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上头条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一梦一界
而苏昱也只是提供白玉木的种子,然后就可以坐享其成。
也就是说由苏氏集团提供资金,再提供人手,从收购土地再到建设,以及最后的种植,都是由苏氏集团完成,而他却是只提供种子。
当然,这不能算是苏氏集团吃亏了,以苏昱和苏氏集团的关系,也不能算吃不吃亏的。
更何况,这种机会让给其他造纸企业的话,任何一家造纸企业都会抢破头,还会开出更好的条件来帮助建设白玉木种植基地。
只要可以拿到白玉木,任何一家造纸企业,都非常乐意这样做。
从目前的建设进度来看,苏氏集团已经为新人生集团解决了20万亩的土地问题,足以建设出20万亩的种植基地,也有部分种植基地,已经完成了建设,甚至已经进入了收成期。
按照现在的进度,最多不超过一年的时间,这20万亩的白玉树种植基地,就可以完成建设,并且会进入收成期。
到了那时候,就是新人生集团和苏氏集团,开始收获的时候。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扩大至100万亩
看了业绩后,苏昱已经明白苏文元和白令月的意思。
一亩白玉树,一年可收割200吨的白玉木。
而20万亩的白玉树种植基地,在建设完成后,一年就可收购4000万吨白玉木,可以制作成3400万吨纸浆。
苏氏集团一年的纸浆消费量,大概在两千万吨左右。
所以,20万亩白玉树,已经足以满足苏氏集团的生产需求,甚至是绰绰有余。
但这指的是,苏氏集团过去的产能和需求,在没有白玉木的时候,苏氏集团对纸浆的需求,的确是2000万吨。
而在有了白玉木后,苏氏集团的优势大增,市场和产能,必然会跟着一起提升。
苏文元和白令月的目标极为宏大,不是二十万亩白玉树,就可以满足需求的,而他们准备把苏氏集团建设成臻界第一大造纸巨头,乃至于是全球第一大造纸巨头。
对于苏氏集团来说,想要做到臻界第一大造纸巨头,那产能最少达到5000万吨,一年需要近六千万吨白玉木,而这只是最基础的,想要牢牢掌控臻界的造纸行业,那产能最少达到一亿吨,相当于需要消耗12亿吨的白玉木。
12亿吨白玉木,那最少是需要60万亩白玉树,才可以满足苏氏集团一年的需求,才可以做到臻界第一大造纸巨头。
这仅仅只是臻界的第一大造纸巨头,如果是成为全球第一大造纸巨头的话,那产能最少翻倍,对白玉木的需求,同样是翻倍。
要知道,单单臻界纸和纸板全年总生产量为82亿吨,而纸浆总消费量为362亿吨,而全球六大界纸和纸板全年总生产量,更是高达607亿吨,全球纸浆总消费量也为268亿吨。
如果苏氏集团做到全球六大界10的市场占有率,那就代表一年生产超过6亿吨的纸和纸板,如果全部采用原纸浆的话,那一年就最少需要消耗7亿吨白玉木。
7亿吨白玉木,需要350万亩白玉树,才可以做到10的市场占有率。
全球10的市场占有率,每年生产超过六亿吨纸和纸板,这对于其他造纸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毕竟,美际纸业集团算是臻界最大的纸业集团,其一年的生产量都没有超过5000万吨,而全球六大界产能最高的造纸企业,其最大生产量都没有超过8000万吨。
所以,一家造纸企业想做到10的市场占有率,一年生产销售超过六亿吨的纸和纸板,这的确是一个天方夜谭。
但这种目标,在白玉木出现之前是天方夜谭,但在白玉木出现之后,就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了。
因为,白玉木让苏氏集团拥有了巨大的优势,让其他造纸企业根本无法阻止苏氏集团的崛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苏氏集团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占有率。
事实上,在白玉木的产能提升起来后,如果苏氏集团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把市场价降低一半,并且还可以做到盈利,而其他造纸企业根本无法跟进。
在造纸这个行业中,企业的利润并不高,大多数企业的利润,都在10以下,很少有超过10的利润率。
市场价降低一半,对于所有的造纸企业,都是灭顶的灾难。
不说降低一半的市场价,就算市场价降低20,其他造纸企业都无法支撑太长的时间,最终只能退出市场,而苏氏集团却是可以活的相当滋润。
所以,对于苏氏集团来说,全球10的市场占有率,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只要白玉木的产量可以跟得上,苏氏集团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也没有一家造纸企业可以阻止苏氏集团做到这个目标。
从这个宏远的目标来看,20万亩种植规模,的确是远远不能满足苏氏集团的生产需求。
因此,苏昱已经想到了苏文元和白令月的用意,那就是继续扩大白玉树的种植规模,而今天就是让他来集团商量这件事的。
“你们是打算继续扩大白玉树的种植规模吗”他直接问道。
白令月笑道:“没错,不愧是我的儿子,一下子就想到了,你觉得如何”
毕竟,白玉树的种子来源,掌控在苏昱的手中,也不是想要扩大种植规模,就可以随意扩大种植规模,主要还是要看他能不能提供足够的白玉树种子。
苏昱点头,同意道:“可以扩大种植基地,问题是要扩到多大”
对于扩大白玉树的种植规模,他是没有意见的。
白玉树的种植基地也是需要时间建设的,不是今天想建,明天就可以建成的,而考虑到苏氏集团的发展迅猛,那就必须提升做好前期准备,先把种植基地扩大到满足苏氏集团的发展需求为止。
“一百万亩,可以做到吗”白令月问道。
苏昱想了想,回道:“没有问题,那就把扩大到一百万亩,具体计划就由集团安排,到时我再提供种子。”
“好,其他问题就交给我们来做吧,你可以不用操心。”白令月也是十分开心,这件事比她想象中还要顺利,她之前也是担心苏昱无法提供这么大规模的白玉树种子,现在想来是她多虑了。
对于苏昱来说,一百万亩的白玉树,需要的种子的确是很惊人的。
但现在的他,已经不一样了,已经拥有了非常多的爆点值,随时可以兑换出大量的白玉树种子出来,一百万亩的规模,根本不成问题。
接下来,白令月继续说道:“资金方面,如果遇到问题的话,记得跟我们说,集团现在也有不少储备金,可以提供资金支持。”
“好,但我想资金方面应该是充足的。”
苏昱觉得这个一百万亩的种植基地,资金应该是不会遇到难题的,之前苏氏集团已经提供了100亿元的资金,外加白玉木已经开始盈利,带来的资金,足以完成这个扩张计划。
所以,他相信新人生集团,已经不需要再向苏氏集团借钱,都足以完成这个一百万亩的种植基地。
一百亿元的贷款,新人生集团也应该很快就可以还上,或者是以物还款,用白玉木来支还这笔欠款,也是新人生集团和苏氏集团早就达成的协议。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开发盐碱地
一百万亩的种植基地,对于新人生集团来说,也算是不小的挑战。
如果这一百万亩种植基地,全部采用正常农场的话,那是很难完成的。
在臻国,也很难在短时间找到一百万亩的耕地,特别是大型农场,就更少了,只能用小型农场,但也不知道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才可以完成。
除非是由国家出面,把现有的大型农场,转化为白玉树的种植基地,才有可能实现一百万亩。
不过,对于新人生集团来说,这个计划所需要的耕地,还真不难解决,虽然不能算是轻而易举,但也的确没有多少难度,至少不是整个计划中最困难的一步。
主要是因为白玉树的特质,对生存环境和土地都没有要求,大部分的土地都可以生长起来,只要不缺水源,不气阳光,就可以正常生长起来。
而经过调研后,白玉树的种植基地,大部分都是选择盐碱地。
何为盐碱地,就是属于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也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会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都是和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
盐碱地的碱化度普遍较高,会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几乎让植物不能生存。
根据不完全统计,臻界的盐碱地的面积为192亿公顷,而其中,臻国的盐碱地面积为198亿公顷,相当于297亿亩。
臻国一直在开发和改良盐碱地,好利用到这么庞大的土地,但目前的进展有限,很难大规模有效的开发盐碱地。
在改良利用过程中,把盐碱地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
而白玉树的特性之一,就是可以适应盐碱地,可以不受影响的正常生长,甚至可以直接在重盐碱地,也不会影响到生长速度和产量,也可以保证白玉木的质量。
除此之外,在重盐碱地种植的白玉木,还可以直接引用海水灌溉,都不用担心会影响到白玉树的正常生长。
在这种情况下,白玉树的土地问题,还真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之前二十万亩的种植基地,也基本是选在盐碱地上,这也是为什么可以轻松解决二十万亩的土地问题。
如果是普通农田的话,还真没有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在国内找到20万亩的农田。
对于新人生集团开发盐碱地,国家也是非常支持的,先不说白玉树可以创造的效益,就算是普通的作物,可以在盐碱地生长,对国家而言,也是一大好事。
白玉树种植基地的成功,代表着近三十亿亩的盐碱地,将有望得到开发利用,而不用再一直荒废下去。
所以,在新人生集团建造白玉树种植基地时,国家是大力支持,直接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其建设基础设施,让白玉树种植基地,可以建成真正的现代化种植基地。
正因如此,新人生集团才那么快,可以做成二十万亩的种植基地。
而现在,二十万亩种植基地,将扩大成一百万亩种植基地,这对于新人生集团来说,同样也不难,只能算是略有挑战性,但土地方面,的确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只要在全国,多找几块大型盐碱地,便足以满足新人生集团对土地的需求。
一百万亩白玉树种植基地,一旦完成,每年便可以提供2亿吨白玉木,相当于可以制作成17亿纸浆,也将直接创造一年400亿的销售收入。
只要苏氏集团持续发展下去,未来的需求,绝对不止2亿吨白玉木。
但对于目前阶段来说,一百万亩白玉树,足以支撑苏氏集团发展很长的一段时间,至少足以让苏氏集团做到臻界第一大造纸巨头,都是绰绰有余的。
更何况,一百万亩种植基地,只是现阶段的扩张计划而已。
等到苏氏集团有更大的需求后,苏昱完全是可以提供更大的种植规模,让白玉木的产量再进一步提高的。
对于他来说,一百万亩白玉树,还是一千万亩白玉树,都没有什么难度的。
只不过,苏氏集团现在的需求有限,产能也没有那么高,一下子建成太大的规模,也是没用的,并不能直接创造效益。
毕竟,现阶段的苏氏集团,根本消化不了太多的白玉木。
要是苏昱一下子扩大几百万亩的白玉树,那就会砸在手中,苏氏集团暂时还达不到那么大的市场占有率,也没有那么大的产能来消化这么多白玉木。
而暂时而言,他并不打算把白玉木,出售给其他造纸企业,也没有打算供应给其他行业的打算。
在苏氏集团的市场没有饱和之前,苏昱都只会把白玉树独家供应给苏氏集团,而不会让其他企业得到白玉木。
当然,如果想要利益最大化的话,那完全是可以出售给市场。
如果苏昱愿意的话,直接供应给所有市场的话,那别说是几百万白玉树,就算是几千万亩白玉树,整个市场也可以轻松消化下去,而他也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但他这样做的话,无疑会给苏氏集团创造诸多的竞争对手,而后者想要发展成更大规模的话,障碍也会多了许多。
因此,在苏氏集团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苏昱都只会独家供应白玉木,从而让苏氏集团拥有最大的优势,让其他企业无法和苏氏集团竞争。
正因如此,他才必须控制白玉树的种植规模,不能无限制的扩张。
白玉树的种植规模,必须和苏氏集团对白玉木的需求关联,根据后者的需求,来决定白玉树的种植规模,这就是苏昱的策略。
一百万亩的白玉树种植基地,对于现阶段的苏氏集团来说,就是最为合适的。
等到这一百万亩白玉树全部建成之后,那时候的苏氏集团,产能和市场也跟着一起提升起来,正好可以消化这些白玉木。
所以,白玉树的种植规模,以及未来的扩张计划,是跟苏氏集团的发展画等号。
这一点,算是苏昱为苏氏集团,所做的最大贡献。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千亿利润
关于扩张计划,很快就定下来了。
苏昱之所以拿出白玉树,主要也是为了帮助苏氏集团。
所以,白玉树种植基地的扩张一事,还是看苏氏集团的需求,根据后者的需求来调整种植规模。
对于苏昱来说,他现在并没有大规模推广白玉树的计划,并没有打算让第二家企业得到白玉木,现在能利用白玉木的企业,唯有苏氏集团一家,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是如此。
他不是不知道白玉木的价值,也不是不知道白玉木有多抢手。
苏昱很清楚以白玉木的优势,如果推广出去的话,将会代替一部分的木材市场,其中造纸市场,将会被白玉木,夺下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可以让造纸企业都选择白玉木,而放弃其他木材。
而且,只要他愿意出售的话,大把企业愿意用两三倍的价格收购白玉木,并且需求量会比苏氏集团大十倍,乃至于是一百倍。
因为,一旦放开的话,跟白玉木合作的企业,就不是一家苏氏集团,而是整个市场,无数家造纸企业,这其中的市场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可以带来的利益,也会大上几百倍、几千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