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医神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林源宋小萌方千金
“小弟弟?”林源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这个姜文茹倒是一点也不认生,张口就是小弟弟,这称呼是不是有些彪悍。
虽然心中苦笑,林源还是急忙道:“切磋不敢当,有时间一定多多向姜师姐请教。”
稍微客套了几句,林源就起身告辞,毕竟是初次见面,他也莫不清楚汤兴平和姜文茹的脾性,也不好当着侯老爷子的面开口,这一次就算是先认识一下,有了这一次的认识,他再见汤兴平就容易多了。
“小姜,小林要去藏书阁,你不是总嚷嚷着要去看看吧,今天我就破例允许你进去看看。”侯老爷子笑着道。
“谢谢老爷子。”姜文茹急忙道谢,边上的汤兴平则讶异的看了一眼林源,很是有些吃惊,侯家的藏书阁汤兴平自然知道,平常是很少让外人进去的,即便是汤兴平也只进去过两三次。
姜文茹并不是第一次来侯家了,早就想去侯家的藏书阁看看,侯老爷子都没有答应过,没想到这一次竟然同意了,最让汤兴平吃惊的是看样子林源好像可以随意进出藏书阁。
等到林源和姜文茹一起走远,汤兴平这才道:“老候,看上去你对这个小家伙很是器重啊。”
“人都说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但是这句话到现在已经不适应了。”侯老爷子微微一叹道:“特别是我们这种杏林世家,早已经过气了,未来还是这些年轻人的。”
汤兴平听过微微沉吟,然后恍然大悟,不得不说侯老爷子确实很有见地。
中国自古就有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之说,上千年来,朝代更替,改朝换代,帝王不知道换了多少,但是很多豪门家族却依旧屹立不倒,最典型的就是孔圣家族,几乎绵延千年,在历朝历代都被人尊敬。
侯家等几个杏林世家也是差不多,绵延数百年,即便是当初的大风波也没有让这些大豪门大世家消失殆尽,因为什么,正是因为这些世家手中掌握的资源。
放在古代,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得起书,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是豪门世家出身,这些人一旦进入朝堂,大多数自然首先以家族利益为重,历朝历代的帝王对这些世家是即忌惮又仰仗,其实真要算起来,帝王家族也不过是最大的豪门世家。
但是到了现在,全民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能上得起学,都能学习到知识,这几大世家手中掌握的东西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世家想要绵延,也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了,这其实和中医的现状是一样的,都需要改革。
国内的行情毕竟不比国外,即便是国外,各大财团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没有顶尖的科技,不去创新,即便是偌大的豪门也会走向灭亡,侯老爷子年纪大了,他现在其实就是再给自己的家族找后路,侯继成是侯家看好的一代,侯老爷子之所以对林源这么和蔼,其实也是看中林源的潜力,帮着侯继成铺路。
在以前,侯老爷子把藏书阁看的很重,然而自从侯继成拿着从林源手中得到的仙姑打老儿丹丹方之后,侯老爷子的心态就变了,那么珍贵的丹方林源都毫不犹豫的公布,他们侯家要是依旧把那些古董当宝贝珍藏起来,那么就真的距离灭亡不远了。
知识贵在交流,只有交流才有创新,人类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正是因为创新,因为进步,清朝之所以走向没落,正是因为闭关锁国......
“你之所以迟迟没有答应把名额给小姜,就是因为这个林源?”汤兴平笑问道。
“是啊。”侯老爷子点了点头道:“我们两个是老交情了,也没什么隐瞒的,不过我知道小姜心高气傲,却也没有贸然答应林源,就让他们两个去协商吧。”
汤兴平微微一笑,自己这个女弟子确实心高气傲,目空一切,年纪轻轻医术不错,在同龄人中算是很优秀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三十二岁了还没有找到婆家,这是汤兴平的一块心病,这一次林源要是真的能够挫一挫姜文茹的锐气,也未尝不是好事。
侯老爷子也汤兴平说话的时候,林源已经带着姜文茹进了藏书阁,藏书阁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书,正是林源之前看了一半的。
姜文茹跟着林源进了藏书阁,也不搭理林源,自顾在里面转悠了起来,林源的名字她确实听说过,不过却不以为然,觉得林源无非就是运气好,得到了王博渊等人的赏识,她要不是女孩子,现在绝对比林源名气大。
姜文茹心高气傲,跟着汤兴平这几年也着实见过不少名家,甚至还见过谢志坤,只不过她女孩子的身份让很多人都不重视,即便是见识到她的医术,不少人都会叹息摇头:“可惜了,要是小姜是个男孩子,将来必然是一代国手。”
姜文茹就很是生气,女孩子怎么了,现在什么年代?难道女孩子就不能成为国手?
转了一圈,姜文茹也找了一本书走到书桌边上,林源此时正在书桌边上看书,手中拿着笔还在一边写着都系,姜文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眼睛就睁大了。
林源手中拿着的是一本手抄本,姜文茹看了一眼,认出是一代名家葛洪的医案,林源此时拿着笔竟然在边上写着医案中的不足之处个改良之方......
葛洪那是什么人,一代天师,道家的传奇人物,虽然在杏林界没有张仲景那么大的名气,却也是有名的医药学家,他留下的医案岂是随随便便可以改良的......
圣医神针 第562章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下午晚饭的时候,是林源和侯继成姜文茹三个人一起,姜文茹毕竟才三十岁出头,还很年轻,而且还是单身,自然不好经常和一群老头子在一起。
侯继成对姜文茹很殷切,林源隐隐看出,侯继成应该对姜文茹有点意思,而且看汤兴平和侯老爷子的意思,也有撮合两人的意味在里面。姜文茹是汤兴平的得意弟子,侯继成又是侯家年青一代中的领军人物,两个人要是能结合,也算是一桩好姻缘。
这一次吃饭倒是没有去元江饭店,而是一家档次中等的饭馆,饭馆装修的很别致,有些复古,进了饭店,里面的布局也和古风,有些类似于清代时期的酒楼,饭店总共三层,除了应急电梯在隐蔽的地方之外,平常客人上下楼,走的也是木质的楼梯。
饭馆的名字叫风波酒家,门口有着一副对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风波。
看着饭店门口的对联,林源微微一笑道:“这家饭店很有意思,这个对联也很有意思啊。”
侯继成点头道:“确实很有意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风波,简直就是一语双关。”
林源点头,这一语双关,你可以理解成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就有争权夺利,这个也算是风波,你也可以理解成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风波酒家,看得出这家老板很有野望,要是这个酒楼真的能够开到全国各地,那可真成了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风波了。
三个人进了门,一位穿着对襟上衣的服务员就迎了上来,服务员带着小帽,肩膀上还搭了一条毛巾,点头哈腰:“欢迎几位贵客上门,几位是要大厅呢还是要雅间呢。”
林源看了对方一眼,对方的打扮还真是以前店小二的打扮,在如今这个闹市,这家店老板能想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经营莫属,也算是别具匠心了。
“我们已经订了包间,就在五帝阁。”侯继成笑着道。
“五帝阁的贵客三位了。”店小二吆喝一声,笑呵呵的在前面带楼,侯继成笑着向林源和姜文茹解释:“这家饭店的饭菜还是不错的,包间也比较有意思,五帝阁、先秦阁,文心阁......五帝阁是三皇五帝的意思......”
五帝阁算是这个比较好的包间,在三楼,林源和侯继成姜文茹一遍跟着服务员往上走,一边打量着饭店的格局,上了二楼,二楼楼梯正对着的是一个非常宽大的屏风,屏风上面没有任何画面,而是一张洁白的宣纸,宣纸上面有着一些人的题词和签名。
侯继成解释道:“这是这一家饭点的特sè,前来的客人都可以在上面题词签名,也可以赋诗作画,要是写的东西被店老板看中,还可以免单。”
“几位贵客要不要上去签个名或者写几句话?”店小二笑着问道。
“过去看看。”林源觉得很有意思,这个布局倒像是以前的那种状元阁,任由文人墨客题词作诗,倘若真的有人将来高中,原本一文不名的题词自然就变的炙手可热。
现今社会自然不存在什么状元,能来这种饭点吃饭的也不可能有身份太过尊贵的客人,毕竟这儿的档次也就是三星级的标准,不过这个创意却不错,现在社会也有人喜欢装bī,舞文弄墨,来了这里发一下sāo还是不错的。
此时屏风面前也站了几个人,林源三人上前,偌大的屏风上面此时只有一小部分地方有着签名和题词,其中最显眼的则是一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句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行路难》里面的诗句,很是有名,是当时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时写的,意思是实现自己理想的那一天终会到老,自己总有大展宏图的一天,这句诗是比较乐观的诗句,对前途充满了信心,但是仔细看却又有些酸楚。
事实上李白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重用,最终郁郁寡欢,一生和酒作伴,与诗为舞,一生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现今社会有很多人都喜欢这首诗,特别是处在低谷的一些人,总是把这句诗挂在嘴边,意喻自己也有大展宏图的一天。
这句诗并不稀罕,但是林源此时的目光却仅仅的盯着这句诗,这句诗是用毛笔写的,一句诗写的很是不错,字迹浑厚,很有底蕴,已经隐隐有了大家之风。
林源自己也爱好书法,而且和徐青峰也认识,在书法的造诣并不低,单从字迹看,写这句诗的书法功底很是不错。
林源看到了这句诗,侯继成和姜文茹自然也看到了,好东西是个人都会欣赏,这么好的字在这个屏风上自然是很显然的,毕竟大多数人的字也只是随手涂鸦,这就好比一群歪瓜裂枣中突然出现一位绝世美女,想不引起人的注意都难。
“这一行字不错啊。”侯继成呵呵一笑道:“小二,这是谁写的?”
“昨天来的一位客人,这幅字写的很不错,老板也很喜欢。”小二呵呵笑道,同时催促:“几位要不要也写点东西?”
“可惜了。”侯继成还没答话,林源却深深的叹了口气,语气有些落寞。
“林老弟,可惜什么?”侯继成不解的问道。
“没什么,我们上去吃饭吧。”林源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
“急什么,林老弟你的字写得不错,也顺便写几个字吧。”侯继成呵呵笑道,他是见过林源的字的,林源的字比起这句诗的主人还要qiáng上不少。
“我就不献丑了。”林源笑着摇头。
“没事,可以不留名的。”店小二在边上道。
“不会是写得难看不敢见人吧?”姜文茹哼道,她是不怎么喜欢侯继成,也不怎么喜欢林源的,事实上姜文茹这种天之骄女是目空一切的,估计没几个男人能够入了她的眼。
这种傲气十足的女人,林源也有些不喜欢,不过他看出侯继成对姜文茹有意思,侯继成想要追求到姜文茹,就必须压一压姜文茹的傲气,想到这里,林源微微一笑道:“那就麻烦准备一下笔墨。”
“好的。”店小二应了一声,急忙去准备笔墨,事实上笔墨就在不远处,店小二端着走了过来,林源挑了一支毛笔,沾了一点墨汁,沉吟了一下,在洁白的屏风上面写下了一句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林源写一个字,侯继成念一个字,等到林源写完,侯继成禁不住赞道:“好字。”
看着林源的字,边上的几个人也微微有些侧目,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写得一手毛笔字,即便是姜文茹目高于顶,此时也不禁有些意外,林源的这几个字写得确实很不错。
林源选的这首诗也是著名的诗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当时刘禹锡也是遭到了重贬,遇到了当时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很是喂刘禹锡不值,刘禹锡反而用这句诗劝慰白居易,意思是我虽然遭受了重贬,但是后继者大有人在,自己并不孤独......
论语境,这句诗和李白的那句诗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自己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一个则是在困苦中不是锐气,意志并不消沉,在林源看来,后一句的意境甚至还要比前一句更加豁达。
毕竟前一句李白的诗句说的只是自己,刘禹锡这句则是后有来者,后继有人,即便是自己万劫不复,只要后有来者,那么也不枉世上走一遭。
特别是后一句,病树前头万木春,枯萎的病树前面依旧有千千万万欣欣向荣的树木,同时也可以理解,即便是枯树也有逢春的一天。
“这位先生好字。”店小二也笑着道:“我看这个字比起昨天那位客人的还要好,今天几位贵客免单是一定的。”
“呵呵,走吧,上去吃饭。”林源微微一笑,就和侯继成姜文茹向着楼上走去,刚才他写字主要是不忿姜文茹的嘲讽,免单倒是其次,今晚这顿是侯继成请客,侯继成可不差这一顿饭钱。
几个人在包间坐定,侯继成这才笑问道:“林老弟,刚才你看着前面的那句诗摇头道可惜,又写了刘禹锡的名句,究竟是什么意思?”
林源没想到侯继成还记着刚才的事情,笑着道:“也没什么别的意思,刚才的那句诗,看上去意味十足,写字的人也对前途充满了希望,很是乐观,但是字里行间却又有着哀愁和绝望,如果我没看错,对方的诗句并不是暗指前途,而是暗指自己的身体。”
“身体?”侯继成一愣。
“那句诗可以理解为对方现在处境不好,正在低谷,但是却不气馁,这个低谷可以是境遇,也可以是身体,从字面上看,对方年纪不大,应该四十多岁,他的那句诗并不是说境遇,而是说他的身体,他应该有病在身,但是他却不认命,觉得自己一定可以战胜病魔......”
“真的假的?”侯继成嘴巴大张,林源从短短的一句诗中就看出那么多?
姜文茹也有些不信,她自己的医术并不差,都没看出什么,林源难道就比她厉害那么多?
圣医神针 第563章 廖老板
纵是不愿意相信,姜文茹和候继成也不得不信,毕竟他们两人都是中医,也知道中医的一些事情,从一个人的气sè判断出一个人的健康情况纵然很正常,但是从一个人的字或者画看出一个人的健康情况也并不是不可能。
古代就有不少流传下来的记载和类似的说法,要知道一个人的字或者画往往也guàn注着一个人的jīng气神。
这一点从林源之前从徐青峰的字画就判断出徐青峰身患重症是一样的。当时林源也只是从唐宗元手中第一次见到徐青峰的字画,就判断出徐青峰身患顽疾,当时唐宗元还有些不信,事实却证明林源判断无误。
虽然知道这样的手段,但是姜文茹和候继成却是第一次遇到,说实话心中真的很是震撼,姜文茹心中甚至有些怀疑,怀疑林源是不是故意乱说。
当然这一次的事情毕竟和徐青峰不同,毕竟当初唐宗元是认识徐青峰的儿子的,可以立刻求证,然而这一次哪一句诗究竟是什么人所写却不可而止,候继成和姜文茹也没办法求证。
这儿也只是饭店,前来这儿吃饭的人来来往往,有的人经常来,有的人来一次或许就不会来了,有的人是东江本地人,有的人却是外地的。
再说,候继成河姜文茹也不可能为了这么一件事去tiáo查那句诗是什么人写的,不过是吃饭途中的一个笑料河谈资,没必要太过较真。
林源几个人在包间吃着饭,这会儿二楼的屏风前面却已经站了好几个人,其中一人四十多岁,身材魁梧,面容肃穆,他的边上站着一位五十岁出头的胖子,胖子大腹便便,脸上带着笑意,此时两人都看着林源所写的那句诗。
“顾先生,这句诗如何?”微胖的中年人轻声问道。
“很好,非常好。”顾銮明缓缓开口道:“笔走龙蛇,这个字写的非常好,jīng气神俱在,最主要的是他写出了这句诗的jīng髓。”
“怎么说?”中年人问道,中年人正是这家饭店的老板,名叫廖华,他虽然一位懂字,不过却只是了解一些皮毛,本身书法却不行,不过他却非常喜欢书法,饭店的这个创意也正是他的注意。
一方面,这个创意确实不错,可以吸引一部分顾客的好奇,再一个,即便是大海里面捞针,每天前来这儿吃饭的人那么多,总会遇到一两位字写的不错的,这不,今天就遇到了一位高人。
廖华喜欢书法,身边更是收藏了不少近代书法名家河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眼前这句诗的字迹甚至比起他收藏的常兴扬的字还要好上几分。
常兴扬那可是全国有名的书法大家,是东江省的名人,论名气一点也不比徐青峰差,常兴扬的字那是不少国家领导人都喜欢的,甚至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国际友人。
当然,廖华也只是看出这个字比起常兴扬的字也不遑多让,但是究竟好在哪里,他却不是很清楚。
顾銮明微微一笑,指着屏风上面的字道:“你看这句诗,写的诗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明面上是说,虽然边上有沉舟,但是沉舟边上依旧有着无数的船只过往,并没有被沉舟吓住,生病枯荣的树木前面依旧有着无数的树木欣欣向荣……”
廖华笑着道:“这是刘禹锡在权威字迹的好友白居易河自己,虽然自己一时落寞,但是依旧有后来人,志同道合的人不会因为他刘禹锡遭到重贬就惧怕……”
“是啊。”顾銮明淡淡一笑,然后长叹一声道:“这句诗和我前面的那句诗交相辉映,虽然都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都是在给自己大气,但是意境却不一样,特别是这句诗对方竟然写出了诗句中的那种意境,字和诗非常的配,了不起啊。”
“听说这句诗是一个年轻人写的。”廖华道。
“那就更了不起了。”顾銮明微微一笑道:“真的很想见一见这个年轻人,他这是有着劝慰我的意思。”
“劝慰?”廖华有些不明白,奇怪的看了顾銮明一眼。
这也是林源不在这儿,要不然绝对会吃惊,这个顾銮明了不得的,不仅仅字写的不错,而且眼力更是了得,竟然看出了他这句诗中的意味。
顾銮明说的不错,林源写这句诗确实有着劝慰顾銮明的意思,他虽然不认识顾銮明,也不知道顾銮明能不能看到,但是却也下意识的写了这句诗。
正如顾銮明所说,这两句诗虽然都是乐观的,积极向上,自我安慰的诗句,但是意境却不一样,顾銮明才四十岁出头,出身豪门,有着大好的前途,如今却患了重症,这对他的打击非常大。
世上那个人不惜命,越是有钱人越惜命,像顾銮明,出生就含着金钥匙,一生富贵,这么好的日子他怎么舍得?
顾銮明写李白的这句诗,并不是因为境遇,而是因为身体,他希望自己可以康复,可以再一次健康的或者,正如诗句中所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希望他也有这么一天。
虽然顾銮明这么想,但是他对自己的病情却没有信心,诗句是不错,但是字里行间却没有多少自信。
而林源写刘禹锡的名句也正是你劝慰顾銮明,世上生老病死任何人都逃避不过,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总归都有一死,但是因为有着后来人,活着只要有意义,纵然一死,也了无遗憾,其实就是权威顾銮明看开一些。
要知道很多病症之所以可怕,并不是因为病可怕,而是因为人脆弱。这就好比癌症,很多人没有检查出癌症之间,甚至生龙活虎,整天jīng力充沛,一旦发病,被检查出来,立马就垮掉了,不出十天半月就一命呜呼,难道癌症真的就那么可怕?
纵观全球,治愈癌症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但是大多数的癌症患者之所以能够康复,乐观的心态占据了一半甚至一大半的因素。
同样拿徐青峰举例子,徐青峰同样是癌症,但是最终却痊愈了,难道真的就是因为林源医术厉害?
林源的治疗固然替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徐青峰的乐观又何尝不是重要的因素呢,也正是因为徐青峰看透生死,乐观面对,这才在林源的治疗下最终痊愈。
林源虽然不知道顾銮明究竟是什么病,但是劝慰顾銮明看开总是有害无益,顾銮明能写出那样的诗句,自然也是明白人,真要是看到了,或许会有所看开。
“顾先生要是想见对方我这就去请他。”廖华笑着道:“对方现在还正在饭店吃饭呢。”
“呵呵,罢了。”顾銮明摆了摆手,要是以前,这样厉害的年轻人他自然是要见一见的,只是现在他却没有这个心情,很多事明白是一回事,但是真的看开却又是一回事,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够真的看开呢?
“顾先生不愿意见,我可是要见一见的。”廖华呵呵一笑,向着远处招了招手,一位年轻的店小二走了过来:“老板。”
“给我去拿一瓶上好的茅台,和我去一趟五帝阁。”
店小二应了一声,急忙去准备,不多会儿就端着一瓶酒走了上来,廖华向顾銮明招呼一声,这才背着手向五帝阁走去。
林源几个人正在说笑,突然包间的们被人敲了敲,一位胖子迈步走了进来,胖子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店小二,店小二的端着一瓶酒。
进了门,廖华就笑呵呵的自我介绍:“鄙人是风波酒楼的老板,看了先生的字,很是喜欢,特意备了一瓶酒前来拜访,希望先生不要嫌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