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斤顶
听到众人的喝骂声,代善不但没有惊慌,反而挺起胸脯冷笑道:“我女真男儿就没有一个怕死的,要杀就杀,何必多言!我只是恨自己没有死在沙场上,却死在你们这些尼堪之手,实在天道不公啊!”
“你……”
这一下,就连孙承宗也忍不住想要提刀砍人了,这家伙都当了阶下囚了,还口口声声骂他们是尼堪汉狗,胆子也太肥了吧。
崇政殿上到处是一片喝骂之声,不少将领紧握着腰间的兵器,眼中露出了怒火。
“够了!”
杨峰的声音响了起来,他走到代善跟前缓缓的摇了摇头,这个时代的人受到局限性的缘故,眼光和见识还是太少了点,要知道在现代社会,像代善这种程度的骂人充其量只能算是小学生级别的,经过那么多年网络熏陶的杨峰对这种小儿科的东西早就能做到面不改色了。
“代善,本候知道你拼命的辱骂我们,只不过是但求速死,不过你也太小看本候了。”杨峰面露不屑之色:“你应该羡慕你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他们一个被本候炸死一个是提前服了毒药自尽,所以死得还算痛快,不过你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你就等着回到大明京城接受三司会审后再明正典刑吧,想必京城的那些刑讯高手会好好伺候你的。”
说完杨峰一摆手,杨大牛身后的两名军士走了上来,抓住了代善的双肩就要将他带走。
“等等!”
代善这时却挣扎着大叫了起来。
“杨峰,我自知难逃一死,但我想知道的是我那个地道如此隐蔽,你们是如何知道地道出口的”
“哈哈哈……”
杨峰哈哈笑了起来,他转身走到代善跟前,盯着他的眼睛缓缓的说道:“我还以为你不会问我呢,没想到你还是忍不住啊。”
“是谁到底是谁出卖了我”
代善一改刚才的嚣张,拼命的挣扎着,使得身后的两名军士不得不加大力气压住了他。
作为一名沙场上驰骋了大半辈子,手中站满了血腥的人,代善对于死亡其实是不怎么恐惧的,但被人出卖这件事却是无法接受。
要知道这条密道向来只有他和几个儿子知道,也就是今天才告诉了那几个心腹,怎么就一转眼就被明军察觉了,还被人堵在了出口。
看着眼中露出愤怒不甘的代善,杨峰微微一笑:“代善,你在努尔哈赤的儿子当中也算是比较聪明的人,难道真的不知道是谁出卖了你吗”
代善身子一震,但依旧倔强的说道:“我虽然猜到了,但是我总是不甘心,也不敢相信,我总要亲眼看到他,并亲口问一问才甘心,否则我死不瞑目!”
看着代善变得微微颤抖的身躯,杨峰轻哼了一声:“既然如此,那就如你所愿!来人啊,把他带出来。”
 
第七百八十二章 铜镜的新功能
随着盛京的收复和以皇太极为首的大部分满清将领、王公大臣的死亡以及被俘,这已经昭示着满清政权的灭亡,虽然皇太极事先将自己的家小以及正黄旗送往赫图阿拉,但谁都知道凭借着这些残兵败将是没有办法抵挡兵峰正盛的明军的,灭亡也只是迟早的问题。
经过一天的战斗,明军将士也都累了,除了留下一部分巡逻放哨之外,剩下的将士纷纷进入了梦乡。
由于盛京皇宫这个地方实在有些敏感,包括孙承宗、杨峰在内的明军众将谁都不敢在继续留在这里,否则日后被人参上一本,谁也担不起“夜宿皇宫”的罪名。
不过虽然不能住在皇宫,但盛京毕竟是鞑子经营了那么多年的地方,王公贵族聚集之地,想要找个睡觉的府邸实在是太容易了,而且这种事也不用众人操心,众将的下属回自觉的替自己的上官安排好这一切,譬如杨峰就住在了已经战死的多尔衮的府邸里。
多尔衮毕竟是一名贝勒,加之他又性喜奢华,所以他的府邸建造得颇为富丽堂皇,杨峰在这里逛了一圈后竟然发现自己挺喜欢这座府邸的。
忙碌了那么多天,饶是杨峰体力过人也有些乏了,他好好的洗了个澡后随便吃了点东西,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喝了一口参茶,感受着温热的参茶从口腔流到胃部,然后一股股热流开始涌向全身滋补着身体的各处,这种感觉让杨峰感到异常的舒服,他甚至能感觉到当参茶下肚后全身的细胞都在欢呼雀跃,这种感觉非常的奇妙。
按理说参茶虽然有功效,但一般人效果下去后绝没有这么立竿见影,杨峰估计就是个例外吧。
尤其是近段时间来,他甚至经常感到身体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仿佛更加轻灵,各种触觉也更加灵敏了,譬如坐在房间里的他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房间的十多米处站着二十六名荷枪实弹的家丁,为首的正是自己的家丁头子宋烨,而在更远处还有好几处明暗哨。
这样的感觉令他惊讶之余也有些不知所措,难不成自己出现了幻觉。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杨峰喊来了宋烨,向他询问外面的布防情况,在得到宋烨的回答后,杨峰挥手让宋烨退下,自己则是坐在椅子上整个人都陷入了呆滞状态。
他刚才的感觉竟然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他刚才感受到的东西不是幻觉,他能清楚的察觉到自己周边范围数百米的动静,这也太难以令人置信了吧难不成是经过这些年对铜镜的使用,自己跟它的联系更深了也更密切了
想到这里,杨峰解开了衣领,掏出了脖子上的铜镜,原本那块锈迹斑斑的铜镜早已变得光滑明亮,而且面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只有一个火柴盒般大小,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精致的工艺品,只是杨峰却能感觉到自己和它的联系变得更深了。
反正闲着无事,不妨再试试,看看它有没有新的功能。
想到这里,杨峰坐在椅子上,眼睛微闭,将心神沉聚到铜镜上,这一沉聚不要紧,杨峰又有了新的发现,他感觉到自己除了能感觉到周围空间的动静外,自己的身体似乎也有了变化。
当他正在“观察”隔壁客厅时,心神微动只见,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杨峰的身体突然在原地消失,几乎是同一时间便出现在隔壁的客厅里。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饶是杨峰经过了这些年的历练,感觉自己的神经已经够大条了,但突然发生了这种情况,也让他感到有种智商不够用的感觉,尼玛的,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瞬移吗你还能不能再玄幻一点
原地震惊了好长一段时间,杨峰这才慢慢平静下来,他强忍着激动的心神,重新将心神沉寂到铜镜上,很快奇妙的事情又发生了,杨峰的身体开始在原地消失,重新回到了隔壁的屋子里。
感受着这一幕,杨峰这才终于确定自己掌握了一项了不得的功能。
确定之后,杨峰不禁激动起来:“发财了,要发财了,有了这个功能全世界的银行、保险库岂不是变成哥们的后花园,哥们想去就去想走就走,里面的黄金、钞票、宝贝哥们想拿多少就拿多少,世界首富绝对不再是梦想。”
作为祖传的老物件,杨峰拥有这面铜镜的时间应不短了,只是真正开启这面铜镜的时间只有五年。
在这五年里,杨峰也是看着铜镜慢慢一点点的发生变化,除了随着不断的穿越导致自己的身体被时空能量淬炼而变得越来越“变态”外,铜镜除了能够搬运东西的范围越来越大之外也没有其他特殊的变化,不过今天这面铜镜却给了杨峰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只是惊喜过后,杨峰重新冷静了下来,这个功能虽然好,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暂时没有太大的用处。毕竟自己不可能真的凭着这个功能去做梁上君子吧,自己的老爸老妈要是还活着,知道自己的儿子竟然当了贼,肯定会二话不说把自己的腿给打断。
而且再细细一想,这面铜镜原本就有穿越时空的逆天功能,现在只是在同一个空间里瞬移到周围,这样的功能对它而言只是小儿科好不好,自己身为铜镜的拥有者,现在才开发出了这个功能,其实已经是给穿越者们丢脸了,还是不能骄傲啊。
“淡定……一定要淡定!”
杨峰不停的提醒自己。
“笃笃笃……”
&nbs
第七百八十四章 无偿耕种
众人对视了一眼,不少人眼中都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色。
随着以皇太极为首的绝大部分满清高层和有生力量的灭亡,满清这个国家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即便事先皇太极将最精锐的正黄旗调往了赫图阿拉,但其实已经大势已去,面对明军的攻势他们最后的命运已经可以预见。
现在进攻赫图阿拉这简直就是三只手指抓田螺,十拿九稳啊,面对这样的几乎可以说白送的功劳谁不动心啊。
很快,就有人站出来了。
“督臣,侯爷,末将愿率本部兵马前往!”
众人一看,原来是祖大寿。
只见祖大寿大声道:“督臣,末将保证半个月内必然将赫图阿拉拿下,将那些满清余虐全部拿下呈送到您跟前,若不能办到愿受军法处置!”
“督臣,末将亦愿往!”
“末将愿往!”
随着话音的落下,祖大乐、赵率教、等辽东将领纷纷上前请命。
看着上前请命的将领,孙承宗既感欣慰也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让他感到羞愧的是在这些请命的将领当中居然没有江宁军将领的影子。
是人家江宁军不明白这个功劳来得容易么当然不是,在孙承宗看来这不过是人家不屑于抢功劳而已。
一边是拼命的抢功劳,一边则是冷静的观望,这样一来双方高下立判,如何不让身为辽东督师的孙承宗感到尴尬。
轻咳了一声,孙承宗转过头问杨峰:“江宁候,不知你对此有何意见”
杨峰淡淡笑了笑:“您身为主帅,自然由您乾纲独断。既然诸位将军有此为国立功的心思,本候自然不好阻拦,此事我们江宁军就不掺和了,孙大人您决定就好。”
孙承宗知道杨峰这是在给自己面子呢,他当然不会以为杨峰看不出这里面的功劳,心中盘算了一番后,他这才说道:“虽然皇太极以及诸多王公大臣死的死俘虏的俘虏,但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赫图阿拉有多少后手,所以此次作战我等也不能掉以轻心。
祖大寿、袁崇焕、祖大乐,你三人各帅本部兵马赶赴赫图阿拉,一定要将那里的满清余孽全部歼灭额,本督臣和江宁候在此等候你们的好消息!”
“末将遵命,多谢督臣!”
祖大寿等三人大喜,齐齐对孙承宗躬身道谢。
安排好这件事后,孙承宗又对众人道:“诸位,本官今日召集诸位前来,除了要趁胜追击之外,还有一件事要与诸位商议。
沈阳收复后,可以说辽东又回到了我大明手中,当务之急便是要重新设立沈阳卫派遣驻军,但光有驻军可不行,还得有百姓啊。
况且满清一旦被灭,朝廷势必不会如同以往那样对我辽东不予余力的支持,所以如何维系辽东军的生存已经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本督臣思前想后,觉得想要奉养近十万辽东大军,只有大力招募百姓发展屯田招募。
但辽东原本就地广人稀,又经过鞑子数十年荼毒,在辽东的汉人从两百余万缩减到了至今不足五十万,仅凭这点人口是无法维系我辽东
大军的,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这个……”
孙承宗此言一出,在场的众将全都傻了眼。
若说如何打仗如何排兵布阵的话,在场的人大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可这种涉及到了国计民生乃至如何增加繁衍人口的问题,他们可就抓瞎了。
看到众人的反应,孙承宗不禁有些失望的微微摇头:“莫非诸位就一点法子都没有吗”
 
第七百八十五章 土地问题
自古以来,华夏人就把土地看成是传家的根本,谁要是敢将祖传的田地卖掉那可是被十里八乡的人笑话的。
所以对于一般百姓而言田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现在杨峰居然说要将土地免费送给百姓耕种。
“江宁候。”孙承宗有些疑惑的说道:“辽东固然是地广人稀,但这些土地都是朝廷的,如何能够免费分给百姓耕种,这不合规矩吧”
“不合规矩”
杨峰冷笑道。
“什么是规矩,将这些土地荒废在这里,这就合乎规矩了若不将这些土地分给百姓,有谁愿意背井离乡来到此等苦寒之地,咱们将心比心的想一样,换做孙大人,你愿意任凭朝廷一纸公文就抛家舍业的带着全家老少来到这里扎根吗”
孙承宗哑了,因为他发现杨峰说的一点没错,除非他疯了才会抛掉家乡的一切带着全家老少来到这里扎根。就像杨峰说的那样,你不免费分发土地,不给他们发农具、耕牛、种子,关内的百姓凭什么会来这里啊,就因为你脸大啊
孙承宗也是一个果决的人,想明白这点后很是干脆的说道:“那好,这点本官同意了。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没有解决,这次需要迁移的百姓可不是少数。
就算按照迁移一户百姓需要五十两银子来计算,十万户就是五百万两银子,这笔银子从哪来粮食、农具乃至耕牛呢,又从哪来
据本官所知,如今朝廷每年的收到的田赋以及赋税也不过是六七百万两银子而已,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计划。莫非江宁候想奏请陛下动用内帑银不过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说到这里,孙承宗还捋了捋须。
“这倒不需要。”
杨峰摇摇头。
“去年本候和田尔耕曾在江南查抄了好几家盐商,共查抄了两千余万两银子,着大半年来虽然用了一些,但剩下的银子也有一千多万两,如今还在陛下的内帑那里放着呢。本候稍后会给陛下送上一道折子,请陛下调拨五百万两银子作为迁移百姓所需,想必陛下会同意的。”
听到这里,孙承宗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他久居辽东,由于跟江宁相距实在太远,所以对于发生在江南的事情不是很了解,前些日子他只听说杨峰和田尔耕在江南大肆抄家,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当时他听了也只是摇头失笑,虽然他跟杨峰相交不深,但对于他的人品还是很相信的,这不过是嫉妒他的人传的谣言而已。
现在听杨峰这么一说,他不禁有些目瞪口呆起来。感情这不实谣言而是真的啊,这家伙连抄家都能抄出大明四五年的赋税来,这样的本事也是没谁了。
不过孙承宗毕竟在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镇定的功夫自然也远超旁人。
深呼吸了几下后,他的脸上便恢复了平静
,“既然江宁候都这么说了,那么最大的问题便不存在了,此时宜早不宜迟,不如江宁候和本官一道联名给陛下上折子,请求陛下恩准,你看如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