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巡房:将军,解战袍!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福多多
慕容千觞抬起手,撑在了自己的腮下,他真的好想好想云初。
他真是动过很想干脆就抛开一切,回京城带着云初离开的念头,天下之大,还有什么地方是他们不能容身的呢?
但是这样的生活可能吗?且不说他能不能忍受住良心的谴责,光是云初的身体就受不了颠沛流离,她会迅速的衰弱下去。
他想要云初一直安康幸福,如果他这么做了,云初又怎么能熬的下去?
离开了那些用全力和富贵堆砌起来的东西,公主就不是公主了。云初或许不会在乎公主的身份,但是她的身体在乎啊,即便现在这样养尊处优着,她还动不动就发病,如果真的跟着他走了,她能活多久?
放弃复仇?和云初一直在一起?父亲和祖父的在天之灵会怎么看他?
这么多年的努力算是做什么的?
这一切的思绪纠缠在慕容千觞的心头,让他的心底渐渐的发寒,变冷。
不光是祖父,父亲,还有三位叔叔,还有婶婶,他的同族兄弟,他们都死了,只有他活下来了。当然京城之中那个不成器的二叔根本就不能算。他之所以一直容忍他,想的就是有一天或许他会反叛,到时候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二叔一家,慕容家剩下的人没几个了,在他还能照顾二叔的时候,就尽力的多对他好点吧。他劝说过叫他离开京城,找一个地方隐居,但是慕容喜不肯,既然他话说到了,那就不再赘述了。
不管慕容喜对慕容千觞有什么要求,他基本都会照办,就算是俸禄,他都会拿给二叔一家使用。
在慕容千觞看来,那个长乐侯慕容府迟早都是要被查封的,给谁住都是一样,二叔喜欢住,就让他住好了。
抚远大将军的军队他是一定要接手的,他需要手里有兵马。
两年的时间已经不算长了,现在接手西北夔州的驻军刚刚好。
但是怎么接手就要好好的想想了。
按照肃帝的意思,他带着五千精兵,忽然围住抚远将军在夔州的府邸,让抚远将军来一个措手不及,在夔州就下了他的兵权,将他遣送回京。
但是接到了师兄的书信之后,慕容千觞的心底另外有了打算。
他叫来一个亲信,和他低语了几句,那亲信马上领命出去。
他不准备再继续朝夔州进发了,而是派人秘密的监视抚远将军府,如果师兄估算的不错的话,多则一个月,少则半个月,抚远将军府必然有异动。
师兄的信上说的不多,不过慕容千觞自己也有脑子,他虽然征战在外,但是对京城的事情也并非一点都不知道。
太子现在等于被囚禁了,师兄能叫他耽搁一下行程,可以看着肃帝死,那就说明皇后有异动,不然肃帝也不会让自己先行去下了抚远大将军的兵权。
慕容千觞想了想,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他藏匿的太深了,到现在皇后并不知道他的动向,所以,他似乎应该去一下周边的城镇。
只要他在夔州附近出现的消息传到皇后或者抚远将军的耳朵里,他们必定会有所警惕,只怕动作还会更快一点。
所以,云初,对不起,再等一等我可好?他一边起身慢悠悠的朝墨云走去,一边默默的扭头看向了京城的方向。
他一定会回去娶她,但是不是现在,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如果能借假别人的手杀掉肃帝,或许他与云初之间的隔阂会少一层。
慕容千觞是这样想的,虽然他也知道有点自欺欺人,但是谁能告诉他一个更好的办法?
假借皇后的手除掉肃帝,他就等于报了一个仇了,既没有违背自己的誓言,又没亲自动手,不会伤及云初的情感。但是肃帝除掉之后,就是云初的父亲,到时候他又该怎么办?
本宫巡房:将军,解战袍! 第366章 皇家要掐架
第366章 皇家要掐架
慕容千觞翻身上马,慢悠悠的朝城镇的方向走去。
这一夜,他喝了很多的酒,以为靠着酒精的麻醉就能忘记很多事情,只想着快乐的东西,但是酒入愁肠,愁上加愁,他想起了一片血色,想起了他是踏着亲人的尸体才活到现在,想起了云初,想的他整个心,又皱,又痛。
慕容千觞在近邻夔州的镇子路面的消息果然很快就传入了抚远大将军的耳朵里。
抚远大将军还在和他的小妾们玩你猜我是谁的游戏,府中谋士跑了过来,抚远大将军蒙着眼一把将谋士给抱住,嘴撅着就要朝谋士的脸上亲过去,骇的谋士一把将大将军的脸推到了一边,“将军!别玩儿了!大事不好了!”
卧槽,扫兴,一抱抱了个大男人,抚远将军马上拉下了眼罩,落下了脸,“什么事情啊。”他明明要和几个娇滴滴的小妾玩,谁要和这个瘪嘴的谋士一起玩儿啊。
“大将军,发现了慕容将军的行踪了!”谋士急忙说道。
艾玛!一听这个话,抚远将军顿时一蹦三丈高,还真被他老妹给说着了!他的皇帝小舅子这是嫌弃他在西北过的安逸啊,慕容千觞明明应该在越州平乱才是,现在忽然出现在夔州的附近,那就是说他的皇帝小舅子要来解除他的兵权了!
太子被所谓“禁足……”也禁了快四个月了,这特么还是禁足吗?这特么是圈禁啊!
自己那暴脾气的老妹儿又弄死了大舅子的两个娈童,这是势不两立的节奏啊。
抚远大将军思前想后的,越想越不对劲,马上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了一封信去了京城,五天之后,他收到了老妹的回信,反了吧,趁着你外甥还是太子,打着肃清妖道的旗号,打回京城,推举你外甥登基,这样大家才能再过安生日子。
大将军想来想去,去球,还真是这么一个理,他怎么说给他皇帝小舅子镇守边关也这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慕容千觞那个毛头小子说来就来招呼都不打一声,他一出现在夔州附近,害得他连玩猜猜我是谁这样的游戏都不安心了,这日子没法过了!他堂堂抚远大将军的兵权哪里是那么容易被下的!慕容千觞那毛头小子在他面前算是个蛋啊!
既然小舅子你不仁,别怪你大舅哥我不义!
抚远大将军被自己的老妹儿给说动了,反正这种事情,只要是皇帝起了头了,你动与不动都是一个死,你看看,现在来慕容千觞那小子都秘密来了夔州了,摆明就是来收他的兵权了。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老妹儿说的对,趁现在他外甥还是太子,再加上陛下宠爱妖道,在民间声誉不好,现在起兵就是最佳的时机了。
他一边派人严密监视慕容千觞,只要他进入夔州城,格杀勿论。
抚远将军一边按照着急自己的亲信人马。
当初真的是老妹儿深谋远虑啊。
是皇后让他将抚远将军府从京城迁到了夔州,所以他现在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如果说他的家眷现在都在京城的话,那他还真要动动脑筋,怎么把家里人先从京城弄出来。
不过起兵逼宫这种事情,他知,他老妹儿知就可以了,家里人越少知道越好。
抚远将军当下就找来自己的夫人,说自己要去京城述职,让她好好的看好家中众人,这段时间就不要外出什么的,免得遇到什么危险。
他是说的相当隐晦,也不知道他的夫人听懂了没有。
八万大军他不能都带,人多眼杂的,行进起来也不利索,所以他只带了三万人马,连夜从夔州出发,和慕容千觞的做法一样,他的大军也是趁着黑天才赶路,走的都是僻静的小路。
慕容千觞排在夔州的探子日夜监视着抚远将军府,一件抚远将军秘密的出府,就知道来事情了。
他马上将这消息告诉了夔州地界外面的慕容千觞。
慕容千觞接到信报的时候,眼底寒光凛冽,看来他或许不用再等两年,肃帝的日子也快要到头了。
抚远将军前脚从夔州离开,慕容千觞就带了一千人快马赶到了夔州,在当夜,他就带着圣旨直接进入了抚远将军府。
肃帝给他两道圣旨,一道是给抚远大将军看的,一道是给他的家眷们看的,慕容千觞带来的就是给家眷看的那道圣旨。肃帝也知道抚远将军府不在京城这是一个错招,所以在下旨解除抚远将军军职的同时也要求他的家眷即刻启程,迁回京城。
当时肃帝写圣旨的时候,还是的多少照顾了一点他大舅哥的情绪,所以要他搬家的那道圣旨写的还是比较婉转的。毕竟他大舅哥在边关这么多年,真的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那道圣旨之中显示表彰了抚远将军一家人为国镇守边关的举动,接着就说皇后想念的紧,在京城准备了一处府邸,要让大家迁回京城修养,顺便多陪陪皇后。
说什么迁回京城,实际上就是要将他们全部都软禁起来。
但是抚远将军已经离开夔州,走的时候也没和夫人言明,抚远将军的夫人一接到这样的圣旨还真的是以为这是皇后娘娘让肃帝写的,她就没多想什么,还热情的款待了慕容千觞。
慕容千觞唇角的笑意带着一丝冷绝,他谢绝了将军夫人的款待只是说皇命在身,不敢多做停留,让夫人带着将军府众随他一起上路。
将军夫人这才觉得有点奇怪,即便是要搬家也要给人一口喘息的机会吧。这慕容将军看起来很急的样子。
她想送信给抚远将军问问,但是信还没出将军府就已经被拦截下来了。
“夫人陛下的圣旨里面说的清楚。”慕容千觞寒声对将军夫人说道,“要即刻启程。难道夫人不明白这即刻启程是什么意思吗?若是夫人想抗旨不遵,那末将就回京如实禀告。”
将军夫人并不知道自己送出去的信已经被拦截掉了,见慕容千觞拿圣旨说事,她心里也没了主意,只能召集全家老小,只带了随身的细软,其他的东西等以后慢慢再说。就这样,慕容千觞在抚远将军离开夔州的第三天清晨“保护……”着抚远大将军的家眷踏上了回京的路。
本宫巡房:将军,解战袍! 第367章 谁接旨,谁嫁(1)
第367章 谁接旨,谁嫁(1)
慕容千觞的时间拿捏的很准,就不紧不慢的跟在抚远大将军兵马的后面。
他手里握着的是一张王牌。
他素来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人,又有哪一个带着菩萨心肠?
即便抚远将军再怎么小心翼翼,总是要过江夏的。在路上,他可以挑选小路来走,避人耳目,但是到了过江的时候他总不能叫自己的军队沉在水里神不知鬼不觉的过去吧。他已经很小心了,在距离江夏还有一段路程的下游过江。
若是在江夏城,三万兵马过江也就是两三天的事情,但是在下游的小镇子上,三万兵马过江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么多人渡江,江夏郡守要是还没发现,那他就是瞎子一个。
江夏乃是南北要冲之地,他知道之前慕容千觞带着五千兵马渡江北上,就是直接从江夏城用最快的速度走的。而现在回来的不是慕容千觞却是抚远大将军,还偷偷摸摸的从下游走,江夏郡守即便再傻也猜到京城要出事了。
他急的一夜没睡,思前想后还是修书两封,一封直达天听,送去肃帝的面前,一封是写给秦王殿下的。
他家的庶女如今是在公主府当女官的,说来说去,他还是和秦王府扯上了点关系,抚远将军是太子的舅舅,如今秘密的过江,是为了什么事情?他用脚指头想也想到了。
太子说的好听是被禁足,实际上就是被囚禁了,下一任的太子人选多半就是秦王府,这个时候他不赶紧示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抚远将军在这个时候入京能有什么好事?
好在抚远将军是选在下游过江的,耽搁了不少时间,他的密报快马加鞭,在抚远将军的兵马刚刚过江不久,就已经抵达了京城。
这几天肃帝心里有事,慕容千觞的密报也已经抵京,奏折之中说的是他到夔州的时候,抚远将军已经悄悄的带着三万兵马不知去向了。所以他能带回了抚远将军的家眷。只是慕容千觞已经决意借刀杀人了,所以他的奏报晚了好几天几乎是和江夏郡守的奏折同时到达的。他既要撇清自己,又不想给肃帝太多准备的时间。
肃帝一看几乎同时到的两个密报心底就跟开了锅一样!
好你个大舅哥,这是准备行动了吗?
江夏郡守留了心眼,他只是在奏折上询问陛下,是不是抚远将军要回京啊,怎么他看到了抚远将军带着兵马过江,还不从江夏走呢?打小报告,江夏郡守也算是打的比较艺术了。
肃帝哪里会等抚远大将军杀进京城才做事。他直接下令御林军同时兵分两路,一路去太子东宫,一路去凤仪宫,他也亲自跟着御林军一起杀气腾腾的进了凤仪宫,哪里知道一入凤仪宫,他就傻眼了,皇后早就不在凤仪宫之中了,那个坐在皇后位置上瑟瑟发抖,打扮的和皇后一模一样的人是一个宫女。
“好!真的好!”肃帝气的吹胡子瞪眼,一拍凤仪宫之中的柱子,他的皇后玩起心眼来还真的不少啊,居然先来了一个金蝉脱壳。不用说了,他在这里找不到皇后,那么派去太子东宫的人也就一定会扑一个空。
他的皇后不光和他玩起了金蝉脱壳,还玩了一手暗渡陈仓。
都到了这种地步了,肃帝也不需要顾及什么了。
他当下就直接下旨,废除皇后的封号,降为庶民,同时废除太子。
他又将秦王以及其他两王召入皇宫,当着他们的面将太子东宫的印鉴交给了秦王,随后再发一圣旨,将后宫的管辖权全部交到了熙妃的手中,并濯升熙妃为皇贵妃。
熙妃娘娘正在云霞宫里装病了,晋升的圣旨一到,她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肃帝是怕她过的太安逸还是怎么了?在这个破烂的时候升她做皇贵妃?这乱七八糟的后宫她怎么管?
怎么管都是得罪人。
熙妃娘娘很郁闷,但是秦王却是眉飞色舞的。
他是猜到他很可能不用起兵就能当了太子,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简直要感谢前皇后和前太子如此不遗余力的“努力……”才将他顺利的推到了这个位置上。
不过,当务之急不是开心啊,而是想办法怎么拦住抚远将军!
皇帝废除皇后的圣旨一出,京城哗然,皇家要开掐啊,那些明哲保身的贵胄之家现在开始动脑子了,能躲就躲吧。皇家的人开掐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都说天子震怒是要血流成河的,现在肃帝就已经是气的头发根都竖起来了。
他下旨,让慕容千觞用最快的速度回京勤王,同时下令距离京城最近的凉州刺史阻挡住抚远将军大军的脚步。他当初让慕容千觞将骁骑营暂时留在越州的地界,为的是掩人耳目,现在他觉得有点搬石头打自己的脚了。
好在凉州刺史手里有不少兵马,那老小子算是听话的,不然他也不会将人放在那个位置上了。
凉州刺史是领旨了,但是人家抚远将军也不傻啊,他压根就没从凉州走,走的是沧州,沧州刺史是他的发小,手里的两万兵马也一并借给了抚远将军,抚远将军从沧州过来人马非但没有少,反而多了出来。
这都不算是闹心的,更闹心的还有。
皇后秘密的跑了,带着太子殿下,肃帝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简直比他还要冷血。
不管怎么样,他还多少顾及一点家眷,他那个儿子跑的干脆彻底,将自己的家眷全数都留在东宫之中,一个没带,肃帝将自己的儿媳妇,孙子,孙女囚禁在诏狱之中,肚子里面的气一点都没减少反而蹭蹭的朝上蹿。
肃帝本来想着的是,你这个臭小子敢逼宫,老子砍你全家!你的媳妇,儿子,女儿全数都杀,一个不留。
但是太子出城之后居然联合了一众书生,联名讨伐肃帝,还扬言要破坏承天台的工程,他们写了一个万民书,陈列了肃帝的昏庸,重妖道,悖伦常,黑心,冷血,不顾百姓死活花巨资承建承天台,要不是承天台附近有御林军看守,那才搭建了一点点的承天台顾及已经毁在这帮人手里了。
本宫巡房:将军,解战袍! 第368章 谁接旨,谁嫁(2)
第368章 谁接旨,谁嫁(2)
皇后当了那么多年的中宫之主,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已经起事了,那就闹一个大的,她将那些她能联络的所有人,能煽动的所有人都煽动起来,要求肃帝退位,要求肃清肃帝身边那妖言惑众的妖道。
皇后以为自己很了解肃帝,他这个人有点小心眼,吃过儿子的亏,太子的位置不会那么轻易的给出去,只要他退位,自己的儿子顶着废太子的位置被扶正那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哪里知道皇后娘娘这一次真的揣摩错了肃帝的心意,肃帝这一次非常爽快。直接将太子的印鉴都交给了秦王,并且下了诏书,改立秦王殿下为太子。
肃帝也是恶心他们,你们恶心我恶心的够够的,就不让我恶心一下你们吗?
就算他退位,那位置也是给秦王,你们一个前皇后,一个前太子,除非你们动手来抢,不光要灭了他,还要灭了秦王全家,否则光是他死了也没有卵用,秦王会继位登基。
肃帝的那脑子现在已经被金丹弄的有点偏离正常途径了。如果是往常,他的确不会那么轻易将收回的太子之位再给出去,但是现在他的脑子里面十分的偏激,你要闹,我陪着你,我一个人不行,要闹拉着大家一起下水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肃帝现在搅和来搅和去的,搅和的都是自己的儿子和亲人。
不过皇后也是真的恶心到他了,尤其是当他知道皇后带着人要拆他的承天台的时候,气的肃帝是饭也吃不下去了。
他去将博望侯找来,命他不论花多大的代价都要保住承天台。
成仙之路他是要走下去的!
博望侯不急不慢,“陛下,臣的儿子还没媳妇呢。”他又提了一下这件事情。
之前肃帝为了叫他出钱,说是答应要考虑一下,一考虑考虑了这么久,现在局势这么复杂,他原本是想劝说自己的儿子,再等等看,云初是秦王的女儿,也就是现任太子之女,一旦真的被前太子重新上位了,云初多半是要跟着现在的太子一起倒霉的。这个时候风家出头将云初求娶回来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但是风无尘却是一口认定这场仗,肃帝不会输,他的运程虽然在衰落,但是没有完全结束,秦王府也不会输,这个时候才是对秦王示好的最佳时机。这场仗一败涂地的将是太子。
得了儿子如此的肯定,博望侯就再度给陛下提及了此事。
肃帝一听,这博望侯也有意思啊,这个时候要是聪明点的,都会对前太子,现太子两个皇子敬而远之,静静的看结果就好了,无论是谁胜,对那些袖手旁观的人都不会有很大的记恨,反而是对在这种时刻站到自己对里面去的人心怀仇恨。博望侯府素来都是低调,不愿意参与任何皇家的争斗的,但是这一次却如此的旗帜鲜明。
不过也好,他们求娶云初,就是坚定的站在现任太子这一边,站在现任太子这一边就是站在自己这一边。总比倒戈去帮前太子要强。
现在他已经升了熙妃为皇贵妃了,下一步就是皇后,楚家他的交代也够了,这个时候升熙妃,楚家也不会帮皇后的,楚家没那么傻。
所以,将云初指婚给风家也不是不可以。
他看了博望侯好久,这才命人传旨。
赐婚云初的圣旨一出,大家真的觉得肃帝现在是不是被自己的老婆和儿子给气傻了?都什么节骨眼了,还有闲心去管自己孙女的婚事?
但是有明白事的人却是看得出来,风家这次是摆明立场要支持现任太子。
这下大家就更要擦亮眼睛等着看结果。
前太子现在很是占上风啊,抚远将军一路过来,领着五万大军,京中的御林军加近卫军不过八千人,还有五千是在城外的,加上凉州刺史巴巴的送来的兵马,驻守京城的连三万人都不足。
前皇后还策动了很多他们家族的人出来游说,已经有附近的郡守似乎有向前太子投诚的意思。
还有很多人,即便接到圣旨也是磨磨蹭蹭的,他们也不想趟这个浑水,只等局势明朗之后再看。
当指婚的圣旨到了公主府的时候,云初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没晕过去。
这是什么情况?她好端端的坐在家里,只等着京城之乱早点结束,却没想到等来这么一个结果!
慕容千觞呢?他不说要求娶自己的吗?
之前她与楚麒的婚约只是口头上的,而且楚麒年纪还小,所以她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儿,除了楚麒小朋友自己的一厢情愿,云初觉得自己对楚麒就好象是对弟弟和好哥们一样的。
她是想熬着,等到了将来她的父亲登基了,寻个理由解除了这桩婚事就好。
哪里知道现在半路杀出一个风无尘,这是打麻将截胡啊!
她虽然不厌烦风无尘,但是她现在心底已经有了慕容千觞,叫她嫁给别人,她真的有点接受不了。
公主不肯接圣旨。
传旨的公公一而再,再而三的要将圣旨愣是塞进公主的手里,但是公主就是傲着不肯收。
这可急坏了传旨的太监,他传了一辈子的圣旨,没见过哪一个敢和昌平公主一样的不肯接旨。
这边磨磨蹭蹭的拉锯,惊动了已经是太子的秦王,太子带着太子妃,亲自将圣旨迎下,还给了传旨的公公好多打赏,这才将人好生的给送走了。
“月儿,你这是闹什么脾气啊!”太子在一边急的搓手,他这个女儿虽然天天胡闹,但是在大事上从没糊涂过,怎么现在就糊涂了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