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带着空间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飘逸莜
它还要经受,体内那冰与火的冻结和炙烤。
最后,等到那外面没有了动静,它在确定没有了危险的时候,终于精疲力竭在石穴里昏死了过去。
等到它再次醒来的时候,感觉身体没有那么难受了,就是身体软绵绵的,提不起一丝力气。
只能将肚皮贴着石板,那样趴在石穴里一动不动的。
此时,它有气无力的,不过头脑还十分清醒。
便在心里发誓,以后只要有机会,遇到那蛇精。它定会让它死得很难看的!
而此时,齐国王宫梁昊辰的寝宫,陶华宫里。还是一片歌舞升平。
如今这陶华宫的大门,是新换的朱红大门。不再是那次,被陈漫云一枪打穿的大门了。
殿内还是那样豪华奢靡。虽然,那吊灯上的六可颗夜明珠,都被陈漫云那次趁黑给拿走了。
可是,如今这殿的四方墙壁正中,一人多高的地方,一面镶着一颗鹅蛋大的夜明珠。
在这黝黑的夜里,还是照样能够照亮整个宫殿。仔细一看,好像那亮度比之前的那六颗,照得还要亮些。
此时的梁昊辰,正斜依在紫檀木卧榻上,闭目听着悦耳的丝竹声。
舞姬们,正在丝竹的伴奏下,拼命的扭动着,水蛇一样灵活的腰肢。
这时,一个侍卫轻轻走到他的卧榻边,在他耳边嘀咕几句后。
只见,梁昊辰一下子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眼睛猛然睁开。脸上露出这个僵硬的笑容。
喋喋笑了几声后,才将眼睛微微一眯,轻声对侍卫说道:“好!这是一个好消息!
你立刻给南平关飞鸽传书,本王要起兵蜀国。趁着那丫头死了,本王这次一定,要把蜀国全部收入囊中!”
那侍卫听了,忙道声“是”就要去执行任务。
可是,他刚刚转身,梁昊辰就又把他叫住了。
“哎……你回来!这事儿,还是本王亲自去一趟吧!”
只见他说完,身子一晃,那侍卫还没有看清楚,自己的大王是怎么起来的?
梁昊辰人,已经飘到陶华殿的大门口去了。把那侍卫惊得,双眼圆瞪膛目结舌。
自家的大王这身手,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几乎用肉眼,都要看不清楚了。
梁昊辰走后,舞姬们和乐师却不敢离开。
因为,他说过,只要他没有让他们走,他们要是走了就要格杀勿论。
没办法,人家是大王一国之君。他的话就是金口玉言。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谁要是敢违逆大王意思,就只有死路一条。
俗话说,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
所以,尽管此时梁昊辰已经飘出了王宫,他们还得继续跳舞,吹曲。
而此时的凤月国都城――浮阳的王宫里,国主――黄埔霄云!
也得到了,蜀国大王在梁国死了的消息!
他很惊讶,也很想知道,那丫头那么厉害,怎么会不声不响的,就死在了梁国呢?
早上探子的消息不是说,昨夜三更后,蜀国大王带领众将士,趁夜直接杀入了梁国王宫吗?
怎么这才相隔几个时辰,晚上就又传来了,蜀国大王的死讯?
难道,这丫头是在使诈?想让那有心向蜀国开战的国家,对她掉以轻心。她才有机会反过来吃掉他们。
唉!不管那丫头是出于什么目的?他们凤月国,是没有那实力去攻打的。
不要说中间还隔着一个齐国。就是没有齐国,他现在也只能将这个消息,放在哪里备用。
因为,经过上次与齐国的南平关一役,被梁梓墨打得几乎全军覆没。现在的凤月国,已无可用之将。
也不知道,齐国的那个守城将领,为何没有递折子?让齐国出使臣向凤月国,讨要降书和战利品?
如今的黄埔霄云,只能尽量在四国间,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否则,挨打的人就永远都是,他们这个没有实力的小国。





带着空间去种田 第359章 商量攻打蜀国
梁昊辰两个时辰后,就已经到齐国的南疆,南平关!
南平关的守将,于昆!此时已经睡下了。听见士兵来报,自己的大王,居然连夜赶来,这南疆小地方。
以为有什么大事情,忙安排已经睡下的将士们一起觐见。
可是,当梁昊辰看见所有的百户将士都来了。
就轻描淡写的,说了几句关心体恤将士们的话,就让于昆将士兵们遣散。
然后,让于昆找一处清净的地方,他要与于昆谈重要的事情。
于琨照着他的意思做了。不过,这南平关出了城门,外面就是荒郊野地。
城里面,除了民宅就是军营,要找一个真正清净的地方,还真有些难。
最后,两个人在于昆的书房里,谈起了关于陈漫云死在梁国的事情。
君臣落座后,梁昊辰直接进入主题,对于昆说:“于将军对蜀国大王,死在梁国的消息怎么看?”
于昆沉思一下,从梁昊辰的下首方,站起来低头拱手道:“臣不敢猜踱圣意,还请大王明示!”
梁昊辰见于昆如此谨慎,忙和颜悦色的微笑着说道:“哎呀!爱卿不必这么紧张,今天咱们就是自己家兄弟。
不去谈那君臣之礼!”
这话听在于昆的耳朵里,就像是平静的江面上,突然被谁丢了一块石头,激起了千层浪!
此时,于昆的心里,就更加的忐忑不安了。这梁昊辰,是出了名的生性多疑,喜怒无常。
他越是对你好,你就越要恭敬对待他。千万不能多说一句话,宁可当哑巴也不多嘴。
可是,他做大王的都说了,今天不论君臣,只谈兄弟感情!
于昆作为臣子,还敢忤逆他?
这真是,让于昆这个武夫,心中一下子就没了主意。
梁昊辰说完,见于坤还是鞠着身子,头也不敢抬。此时,额头上已经侵出了一片,细密的汗珠。
便有故作轻松的说道:“于卿家,你这是怎么了?本王让你不居君臣之礼!
你干嘛?还木纳的站着啊!别紧张,快坐,快坐!
本王今天真的是,为了和你商量蜀国大王,出兵梁国如今死在梁国!
我们该采取什么行动?
你看啊!如今,咱们四国的形势是这样的。我大齐,自跟蜀国休战以来,连年都遭遇天灾。
地里好几年都是出不如付,百姓们生活艰苦,路边饿死的人随处可见。
而如今的蜀国,百姓们却能做到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那梁国之前,估计就是因为知道了,蜀国内部发生了变更,大王只是一个小丫头。
所以才,不远万里,挺而走险去蜀国抢夺地盘。
因此,才会惹怒蜀国那小丫头!亲自率领兵马,前往梁国都城。
可惜,那丫头始终还只是一个小丫头。虽然武功了得,却还是被人家在背后捅了刀子。
居然,还来个战死沙场!
这一下,虽然仗是打赢了!不过现在,蜀国上下肯定大乱,群龙无首!
梁国现在,是不敢与蜀国抗衡了,朝中的将领都被那丫头杀死了,只好忍着,对蜀国俯首称臣了。
而凤月国,又离蜀国太远!他们要是出兵的话,就要跟我大齐借道。
因为,前不久我们两国之间,还大战了一场。又怕被我大齐关门打狗!
所以,他们只能作观望状态。
而我们大齐,西北角就靠着蜀国。这个时候,我大齐出一队奇兵,突然出现在蜀国的边境上。
只怕,他们都没有精力来应付,所以,本王想,现在就出兵将国内无兵力的蜀国,一举夺过来!
让我大齐的百姓,也弄些粮食吃吃!现在这个季节,正是我大齐百姓最缺衣少食的时候。
如果,能够一举拿下蜀国,那就等同于我们为给百姓们,找到了一大批粮食。
于爱卿认为,此战可行不?”
于昆听得出,梁昊辰心里早已经决定了,攻打蜀国志在必得。
他又怎么敢,对梁昊辰这样的大王,过多言辞呢?
这几年,齐国都城里,以前的贤臣忠良何其多?都是因为一句话,或者是一件事而被抄家灭门的。
他于昆家里有老有小,全府上下也有两三百口人。他可不能,拿着家小的性命来开玩笑。
于是,便理智的把话峰一转,对梁昊辰说道:“大王思虑的周到,微臣对大王佩服得五体投地。
只是,这南平关里,兵力本就不多。不能向蜀国倾巢出动。
再怎么样?也得留下个一两万人,在此驻守!以防凤月国来突袭我大齐。”
梁昊辰听了于昆的话,觉得非常在理。沉思片刻问道:“那依爱卿的意思,想派谁去出征蜀国呢?”
于昆听到梁昊辰问起,心中非常高兴。这一下就不用为难自己了。
表面上还是恭敬的说道:“按大王的意思是想派何人去呢?”
梁昊辰一听,这家伙是在和自己耍滑头吗?怎么转身,又将问题推了回来呢?
这要是在平时,他肯定会治于昆的推脱之罪。可是,眼下他不能这样做,因为此时正是用人之际。
就算是要治他罪,也得等到他为自己打下蜀国再说。目前,就暂且不与他计较。
不过,为了表示他这个大王,对于昆说出的答案不满,他便微微一笑的说道:“本王自然是觉得,这个人选是于爱卿最合适!”
于昆听了心里一惊,心道:这怎么转来转去,又把话题转回来了呢?
心里虽然着急,面色却非常平和的对梁昊辰说:“大王这是又忘了,臣刚才说过的,要留下来驻守南平关啊!
不过,大王这样瞧得起臣下,是臣的荣幸,臣可以举荐一个人去。
此时,勇猛过人,骁勇善战!当日,南平关已经被凤月国占领了!
敬城的将士们,也已经战的精疲力竭,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
他却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将凤月国留在南平关的兵力,全部收拾干净夺回城池。
又赶去敬城,解救臣下等的性命!还是以一人之力,将几万凤月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乖乖投降了!
只要他能去,保证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梁昊辰听到自己军中,居然有如此厉害的人物,一双眼睛都贼亮贼亮的了。
“爱卿所言可是真的?此人真有如此厉害?那真是太好了!”
说话间,梁昊辰仿佛是,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
于昆见梁昊辰终于被自己说动了,改了目标。
故作坦诚的沉思一下说道:“微臣说的句句属实,大王要是不信的话。完全可以在军中,随便抽问将士们。
看看微臣是否说的是实话?再说,军中无戏言!臣下又怎么可能,拿此等大事当儿戏呢?”
看到于昆话语诚恳,梁昊辰就真的对于昆嘴里说的人才,非常感兴趣了。
又笑着说道:“哦!此人叫什么名字?本王可曾见过?”
听到梁昊辰对自己举荐的人员,感兴趣了。这于昆心中也放松了不少。
他自问,自己在用兵和武力值上,都不是那****的对手。
自己要是被派去蜀国,可能就是性命不保。可是,若换了那小子去,那肯定是捷报连连,战功赫赫!
以后,等到他攻打蜀国成功了,班师回朝加官进爵时。他也会记得自己的好。
于是,赶紧将梁梓墨来时,告诉他的化名说不出来。
“回大王,此人名叫****!是这个年轻的后生,十七八岁的样子。大王并没有见过!
他是今年年初才来军中的,之前都在山里跟着其师学艺!”
梁昊辰一听,那人居然还那么年轻,自己自然是不会见过了。
不过在他看来,有志不在年高!不管他人有多大年龄,只要能够打胜仗就行了。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他能在近期内,将蜀国攻下。以后,不就能见到了吗?
话说到这里,梁昊辰的南疆之行,目的也就已经达到了。
于是,站起身来对于昆说道:“那好!既然爱卿心里早有人选。那本王就放心了!
既然,我大齐有那么厉害的人才,我也就省心了!
此刻,时候也不早了,本王也该回去了!于爱卿,边关重任本王就交给你了!
辛苦将士们了,只要此时攻打蜀国成功,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你赶紧派人,把本王的命令传达到敬城去。让那后生赶紧整顿,明天就要出发。”
于昆听了梁昊辰的话,忙恭恭敬敬的向他拱手一揖,说道:“微臣遵命!”
当他再次抬头的时候,面前的椅子上已经是空空如也了。
以他的目力,只看见一道影子从窗户上一闪即逝。
于昆忙大声在书房里,对着窗外说道:“微臣恭送大王,吾王万寿无疆!”
窗外,夜色正浓,哪里还看得见那人留下的痕迹!
于昆记着梁昊辰走时所说的话,不敢怠慢!赶紧研磨修书一封!
让自己的心腹,连夜赶往敬城面见梁梓墨,将蜀国大王的死讯,和梁昊辰的意思传达过去。
梁梓墨此时,刚刚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他梦见自己的云儿,正在一片火海里拼命的挣扎着。
他自己想要去救,却又找不到从哪里进去。万分焦急之时,将他一下子就从睡梦中惊醒了。
醒来时,才发现自己满头,满脸都是汗水。就连身上的衣衫,也全都被汗水侵湿。
忙起身,打来一盆凉水,将自己清洗一遍,希望头脑清醒一点。
就在这时,营帐外值夜的士兵在帐外说道:“启禀参将大人!于将军派人送信来了!”




带着空间去种田 第360章 梁梓墨接到命令
梁梓墨听了,在心里暗暗猜测:这样时候送信来?难道是南平关,出了什么大事吗?
军机大事刻不容缓!还是先将人迎进来再说吧!
于是,便对着帐外说道:“快请!”
梁梓墨的话音刚落,帐幔被人从外面掀开。
信使一进来,就恭敬的对他抱拳说道:“参见参将大人!”
梁梓墨忙走过去,对着信使虚扶一把,说道:“都是自家兄弟,快快请起!”
梁梓墨知道,于坤这个时候派出来的,都是自己的亲信。
所以,来的就算是个兵,那也得给足面子。
要不然,他回去跟于坤说起,自己拿起了参军大人的架子。
那样自己好不容易,与于坤建立起来的兄弟之宜,又被这些小人的一句话就毁了一半。
虽然,于坤不会全信,但是信一半是肯定会的。
所以,这些人最好把他们抬高一点,免得自己被他们背后捅刀子。
那信使见梁梓墨,对自己这样一个小兵,都这样客气。
忙谢过梁梓墨道:“谢谢参军大人!”
信使边说着,边从怀中掏出一封,用牛皮纸信封封好的信。
边说道:“我家将军让属下,将这封信送来,亲自交给参军大人!”
梁梓墨听到信使这样说,忙说道:“哦!快给我看看!”
信使忙低头垂首恭敬的,将手里的信件递给梁梓墨。
梁梓墨拆开信件看时,一眼就看见了,那几个足以让他悲痛欲绝的几个字“蜀王战死梁国……”
这时,他的内心几乎快要崩溃了!这怎么可以?老天!这是要让他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吗?
他的云儿怎么可以出事?他还要等她长大,与她白首偕老啊!
她怎么能,不经过自己的允许,就去了……
这一刻,他的心在滴血!可是,当着那信使的面,他却只能强忍着悲痛的心情。
续而强装温和的对信使说:“那好,谢谢你,兄弟!
天太晚了,外面更深露重的,你也别回去了,我安排你在军营里住下!
等天亮你再回去吧!”
“多谢参军大人!不过,属下还要回去复命!就不打扰了!”
信使听到梁梓墨这些体恤的话,心中甚是感动,不过还是婉言谢绝了!
他来时于坤是特意交代过,把信送到就要立刻回去。所以,他并不敢怠慢!
梁梓墨听信使这样说,也就不再挽留。脸上露出有些遗憾的表情说道:“这样啊!那就辛苦你了兄弟!”
说着,顺手将桌案上,白天那些退役伤兵,托侍卫给他送过来的糕点。
递给信使说道:“呐!这是之前,城里的兄弟们,送来的糕点,拿着路上吃吧!”
那信使听了,忙伸手接过糕点,对梁梓墨匆匆谢过,转身就走了出去。
其实,梁梓墨看了信件,也知道!这个信使,是必须马上回南平关的。
他觉得这些人也满辛苦的,别人都在睡觉的时候,他却还在披星戴月的赶路。
梁梓墨看着信使走远后,才又重新回到桌案前,拨亮油灯仔细阅读着那封,几乎让他心惊胆战的信伐。
信的内容大致是:今夜大王亲自来南平关下令!
让老弟趁着蜀王战死梁国之际,带着你部去将蜀国拿下!
还请老弟收到信件,立刻整顿军队,天亮就开拔……
梁梓墨看完信件后,剑眉紧皱。心里的悲痛,已经不是用语言能够表达的了。
不过,梁梓墨心里却不相信,陈漫云会这样轻易的就死在了梁国。
她的身手那么好,功夫出神入化,已经不是任何一个凡人,能够打得过的了。
为了验证这个消息的真假,他决定依于坤信上所写,天亮就出发。
梁梓墨对着帐外说道:“传令下去,火房立刻做饭,最迟在五更天开饭!
通知各千户长,立即整军!
让军需官,立即筹备粮草!争取在军队开拔前,一切准备妥当!”
梁梓墨说完,只听见外面传来一声“是”,就传来了士兵奔跑的脚步声。
梁梓墨这时在帐中,拿出了齐国和蜀国的地图。这上面,他看到了醒目的缧稷山山脉。
想起了在哪里,与他的云儿度过的每一个,美好的时刻!
不过,这次去蜀国,他并不想带着军队,从缧稷山经过。因为,怕惊扰了哪里的乡亲们!
于是,他在地图上仔细的寻找着,自己并不熟悉的另一条山道。
另一条山路,其实也是要从天魁镇经过的。只不过,到了天魁镇后,就是顺河而下,只是不过河!
到了岳家庄,直接向上游走!到莫少寒和紫玲,新开的那条河道上山。
从这条路,去蜀国就完全可以不用,路过他们新建的那个村子。
只是,山路崎岖不平,山峰陡峭艰险。他手里的这些士兵,可都是他的心腹。
怎么办?此去蜀国,路途遥远前路艰险,几乎全是山路,一路上人烟稀少。
出了齐国,蜀国那边有四五百里的山里,根本就是渺无人烟。
就连走得口喝了,想要口水喝都没有地方。
而且,那些山里大型凶猛的野兽,经常出没。山中常年瘴气弥漫,人畜都很容易中那瘴气之毒。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从这齐国的最南边,到齐国的西北边,路途不算远。
过了岳家庄,向西六十里就到了蜀国的边境。
可是,那始终只是边境,那边境上有瘴气和野兽守着,历代的蜀王都不用派军队驻守。
他们自己要带着,自己的这些兄弟去,不就是让自己去送死吗?
都城里的那位,就只管动动嘴皮子,要攻打蜀国!
却不计较,这去的路上有多艰辛?
反正,现在自己知道云儿出了事,是再也坐不住的了。
不如趁着此机会,借着他给的名义出兵,赶到梁国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果,按照将士们徒步,或者骑马的速度。要走到蜀国,应该是半年后的事情了。
自己的队伍,经过这几个月的收编,从原来的两三千人。发展到如今的近两万人,是非常的不容易。
要不是兄弟们,听到那些退役后的伤残兵说:到他这里来当兵,一家人都可以到敬城来种地,不用和家人分开。
同时,又可以当兵领军饷,才没有人愿意来当兵呢!
在这个乱世中,有很多男人都想离开自己的亲人。
那些人来当兵,还带着家眷。
看到这种情况,梁梓墨又让士兵们一起动手,在城里的空地上。
盖起了很多,就像缧稷山上的村子里,那种三间一套,四间一套的土砖房。
用来安置,前来参军的兄弟们的家眷!
还特别批准,他们可以到城外的荒地里开垦。
梁梓墨想过了,这城里人越来越多,地却越来越少。
而城外有很大一片地方,都是齐国的土地。之前,其实还是开垦出来,种过粮食的。
只不过,那些凤月国的人,只知道靠海,不会种地!
遇到这里地里的粮食成熟时,他们就会一个村,一个村的组织起来。夜里来偷收粮食。
而这里的驻军,又拿那些凤月人一点办法也没有。
后来,城民们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自己又收不到。反而便宜了那些凤月国的懒人。
1...135136137138139...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