扮上了。孩子个子高,营养跟的上,也发育的好。外面穿什么其实林雨桐没太给讲究,但孩子里面的衣服,林雨桐是相当讲究的,如今很多姑娘家穿的都是那种背心式的胸罩,松松垮垮的。自家的孩子不是,里面穿的有型,加上身条好,衣服又合身,一星期里的衣服不带重样的,可大部分孩子如今还是校服校服的,校服穿一周,周末洗了,周一再穿。这就显得她跟别人不一样。跟男孩子的人缘好了,小姑娘们就不待见。
成长的烦恼吧。
这个家长也解决不了啊!好在因唯在班里的朋友少,但是不缺玩伴,家里有同龄的姐姐,和小一点的妹妹,还有一个同龄的堂姐,一个同龄的表姐,两个姑姑家的表姐跟她也不差多少,周末也常一起玩。不算是孤单。
相比起因唯,因何性情温顺又不张扬,替别人想的多,虽然成绩不突出,但在班里的人缘却很好。还当了个劳动委员。
这个劳动委员常被因唯嘲讽,认为自家姐姐是傻,那是值日干的多,人家才选的。
可踏实本就是个极好的品质。
如今没有说羡慕班里谁家有钱之类的,都是看谁学的好。这也是大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缘故。有钱,大多数人看来,那就是暴发户。暴发户人家瞧不上的,认为钱是走了大运赚来了,可这好运不能跟着人一辈子。什么能跟着人一辈子?那便是知识学问。只要学到肚子里,将来就不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