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斤顶
作为最小的六级战舰,它的吨位只有可怜的450吨,满载排水量也只有550吨,这样的吨位在后世充其量只跟小型渔船相提并论,即便是现在,这种吨位的战舰一般也只是用来送信和护航。
此时,在这艘新下水的六级战舰的甲板上,宁水生穿着一套崭新的蔚蓝色的军服笔挺的站在舵手旁,举起手中的望远镜不停的观察着前方的动静,如果有谁够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在宁水生的肩膀上佩带着一毛三的军衔。
是的,这就是后世人们全都熟悉的上尉军衔,而这套军衔制度也刚刚在江宁军普及还不到一个星期。
在引进这套军衔之前,杨峰也曾考虑了很久。要知道军衔这种东西在如今的大明可是从未有过的,自己若是将军衔制度引入到大明军中势必会引起很大的轰动,甚至会因为朝堂尤其是那些文官的方案,并成为攻击自己的借口。
但思索再三,杨峰还是认为引入军衔制还是很有好处的。
其实华夏自古以来就有譬如元帅、将军、校尉称号,这种称号其实就是后世军衔的雏形。
到了大明朝后,老朱同志也为武人制定了详细的等级,比如代表正一品的荣禄大夫、正二品的骠骑将军、正三品的昭勇将军、正六品的昭信校尉等等。
不过这些等级只能称之为武散阶,充其量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这种武散阶充其量除了能多领一些少得可怜的俸禄之外根本一点鸟用都没有,所以引入一种跟军人职务、官职等级挂钩的军衔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江宁军规模的不断扩大,杨峰愈发感到大明旧的制度已经愈发的不适合江宁军了,所以几个月前他就给朱由校写了一封长长的奏折,陈述了引入新军衔制度的迫切和必要性,并申请在江宁军中施行。
朱由校接到了杨峰的奏折后考虑了良久,同意了杨峰的提议,在得到了朱由校的答复后,早就等急了的杨峰立即在江宁军中开始施行军衔制度。
江宁军施行的军衔制度其实跟后世华夏军衔制度差不多,分为将、校、尉3等10级,唯一的差别就是将大校这个军衔改为了西方制的准将。
至于为什么不叫大校,这纯粹就是个人的喜好了,反正在这个时空里,对于某些事情杨峰确实可以为所欲为。
宁水生仅用了两年多时间从一名普通的水手就当上了舰长,这在后世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要知道在后世,想要当上一名舰长没有十多甚至数十年的磨砺想都不要想。
不过在这里却不一样,首先不管怎么说,指挥一艘风帆战舰肯定要比指挥一艘现代化的战舰要简单得多。其次就是由于福建水师的疯狂扩张,军官的培养速度已经跟不上战舰的建造速度了。
就拿福建水师来说,去年马尾等十多家造
第八百八十一章 晋升的宁水生
“铛铛……当当当……”
一阵急促的钟声声在港口响了起来,原本还在港口或是吹牛侃大山,或是在酒馆里跟着女招待**的西班牙士兵和水手们乍一听到这个声音,先是一愣,随后就像是被人狠狠踢屁股似地全都跳了起来,一蜂窝的朝着港口冲去。
当那些衣衫不整的水手和士兵们冲到码头时,就看到远处有两艘战舰正朝着港口飞速驶来,港口负责瞭望的两名瞭望手正在拼命敲打着旁边的铜钟。
西班牙的士兵和水手们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听到代表着警报的钟声了,多年安逸的生活让所有人都放松了警惕,以至于连例行的巡逻都是敷衍了事。
按照西班牙海军条例,作为驻守海外的基地,宿雾岛每天天不亮就要派出不少于两艘战舰巡视港口一百海里的地方,可是这个条例近年来也几乎变成了摆设。
毕竟如今的南洋根本就没有什么敌人能够威胁到西班牙人的统治,唯一的强敌荷兰人也忙着经营东边的台湾,暂时还没有精力来对付他们,所以西班牙人的生活是很安逸的。
既然没有了外部强敌,那么干嘛还要那么辛苦的出去巡逻呢。与其在海上吹冷风,还不如到港口的酒馆喝点小酒或是跟某位漂亮的小姐、夫人**来得舒服。
华夏有句老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西班牙人就为自己的松懈付出了代价。
两艘原本被巡逻船队拦截在外海的敌**舰就这么直径径的冲到了距离港口不到三海里的地方这才被瞭望塔上的瞭望手发现,并鸣钟示警。
无数的水手蜂拥跑上了码头冲进了各自的军舰上,手忙脚乱的准备升帆启航,但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要知道想要让一艘风帆战舰动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需要少则数十名多则数百名水手一起齐心协力才行吗,无论是解揽胜,收船锚、升风帆、都需要不少花费时间和精力。
尤其是升帆这项工作最困难,为了升起那些轻者数百公斤重则上千斤,高十几米款十多甚至二十多米的风帆,无数的水手需要喊着号子齐心协力才能将这个沉重的大家伙升起来。
所以,将要让一艘风帆战舰动起来,至少也需要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行。
码头上一名士兵对旁边的一名军官绝望的喊道:“长官,敌人就要冲进来了!我们的战舰已经来不及出港了,现在我们要怎么办”
这名上尉气得踢了他一脚:“笨蛋,这还用我说吗,赶紧让炮台开炮,把那两艘该死的战舰给我赶出去!”
“开炮……”
“炮台……马上开炮!给我们的战舰出港争取时间!”
随着军官们的下令,部署在港口炮台上的十多门火炮开始对着疾驰而来的两艘战舰喷出了火舌。
“轰……”
一道水柱在距离海宁号不到二十米的右侧冲天而起,不少水花还飞溅到了宁水生的脸上。
“长官……红毛鬼子开炮了,我们要不要开炮还击!”他的旁边响起了大副的声音。
宁水生伸手擦掉了脸上的水花,看着前方隐隐闪动的火光,心里也是一紧。
当了那么久的炮长,他一眼就能看出刚才朝他开火的火径至少是十八磅口径的火炮,这已经属于重型火炮了,他的这艘六级战舰的小身板可禁不住对方的打击。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用舰炮和部
第八百八十二章 赶紧撤退
“冲过去……一直冲去……主帆右倾三度,收横帆。”
海宁号的甲板上,宁海生盯着越来越近的港口,眼中露出了兴奋的神情,根本没有理会不断在周围飞溅的水柱,拼命的催促着操帆手调整风帆以便让战舰获得最大的风力。
在宁海生的指挥下,两艘战舰以九节的速度飞快的前进着。
在后世的内燃机时代,九节的时速或许只能用龟速来形容,但在这个全靠风力来驱动的时代,一艘战舰能达到九节(16.668公里)的速度已经可以被称之为快船了,一般的风帆船也就是四到五节的速度。
虽然炮台上的火炮拼命的朝着两艘来袭的战舰不断的发出怒吼,但这个时代的火炮的准头实在是不怎么样,更何况还是攻击几海里外的移动目标。是以虽然看起来打得很热闹,但实际上除了不断制造水柱之外就没有一发命中目标。
三海里的距离看起来很远,其实对于快速前进的战舰来说也就是不到半个小时的事情。
十多二十分钟后,两艘战舰已经冲到了距离码头不到三百米的距离,而到了这个距离以后,由于角度的问题,炮台上的火炮已经打不到近在咫尺的两艘战舰了。
看着前方码头上排得整整齐齐的一艘艘战舰,宁水生的眼中露出了兴奋的光芒,只见高声吼道。
“听我口令,左满舵!”
“明白……满舵左!”
随着宁水生的命令,两艘战舰不约而同的向左转弯,随着两艘战舰的转弯,立刻变成了右舷朝敌的状态。
“开炮!”
早就等得迫不及待的炮手们拉客拉响了炮声,伴随着一阵阵轰鸣声,14枚十二磅重的弹丸伴随着阵阵白烟和烈焰冲出了炮膛。
宁水生指挥的这艘六级战舰在福建水师的序列里属于最轻型的战舰,只有一层火炮甲板。
这种型号的战舰平时一般都是用来护航、送信和侦查,每艘战舰装备了28门十二磅炮,分摊下来每侧船舷只有十四门火炮,这样的火力确实是单薄了点。
但即便如此,在面对不到两百,且还是一排排不会移动的大型“靶子”时,它们还是表现出了极高的准头,足足有六枚弹丸命中了目标。
跟庞大的战舰比起来,只有拳头大小的十二磅重的弹丸实在是太小了,但就是这么小的东西,在裹挟了强大的动能后,它所能造成的杀伤力可不小。
“砰……”
一枚十二磅重的弹丸击中了一艘战舰的船舷,击穿了火炮甲板的遮挡板后,弹丸重重的打在了一门十八磅炮的炮管上发出了刺耳的金属撞击声,紧接着弹丸反弹后打在了一名炮手的胸前,将这名炮手的上半身打得粉碎,失去了上半身的尸体又直立了一会才重重的摔倒在了甲板上。
由于这个时代的战舰全都是木质,所以战舰在中弹后木屑便会四处飞溅伤人,不少西班牙水手就是被四处飞溅的木屑给刺伤的。
“反击……赶紧下令战舰的火炮反击!”
战舰上,不知是哪位舰长高声下达了命令。
“长官……咱们的战舰全都靠在一起,根本没法开火啊!”混乱中,不知是谁回答了一声。
&n
bsp;这句话是对的,因为此时此刻,数十艘战舰全都并排停靠在码头上。而战舰的火炮几乎全部署在两侧的船舷上,如果开炮的话打得就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了。
“蠢货!”
那名舰长气得踢了那名笨蛋一脚,怒骂道:“你不会用船尾炮还击吗”
“明白!”
这名水手这才恍然大悟,这个时期的战舰除了将大部分的火炮部署在船舷两侧
第八百八十三章 异想天开的计划
防盗章节,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
第八百八十四章禀报
在天上挥洒了一个白天热量的太阳已经慢慢的落到了山顶,眼看着再过一会就会完全落下。
拉瓦格的港口依旧客商云集,一艘艘商船正趁着太阳没落山之际抓紧时间进入港口,一名名脚夫则是在抓紧时间卸货,毕竟谁也不喜欢在黑灯瞎火下干活。
就在这时,远处出现了两道黑影,刚开始的时候马头山的人并没有在意,每天往来的船只多了去了,两艘船根本就不算什么。
不过很快,码头上一名正在扛大包的年轻轿夫指着那两艘船喊了起来,“快看,那是大明的战船!”
“笨蛋,大明的战船有什么好看的,这些天你还没看够吗”旁边一名年长的脚夫训道。
“不是,这两艘战船好像有些不一样呢。”
“你……”
年长的脚夫眉头一皱,刚想再骂两句,不过当他下意识的转头看向慢慢靠近码头的两艘战舰时,他的目光也不禁一愣。
大明的舰队来到拉瓦格也有一段时间了,这些常年在码头上讨生活的脚夫对于大明的战舰看到了不少,虽然这些脚夫也不明白这些大明战舰的分类,但他们也知道大明的战舰一般都很大,最大的那艘能有两三层楼那么高,现在回来的这两艘战舰充其量只能算是小不点。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两艘归来的战舰原本灰白色的舰身上到处都是黑一块灰一块的痕迹,不少地上还有破损的迹象,看样子这两艘战舰明显是跟人打过一仗。
这名年老的脚夫猜得不错,等到那两艘战舰靠近的时候,他们甚至还能看到战舰的甲板上还有尚未擦拭干净的血迹,当战舰停靠下来后,水手们立刻放下跳板,抬着十多个担架匆匆朝着不远处的军营而去。
“二叔,你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