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上头条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一梦一界
第四百章 制作完成
这次的预售,只是持续了三天。
但这三天的时间,其战绩,却是可喜可贺。
只不过,三天的预售时间,两张个人专辑的预售量都超过了40万张,合起来就是80万张了。
按照这种预售情况,白晴宁和江弦影的个人专辑,其首周销量都有望突破一百五十万张,其最终销量突破三百万张,也是大有可能的。
这样一来,徐静初突然觉得苏昱要求生产五百万张唱片,似乎也不是一个多离谱的数字。
可以说,以当前的情况来看,两张个人专辑的最终销量,的确都是有希望达到五百万张的,这个目标,也不是多么遥不可及。
当然,这只是一种预测,至于两张个人专辑的最终销量,能不能达到预期,这个还是不好说的。
一张个人专辑的预售量,只能作为首周销量和最终销量的一个参考数据,但不代表这就是绝对正确的答案,实际情况肯定是会有出入的。
毕竟,专辑的预售量,更多的是和歌手和词曲作者的人气有关,忠实粉丝越多,预售量自然是越高,但并不代表这张专辑,可以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肯定,更不代表这张专辑的质量和口碑。
如果这张专辑上市后,其质量让粉丝大失所望,口碑直接降下来的话,那销量就会非常难看的,甚至预购的消费者还会退货。
比如饶橙的《好》,首日销量为70万,但最终销量也不过两三百万张,当中还有不少是自掏腰包的,这种销量自然是彻底扑街了,都不知道亏成什么样子了。
而饶橙的《好》这张专辑的最终销量会那么低,就是因为专辑的评价太差,才会出现了这种情况。
同理,如果一张的专辑口碑好,消费者对其的评价都很高,那最终销量必然会是非常可观的,也肯定会是比预售量高上许多倍,这是无需质疑的。
对于大部分的消费者来说,决定是否购买专辑的,还是这张专辑的表现,如果歌真的好听,那肯定是会舍得花钱,但如果歌让他们不满意的话,那肯定是不会掏腰包的。
所以,有时候,预售量真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最终销量还是会受实际情况的影响,以及专辑的质量都会影响到销量的。
除此之外,两张个人专辑的预售量,也明显是偏高了。
毕竟,江弦影和白晴宁在网络上,都已经积累了不小的人气,有着许许多多的粉丝,但她们从未发行过专辑,一张都没有。
这次是她们第一次发行个人专辑,那她们的粉丝肯定会更加热情,支持力度肯定会更大的,那预购专辑,也是非常正常的行为,这也会让她们的专辑预售量,比正常情况要高许多。
因此,这次的预售量,就很难准确预测到最终销量,还是要看专辑上市后的评价如何,才可以预判销量。
只不过,对于两张专辑,苏昱还是有信心的。
他觉得这两张个人专辑,无论是从歌曲本身,还是从制作上,都是属于中上水平的,这是很有诚意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推出市场后,肯定也会相应的回报,不会蒙尘的。
对此,苏昱觉得两张个人专辑的销量,应该都会在五百万张以上的。
如果达不到这个销量的话,那他肯定是会自掏腰包,买下剩余的专辑,剩多少张,他就买多少张,但他也认为自己应该是不会有这种机会的。
三天的预售期结束后,专辑的宣传工作没有结束,反而是逐渐加大了力度,为正式的上市做好充足的准备。
又过了几天后,《太子妃升职记》的宣传工作也是进入了最后阶段。
因为,《太子妃升职记》基本上已经制作完成,只是一些细节还需要处理而已,但这耗费不了多少时间,并不会耽误到上线的时间。
关于,《太子妃升职记》的上线时间,也已经基本确定下来,不出意外的话是不会更改上线时间。
《太子妃升职记》的上线时间,就是八月份的尾巴,也就是二十八号,就会正式上线了。
本来,在《太子妃升职记》开始拍摄的时候,上线时间那是排在国庆后,大家都认为可以在国庆节时上线,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基本都认为很有可能是需要等到寒假的时候,才可以完成全部的制作。
&
第四百零一章 最好的选择
《太子妃升职记》的制作成本,可算是苏昱的极限了。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只花费了380万元的投资,这的确是他的极限了。
苏昱是可以做到让制作成本再降低一些的,但问题是这样做的话,则是会导致作品质量的下降,这就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380万元,算是一个极限了,再继续压缩,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苏昱之所以可以做到这种程度,那是因为演员的片酬很低,这是决定拍摄成本的很大因素。
《太子妃升职记》所有角色,多数都是新人,只有少数演员是出道多年的老演员,但也是身价很低的,片酬并不高。
对于动辄那些片酬十万、乃至于百万一集的明星,苏昱是不会用的,也用不起。
这些高身价高片酬的明星,的确是自带流量的,可以为新剧带来很多关注,他们的粉丝也会成为新剧的观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剧的人气,这一点是无需质疑的,他也没有否认过。
只不过,如果苏昱用上这些流量明星,那《太子妃升职记》的制作成本,绝对会提高一大截,这不是增加几百万就行的,有可能在后面加个零都是打不住的,这还只是片酬的提升而已,其他成本也会相应提升的。
而且,这些流量明星不但要的片酬高,而且也不像新人那么配合,他们的要求是非常多的,而且还是要剧组来配合他们。
苏昱只是一个拍了微电影的新导演而已,在这些流量明星面前,根本是镇不住场子的,很难让这些明星乖乖配合他。
这些明星必然是不会那么听话的,耍大牌是在所难免的,而他也不可能顺从这些流量明星,以他对演员的高要求,必然是会产生矛盾的。
别的不说,一个镜头,苏昱可以让李天爱重复拍摄十几次,甚至是几十次,不达到要求就不过关,李天爱可以让他这样做,但其他流量明星就不可能会答应了。
在这些流量明星看来,可以亲自到场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让他们重复拍摄一个镜头,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这些流量明星的时间安排上,也是非常紧迫的,不可能给剧组太多的时间,用来拍戏的时间肯定是少之又少的,根本不可能一遍遍的拍摄。
这一来,不是演员配合剧组拍戏,而是整个剧组来配合这些演员,那拍摄时间肯定会延长多倍的,也就不可能只用三十五天就完成拍摄了,一年的时间都不一定可以做到。
所以,如果苏昱请这些流量明星来拍戏的话,这不单单是花大钱的问题,还给自己找了一些大爷过来。
让他这个导演来服侍这些流量明星,这可不是他会做的事情。
片酬,仅仅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些流量明星是不可能会那么配合一个名气还不高的新导演,期间必然会产生诸多矛盾。
只有采用新人,才可以让苏昱尽情发挥,他也可以调教好这些新人。
因此,他宁愿不要演员自带流量,也要听话的演员,他更加倾向于新人,这些新人可以吃苦,也愿意学习,态度会更好,这才让他可以更好的完成一部作品。
这也是苏昱在《太子妃升职记》,全部采用新人,或者是不出名的老演员,不仅仅是因为片酬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因为这些演员愿意配合,而他也可以真正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而不会因为演员的
第四百零二章 任性
在《太子妃升职记》完成拍摄后,就有很多人寻求合作。
本来,新潮流传媒公司只是一家小公司,不会有人关注的,但一部《老男孩》,已经让公司在业内,有了不小的名气。
别的不说,一部制作成本120万的微电影,却是卖了5000万,让新潮流赚了四千万。
超过三十倍的回报率,这足以让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鹜。
所以,当《太子妃升职记》准备拍摄的时候,就有好多投资者上门,想要投资《太子妃升职记》。
如果新潮流传媒公司想要接受投资的话,起码可以为《太子妃升职记》拉来千万以上的投资,完全可以把《太子妃升职记》的制作档次提高起来。
尽管,苏昱也只是拍摄了一部微电影,虽然火了,但也不知道下一部作品,还可不可以再火。
但在影视圈里,第一部作品就火了,那就代表着有值得投资的潜力,成功的机会起码比其他导演要高多了,这就值得投资了。
所以,当苏昱要拍摄第二部作品,这些投资者就直接想要投资了,甚至都还不了解《太子妃升职记》的情况下,就想要投资这部新戏,这就是出了名的好处。
三十多倍的回报率,实在是太诱人了,让很多人都会忍耐不住的,这是相当划算的投资,就算有风险,那也是值得的。
只不过,面对这些主动送上门的投资,苏昱想都没有想,就直接拒绝了。
一方面是因为《老男孩》已经为公司带来了几千万的收益,资金上稍微宽松了一点,而《太子妃升职记》也是一部低成本的制作,这对公司的资金来说,完全是可以负担得起,没有必要接受投资。
另外一方面,《太子妃升职记》的制作成本非常低,一旦成为火剧,那回报率也肯定是会非常惊人的。
如果苏昱接受外面的投资,那无疑是一个大蛋糕拿给其他人分食,而这个大蛋糕,他明明是可以一个人吞下来的,那又为什么要把蛋糕给其他人分,这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因此,在面对这些送上门的投资,他就直接拒绝了,根本就没有考虑接受这些投资。
这些人不是来送钱的,而是来拿他的钱,他当然是不可能会答应了。
而在《太子妃升职记》完成拍摄后,又有一帮人想要合作,而这次就是想要获得《太子妃升职记》的独播权,而这些人都是视频网站的人,其中也有五大视频网站。
毕竟,《太子妃升职记》是一部网络剧,这也代表着不会上电视台,而是会在视频网站上线。
对于这些视频网站来说,《太子妃升职记》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单单制作团队是拍摄过《老男孩》这一点,就已经有很多吸引力了,特别是导演和编剧都是同一个人,就更是如此了。
《老男孩》卖出了五千万,大赚特赚。
但对于这些视频网站来说,看中的不是这五千万,更多的是《老男孩》吸引人气的魅力。
一部《老男孩》让苍鸾视频的会员人数从三百万激增至1200万,翻了四倍,这可是让这些视频网站相当心动,就算是五大视频网站,也不可能会无动于衷。
虽然五大视频网站基本垄断了国内的市场,一部作品也带不来多少新增会员,但流失的会员用户,却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再次出现《老男孩》这种作品,那五大视频巨头再得不到这部作品的话,又会流失不少用户了,这就算是五大巨头,也一样会肉痛的。
所以,当《老男孩》的导演,开始拍摄《太子妃升职记》时,这些视频网站就都坐不住了,都想要拿到独播权。
五大视频网站当中,甚至有开出五百万购买独播权,后面的收入再五五分成。
可以说,这些视频网站为了得到《太子妃升职记》,开出的条件都已经算是很诚意了,至少他们是觉得很有诚意的。
&
第四百零三章 分成方案
在拍摄《太子妃升职记》之前,苏昱就决定和苍鸾视频继续合作了。
一方面,苍鸾视频的确是最有诚意的。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选择苍鸾视频,才可以把《老男孩》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在苍鸾视频中,《老男孩》积累了很多人气,有着不少忠实粉丝,这些粉丝很有可能会因为《太子妃升职记》的制作团队,就是《老男孩》的团队,而转为《太子妃升职记》的观众。
但如果《太子妃升职记》选择去其他视频网站的话,那这些粉丝,很有可能就不会去看了。
毕竟,对于网站用户来说,也不可能会因为一部新剧,就在各大视频网站跑来跑去,如果《太子妃升职记》到其他视频网站上线的话,那《老男孩》所积累下来的粉丝,就不一定会跟着一起去新网站,那就相当于这些粉丝都流失了,这可是很大的损失。
这一来,就冲着这些粉丝,苏昱他们也不会轻易选择其他视频网站的。
除此之外,苏昱不想和五大视频网站合作,而其他视频网站比起苍鸾视频来,也没有其他优势。
这样一对比的话,苍鸾视频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了,最少对方是很有诚意的,也愿意接受新潮流传媒公司的条件,这样的合作才可以双赢。
在这次的合作中,依旧是如上次一样,不需要支付版权费,而是采取分成方式,根据不同的收入,而决定不同的分成比例。
《老男孩》的分成方式是收入在一百万以下,收入全归视频,超过一百万,而在两百万以下的话,就按照四六分,超过两百万的话,就按照五万份,而收入突破五百万的话,就开始六四分,达到八百万就是七三分,超过一千万的话,更是八二分。
这一次,苏昱决定延续这种分成方案,还是依旧影片的收入,决定分成比例。
不过,这个分成比例的收入,自然是要修改一些的,如果按照这原来的比例,这对苍鸾视频来说,肯定是很不公平的,也不可能会答应的。
在经过双方的协商后,具体的合作方案确定下来。
《太子妃升职记》在苍鸾视频的销售收入,如果在五百万以下,按照八二分,苍鸾视频八,新潮流传媒公司占二。
在五百万以上、一千万以下的话,则是七三分,一千万以上、两千万以下的话,则是六四分,两千万到三千万的话,则是五五分,三千万到四千万的话,则是四六分,四千万到五千万的话,则是三七分。
如果《太子妃升职记》的销售收入,可以突破五千万的话,那就按照二八分,苍鸾视频只占二,而新潮流传媒公司占八成。
之前,《老男孩》的销售收入突破一千万的话,就是八二分成了。
而这次,《太子妃升职记》则是需要突破五千万,才可以拿到八二分成,这其中的差距,可是非常巨大的。
不过,考虑到《老男孩》只是一部微电影,其销售收入,自然是低于连续剧的,那条件低一些,也是正常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