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斤顶
“嗖……”
弓弦的震颤声中,一根箭矢疾射而来,黑影掠过,有若闪电。
一名手持长枪正小心的沿着街道搜索前进的辽东军士卒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箭矢射中,有若被标枪投中,这士卒整个身躯一颤,一股血花就从胸前溅出。长长的箭矢竟射穿了他的镶铁棉甲,呈纺锤梭型的箭镞从他身后透了出来,还沾着鲜血的镞尖闪烁着阴冷的镔铁寒光。
这名士卒轰然倒在地上,只觉得全身的力气全都离开了身体,随后身体越来越冷,很快整个人就
第七百六十九章 进攻和反击
“咣当!”
这名百总刚一冲上去,就被冲在最前面的那名马甲兵用手中的狼牙棒敲碎了脑袋,整个人犹如烂泥一般倒在了地上。
紧接着这百十名马甲兵很快就冲乱了明军的阵型,在杀死了大量明军后,这些鞑子毫不停留的继续朝着前方高耸的一面大旗冲去,这面旗帜的下面站的不是别人,正是负责指挥中路的袁崇焕所在的地方。
看到这队鞑子朝自己冲来,正在指挥作战的袁崇焕目光就是一凝。
负责他安全的一名千总脸色大变,大声喝道:“大人,鞑子来势凶猛。咱们这里人太少,您还是赶紧后撤吧,卑职来替您断后!”
袁崇焕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不行!帅旗若是动了,恐怕全军都会乱了,本官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等着他们!”
千总看了眼不远处横冲直撞朝自己冲来的鞑子,急得一跺脚,对着身后一百多名明军喝道:“留下一队人马护卫袁大人,其他人都跟我来,咱们就是死也不能让鞑子靠近这里!”
说完,这名千总就要往前冲,但这时一名百总却指着前方大声道:“大人,江宁军的人来支援咱们了!”
随着这名百总的话,袁崇焕等人这才看到一队全身披着铁甲的江宁军正从旁边的一条街道快步来到了他们跟前,很快就在他们前面排成了一队阵型。
一名千总小跑着来到袁崇焕跟前向他行了个军礼朗盛道:“袁大人,侯爷恐大人兵力不足,特地命卑职率队前来驰援,请大人下令!”
袁崇焕看到这队江宁军后,脸上闪过一丝激动之色。
其实刚才他之所以不愿意后撤也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一旦撤退肯定会引起这一片区域战局的崩溃,这样一来搞不好就会引起整个中路的崩溃,这才硬着头皮顶下来的。
现在看到江宁军来援,原本紧张的心情立刻安定下来,对于江宁军他和许多辽东军的将领一样,或许不怎么喜欢,但对于他们的战斗力即便是再不喜欢的人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现在有了他们来援,自己的安全看来是无忧了。
袁崇焕赶紧对这名千总道:“鞑子在前方已经击溃了咱们一队人马,正向这里杀来,你赶紧率部拦住他们,不能让他们冲击本官的中军部。”
“明白!”
千总大声应了一声,行了个军礼后转身回到了阵型里,随后开始指挥部队开始列阵。
这名千总这次带来的只有三百名名火铳手,在他的指挥下这些火铳手在宽阔的街道上排成了三排,黑压压的枪口指向了前方。
这一队江宁军的来援很及时,他们刚摆好了阵势,对面的一百多名镶黄旗的马甲兵已经击溃了前面的那队明军冲到了他们跟前。
当这队杀红了眼的马甲兵拐过街道正准备冲击面前的明军本阵时,看到了这队严阵以待的火铳兵。
这队马甲兵为首的牛录额真一身的甲胄鼓鼓囊囊,盔上是黑缨,身后插着一杆方二尺的本色小旗,身着三重甲,这样的防护力堪称精良异常。
此时的他手持着一张罕见的三石重弓,长长的破甲箭已经上了弦,长得虎背熊腰,脸上伤疤纵横,神情间充满暴虐嗜杀的味道。
当他突然看到面前那队严阵以待的江宁军时,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闪过狰狞之色,手中长弓飞速张开,只听见“嗡”的一声闷响,长长的箭矢在弓弦的推动下射向了前方。
“小心!”
随着为首的百总的声音,随着一声惨叫,疾驰而来的箭矢已经射中了一名火铳兵的面门,一直透到脑后,这名火铳兵轰然倒地,滚在地上上只是抽搐。
&
第七百七十章 打进皇宫去
防盗章节,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碎的格尔泰
防盗章节,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
第七百七十二章 杀进皇宫
清军在炮火的覆盖下哀嚎着,但对面明军的炮火仿佛没有一丝怜悯,依旧在不断的发射着炮弹。
凄厉的呼啸声不断响起,二十多门六磅炮以极快的射速倾泻着炮弹,弹雨如同暴雨似的轰射着那堵脆弱的围墙。
清脆高亢的炮声一阵接一阵,六磅重的炮弹如雨似的往对面倾泻,空气中全都是炮弹的凄厉呼啸声。
“轰轰轰……”
开花弹、实心弹不断的落在围墙周围,爆炸声、惨叫声和呼喊声响成了一片。
阵地上到处散落着断臂残肢,流出的鲜血汇聚成了一个个小水洼,在这些血泊中横七竖八的躺着一些模样狰狞的尸体,刚才还弄得袁崇焕焦头烂额的围墙在江宁军的炮火下只坚持了不到一刻钟就被轰成了渣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