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上头条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一梦一界
这些药企,所会做的事情,就是想尽办法的打压竞争对手,以及延长专利保护期,想尽办法的赚更多的钱,才是他们所追逐的目标。
所谓的救死扶伤,也只是为了牟利的手段而已,而不是最终的目标。
大部分的药企,都是为了赚钱而研发新药,而不是为了救死扶伤,才会研发新药,他们会救死扶伤,仅仅只是这样做,可以让他们赚更多的钱而已。
当然,苏昱也不是认为这些药企是错的,盈利是无可厚非,也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药企和其他企业,没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同样是需要盈利,追逐利润,也是天经地义,没有利润的话,也吸引不到这些资本家的加入。
要求药企不赚钱,冒着高风险来为病人服务,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绑架。
可药企,终归不是普通的企业,这是和生命息息相关的行业,为了长期健康的发展,那盈利是应该的,可不应该追逐暴利,不应该把赚钱放在最首位,甚至赚钱成为了唯一的原则。
苏昱支持药企赚钱,这样才有动力,源源不断的研发新药,才会让更多的病人得到治愈的机会,医药行业才会持续发展下去。
但他不支持这种暴利的行为,药企也不应该以利润为唯一目标,更不应该追求高利润。
一款新药,在收回了研发成本后,有了研发下一款新药的资金后,就应该慢慢降价,服务更多的病人,应该保持正常的利润,而不是为了高利润,而定出天价药。
所以,苏昱认为药企的利润,应该寻求平衡点,可以让药企长期发展下去的利润,但又不能高到普通人承受不起的范围。
只有找到这个平衡点,社会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但苏昱也知道想要找到这个平衡点,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各方的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单方面想要实现这个平衡点,都是痴人说梦。
而他也知道以自己的一人之力,也无力推动医药行业的改变。
但能不能做到,和做不做,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就算苏昱现在做不到,但他也想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可以改变一点是一点。
所以,他才会拍摄《我不是药神》,想要引起共鸣,才会有更多的人,来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
第一千零九十章 电影细节
在《我不是药神》中,苏昱演的就是程勇。
程勇是一个中年男人,是一个因生活困顿、妻子离婚、父亲重病,才选择铤而走险的普通人。
正因如此,苏昱才会特意化妆成一个不修边幅的中年男子形象,这是为电影和角色而服务,如果是一个俊秀青年的话,明显就是不符合角色设定。
在这个故事中,程勇在种种经历中成长和蜕变的,这也是他所需要掌握的。
从电影的开始到结尾,程勇这个角色的心理历程是不一样的,那苏昱也是需要演出不同的感觉,不能从头到尾都演成一个样子。
一开始的时候,程勇做代购,也是为了赚钱,并不是真心想要救死扶伤。
只不过,他并不像其他假药贩子,还存有一丝的良知,没有出售假药,也没有一步步的提高药价。
500元卖来的仿制药,他以五千价格出售,毛利是十倍,但比起四万的正版药,这个药价无疑是廉价的,也是病人活下来的唯一机会。
因此,程勇在短时间就积累下一笔不菲的财富,也是他可以开厂的本钱。
这个阶段的程勇,还是以赚钱为主,而为了脱身,他直接把渠道给了假药贩子张长林,这个时候的他,还是为自己考虑。
直到吕受益的去世,才促使了程勇的改变,让他不再想着赚钱,而是以原价出售仿制药,单纯的帮助病人,没有任何利益牵扯其中,甚至还要自己承担路费运输等成本。
这个阶段的程勇,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好人,无私的帮助病人。
而黄毛的死,对程勇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以至于让他决定两千一瓶的药,依旧以五百一瓶出售给病人,准备把以前赚来的钱,都还给病人。
在被警察追捕的时候,程勇也不再害怕,而是让病人带着药品跑,而他只是用面包车拦在警察的面前,为病人创造机会,但病人还是被抓住了,药品也被截获了,这也是他最绝望的时候。
程勇在每一个阶段,都在成长,他的心态是非常复杂的。
从一个普通人,逐步转变成舍己为人的药神,也是对人性的最好陈述。
一开始的时候,苏昱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是想不通,很多细节都没有发现。
直到他现在准备拍摄这部电影,而再次观看这部电影后,他才想通了很多事情,才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没有发现的细节。
比如黄毛这个角色,是重情义的性格,他为了帮程勇顶包而死。
之前,苏昱是觉得这段剧情有故意煽情的做法,黄毛是可以不死的,就算他想要为程勇顶包,也是不需要死的,他可以直接开出去给警察抓住,这也是可以顶包的,不用牵连到程勇。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认为这段剧情,有故意煽情的意思。
但现在,苏昱才发现这部电影并没有故意煽情,在这方面,一直都是很克制的,在重新看了这部电影后,再联想到黄毛的性格,他突然就理解这段剧情的意义了。
黄毛的设定是仗义重情义,他知道有很多病人需要这些药,如果被警察抓住的话,那这些药就会被销毁,而等着这些药救命的病人,迎来的将会是死亡。
因此,黄毛就算是拼了命,也要将这些药送出去。
在那一刻,他想的不单单是为程勇顶包,更多的是把这些药保住,这才是他拼命冲关的主要原因。
黄毛的死,对程勇的促动也是非常大的。
或许,程勇会高价收购仿制药,再低价出售卖给病人,想要自己的钱都还给病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受黄毛的影响。
这部电影,并没有故意煽情,很多地方上都是点到即止,很多镜头也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过于深入的探讨,这也给观众留下讨论的空间,也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
无论是吕受益半夜起床,看到床上熟睡的孩子,那苦涩的笑容,让多少观众感到无比心酸。还是黄毛死后,程勇看到车票,再联想到黄毛剃头的事情。
这些镜头都是一笔带过,没有特意深入,但却是最触动人心,没有一句台词,却往往让人潸然泪下。
苏昱觉得《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在这些细节方面处理的很好,克制的煽情,适当的留白,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这会让观众觉得更加精彩。
真正的感动,往往都是观众想象中的最感动,过于仔细,反而显得太假,而无法触动观众。
苏昱想要拍摄这部电影,当然是要研究电影中的每个剧情,每个镜头,特别是主角程勇的心路历程,这是特别重要的。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更是特别注重细节,每个角色,都必须做到真实,而不是脱离现实。
正因如此,苏昱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才会为每个演员准备培训内容,让他们去现实体验生活,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做到怎么演好这些现实中的小人物。
《我不是药神》中的角色,都是现实中的小人物,不会那么美好,而是真实。
因此,苏昱就主抓这一点,他以身作则,做到这一点,也要求其他演员也要做到这一点,而做好了这方面的功课后,他才会正式开拍这部电影。
这些事情,他并不认为是无用功,只有这样做,才可以拍好这部电影,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按照普通电影的要求,来拍摄这部电影的话,那《我不是药神》就不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更多的是经过美化的影视。
尽管,苏昱就算不那么认真,随便拍一拍,也可以保证票房不会太低,以他现在的名气,就算凑合一下,电影也可以获得不错的评价,以及票房成绩也会相当不错。
但问题是,这样做的话,他觉得就会埋没了这部好电影。
如果单纯只是为了赚钱的话,那苏昱干脆就拍一部喜剧电影好了,轻松又实在,保证评价和票房都会很高,绝对超过《我不是药神》,也会轻松很多,不用那么累。
但他现在想要拍《我不是药神》,就一定会做到精益求精,用最好的方式,把这部电影完整的拍摄出来,并且做到最好。
苏昱并不想埋没了这部电影,也不想糟蹋这个故事。
因此,他要么不拍,要拍就做到最好,绝对不会敷衍了事,会以最严格的态度来对待这部电影。
在这件事上,苏昱是非常认真的,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因为,他也想通过这部电影,来向社会传达一种信号,推动社会的发展,或许会是无用功,但他也想尝试一次。
失败了,也不会后悔,至少努力过了。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开始拍摄
《我不是药神》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剧组气氛还是比较欢乐的。
主要苏昱之前拍的电影,都是喜剧成分较多的电影,特别是《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更是从开机笑到杀青,剧组气氛自然是无比的融洽。
而现在,《唐伯虎点秋香》刚刚拍完,就转身拍摄《我不是药神》,完全不一样的电影,多少让人有些转变不过来。
最重要的是,《我不是药神》刚开始的剧情,也没有太多悲伤的成分,笑点还是颇多的。
比如,程勇前妻弟弟冲过来要打他的时候,他那怂怂的样子,就让人好气又好笑,而电影开始,也的确是出现不少笑点。
不然的话,这部电影也不会一开始就被当作喜剧,在上映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喜剧电影。
直到在电影院上映后,看到最后的观众,才知道这不是喜剧电影,而是一部悲伤的现实主义电影,让人沉痛的电影。
所以,在电影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剧组的气氛过于欢乐,也是实属正常。
只不过,越拍到后面,剧组的气氛就越沉重,随着病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拍到吕受益看着熟睡的妻儿这个镜头,更是让人无比的心疼沉重。
最后,吕受益选择自杀结束生命,更是让剧组人员的心情压抑到极点,再也笑不出来了。
特别是吕受益看着婴儿床的爸爸,说出那句“那个时候啊,天天想死,结果他一出生,我第一眼看到他就不想死了。”
而后,到了后面,吕受益同样是看着孩子,却是一句台词都没有,最后却是选择了自杀。
两段剧情,前后相呼应,才是让人最沉痛的地方。
而且,苏昱的要求很高,必须做到真实,稍微有一点不满意的地方,就会要求重拍,直到做到真实自然为止,让剧组人员反复观看这种生老病死的故事,更是十分折磨人。
这部电影有很多细节,是值得考究的。
比如,程勇低调卖药,却还是引来了药企和警方的调查,但假药贩子张长林大张旗鼓的出售假药,在教堂营销,还通过药托来出售假药。
但张长林却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一直都没有被抓,也没有引起药企的注意。
直到张长林拿到程勇的渠道,开始出售仿制药后,才引起药企的调查,通过警方来抓捕张长林。
这个细节,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真正的假药,没有效果的假药,是不需要去抓的,因为不会影响到药企的真药,而病人吃这些假药,吃出问题的话,才可以更好的宣传真药,才会让更多的人来买正版药。
这种假药的存在,其实是药企的一种宣传,一种广告,这也是张长林那么高调,也没有被抓的主要原因。
至于有同样效果的仿制药,就不是药企所能忍受的存在,必须大力打击,因为这会影响到原版药的销售,会影响到药企的利润,这当然是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因此,程勇低调卖药,还是引起药企和警方的注意,以至于让他不得不选择退出。
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苏昱就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细节,越拍越觉得有意思,把每个细节都拍出来,都没有深入研究,而是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之前,七天的培训课,起了很大的作用,让这次的拍摄更为顺利一些。
在拍摄过程中,演员都掌握了怎么演好自己的角色,是一个为女儿做舞女赚钱治病的母亲,还是一个为了妻儿坚强活下去的丈夫,还是一个为了钱的假药贩子张长林,又或者是挣扎于法律和人性的警官,还是一个脾气暴躁但仗义的小人物。
每一个角色,都发挥的很好,大家都已经入戏,都把自己当作这个角色。
正因为,每个人都做得非常好,也让拍摄进展快了许多,比预期拍摄时间还要快,提前完成了所有的拍摄内容。
《我不是药神》有两个场景,一个是在国内,而另一个是在印度。
当然,苏昱也不是非要到印度拍摄的,也可以通过布景在国内完成这部分的拍摄内容,但一向追求真实的他,还是觉得实景拍摄,准备亲自去一趟印度,拍摄剩下的内容。
在国内拍摄的时候,他已经安排了一部分工作人员,提前去印度准备拍摄工作。
这样的话,苏昱一完成国内的拍摄工作,就可以马上放去印度,拍摄后面的内容,随时都可以出发。
而现在,国内的镜头,他都已经完成了,现在也只剩下印度那部分的内容,还没有完成而已,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少,应该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完成的。
所以,苏昱已经决定明天就出发,飞去印度,完成剩余的拍摄工作。
无论是明天的团队,还是之前已经先去印度的团队,都是男性,一个女性员工都没有。
当然,苏昱也不是性别歧视,不是故意不给女员工安排工作,也不是觉得女员工无法胜任这些工作。
只不过,他觉得印度这个国家,相对特别一些,还是不适合女员工出差工作,男性员工会比较适合,也比较安全一些,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所以,两次去的员工,都是男的,一个女的都没有。
甚至苏昱明天去印度拍摄,都没有准备带秦伊,准备把她留在国内,学习也好,休息也行,就是不准备让她去印度。
反正,关于印度的拍摄内容也不多,也没有什么好学习的,秦伊也就不必要跟在身边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