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明朝当国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斤顶

    听起来这个封赏很丰厚,但是实际的执行起来却出了叉子,在开国之初,军队在将功劳报上去之后,兵部还要派出核查官员来到实地对立功的当事人进行亲自核查,这还不算,核查的官员还要对当时军中的士兵和将领一一咨询核对,甚至还会对俘虏进行审讯,若有杀良冒功或是虚报战功者一律处以重罚,这也是为什么开国之初朱元璋徐达蓝玉等开国大将能带领大明铁骑横扫中原,将不可一世的蒙古鞑子从中原赶回了蒙古的原因。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大明的这套战功核查制度却出了问题,兵部核查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兵部的官员们对九边军队报上来的战功一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就同意了,而九边的军队的军纪也慢慢**起来,杀良冒功虚报战功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到了后期虚报战功这种事情甚至成了一种公开的规则。

    就比如今天的杨峰缴获的这两千多枚女真鞑子的首级,按理说这应该全都是杨峰所部立下的功劳,可到了孙承宗这里却要将战功分出一大半给在场的诸位辽东将领。战功已经变成了一种排排坐分果果的游戏,试问这样的制度又如何让下面的将士们心服口服,又如何能让他们鼓起勇气努力杀敌呢?

    难道孙承宗身为两朝帝师不知道这里面的弊端吗?不是的,孙承宗比谁都明白这样做的坏处,可身在局中的他没有办法挑战这些已经延续了近百年的陋习,如果他试图改变这一切那就是在跟辽东十数万,乃至整个大明上百万的军队将领做对,这个后果别说是他了,哪怕是皇帝亲自来了都要掂量掂量。

    看着念到名字的将领们喜笑颜开的神情,杨峰只觉得心里堵的慌。在他看来潜规则这玩意从古自今各行各业都有,正所谓存在即合理,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潜规则已经危害到了军队的战斗力乃至国家的安危的话,那么这样的潜规则就演变成了一颗毒瘤,必须要切除掉,否则一个不好整个国家就会为此而崩溃甚至灭亡。

    等到分发完首级后众人是皆大欢喜,而心里有些不爽的杨峰则是找了个借口回到了军营睡觉了。

    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当杨峰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一阵清晰的鼓声将他给吵醒了,这个鼓声不仅格外清晰而且节奏还非常急促。一听到这个鼓声杨峰浑身打了个激灵,这可是俗称的聚将鼓,若是不能按时赶到那可是要受军规处罚的,他立即从床上跳了起来,他只用了不到五分钟便穿戴好了衣服,匆匆洗漱完毕后随手拿起宝剑便跨上了战马朝着督师府策马而去。

    当杨峰匆匆赶到督师府时,发现不少将领们也是匆匆赶来,不少人甚至盔甲歪斜,很显然这个聚将鼓对他们来说也很是突然。

    就在快要进入督师府的时候杨峰看到了赵率教也匆匆赶来,他赶紧快步上前几步走到他的身边问道:赵大人,往日督臣大人都是这么召集众将的么?

    怎么可能!赵率教眼里还布满了血丝,很显然他昨夜也是没怎么睡好,他苦笑道:若是经常这么聚将的话谁受得了啊,除非是突发紧急情况,否则督臣大人都会提前告知的。

    是这样啊。杨峰缓缓点了点头。

    走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迟早回来的。赵率教拍了拍杨峰的肩膀率先大步走了进去。

    当杨峰夹杂在众将的身后进入大堂依次落座后,一身绯色官服的孙承宗这才在两名护卫的拥簇下来到了大堂的首座上坐了下来。

    今天孙承宗的怀中亲自抱着天子御赐的尚方宝剑,在他们的身后几名侍卫还分别举着太子少师兵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辽东督师等棋牌相继进来,看到这样的情景这里众人哪里不知道今天肯定是出了大事,一时间大堂的气氛立即变得格外的严肃。

    诸位!

    孙承宗神情肃然的说道:今日凌晨寅时,本督师收到兵备佥事袁崇焕大人送来的急报。后金鞑子的二贝勒阿敏已然率本部一万两千人马将大凌河堡团团包围了起来,并封锁了大凌河堡对外的一切联络,袁崇焕一共派出了六波人马出来求援,最后只有一波信使能突围出来,是以本官今日召见诸位,是想问问诸位有何退敌良策。

    大堂里众将大都脸上呈现出疑惑之色,赵率教上前一步大声道:督师大人,末将有一事不明。大凌河堡本身便驻扎有八千兵马守卫,前几日袁大人又带去了两千兵马驰援周大人,如此一来大凌河堡便有了一万兵马。即便是阿敏的镶蓝旗再能打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大凌河堡,袁大人为何会如此急匆匆的派人求援?

    是啊!

    众将们也面露疑惑之色,自古守城一方天生就比攻城的一方要占优势,大凌河堡城高墙深,以一万守军来防守已经是绰绰有余,只要守军上下一心,就凭阿敏那一万两千人马怎么可能能轻易攻下大凌河堡,至于这么匆匆的派人来求援吗。

    看到众将脸上的抑或之色,孙承宗却是神情凝重的说:按理说仅凭阿敏的镶蓝旗确实很难在短时间内拿下大凌河堡,但是昨天夜里咱们的夜不收紧急传来了消息,代善被咱们击败后并没有退回义州,而是往大凌河堡方向去了。

    轰

    孙承宗的话音刚落,大堂里便开始喧哗起来,众人的脸上也不复刚才的轻松,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之色。如果刚才他们说只凭着阿敏的一万两千兵马肯定不能在短时间内攻下大凌河堡的话,如果再加上代善率领的一万多正红旗的话那就很难说了,虽然代善的正红旗昨天刚被杨峰打败,但没有人会怀疑他们的战斗力,搞不好大凌河堡真的会被他拿下来。

    赵率教郑重的说道:督臣,若是代善这个贼酋的正红旗也加入到围攻大凌河堡当中,恐怕大凌河堡真的支撑不了多久,咱们应当早日发援兵前去驰援才是啊。

    众将也点了点头,孙承宗来到辽东后,积极构筑了右屯大凌河堡锦州大兴堡塔山松山和杏山等一系列城池,形成了锦宁防线,这些防线环环相扣,既相互守望驰援也可以单独坚守,大凌河则是这条防线里处于最前沿的一环,若是大凌河堡被后金攻破的话锦宁防线便不再完整,而大凌河堡也将成为后金鞑子插入锦宁防线的一颗钉子,后金大军随时可以向明军发动进攻,这样一来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女真人的手里里。

    孙承宗也点了点头:诸位的担忧本官明白,若是杨参将没来之前咱们的兵力确实有点捉襟见肘,现在咱们确实是可以抽调出一支人马去驰援大凌河了,诸位有谁愿意去驰援大凌河堡啊?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做声,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大家都不傻,谁也不愿意离开安全的锦州城跑到野外去面对后金的兵马,那可是提着脑袋跟鞑子玩命啊。

    看到大群人竟然没人愿意去,孙承宗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怎么,没人愿意去么?

    杨峰打量了一下四周,看到众将全都低下了头心中不禁暗叹,这就是号称大明最精锐的辽东边军么?竟然也如此畏敌,大明还有希望么?正好,你们不去那哥自己去好了,他正要站起来,却看到一个人影抢先站了起来朗声道:督臣,末将愿率本部四千骑兵往大凌河堡解围!

    好!赵大人威武!

    赵大人不愧是勇冠三军的虎将,果然是勇气可嘉。看到终于有人站了出来,后面的众人立刻纷纷夸奖起来。

    看到赵率教站了出来,孙承宗原本难看的脸色好看了许多,他点了点头拿起了一根令箭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

    这时,有一个人影也站了起来,督臣,末将也愿意率领本部人马与赵大人一通前往大凌河堡救援。

    众人定眼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孙承宗也有些意外的说:杨参将,你部昨日刚到锦州,必然是鞍马劳顿,本官怎人心派你部前往大凌河堡救援?

    站出来的人自然就是杨峰,只见他摇头道:督臣明鉴,为国杀贼乃是咱们大明军人的本份。况且末将以为鞑子素来狡诈。鞑子如此大张旗鼓的围攻大凌河堡,安知不是鞑子围点打援之策,况且赵大人所部都是骑兵,若是中了鞑子的埋伏起步糟糕,所以末将以为赵大人若是跟末将本部人马一起出动必然可以震慑鞑子,令其不敢轻举妄动。

    嗯!

    孙承宗面露沉思之色,杨峰的话确实很有道理,若是后金鞑子围城是假,在半路设伏围歼援军是真,那么赵率教的这四千骑兵可就真的危险了。而杨峰的军队战斗力众人昨天已经见识过了,由他一同前往的话至少在安全性上也多了许多。

    想到这里,孙承宗终于下了决定,他拿起了两根令箭向赵率教和杨峰扔了过去沉声道:杨参将言之有理,那本官便下令你与赵总兵一同各率本部兵马驰援大凌河堡,待到大凌河堡之围解除后再返回锦州。

    末将领命!杨峰和赵率教各自接过令箭,朝着孙承宗齐齐单膝下跪行了个军礼,这才站了起来一起大步走出了督师府。

    杨峰和赵率教出了督师府,立即各自回到了军营点齐了各自的兵马开始拔寨起营,杨峰的六千多军士三千辅兵以及赵率教的四千骑兵一共一万三千人马浩浩荡荡的出了锦州城朝着大凌河堡而去。

    一万三千多大军出城的动静可不小,浩浩荡荡的人马排出了好几里地。

    而这一次的行军由于有了赵率教的四千骑兵通行,杨峰感到跟前些日子比起来可是轻松了许多,队伍刚出城赵率教便派出了数百骑兵往四周撒了出去,时间不长流水般的情报便传了回来,哪个方向安全哪个方向有后金的探哨他们很快便一清二楚,不禁让杨峰感叹这个时代的骑兵简直就是后世的机动部队加侦察营的合体啊。




第二百一十九章 探哨VS夜不收
    锦州距离大凌河堡只有六十多里,就在杨峰和赵率教拔寨起营的时候,战况失利的代善已经率领正红旗剩下的一万四千多人马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来到了大凌河堡外,跟已经将大凌河堡包围起来的阿敏的镶蓝旗会和。

    天启五年九月十六日阴天

    往日里漫天的阳光都被乌云给遮住,在这样的天气里人的心情也会变得有些阴沉,当阿敏在大帐里看到连续赶了一天一夜路的代善时嘴巴几乎能塞进去一个鸭蛋。

    以往的代善总是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不管是行军作战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很注重自己的仪表,不管是胡子还是服饰都会打理得很干净,但是今天的代善形象却非常的糟糕。原本整洁的胡子就那么卷成了一团,往日里被他视为宝贝的努尔哈赤钦赐的盔甲上全都布满了尘土,代善的眼里更是布满了一道道明显的血丝。

    大贝勒,你你们怎么会变成这样?大汗不是让你们去攻打锦州的吗,怎么来这里了?迎上去的阿敏吃惊的看着自己的堂兄,他又看了看代善的身后,代善的大儿子岳托梅勒章京阿克敦,蒙古科尔科部落的两位台吉古尔布什和莾果尔等一众将领,这些人一个个跟代善一样模样狼狈,神情更是憔悴。

    看着阿敏惊讶的神情,代善几个人只觉得有些羞愤欲死,恨不得地上有个裂缝好钻进去。不过他们也知道打败仗的事情迟早要暴露的,现在不说更丢人。

    长叹了口气,代善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这才没好气的说:岳托,你给阿敏说说吧。

    是的,阿玛。岳托无奈的将昨天打了败仗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才说到:我们和阿玛认为这个亏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这次我们到这里来是打算和您兵合一处把大凌河堡拿下来,以抱昨日之仇。

    是这样啊。

    阿敏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他虽然性子有些鲁莽,但可不笨。在他年幼的时候,他的亲生父亲,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和他的哥哥因谋叛努尔哈赤,哥哥阿尔通阿和弟弟扎萨克图被杀,父亲则是被囚禁致死,要不是努尔哈赤生怕杀人太多遭人非议,恐怕他也得步哥哥弟弟的后尘。

    不过后来努尔哈赤为了聚拢人心,封了阿敏为古英巴图鲁和硕贝勒并参与国政,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把他父亲的镶蓝旗也交给了阿敏来统领,从表面上看努尔哈赤对他这个侄子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但只有阿敏才明白在女真八旗里他的镶蓝旗实力是最弱的,若不是有一众当年他父亲留下来的那些忠心的老部下支持他,恐怕他的镶蓝旗早就被人吞并了。

    女真人从白山黑水里杀了出来,讲究的是实力为尊的一套,你的实力强别人就会尊重你,你没有实力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坨屎。所以阿敏对于自己的镶蓝旗向来看得比命根子还重要,现在看到代善竟然要来跟自分一杯羹心里就有些不爽起来,不过心里的想法他自然不会表现出来,只见他微笑道。

    大阿哥,既然你有心过来祝我一臂之力,我自然是欢迎的。这样吧,你们先休息一天,打造一些攻城的器械,待到明日我们一起攻城,一举将大凌河堡给拿下来,你看如何?

    原本还担心阿敏不答应,现在看到对方竟然如此识相,代善不禁大喜,兴奋的说道:好,我们兄弟二人齐心合力将大凌河堡给拿下来,到时候我一定要屠了这座大凌河堡,为昨日战死的两千多女真勇士报仇!!

    看到代善动辄嚷着就要屠城泄恨,一旁的岳托眉头一皱就要上前说什么,只是话到嘴边又把话咽了回去。女真人的野蛮残忍实在是不在当年的蒙古人之下,昨天代善吃了那么大的亏,两千多正红旗的精锐就这么没了,回去之后努尔哈赤还不知道要怎么处置他呢,若是不杀个几万人,哪里能将代善心中的怒火给发泄掉,自己就算是劝阻除了遭到叱喝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阿敏点头好了,大阿哥你们连续赶路也辛苦了,你们先下去休息吧,有什么话今天晚上我们吃饭的时候再说。

    等到代善等几人下去后,一名甲喇章京走到他身边低声道:主子,咱们就这么让大贝勒他们过来分一杯羹吗?

    哼,哪有那么便宜的事。阿敏眼中冷芒闪动:我们这位大阿哥在明军身上吃了大亏,想要跑到我这里来找回场子,既然如此那我就成全他。你记住,明儿个让他们正红旗的人先攻城,咱们的人攻城的时候可以缓一缓。

    二贝勒,这不大好吧。这名甲喇章京大惊:大汗可是把拿下大凌河堡的差使交给咱们的,若是到时候反倒被大贝勒给拿下来咱们如何向大汗交待啊。

    你懂什么?阿敏冷笑道:大凌河堡你也瞧见了,这座城堡可是明军这两年新建好的,城墙坚固着呢,况且它的守将也不是白给的,大阿哥若是真有实力轻易拿下大凌河堡的话,昨儿个也不会被那些明军打得屁滚尿流了。

    哦奴才明白了。甲喇章京恍然大悟,主子的意思是说让大贝勒跟明军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咱们再趁机捡便宜,这样一来大凌河堡依旧是咱们拿下的,而且还可以消弱正红旗的实力,是这样么?

    你这奴才还不算笨嘛。阿敏有些意外的看了这名甲喇章京一眼,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这种事你知道就好,可别让正红旗的人知道了。

    您就放心吧。甲喇章京眼中露出愤恨之色,正红旗镶红旗这些年来嚣张惯了,何曾把咱们镶蓝旗放在眼里,能让他们吃吃苦头,奴才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会让他们知道。

    阿敏满意的点点头,摆了摆手道:好了,你去吧。

    嗻!

    甲喇章京跪了下来抖了抖衣袖行了礼后便退了下来。

    看到甲喇章京走出了大帐后,阿敏打了个哈欠脸上露出疲惫之色,昨夜里跟抢来的两名汉女玩得太晚,以至于到现在还没缓过来,他伸了个懒腰后走向了大帐后面专供他休息的床铺

    在一片山坡后面的矮树丛里,杨大牛躺在一颗冬青树下,手里拿着一块压缩饼干就着水壶里的凉水不紧不慢的啃着,眼光还不时掠过周围的,在他的身后十多匹战马正有限的吃着袋子里的精料,五六名骑兵正东倒西歪的躺在地上,吃东西的吃东西,闲聊的闲聊,好一副悠闲的景象。

    过了一会,杨大牛将手里最后一口饼干吃完后对着正趴在不远山坡上拿着望远镜观察情况的骑兵大声道:王耕田,发现什么情况没有?

    王耕田摇了摇头:头,我都看了好半天了,连个鬼影都没有。依我看,鞑子昨天刚吃了那么大的亏,今天哪里敢过来。

    屁话!杨大牛不悦的训斥道:你小子知道什么,鞑子虽然刚吃了败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看到咱们就得绕道走,你才来辽东几天啊,知道什么啊?你别忘了,这里是辽东,是鞑子盘踞的地方,一个不好就会给咱们江宁军造成大麻烦,知道吗?

    看到杨大牛真的生气了,那名负责观察的王耕田缩了缩脑袋不敢再说话,重新将眼睛凑到了望远镜前,这一次他刚看了一下,脸色就迅速变了,高声喊道:头,有情况!

    哗啦!

    他的话音刚落,五六名骑兵几乎跳了起来,杨大牛立刻跑上了山坡抢过了那名骑兵手中的望远镜朝着他指着的方向望去。很快,一队骑兵便出现在他的视线里,正朝着他们这个方向跑来。
1...9091929394...5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