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录事参军
“不管如何,班大人求告于杨业都督,离开文总院麾下才好,现今,正是个机会,关东军残暴,未必就得民心,在骏河遭遇挫败便是明证,现今我夫为尾张守,尾张国,班大人未必知道是哪里,但杨业都督必然知道,妾愿为班大人代书一封,去求告杨业都督,必能令杨业都督将班大人委派去尾张。”
陆宁其实又哪里不知道尾张国?
信长崛起的根基之地,现今来说,也是东瀛最发达的令制国之一。
东部有山脉屏障,其余六成以上的土地都是肥沃的冲积平原,温暖的气候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是关内要冲,又临海,再加上木曾川的水系,水上交通也极为便利,又有三大古神宫之一的热田神宫,前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带来了东瀛各地的文化,如此,农业商贸都极为发达,资源丰富,甚至被称为取得天下的根本之地。
而藤原实赖现今趁机将三子遣派为尾张守,更将尾张国也变更为知行国,也就是,国守拥有绝对支配权之国,若以前,紧邻京幾五国的尾张国,出现一位统管尾张国军政并自行收取赋税的国主,简直不可想象。
“甚至,我可以应允,以后,我会求肯我夫,使得在尾张国港口,齐人一样可以租赁土地经营,和在江户取得的特权相若。只是,田山栅之众,还需要齐人海船相助,全部迁去尾张,且能提供田山族人武器军械,如此,才好压倒尾张国内的倒齐势力……”说到这儿,恭子笑笑,“总之,一切我都会代大人,向杨业都督禀明,也定说动杨业都督。”
陆宁笑笑,显然,她觉得自己说的这些,解释再多,自己也听不太懂。
看来,她倒是想在尾张国喧宾夺主,令自己家族在尾张国繁衍生息。
比之家族定居的武藏国,现今尾张国,便如中原和北方蛮荒的对比。
不算出羽和陆奥两国,尾张国的粮食产量,一直仅次于近幾的河内国,高居东瀛诸国的第二位,到出羽和陆奥得到大规模开发,尾张国才渐渐被这两国超越,但那也是诸国中石高居于第四的高位。
甚至后来,关东地普遍粮食产量大增,便是武藏国石高,也和尾张有得一比了。
但现今来说,尾张国的繁荣,比之武藏国,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她现今显然改变了策略,既然眼见见到“文总院”博得文总院欢心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她便退而求其次,尽量利用自己。
不过,她的主意,虽然主要还是为了她田山一族,但也确实将自己暂时从火炉上解脱下来。
只是,去尾张国?
自己倒是不介意扶持其另一股力量,毕竟,如果想令关东御领影响到京都,就要帮助其变得特别强大,强大的军事力量能远征进入关内,威慑京都。
但这也不是自己想看到的,扶持起一个强大的幕府,对中原又有何益处?
令其群雄并起并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才是最佳的结果。
是以,在京都近幾之处,扶持起另一股力量,倒也不错,自己本也正琢磨,怎么将影响力扩展到京都一地。
只是本来以为,要数年之后了,自己已经准备轻松转转东瀛风情,明年黄宝仪分娩后便回中原。
因为以现在东瀛国局势,具有野心之人,都渐渐利用这大变局登上历史舞台,各种合纵连横,打打和和怕以后是常态,要等局势明朗怕要几年后了。
这期间,齐人冷眼旁观,经营东北出羽、陆奥,从中原一批批移民过来,倒是比自己预想中顺利的多,几年之后,在出羽、陆奥,齐人也就站稳了脚跟。
但现在看,倒有可能在自己离开东瀛之前,便能和京都形成一种崭新的关系。
自己当然也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九十一章 被动上洛 (下)
恭子写的信能打动杨业也好,不能打动杨业也罢,一切,自然是由陆宁裁决。
于是,一个多月后,被从安东都督府礼聘为尾张国的“新军总教头”的陆宁,坐海船抵达了尾张国守护御所下津城。
随行的便是陆宁在热海之屋的那一行人,军卒二十二人,两名虾夷奴辅军,二十名侍武士。
此外便是真冬姬、恭子、辑子和资子四女,小信局、阿庆局以及两名童仆,也就是在热海之屋买下来的那两个七八岁大的孩子,阿庆局则是他们两个的母亲,就是陆宁见到的售卖他们的妇女,实则,也是活不下去了,也便成了小信局的帮手。
下津城,便是后世的名古屋一带,只是,这座守护城后来被烧毁,到战国时期,这一带有清洲城、那古野城等天守城作为大名本城。
下津城附近村町,人口极为密集,一个个村落周边,密布着片片阡陌耕田,和关东情形大相径庭。
在下津城附近,木曾川支流之畔,距离木曾川出海口十几里的地方,有一处河港加市町的城镇,极为繁华,这里大体上应该就是后世名古屋的市中心地带。
而下津城下,新建了栅栏木屋等等,作为“新军”的军营。
陆宁居所,就在新军军营和下津港町之间,距离军营和港町都是两三里的距离。
银带似长河之畔,樱花树密布的一处美丽庄园,内还有一汪小小碧湖,不规则形状的葫芦状小湖,大体长百米宽百米的样子,这处庄园,好像原本是尾张守夫人的静修别苑。
在陆宁看来,这应该是后世名古屋的庄内绿地公园所在。
虽说没了陆宁所喜爱的温泉,但这处宅院宁静清幽,建筑物也有东瀛特有的令人可以静心的玲珑精巧,陆宁倒是极为喜欢。
……
夜晚降临的时候,恭子来到别苑,随之,和陆宁进了书房密谈。
看着榻榻米对面跪坐的深田恭子,陆宁心下一哂,华丽的服饰,层层叠叠的色彩,便是十二单了,看起来,怕也得十几斤重,不过,倒真是有种简洁大气而又华丽的美。
而恭子高高扬起的精致容颜,也更多了几分贵族美妇的高高在上,其本来就有后世女星那种极为精致靓丽的压迫感,现今,这种气势更盛。
其实,两人坐垫厚度现今都相同,是一种很平等的会晤,但陆宁习惯性盘着腿,就显得还是地位略高了一筹。
今日中午时,深田恭子夫婿,也就是尾张国主藤原齐敏亲自到港口相迎,看得出,见到失散几个月的妻子,他极为激动。
陆宁只是和他寒暄了几句,按照和深田恭子早说好的,一切事项都会由深田恭子向其说明。
现在,深田恭子就拿出了几页纸笺,是“新军”之规划,显然已经得到了藤原齐敏的认可。
所谓尾张新军,其实便是要训练一支武士,职业军人,且不再以东瀛惯常的家族群体为单位,而是和齐军一样,将士卒编为类似营、都、班这样的作战单位。
尾张新军,将会征募五百名勇壮,编为一总,设总大将一名,副将、军师、佑笔各一名,又设五名军奉行,分别统领五个百人队,其下十人编一小队,以武器不同,小队长分别称为枪奉行、刀奉行、弓奉行等。
陆宁看着新军名单,许多都是田山一族,总大将田山角重,看来也是出身田山栅的武者。
田山一族,在武藏国有上万人,但许多已经落地生根故土难离,愿意来尾张的有几千人,要陆续分批次坐被送过来,第一批,都是一些青壮年。
“班大人,新军就全靠你了!”深田恭子以很恳求的姿态躬身,但可能是身份有了巨大的变化,俨然已经是贵人拜托人做事的一种仪态。
陆宁笑笑,想了想道:“此处距离京都很近,辑子和资子,要不要送她们回家,我正考虑。”
深田恭子呆了呆,忙道:“万万不可,此一来,便是要将皇女送还,也需文总院和杨业都督首肯,若班大人私自而行,坏了大事,影响了都督府和宣抚使和京都交往的构划,怕罪过不轻;二来,两位皇女虽然是完璧,但外人不知,乍然送去京都,怕反而会风言风语下,激起京都对班大人和齐人的仇恨,反而不如现今,京都中,便是知晓她二人之人,也只知道她俩失踪,多半会以为她俩在关东某处寺社修行呢。”
“在这尾张国,便是班大人的侍女都不知道她俩身份,班大人又何必庸人自扰呢?”
陆宁微微颔首。
深田恭子这时候轻轻叹口气,“实则,妾又何尝不体会到了流言蜚语?”
陆宁便知道,这下津城中的权贵,必然也在怀疑,深田恭子实则已经失身。
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和辑子、资子身份这个秘密不同,深田恭子曾经做了齐人侍奴,田山众便很多人知道,而深田恭子,也未必会对其丈夫撒谎。
如果说一直在齐人处得到很高的礼遇,那么以后,一旦东窗事发,反而不美。
倒不如现今就和盘托出。
而藤原齐敏今日的表现,显然对深田恭子有一种依赖和迷恋,也不太在乎这个。
只是,藤原齐敏身边亲人、家臣,或者说下津城的权贵,必然议论纷纷,尤其是,怕本来就有许多京都公卿人家,想将女儿嫁给藤原齐敏做续弦的。
陆宁本来想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想想,好像智者也不会相信,作为侍奴,又如此精致靓丽,会有男人不动心吧?
而且,看深田恭子行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原本名声怕就未必有多么好。
“我是不在乎的!”深田恭子这时候笑了笑,又道:“班大人今日早些歇息,我在主居,班大人若有事,可随时去找我,妾只居处,对班大人不设防,班大人是什么人,我现在还不知么?”
陆宁一怔,虽然被安排住进这处庄园,知道自己等,只是寄居的状态,主居之院,空了出来,这片宅院甚大,本也正常。
但不想,主居是留给深田恭子的?
“此处本来就是我索要来,作为静修之所,也就是从今天起,妾是主人,班大人是客人。”说着,深田恭子嫣然一笑。
陆宁想说什么,但随之微微颔首。
深田恭子好似知道陆宁在想什么,笑道:“已经如此了,倒不如,就借助班大人的身份,吓一吓那些嚼舌头的人,我夫的敌人,要谋害我夫的话,现今也要三思而行。”
陆宁笑笑,并不言语。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九十二章 检田权
翌日,陆宁前往军营转了圈,以后的事情,几乎就都交给王龙河等侍武士了。
当然,在排得整整齐齐的五百名东瀛武士面前,陆宁还是略微演示了下,令他们中觉得自己最孔武有力的十名士卒出列,都用木棒,以一敌十,轻松击败了他们。
陆宁还是希望这支“新军”能训练的有声有色的。
因为和关东御领丰田家不同,尾张国紧邻近幾,闪转腾挪的余地本就不大,如果被征伐,也根本不似关东御领那般可以以逸待劳,加之关东御领一旦战事不利,宣抚营或镇东军多多少少可以暗中支援,避免其遭到惨重的失败。
而尾张国,对齐人来说就显得鞭长莫及。
所以,训练出一支相对老式的东瀛士卒更精锐的武装力量,使得尾张国有自保之力,才不失自己来尾张的本意。
虽说自己懒得训练这支所谓的新军,而由王龙河他们代理其事,但自己立威,便是给王龙河他们这些教头张目,令他们在新军士卒中拥有足够的威望,如此训练新军,才能事半功倍。
……
格栅小屋的门开着,门外便是郁郁葱葱长青竹林,和结冰后如同镜子一般冬日之湖,冰雪的世界和绿色竹木形成一种反差极大的奇异美感。
陆宁看着手里的信笺,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对面跪坐的是真冬姬,一袭红白巫女服饰的美少女,咬着嘴唇,并不言语。
陆宁本来正琢磨,如何在此和跟着白拍子一家混入京都的细作们取得联系,虽说因为尾张国主藤原齐敏是左大臣藤原实赖之子,现今来自京都的情报极为全面,但毕竟角度不同,来自藤原齐敏的情报,不免会美化藤原实赖处境等等,兼听则明,情报还是要多个渠道而来,互相印证才好。
又琢磨,如何令藤原齐敏同意,在这名古屋港,也设上使院。
虽说和齐人正主导开发的江户港不同,就算在名古屋能设上使院,但不可能取得百里方圆的土地,能有一处可供齐人落足的特殊区域就足够,着落在上使院这个明目上,在上使馆周边,获得一片土地,上使院存在期间,便是大齐国土。
而且,上使馆护卫,百名左右,等于获得少量士卒的驻军权。
如果能成行,以后便是在京都和九州再各设一个上使院。
如此,由西而东,九州、京都、尾张、江户四大上使院,慢慢运营下,足以将东瀛牢牢掌控在手中,使得其成为不是附庸的附庸国,掠夺其矿产及各种资源。
东瀛周边岛屿,更尽皆成为大齐之岛,如此,东瀛以后,便只能从中原帝国的发展中受益,而再没有自主发展的权利和能力。
陆宁正琢磨这些事情的时候,真冬姬来了,还带来了一封信。
是其兄长丰田道贞写来的。
也就是跟随西征军团历练,年方十六,真冬姬同母的哥哥,多次为西征军团首领丰田道行勘误的天才少年,历史上,娶了才女和泉式部的那位人物。
这封信,显然是随着昨天抵达的第二批运送田山族人的齐国海船而来。
信里丰田道贞,要妹妹和送信的使者,一起回江户。
还说,江户齐人营的郑指挥看了妹妹画像很是喜欢,妹妹只管回江湖,也不必向陆班头辞行,免得生出不必要的周折,偷偷上船回来就是,郑指挥已经交代好一切,待你回江户后,郑指挥会修书一封给陆班头,将事情划上一个句号。
道贞在信里更说,郑指挥年富力强,比陆班头端正得多,威严的多,且郑指挥正妻还在中原,身边仅仅有刚納的一个小妾,比陷入齐人内斗漩涡的陆班头,莫名其妙多出来的皇女平妻等等,妹妹也容易施展的多。
至于身份地位,陆班头更不可和郑指挥同日而语,相差极为悬殊。
郑指挥,答应全力相助父亲,尽管如此,也需你全力从中斡旋。
如此,等等。
陆宁知道道贞信里的“郑指挥”是谁。
驻扎在江户的镇东军第十四营营指挥使郑大虎。
本来来说,是个作战勇敢很憨厚的汉子,不然,也不会被选中作为远征东瀛的二十个营指挥使之一。
但很多事,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现今,在江户,主要负责港口区建设的为刚刚从中原到任的江户上使馆上使高锡。
当然,“上使”只是俗称,官方名称,为江户上使院宣抚使,或者简称江户宣抚使。
高锡是北汉进士,后又考中齐国进士,在类似外交部的鸿胪寺任职,很有些才具,历史上,好像也是名士。
选他作为江户上使,陆宁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萧皇后及宣抚营士卒,在高锡到任后便回了新唐城。
接防的便是郑大虎的这一营。
但显然,短短时间,郑大虎就被丰田家收买,比之自己表面上能给丰田家的,这郑大虎,自然强了千百倍。
看信里所写,郑大虎怕都能偷偷卖齐制武器给他们,回头损耗里,多加一些便可。
到了这和中原远隔重洋之地,一些人心态自然便会不同。
且眼见本军没有西征的意图,很多人以为大局已定,开始享受胜利成果。
这本无可厚非。
说起来,真冬姬在自己身边只是“妾侍”身份,确实,便是逃到郑大虎处,郑大虎一封书信来,正式索要了她,也很寻常。
前提是,自己和他,地位真如表面相差这般悬殊。
何况真冬姬是中原已经选定并暗中扶持的一个大军阀之女,自己这小小班头,实际上就更不能拿她怎么样。
慢慢放下信笺,陆宁看向真冬姬,笑了笑道:“明日船队回返,你这是来辞行的么?道贞虽然不想你令我知道,但你念在你我之间还算有些情谊,是以要和我说个明白,善始善终?说起来,你也仅仅名份是我的妾侍罢了,要走要留,本也不用纠结。”
其实从自己决定来尾张,真冬姬便有些郁郁寡欢,毕竟,她应该多少还希望能靠自己,为她父亲争取到些好处,而来尾张,自己也就和西征军团及御领军,再无半点瓜葛。
所以,现今有了更好的归宿,更好的为其父亲牟利之处,她想来离开,也不奇怪。
能当面和自己说清楚,已经很不容易,怕也违背了一直以来其父亲的间谍似教育理念。
真冬姬轻轻摇头,“班大哥,我决定不走,又不知道,会不会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才来听班大哥的主意,便是我去了郑指挥处,也是班大哥将我送给了他,而不是我逃走的。”
陆宁怔了怔,这却没想到了。
“只是,我如果不回,怕父亲大人得罪了郑指挥,真冬心中,实在愧疚……,更担心父亲,会遭遇劫难……”说着,真冬姬垂下了头,轻轻抹泪,显然,这性子其实挺开朗的美少女,确实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陆宁想了想,道:“你也知道,两位殿夫人处,多少我还有微末功劳微末话语可说,我会修书一封,求肯两位殿夫人,莫使得郑指挥公报私仇!不过,真冬,实则你也不用担心,我大齐军纪严明,你父又是文总院和杨督帅举荐,圣皇帝都知晓的关东御领人选,郑指挥也不敢将你父怎样,只是如果他答应过你父亲一些蝇营狗苟之事,怕是要从此作废。”
真冬姬立时眼睛一亮,抬头道:“真的?中原圣皇帝,都知道我父亲的名字?”
陆宁笑笑:“说不定,连你的都知道呢。”
真冬姬俏脸一红,轻轻摇头:“班大哥又说笑。”但看起来,心情瞬间明朗了许多。
陆宁笑道:“所以,你既然来问我,我当然不会将你送人,倒是等你有了情郎、意中人,我自然完璧归赵。”
说着话,陆宁自嘲的一哂,好像这类似的话语,自己和好几个女子说过,但这些女子,却无一例外,都成了自己的女人。
自己这话是真心的,而且通常自己说这话时,对方是不知道自己身份的,哪有一国之君将身边妾侍送人的?
只是,自己往往能说出这种话来时,和叙话的对象女子,已经关系很亲密,她们通常都会慢慢变得很依赖自己,也离不开自己。
不过东瀛女子思维,和中原很有些不同,真冬姬更是自小便接受间谍似的教育,所以,有时候很难用常理揣度她。
外间,突然匆匆脚步声,恭子行了进来,俏脸满是愠色。
跪坐一旁,接过小信局递来的香茗咕咚咕咚喝下,挥挥手,小信局忙退了下去。
陆宁无奈,真是在她家了,进进出出的,自由的很。
真冬姬本来听陆宁的话,正想说什么,见恭子满脸怒色的进来,便咽回了肚子,自拿起矮桌上香茗,慢条斯理的品尝。
现今东瀛公卿还没流行品茶,也就更没有钻研出繁复的茶道,因为东瀛现今,好茶本就不多,陆宁的茶,都是中原带过来的。
看了恭子一眼,陆宁也懒得理会她。
倒是琢磨,郑大虎,绝对不是什么个例。
说起来,这些远征之将士在此享受胜利果实,本没什么不妥,只要莫破坏齐人的声名威望,便是有些灰色地带,也不需理会。
自己本也鼓励远征将士在此安家,而且,大部分家眷也都接过来,还在海潮平稳期,开始向出羽、陆奥输运移民。
总体上,准备十年时间里,输送二十万移民到出羽陆奥,这些人,会多招募大龄光棍以及部分北部部落女子。
这是个大工程,慢慢的,自也会改变出羽陆奥的人群架构。
而且,中原到东莱港的航道,越来越是明朗,对航道的水文变化越发了如指掌,遇到海难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
这种态势下,远征军士卒在此安家,将领们纳妾,只要不太过分,也没什么可怪责的。
但这郑大虎,如果将齐制军械私自卖给东瀛人,那就是另一回事。
想着陆宁心里叹口气,虽然说,人都会随着环境改变而变化,但一名英勇善战的骨干军官,刚刚因为战功在军总学馆进习,进而被选中提拔的年青将领,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便罔顾军纪敛财,也实在令人痛惜。
“文泰这老东西,气死我了!”恭子气鼓鼓的,终于开了口。
陆宁知道她说的是谁,定然就是热田神社的大宫司藤原文泰了。
热田神社是东瀛三大神社之一,在尾张影响力极大。
而尾张国变更为知行国,藤原齐敏这个国主,要想真正拿到国主的权力,和藤原文泰之间的冲突便避免不了。
看藤原齐敏其实就是京都公卿贵族中没有野心的那一拨,生活考究,礼仪繁琐,活着的终极目的,就是令自己每一天,都生活的特别特别舒服。
外界事务,根本不关心,更不会和谁争斗,就是醉生梦死的活着。
其父藤原实赖,野心勃勃,但龙生九子,各自不同,对这个三儿子,想来也没办法。
令其来尾张,必然令其带来了很强力的幕僚。
但尽管如此,藤原齐敏估计还是会尽力淡化纷争,宁可自己吃亏一些,当然,京都醉生梦死的公卿子弟,到地方事务上,自己吃亏还是占便宜哪里能搞清?也不会在乎。
但恭子,可就和其丈夫,截然不同的性格了,和其公公一样,野心勃勃的希望恢复本家荣耀的一个厉害人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