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千秋我为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苒君笑
北夏皇回头看着苏折,道:“你说他这性子是不是随他爹?既然如此,他爹能唤朕一声父皇吗?”
苏折面色清淡,略略挑了挑眉梢,道:“这一点他可能随他娘。”
北夏皇转身,黯然地朝外走去。却将将踏出门口走了两步,终究听得里面传来苏折的声音:“父皇慢走。”
北夏皇一顿,回头看去,见苏折背对着他,手指淡淡抚过盒子上的纹路,身影在烛光下清清浅浅。
北夏皇问:“你手里的这些东西,打算什么时候交给朕?”
苏折应道:“等我启程去往大楚之日,自当全部交到你手上。”
北夏皇不再多言,径直回宫了。
他命宫人去宣穆王进宫觐见。
穆王也不知这连夜召见所为何事,等他匆匆来到北夏皇寝殿时,见北夏皇于灯下枯坐,那两鬓间依稀显得花白的头发,在灯下头一次如此清晰。
北夏皇抬起头看了看穆王,朝他招手,道:“你来了,过来陪朕坐一坐。”
于是穆王就过去,陪同北夏皇一起坐在间隔寝殿里外之间的一段铺着地毯的小台阶上。
穆王问:“皇兄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北夏皇扶着额头沉默了一阵,才叹气道:“你觉得朕应该让瑞王去大楚吗?”
穆王一愣,道:“瑞王定然是想去的。毕竟他牵挂的人在那呢。”
北夏皇也不知是愤怒还是无奈,道:“他是想去,他当然想去,为了能够回到大楚去,他会不惜任何代价,甚至于,威胁朕!”





千秋我为凰 第719章 既要朕成全,朕就成全他
穆王面上挂着和蔼的笑,道:“我们做父亲的是这样的,常常拿子女没有办法。这不,之前昭阳还不是非要出门去历练,臣弟若是不答应,她便以绝食相威胁。臣弟十分生气,可也没有办法。”
北夏皇问:“那你后来答应了么?”
穆王唬眼道:“臣弟当然答应了啊,不答应能成嘛,就是上回去青海城那一次。”
北夏皇:“……”他突然感觉跟穆王是在对牛弹琴,说的根本不是一个境界。
苏折若要是拿绝食威胁他就好了,也不至于会这么麻烦。
穆王又道:“为人父母么,总想着将自以为最好的都给子女,这原也无可厚非。可我们忘了问问他们,什么才是他们最想要的。真要是爱护他们,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而是让他们去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
北夏皇似有领悟。
此刻穆王侃侃而谈规劝北夏皇之时,大概也是没想到,将来有朝一日他的宝贝女儿千里迢迢奔赴大楚时,他那种痛心疾首、捶胸顿足之感,打起脸来时简直啪啪的。
北夏皇委顿道:“可这样一来,朕往后都再见不到儿子,也见不到孙子了。”
穆王道:“来日方长,只要想见,总能够见得到的。而且久别重逢后的亲热感,可比现在不冷不淡的疏离感好得多。”
北夏皇瞥了瞥他,道:“又不是你儿子,你说话当然不腰疼。”
穆王道:“那臣弟还能怎么说呢,当然是得往好的劝啊。臣弟也是做父亲的,能够明白皇兄的心情,可子女大了,总是要有自己的家和责任,我们应该成全他们而不是阻拦他们啊。不然臣弟若是也想不开,将来昭阳岂不是一辈子不能嫁啦?”
北夏皇沉闷不语。
穆王又道:“皇兄的孙子现在可是大楚的太子,来日是要登基为皇的。你看那夜梁六皇子紧盯着不放,瑞王这要是不回去,将来楚君要是另与别人在一起,另孕有别的孩子,谁能保证小阿羡的储君之路一帆风顺呢?”
北夏皇面色肃了肃,听穆王又道:“这皇权争斗、尔虞我诈,稍有不慎便是赔上性命的,相信皇兄比谁都清楚。他才那么小点,得要人为他瞻前顾后啊。”
穆王捋了捋袖摆,问:“皇兄还记得阿羡初到青海城时,对皇兄的态度吗?他不承认自己姓苏,非说自己姓沈。眼下好不容易关系缓和了,皇兄不准瑞王回去,那阿羡铁定就真真是死了心了,往后哪还可能再认自己的苏姓,必然是姓沈的。
而瑞王呢,在京城里不近女色,传闻好男色,约摸是一生都不肯再娶瑞王妃的,这样的话,这一脉岂不是就此断了?”
北夏皇脸色有点难看,眯眼道:“你倒是了解朕的脾气,句句都能说到朕心坎上。朕知道,你们全都想瑞王赶紧去大楚,他就有这么招人嫌弃?”
穆王咳了咳,摸着鼻子道:“皇兄有所不知,现在全国人民都恨不能立刻把瑞王塞大楚去,给楚君和亲,以平息楚国众怒,使两国重新交好。毕竟瑞王轻薄楚君,实在惊世骇俗、不占道理。”
北夏皇气呼呼道:“朕知道他那是故意的!不惜败坏自己的名声!”
“但若是两国和亲,眼下确实对北夏大有裨益。”
“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女人床上去换来两国和平,朕还丢不起那个人!”
穆王叹道:“只要得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又何必在意世人怎么说。瑞王与楚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都是干脆洒脱之人,他们心里自有比这身外名更宝贵的东西。皇兄年轻的时候不也是如此?”
半晌,北夏皇叹道:“可能,朕真的是老了。朕不仅担心瑞王丢脸,名义上瑞王还是楚君的义舅舅,这岂不令天下人诟病。”
穆王笑吟吟道:“这个皇兄就更不必担心了,那门义亲过去了这么多年,基本形同于无,谁还去翻出来嚼舌根啊?再说了,关乎两国大事,百姓众望所归,既是义亲又没有血缘关系,纵使和亲也没有大碍。想想开国明祖时期,为安抚功臣,双姝姐妹嫁君王父子,也不是没有先例。要知道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着想,以大局为重。”
北夏皇又坐了一阵,最终摆摆手,疲惫道:“罢了,既要朕成全,朕就成全他,随他去。”
穆王笑眯着眼:“皇兄这是应了?”
“拟诏吧。”
第二日,由使臣火速将诏令传达到大楚。北夏同意由瑞王赴楚,与大楚再结姻亲关系。
同时,两国和亲的消息落实,也火速在两国百姓中间流传开来。
至于当年那门义亲所引起的辈分关系,果真没有北夏皇想象的那么糟糕。
北夏人民巴不得瑞王快点去大楚和亲,当然不会重提这件事;而大楚那边的注意力也多是放在楚君终于要把北夏瑞王弄过来好好泄愤了真是好样儿的,百姓爱戴楚君,也不会提起这件事。
至于夜梁,不管怎么提,两国人民都装聋作哑,不听不听,我们不听!
这段历史后来说起,也是传奇。一国女君与两国皇子相继和亲,往后许长的年代里,三国平衡,长治久安。
由此人们认为,江山还是与美人分不开的。尤其是像楚君那样的美人,虽不知如何倾国倾城,但能让两国皇子痴迷至此,可见一斑。
很快北夏皇的诏令传到大楚朝堂时,沈娴有些怔怔的,整个人如在梦中。
北夏使臣抹了抹汗:“楚君陛下……莫不是反悔了罢?”
苏羡轻轻扯了扯她的皇袍衣角。
沈娴回过神,眼角有些红红的,一连道了三声“极好”。
北夏皇总算肯放他回大楚了,她总算能够等着他回来了。这一次,他是光明正大回来的,他们会得到两国百姓的祝福。
沈娴扶在龙椅椅把上的手,都抑制不住颤抖。
其他的朝臣没有注意,但站在百官之首的秦如凉与贺悠,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相隔了这么些年,终于可以夙愿得偿了。




千秋我为凰 第720章 大抵就是因为太高兴了
早朝下来,沈娴都不知该干什么好,她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一会儿说要将太和宫好好修葺一下,一会儿又觉得太和宫地方太小,打算另辟一座宫宇出来迎接苏折。
彼时贺悠与苏羡站在御书房里,看着沈娴手忙脚乱,相互交换个眼神,都温温地笑了。
苏羡开口道:“娘,不着急,还有时间,可以交给贺叔好好去准备。”
沈娴敲着脑袋,朝贺悠走来道:“你看我,一时间全无分寸,倒忘了这些事一向是你在帮朕准备的。这次你一定要准备得妥当些,拿不定主意的,你要来问问朕的意思,知道了吗?”
贺悠笑着应下:“是,臣定不会让皇上失望的。”
贺悠退下以后,沈娴第一时间把苏羡抱起,苏羡趴在她肩膀上,被她抱着转了好几圈。
苏羡软软道:“娘,你不晕啊?”
沈娴这才把他放下来,道:“是有些晕。”
母子俩相对而笑。笑着笑着,沈娴抱着苏羡,眼眶一涩,就哭了。
苏羡顺着她的后背,自己眼眶里也尽是泪水,嘴上却温柔地哄着道:“不是该高兴么,怎么还哭了。”
沈娴埋头在他小小的肩膀里,放任自己哭出来,哽咽道:“大抵就是因为太高兴了。”
苏羡记得,从青海城离开的时候,他爹说,今年会回来过年。他害怕他爹年前不能回来,所以一直不敢告诉他娘。
现在好了,他爹没有食言。他就快要回来了。
沈娴也担心起了夜长梦多,从北夏都城到楚京,快马加鞭也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路途遥远、奔波劳累,她担心苏折的身体受影响,更担心半路出什么变数。
遂大楚这边要求走海路,由大楚这边派遣海船前往青海城去接。来往大抵也只要一个月的时间,在去往的半个月里,应该足够苏折从北夏都城行到青海城去。
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免去路途舟车劳顿。
如此等苏折抵达楚京时,约莫就已经快过年了。
大楚肯亲自派海船来接瑞王,美其名曰是对瑞王的重视和对北夏皇室的尊敬,再加上为了苏折的身体着想,北夏皇没有理由不答应。
北夏皇着穆王去帮忙准备行程,私下里便冷哼:“对朕北夏皇室的尊敬?哼,说的比唱的好听,她是恨不得瑞王长了翅膀立刻飞到她大楚去吧!”
穆王和气笑道:“有情人嘛,相隔两地,相互牵挂,当然希望能早日重聚。”
瑞王要去和亲了,北夏人民额手称庆。
大楚也表现得十分有诚意,两国和亲之事一经敲定以后,两国边境贸易之事宜也就跟着提上了议程,还断绝了对夜梁海船在东海的物资补给。
尤其在大楚派遣海船去接瑞王期间,大楚东海自海面延伸的宽阔海域内,拒绝夜梁的船只从大楚的海域通过,再往北上去北夏沿海进行骚扰。
夜梁皇十分恼火,却也无可奈何。哪里想到,北夏居然也用了和亲的这一招,而且还是大楚女君主动提出的。
苏折离京这日,百姓纷纷出街来,欢天喜地地相送。
虽然瑞王之前的所作所为十分不靠谱,但好歹这次去大楚,也是为北夏人民谋福祉。
只不过他坐在马车里,自始至终无人得见其容颜,添了几分神秘。
苏折自当也信守承诺,离京之日将手里用来对付北夏皇子的东西全部交付给了北夏皇,至此北夏朝堂内斗与他没有半分瓜葛。
而那北夏二皇子先前把他当做敌人,丝毫不敢松懈大意,转眼间就少了一位最强劲的对手,当然乐见其成。
只是在队伍启程出行时,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骚动。
只见宽大的马车帘子一动,就飞快地闪进来一个穿着男装、梳着小髻但是却一脸娇俏的人。
苏折当然一眼就认出了她来,除了女扮男装的昭阳郡主还能有谁。
彼时苏折靠在车身壁上,听到外面似乎是穆王的声音,正着急地指挥道:“那死闺女又跑哪儿去了,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找!”
苏折微微挑了挑眉梢,不喜不怒地看着昭阳。
昭阳就很着急了,竖着手指在唇边,皱着眉头讨好地道:“我的好哥哥,可千万别出声啊,别把我卖了。”
苏折悠闲道:“你来这里做什么。”
昭阳道:“你终于可以去大楚了,这样的好事怎么能没有我呢,我当然是要跟你一起去大楚看一看呐!”
外头的人正四处找她,苏折便问:“你去大楚做什么。”昭阳眼珠子不住地转,正试图找一个完美的借口,就听苏折的声音又淡淡道,“真实的目的。不然我立刻把你踹出去。”
昭阳咬咬牙,索性粗着脖子道:“我去找大楚的那个大将军!”
苏折思忖了一下,道:“姓秦的那个?”
昭阳巴望着点点头。
“你看上他了?”
昭阳脸颊红了红,“你能看上楚君,我看上他不行哦?哥哥你就成全我吧!”
苏折没说行,也没说不行。
外面的人找了一阵,没找到昭阳,这马车里又不敢明目张胆地进来搜。只得禀告穆王,人没有找到。
穆王急得团团转,正要开口询问一下马车里的苏折,就听苏折先话道:“可是在找什么人。”
穆王道:“可不是么,昭阳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她是想方设法地往外跑,真是让人不省心!瑞王可有看见她?”
马车里苏折与昭阳面面相觑,昭阳双手合十做祈求状,苏折便淡淡道:“没看见。”
昭阳大大舒了口气的样子。
穆王道:“昭阳没跑到你的马车里?外面都找遍了,她会去哪儿呢!”
苏折道:“你若是不信,便进来搜一搜。”
昭阳连忙又摆手,立刻躲到苏折的背后去。穆王要是一进来搜,可不就把她逮着了么!
然苏折这话一出,穆王反而就信了他几分。
苏折听穆王叹气,又淡淡道:“王爷何不去城门守一守,昭阳一心想往外面去,定不会傻到与我同行,目标太大。说不定这只是她的调虎离山之计。”
昭阳躲在苏折背后有些汗颜。
苏折这是在说她傻么……不过这次要是没有苏折庇护,她肯定就第一时间被发现了。
穆王一边觉得有道理,一边又纳闷自己闺女有这么聪明么。可她出逃了这么多次,一次比一次有经验也说不准。
遂穆王感觉又去堵各处城门,一一盘问可有看见昭阳郡主出城。
此时和亲队伍已经驶出了城,穆王一心牵挂着自己的女儿,没能与队伍同行。
等在京城方圆几百里找了几天,一无所获以后,穆王才如梦初醒——他是不是被瑞王给调虎离山了?
穆王又赶紧调头往青海城赶去。
等他终于赶到青海城时,大楚的海船已经在岸边等待就绪,而北夏这边的和亲队伍也已经上了船。
穆王站在岸边,看着海船缓缓驶离岸边。而那硕大的海船甲板上,正一脸兴奋、手舞足蹈的姑娘可不就是他家的闺女!
穆王哪肯罢休,当即就划了小船去追,气急败坏地大喊道:“昭阳!你给我回来!”
昭阳郡主发现了他,大船与小船之间隔着蔚蓝色的海水,中间的距离被越拉越远。
昭阳郡主冲他爹挥挥手,豪迈地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爹,你别追啦!你我父女,就此别过罢!”
穆王气得拿船桨在海水里击打出片片浪花,气得大吼:“昭阳!!!你这个不孝女!!!”
在穆王的人生里,大抵从没有如此有失风度过。
ps:后面我能多更就多更点哈。




千秋我为凰 第721章 苏折,你真的回来了
昭阳郡主看着父亲的身影越来越渺小,虽然有所不舍,但更多的是对这片大海以及即将去到的大楚疆土的向往。
这回,她一定能见到她最想见到的人。
自去年第一眼见到那位大楚的大将军后,便觉他英武不凡,从此北夏儿郎统统再入不得她的眼。
这一点昭阳与苏折倒是兄妹相似。
在感情的事情上,死心眼,只认准一个人。其他的都无需再多看一眼。
与此同时,大楚皇宫里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太和宫的位置较偏,若说让一家三口一同居住也不会显得太过拥挤,可这偌大的后宫长年累月地空置着也不是个办法,遂沈娴决定一家三口还是搬去宽敞一点的地方住。
遂最后由太和宫迁到了中宫。
中宫里的一切布置和用度都是重新添置的。
这日,制衣局送来两身吉服。一身是给女君准备的,一身是给北夏瑞王准备的。
吉服以大红为底,黑色凤纹为尊,从衣襟到袖角,精致无双,华美而厚重。
这两套吉服是相配的,沈娴轻轻摩挲着那衣襟上的绣纹,幻想着苏折就穿着它和自己登堂入室,受百官朝贺,受百姓祝福。
沈娴道:“说起来,朕太和宫里是不是还留了一套大红色的衣裳?”
崔氏应道:“是呢,那还是当年六皇子进宫时准备的,皇上可要拿过来?”
沈娴勾唇笑笑,道:“那个也不用再留着了,还是这个和他配。”
年下之际,海船终于顺利地抵达了东海。沈娴几乎按捺不住,想要亲自去东海相迎。但是被百官给劝住了。
朝臣道:“按照礼制,还是由礼部去迎接即可,等瑞王入京之际,皇上可于城门接应。”
另一朝臣道:“是啊,皇上稍安勿躁,不然会让人以为皇上着急呢。”
先前朝臣们一直不太明白,当初是瑞王轻薄楚君在先,现在怎么楚君还数着日子盼呢。后来一想,觉得可能就是那一轻薄,给对上眼了。
楚君这几年对后宫没有半分兴趣,如今一个瑞王却让她如此朝思暮想,这越发让朝臣们感到好奇,这瑞王究竟是何方神圣,又是何等的天人之姿。
于是贺悠安排一些官员及仪仗去东海迎接北夏瑞王时,一部分八卦好奇的朝廷官员便积极响应,要跟着一同去看看。
过了腊八节以后,楚京接连下了两场雪。
苏折抵京那日,沈娴牵着苏羡,早早在城门口等候。
天里下着鹅毛大雪,久久才见那官道上缓缓出现一行又一行的黑点。
沈娴视线里迷茫一片,她紧紧锁着那行人,越来越近,直到她看见北夏来的仪仗队中间行驶着的一辆宽大马车。
车窗外探出一个头来,昭阳郡主大老远就朝沈娴和苏羡挥手,高兴地大叫道:“楚君!堂侄砸!”
苏羡眼皮抖了抖,道:“她怎么来了?”
沈娴勾着唇笑起来,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旁边不远护送母子俩到城门口来的秦如凉,道:“来者是客。”
等到近前了,才发现去东海迎接的同行的大楚官员们,除了怡然自得的贺悠以外,脸色皆万般复杂。
不过沈娴都不在意。她在意的只有马车里的人。
双方接洽,各自都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沈娴也没有在听,根本不管他们说了什么。
昭阳郡主从马车上跳下来,要跟苏羡玩在一处。大楚官员十分惊奇,一向高冷的太子,虽然一脸嫌弃,可居然还愿意给这姑娘搓搓捏捏,还给她牵牵小手一起走。
苏羡知道他爹娘重聚,千辛万苦,此时也不愿意干涉在爹娘中间,遂才勉强配合昭阳郡主一起坐一辆马车。
来时就备了两辆马车,就是打算回宫时苏羡自己坐一辆。现在有昭阳郡主陪他一起,也不觉得无聊。
昭阳郡主眼神乱窜,一下子就看见了城门边上不苟言笑的秦如凉。她蹦蹦跳跳地过去,只可惜秦如凉目不斜视,看也不看她一眼。
昭阳郡主道:“喂,你不识得我啦?”
秦如凉一连被问了好几声,才淡淡拉下眼帘来看她一眼,生硬地道了一句:“郡主安好。”
“大将军安好。”昭阳郡主喜滋滋的,随后就给苏羡一道上马车。
雪花顺着城墙,悠悠落下。
有几片飞雪擦着沈娴的鼻子飘过,她鼻子有些痒,伸手摸了摸,从避雪的城墙下缓缓走出,站在纯白一片的雪地里,清了清嗓,声音里带着几分明快的轻颤,道:“天冷,请瑞王下车来,上朕的马车。”
车帘被一只洁白的手挑起来,沈娴得以如愿地看见,马车里略暗淡的光线下,他那深深浅浅的轮廓。
他对她笑了一下,很温煦清浅道:“承蒙楚君厚爱,那苏某就恭敬不如从命。”
从东海回来的大楚官员已经见过他的容貌,当时的反应大抵与站在沈娴身后的官员的反应是一样的。
皆是瞠目结舌,随着苏折落下的话语声,抽了一口凉气。
怎么可能……
沈娴特意在马车里备了暖炉,比外面要温暖。等两人先后上了马车,城门下的众多北夏官员还傻愣愣的,回不过神。
马车四周,帘幕厚垂,不透一丝冷风。
随着队伍动身回宫,车身也轻轻晃动了一下。
沈娴还感觉有些不真实,紧握住苏折的手,这般近地看着他,软语咕哝着低笑道:“我没做梦罢?苏折,你真的回来了。”
不等苏折回答,她又急切地帮他暖手,道:“虽是行船,可也在海上度过了这么久,可还适应?有没有晕船?唔,这几天楚京里落雪,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你冷不冷?你的身体怎么样,感觉还……”
苏折低垂着眼帘,静静地看着她,听着她说。暖炉里的光一闪一闪的,掩映进他幽邃的眼眸里。
她在紧张自己,在担心自己,话比上次分别时还多。
只是沈娴话还没说完,苏折便欺身上去,冷不防把她压在了柔软的靠枕上。

1...209210211212213...347
猜你喜欢