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夺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南华

    陆铮终究不是以前的陆铮了,他两世为人,便没想自己这一辈子委屈求全的过,在他内心深处,别说是洪申了,就算是陆谦他也不怎么放在眼里呢!

    ……

    马车上,陆铮的心情很轻松,她的身边影儿也满脸笑容。

    这小妮子一直很忐忑,毕竟她是第一次离开张家,另外她又担心跟着陆铮到了江宁之后会被太太嫌弃,反正就是各种担心,各种纠结,让她几乎每天都闷闷不乐。

    然而今天那些所有的担忧和忐忑都不复存在了,陆铮根本没打算住陆家,他已经在应天置了宅子了呢,陆家这边,陆铮的生母齐秋月也让她感到非常的亲切,还有她发现江宁和应天除了比扬州大很多之外,其他的几乎没有多少差别,她天生喜欢热闹,反而觉得这里更有意思呢!

    “嗯,再捏捏肩,对,对,哎呦,咱家影儿是愈来愈伺候人了呢!”陆铮坐姿很暧昧,影儿帮他捶腿揉肩,两人处得非常的亲密。

    影儿双颊绯红,轻轻啐了一口,道:“公子现在可是愈发的浑了哦!”

    看影儿的模样,薄施粉黛,身段修长,面容如画一般。她的袖子略略捋起来,十指如嫩葱一般,粉拳如棉一般柔软。

    陆铮瞧着便忍不住戏弄,影儿虽然嘴上不满,行为上却是逆来顺受,这无疑是对陆铮的极大的鼓励。

    从陆家出来,陆铮有美婢为乐,早就把昨天到今天的一些不快给抛到脑后去了,

    车过秦淮河,秦淮河上画舫林立,虽然是白日,却也能听到画舫中传来丝竹之声,还有女子优美缥缈的歌声,感觉极美。

    江南最美秦淮河,套用地球上的话说,这里便是江南最大的红灯区,相比扬州瘦西湖,这里不仅名头更大,而且画舫游船也要多很多倍。

    更重要的是应天是达官贵人,权阀豪门,贵族公卿汇聚之地,南朝廷便是在此地,秦淮河的繁华可想而知。

    对陆铮来说,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等盛景,兴致也非常的高,他掀开车帘子,瞧着外面美轮美奂的画舫游船,还有街道上如织的人流,心中一阵恍惚。

    这里便是大康应天府么这等繁华真是堪比前世了,大康朝不愧是物产丰腴,正处盛世,陆铮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王朝的脉搏,而他自己便是其中的一员啊。

    过了秦淮河的桥,穿过了应天的外围,马车再一次驶到了郊外。夏日炎炎,郊外的景致极佳,官道之上,人来人往,竟然也热闹得很。

    有读书人三五成群停车观景,吟诗作赋的,有富家公子小姐带着吃食出来品茶郊游的,更多的则是普通的百姓商旅来往穿梭,热热闹闹,让人开眼界。

    童子和齐彪在后面乘车,那车是齐彪临时置办的,马的脚力不行,陆铮便干脆让将车停下先歇息片刻。

    他向童子招招手,道:“童兄,此去,你怎么看”

    童子名字很怪,服饰也作童子打扮,其实其年龄已然不小了,他是自小得了侏儒之症,被阎老收养而后亲自教导,当年有一批这等童子跟随阎老办了很多事情。可最后基本都死绝了,就剩他一人,阎老干脆就改其名为“童子”,这便是“童子”名字的由来。

    陆铮叫童子为童兄那都是他的唐突,因为童子的真实年纪至少过了四旬,只是他身量不高,看上去如十龄童一般,常常被人忽略。

    童子道:“公子,以陆家的能力,他们应该可以很清楚的将你在扬州的事情调查明白,陆善长虽然不得志,但不是个平庸的人。

    这一次您来,他肯定会高度关注,所以之行对公子来说意义重大,不容有失。”

    “呃……”陆铮忍不住翻白眼,道:“童兄,你别这么沉重,对我来说在主要是专攻读书而已,读书之余,寻一二件安身立命之事儿,再次才帮聂师出一点主意,仅此而已!”

    &nbs




第213章 无法立足?
    饭桌上的气氛忽然就沉重了起来,不仅是梁涑神色严峻,聂永也是满脸愁容。

    “铮哥儿,您是阎老之徒,当日在扬州我得绿竹林的指点才得以摆脱困境,可是这一次到了应天,情况比扬州更难!戴贼结党,朝廷之中他的门生故吏众多,我一小小的六品官,走到哪里都受排挤,都受打压,就拿县来说,一个小小的县衙,却如同铁板一般,可以说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朝廷拜我为十万百姓的父母官,可是在这一方衙门,我根本无法插足,县衙上下,竟……竟……竟无一人把我放在眼里!”

    聂永说到此处,一拍桌子,桌上的酒水飞溅,一片狼藉。陆铮神色沉着,道:“聂师,您能在扬州沉淀三年,为何来了应天便急于要一蹴而就”

    陆铮这一句话,聂永便哑口无言,怔怔说不出话来。

    陆铮又道:“聂师,应天之行本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既然如此,老师为何这般急躁一时得失,一地得失无需在意,韬光养晦,徐徐图之才是良策。

    作为一方父母官,老师可对自己治下的地域都熟悉一方地域,一方水土,一方百姓皆不同,老师宜扎根下去,先走遍全县水土,了解风土人情,体会百姓疾苦,而后必然能有所领悟,再来治县,便事半功倍了!”

    聂永凝神仔细的听,渐渐的神色动容,他本就才华高绝,悟性超群,陆铮说的这些话,他仔细琢磨,便发现其中蕴含着极深的道理。

    不得不说,陆铮的思路很古怪,独辟蹊径,因为自古以来,鲜少有这等理念。文人治国,讲教化之德,也就是朝廷从上而下的所谓“礼”。伦理道德便是最高的准则。

    一县父母官,其政绩考核,首先便是文教科举,然后便是赋税钱粮。一县读书人多,读书人有出息,便是教化有方。

    而每年该向国家收缴的税银钱粮足额便是考绩优秀,至于其他朝廷根本不关心,只要不闹出民变,灾变,考绩便是优秀。

    陆铮给聂永的建议,自然不同于这种思想,聂永细细思索,很快便体会到了其中的妙处,一时心思活分了起来。

    梁涑老持沉着,自然也能领悟陆铮之意,当即道:“不错,铮哥儿的意思是大人韬光隐晦,微服游历,而后再徐徐图之,妙,妙!”

    梁涑连连称好,看向陆铮的目光泛起异彩来,本来他自恃有才,对陆铮不以为然。尤其是他之前不认为陆铮来应天能对聂永有帮助。

    在他想来,聂永在扬州的那三年是多么的艰难这一次聂永过来应天,背后有詹大人作为靠山,就算是再艰难也比扬州要容易得多。

    然而,等到聂永到了应天,他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扬州远离江南政治中枢,戴相的影响相对弱,聂永还有一点点喘息的空间。

    应天乃江南的行政中枢,朝廷的官吏大多和戴相有关,而另外一些官吏则是江南权阀的势力,江南权阀对京官本就忌惮,聂永以京官的身份担任县令,江南本土权阀哪里能容忍就这样,聂永两头不讨好,四面碰壁,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度日如年。

    梁涑空有一身阴谋诡计,却硬是找不到施展的地方,可把他憋坏了。梁涑的强的地方在权谋机变,弱的地方在格局方向。

    而聂永虽然才学惊人,可是毕竟没有执政一方的经验,面对种种困难,他一个书生独木难支,也是无可奈何。

    陆铮今天的这些话,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让他有拨云见日之感。

    一顿酒席宾主尽兴而散,陆铮离开县衙之后,聂永的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他道:“铮哥儿真是我的救星也,此子真是宰相之才,我平生不服人,可是我对他可谓真服啊!”

    梁涑道:“大人,铮哥儿所说的话的确让人茅塞顿开,然而局面依旧千难万难,以后我们还得做最坏的打算啊!”

    聂永大手一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很多事情我们把握不了,没有办法,我们能做的唯有尽力而为。

    铮哥儿说得对,在扬州我能忍耐三年,煎熬三年,为何在应天我不能徐徐图之啥也别说了,明日开始,你陪我微服游历!”

    “好,大人,我建议带上一两名随从,也都穿着便服一同游历。我观典史衙役并非铁板一块,老爷可懂我的意思”有了方向目标,大局敲定之后,梁涑的脑子立刻活分了起来。

    之前他是前怕狼后怕虎,另外他也缺少目标和靶子,而现在则不同了。聂永既然找到了行事的方向,关于具体行事中的安排,事无巨细,梁涑都是老手。

    聂永微服私访,走便各地,肯定能遇到不少冤案、纠葛,恰好,这一块便属于刑案司狱的范畴,聂永在县衙里断案遭到掣肘,现在他走出去了,带着衙役官印,谁能掣肘他

    只要他真能把县各方水土走一遍,聂永便能在田间地头变把自己的政令给行使了,至于地方上涉及到的刑案司狱,他也一并处理,到时候百姓皆知聂永之名,有了这个基础,聂永再回到县衙,利用自己县令的身份对下属分化拉拢,那便渐渐



第214章 只等东风!
    夜幕降临,秦淮河上船流如织,两岸的灯盏沿河旖旎蜿蜒,美轮美奂。

    无数的画舫游船在河面上来往穿梭,夜色很美,佳人如玉。

    在这喧嚣的河面上,有一艘小船毫不起眼,船上只有一盏灯,深色的帷幔将船舱分外两个部分,内仓的一个人影倒影在帷幔上,影子可以看得十分的清晰。

    每隔几个呼吸,船上会响起鹧鸪一般的鸟叫,叫声短促,如果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到,这种叫声就掩盖在了繁华和喧嚣之中。

    一个人影出现在甲板上,他一直走到船舱门口,压低声音道:“九江八蔓!”

    船舱里响起一个嘶哑的声音:“大路元帅!”

    “何二,顾家这些年待得够滋润啊,进来坐吧!”

    船头的影子弯腰进了船舱,在灯影中可以看到其年龄约莫四十出头岁,穿着一身十分考究的绸缎衫,器宇不凡,瞧着便颇有身份。

    何二坐在船舱里面,一语不发,又过了一会儿功夫,舱门又有个声音响起:“犀角灵蔓!”

    船舱里面的回答和前面一样,外面的人进到船舱,却是一个四十出头的女人,看着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从其举止看,其身份应当是画舫的妈妈老鸨一类的人物。

    接着,外面又有一个声音:“西北风蔓”

    于是,船舱里面就有了三个人,第三个人身材不高,嗓门很尖,他进门的时候身上隐隐带有一股尿骚味儿,赫然像是一位宫中的太监。

    这样三个身份截然不同的人,在这样一个场合凑到了一起,显得十分的怪异。而他们之间的对话也奇怪得很,这里是南方,他们说的却是北地的切口。

    比如第一个人说“九江八蔓”,这四个字的意思报自己的姓为“何”,而第二个女人说“犀角灵蔓”,意思是报自己的姓为杨,而第三个“西北风蔓”,意思是姓冷。

    三个人如此神秘,身份又截然不同,肯定都各自有秘密。

    船舱里面的黑色布幔轻轻的晃了晃,布幔上的影子更清楚,并且出现了一种在场三个人都能看到的改变。

    三人看到这一幕,都齐齐彼此对视,叫何二的中年人道:“你真是童子”

    “哈哈!”一声长笑,帷幔中的声音依旧沙哑:“相爷当年在江南可是埋了上百颗钉子,大浪淘沙,今天能来的就剩你们三个人。

    很多人都死了,还有一些人则是早就成了叛徒,这些人大部分也都得到了惩治,你们三个人能来,足以说明你们的忠心。

    那我今天也不绕弯子了,便开门见山的告诉你们,从今天起,你们三个人被正式启用,相爷当年制定的‘复兴’起死回生,从此以后你们不再是浮萍,你们有了你们新的主子!”

    “相爷……相爷他老人家还活着”杨姓女子神色激动的道。

    “相爷当然活着!如果不是他活着,我怎么知道联络你们的方式哈哈,你们心中可能有不少的疑问,这些问题我暂时不便于一一回答,你们只要明白一点,我既然来了,以后你们也就活了。”

    “何二,你在顾家,眼下我便要知道顾家的详细情况,回头你给我仔细说清楚……”

    帷幔后面,童子分别和眼下的三个人各自说话,一是分派他们各自的任务,另外童子已经开始组建遍及整个江南的情报网络了,这三个人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童子把一切事情谈完,小船已经到了秦淮河最繁华之地,从热闹繁华的地方穿梭而过,船上的三人便不着痕迹的消失了。

    而趁着夜色,童子离开了小船,整个人融入到了夜色之中。不远处便是陆铮的宅邸了,此时的陆铮正坐在书房里面,手中握着笔,盯着几案上的宣纸,面沉如水……

    童子悄然进门,道:“公子!”

    “嗯!”陆铮轻轻点头,道:“童兄,当务之急我们要赚银子啊,有道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不是”

    童子双眼一亮,认真点头道:“公子一语中的,高瞻远瞩,我十分佩服。您让我打听的消息我已经打听到了,的三个码头,以东边的河谷码头为最重要,这个码头是顾氏的奴才何良工在打理,此人可是顾天养的心腹。”

    陆铮道:“我们在何家的人现在处在什么位置”

    “呃……”童子一下愣住,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陆铮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便一语道破了童子刚刚才动用的压箱底的资源。

    “公子是怎么知道我在顾家安插有人的”童子心念电转,他豁然明白,陆铮给他的安排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就是一种测试和试探。

    童子刚刚跟着陆铮,立功心切,自然会好好表现,而他这一表现,难免便会让陆铮窥破很多东西,陆铮能成为相爷的学生,必然是才华精绝之人,他自然猜到了童子手中握有重要的王牌。

    一念及此,童子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敬服之念,相爷当初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全都为了“复兴”二字,只可惜,十年过后,天下早就沧海桑田了,相爷的所有心血眼看要付诸东流。

    &nb



第215章 内心的狂热!
    县,从县衙出门往东,大约走一里地便可以看到一幢极具气势的宅邸,宅邸门口两尊威武的青石狮子特别的醒目,大门上面,匾额上写着“何府”二字。

    应天何家,老应天人都知道,何家的先辈就是顾家的奴才出身,现在何家依旧是顾家的奴才,只是现在顾家大了,阔了,门楣高了,连何家也跟着水涨船高,这么一幢何宅矗立在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何家是什么了不得的大户人家呢!

    不过,何家也真是了不得,现在何家东府的何良工走到哪里,别人不叫他一声何三爷

    而何三爷的能量有多大那更不用说,县的事情,只要他何三爷出面,就没有摆不平的,他的靠山是谁当今南朝廷刑部尚书顾天养就是他的东家,江南第一家顾家在码头上的生意有一半在,而这一切都在何三爷手中掌控着。

    相比何良工的风头,何二何良泉则差得有点远了,他在顾家管着外事,安着一个外管家的名头,其实就是个管杂事儿的。

    只不过宰相门口五品官,何良泉在应天也多少有一点面子,在普通小老百姓眼中看起来,他也算个体面的人儿。
1...7172737475...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