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明朝当国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斤顶

    “三个月前被召回京的”

    杨峰疑惑的嘀咕了一声,心中不禁有些纳闷起来,这厮是被魏忠贤弄到南京看守祖陵的,朱由校却将他召了回来,这不是在打魏公公的脸吗

    不过嘛,别人或许不敢打魏公公的脸,但朱由校却不一样,魏公公再位高权重也不过是皇家的一个奴婢而已,打了也就打了,你还敢有意见不成

    压下心中的疑惑,杨峰不禁打量了一下曹化淳,还别说,这家伙虽然面目普通,而且一看就是那种忠厚老实的模样,难怪这么快就受到了朱由校的重用,要知道司礼监随堂这个位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坐上去的。




第九百四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流寇的危害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无论是为了大明的稳定还是华夏文明的延续,杨峰都不能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

    不过杨峰突然又想起了一个问题,他看向了曹化淳。

    “曹公公,本侯记得朝廷这些年在山西、陕西等地大力推广土豆、玉米、红薯等耐旱、高产等农作物,按理说粮食不足的情况应该得到缓解才对,怎么流寇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曹化淳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侯爷,您这可把咱家问倒了。咱家不过是一个伺候陛下的奴婢,这种国家大事哪是咱家这种粗鄙之人该知道的,您回京之后询问陛下也不迟。”

    “粗鄙”杨峰失笑起来,仔细打量了曹化淳良久,直看得他有些浑身发凉这才笑道:“若是连曹公公都是粗鄙之人,大明那么多秀才举人恐怕都得羞愧自尽了。”

    杨峰这话可没有夸大,根据史书记载,曹化淳幼时家境寒微,受“近君养亲”风气的影响,于十二三岁左右入宫。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宫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倚为亲信。

    可以这么说,以曹化淳的文化水平若是参加科举,不敢说稳入一甲或是高中状元,但他入二甲却是没有任何问题,要知道司礼监作为处理国家大事的一个重要机构,曹化淳若是没有两把刷子又怎么可能做得上随堂太监这个位子。

    被杨峰一语戳破,曹化淳有些不好意思的讪讪笑容,“侯爷果然慧眼如炬,什么都瞒不过您。其实这两年随着土豆、红薯、玉米等粮食的大力推广,朝廷的粮食确实也有了很大的增收,但这些粮食大都被士绅囤积起来了。

    江南等地还好些,毕竟是赋税重地,百姓们手里头虽然不怎么宽裕但好歹还有口吃的,但陕西等地则不同,那里向来贫瘠,田地大都在士绅手里,随着这些年气候愈发变冷,那些士绅把粮食也捂得更紧了,轻易不肯卖粮,所以也使得粮食愈发的紧缺。

    咱家估摸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陕西、山西两地的匪患越剿越多。”

    杨峰的目光一凝:“这么说起来,流寇之所以越来越多,并非是天灾,而是”

    曹化淳肯定的说:“也不能说与天在没有关系,但若无那些为富不仁的士绅在背后推波助澜,流寇之祸绝不可能闹得这么大。”

    “!”

    杨峰嘴里重复咀嚼了好几句后,眼中露出了一股淡淡的杀机。

    现如今,杨峰每年都要花费巨资从现代社会引入高产的良种,几年下来杨峰光是花在这方面的资金少说也有十多个亿,原本他的目的就是帮大明度过艰难的小冰河时期,没曾想良种是弄回来了,但反倒便宜了那些地主士绅,这也是杨峰没预料到的。

    “好……很好嘛,看来本侯这次倒是好心做了坏事啊。”

    杨峰不怒反笑。

    “看来明年本侯倒是要仔细审核一下那些高产种子的去向了。”

    “别……别……”曹化淳吓得差点没尿出来,两只手摆得如同风车一般,“侯爷,我的祖宗耶,您怎么做咱家管不着,但您可千万别说出去这事是咱家告诉您的,咱家求求您了。”

    曹化淳没法不害怕,随着高产种子陆续流入大明,各地对于高产种子的需求也呈几何般



第九百三十九章 巷战(一)
    天空中的枪声依旧在不紧不慢的响着,不时有士兵或是被征集上城墙防守的民壮中弹发出凄厉的惨叫声,一名名负责运输伤员的担架队顶着枪弹硬着头皮不停的在城墙上穿梭。

    不过很快,一块块木板或是门板被紧急运上了城墙,士兵们拿到了这些东西后纷纷将这些东西挡在了头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伤亡。

    随着伤亡的减少,菲尔德和一众军官们也松了口气,刚才的情况要是还不能得到改善,恐怕用不了多久士兵们的士气就要崩溃了。

    这种情况自然被远处的杨峰和江宁军的将领们察觉了,看着城墙上的西班牙士兵一个个盯着门板缩在墙脚下的模样他们不禁哄堂大笑,“那些红毛鬼以为咱们就这点手段吗,他们也是他小瞧咱们了。”

    说话间,只见那几个热气球开始慢慢移动起来,一直飘到了城墙上空这才停了下来,随后就看到一个个闪烁着火光的小黑点从热气球下的吊篮里往下坠。

    一名穿着灰色军服躲在城垛下的少尉突然指着天空大喊了一声:“快看……那是什么”

    “嗖……”

    “轰……”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一声轰然巨响,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在在距离他不到二十米的地方响起,两名躲在附近的士兵被突然升腾而起的硝烟吞噬了,原来那些从天而降的小黑点就是万人敌。

    “是炸弹,明国人在扔炸弹!”

    “快躲开……躲开……”

    接二连三的爆炸接连不断的响起,原本以为有了门板就可以不惧怕天上射下来的子弹的西班牙士兵发现自己错了,明国人既然发明了这种能上天的东西,他们的攻击手段又怎么可能只有那么一点呢。

    一名少校用带着颤音的声音对菲尔德道:“总督阁下,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是不是让城墙上的士兵先撤下来”

    “绝对不行!”菲尔德还没说话,卡斯特罗便反对道:“城墙上的士兵绝不能撤下来,一旦士兵撤出了城墙,那就等于我们放弃了城墙,明国人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占领城墙。没有了城墙,圣佩特罗堡还能守得住吗”

    “可是我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明国人这样屠戮我们的士兵吗”少校指着城墙上抱头鼠窜的士兵怒声道:“我宁愿让这些士兵在战斗中勇敢的战死,也不愿意让他们象待宰的羔羊般被人屠戮!”

    看着这名眼中含泪的少校,众人沉默了。

    他们事先也想过圣佩特罗堡或许会在明国人的猛烈攻击下陷落,但从未想到战争竟然会以这么一种方式进行。

    今天这场战斗从开始到现在还不到一个小时,己方就阵亡了至少上百名士兵,而对方则是无一伤亡,对方要做的就是舒舒服服的站在天空那个原形的怪物下用手里的火铳象打野鸭般肆意对城墙上的西班牙士兵射击。

    而令这些军官不能接受的并不是伤亡的惨重或是战斗的惨烈,而是象这种对方可以肆意屠戮,而己方却没有任何办法展开还击,这种情绪无力的绝望才最打击军心和士气。

    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了菲尔德这位最高指挥官。

    作为西班牙派驻吕宋的最高指挥官,菲尔德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毫不夸张的说,现如今整个圣佩特罗堡上万军民的生死就掌握在他的手里。

    闭上了眼睛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又深吸了口气后菲尔德这才问卡斯特罗:“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打下去,我们还能撑多久”

    卡斯特罗无奈道:“总督阁下,如果不能将头顶上那几个圆形的怪物



第九百四十章 巷战(二 )
    西班牙人的举动很是出乎了杨峰的意料,他实在没想到菲尔德居然能有这样的魄力,把部队全都撤进城里跟他玩起了捉迷藏。

    “呵呵……没想到这个菲尔德还真是顽固,仗都打到这份上了也不愿意投降,这是在做最后的抵抗么”

    杨峰嘴角浮现出了一丝冷笑,“如果这里是现代社会,哥们二话不说立马就撤兵。只可惜这里不是斯大林格勒,我们也不是德军。”

    杨峰很清楚现代战争的巷战是非常残酷的,就拿二战时期来说,原本一路高歌凯进如入无人之境的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碰到了硬茬子。

    希特勒动用了两百万精锐德军直扑斯大林格勒,原本小胡子骄横的认为,最多只需要一个月就能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但事实却给了他一记狠狠的耳光,最终这场大会战愣是打了半年,最终以德军损失一百五十万,苏军损失两百万而告终。

    虽然从表面上看,苏军的损失要高于德军,但在战略上来看,德军却是失败的。

    首先希特勒的战略目的遭到了挫败,其次德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自己最精锐的地面部队和大批的武器装备以及重炮。而苏军则得到了长达半年的宝贵时间,得以接收西方世界的大批援助以及训练出了更多的部队,为日后的战略反攻创造了机会。

    也正是从这场战役后,巷战才终于被全世界的军事家所重视。

    二战结束后,巷战的残酷越发的被世人所熟知,无论是索马里的黑鹰坠落还是发生在车臣的格罗兹尼巷战,无不在诉说着它的残酷。

    按理说身为现代社会长大的杨峰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但他却对即将发生的这场巷战并不担心。

    理由很简单,因为目前世界的军事武器变革和发展的水准还没有达到后世二战的程度,拿现在来说,现在全世界的军事发展还处在半冷兵器半热兵器的阶段,这样的武器装备并不能发挥出巷战的优点。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巷战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有足够大的空间。

    无论是格罗兹尼还是索马里甚至是斯大林格勒都是大城市,而圣佩特罗堡只是一个方圆不过几平方公里的小型城堡,能容纳一万人就已经是极限了,根本就没有能让部队施展的空间。

    在这样一个拥挤得不堪的地方实施巷战,杨峰也不知道应该夸对方神助攻还是应该骂对方的愚蠢。

    看到杨峰发呆,在场的军官们还以为自家侯爷在思考问题,也不敢打搅他,全都站在一旁静静的候着。

    过了好一会杨峰这才回过神来,看到众人都将目光看向自己,他这才哑然失笑道:“既然红毛鬼子想找死,咱们也不能辜负了他们好意。

    传令下去,让热气球暂停攻击,飞抵圣佩特罗堡上空,轮流监视圣佩特罗堡的动静,有什么情况及时用对讲机汇报。

    另外,命令第二、第四营在外围警戒,第一、第三营分别从南城门和北城门入城。记住,若是在进攻途中遇到抵抗,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一律格杀勿论!”

    “明白!”

    周围的军官们哄然答应一声,尤其是耿秉义和褚茂光二人更是兴奋得眼中发光,一刻也没有多呆,带着几名亲兵朝着战场而去。

    佩特罗堡南城墙

    这座十天前给江宁军带来了伤亡的南城门此刻已经城门大开,无数穿着绿色军装的江宁军士兵正蜂拥着涌了进去。

    一名佩带着中校军衔的千总站在城门口大声对正在进城的军士喊道:“大家伙都听着,所有人以什为单位,不许落单、不许贪功,徐徐前进绝不能冒进,谁要是因为自己的冒进害死了袍泽兄弟,不用司马来抓你,老子先把他给嘣了!”

    “不许冒进,不许贪功



第九百四十一章 巷战(三)
    随着江宁军发动了总攻,整个圣佩特罗堡陷入了战火之中,江宁军共出动了两个营共一万兵力对圣佩特罗堡展开了进攻。

    出于减小伤亡的考虑,在杨峰的命令下,耿秉义和褚茂光打得非常谨慎,一万大军并没有如同菲尔德预料般的蜂拥而入,而是对每条街道每栋房子进行了争夺,不把一条街道清理干净绝不贸然对下一个目标进行攻击。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战局的发展很是缓慢,战斗进行了好几个小时,江宁军才拿下两条街,按照这样的速度打下去想要完全拿下圣佩特罗堡至少需要三四天时间。

    不过这样打得好处也不是没有好处,战斗进行四五个小时,江宁军的伤亡非常小,阵亡人数还不到二位数,负伤的人也只有二十多人,而他们歼灭的西班牙士兵则达到了三百多人,这样的伤亡比例对于进攻方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奇迹了。

    战斗一直进行到夜幕降临,杨峰这才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让各部队巩固已经占领的区域,点起篝火防止西班牙人的偷袭。

    听见响彻了半天的枪声和爆炸声终于停止下来,无论是西班牙人还是江宁军都长舒了口气。

    西班牙人是因为终于可以松口气,而江宁军的军官们则是有些不甘心。

    下了战场的褚茂光找到了杨峰,有些不甘心的问道:“侯爷,咱们明明有实力横推过去,为什么非得打得这么小心翼翼呢”

    此时的杨峰坐在城外不远的一处背坡下,他的面前是一堆已经点燃的篝火,上百名家丁则是散布在周围方圆数百米处进行警戒。

    在篝火的上面一支宋烨抽空打来的被剥光皮毛的野兔正在篝火上闪着金黄色的光泽,一滴滴油脂正从烤兔上落到火堆里不时发出哧哧的声音。

    杨峰从口袋里掏出香烟,扔了一根给褚茂光,自己也抽出一支叼在嘴里。

    褚茂光见状赶紧抢先一步啪的一声用打火机点着火凑到杨峰嘴边,杨峰点燃香烟后在他手背上轻轻点了点,深吸了口气后,吐出了一个烟圈这才问道。

    “茂光,你说照这样打下去咱们还需要几天能拿下圣佩特罗堡”

    褚茂光不假思索的说:“末将保证最多三到四天就能拿下。”

    杨峰反问道:“咱们几个月的时间都过来了,难道还差这几天么”

    “可是这么慢吞吞的打下去末将心里着急啊。”褚茂光有些不甘心的嘀咕。

    “你呀,打仗还是听勇猛的,就是性子太急了。”

    杨峰用手指虚指了他一下。

    “为将者勇猛精进是对的,但有时候也要学会审时度势。既然咱们已经胜券在握,为什么要为了这么几天时间冒险进攻呢

    你有没有算过,若是像你想的那样,下令全军突击,多条战线展开同时推进,咱们固然是能在一两天之内拿下圣佩特罗堡,但咱们又要增加多少伤亡

    哪个将士不是爹生娘养的,谁不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能在保证胜利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将士能够回到家里跟亲人图团聚,咱们为什么不做呢

    其实慈不掌兵和爱兵如子这两个词并不矛盾,你若是能想明白这个道理今后还有机会更进一步,若是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游击将军这个职位估计就到顶了。”

    杨峰的话犹如重鼓一般敲击在褚茂光的心里,尽管一直以来杨峰一再强调要爱惜士卒的性命,不能无视士卒的生命。

    但其实依旧有少数军官对这条命令是有抵触情绪的,他们认为打仗就难免有伤亡,太过体恤士卒的生




1...412413414415416...5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