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帝国无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录事参军
而随着大齐的强盛,贵州东西变通途,土蛮们的生活,多少变得比以前要好,和大理同源的族人们对比,就更为明显。
建昌府的乌蛮诸部,也就有了异心,想依托本族的力量,在建昌获得独立的地位。
其实整个大理国来说,就是一种军事分封制,诸豪强、诸蛮部,名义上以段氏为共主,但各自管理自己地域和族内的事务。
这种制度,一旦有外力介入,便很容易出现独立的倾向。
加之建昌府,实则大理国也刚刚得到这片土地不久,作为最北方的土地,也从来不在段氏的真正视线内,靠近大理及被视为屏障的土地,段氏会派出亲族及白人迁徙监管,这建昌府,却是就任命的本地土族首领为长官及次官。
建昌乌蛮诸部,早就暗中尊罗殿女王陆贵平为主。
沙麻部,甚至全族都跟随罗殿女王改姓为“陆”。
其实,段氏自认是中原后裔,一直推动本地中原化,土蛮之部,改汉姓本是求之不得之事,但甚少有部族效仿便是了。
而建昌乌蛮诸部,甚至小女王陆贵平早就派出了教头帮其训练乡兵,更提供了一些武械装备,当然,这里面,自然少不了中原天朝背后的影子。
陆宁去西川前,在贵州和陆贵平幽会,也是要小女王送信来建昌乌蛮处,集结人手,配合自己羊苴咩城一行。 : :
听陆生年自我介绍后,陆宁微微点头:“准备好了吗?”
陆生年神态恭敬,抱拳躬身道:“主家,我已经挑选了各部最精壮的勇士二百名,随主家前去羊苴咩城。”完全中原礼节气派,这点令陆宁很满意。
陆宁微微点头:“在此,我的马夫、伙计们换成你族勇壮,给他们暂时找个栖身地,不会泄露风声吧?”
陆生年忙道:“主家放心,绝不会泄露丝毫风声,这建昌之地,外间耳目很难进来,何况,大理人,也一向不在乎我等。”
他不知道这位“陆掌柜”是何许人,但罗殿女王殿下写了一封亲笔信,要自己等,对待“陆掌柜”就如同她亲至一样,这可是破天荒第一遭见到女王殿下亲笔,面前人物,自然非同小可。
陆宁挥挥手,“好吧,开始换人吧。”
……
张大盐自然没有被换掉,他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些精壮土蛮,将一些寒森森利器塞入马匹驼的货物中,一时吓得心胆俱寒。
还好,东家温和,和颜悦色和他聊了几句,令他稍微心安,但也开始知道,这笔丰厚的报酬,不是那么好赚的。
本以为遇到个羊牯,可能是哪个大家族子弟第一次学做生意,所以,才要走这一趟注定赔本的买卖,谁知道,却是另有所图。
也是,能眼都不眨就收购这许多布匹的财力,这个阶层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丹嘉、贞明、矫国、瞿国、歌翁五人,也发现了这批新换来的各个肌肉虬结的土蛮小伙的不一样,以及他们私藏兵器的举动。
五个蛮女,也都有些吃惊,再看陆宁时,明显目光里兴趣越发浓郁。
其实陆宁又何尝不在琢磨,这五个家伙,能利用来做些什么?





我的帝国无双 第五章 大理之乱 (上)
从建昌到羊苴咩城七百余里,陆宁和商队走了半个多月,把张大盐这唯一一个普通中原商人累了个半死。
陆宁也只能叹息,这大理国,可比东瀛四岛面积大多了。
羊苴咩城,从南诏时期便是这西南政权的都城,以苍山和洱海作为天然屏障,东为碧蓝如镜的洱海,也是后世旅游圣地,西为层峦叠嶂的苍山山脉,风景美不胜收。
其南北城墙,也都是以苍山山脉为,向东绵延至洱海。
城内倒是比陆宁想的要繁华许多,到处都是佛塔佛像,载歌载舞的人群,不过,便是佛塔佛像的建筑风格,也是中原式样,而不是距离更近的吐蕃,其从南诏起,从文化层面便向中原靠拢,这也是很鲜明的佐证。
能深入大理境,来到羊苴咩城行商的齐国商人寥寥无几,不过汤家在此有商铺,张大盐便曾经在这处商铺担任掌柜多年,现今的掌柜汤有望是汤家不太重要的一支之子弟,但不管怎么说,显然发现在此经商没什么太大风险后,汤家还是用亲族之人,替代了张大盐。
毕竟外人的话,在此到底赚了多少,会不会中饱私囊,谁也说不清楚。
陆宁一行,也便住进了汤家邸店,挤的满满堂堂。
而此时的羊苴咩城,戒备森严,段氏正号滇东诸部来勤王,对抗北方善巨、剑川地要求段氏退位的诸部。
不过陆宁等入城,张大盐、陆生年贿赂了守城军士及头目,是以货物也没太盘查便被允许入城。
陆宁看得蹙眉,自己等顺利进城,支持杨氏的部族同样可以携带利刃入城了,大理国闹叛乱时,国主经常被杀被圈禁也不是没原因的。
……
窗外就是碧蓝如镜的洱海,轻风吹来,竹舍内很是凉爽。
陆宁慢慢将手里密信点燃,烧掉的灰烬落入小盘中。
这是永宁的亲笔信,问大理之事,要不要派出新训的大内贞义女营相助,也正是在不太恶劣的情景下对她们的训练,又说大理虽然不适合乘骑骆驼,但贞义女卫们,乘马步战都可。
贞义女营,最早是永宁见陆宁不喜宦官,大内也都是女卫,又不想以后女卫们异族比例太高,是以早就开始启动的计划,挑选汉女从孩童时期便利用各种器械训练体力,加之充足的肉食等营养供应,说起来,这样练出来的女兵,再从中优中选优,体力还真未必弱于现时代的男子,当然,这样训练出来的身体,到了中年后老年,怕百病缠身,但这就不是永宁需要考虑的了。
而到了后来,大内女卫计划便渐渐走偏,却是永宁眼见皇室血脉薄弱,自然忧心,便从这些自幼训练的汉女女卫中挑选相貌秀美者,准备组建一支近侍队伍,能经常跟在陆宁身边的这种。
到得后来,陆宁从东瀛回归,永宁应该是受早击女营的启发,正式筹组大内贞义女营,作为大皇帝出征时也可跟随的内卫亲军,而除了早期挑选渐渐长大的汉女女卫外,又挑选草原部族、西南党项回鹘吐蕃、南方土蛮、东瀛虾夷等等强壮但貌美女童、少女入候选,当然,一些天资异禀的美少妇也会破格入选,如此,四五年后,经过层层遴选,由极为优异的女卫组成的贞义女营渐渐成型。
总数五百人左右,本质上,为骆驼火枪手,但也各个弓马娴熟。
而永宁组建这支内侍女卫的初衷,实则便是将她们看作生孩子的机器。
这支女卫,身份都是奴隶,圣天子临幸后也不会有任何名份,而如此多女奴,不但可以解决圣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苦行僧的问题,而且,诞下子嗣的几率也大大提高。
开始,永宁一切都瞒着陆宁,当然,陆宁自也没被她瞒住,知道她在训练一支貌美如花的火枪手女卫,也没当作一回事。
直到入滇离京前,和永宁说起要去大理,永宁才提到了这支贞义女营。
她也不避忌,直言陛下该当每日和她们欢好,如此,终能诞下皇子。
只是,这些女子一旦有孕,便要由她来处理。
大体上,便是生下孩子,不论男女,都会和其母第一时间分离。
男孩由永宁分别教导,女孩,送去一些好的人家收养。
总之,不会有母凭子贵、母凭女贵的现象出现。
而且,等陛下真正选定继承的皇子后,其余男孩,选几名品格特别优异者,可授亲王,以扩张皇族血脉,其他的还是会送去民间。
而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生母是谁。
永宁还隐晦提到,希望圣天子欢愉时,最后的龙种,能植入汉女之体。
听永宁的意思,甚至那些说送去民间的男孩,都有可能被杀掉的意思。
毕竟,如果皇家多了一堆奴女生的子嗣在宫中,也实在不成体统。
陆宁有些无奈,从古至今,开国皇帝继承人如此难产也只有自己一个了吧,那些皇朝中期,没有子女的皇帝,毕竟还有亲族子弟可选,而自己远方亲戚子弟,过继来继承自己,确实令人感觉有点不大对头。
虽然自己刚刚三十出头,又不是诞不下后裔,是以可能臣民们还没想那么多,但永宁及身边诸妃,却是知道其中诀窍,自然为此焦急,和诸妃,都差不多近乎一年才能同房一次,且又身体体质很特异,令妃子怀孕很难,如此,又哪里那么容易诞下皇子?
是以,只能广撒网,扩大后宫,但如此,又会令后宫不宁,便是开明如永宁,也不想看到后宫有上百乃至几百个有名份的妃嫔,诞下子嗣的,更会威胁皇妃们的地位。
最终,永宁才想出了这么一个看似荒唐但好像又因为自己特殊情况而合情合理的办法。
当时,陆宁真想告诉永宁,实则自己感觉,按照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新陈代谢的缓慢,还有好长时间能活,现今诞下皇子,都未必能活过自己,可不无端端多事么?
不过,不管怎么说,有几名皇子在宫中,能令臣民安心,也能令永宁安心,如果再过个十年,自己还没有子嗣的话,一些忠直的大臣怕都会坐不住,冒死进谏之类的,要自己从亲族过继子弟培育之类的了。
毕竟,因为自己是开国皇帝,那些远亲子弟是不入皇族的,是以自己一旦暴毙,可能这偌大帝国瞬间就会四分五裂。
不过,如果有自己遗嘱传位给女儿,不知道自己的威势,死后尚存否?
这个答案,很难预料,如果自己暴毙而永宁在,可能局面会好一些。
琢磨着,陆宁摇摇头,又胡思乱想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了。
但永宁都被逼得如此了,可想而知,如果一直没有子嗣,其实对后宫众妃,同样是很大的压力,外人可不知道,根源是因为自己特殊的体质。
不过,贞义女营进滇就算了。
虽说都是奴兵,在永宁看来,被杀被擒也无所谓,可自己的心智,还没坚韧到这种程度。
正胡乱琢磨着,脚步声响,却是丹嘉和矫国推门走了进来。
五个“越南皇后”中,她俩应该是领头羊,很多事,都是她俩策划引领,比如,可能想杀掉自己逃走的计划,应该就是她们牵头做的计划,现今,暂时放缓了而已。
陆宁微微蹙眉:“没有一点规矩,进来前既不敲门,进舍后又不行礼,你们当你们是女主人么?!”
一路而来,渐渐了解了这五个蛮女的品性,陆宁倒没以前那么厌烦她们了,虽说自小生活环境及教育的原因,她们一切利益为先无情无义,但最起码比较真实,比如,自己答应按月支付她们零花钱后,她们对自己的态度明显好了许多,目光里没有那种时时都想干掉自己的凶光了。
有奶便是娘,其实也挺好的。
毕竟,自己绝对是这个天下,一等一的奶爸。
丹嘉和矫国都是一呆,矫国立时瞪起杏目,丹嘉拽了拽她衣袖,又对陆宁一笑:“主家,我们乡野之人,习惯了,还请主人以后多教导。”
陆宁哼了一声,“你们凶蛮当我不知道么?我只是看你们还算听话,懒得和你们一般计较,若不然,你们五个再凶,还能凶过我带来的数百刀手?”
“是,是。”丹嘉转了转眼珠,赔笑问道:“主家,说起那些刀手,主家来大理国,看来是有所图谋,可需要我们姐妹五人帮忙?”
陆宁冷哼一声,“少来套我的话!”
矫国黝黑俏脸的脸色更是不善,丹嘉却还是一脸甜笑,“是,那我姐妹五人,只管服侍好主家就是了,主家爱干净,一路来都嫌我姐妹五人肮脏,但此处山泉潺潺,我姐妹五人便洗的干干净净来陪主家。”
陆宁撇撇嘴,知道她们更没有什么贞节观念,“你们做好奴婢的本份就好了!”
说话时,微微蹙眉,“外间,有了变故。”
丹嘉奇道:“什么?”
陆宁摆摆手,“一会儿便知道了!”
……
陆宁的耳朵自然不会听错。
奉天十五年三月十五,羊苴咩城爆发内乱。
杨氏叛兵攻入王宫,乱军中,大理国主段素顺和几个儿子据说引火自焚。
很快的,便有类似中原的安民告示,新的大理国主段素明登基,并任命剑川坦绰杨尚允为清平官,也就是国相。
段素明,是原大理世子段素英的弟弟,还不到二十岁的样子。




我的帝国无双 第六章 大理之乱 (下)
羊苴咩城中,还有浓浓飘起的黑烟,外间,偶尔会传来隐隐约约的惨叫声,显然,杨家叛军搜捕追杀忠于段氏的军民的战斗还在零零星星的进行。
陆宁所住的汤家商铺别苑篱笆墙上,陆生年和他的部众各个手持寒森森朴刀排定,偶尔有小股杨家军行过,也并不惊扰这里。
在杨家掌控羊苴咩城大局后,确实有叛军想趁机来掠财,险些和陆生年的部众发生冲突,最终,大理新任国相杨尚允,也就是现今滇西杨氏家族的头人,下了严令,令部下不许惊扰官、民及外来商人住宅,是以,一场血腥冲突才消弭于无形。
……
在书房,陆宁接见了一位特殊的访客。
其实,这样兵变令陆宁有些措手不及。
杨氏是白人第一大族,分布在滇西各地,再往西北,便是吐蕃各部,是以赵匡胤扶持杨氏也在情理之中。
但毕竟现今段氏还未衰落,和杨氏算是并驾齐驱且压了杨家一头,却不想,短短时间,都城便被杨氏叛兵里应外合攻陷,而且国主段素顺也惨遭杀害。
其实不仅如此,怕是羊苴咩城内的段氏被杀了个七七八八,仅仅留下了段素明这样一个傀儡。
昨夜陆宁出去转了转,但看起来大局已定,已经回天乏术。
看起来,怕是要回川贵,点兵攻伐大理了,同时呼吁段氏故旧相应,也拉拢一下高家,不如此,很快赵匡胤就会获得大理国这样一个强力盟友,西南边疆从此多事。
正琢磨间,汤家人引领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
看到来人的瞬间,陆宁不由莞尔,再听对方自报姓名朱丹臣,陆宁更是微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没死在乱军中,还算不错。
这是个面相端正的中年儒士,画像陆宁早见过且记在心中,他“朱丹臣”这个化名也是陆宁听说他姓“朱”后给取的,这个时代的人,是不明白自己给他取这个化名的那点恶趣味的。
朱丹臣明面上的身份,是大理国世子段素英的读书师傅,也是大理最有名的游学大儒,实际上,他有着密监的身份背景。
“你速速处理了货物归国,帮我送一封密信去成都府,到时候自然有你的好处!”朱丹臣大咧咧的,吩咐陆宁就好像上官吩咐小厮。
陆宁哑然失笑,显然,自己是最近也是现今还唯一留在羊苴咩城的齐国行商,是以,他才会来见自己。
汤家在此的商铺,便是汤家自己都不知道实则是密监的一处联络站,商铺的伙计,常年有密监人员值守。
而朱丹臣和中原通密信,便是通过汤家商铺,当然,一年半载,朱丹臣也未必会写书信去中原。
一些小情报,自不用朱丹臣刺探,他要留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朱丹臣蹙眉,“你笑什么?听说,你也是上府派来的,我这封密信,可是事关重大,若耽误了,你便是有一万颗头颅也不够砍!”
陆宁略一沉吟,便从怀中摸出银制鱼符,递给他道:“现今是什么情形,跟我说。”
“甚么?!”朱丹臣大咧咧接过,正翻白眼想说什么,突然激灵一下,猛地站了起来。
鱼符上,有“鸿胪寺少卿,文正一”等字样。
“少卿大人!”朱丹臣作揖躬身,“小人失礼,失礼了。”
虽然不知道这位文少卿是什么人,但从三品大员,扮作商人来到这羊苴咩城,期间必然有重大隐情。
陆宁收了鱼符,道:“此来,本来就该联络你的,却不想,遇到兵变之事,原本的筹划一场空,说说吧,你那边如何了?你那弟子段素英,是死是活?”
朱丹臣深深叹口气,“他和段国主,委实都被杨家叛兵杀死了!”
陆宁蹙眉,这几年将朱丹臣安插在段素英身畔影响他,倒是白费了功夫。
想了想,问道:“那段素明,为人如何?”
朱丹臣撇撇嘴,“荒淫好色,贪生怕死,真不知道,段家怎会有如此子孙?”
陆宁皱起眉头,琢磨起来。
朱丹臣这时又微微一笑:“大人,我这里有个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事情,段素英之子段素廉,现今和小人在一起,我本来便是想将这消息送去成都府。”
陆宁脸猛地一沉,凝视他:“如此重要的事,却到现在才说,卖弄小聪明,若再有下次,必治你的罪!”
朱丹臣笑容凝固,不知道为什么,面前之人突然压迫的他有些喘不上气,后背嗖嗖的冒冷风,额头更冒冷汗。
“是,小人不敢了,不敢了……”又激灵一下,忙道:“只是,他刚刚五岁,什么都不懂。”
陆宁微微颔首,“这我知道。”
大理国主段素顺,世子段素英,以及段素英的长子段素廉,这本来该顺序继承国主之位的爷孙三人,陆宁自然都有所关注。
“走吧,我这就和你去接他。”陆宁起身。
杨氏,现今在赵匡胤及吐蕃边部支持下眼见就得了大理国,高氏力量还远远不够抗衡杨氏,董氏又早早衰败,如今,只能联合段氏和高氏,将杨氏击溃。
而且,这大理国,和东瀛不同,自己还不能太过削弱其国力。
东瀛海岛,并没有外敌,而大理国,西南有缅人建立的蒲甘王朝。
这蒲甘国,侵略性极强,历史上,几十年之后,便曾经趁大理内乱侵入大理国,围攻这羊苴咩城,逼迫大理献出许多金银珠宝才退兵,且从此大理国西南诸部,不得不臣服于蒲甘人,也算大理国很耻辱的城下之盟了。
同时,蒲甘这次北侵之战,得到了北方原本属于大理国各土部名义上的管理权,也奠定了后世缅甸版图,其国王在缅甸历史上,三位大帝中排第一位。
甚至按照缅甸夸张的史书,这位伟大的君主率领几千万军马北伐,击败了强大的云贵高原霸主大理国,得到了缅甸北方之土,也是缅甸对后世独立运动此起彼伏的缅北诸部统治的法理基础之源。
今世,这些土部及土地,当然不能被缅人掠夺。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七章 新代理人
“娘亲,我要娘亲……”
小男孩生得眉清目秀,但哭哭啼啼,闹个不休,毕竟,十二月生日的他,还远远未满四周岁。
陆宁微感无奈,趁夜色将他从朱丹臣的藏身处带来了汤家别苑,但要将他带出城的话,他这个状态可不行,城门处排查很严,必然会惊动守军。
听朱丹臣说,这段素廉的母亲,将段素廉托付给朱丹臣,她则刻意跑出去吸引敌军,应该已经被杨氏叛军所杀。
说实话,陆宁最烦小孩子哭闹,正要甩手而出,段素廉突然哭声止住,呆呆看着端着茶盘进来的丹嘉,怯怯的喊了一声,“娘?!”
朱丹臣也有些惊讶的睁大眼睛,直勾勾看着丹嘉。
哦?陆宁停下脚步,问道:“怎么,我这小奴很像世子妃么?”
朱丹臣回神,连连点头,“是,很有些相似。”就忙收回了目光。
陆宁看了看段素廉,又看了看丹嘉,便对丹嘉使了个眼色。
说起来,丹嘉、贞明、矫国、瞿国、歌翁这五个越南皇后,其中丹嘉和贞明都给丁部领诞下了子女,但好像她俩也没什么母性情节,子女是生是死,也不怎么在乎。
看到陆宁脸色,丹嘉看了眼那哭哭啼啼小孩,目光有一丝不耐,但还是走过去,温言和他沟通。
段氏以中原人自称,这段素廉中原话比丹嘉说的流利多了。
而且,小孩儿明显已经知道这女子并不是他的娘亲,但怯怯的和丹嘉说着话,显然对丹嘉,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陆宁对朱丹臣努努嘴,朱凡臣忙随他走出去,两人在外低语起来。
……
陆宁也没想到,离开羊苴咩城变得很简单。
概因这大理国,实则和中原到底还是有些不同,如现今来说,羊苴咩城东南威楚府坦绰段思义成了杨尚允的最大对手。
段思义是被杨氏叛军杀害的国主段素顺的叔父,在威楚地经营多年,甚得当地各部头人拥戴。
是以现今来说,段素廉实则变得微不足道,因为便是还继续拥戴段氏的各部族,也会拥戴有威望又有实力的段氏家族中的段思义,而不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幼儿。
如此,陆宁等离开羊苴咩城,盘查也并没有太严,当然,前提是,汤家人从中沟通,将陆宁的大部分布匹打点了羊苴咩城新的大小当权者,只说齐国小商担心动荡,只想平安离开此间,是以,也没遭到留难。
陆宁一行出城后,沿归路向东北行,不过到了褒州就停顿下来。
褒州信苴段素兴,乃是前国主段素顺的弟弟。
段氏一直便将亲族分封到大理四周紧要之地,实行的是军事分封制和头人自治混杂的极为复杂的制度。
而段素兴,“性好游狎”,在本地威望不高,甚至很多头人都看不起他。
杨氏叛乱,又在羊苴咩城拥立段氏新帝,褒州所在的弄栋地区的头人们,也人心思动,有的便想听从杨氏召唤,尊新帝为主,也有的不念段氏恩情,认为杨氏作乱,所谓新帝段素明就是傀儡,是以,想遵从威楚的段思义为主,驱逐杨氏,恢复段氏的统治。
1...237238239240241...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